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盛世危言】2020年中国将有3000万到4000万光棍汉找不到老婆——泪奔!/(ㄒoㄒ)/~~

【盛世危言】2020年中国将有3000万到4000万光棍汉找不到老婆——泪奔!/(ㄒoㄒ)/~~

 


众所周知


 


民工是一个极其低俗的人,脑子里时刻充满了龌龊的想法


即使在伟大的建党90周年纪念日,也惦记着下半身的问题


这是一个很老的话题,也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2020年中国将有3000万到4000万光棍汉找不到老婆,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李伟雄指出我国性别比例失调的严重性。

  数据显示:我国出生性别比高达117,即每出生100个女孩即有117个男孩出生;在不满20岁的人口中,男性比女性多出2000余万人,平均每个年龄男性比女性富余100多万人。由此人口专家预测:到2020年全国实现小康之日,将会有3000万至4000万处于婚育年龄的男青年无妻可娶。从2005年开始,性别比偏高造成众多婚龄男性找不到老婆的后果将开始逐渐显现出来。


 


引用:


4000万光棍娶不到老婆?——中国男女比例失衡现状


 


出生婴儿性别比的恒定值:102-107


  据资料表明,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出生婴儿性别比是基本一致的,一般在102-107的范围内,即每出生100个女婴时,男婴出生数为102个-107个。人口学家把这个指标称为出生婴儿性别比的恒定值。由于男婴死亡率略高于女婴,这样到婚龄期时男女性别比例就基本持平。


 


  中国出生婴儿性别比:117:100


  然而,根据中国政府于2000年进行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7,即在出生的婴儿中,男女比率达到117:100,比正常值102至107高出很多。另据中国统计局最新调查显示,我国城市男女婴的性别比为112.8比100、镇为116.5比100、乡村为118.1比100。
  上海常住人口出生婴儿性别比约为107:100; 深圳市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例为120.8∶100;北京流动人口在京出生的性别比例高达128∶100;重庆现在的男女比例为140∶100,海南、广东等省出生的性别比例竟然高达130:100以上。



 


 孩次越高,性别比越高


  全国统计表明:2000年生一胎的性比别为107.1,生两胎的性比别为151.9,生三胎的性比别达159.4。而据海南省的一项统计表明,生一胎的出生性比别为118.3,生两胎的达到119.4,生三胎的则高达233.3。也就是说,生的胎数越多,选择生男孩的越多。据估计,在中国每诞生一个新生命,就有2.5个婴儿被堕胎。每年至少有30000胎儿因为是女婴而被流产。

  即在不满20岁的人口中,男性比女性多出2000余万人,平均每个年龄男性比女性富余100多万人。由此人口专家预测:到2020年,将会有3000万至4000万处于婚育年龄的男青年无妻可娶。出生人口的性别比形势严峻,男孩多女孩少的问题日益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引用:


为什么会比例如此失调?——原因颇多


 


  影响出生婴儿性别比失衡的因素是众多而复杂的,总结归纳一下,我们可以细分为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传统重男轻女的思想。 这不仅源于中国人的一个古老、朴素又直观的理论:不想在自己这代断子绝孙,何况“养仔好听”。更重要的是,随着中国人口素质的普遍提高,这种理论正向社会现实层面延伸。


 


  第二,养儿防老的观念。据2003年数据显示,我国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超过总人口的百分之十,而到本世纪中叶,这个数字将达到总人口的三成以上。据测算,未来25年,我国养老金缺口达到1.8万亿人民币,赤字运行时间二十多年,年均缺口700多亿,而且期待率只有58%左右。正如一位代表所说,面对这一连串的养老保障危机数字不得不使人联想到,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机制及利益补偿机制,将使部分人无法放弃“养儿防老”的观念,男性的“养老能力”明显更为实惠,因此这部分人选择“放弃”女婴,选择男婴。

  第三,计划生育政策。有人把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简单地归结为实行“提倡一对夫妇生一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这有失偏颇。越是在那些人口稠密的地区、越是在那些人口控制政策执行得严格的省份,出生性别比上扬的状况越明显。而像海南、广西等出生性别比失调严重的省市,恰恰是计划生育工作较为落后,生育率高、二孩和多孩出生比例较大的地方。而孩次越高,性别比越高。


 


  第四,技术上可做胎儿性别鉴别。当B超等胎儿性别鉴定技术诞生并付之民用后,个人生育意愿最大化体现有了客观条件,生男育女也能由双亲来决定,这主要是指运用B超等医疗科技选择性流产、引产,还有轻视女婴造成的较高水平的女婴死亡率及溺弃女婴现象等,直接导致中国目前男女人口比例失调。


 



  第五,社会管理的混乱。社会管理因素主要是指出生婴儿的漏报、瞒报。漏报是由于计划生育及有关部门在管理上由于人力、经费不足或管理方法不善引起的。被漏报的既有男婴,也有女婴。但瞒报则是由于生育政策作用于妇女、家庭生育意愿引起的,瞒报主要是女婴。


 


  第六,男女社会地位不平等。在经济生活方面,妇女的资源获取机会仍普遍不利、收入水平仍普遍偏低、权益保障仍普遍显弱;在政治生活方面,妇女在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中、尤其是在领导权、决策权的参与度、参与层次、参与比例、参与渠道上受制仍较大。而经济、政治生活中的弱势又自然会延伸至妇女在现实的家庭、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第七,农村以男性劳动力为主。农村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在农村,妇女的土地权益往往得不到保障,这也是人们希望要男孩的原因之一。中国政府已经在土地法中规定男女享有平等的土地权益,但是由于缺乏具体的细则和有效的保障措施,再加上女性出嫁后要到男方生活的传统,很多农村妇女无法分得本来就不多的土地。这样,没有男孩的家庭就面临著生产资料缺乏的问题。另外,在当前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的情况下,独女户父母面临著老年赡养的难题。



 


 



引用:


性别比严重失调的背后——诸多的社会问题


 


出生性别比严重失调的问题,现在还很难看到严重的后果,但是10年20年之后,当这些孩子都到了婚娶年龄,对社会的影响就会迅速出现。也许有人会说,再过几十年中国人富了,可进口“新娘”,但很难想象每年进口成百上千万新娘将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几千万个男子汉没有合法的性伴侣是一个什么问题?李伟雄研究员一语道出了他的担忧:“出生婴儿的性别比严重失调将阻碍我国人口的和谐、持续和健康发展,并将大大引发买卖婚姻、拐卖妇女、卖淫嫖娼等违法犯罪行为以及各种复杂的社会问题。”


  4000万男从婚娶年龄无妻可娶。

  近20年来出生性别比升高的积累效应已经显现出来,按90年代出生性别比外推,目前0~20岁人口中男性多出女性大致相当于20岁3个年龄组的人口数量,“积累效应”已相当可观。如果畸高的出生性别比不能得到有效遏制,男性过剩的婚姻挤压会越来越严重。


  在人口基数比较小的国家,女性人口的短缺,可以通过跨国婚姻和女性移民来解决问题。但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基数如此庞大的国家,女性人口的短缺,就很难以国际移民的方式觅求出路。


  原来有一种说法,认为女性人口的短缺,可以通过婚龄差的拉大来解决未来婚龄年龄段人口的婚配问题。但在婴幼儿人口性别比持续上扬的情况下,这种结构性和累积性的失衡,就很难想象“男性人口可以在比自己年龄小的女性人口中寻找配偶”这种解决办法的可行性。因为“大哥哥”同期群与“小弟弟”同期群之间为争夺配偶而发生的人口冲突,会愈演愈烈。


 


  犯罪率升高、婚配关系不稳定。


  婚姻性别挤压对一夫一妻制家庭来说,是一股外来的冲击力。一个时期以来,在市场经济和交换价值升值“泛商品观念”作用下,婚外恋、第三者插足增多,离婚率持续上升,传统家庭的稳定受到威胁。


  社会刑事案件增加。如果出生性别比升高得不到纠正,便会更多滋生这些不道德和丑恶社会现象,基本消失的买卖婚姻、童婚交换、拐卖妇女等会重新抬头,并且间接衍生性暴力犯罪、乱伦、人们社会心态畸变等严重的社会问题,家庭和社会不稳定风险系数增大。


 


  男人抢女人的饭碗,就业压力大。


  人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统一,婴儿出生性别比升高并带动劳动年龄人口性别比升高,对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将产生某些影响。男性劳动就业将变得更为困难,未来一二十年男性劳动力过剩和“就业性别挤压”将比较严重。一些女子占据生产绝对优势的行业,比如纺织、服务等,不得以只能让男子来承担。


 


  孤寡老年女性将会减少,居家养老增加


  从我国人口老龄化特点和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时间差”实际出发,只能走社会养老、家庭养老和老年劳动者自我养老“三养”相结合的路子。鉴于目前出生性别比偏高实际,40年以后过低的老年性别比将会升高,孤寡老年女性将会减少,家庭养老在上述“三养”中的地位将得到加强,居家养老方式会有所增加。


 


  人口严重萎缩


  男多女少会给人口再生产带来严重障碍,造成人口严重萎缩。因为人口的再生产主要是通过母亲来实现的。女性在社会人口中比例的萎缩,必然会导致人口再生产能力的降低。



 


引用:


如何应对中国性别比失调?——几个关健问题所在


(民工曰:看起来都不靠谱)


 


关爱女孩行动启动


 


  国家人口计生委已经把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问题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大事之一。北京市“关爱女孩行动”将以营造有利于女孩生活和发展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制定有利于女孩成长和计划生育女儿户的社会经济政策和社会保障制度,加强避孕为主的技术指导和服务,提高母婴保健水平,防止女婴非正常死亡为主。同时依法严肃查处从事非法产前性别鉴定和性别选择引产的违法行为,依法坚决打击溺弃女婴、拐卖女孩的犯罪活动。


 


产前性别鉴定要严打


 


  北京市卫生局严格要求设有产前诊断技术的医疗保健机构不得擅自进行胎儿性别鉴定,对医学上需要进行胎儿性别鉴定的,由市卫生局指定的医疗保健机构进行。北京市卫生局将加强执法监督管理,严格要求医疗机构的产前诊断技术服务和产前筛查技术服务应当以医疗为目的,坚决反对以其为经济创收服务项目。


 


   私自鉴定胎儿性别者将负刑责


 


  由于缺乏针对性法律约束,个别人以“给胎儿鉴定性别”敛财。这让不少代表、委员要求立法禁止选择胎儿性别终止妊娠。据悉,高检考虑对此进行司法解释,擅自鉴别胎儿者将负刑责。杨魁孚委员表示,目前,我国相应的法律法规只是规定有这些违法行为的医生要受到经济处罚,对医生本身没有太大的压力。我国法律对此缺乏明确具体的打击规定,尤其是未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对胎儿进行性别选择的违法者“只罚款不坐牢”而缺乏威慑力。



 


相关阅读


 


以下事例过于极端,仅供案例分析之用


 



贵州一男子奸淫邻居家母牛 主人发现
地址
https://72.52.124.203/viewthread.php?tid=329017


 


畜生!广西一男子因青春期躁动难耐奸污79岁祖母!
地址
https://72.52.124.203/viewthread.php?tid=329417



[ 本帖最后由 qdpan 于 2012-5-8 20:45 编辑 ]
☆ 不要去盼什么英明之主,而要去争一个可将权力关进笼子的制度
  不要跪什么青天官员,而要去争一个可监督问责官员的制度
  不要歌颂什么伟大领袖,而要去争一个可选举弹劾权者的制度
  不要说什么拥护感谢,而要去争一个可言论迁徙自由的制度
  不要等什么英雄勇士,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推墙的力量


★ 史上最强最热血“爱国者”手册——“五毛党”“美分党”禁入╭(╯^╰)╮
  地址 https://cmule.net/viewthread.php?tid=285861

TOP

何亚福:4000万光棍是怎样变成400万光棍的——中国的人口学家49岁才结婚?



我一直认为,中国的人口学家是世界上智商最高的,正是由于中国人口学家提供的理论依据,中国才实行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计划生育政策,取得了“少生三亿人”这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成果”。

最近我才知道,中国的人口学家不但智商高,而且结婚年龄也很晚,有的甚至到49岁才结婚。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我们知道,自从1980年中国开始实行严厉的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中国人口的出生婴儿性别比就开始攀升,20年间就从1981年的108上升至2000年的117,即平均每出生100名女婴相对应地出生了117名男婴。现在的出生婴儿性别比是120左右。中国现在大多数男性是在25岁~35岁之间结婚的,大多数女性是在20岁~30岁之间结婚的。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按照2000年模式不发生变化情况计算,到2020年,中国有11200万25岁~35岁的男青年,而对应的20岁~30岁的女青年只有7200万。这样,届时中国将有4000万光棍找不到对象。失调的性别比将大大引发买卖婚姻、拐卖妇女、卖淫嫖娼等违法犯罪行为。

这样一个严酷的事实,岂不是给伟大的计划生育政策抹黑?别着急,中国的人口学家们果然不同凡响,他们说,性别比失衡不是计划生育政策造成的,而是由于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造成的。然而,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不是现在才有的,而是几千年以来就一直存在。在1980年以前,中国还没实行严厉的计划生育政策,人口性别比基本在正常范围内。性别比是从1981年以后才开始攀升的。事实上,重男轻女的观念与计划生育政策相结合,才造成了性别比失衡。打个比方,有个家庭全家人都到外地旅游了,没有把家门锁上。旅游回来以后,他们发现家里失窃了。人口学家说“性别比失衡的根本原因是重男轻女的观念”,就好比说“这个家庭失窃的根本原因是小偷有盗窃的观念”。既然你无法在短期内改变“小偷有盗窃的观念”,为什么你不把家门锁上呢?同样道理,重男轻女的观念在短期内是无法改变的,除非改变计划生育政策,否则性别比失衡问题不可能得到解决。

实际上,我国性别比失衡问题应该追溯到1990年的全国人口普查,那时就已经发现这种状况,但当时有些人口学家做出报告说主要原因是瞒报女婴形成的,选择性流产是第二位的,人们由此松了一口气。即便这样,政府还是下发了打击B超选择性流产的相关文件,然而,这个文件没有实施细则,不具有约束力。所以我国痛失了1990年到2000年这10年打击B超选择性流产的机会。

不管怎么说,到2020年中国有4000万光棍总不是一件好事,不过不要担心,中国的人口学家还是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的,他们略施小技,就把“4000万光棍”这个大问题变成了“400万光棍”这个小问题。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人口学家的“杰作”:

人口学家说:“首先我国结婚适龄人口在平衡的时候男性比女性多1697万,这是我们人口发展的一个基本特性。到2020年的时候男性比女性婚姻适龄人口多出2191万,这只是比我们正常可接受的1697万多出400万人口。所以,应该说到2020年,中国可能出现的光棍数量不是3000万,也不是4000万而是400万。”原来,人口学家认为如果中国有1697万光棍,那就是正常的,可以接受的。人口学家是这样解释的:“我国2004年22岁到49岁人群中,男性比女性人数多出1697万人,这个数字在正常范围内”。那么,这里的“婚姻适龄人口”是什么意思呢?人口学家接着解释说:婚姻适龄人口”是指22岁~49岁的人口。

原来如此!现在我们终于明白了4000万光棍是怎样变成400万光棍的:如果按25岁~35岁男性人口与20岁~30岁女性人口作比较,那么在2020年中国就有4000万光棍;如果按22岁~49岁男性人口与22岁~49岁女性人口作比较,那么在2020年中国就有2191万光棍。但人口学家说其中的1697万光棍是在正常可接受范围内的,所以2191万-1697万≈400万。

人口学家在上述的计算方法中,为了减轻性别比失衡问题,把49岁的人(不论是男人还是女人)也算上“婚姻适龄人口”,实在是用心良苦!你敢批评这种计算方法吗?82岁的杨振宁还与28岁的翁帆喜结良缘呢!不过,男人到49岁才结婚倒也罢了,女人到49岁才结婚,还能生孩子吗?也许,中国的人口学家是响应计划生育“晚婚晚育”的号召,是到49岁才结婚的。

☆ 不要去盼什么英明之主,而要去争一个可将权力关进笼子的制度
  不要跪什么青天官员,而要去争一个可监督问责官员的制度
  不要歌颂什么伟大领袖,而要去争一个可选举弹劾权者的制度
  不要说什么拥护感谢,而要去争一个可言论迁徙自由的制度
  不要等什么英雄勇士,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推墙的力量


★ 史上最强最热血“爱国者”手册——“五毛党”“美分党”禁入╭(╯^╰)╮
  地址 https://cmule.net/viewthread.php?tid=285861

TOP

网上有高人,方案很河蟹

 


建议,从今后10年,只许生女孩,不许生男孩,或许能化解性比例失调的严重危机---尽管有些生硬,甚至少些人性.可谁让前面的人做错了事情呢?百姓应给予充分理解!

历史的经验值得借鉴:就如上两代人没有节制地狂生,大陆人口从4亿暴增到10亿.才造成80年代后国家普遍推行独生子女政策,在城市和非农居民中独生子女甚至是强制性的.这样的政策百姓均能理解和严格执行,那么解决如今性比例失调的危机采取只能生女不能生男的政策也一定能获得百姓的理解和支持!因为如不及时挽救危机.那后果相当可怕!

试想,当若干年后,6000万男丁要打光棍,那会出现什么样的社会灾难?谁也不能说这是无关紧要!

☆ 不要去盼什么英明之主,而要去争一个可将权力关进笼子的制度
  不要跪什么青天官员,而要去争一个可监督问责官员的制度
  不要歌颂什么伟大领袖,而要去争一个可选举弹劾权者的制度
  不要说什么拥护感谢,而要去争一个可言论迁徙自由的制度
  不要等什么英雄勇士,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推墙的力量


★ 史上最强最热血“爱国者”手册——“五毛党”“美分党”禁入╭(╯^╰)╮
  地址 https://cmule.net/viewthread.php?tid=285861

TOP

何亚福:找不到工作是因为人口太多吗?

 


甲:真倒霉!前几天我被老板炒鱿鱼了。昨天我去劳务市场应聘,唉!求职者太多了,我找不到工作。中国人口太多了,要是人口少了,就容易找工作了。
乙:找工作困难并不是因为人口太多。比方说,大城市人口多,小城市人口少,但大城市的失业率不一定比小城市的失业率高。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都是中国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可是很多人都跑到这两个地方找工作。一般来说,经济繁荣时失业率低,经济萧条时失业率高。例如,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时期,美国人口只有1.2亿,但那时失业率高达25%;现在美国人口有3亿,失业率只有5%。

甲:人口多了,一个工作岗位就有很多人来竞争,所以找工作就困难。为什么你说“找工作困难并不是因为人口太多”?
乙:原因很简单:一方面,人口多了,一个工作岗位固然有很多人来竞争;但另一方面,人口多了,就会产生更多的工作岗位。人总是要消费的,消费就创造需求,需求就拉动经济,经济发展就创造就业机会。所以,人口越多,消费就越多,创造的就业机会也越多。

甲:你说人口越多消费就多,就可以拉动生产和投资,这恐怕是一厢情愿。非洲许多地方人口很多,消费水平却很低。人多不等于钱多,这是最浅显的道理。中国城市居民比农村居民少得多,但城市居民的消费能力却比农村居民高得多。这是起码的逻辑问题吧?
乙:人多消费就多,是指在其它条件同等的情况下而言的。就好比我们说:“美国人比中国人更有钱”,是指在一般情况下而言的。当然也有个别中国人比个别美国人更有钱,但个别现象不能推翻“美国人比中国人更有钱”这种普遍现象。这是起码的逻辑问题。

甲:我认为,失业的人口就是过剩的人口。中国存在失业人口,这证明中国存在人口过剩,所以需要实行计划生育减少人口。
乙:如果说存在失业人口就证明“人口过剩”,那么现在中国缺乏高级管理人才和技术工人,你能不能说中国出现“人口短缺”?俄罗斯是个地广人稀的国家,劳动力短缺,可是失业率也达到10%左右。那你能不能说,俄罗斯也应该实行计划生育减少人口?

甲:为什么会出现失业这种现象呢?
乙:一个社会总是要有一部分人找不到工作,同时又有一部分工作找不到人,这在任何国家都是存在的,这是结构性失业。因为这是由市场经济的本质所决定的,是不由人的意志所转移的。由于存在失业,很自然地形成一个信号,这个信号传递到劳动力供求市场。在企业的需求方面,有一些企业需要这些员工,这个信息传递到市场上,市场又传递到人力资源培训上,人们根据这个需要进行人力资源的投资,以培养这方面的劳动力。所以,失业总是存在于经济社会当中的,问题是如何把失业率控制在一个与经济匹配的水平上。

甲:那么,通过计划生育减少人口,能不能缓解失业问题?
乙:哪个国家都有失业问题,富裕的国家也有,贫穷的国家更严重,但是都没有通过减少人口来解决失业问题,人口再少的国家也有失业的,即使把中国人口减少到3亿,也还是会有失业问题的。所以,应该是发展经济和理顺体制来解决更多人的就业问题,而不是减少中国的人口来适应现有经济条件所提供的数量有限的岗位。现在的就业难,主要原因是经济结构不合理造成的。其次,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由于实行计划生育。

甲:计划生育怎么会导致就业难?
乙:因为计划生育减少了大量的小孩,导致内需不足。学生少了,教师的就业越来越成问题;消费者少了,所有产品的需求量都减少,结果必然是生产萎缩,失业增加。独生子女政策不改变,城市的消费水平只会随着人口的不断老龄化和人口结构的恶化而继续相对下降,失业问题永远也无法解决,而且只能是恶性循环。世界早已进入生产过剩时代,商品经济危机向来都是需求不足造成的,没有足够的购买力来购买消费品,才是经济发展放慢的主要原因。

甲:我认为,将来人口老龄化继续发展,劳动力缺乏,失业率就会大大降低了。
乙:那可不一定!老龄化社会一方面是劳动力缺乏,另一方面是失业率上升。例如,日本在1990年代老龄化的速度非常快,10年之间老龄化从13%上升到17%。日本在1990年的失业率为2.1%,2001年失业率上升到5.6%。这是因为,人口老化使劳动力老化,由于高龄劳动力流动性差、重新培训的费用高、接受新技术速度慢,很难适应产业调整的要求。这就会造成结构性失业,使社会失业率上升。

甲:那么,中国现在应该怎样才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降低失业率呢?
乙:首先要降低制度成本,改善创业环境。良好的创业环境会促进中小企业的繁荣,这样就会极大地促进就业,因为中小企业是就业的大部门。想想我们的创业环境这么差,中小企业混得这么惨,想贷款没门,又被主管部门吃喝卡要,等等。扭曲的制度丧失了中国企业的竞争力,更丧失了大批工作。其次要放宽人口政策。出生率的提高,一方面有助于拉动内需,另一方面有利于缓解将来的老龄化问题和劳动力短缺问题。

☆ 不要去盼什么英明之主,而要去争一个可将权力关进笼子的制度
  不要跪什么青天官员,而要去争一个可监督问责官员的制度
  不要歌颂什么伟大领袖,而要去争一个可选举弹劾权者的制度
  不要说什么拥护感谢,而要去争一个可言论迁徙自由的制度
  不要等什么英雄勇士,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推墙的力量


★ 史上最强最热血“爱国者”手册——“五毛党”“美分党”禁入╭(╯^╰)╮
  地址 https://cmule.net/viewthread.php?tid=285861

TOP

何亚福:人口多究竟是优势还是劣势?

 


甲:我认为一个国家的人口密度越小,就越容易富裕。例如,加拿大和澳大利亚都是地广人稀的国家,他们都很富裕;而中国和印度都是人口密度比较大的国家,也都比较贫穷。

乙:你这种论证方法,从逻辑上来说,是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因为地球上既存在加拿大和澳大利亚这样地广人稀的富国,也存在日本和德国这样地狭人稠的富国。况且就加拿大和澳大利亚这两个国家来说,他们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就是人口最多的几个大城市。就以中国大陆周边国家和地区为例,包括东盟10国和韩国、日本以及台湾、香港地区,他们中的多数人口密度都超过中国大陆,但其中的多数国家和地区都比中国大陆发达,所以结论是人口多既不是落后的原因,也没有证据表明减少人口可以导致国家富裕。



甲: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人口少肯定比人口多更容易富裕。比方说,如果日本人口减少一半,那么日本肯定比现在更富裕。

乙:照你这么说,那么日本现在为什么又要鼓励生育呢?人口少是否比人口多更容易富裕呢?只有在一种条件下才成立----即一个国家的经济收入主要靠出卖自然资源。例如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但对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来说,如果经济政策正确,那么人口多反而更有利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在资源许可的范围内,人越多,经济力量就越大。道理很简单,一个人总是在不停地消费,又在不停地生产。在正常情况下,一个人总是生产多于消费。



甲:中国和印度人口都很多,为什么这两个国家没有富裕起来?

乙:中国和印度贫穷的原因,并不是由于人口太多,正如柬埔寨和老挝的贫穷并不是由于人口太少一样。如果其它条件不变,只是把中国和印度的人口降到5亿,那么这两个国家还是像现在一样穷。事实上,这两个国家在5亿人口的时候,确实比现在更穷。除非这两个国家把人口降到一千万,靠出卖自然资源来生活,但这显然是不现实的。退一步来说,即使假定这两个国家能把人口降到一千万,但到那时恐怕连国家安全也没有保障了。



甲:我认为,如果其它条件不变,人口少肯定比人口多更容易富裕,这个道理很简单:一个人种一亩地,肯定比两个人种一亩地的人均收入更高。

乙:如果一个国家的主要产业是农业,那么你这个观点也许是正确的。然而,对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来说,农业占GDP的比重远远不到一半。对于工业国来说,有良好教育的人口是最宝贵的人力资源,因为财富都是人创造出来的。你创造了多少财富,取决于你创造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以及它们受欢迎的程度。人口越多,会导致需求你产品的人越多,同时导致你的竞争者也越多,从而促使技术进步。人口密度越大,你推广产品和服务的成本就越小。人多市场大,规模生产就有了效益,大企业才会产生,可以说随着人口的增加它的经济只能是越发达,人均所得越高。



甲:我认为,土地贫乏和人口过剩是一个国家贫穷的主要原因,因为人口多了,人均自然资源就少了。

乙: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从穷国向富国的大规模移民就会明显地缩小两国间的收入差别了。可是,虽然爱尔兰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大量向外移民,其人口密度由高于英国下降到仅是英国的1/5,爱尔兰的人均收入现在仍然比不上英国。阿根廷在上一世纪初人均收入名列世界前列,但后来人均收入不断下降,现在处于发展中国家的水平。这期间阿根廷的人口密度一直很低,每平方公里只有11个人。



甲:把美国与中国作比较,美国与中国的领土面积差不多,但美国人口只有3亿,中国人口有13亿。美国如果像中国这样有13亿人口,肯定不可能有今天这样发达。

乙:现在美国人口比中国少,这是因为美国属于所谓的“新大陆”,只有几百年的开发历史;而中国属于“旧大陆”,已有几千年的开发历史。1790年,美国人口只有395万,中国人口超过3亿;1830年,美国人口为1300万,中国人口将近4亿;1850年,美国人口增长到2300万;1880年,美国人口增长到5000万;1900年,美国人口增长到7600万;到现在,美国人口达到3亿,现在中国人口不到美国的5倍。可见,虽然中国人口的绝对数量一直比美国多,但相对比例一直在下降。如果按目前两国的生育率继续下去,到下个世纪,美国人口就会超过中国。如果说人口少就容易发达,那么加拿大应该比美国更为发达了,但事实上正好相反。



甲:不管怎么说,现在中国存在人口过剩的现象,所以必须实行计划生育。

乙:一个国家是否存在“人口过剩”的现象,与这个国家人口数量的多少并没有直接关系。所谓“人口过剩”,其实是经济政策的失误造成的。恰恰是那些经济发展缓慢、无法提供充分就业机会的国家出现“人口过剩”的现象,而那些经济发展迅速,能够提供充分就业机会,并顺利实现人口城市化的国家和地区,即使初始的人口密度非常高,人均资源拥有非常少,反而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感觉劳动力非常缺乏。二次大战以后,全世界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只有亚洲四小龙等少数几个真正赶上了发达国家或大大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这些地区的人口密度都非常高,甚至比我国大陆还高得多。例如,韩国人口密度为470人/平方公里,中国为135人/平方公里。



甲:韩国是小国,当然容易发展;中国是大国,人口基数大,当然发展不容易。

乙:照你这么说,假如中国的每一个省都成为一个独立国家,那么人口就少了,难道各自就会发展得更好?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事实上,大国比小国更有发展优势。例如,人口众多的国家,印制的钞票就必然多,极为大量的钞票掌握在极为众多的人手里,就有利于货币的稳定,就有成为世界货币的优势;而一个小国发行的货币就那么一点,给投机家们炒那么几炒,可能就崩溃了。又如,人口众多的国家,军队人数占人口比例可以比较少,国防开支占GDP比例就相对要少得多。



甲:那么,你是否认为一个国家的人口越多越好?

乙:我既不认为人口越多越好,也不认为人口越少越好,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人口结构要合理。一个合理的人口结构,就是保持总和生育率在2.1的更替水平附近,最好是保持在2.0~2.5之间。如果生育率远远高于更替水平,那么少儿抚养比就会过高;如果生育率远远低于更替水平,就会导致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既然现在中国的总和生育率已经是超低水平(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只有1.22),那么就应该停止现行的计划生育了

☆ 不要去盼什么英明之主,而要去争一个可将权力关进笼子的制度
  不要跪什么青天官员,而要去争一个可监督问责官员的制度
  不要歌颂什么伟大领袖,而要去争一个可选举弹劾权者的制度
  不要说什么拥护感谢,而要去争一个可言论迁徙自由的制度
  不要等什么英雄勇士,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推墙的力量


★ 史上最强最热血“爱国者”手册——“五毛党”“美分党”禁入╭(╯^╰)╮
  地址 https://cmule.net/viewthread.php?tid=285861

TOP

网上还有愤青

 


寄生政策造成杀戮胎儿的恶劣行径,在人类的历史上是前所未有。它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事件之一,其残忍程度绝对不亚于人类历史上任何一次大劫难!甚至超出任何一次大劫难!因为它屠杀的是毫无罪过和毫无抵抗能力的胎儿!寄生政策的实行,是中国人的耻辱!也是整个人类的耻辱!!!


 


中国政府的财政收入,也许有一半是靠寄生来填补。没有寄生的财政收入,那就没法运转下去。人民生小孩越多,政府就越有钱。这是肥差,没有哪位官员愿意丢下这块肥肉。


 


中国目前普遍使用一种专门用于注死大月龄胎儿的注射液利凡诺,一个大月龄孕妇被强行拉上产床后,在她们的哭泣和挣扎中,产科医生一手寻找娘肚里胎儿的头部,一手准确地将注射器针头扎向胎儿头部,利凡诺被准确无误地注下去了。原本在娘肚里左冲右突的胎儿慢慢地没有了动静,死后被挤出来丢掉。运用这种手段的原因是90年代以前用摧产素引出来的胎儿,被丢在桶里和盆里凄惨地哭泣两三天后才死去,让医生和住院人员悲哀和恐惧,于是,计生部门便发明了这种利凡诺,责令医院产科要普遍使用。这种药物只用于杀死大月龄胎儿,没有其他有益的用途。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没有人性、最惨无人道、最可耻的发明和运用。



[ 本帖最后由 qdpan 于 2011-7-1 14:25 编辑 ]
☆ 不要去盼什么英明之主,而要去争一个可将权力关进笼子的制度
  不要跪什么青天官员,而要去争一个可监督问责官员的制度
  不要歌颂什么伟大领袖,而要去争一个可选举弹劾权者的制度
  不要说什么拥护感谢,而要去争一个可言论迁徙自由的制度
  不要等什么英雄勇士,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推墙的力量


★ 史上最强最热血“爱国者”手册——“五毛党”“美分党”禁入╭(╯^╰)╮
  地址 https://cmule.net/viewthread.php?tid=285861

TOP

何亚福:中国的“女性赤字”到底有多严重?

 


我们知道,在会计记账时,把收入小于支出时出现的负数用红字来表现,于是红字(赤字)就代表亏损、超支、入不敷出的意思。比如财政赤字就是指财政收入小于财政支出。与此相似,人们把女性人口少于男性人口这种情况称为“女性赤字”,又称为“性别比失衡”。按照国际上的通用标准是:出生性别比正常值范围为102~107,即一定时期内的人口,在没有人为干预胎儿性别及出生时有足够量活产婴儿的条件下,每出生100个女婴相对出生102~107个男婴。

有人说:“中国根本不存在性别比失衡现象!”他还举出如下数据:2001年中国总人口性别比为105.99,2002年为106.06,2003年为106.20,2004年为106.29……他这些数据都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应该说属于权威数据。那么,既然中国总人口性别比并没有超过107,为什么我还是要说中国存在很严重的性别比失衡现象呢?原来,一般所说的性别比失衡,是指出生人口的性别比失衡,而不是指总人口的性别比失衡。我们知道,女人一般是比男人长寿的,因此,在65岁以上的老人中,女性是多于男性的,但这对缓解性别比失衡问题没有任何帮助,因为现在虽然“老夫少妻”并不罕见,但“少夫老妻”却极为罕见。因此,在讨论性别比失衡问题时,主要关注的应是64岁以下的人口,特别是49岁以下的人口。

那么,中国的“女性赤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呢?在1980年以前,中国的出生婴儿性别比是基本正常的;自从1980年起全面推行“一胎化”政策后,出生婴儿性别比就开始逐渐攀升----1982年的出生性别比为107.6,略高于正常范围上限值,之后,就一直不断升高,1990年为111.3,1995增至115.6,2000年增至116.9,而根据《2006年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的数据:“出生婴儿性别比居高不下。1996年至2005年出生婴儿的性别比达127。”

有人认为:“现在农村还有很多超生女婴没有上户口,所以不用担心性别比失衡问题。”其实,自从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数据公布后,人口学家看到1989年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1.92,出生性别比问题开始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并逐渐成为人口学界研究和争论的热点问题。当时中国绝大多数人口学家都把1990年人口普查的出生性别比失调成因,归咎于主要是瞒报和漏报女婴,把严重的出生性别比失衡看成是统计不实。但实际情况是既存在瞒报女婴现象,也存在瞒报男婴现象。近年的农村社会调查显示:虽然要生一个男孩家庭的比例仍十分突出,但是想生一男一女的家庭却占绝大多数。由于现在大多数农村地区实行“一孩半”政策,因此,有些夫妇第一胎生了男孩之后为了再生一个,于是要么是将男婴误报为女婴,要么是瞒报出生。这就造成这样的结果:瞒报的男婴要多于女婴,甚至女婴还有可能多报。如果是这样,那么性别比失衡的实际情况会比统计数据更加严重。

从未婚人口的性别比来看,根据2004年人口变动抽样调查的数据,在20~64岁这个年龄区间未婚人口的性别比为177.67,也就是每177名未婚男性对应100名未婚女性。随着年龄的增加,未婚人群中男性的比例也迅速增加----性别比从20~24岁组的127.38,上升到30~34岁组的421.88,再上升到35~39岁组的637.88,45岁~64岁更是飙升到1000以上,反映出未婚人群尤其是大龄未婚人群以男性为主的鲜明特点。

从总量上来看,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0~19岁出生性别比偏高的出生队列的女性赤字已经达到2116万人。如果排除漏报女性的影响,相同年龄段的女性赤字也达到1981万人。未来中国的女性赤字规模取决于具体的出生性别比。如果出生性别比=120,则0~19岁的女性赤字总数将从2000年的1981万人增加到2030年的2976万人;2030年0~49岁的人口女性赤字将超过6000万人。如果出生性别比=115,则2030年0~49岁的女性赤字为5204万人。如果出生性别比=110,则2030年0~49岁女性赤字依然高达4100万人。

综上所述,即使未来的出生婴儿性别比有所降低,到2030年0~49岁的女性赤字规模依然达到4000万~5000万人,这几乎已成定局。至于性别比失衡的原因,我在《中国不缺人,但是缺女孩》、《性别比失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一孩半”是重男轻女的生育政策》等文里已经讨论过,在此不再重复。

☆ 不要去盼什么英明之主,而要去争一个可将权力关进笼子的制度
  不要跪什么青天官员,而要去争一个可监督问责官员的制度
  不要歌颂什么伟大领袖,而要去争一个可选举弹劾权者的制度
  不要说什么拥护感谢,而要去争一个可言论迁徙自由的制度
  不要等什么英雄勇士,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推墙的力量


★ 史上最强最热血“爱国者”手册——“五毛党”“美分党”禁入╭(╯^╰)╮
  地址 https://cmule.net/viewthread.php?tid=285861

TOP

这就是楼主给党的礼物, 这东西发到八卦区更适合。

TOP

网上也出淫才

 


10年后:找啊找啊找老婆?


 


2006年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1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绿皮书》指出,由于出生性别比严重偏高已经持续了20余年,“十一五”时期20~34岁旺婚年龄人口男性比女性多1000多万人,由此导致的婚姻挤压问题将可能显性化。专家认为90年代出生的人口在达到婚龄时,将会有10%的男性被挤出婚姻市场不能成婚。

10年后,数百万光棍儿将找不到老婆,这对于如今是十几岁的男孩子来说,是个很悲伤的消息。讨不上老婆毕竟是很不光荣的事情。但是,对于同龄的女孩子来说,也大可不必幸灾乐祸,因为正是由于对女性的偏见以及各种各样的社会原因,才导致了女少男多,所以,男女不平衡,谁也光彩不起来。

今天,那些重男轻女的父母可能还为自己要了个胖小子而沾沾自喜,在生女孩子的父母面前耀武扬威,但是,10年后,当自己的儿子因为男多女少而讨不到老婆时,看着人家当初生女孩子的父母如今不为女儿出嫁发愁,日子过得比谁都滋润,懊恼的心情可想而知。10年后,有数百万光棍儿将找不到老婆,也就意味着将有近千万的父母为自己的儿子找不到对象而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物质的富裕有什么用呢?世上没有后悔药,早知以后,何必当今?!

10年后,数百万的光棍儿,因找不到对象而精神萎靡,对父母没了孝心。哼唱着经过改编的《心太硬心太软》对父母吟唱:你总是心太硬,心太硬,独自一个人高兴到天亮,你总认为我比姐姐好,偷偷做个B超把姐姐流产了,把我幸运降生到这个世界上。我总是心太软,心太软,独自一个人流泪到天亮,我没有心情做什么事情,想处个对象咋比登天还难呢……

10年后,社会更加文明了,但是,由于女孩子太少太金贵了,她们的爱情观早已经和社会文明背道而驰,已经没有谈对象之说了,爱情的潜规则让买卖婚姻在绝迹了几十年后又重新流行开来,谁给的钱多,就跟谁走,因为在一个情感很缺乏的社会里,金钱就是万能的。不这样做,就不足以平抑“物价”——性别的求大于供——男多女少的矛盾。同时,拐卖妇女儿童的现象又沉渣浮起,很多人贩子宁肯冒着被枪毙的危险也要干这号罪恶勾当,虽然全国严厉打击,但始终成效不显著。

10年后,光棍产业十分发达。为了应对光棍的日趋增多,光棍产业兴旺起来,专门为光棍服务的“光棍俱乐部”、“光棍电影院”、“光棍驴友俱乐部”、“光棍心理咨询工作室”、“光棍美容厅”、“光棍读书俱乐部”、“光棍兴趣会社”等等遍布大街小巷。考虑到光棍因失恋情绪不好,很多的软件开发商研制出了品种繁多的“光棍软件”系列,有效地缓解了光棍的失恋单身心态。

10年后,很多女性的职业都由男人代替了。由于女少男多,很多在公元2006年还是女性独霸的职业,让位给了男性,男美容师、男保姆、男秘书、男护士、男门迎……男扮女装一点都不希奇,媒体有关女性的很多内容已经取消了,女性频道,改成了男性频道;《半边天》栏目改成了《全边天》……

10年后,诞生了很多的“人造女青年”公司,专门生产虚拟的青年女性,尽管这样还供不应求……

☆ 不要去盼什么英明之主,而要去争一个可将权力关进笼子的制度
  不要跪什么青天官员,而要去争一个可监督问责官员的制度
  不要歌颂什么伟大领袖,而要去争一个可选举弹劾权者的制度
  不要说什么拥护感谢,而要去争一个可言论迁徙自由的制度
  不要等什么英雄勇士,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推墙的力量


★ 史上最强最热血“爱国者”手册——“五毛党”“美分党”禁入╭(╯^╰)╮
  地址 https://cmule.net/viewthread.php?tid=285861

TOP

何亚福:10年后:找啊找啊找老婆?

 


不久前,我在强国论坛发了一篇驳斥计划生育理论的贴子,有一位网名为“赵资料”的铁杆计生支持者在回贴中反问道:“难道计划生育没有一点好处吗?”他还气势汹汹地向版主建议:“建议删除这个住在美国,专门攻击我们计划生育政策,别有用心者的帖子。”我不知道这位赵资料为什么会认为我是在美国?也许他认为,凡是反对计划生育的人都是在美国,或都是“拿美元”的。另外,辩不过就要删贴,这是计生支持者的最后一招。



话说回来,计划生育是不是一点好处也没有呢?当然不能这样说。计划生育确实有一点好处,可以暂时提高人均GDP。然而,一件事只要有一点好处,难道就值得去做吗?如果这件事有九十九点坏处呢,是否应该去做?以点概面、以偏概全,这是很多计生支持者的一个通病。打个比方,有一位学生参加考试,100道题做错了99道题,我批评这位学生考得太差,赵资料反问道:“难道这位学生没有做对一道题吗?”



这位赵资料以前在一篇题为《中国人口仍然太多》的贴子中说:“我个人感觉的是中国现在人口仍然太多。当你坐火车时你会感到还是人山人海,你到商场买东西时人多的还是黑压压一片。”按照这位赵资料的论证方法,如果他跑到柴达木盆地,他会不会觉得中国人口太少了呢?



一个有理智的人,做一件事,应当是全面地权衡这件事的利弊,如果有利无弊或利多弊少,那么就应该去做;如果有弊无利或弊多利少,那么就不应该去做。这本来是很普通的道理。如果有一个人,只看到做这件事有1%的好处,却不顾有99%的坏处,他是不是太愚蠢了?



那么,应不应该实行计划生育呢?那些支持计划生育的人应该充分论证实行计划生育的好处确实大于坏处,包括论证人口与资源的关系、人口与经济的关系、人口与环境的关系。然而,1980年全面推行“一胎化”时,并没有给出“一胎化”的充分理由,那时的人口学对很多人口理论都没有搞清。不但那时是这样,甚至到了1999年元月,当时的《人口研究》主编乔晓春博士在该刊第1期卷首语中感慨道:“难道我们的理论已经很完善,中国人口问题已经解决了吗?不是。实际上我们连一些最基本的理论都没能够搞清……。”



迄今为止,最充分论证计划生育的文件,当推不久前公布的《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然而,这份由300多位专家花了两年多时间才研究出来的成果,连基本的人口数据(例如生育率数据)也没有搞清楚,又怎能令人信服呢?



评论一件事是好还是坏,不能光看某一方面;评论一个人也是如此。大家都知道希特勒是一个大恶魔,然而,其实希特勒也有很多优点的,例如,他不吸烟、不酗酒、不玩女人,但我们能因此而赞美希特勒吗?



如果只看到有一点好处就要实行,那么可实行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计划吃饭(规定每个人每顿饭只能吃一碗)也有一点好处,可以节约粮食,要不要实行计划吃饭呢?


 


计划死亡(规定对70岁以上的老人实行安乐死)也有一点好处,可以解决老龄化问题,要不要实行计划死亡呢?


 


计划睡觉(规定每个人每天必须睡8小时)也有一点好处,可以防止某些人过度熬夜,要不要实行计划睡觉呢?……

☆ 不要去盼什么英明之主,而要去争一个可将权力关进笼子的制度
  不要跪什么青天官员,而要去争一个可监督问责官员的制度
  不要歌颂什么伟大领袖,而要去争一个可选举弹劾权者的制度
  不要说什么拥护感谢,而要去争一个可言论迁徙自由的制度
  不要等什么英雄勇士,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推墙的力量


★ 史上最强最热血“爱国者”手册——“五毛党”“美分党”禁入╭(╯^╰)╮
  地址 https://cmule.net/viewthread.php?tid=285861

TOP

何亚福:解决光棍问题的灵丹妙药

 


不久前,我写了一篇文章发在博客上,文中谈到性别比失衡将导致中国将来出现几千万光棍,有位网友评论道:“成为光棍并不是因为性别比例失衡,而是因为他们缺乏吸引异性的东西。就算一个60岁的老人,条件很简单,有辆夏利车,有间三室一厅的房子,只要他愿意,我就不信他找不到20岁的老婆!”看了这位网友的回贴,我登时犹如醍醐灌顶,恍然大悟!这位网友说得对极了,性别比失衡再严重也没关系,只要一个男人特别优秀,他肯定能找到老婆的----82岁的杨振宁不是也找了一位28岁的女人做老婆吗?

这位网友一下子解决了困扰中国人口学界和计生委的一大难题!他找到了一个解决光棍问题的灵丹妙药----让男人变得有魅力!建议计生委不要搞什么“全国关爱女孩行动万里行”之类的做秀活动了,计生委应该号召男人们变得优秀起来,这样就不用担心娶不到老婆了。从此以后,光棍们不要再抱怨性别比失衡了,要怪就怪你们自己不够优秀、不够魅力,所以女孩看不上你们。你们如果想娶到老婆,就必须有车有房,你们为着有车有房这个宏伟目标努力奋斗吧,就算奋斗到60岁才有车有房也没关系,到时也能找到20岁的老婆!

按照这位网友的逻辑,老龄化程度再高也不可怕,只要你到老时有几百万美元,还怕养老问题吗?如果你没有几百万美元,那就怪你自己没有本事,不能怪老龄化程度太高。再引伸开来,人们不要再抱怨社会治安差了,要怪就怪自己武功不够高,如果你是武林高手,那些歹徒敢打劫你吗?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男女比例基本平衡,那么,如果男人找不到对象,确实应该怪这个男人不够优秀,对女孩缺乏吸引力;然而,在性别比严重失衡的情况下,男多女少这个事实是无法改变的,就算所有的男人都特别优秀,也总是有几千万个男人找不到对象!

还有一位网友说:“女性人口的短缺,可以通过婚龄差的拉大来解决未来婚龄年龄段人口的婚配问题。比方说,30岁的男人找不到25岁的女性就找20岁的”。如果性别比失衡仅仅出现几年时间,那么这个办法是可行的;然而,中国的性别比失衡已经持续了20多年,女性人口的短缺,是持续性的短缺,而不是在几个特殊年份的短缺。在婴幼儿人口性别比持续上扬的情况下,这种结构性和累积性的失衡,就很难想象“男性人口可以在比自己年龄小的女性人口中寻找配偶”这种解决办法的可行性。当女性刚到20岁的适婚年龄时就会有大批的追求者,这就造成25岁以下的这一批男性很难找到年龄相当的对象。

那么,能不能通过引进外国新娘和跨国婚姻来解决光棍问题呢?确实,现在有些国家(如俄罗斯和法国)是女多男少,然而,中国是比较贫穷的国家,即使再过十几年,人均收入也仍将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跨国婚姻一般是穷国女子嫁给富国男子,而很少有相反的情况。所以,如果指望通过跨国婚姻来解决光棍问题,毋宁说会加剧这一问题。况且,中国的光棍数量过于庞大,即使俄罗斯和法国的全部多余女性都愿意嫁到中国,也仍然无济于事。

那么,有什么办法能解决光棍问题呢?这是一个无解的难题。即使将来的出生性别比恢复正常了,但历史遗留下来的几千万光棍问题依然存在。婚姻挤压的情况一出现,就会一直延续下去,除非将来的出生婴儿性别比在一段时期内出现女多男少的情况。

☆ 不要去盼什么英明之主,而要去争一个可将权力关进笼子的制度
  不要跪什么青天官员,而要去争一个可监督问责官员的制度
  不要歌颂什么伟大领袖,而要去争一个可选举弹劾权者的制度
  不要说什么拥护感谢,而要去争一个可言论迁徙自由的制度
  不要等什么英雄勇士,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推墙的力量


★ 史上最强最热血“爱国者”手册——“五毛党”“美分党”禁入╭(╯^╰)╮
  地址 https://cmule.net/viewthread.php?tid=285861

TOP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TOP

(网友原创)计划生育之:20年后之怪现象!——此人不去计生委,实在浪费了

 


计划生育,无论如何,也进行了20多年,有句话叫--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因此政策方面暂时不会有什么大变化,

然而,20年后呢?3000万男性娶不上媳妇,不禁有人担心了,中国拆除了“人口爆炸”这根引线,却留下了另一个“人口性别失衡”这颗炸弹。这将给社会带来怎样的后果?

下面,就请大家看看20年后计划生育专家是如何拆除3000万童男这根引线的。

(1):妓女合法化。

好处:可以极大的缓解社会矛盾。人的生理需求将得到保障。

(2):鼓励同性恋。

好处:增加社会的多样性,取消婚姻限制,是人权进步的重要标志。

(3):开放国门。取消限制。

好处:加强国际交流,走国际婚姻道路,成为童男出口“第一国”。

(4):人妖中心转移至中国。

好处:增加就业人口,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行业龙头。

(5):预备案:若失衡达到100:150,建议:一妻二夫,或三夫......

好处:率先使人类革命史进入崭新的一叶。

所以,敬请关心计划生育的人士大可放心,我们国家的政策是一贯的,100年不动摇,只要在马路上,还能让计划生育专家看到不喜欢的人或事,计生工作就会坚持下去,当年鲁迅先生所无比痛恨的人,如今在伟大的计生政策指导下已完成了清理,“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人将消灭在萌芽状态,或者已经补过钙了!

引言:近日《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发布,报告表明,中国自全面推行计划生育以来,少生了4亿多人,拆除了“人口爆炸”的引信,使世界60亿人口日推迟了4年,而且比其他发展中人口大国提前半个世纪跨入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

目前,全国已有近1亿独生子女。而到2020年20--45岁的男性比女性多3000万,而老龄化加速,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升高,人口在地区间,产业间分布不尽合理.......一系列问题将困扰中国,阻碍其持续性发展。

信心满满的计划生育目标及愿景。

时间 人口目标 保障 成果
2010年 13.6亿 15岁以上受教育达到9年 素质提高
2020年 14.5亿 15岁以上受教育达到11年 素质普遍提高
30年后 15亿 享受中等发达国家福利 进入高素质人才国家
40年后 人口递减 ...... .....





备注:无花果:只开花,不结果,或只结果,不开花的。在这里泛指无法建立正常家庭的男士。

☆ 不要去盼什么英明之主,而要去争一个可将权力关进笼子的制度
  不要跪什么青天官员,而要去争一个可监督问责官员的制度
  不要歌颂什么伟大领袖,而要去争一个可选举弹劾权者的制度
  不要说什么拥护感谢,而要去争一个可言论迁徙自由的制度
  不要等什么英雄勇士,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推墙的力量


★ 史上最强最热血“爱国者”手册——“五毛党”“美分党”禁入╭(╯^╰)╮
  地址 https://cmule.net/viewthread.php?tid=285861

TOP

网友YY无极限

 


楼主没有宏观的看问题,国家其实在实行一项大的工程。到2020年我们国家的经济水平有了大的提高,再加上4000万的光棍大军,平定小日本易如反掌。4000万迁居小日本日不战自降!!


 

☆ 不要去盼什么英明之主,而要去争一个可将权力关进笼子的制度
  不要跪什么青天官员,而要去争一个可监督问责官员的制度
  不要歌颂什么伟大领袖,而要去争一个可选举弹劾权者的制度
  不要说什么拥护感谢,而要去争一个可言论迁徙自由的制度
  不要等什么英雄勇士,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推墙的力量


★ 史上最强最热血“爱国者”手册——“五毛党”“美分党”禁入╭(╯^╰)╮
  地址 https://cmule.net/viewthread.php?tid=285861

TOP

回复 12# mislandeer 的帖子

引用:
原帖由 mislandeer 于 2011-7-1 14:23 发表 标题有问题. 40000万->4000万. 光棍汉找不到老婆->适婚男性找不到老婆 or 穷人找不到老婆. PS1:有没有老婆鸟事. PS2:生不生孩子鸟事. PS3:社会问题鸟事. PS4:以上就当我没说...


嘿嘿,标题上的错别字已更正

☆ 不要去盼什么英明之主,而要去争一个可将权力关进笼子的制度
  不要跪什么青天官员,而要去争一个可监督问责官员的制度
  不要歌颂什么伟大领袖,而要去争一个可选举弹劾权者的制度
  不要说什么拥护感谢,而要去争一个可言论迁徙自由的制度
  不要等什么英雄勇士,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推墙的力量


★ 史上最强最热血“爱国者”手册——“五毛党”“美分党”禁入╭(╯^╰)╮
  地址 https://cmule.net/viewthread.php?tid=285861

TOP

发新话题
最近访问的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