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美国《时代》杂志: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倒退

美国《时代》杂志: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倒退

作者:cheesejust 提交日期:2008-10-9 13:19:00 中国经济之长征

  
  
  Oct 2nd 2008
  From The Economist print edition
  C.R译
  
  中国经济的资本主义成分将会变得越来越少,一本令人吃惊的新书这样认为。
  
  大多数人,尤其是生活在中国以外的人普遍有这样的意识:即使渡到资本主义经济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而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和全球化的势头,也必定使得国家渐渐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化。30年的改革解放了经济,只要政策指向稳定而明确,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然而,麻省理工学院的学者Yasheng Huang教授出版的一本重要书籍指出,这种渐进式的观点是错误的。对中国的原创性研究是罕见的,主要是因为统计数据尽管丰富,但非常不可靠。黄教授不像其他学者一样仅仅对GDP和国外直接投资的表面数据进行研究,相反,他发掘出了数千条由银行官员商人和政府官员发布的已经被人遗忘的估价单和政府文件。在研究过程中,他发现了两个不同的中国,一是不久前的中国,不稳定的,以农业为主。而现在的中国,在政府的控制下不断向着城市化发展。
  
  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农村还是占支配地位。农民,并非被牢牢束缚在土地上,他们一样可以自由的从事制造、分销和服务业,这些行业还允许保留利润、支付股息、实现资本共享甚至某种形式的股票期权。国有银行提供紧急融资。年广军,一个来自贫困的安徽省的农民,经营起了葵花籽销售的生意,雇佣了100 人,而且于1986年,也就是毛主席逝世后的十年创造了一百万元(将近300,000美元)的收入。因为大多数这些活动都是建立在“乡镇企业”这个极易被误导的头衔之下,西方学者大都错误的认为这些集体企业实际上是私有的。
  
  但是,在1989年,天安门广场发生了抗议活动。在这一年代,以赵紫阳为代表的生长在乡村的领导人,被那些来自城市的领导人,剥夺了很多权利。尤为显著的城市领导人便是国家主席江泽民和总理朱镕基,他们都是来自上海,这就是主导了20世纪九十年代的“上海模式”。快速的城市化发展有利于大的国有企业和外国的跨国公司。而农村的企业却遭受了不平等的待遇,本土企业也饱受资金缺乏和繁文缛节过多等麻烦的困扰,就像很多小型私有企业家,如年先生就被逮捕,他的公司也相继倒闭!
  
  诚然,中国城市出现了很多摩天大厦,国外投资的增加和GDP的持续增长。但这需要巨大的成本做支撑,随着国家政策的扭转,用农村的税收支持城市的发展,当收入差距和社会紧张程度的加剧,使得平均家庭收入和财产的增长速度放缓。农村的学校和医院关闭,直接导致2000年到2005年间,文盲的数量增长了3000万。据黄先生说,国家主导的资本经济最主要的弱点是过度依赖国有公司而不是更多有效的私营企业,薄弱的政府部门,贪污腐败的日益严重更加加剧了经济的扭曲。
  
  那正大踏步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国企业大军怎么样呢?不可否认的是,这些企业是私有经济逐步健康和壮大的状态的证据。黄的证据指出,仔细观察这些企业,就会发现这些企业既不是国有的也不是私有的。联想集团,他的成功在于他的经营与财务不是国家控制,而由香港来经营。白色家电企业——海尔,在早期生产一些家电时也不是国营的。娃哈哈产品,格兰仕微波炉,还有许多其他的企业,都是有外资注资,脱离了国营的束缚。
  
  实际上,外国在华投资的主要功能,其实也是不被看到的的功能,就是让国内的企业家可以进行风险投资行为。就拿“华为”来说,一家通讯设备制造商,被很多中国人夸为“国际型”企业。他的组织结构还有与政府的联系让那些细心的中国观察家都感到费解,弄不清楚它到底是国营的还是私有的企业。不过,他们确实认为 “华为”的这种含糊不清的企业性质是中国的这种特殊经济状态下的一个缩影。
  
  中国还能想1980年代那样,可以真诚地再次接受企业私有形式么?胡锦涛为首的党中央领导,在处理中国最穷的农村最多的两个省——贵州和西藏,已有相当多的经验了。他们说要支持农村发展,减少社会不平等。但是目前并没有做出什么成果。中国的深层问题是,需要体制和政治形式的改革。遗憾的是,由于北京方面在奥运期间严格控制不利建议,这样的改革开来是没有希望了。
  
  原文链接:http://www.economist.com/displayStory.cfm?story_id=12333103

TOP

“中国还能想1980年代那样,可以真诚地再次接受企业私有形式么?”
当然--基本上是红色资本家

TOP

啥“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啊?我们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