发新话题
打印

下载禁书——《中国文明的反思》txt格式

取消高亮

下载禁书——《中国文明的反思》txt格式

下载(此应是大陆版,网络上找不到香港版)

一、翻墙 http://www.4shared.com/get/37XrYEXK/_online.html

二、墙内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6587990.html

港版
https://skydrive.live.com/?cid=D1EE4444AA82A98D&id=D1EE4444AA82A98D!115

相当著名的一本禁书,内容颠覆了一般的历史观。
内容通俗易懂,强烈推荐给历史爱好者与所有热爱自由的人。
此书之删节版于2007年1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一本还没有卖出即招到干涉,书全部被收回。
后于2009年9月由香港的新世纪出版社出版了完整版,卖的很好,凤凰台的“开卷八分钟”还做了推荐。

开卷八分钟:《中国文明的反思》视频:
http://v.ifeng.com/his/201003/30826817-bb68-4e5a-b99d-2f10b775601f.shtml

[ 本帖最后由 红灯记 于 2012-2-5 20:46 编辑 ]

TOP

http://www.newcenturymc.com/Chinese%20History%20Revisited.html新世纪出版社

书名:         中国文明的反思
Chinese History Revisited
作者:         萧建生
序:         前言 - 萧建生
页数:         472
出版:         香港 2009年9月
经销:         田园书屋
电话:852-2385-8031
ISBN:         978-988-17202-6-9
定价:         HKD 138



内容简介

很多人把春秋战国看成是一个诸侯割据、军阀混战的分裂混乱的黑暗时代;那么一个黑暗的社会,怎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怎么会产生那么多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科学家?

很多人把秦始皇暴力统一六国、建立皇帝专制的大统一国家看成是历史的伟大进步;既然是伟大的进步,为什么秦灭六国之后,中国没有再出现像老子、孔子、孟子等伟大的思想家?

很多人把宋朝看成是一个专制的、腐败的、落后的、贫弱的朝代;可是既然是这么专制、腐败、落后、贫弱的社会,那么,它为什么会对全人类贡献出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术等伟大的发明?为什么宋朝会出现繁荣的商品经济?为什么宋朝人会产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情操?……

本书的作者以其丰富的学识、犀利生动的文字,引述大量翔实史料,阐述了中国文明曾经有过的辉煌及衰落;重新解读了中国的文明历史;同时结合了东西方的经验,对中国一元化文明的起源、发展、强化及其转型失败的过程和原因,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思考;其结果是彻底颠覆了中国传统的历史观,对于今天推动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加快中国文明的进步,有不可忽视的价值。

总之,这是一部用民主、宪政、自由、人权等现代文明观点对中国文明历史进行系统、全面反思的著作,堪称当代中国的《盛世危言》。

本书的作者用了20多年的时间收集材料,研究分析,写成此书,期间反覆修改补充达20余次。本书的删节版,几经周折,在中国大陆出版之际,却被禁止发行。新世纪出版社现推出海外未删节版,希望读者在读后受到强烈震撼之余,还能得到深刻的人文启迪。

目录

前言

天无二日 民无二主——古代神话传说与中国文明的起源
天地人起源的传说与原始文化
大同社会的传说与原始民主制
小康社会的传说与王权的产生
尧舜禹“禅让”的传说与圣人时代
强权和暴力形成的原因

伟大时代的悲剧——春秋战国与专制主义的胜利
西周分封自治制度对人权的保护
春秋战国时代人权的勃兴
春秋战国没有走向民主社会的原因
商鞅变法与专制独裁者的崛起
百家争鸣与学术思想的历史局限性

暴力与专制的灾难——秦朝大一统与一元化文明的确立
秦灭六国的非正义性
政治结构设计思想的失败
秦朝法律对人权的严重摧残
大一统扼杀了国际外交竞争
大一统扼杀了国际贸易竞争
大一统扼杀了国际人才竞争
大一统与秦始皇的极端腐败和暴政
大一统与官僚体制的黑暗

繁荣背后的危机——雄汉盛唐与皇权强化
蒙鸠筑巢的启示
中国人接受皇权专制的心理过程
皇权强化的主要措施
君相分权互制政治设计的严重缺陷
地方官吏制度设计的弊端
汉唐的盛衰是人治的结果
汉唐经济的崩溃是人治的必然

古代中国文明的顶峰——宋朝文明的伟大与消亡
辉煌的大宋文明不应否定
以文立国与中央集权加仁政的制度设计
宋朝政治设计的成就和局限性
宋朝和平发展基本国策的得失
空前繁荣的商品经济和物质文明
自由开放和积极健康的多元化社会
对中国和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

皇权登天 人权落地——元明清的黑暗政治与文明的衰落
英国《自由大宪章》与蒙古军队的大屠杀
中国古典文明的终结
明清社会黑暗的专制政治
皇权强化与愚民政策
专制皇权对人权的摧残
皇权强化与闭关锁国

畸形社会与畸形人生——专制制度与中国人的生存方式
万恶的宫廷制度
野蛮的宦官制度
可怕的奸臣现象
灵魂扭曲的中国
江湖习气和流氓文化的蔓延
官逼民反与周期性大动乱

不成功的文明转型——近代中国与文明革新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的破产
戊戌维新与第一次文明转型的失败
君主立宪与第二次文明转型的失败
民国建立与第三次文明转型的失败
辛亥革命的沉痛教训和严重后果
五四运动与第四次文明转型的失败
联省自治与第五次文明转型的失败
1946年宪政运动与第六次文明转型的失败
1949年国共和谈和政协会议的反思

历史的奇观:超顽强文明——东西方文明转型的比较

两种中国文明转型的观点
教会是推动西方文明转型的决定力量
中国没有出现制约皇权的教会组织
人权和契约观念是西方文明转型的关键
中国传统文化缺乏人权和契约观念
民主思想家和政治家的伟大作用
西方文明转型的其它重要因素

民族性格和民族文化的悲剧——东西方文明转型的再比较
中国人缺乏宗教信仰
中国人一再忘记保护弱者和失败者
中国人失败后不愿意主动认输
中国人容易遗忘历史
中国人喜欢歌颂而不喜欢批评
中国人容忍强抢豪夺
“新瓶装旧酒”的传统惯性

奠定现代文明的根基——中国文明的展望
中国文明在各方利益的博弈中演进
树立伟大的信仰才有伟大的文明
大宋文明的启示:从仁政到宪政

后记

[ 本帖最后由 红灯记 于 2011-7-6 21:04 编辑 ]

TOP

作者谈书被禁经过

《中国文明的反思》被禁经过及其对当代中国研究的意义

——在香港中文大学和法国当代中国研究中心的演讲

萧建生

今天我很高兴来到这里,跟大家一起讨论《中国文明的反思》这部书的有关问题。首先我要感谢一国两制的政策,给香港留下了言论自由的空间。我的书能在香港出版,而且,我还能来到这里,这都是一国两制政策带来的结果,是改革开放的结果。如果在毛泽东时代的文革时期,我写这样一本书,毫无疑问是要被当成反革命枪毙的。在1980年代反自由化时期,我写这本书如果不被枪毙,至少也要被判无期徒刑的。可是现在这本书在这里出版了,而且我还能正常上班,能够来到这里跟你们讨论,虽然内心还是有点担心,但到目前为止,我的自由和人身安全并没有发生问题。我想,与毛泽东时代相比,中国的政治环境还是有所宽松。我的经历就是一个证明。

当然我说进步,并不是没有问题。问题就是《中国文明的反思》是一部研究历史的学术著作在中国大陆毕竟被禁了,而且至今也没有公开发行。显然,政治环境的宽松还是有限的。为什么这样一部研究历史的学术著作会在中国大陆被禁?到目前为止都没有解禁呢?到底这部书有些什么观点这么敏感遭到禁止呢?这些观点和结论对当代中国的研究有什么价值和意义呢?这是我今天想讲的问题。

这部书稿是2006年初写完的。写完之后,我与人民出版社、商务印书馆以及中华书局等一些出版社联系过。可是这些出版社都不敢出这样的书。后来我从网上查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陈彪编辑的名字,看了他的编辑思想之后,我写了电子邮件跟他联系。他后快就回了信,决定出版这本书。2006年底这本书印出后,却立即遭到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禁止发行。没有解释任何原因。

2007 年7月,我去了北京,找到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负责人,询问书被禁的原因。他说了几条理由:秦朝统一中国是进步的,而我说是历史的反动;商鞅变法是进步的,而我说是一场灾难;西汉镇压七国治乱是维护国家统一,而我说镇压七国治乱是不对的;宋朝没有统一,很弱,而我说是中国文明的顶峰;成吉思汗统一的功绩应该肯定,而我大量描写了蒙古军队的暴行,会引起民族矛盾;鸦片战争是帝国主义侵略战争,而我说鸦片战争是贸易战争(喻权域向全国政协会议提出提案,说谁把鸦片战争说成贸易战争,要判10年徒刑;义和团运动是爱国行为,而我说是暴行;还有就是宣传基督教,宣传有神论;批评孙中山,赞扬了陈炯明的联省自治。等等。

这些就是他说的主要的观点。当然,这些只是表面的理由。这还是学术问题,不至于成为禁书的理由。真正的理由,是这本书对一元化文明、对皇帝专制的中央集权的专制制度的批判,对大一统的否定,对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否定,触及到了当今中国一些最敏感的问题,这就是一党专制的问题。彻底颠覆了传统的历史观。所以官方禁止了这本书的出版发行。不能让这本书的思想在社会上流传。实际的理由我想主要应该是这些。

我很早对毛泽东时代的阶级斗争思想就很反感。在这本书的研究和写作过程中,我从全新的视角去反思中国文明的历史。而不是重复那种大一统的和唯物论的历史观。主要是想搞清楚一元化文明如何产生?如何巩固和强化?为什么在近代转型会失败?为什么西方文明能够走向多元化?而这些问题的探讨,在中国大陆是不允许的。有文章也是无法发表的。

中国大陆至今还是实行愚民政策,人民很难知道历史的真相。中国大陆教科书的历史观,还是肯定皇帝专制的高度集权的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度,肯定万事定于一尊的大一统;什么都是个人说了算。不能有不同的声音。制造个人迷信,树立绝对权威。把老百姓当成被愚民,只能老老实实。还有就是坚持唯物论的历史观,讲阶级斗争、暴力革命、阶级专政,讲农民造反。一部历史变成帝王将相史,农民造反史。

涉及到具体的看法,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家统一与专制大一统是有本质区别的。国家统一指的是国家疆域的统一,而不是万事定于一尊的大一统,国家内部的结构可以是多种多样的,社会文明应该是多元的,如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皇帝专制的中央集权的郡县制、一党专制的体制等等。但主要是两种,一种是民主共和体制,一种是专制体制。专制体制就是大一统。

二是大力宣扬了民主、共和、宪政、自由、人权等等思想。我认为,研究历史必须要从民主、共和、宪政、自由、人权等等这些现代文明出发,这些是普世价值,核心价值,符合这些现代文明的,那么,就是进步的文明,不符合得那么就是落后的甚至反动的。

三是肯定了基督教的历史作用。我认为,西方文明之所以能够发展到现代文明,得益于基督教新教的作用。这种作用主要是两方面,一个是教会的产生,与政权形成政教分离的二元体制,互相制衡;二是政治人物具有基督信仰,有平等、博爱、宽容等道德品质,所以他们能为民众的利益牺牲个人的权力。中国文明转型的失败主要是政治人物没有基督信仰,如袁世凯对宋教仁的暗杀、蒋介石的翻脸、毛泽东的谎言,都是没有基督信仰的表现,结果在中国复辟了专制制度,把中国民主宪政制度葬送了。

四是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一个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可是我并不是这么认为,我认为世界上的制度是由宗教信仰和意识形态决定的。这个是哈耶克的观点。英国的工业革命,其海外贸易,就是由宪政制度决定。杨小凯的文章《为什么工业革命在英国而不在西班牙发生》把这个问题说得很清楚。

唯物主义历史观还有一个观点,就是人类社会要经过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最后到共产主义社会这样一些社会形态。可是我认为,中国的西周社会并不是奴隶社会,而是一个封建社会,地方自治,是一个文明的社会。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社会是专制社会。

所以,我不赞成争论什么社会主义,什么资本主义。主义这个东西都是害人的。一提主义就会出现问题。把国有制、计划经济当成社会主义,把市场经济、自由竞争当成资本主义,是很浅薄的。说要搞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可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什么东西?它的政治体制该是什么样子?它的核心价值是什么?没有一个人说得清楚。我认为还是回到人的最初状态为好。按人性、人的本来面目来看到问题和分析问题比较好。

唯物主义历史观还有一个观点,就是阶级和阶级斗争是历史前进的动力,所以大力宣传农民战争,可是我认为,历史前进的动力不是阶级和阶级斗争,农民革命最后都成为改朝换代的工具,没有促进文明的进步。

唯物主义历史观还有一个观点,就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可是我认为,人民是一个模糊不清的概念。人民是什么?谁看见人民了?这是一个阶级概念,是一个虚假的概念。我的外公,一个很善良的老人,在文化大革命中就是被人民斗争死的。文化大革命把人民的土匪本性暴露无遗。所以我对人民这个概念是不相信的,不认为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

这些思想观点对官方意识形态是一个很大的冲击。难以为官方接受。如果接受这些观点,等于否定了一党专制的体制。所以这本书被禁是肯定的。有人认为这本书影射了现实。如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这本书,作为一家官方权威出版社,那意味着支持这样的思想。就像当年中央电视台播出《河殇》一样,会引起连锁反应。

目前中国大陆对舆论控制很严,低俗化、娱乐化是目前大陆的主要文化。媒体是政策的图解,歌功颂德,很少有新思想的出现。中国有个有名的导演张艺谋,他的《英雄》就是歌颂秦始皇。我是当记者的,这些年就没有写过批评的报道,写了也发表不了。像《中国文明的反思》这样的书如果发行,那么,老百姓看了,就会想很多问题。就会要求社会的政治改革,推进民主宪政,制约政府的权力,保障个人的权力和自由。这个与主流意识显然是不一致的,所以要禁书。

最后我讲讲这些观点对当代中国研究的意义。

第一就是目前学术界对当代中国的研究,还有许多思想上的误区。

一个就是有不少人认为,中国不适宜搞民主宪政,不宜搞权力制衡,搞民主宪政中国就会乱,所以只能实行开明专制。这个观点很普遍。

还有学者认为,西方民主自由宪政出了问题,特别是这次金融危机,很多学者认为西方走向衰落,西方文明不是最好的,所以不必要学习西方的现代文明,“中国模式”也就是中央集权的模式是最好的。所以很多人提倡什么儒学救国,满世界办孔子学院,输出儒家思想。《中国可以说不》、《中国不高兴》等这些书也很受一些人的欢迎。

还有一些很左的一些人,针对中国出现的一些问题,认为中国贫富悬殊,没有平等,所以要回到毛泽东时代,搞阶级斗争。

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中国经济马上就要崩溃了,中国崩溃论曾经很流行。

我认为这些思想和看法都是错误的。研究当代中国,必须抛弃这些看法。

第二应该坚持现代文明的普世价值。这个不能动摇。在中国历史上的五四运动,就是因为对当时中华民国的共和制度产生了怀疑,结果接受了俄国传过来的阶级斗争、暴力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以及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学说,否定了民主、宪政、共和、人权、自由等等这些普世价值。今天我们一定吸取这个历史的教训,在对中国的研究中,坚持用普世价值来衡量中国的现实,来分析中国的问题,来判断中国的问题。

第三就是彻底抛弃唯物主义历史观,抛弃大一统思想。中国一切问题的根源,就出在大一统制度和唯物主义意识形态。对当代中国的研究,应该关注大一统和唯物主义对中国的危害。周期性动乱是如何发生的?阶级斗争、暴力革命给中国带来了什么?等等,应该关注。

第四就是研究中国一定要从宗教自由入手,没有宗教信仰,一个国家不可能走向现代文明。近代中国转型的失败就使中国人没有信仰。没有爱,没有宽容,没有妥协。这是分析中国历史的一把钥匙。美国记者艾克曼写了一本书,叫《耶稣改变中国》,说30年内基督教会改变中国。这个预测过于乐观了,但最终改变中国的,一定是基督教的普及。中国有个寓言说,南方的橘到北方就变成枳。什么是枳?就是臭柑子,很难吃。这是什么原因?就是水土不合。民主宪政在西方搞得很好,到了中国就变了样。什么原因?也是水土不合。所以,要改变生态环境。一样的道理,民主宪政是基督教的产物。要在中国推行民主宪政,就要培育基督教这个生态环境。要有这个信仰。要允许宗教自由。没有这个条件是绝对不行的。

第五就是中国文明是在各方利益的博弈中演进的。要坚持渐进的观点,不要指望一个早晨中国就走上民主了。现代海外一些人认为,中国就要崩溃了,这是不切实际的幻想。中国经济不会马上崩溃的,中国经济还有很大的发展和上升的空间。所以中国文明的进步是要靠个人维护自身权利去实现,推动中国出台人权保障法案,实现权力的制衡,让中国沿着正确的方向慢慢进步。而互联网在这个过程中会发挥很大的作用。研究当代中国,应该关注互联网的情况。至于台湾和香港的作用,我认为有一定的作用,但不会有直接的作用。当然,研究当代中国,还是应该关注台湾和香港对大陆的影响,当然,也包括西方对中国的影响。例如,中国那么多留学生在美国、英国等国家,这些人的情况如何,对未来的中国是很重要的。

第六,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用独立的思想去研究当代的中国。如果说《中国文明的反思》这本书有什么贡献的话,那么,我认为,它最大的贡献,就是告诉人们,搞研究一定要独立思考,面对普通的老百姓。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不管官方怎么说,不管学术权威怎么说,只要自己认为是对的,有理有据,就应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研究,去判断,去做出结论。我写这本书的时候,我从来没有考虑过别人怎么说怎么看。我不会考虑是不是离经叛道,我没有这些考虑。我只想写出我想说的话。我要把自己的想法和观点,用最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让普通老百姓能够看懂,至于在学术界有没有地位,会不会被学术权威接受,我从来没有想过。我写书是写给老百姓看的,我只要写出自己想说的话就行了。

第七,还要有勇气。在中国大陆要独立思考,写出有独立思想的文章和著作,是要有勇气的。在香港,在西方国家,当然没有这样的压力和恐惧感,但有挑战学术权威的问题。你敢不敢挑战权威?这就需要勇气了。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看法和建议。谢谢。

2010 年1月27日于香港中文大学和1月28日在法国当代中国研究中心

TOP

保障个人权利和自由是时代的潮流

http://xiaoxiao6189.vip.bokee.com/
肖建生 博客

这是萧建生写给香港出版的《中国文明的反思》一书的后记,但书出版时没有发表。现发表于此。

——关于《中国文明的反思》一书写作和出版的情况

萧建生

20多年来,我一直在努力收集资料和思考中国文明的有关问题,并写成了本书,期间曾于2007年1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虽然作了大量的删节,但最后依然被禁止发行。现在该书终于得以在香港以原貌出版发行,我感到非常欣慰,在此感谢所有为本书出版付出辛劳的人。

有人曾问我为什么会写这样一本书,在这里,过去的事情我不能不谈一谈。

首先就是我的爷爷之死。

我的老家在中国湖南省湘西凤凰县一个偏僻的山村,离凤凰县城大约有50里山路。我的爷爷年轻时靠染布为生,由于他的勤劳和敬业,生意很好,积累了一些财产,购买了一些土地。所以,土改时,我家的成分被划为小土地经营,其实应该被划为富农,只是因为爷爷为人善良,生性耿直,乐善好施,在本地有很好的名声,所以没有被划为富农,而划为富裕中农,成为被团结的对象。

但是厄运很快就降临到我爷爷的头上。1958年,我的家乡成立了人民公社。家里的土地、耕牛、农具甚至烧饭的锅子、碗筷都被充公,之后,全家每人只能从公共食堂每餐领到三两米的饭。由于吃不饱,全家人只好吃野菜度日。爷爷看到这种情况,非常难过,也非常愤怒,于是以绝食的方式,终结了自己74岁的生命。整整一个星期,爷爷连一口水都没喝,之后活活饿死了。当时,被饿死的还有我的大伯(除此之外,我的外公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活活斗死)。

爷爷去世时,我刚刚三岁,还不知道爷爷的死因,是后来我的母亲告诉我的。母亲说,爷爷死时,曾说过:“现在吃饭只能到食堂领几两米,这样的做法还有什么希望?”爷爷对当时社会已经彻底绝望,因此决意以死抗争。爷爷的悲惨命运让我刻骨铭心,终生难以忘怀。他正直不屈的人格更让我非常敬佩,也使我深深意识到,侵犯个人财产,剥夺个人追求幸福的权利,其后果是多么可怕。

其次,是1974 年发生在我自己身上的事情。

我1972年从凤凰县第一中学高中毕业,作为知识青年,本应回生产队劳动,但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县革命委员会(简称县革委)宣传部需要培养新闻报道的人才,我没有回乡劳动,被学校老师推荐到县革委宣传部做新闻干事,主要从事新闻报道。一年后,1973年初我被安排到县革委广播站担任编辑,正式开始了新闻生涯。这与我同时代的年轻人相比来说,是非常幸运的。更幸运的是,我在县革委宣传部和广播站能够接触到大量的哲学和历史书籍。这对当时的年轻人来说,是非常难得的。我很喜欢历史和哲学,在这里我读到了《史记》等许多历史书籍以及黑格尔、雨果等人的著作。

那时文化大革命没有结束,我经常下乡采访,看到农村的贫困景象,加上县革委一些年纪比较大的干部,私下常跟我谈起1959年庐山会议彭德怀遭到的冤屈,谈起当年凤凰和湘西饿死人的事情,使我有机会了解到毛泽东推行的阶级斗争和继续革命的理论的带来的严重问题。当时农业学大寨带来农村的贫穷,让我非常的难过。我曾在凤凰县千工坪公社一个苗族人居住的生产队搞半年多的工作队,住在一个姓龙的苗族社员的家里。这里山高水低,乌巢河从山下流过,可是村子却在山顶。没有水,气候也比较寒冷。可是县革委的负责人却要再在这里大种双季稻,苗族不愿意种,就要在批林批孔的运动中,被斗争,被游乡。结果这一年粮食大减产,交了公粮之后,每人还不到半年的粮食。大年30,我的住户连一斤肉都么没有。这种贫穷的生活,使我对当时的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产生了很深的怀疑和思考。

1974 年5月(我19岁),写了一篇《论中国的前途和命运〉的文章,寄到《人民日报》社。在这篇文章里,我对当时批林批孔、农业学大寨、继续革命的一些“极左” 做法表示强烈不满,认为这种政治运动给老百姓带来贫穷,没有吃,没有穿,什么都没有,连农奴都不如,这样下去,将会使人民无法生存而起来造反。中国的前途将面临动乱。

这篇文章给我带来了厄运。人民日报和当时湖南省革委宣传部将我的文章转到县里,当时凤凰县委书记指示公安局要逮捕我,开除我的工作。但当时在县革委工作的一些老同志,如萧大葆、向宽良、滕竹轩、林宗金等人以种种理由极力保护我,使我没有被开除,也没有被逮捕。我至今非常地感谢这些老人,是他们给了我许多的鼓励和教诲。

这次的事件,我虽然没有像杨小凯当年写《中国向何处去》那样,遭到被判刑10年的不幸,但在1977年恢复高考那一年,我的成绩虽然极为优异,可以考上中国任何一所大学,我当时报考的是北京大学,但是由于这篇文章,我政审没有通过,使我与北京大学失之交臂。我没有考上大学,连湘西的吉首大学都不要我。让我深深领教了政治的残酷。当时虽然文革已经结束了,但在一个小县城,人们的思想还是没有改变。但我没有后悔自己的行为。

1978年,中国的政治开始开放,这年我到湖南人民广播电台学习编辑业务,随后于1979年4月被湖南人民广播电台把我从凤凰县调来工作。有条件开始我喜爱的历史研究。我选择的研究对象是熊希龄,因为他也是凤凰县人。从大量的历史资料中,我发现熊希龄早年追求君主立宪,后来追求共和宪政,一生都在为现代文明奋斗。可是,也是这个熊希龄,在1913年担任中华民国国务院总理的时候,却在袁世凯用“热河行宫盗宝案”的胁迫下,签署了解散国会、解散国民党的命令,使中国的民主宪政制度建设遭到难以挽回的重大挫折。这件事使我受到极大的震惊,深深感到中国传统的专制和阴谋文化的可怕。《民国总理熊希龄》这部著作的完成,使我对中国近代民主宪政的历史有较深刻地理解。

从那时(1985年)开始,我就开始着手收集历史资料,反思中国的文明历史。1988年6月,电视政论片《河*殇》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其对中国历史的反思,对长城、黄河所代表的保守的农耕文化、对明清以来的闭关锁国政策、对以龙文化为象征的强权与暴力、对官本位等等的批判,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也给我许多有益的启示。当然,这部电视片由于时代的限制,并没有提出民主宪政、自由人权、法治等现代文明的思想,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它对中国人心灵的震撼是很强烈的。

1989年六*四运动的失败,引起我长久的思考。这场运动留给我们的教训是什么?要怎样做,才能避免历史的悲剧不再发生?

1993年,我调到湖南日报社从事编辑记者工作。在这里,我了解到,湖南日报在1957年的反右运动中,大部分的编辑记者被打成右派分子,是全国宣传战线反右的重灾区,很多人下放农村以后遭到很不幸的命运。这些前辈们当年坚持新闻自由的勇气,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对这些前辈的可贵精神让我十分敬佩。为什么当年会发生反右运动这样的历史悲剧?为什么人们说几句真话就要遭到如此悲惨的命运?为什么宪法规定的言论自由、新闻出版自由等等个人的权利不能得到保障?

这些都不能不让人从制度的层面去思考问题。我开始深刻地认识到中国走向现代文明的必要性,而更加使我感受到的,是如何从政治、法律制度建设的层面来实现中国文明的进步,特别是认识到宗教信仰对于奠定现代文明基石的决定性意义,并从这些方面进行探索。其中杨小凯的文章《中国政治随想录》和《基督教与宪政》给我的影响很大。我搜集大量的历史资料,并结合历史事实,进行深入地思考。

2006年初,《中国文明的反思》这本书写完之后,我先后跟中国很多出版社联系出版的事宜,但没有一家出版社敢于出版这样的书。后来我从网上查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网站,从这里看到编辑陈彪的名字,看到他的编辑思想,于是我写电子邮件跟他联系。没有想到陈彪很快给我回信,在看过书稿之后,很快决定出版该书。但是,2007年1月书出版后,还没有来得及发行,就接到通知,说这本书要重新审查。之后,就被查封了。

书虽然被查封了,但我对这本书的出版始终抱有信心。我相信,中国社会和中国文明终究是在进步的。没有人能够阻挡历史前进的脚步。制约政府的权利,保障个人的权利和自由,是时代的潮流,总有一天,现代文明会降临中国的大地。

2009年8月,我的一位友人,在北京偶尔读到《中国文明的反思》这本书,随即带到香港,交给新世纪出版社社长鲍朴先生。鲍先生读完之后,立即决定出版。他打电话给我,问我愿意不愿意在香港出版。我经过反复的考虑之后,同意他的出版社出版这本书,并且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删掉的近10万字的内容恢复出版。

现在这本《中国文明的反思》终于得以与读者见面,期间反复修改、增删的次数不下20次之多。回顾20多年研究、写作的艰辛过程,难以言说的感慨不禁浮上心头。在这么漫长的时间里,我之所以能够拒绝世俗的金钱与权力的诱惑,无怨无悔,坚持本书的写作,是出于一种历史的责任感,同时,我爷爷的悲惨命运,他宁死也不苟活的精神始终在鼓励着我。今天,我终于可以以此书告慰和祭奠我爷爷的在天之灵。愿爷爷的灵魂在天国安息。同时,我也深深感谢我的母亲,这位没有文化的农村妇女,是她一直教导我,在任何时候都要凭良心做人,只要问心无愧就没有什么可怕的。母亲的教导让我在写作本书的过程中,始终坚持自己的良心。

我的家乡凤凰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地方。沈从文、熊希龄等许多名人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也给我很大鼓舞。这些都是我努力完成这部著作的动力。

用现代文明的观点来系统、全面地反思中国的文明历史,这是一个艰巨的工程。在本书写作的过程中,我坚持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要把深奥的学术观点,用极为客观、通俗、生动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出来。希望这本书能给予人们一些思想上的启示。由于本人的思想、学识水平有限,难免有种种的问题和不足,在此希望得到更多人的批评和指教。

萧建生

2009年9月4日于长沙

TOP

太棒了

TOP

没人顶啊,自己顶下
快来下载啊,多加推广啊
开启民智的好书

TOP

下载下,看看能否改变我的观点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