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有關囗囗囗的消息(04/7 有更新,自行判斷真假)

引用:
原帖由 pig927 于 2012-5-7 12:42 发表 奇怪的是,自从李鹏之后,总理就一直是好人,然后中国就一直走下坡路,有意思。无间道啊?!
朱镕基其实还不错,至少他办了一些实事儿,房医教改,利益受损者会骂朱镕基,但毕竟只是少数人,温家宝如余杰所说,只有表演,口号,没有行动,一丁点行动都没有,十年如一日的仰望星空加迎风流泪,这样的影帝能够得到大多数人的吹捧真是匪夷所思,更匪夷所思的是吹捧温家宝的队伍中居然有轮子的身影,为什么?温家宝没有打压过轮子?轮子“天灭中共”的口号喊的震天响,温家宝是中共的代表,正是你们要灭的对象啊?

TOP

本来温也到站了,该下车了,何谈辞职之说,胡说八道。
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

TOP

洪博培談陳事件 稱中共“極度不安”


  雖然中國政府已表示民間維權人士陳光誠可以赴美留學,但此事的熱度依舊未減,美國前駐華大使洪博培近日撰文談及此事,稱中共“極度不安”。

  洪博培(Jon Huntsman)5月6日在美國媒體撰文稱,近日發生的陳光誠事件凸顯出當前中國社會和政治體制的兩大重要特點。首先,雖然中國經濟和國力獲得了極大發展,但中共的領導權仍極不安全;其次,中國民眾急需一個更為透明和公正的社會。

  洪博培認為,中共領導權的“不安”在即將到來的十八大背景下被放大了。當前,中國社會面臨著諸多包括社會和政治問題,接連發生了“王立軍事件”和“陳光誠事件”,中美關系也經受一系列考驗。

  因此,中共擔心一旦放開管控,其統治極有可能遭受威脅。異見人士艾未未、劉曉波和陳光誠等人即讓中共高層看到了自由化帶來的挑戰,而這些個人恰恰與美國宣傳的價值觀是一致的。

TOP

中國高調承諾:消極處理陳光誠赴美事宜


  中方5月4日表示陳光誠可以依法通過正常途徑申請出國留學。但陳6日表示,中方官員至今沒有人就此事接觸他。

  中國4日同意陳光誠赴美後,美國方面隨即聲明陳光誠已被一所美國大學授予獎學金,並將優先給予辦理簽證。但據報道,陳光誠透露6日才得知紐約大學邀請他擔任訪問學者,但中方官員至今未有人就此事接觸他。而由於行動不便,他“沒有辦法”,只能委托醫院方面找當局官員幫他辦理到美國留學的手續。

  陳光誠4月底從山東的家裡逃脫時腿部摔傷,目前右腳因骨裂打石膏,行動很不方便。陳光誠表示:“我已經沒有任何辦法……我甚至下床都有困難,我的朋友也來不了。美使館人員來過,但又不能見我。”他說自己只能通過醫院方轉告有關官員,幫忙辦理赴美手續。

  5月4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劉為民聲明說:“如果他(陳光誠)想出國留學,身為中國公民,他可以像其他中國公民一樣,依法通過正常途徑申請。”

  隨後美國方面聲明說,陳光誠已被一所美國大學授予獎學金,他將可以攜帶妻子和兩名子女前往這所大學就讀。中國政府表示將接受陳光誠有關旅行證件的申請。這份聲明並強調,這個事件是本著美中兩國合作性伙伴關系的精神來解決的。

  5月6日,美國副總統拜登(Joe Biden)表示,已經作好准備向中國維權人士陳光誠發放簽證。他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美國預計中國將遵守承諾,允許陳光誠拿獎學金前往紐約大學讀書。”

  美方雖然以“遵守承諾”暗促中國能有實際行動,但有分析認為,該“承諾”可能是中方為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正常舉行以及熄滅輿論熱潮而施展的權宜之計。

  陳光誠4月22日逃離山東家鄉的軟禁,抵達北京後他在美國大使館滯留了6天,美國表示與中國達成協議,允許陳光誠同其家人團聚,並且允許他在一個大學城開始新的生活。但數小時後陳光誠對媒體表示,他擔心自己和家人的安全,希望離開中國。

TOP

保重身体,坐稳看戏
我要把我的热血和大便都统统抛在这旗帜上面。

对于一个失去理性的国家、社会、集团, 就不能用理性的方式来对待。

TOP

影帝一身宦海生涯,历经风浪,侍奉四朝的元老,才登上相位的宝座,期间坎坷的经历何止是大风大浪,岂会被那三人威逼下岗?他要被下岗早就被下了,会到这个节骨眼上掉链子?不大可能,你以为影帝的名号徒是有虚名啊,轮胎会不知道让影帝下岗后果是啥啊?轮胎现在还经得起折腾么?影帝若下岗,薄督必上岗,你们自己去想想,是不是这个后果;薄督若重新上岗,后果又是什么?轮胎自己都自身难保,何况别人?如若不信,立贴为证,拭目以待!
主啊!我们祝福以色列!Amen!

TOP

回复 27# 雨中漫步666 的帖子

哈哈哈哈,虽然我也是这么想的,可我就是不想信你..............哈哈哈

TOP

回复28#HOLLO的帖子:你好毒、你好毒、你好毒毒毒毒毒,看戏不买票,你还要打酱油!各位看官:年初以来,TG好歹给你们免费演出了这么大的几场好戏,一场比一场精彩,一场比一场刺激,就算是好莱坞的大导演也篇排不出来的大戏,你们看了也就看了,还指望这山没有那山高,还嫌戏不够大不过瘾,典型的惟恐天下不乱的嘴脸,好歹让人家每个演员歇口气再演吧,你们还不依不饶的,还在加油添火,你们啊,太幼稚了,用江总的话说就是:"you are too young"!     戏子们的辛酸你们懂阀?好歹列为看官你们行行好,戏子也是淫啊,也要吃饭,你们好歹给个五毛不嫌少,给个美分不嫌多!别尽跟28楼的hollo一样,看戏不买票,还要骂戏子!典型的放下碗筷骂厨子的嘴脸!
主啊!我们祝福以色列!Amen!

TOP

若温辞职,中国一定大乱!

TOP

“没有你更重要”

TOP

周日陳光誠欲出院回美使館 竟然被遭阻


       據《華盛頓時報》5月6日(周日)報道,美國眾議員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萊赫蒂寧警告美國國務院,不要相信北京當局作出的允許陳光誠及家人來美的承諾。

  美國眾議員伊萊亞娜羅斯 - 萊赫蒂寧(Ileana Ros-Lehtinen)敦促美國在中國的外交官要繼續對北京當局施壓,從醫院釋放陳光誠,將其和家人轉移到美國使館。

  這位佛羅裡達州共和黨眾議員表示:“只有當陳光誠抵達了美國的土地,被授予了政治避難,我們才認為這個問題解決了,他的自由和安全有保障了。”

  周日,陳光誠抱怨,中國官員阻止他與美國外交官見面,安排他離開被中國警察團團包圍的朝陽醫院,返回美國大使館。

  眾議員萊赫蒂寧批評美國外交官允許陳光誠離開美國使館。駱家輝說陳光誠想要離開大使館,但要求北京當局承諾不會對他或家人進行報復。

  美國國務卿克林頓離京前,北京當局宣布他們會讓陳光誠、妻子和孩子來美學習。

  然而,眾議員萊赫蒂寧警告美國官員“一定不能假定北京會允許這件事情發生”。

TOP

薄熙來案曾牽動軍警?多為小說情節


       薄熙來、王立軍、谷開來及英商海伍德案如一幕幕大戲,高潮迭起。如果說,謀殺海伍德要講證據,那麼全案不少涉及軍隊高層及武警部隊的小說類情節也必須符合事實。

  應瞭解軍警組織編制

  要判別薄案發生迄今哪些是小說類材,哪些是事實?除分析中共官方間接釋疑報導外,涉及共军及武警者,必須瞭解其組織及編制規定,才能有助於釐清真相。

  首先是薄和谷的軍界關系被誇大。大陸兩會召開前,薄仍是自由之身,2月8日至9日,他前往雲南參訪,傳聞說薄藉此行向其父親薄一波曾任職的14集團軍搬救兵。

       竊聽中南海?純屬子虛烏有▲王立軍以美國最新裝備滲透中央警衛局監聽中央領導並無證據。圖為2011年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後,時任重慶市公安局長的王立軍接受記者采訪。

  這是時空錯置,開歷史玩笑,編造這一訊息者,有如谷殺了海伍德後,穿上老爸谷景山少將軍裝,向重慶公安說一堆怪話。谷精神有問題才做出如此荒唐舉止,久居官場的薄不至於愚昧到如此地步。

  因為,薄一波當年的軍中好友即使現在還健在,但官場現實也是人走茶涼,哪還有余力照顧故舊之子。

  長久以來,中共為防止中國地方軍事主義坐大,也就是防止軍頭久居一地,擁兵自重,自成一格,和地方黨政領導聯手對抗中央。毛澤東在1973年就對此進行打擊。他一聲令下調動11大軍區的八大軍區司令員。

  毛當時說:「一個人在一個地方搞久了,不行呢。搞久了油了呢!」所以毛以後少有軍頭在地方一待就是20年,今日大軍區司令員、政委在一地任職長則5年、少則2年,就是要防範想搞獨立王國的陰謀分子。

  以外傳和薄關系匪淺的張海陽為例,他2005年任成都軍區政委,2009年調北京二砲政委。在四川只待了4年,加上共军從中央軍委到4總部乃至7大軍區,都設有紀律檢查委員會,該委員會書記由各總部、各軍種、各軍區的副政治委員擔任。任何一個高級將領想搞陰謀,必須考慮遭紀檢委檢舉。

  王竊聽中南海無證據

  其次,外傳薄案有中央警衛局人員被重慶方面滲透,導致溫家寶待衛長李潤田去職,由王慶接任李的職務。事實上,李是屆齡退休。中央警衛局隸屬共军4總部之一的總參謀部警衛局,但因保衛中央領導,直屬中央辦公廳指揮。

  例如,江澤民的中央警衛局長是由喜貴,胡錦濤的警衛局長是曹清,兩位總書記的警衛局長職稱有二──中共中央辦公聽警衛局長、總參警衛局長。更早之前,毛的警衛局長汪東興還兼任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

  說王立軍以美國最新裝備滲透中央警衛局監聽中央領導並無證據。除非買通胡錦濤親信──現任中辦主任令計畫,但這是不太可能的,因為處理薄案,據說由令計畫在幕後運籌帷幄。

  中共黨內有人裝竊聽器監聽最高領導言行,指的是毛澤東發動文革前的1965年,當時中辦主任楊尚昆先被派到廣東,接著被整肅。他遭政敵攻擊私自安裝竊聽器。實際上楊是冤枉的,因毛發表「最高指示」時,不喜歡別人做筆記,中辦人員只好使用錄音機,沒想到成為罪狀。1966年文革開始,楊被打成「彭、羅、陸、楊」反黨集團。

  周永康不能私調武警

  薄案還涉及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書記周永康的權力,也就是傳聞因薄案,中共中央檢討政法單位有沒有資格調動武警部隊。傳聞還說,周在3月調動武警,在北京發生和擁胡、溫軍隊「衝突對峙」事件。

  中共官媒及黨媒已反駁「軍隊進京」這一傳聞,迄今周的黨內活動也正常。事實上,中國武警重新組建已30年,這一由內衛部隊和黃金、森林、水電、交通4支警種部隊組成的部隊總員額超過68萬人。該部隊由大陸國務院、中央軍委雙重領導。國務院對武警部隊的領導主要通過公安部實施。長久以來,公安部長兼任第一政委,現任公安部長為孟建柱。

  武警部隊實際指揮者為司令員王建平中將及政治委員許耀元中將,他們直接聽命於中央軍委。但近年確實有地方領導要求給與武警調動權好應付突發事件,但中共中央並未答應。

  這是因為1996年由共军陸軍部隊14個步兵師轉隸的武警部隊,實際運作直屬武警總部領導管理。這14支機動師並不是省委省府或公安廳單獨可以指揮調動。甚至武警部隊領導也不能私自調動部隊,必須要請示中央軍委及國務院。因此不存在政法系統(含公安系統)有權私自調動指揮武警部隊之說。

  在發生2008年的拉薩「3.14」事件及次年新疆烏魯木齊「7.5」事件後,有地方領導要求「縣級機關可調動武警」,也有地方要求武警的保衛項目應增加。

  但按照2009年二審的《武裝員警法草案》有關擴大武警調動權被刪除,草案並規定:對違規調動的,武警部隊要拒絕執行並立即上報。可見由薄案引發的武警有關傳聞並不符合事實。

TOP

遲到了20天 江澤民4月在京會外賓照終於曝光(圖)


來源:多維

  美國彭博新聞社4月20日發布了由兩位記者聯合采寫的報道稱,中共前總書記江澤民4月17日在北京與連鎖咖啡品牌星巴克(Starbucks)總裁會面,不過報道並未配圖。5月7日,采寫該文記者之一的傅才德(Mike Forsythe)在推特(Twitter)上公布了這張遲到了近20天的合影照片。

  彭博社的這篇由兩位記者(Michael Wei和傅才德)采寫的報道並未配上這次會面的相關照片。不過,在這篇報道發布近20天之後的5月7日,傅才德在其個人推特帳號上公布了江澤民與舒爾茨的合影照片(件附圖)。他給出的圖說是“江澤民上個月在北京會見星巴克總裁的合影(Jiang Zemin with Starbucks CEO Howard Schultz in Beijing last month.)”傅才德的個人介紹是彭博社駐京記者(Beijing-based reporter for Bloomberg News),美國海軍老兵(U.S. Navy veteran)。



  江澤民與舒爾茨合影照片。

  最早在互聯網上披露現年86歲的江澤民與星巴克總裁舒爾茨(Howard Schultz)4月17日在京見面的是在北京長住的美國商人利明璋(Bill Bishop)。他宣稱有朋友向他透露,江最近與多個訪京的外國代表團見面,雖然他本人無法證實消息,但稱透露此消息的朋友十分可靠。利明璋認為,江又再用“出口轉內銷”的方式,透過接見外賓以傳遞信息回國內,除對中共十八大之外,還對薄熙來事件的後續處理繼續發揮影響力。

  彭博社4月20日的報道證實了這次會見。報道援引一名知悉該次會面者的話稱,因其未得到授權公布雙方會面內容,因此談話細節無法獲知。而星巴克上海總部的發言人王星蓉在電話中對事件“不予置評”,中國外交部也回應稱“沒有相關信息”。另外,中國官方媒體對此次會見只字未提。

  據稱舒爾茨此次訪問中國的行程包括上海和北京,之前他接受中央電視台訪問,宣布期望中國於2014年成為星巴克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市場,並實現2015年超過70個城市經營逾1,500家分店的目標。據統計,目前平均每4天就有1家新的分店開業,而星巴克去年11月剛剛慶祝過中國內地第500間分店開業。

  現時中國內地市場收入占星巴克總收入不足5%,但因中國市場定價相當於美國的水平,有22%左右的中國分店利潤率高於美國分店。另據公開資料,江澤民與星巴克之前並無特別淵源,反而是現任國家主席胡錦濤2006年4月訪美時,曾在一個午餐會上公開品嘗星巴克咖啡,並稱自己願意“去星巴克的店裡坐一坐”,當時舒爾茨也在場。

  2011年7月,江澤民一度被傳“逝世”,在海內外傳媒引發軒然大波,首先曝光該消息的香港亞視遭到處理。當年10月9日,他在北京出席辛亥革命100周年紀念大會,之後再無公開露面。

TOP

傳匪共內部海選領導人 京滬可能十八大前換人


來源:明鏡

      北京知情人士說,根據今年4月份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的安排,今年5月份中共中央將有一次秘密聚會,對十八大領導人進行某種形式的海選,而京滬可能在十八大前更換領導人。

  諷刺的是,提議中共十八大領導人進行差額選舉最強力的人物,正是月前被停止政治局委員職務的薄熙來,薄熙來也主張民主選舉鄉鎮長。

  北京知情人士說,中共中央委員今年5月將聚首北京,對中共十八大領導人進行某種程度海選,但真正定案最快也要到8月份的北戴河會議。

  《外參》雜志早前披露,中共北京巿委書記劉淇和上海巿委書記俞正聲,很可能在十八大前去職,其它一些省份領導人也會有異動。

TOP

中國要求美國避免陳光誠事件重演


來源:BBC

    中國周一表示,美國應該“采取必要措施”防止類似陳光誠事件再次發生。
   
    此前中國同華盛頓就陳光誠進入美國使館受保護一事發生外交爭執。中國已經要求美國為接納陳光誠進入美國使館做出道歉。
   
    盲人維權人士陳光誠上月逃脫在山東農村家鄉的非法軟禁進入美國使館。他現在表示希望離開中國去美國學習。
   
    中國盲人維權人士陳光誠周一(5月7日) 對記者表示,他相信中國當局不會阻撓他與家人前往美國。他還說,目前還不清楚他與家人具體什麼時候可以成行。
   
    訪問學者
   
    陳光誠周一在簡短的電話交談中告訴路透社記者說,他目前仍在醫院接受身體檢查。
   
    陳光誠由於長期腹痛,曾有人擔心他已罹患癌症,不過醫生已經初步排除癌症,認為是炎症。
   
    陳光誠說,他雖然還是不能移動太多,但感覺比過去要好。路透社說,陳光誠在交談中比上周顯得輕松。
   
    中國外交部上周表示,陳光誠可以申請赴美簽證,美國紐約大學已向陳光誠發出了訪問學者的邀請。
    但目前尚不清楚北京政府是否會在陳光誠申請赴美過程中采取合作態度。
   
    “不會太久”
   
    陳光誠周一表示,中國政府沒有理由阻止他及其家人前往美國。他說,他仍然不清楚將於何時赴美,但相信不會等待太久。
   
    陳光誠表示,如果北京在已經承諾尊重他的公民權利後繼續阻撓他的赴美計劃,無疑於自打耳光。他相信北京不會這樣做。
   
    美國副總統拜登此前在接受電視台采訪時表示,一旦陳光誠申請赴美,美國將立刻給他發簽證。
   
    拜登周日在接受美國NBC電視台采訪時表示,美國期待中國遵守承諾,允許陳光誠及其家人到美國。拜登說,陳光誠的未來在美國。

TOP

这老不死的还没死 那,估计快了吧

TOP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TOP

陳有西:隨意關閉微博賬號侵犯公民言論自由


來源:南方都市報

● 隨意關閉賬號侵犯公民言論自由
● 網絡管理無法可依狀態亟須改變
● 無序管理,言論自由缺明確標杆
● 網絡管理必須踐行憲法原則
● 行政管理政出多門導致亂像頻生
● 企業越俎代庖,處罰僅是權宜之計
   
   
    原題:微博公約:首要保護自由使用權利
   
    2009年,新浪開通新浪微博。這種新型的網絡信息交互平台已經成了中國發展最快的信息交流平台。根據最新的新浪網財報,微博的注冊用戶已經突破了3億。這既顯示了中文互聯網的發達,又說明了當代中國信息流通速度的不斷加強。
   
    隨著微博的蓬勃發展,相關的管理問題也成為了社會焦點。去年北京市關於微博實名制管理的通知公文被廣泛關注,也顯示了各方的關心,但事實上微博的 管理問題並沒有因為實名制而順暢很多,反而出現了更多的管理衝突。近日新浪網專門出台了新浪微博社區公約,這是國內第一家推出相應公約的網站,那麼,公約 對於處理這種微博的管理衝突有幫助嗎?本報特別專訪了著名律師、新浪微博的知名博友陳有西。
   
    隨意關閉賬號侵犯公民言論自由
   
    南方都市報(以下簡稱南都):最近網絡的管理爭議不斷,特別是許多實名制的微博也被屏蔽除名。新浪微博這種管理引起了很多爭議,是否有違法侵權的嫌疑?
   
    陳有西:首先微博、QQ等網絡通訊工具或者自媒體,是公民言論表達的一種工具。關閉刪除個人賬號,實際是侵犯公民言論自由的權利,這是很不應該的。
   
    其次,網絡公司不經用戶允許,關閉個人微博賬號,實際上是違背了網絡公司的服務合同,是侵權違約的行為。有人說微博等網絡是網絡服務公司免費開放 的,所以他們可以說關就關,這種觀點不對的。以微博為例,網絡公司提供一種服務,他人願意接受服務,便形成了一種服務合同。如果任意刪除微博賬號,實際上 就是違背了服務合同。
   
    再次,從財產權的角度講,人家在網絡上開了博客,在數據庫中存放了一些數據,發表了博客,甚至是寫了一則消息。很多時候都是他思考的結晶,實際上 享有一種智慧財產權。如果單方面關閉掉的話,那就等於獲取了用戶的指揮財產權。這也是不能允許的。而且微博是形式上免費,實質上不免費的,比如微博的達人 一般都有很多粉絲。一個人的粉絲幾十萬上百萬,給網絡公司帶來了巨大的流量和點擊率。網絡公司根據這樣的人氣,可以設計商業模式,獲取廣告收入。
   
    網絡管理無法可依狀態亟須改變
   
    南都:按照微博實名制的規定,微博用戶已經實名了,管理方是否無權刪除賬號?
   
    陳有西:實名制微博更多是要求用戶對自己的言論負責。但是從單方面關閉的角度講,關閉實名和非實名微博,其實都是侵權行為,都是差不多的,僅僅是一種表達形式的差別。並不是說實名不可以關,或非實名的可以關。
   
    但是對於實名微博而言,這個問題可能更嚴重。因為一般一個人就一個實名,你單方面關閉一個實名微博,實際就等於剝奪別人說話表達意見的權利,也剝 奪了他和朋友交流的權利。目前我們國家的問題是網絡管理處於無法可依的狀態,工信部的具體條文和規定也比較模糊,很不細致,需要進一步的規範。
   
    南都:除了行政權界定的問題之外,網絡管理是否還涉及到民事權利?
   
    陳有西:用戶至少是享有著作權,微博作者發的一些微博內容,就是他自己的一個智慧財產權,也就是知識產權。另一個就是交往自由的權利,你願意和誰 說話,向誰表達意見,表達何種事件或者是觀點。人生而知之,每個人都有說話的權利。那麼現代社會,資訊流通的速度更快了,說話的權利實際是放得更寬更廣 了。所以說這不僅僅是財產權,更是一種表達權、交往權,是人身權利的基本附加屬性。如果刪除了賬號,屏蔽其發言,實際上不僅僅是損害了財產權,而且損害了 交往表達權。所以如何保護和管理虛擬空間的基本權利和活動,都需要國家的行政法律和法規進行規範。
   
    無序管理,言論自由缺明確標杆
   
    南都:那麼未來立法應該往哪個方向努力呢?
   
    陳有西:主要有兩大塊,第一是基礎的法律進一步完善的問題,目前關於這方面還沒有立法,既沒有重新啟動立法程序,也沒有列入立法規劃。言論自由和監督的自由就受到了影響。這是從基礎的法律法規來講。(來源:南方都市報南都網)
    另一方面從專業的法律法規來講,信息社會、網絡社會發展太快了。我們的行政民事刑事法律法規都還沒有對網絡財產權、網絡表達權進行規範規制,這方面的法律法規還非常缺乏。這就導致管理上的無序。
   
    南都:日前新浪出台了微博新浪微博社區公約,這是第一個網絡社區管理的公約,那麼這個公約對於微博的管理是否有幫助?
   
    陳有西:這個公約對於微博上的權利應該如何保護並沒有非常明確的規定,一方面是刪帖,刪除賬號,另一方面對於網絡的一些民權也沒有研究。應該說網民和網絡公司目前都還在摩擦和探索當中,管理的邊界到底在哪裡,他們也是不太清楚的。
   
    南都:那麼具體而言,管理的界限應該在哪裡?
   
    陳有西:對一些不妥當的,有政治錯誤的言論、進行屏蔽、刪除倒也合情合理,可以理解。但是不能把基本賬戶給刪除關閉,把整個賬戶都取消,這是很不妥當的。具體講起來,利用自己掌握服務器的權力,單方面向用戶方發出禁令,這其實是一種霸王條款。
   
    南都:用戶本身是否有辦法來應對這樣的管理?
   
    陳有西:目前情況下,可能還沒有什麼好的辦法,一般是換個“馬甲”,重新注冊一下。但是這樣的話,之前的粉絲都丟掉了,也很難恢復人氣。也正因為 如此,官方在管理中也越來越喜歡使用這種辦法,但是這樣做最大的問題是一種無序管理。如果國家機關、政府機關管理是無序的話,那麼一般老百姓生活也可以無 序。我覺得根本的出路還是在信息網絡方面立法,大家集體討論研究。特別是應該有相關法律出台,言論自由要有明確的標杆。
   
    網絡管理必須踐行憲法原則
   
    南都:那麼是否應該趕快制定相應的行政法律,明確網絡管理權限?
   
    陳有西:立法都是有過程的,先是從低等級的規章、法規開始,施行幾年之後,積累經驗,然後再上升到法律。基本上具體的專門法都是從規章、文件、專門法律法規開始的。然後再上升到民事法律、行政法律和刑事法律。
   
    對於互聯網管理立法不能操之過急,美國管理輿論,基本就是靠憲法原則,非常粗的幾條。但是它的司法機關嚴格遵守法律,所以它的法律雖然簡約粗疏, 但是對社會的管理還是很高效的。這也涉及到中國的問題,沒有相對應的法律是一個問題,但是很多時候又是有法不依,執法不嚴。
   
    南都:是否我們目前的網絡管理很多時候都沒有按照這些法律原則行事?
   
    陳有西:對!當前立法是有問題。但是執法更成問題。言論自由在憲法中有明確的規定,任何人都不敢說憲法是可以違背的,是可以不遵守的。但是實際上 他仍然可以不執行。進一步講,我們的民法通則當中,有形的財產權和無形的財產權都有相應的規定,相應的法律是有的,行政的法律法規也有。所以除了立法以 外,具體的網絡管理中,也有執法的問題。
   
    南都:用戶是否可以根據目前的法律法規起訴相關責任人呢?通過用戶的維權,逐步把法律管理的界限明確?
   
    陳有西:起訴應該沒有問題,用戶的權利受到了侵害,不管是有形財產權還是無形財產權,他都有權起訴到相應的司法機構。(來源:南方都市報南都網)
   
    問題就是起訴之後,到了審判程序時相應的實體法和證據法比較缺。什麼樣的情況下是可以刪帖的,什麼樣的行為是可以屏蔽封鎖網站的,這裡有很多暗箱 操作,並沒有明確的法律規定。這類案子真正告進去之後,變數是比較大的。主要就是法律依據不明確不明晰。不過通過民事訴訟的展開,法院可以進一步確立權利 的邊界,應該怎麼樣來做出裁斷,慢慢審多了,司法程序也就嚴密起來了,更嚴密之後就會影響到國家的立法。
   
    南都:國際互聯網目前有一種較為流行的看法,互聯網的自由使用是一種基本權利,相關的法律法規以及管理部門應該以保護互聯網自由使用的權利為方向。你是否贊成這個觀點?
    陳有西:我完全贊同這種說法,信息社會導致社會管理重新更新,倒逼社會管理創新。靠屏蔽和刪帖是起不了什麼作用的。我覺得法律會逐步嚴密起來,也 會逐步形成相應的規範。目前就是專門針對互聯網的法律法規比較少,民法通則有相關的侵權違約規定,但是相應的專門處理互聯網的法律法規還是比較少,這確實 是以後需要發展的方向。
   
    行政管理政出多門導致亂像頻生
   
    南都:目前中國的管理機制上是否也存在不少問題?
   
    陳有西:按照互聯網的管理規定來看,工信部是有權管的。但是按照內容來管的話,那麼可能很多機構都有權管,因為微博又稱自媒體,管理媒體的機構自然有權管理。觸犯刑律的話,公安局還有權管。
    管理的部門非常多,但是互聯網信息中心一般很難起到管理的作用,於是服務商,網絡公司實際上起到國家機關的管理作用。像新浪的刪帖、封賬號。其實新浪就是一個公司,根本就不是一個國家機關。一個企業行使國家機關的權力、來管理社會資訊,這顯然是不當的。
   
    南都:你覺得應該由哪些機構來負責管理網絡?
   
    陳有西:我個人覺得,微博這類東西還是言論上的東西,原則上是屬於新聞出版,由這些機構來管理,相對比較對頭。工信部應該只管理技術問題,如提供 技術服務這一塊,而不應該管到內容這塊。但是目前新聞出版總署管理的權限很小,如果未來有針對新聞出版的法律,那麼執法機構應該就是新聞出版總署。(來 源:南方都市報南都網)
   
    南都:但目前看起來新浪網本身在擔負這種管理職能。
   
    陳有西:新浪僅僅是公司,是企業,不是社會管理部門。我們國家應該有相應的輿論管理部門。西方國家一般都是新聞管理機構,我們國家情況特殊,沒有相關的立法,所以沒有一個明確的主管單位,所以出現非行政機關管輿論的情況,這就無法提出行政訴訟。
   
    企業越俎代庖,處罰僅是權宜之計
   
    南都:那麼從社會輿論的管理角度來看,新浪出台的這種微博社區管理公約是否能成立呢?
   
    陳有西:應該說目前企業處罰管理僅僅是權宜之計。我個人覺得企業僅僅是提供一個服務合同,本身是不能管理社會輿論的。目前國家行政部門要求企業來負責管理,這本身就本末倒置。
   
    其實自媒體就相當於是自己辦了一張報紙,內容都是自己發出,自己審核。那麼就有相關的問題,你在我的論壇裡發帖,哪些是可以發的,哪些是不允許發 的。你如果同意,就接受我的協議,你不同意可以不到我這裡開博。這就是一個服務合同,有權利義務的約定,那還是可以的。你要是沒有約定,突然關掉就是不可 以的。
   
    新浪目前出台的社區公約,其實就是規避目前的法律難點。新浪公布出來,也是說你們這些網民是同意這樣做的。這等於是雙方約定的合同。現在的公約其 實擔負的是管理規定的作用,新浪無權頒布管理規定,但是你要出台公約,那麼就需要所有的用戶和新浪一起討論表決,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目前新浪把公約公布出來,其實也是單方面的公布,僅僅是個號召性的東西,能不能號召全體的網民呢?這也難說。可能的辦法是把這個公約放進一開始的 服務合同的約定之中,你必須同意這個公約才能開通相應的網絡服務。當然,網絡社區公約有比沒有好,但是由於不可能搞用戶代表大會,所以只能是單方面的號 召,目前也只能有加入就算同意的辦法,才能變成公約,使得服務人和服務對像達成一致。這是沒有相應法律的情況下的一種替代辦法。

TOP

官媒吁言論出版自由還“文革”真相


針對當今中國越來越多的青年傾向於緬懷“文革”,他們認為,“文革”的時候沒腐敗、沒貪官。對此,中國官方媒體《環球時報》7日刊文稱,今天很難在書店裡看到控訴“文革”遭遇的紀實小說,這些青年不知道“文革”究竟發生了什麼,因此他們對當今腐敗現像感到不滿很容易對從未親身經歷過的“文革”產生幻想。文章指出,要讓中國遠離“文革”的陰影,就要言論和出版自由,允許正反兩種意見自由辯論,讓人們對對“文革”等所有重大歷史或現實事件做出理性判斷。

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2012年人大會議閉幕的記者招待會上指出,再不進行政治體制改革,文革可能會卷土重來。這篇題為《年輕人千萬別緬懷“文革”》的文章說,令人奇怪的是,到今天互聯網上居然還有一些人對“文革”流露戀戀不舍的情結。他們主要認為,“文革”的時候沒腐敗、沒貪官、沒污染,社會和諧得很!

從1981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對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算起,“文革”已蓋棺論定30多年,今天出現懷念聲,文章認為讓人難以理解。

但文章有指出,當然,這種現像說怪也不怪。越來越多的青年緬懷“文革”,原因是,他們不知道“文革”究竟發生了什麼。雖然“文革”結束後一度時興過“傷痕文學”,但是這些揭露是遠遠不夠的。今天已很難在民間書店裡看到控訴“文革”遭遇的紀實小說,至多只能看到一些經過嚴格篩選的平鋪直敘的史料,其中大部分可能還是翻譯的外文版中國歷史,而大眾讀者一般不太關心這些內容枯澀的材料。相反,一些極左網站卻利用社會對腐敗、不公的不滿,把“文革”打扮成鶯歌燕舞、均富廉潔的清平世界。在這種不對稱的話語體系下,對當今腐敗現像感到不滿的青年很容易對從未親身經歷過的“文革”產生幻想。

文章說,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年輕一代無從了解真實的“文革”。這使稱頌“文革”的言論在社會上產生扭曲的歷史觀,認為“文革”不可怕,甚至“好得很”。既然中國民主不完善、法治不健全,不足以整治大小貪官污吏,就只有幻想某個“救星”出來伸張正義。中國一些年輕人沉湎於扭曲的歷史觀,對並不遙遠的沉痛教訓一無所知,進而在無力改變的腐敗、不公和挫敗面前,一廂情願地幻想通過非民主、非法治等非常規手段治理社會。

文章最後指出,要讓中國遠離“文革”的陰影,只有也只需要落實憲法第35條對言論和出版自由的規定。只要允許正反兩種意見自由辯論,人民不難辨明真相,並對“文革”等所有重大歷史或現實事件做出理性判斷。

TOP

江天勇律師看望陳光誠後遭毆打被軟禁至今尚未能就醫 (圖)


來源:RFI
作者:上海特約記者 曹國星



江天勇律師網路照片

北京律師江天勇5月3日去看陳光誠時,遭到海澱國保警員杜某的暴打,致使一只耳朵失聰,但此後幾天,他一直被警方禁錮家中,始終未能及時就醫,另外界擔心不已。江天勇是知名維權律師,曾參與艾滋病感染者的救助維權、山西黑磚窯案件、北京律師直選、法輪功個案等多起維權行動。2009年7月被北京市司法局注銷律師執業證。現任北京愛知行研究所法律項目協調人。2005年,江天勇曾受委托代理陳光誠案。

今天(5月6日)他的妻子金變玲對本台透露,江天勇今天又兩次被海澱國保警察帶走談話,目前已回到家中,但截至晚上記者發稿時,江天勇仍未獲警方允許就醫。

江天勇5月3日被打傷後,曾遭到五個國保警察輪番的審問,一直持續到5月4日早晨。隨後他和妻子一起被軟禁在家中,警方始終拒絕其外出就醫,門外更有便衣的國保警察和保安看守。此後的5月5日下午,曾有兩位網友試圖來家探望江天勇,卻險些遭警方帶走調查。

今天(5月6日)上午十時許,北京一鄧姓國保警察突然來訪,把江天勇帶到了小區後門附近一建築物內談話,明確告知他今天不讓去醫院,後放其回家。下午三時,江天勇再次被帶到同一地點談話。金變玲試圖外出去接孩子,先是遭到阻攔,後又被國保警察跟蹤。

他的妻子金變玲說,她家樓下、小區裡、小區大門口到處是便衣,其中還有小區居委會的大媽和樓門長也負責看守,此前,警方曾表示要撤走一些人,但看情形,現在力量似乎反而增強了。

今天晚間,他通過推特發帖安慰關注的網友說,“讓大家擔心了。我現在在家,左耳可能是穿孔,右耳感覺被堵,雙耳聽力嚴重下降並讓頭部不適,但還是能聽見,沒有聾。到現在未能看醫生,但從網上朋友告知,(耳膜)穿孔應無大礙,可自行回復。”

江天勇是知名維權律師,曾參與艾滋病感染者的救助維權、山西黑磚窯案件、北京律師直選、法輪功個案等多起維權行動。2009年7月被北京市司法局注銷律師執業證。現任北京愛知行研究所法律項目協調人。

TOP

受陳光誠事件牽連 駱家輝面臨下課


來源:多維

      北京時間5月4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表示,中國盲人維權人士陳光誠“可以像其他中國公民一樣”辦理出國留學的有關手續。對此國際媒體普遍認為,這可能意味著伴隨中美兩國北京高層會晤發生的這場危機或已接近尾聲。隨後輿論焦點開始轉向在此次事件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美國駐華大使駱家輝,根據美國國務院消息,由於在短期內接連發生王立軍和陳光誠事件,給中美關系蒙上陰影,白宮方面或迫於壓力,正在考慮是否免去駱家輝駐華大使職務。而一向對駱家輝沒有好感的中國媒體更是直接點名,嚴詞激烈對其進行譴責,外界普遍認為中方已經洞悉白宮方面的憂慮,正在通過此種方式“火上澆油”。

  王、陳接連入美館 駱家輝政治不成熟

  作為第一位華裔美國駐華大使,輿論曾普遍認為駱家輝此前曾經擔任美國商務部長和華盛頓州的州長的經歷將讓他與中方在經貿問題上有更大的溝通空間。但自其上任以來,卻在短短兩個月時間內接連發生了重慶前公安局長王立軍和維權人士陳光誠進入美國駐華領館或使館的事情,讓中方大為惱怒,美方也極為被動,成為他或面臨下課的主要原因。

  由於此次陳光誠事件發生之時正好趕上中美戰略經濟對話即將召開的時候,美國國務卿希拉裡也即將訪問中國。據悉在此關鍵檔口,駱家輝卻前往巴釐島度假,僅僅是在得悉“陳光誠事件”後才匆匆趕回。擅離職守的罪名駱家輝難以推脫。

  雖然有聲音認為陳光誠進入美使館時,駱家輝並不在北京,因此無需為此承擔責任。但是近日《紐約時報》卻對於陳光誠進入美駐華使館的細節予以了全面報道,該報道的內容顯示,不同於王立軍事件,陳光誠是在美方官員的協助下進入美使館的。據悉,陳光誠逃離山東、進入北京的消息當時很快呈報給正好在北京出差的美國國務院韓裔法律顧問高洪柱。這位曾任主管人權事務助理國務卿的官員與華府的高層官員討論後決定,鑒於陳光誠失明而且受傷,美方可以“基於善心”,提供短期的人道協助。隨後使館人員與陳光誠等人約好在使館以西幾公裡的地方會面。雙方各自派車會合,陳光誠便搭美方的汽車前往大使館。

  假如報道屬實,由於美使館官員在中國領土上對於“陳光誠事件”的主動干預,屬於干涉了中國內政,已經超過駐華使館的職責範圍。作為駐華大使的駱家輝也因此需要承擔領導責任。因為以往美國駐華大使也會面臨此類問題,但是都會老練的解決,不至於影響中美關系。而駱家輝政治上過於不成熟,過分將自己當作一個政治家而非公務員身份,忽視駐華大使最重要的任務即與中方保持良好、暢通的聯系。由此看來,中方外交部發言人劉為民在5月2日所稱的“希望美方道歉”的要求就並不過分了。

  美方間接道歉 承認干預中國內政

  在5月2日下午,針對“陳光誠事件”,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劉為民表示,美國駐華使館以非正常的方式將中國公民陳光誠帶入使館是對中國內政的干涉,中方決不接受。中方要求美方就此道歉,徹底調查此事,處理相關責任人,並保證不再發生此類事件。有美方高級官員稱,“陳光誠事件”是特殊情況下發生的特殊事件,此類事件以後不會再次發生。

  對於此番回應,有聲音認為美方並沒有在道歉,只是在強調堅持自己的價值觀。不過有北京政治觀察人士表達了不同的看法。該人士表示,相較於美方以往在處理此類事件的表態,這番承諾已經是在“放低了身段”。美方一再強調“陳光誠事件”的特殊性,表明了美方不認為對於此事的處理方式具有普遍意義。而保證了“不會再次發生”,更是道歉意味明顯。

  該人士強調,結合陳光誠進入美使館後,美國助理國務卿坎貝爾在中美戰略對話前多日,匆匆趕赴北京。說明在陳光誠的問題上駱家輝已經無法收場,需要坎貝爾親自出面解決,在希拉裡訪華前搞掂所有事情。“在中美關系日趨緊密的大勢之下,駱家輝卻一再惹禍,白宮方面的惱怒可想而知,因此讓他離開中國也不足為奇”。

  或得當局授意 媒體開火集體批駱

  除了以上種種跡像外,自5月4日開始,大陸媒體也開始參與對於“陳光誠事件”的討論,而且將注意力主要放在對於駱家輝的批評上。如《北京日報》、《新京報》、《北京青年報》等北京主要報紙更是火力全開,炮口統一指向駱家輝,形容美國駐華使館置國際法和中國法律於不顧,置外交禮儀於不顧,扮演了“雞鳴狗盜的角色”,文章特別指責駱家輝“根本不是一個謹言慎行的駐華大使”,形容他“以非正常方式把陳光誠帶入使館”是“膽大妄為”、是“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

  而且《北京日報》文章的批評不僅限於陳光誠事件,還列舉了駱家輝出任美國駐華大使以來的其他舉動,包括“平民生活秀”,監測並公布大使館的空氣質量數據,攙和北京的城市管理爭論等等。

  有分析認為,中國媒體此番報道或許顯示了中國當局長期以來對這位美國駐華大使的不滿,陳光誠事件使這種不滿達到了一個頂點。北京方面或許已經感覺到白宮對於駱家輝一年駐華大使工作的不滿,或許寄希望通過授意這些媒體集體“倒駱”,為駱家輝的“下課”做好輿論鋪墊。

TOP

陳光誠事件要往哪裡去? 北京保持神祕


來源:中央社

       陳光誠事件持續受到駐北京境外媒體記者的關注,但中國大陸官方今天完全沒有新的說法,只是再次批評美國駐北京大使館接待維權人士陳光誠,並要求美方維護雙邊關系大局。

  大陸外交部下午舉行例行記者會,包括台灣在內的媒體記者提問大都與陳光誠有關,包括他是否已提出赴美申請、何時可以出院、北京是否對山東省地方官員侵犯陳光誠和家人人權的說法展開調查、陳光誠姪子陳克貴下落、中美對陳光誠赴美一事協商進度等。

  外交部發言人洪磊面對記者連播提問,僅再三強調此事是美國對大陸內政的干涉,並以相關問題上週已經回答一語帶過。

  洪磊一再重覆說,此事(陳光誠事件)反映出美國方面對大陸內政的干涉,美國應以負責的態度汲取教訓,反思自己的政策與作法,采取必要措施防止這類事件再度發生,以實際行動維護中美關系的大局。

  洪磊並且重申,美國駐北京大使館以「非正常手段」將陳光誠接入大使館,這是對大陸內政的干涉,大陸對此強烈不滿。

  除此之外,洪磊沒有答覆任何問題,只說中方「對有關問題的立場是非常清楚、明確的」,「我的同事(指大陸外交部另一位發言人劉為民)上週已表明我們的相關立場」。

TOP

匪共國強硬表態 陳光誠能否赴美充滿變數


來源:VOA

   中國盲人律師陳光誠的問題,以上個星期美中兩國當局達成協議、表示陳光誠可以到美國求學而暫告一段落。

  然而,本星期一,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再次就飽受迫害和虐待的陳光誠躲避到美國大使館一事抨擊美國政府,聲稱美國大使館收留陳光誠是干涉中國內政,要求美國反思自己的政策和做法。中國方面的這種表態,再次使中國國內外許多人為陳光誠及其家人的安危感到強烈擔心。

  不講邏輯的邏輯

  中國公民、盲人陳光誠先前靠自學的法律知識,幫助家鄉山東臨沂村民抵抗當地政府官員野蠻推行計劃生育政策。地方當局2005年以莫須有的罪名給他判刑四年多。陳光誠刑滿出獄之後,地方當局再耗費巨資、雇用上百名流氓打手將陳光誠非法囚禁在家不准出門,動輒對陳光誠及其家人進行殘酷毆打。試圖探望他和家人的中國公民以及外國記者、外交官、電影演員也無一例外地遭到那些打手的阻攔、威脅、甚至毆打和搶劫。

  在世界媒體的眾目睽睽之下,中國政府在中國境內拒絕或不能保護中國公民、殘障人陳光誠起碼的人身安全。陳光誠被迫冒著極大的風險出逃,並且在逃跑過程中摔斷一只腳,最終不得不尋求駐北京的外交使團的幫助。國際輿論和中國公眾普遍認為,這是中國的恥辱,是中國政府的恥辱。但中國政府表示,這是美國干涉中國內政,是美國的過錯,美國應當承認錯誤,並保證今後不再犯類似的錯誤。

  中國執政黨共產黨北京市委機關報《北京日報》在上個星期五發表長篇署名評論,以不講邏輯的邏輯,嚴詞斥責陳光誠“已成為美國政客抹黑中國的工具和棋子,”並嚴詞譴責美國駐華大使駱家輝“處心積慮地跑到中國找茬搗亂。”

  中國的法律法規亂了套

  中共和中國政府的這種不講邏輯的說法,招致中國公眾一邊倒的強烈質疑。中國網民通過新浪微博、網易微博等社交媒體眾口一辭地對中國當局發出譴責、嘲笑、戲弄。“北京日報”隨後很快變成不能在新浪微博、網易微博搜索的禁忌詞,用戶不再能看到有關“北京日報”的評論。

  截至星期二北京時間凌晨,用戶搜索“北京日報”仍然會被告知:“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北京日報’搜索結果未予顯示。”

  中國共產黨目前依然是在中國大陸唯一的執政黨。人們不清楚在中國大陸,微博用戶尋求中共北京市委機關報“北京日報”的搜索結果為什麼會違反中國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

  新浪微博、網易微博等中國最大的互聯網門戶網站的信息管制做法明顯顯示,中國的法律法規和政策已經亂了套。中國當局目前對這種亂套或無法無天的局面沒有做出任何解釋。

  另外,中國外交部網站發表的外交部發言人星期一例行記者會實錄,也完全略去了關於陳光誠問題的問答。中國當局對此也沒有作出任何解釋。

  為陳光誠家人和支持者擔憂

  在陳光誠的問題上,中國當局這種不講邏輯和法律的作法一方面令人費解,另一方面也為人們理解陳光誠及其家人在中國的困境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盡管如此,中國當局不講邏輯的邏輯、不講法律的強權還是令西方讀者感到難以理解。因此,美國《華盛頓郵報》星期天發表記者安德魯·希金斯從香港發出報導,不得不煞費苦心地為美國讀者作出解釋:

  “隨著圍繞陳光誠的外交風暴平息下來,這位盲人人權活動家的支持者和親屬擔心會有一場打擊報復的風暴接踵而至。這是中共危機管理的常用手法,在中國名為‘秋後算賬。’”

  《華盛頓郵報》和其他許多海外媒體早些時候普遍報道說,陳光誠及其家人和支持者還沒有脫離險境;陳光誠雖然逃出了山東臨沂的非法囚禁,但他離開美國駐華使館到北京朝陽醫院之後依然被隔離。

  試圖去醫院探望他的支持者全部被中國當局擋回。律師江天勇甚至遭受毆打,被打聾了耳朵;陳光誠的侄子陳克貴則被山東臨沂警方刑事拘留。早些時候,在臨沂當局發現陳光誠逃脫之後,一些顯然是政府指派的流氓打手到陳克貴家打砸。陳克貴進行了他所說的被迫自衛。目前,中國各地十幾位提出願意為陳克貴提供辯護的律師都不能見到他。

  陳光誠為侄兒擔心

  目前在北京朝陽醫院治療腳傷、等待辦理出國學習事宜的陳光誠為侄兒陳克貴的安危憂心如焚,對山東臨沂地方當局肆無忌憚、無法無天的做法感到十分擔心。

  英國《衛報》星期一發表記者喬納森·瓦茨從北京發出的報道說:

  “中國盲人人權活動家陳光誠表示,他擔心侄兒被警方拘留之後可能遭受毆打和酷刑。盡管陳光誠上個星期表示相信中國和美國高層達成的協議能夠確保他的安好和行動自由,但他對《衛報》表示擔心他的親屬的安全,因為山東省‘無法無天。’”

  在這裡需要順便一提,在星期一的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外國記者詢問中國當局是否對陳光誠所說的山東地方當局長期無法無天的情況進行了調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對這一問題沒有做出回答,同時又嚴辭譴責美國使館幫助陳光誠。

  依然充滿不安的變數

  上個星期,陳光誠的問題在美中兩國之間反復呈現大變動。到了周末的到來,問題似乎有了大致的走向,但依然充滿讓那些關心陳光誠的人感到不安的變數。

  法國主要報紙《世界報》星期六發表駐北京記者布裡斯·佩德羅萊蒂報道,大致描述了有關的變數:

  “(美中兩國有關盲人人權活動家陳光誠的最新協議)對美國外交以及對中國的公民權運動來說可謂半拉子的成功,或半拉子的失敗:陳光誠不再能像他5月2日離開美國駐華使館之前美中雙方所協議的那樣在中國的一個他選擇的城市上大學,但他和家人(即他的妻子和兩個孩子)被原則上准許暫時到美國學習一段時間。”

  “然而,有關陳光誠暫時到美國學習一段時間的原則性協議也有很多灰色的區域,就像當初有關他在中國就學的最初協議一樣。陳光誠目前在北京的醫院治療腳骨多處骨折,已經不在美國的保護之下;目前也沒有任何跡像顯示他住院之後對自己的安全所表達的各種擔憂不會重現。在中國政治體制不透明、安全不能得到任何保障的情況下,他本人和家人依然會受到安全部門各種打擊報復。”

  陳光誠的審慎樂觀

  與此同時,陳光誠對自己和家人的前景,以及對中國的前景表示審慎的樂觀。日本時事社從北京發出報道說:

  “中國盲人人權活動家陳光誠5月7日接受時事社的電話采訪,對中國政府決定准許他出國一事表示,‘假如這一決定能夠得到順利履行,將是中國的進步。’他還表示,‘(假如能夠做到這一點,)中國的人權問題就算是開始出現改善,但那將只是開始改善而已。’他呼吁中國政府‘下決心’進一步改善中國國內的人權狀況。”

TOP

紐約時報揭薄熙來本性凶殘 不惜一切鏟除異己


來源:世界日報

  據美國「紐約時報」報導,一向予人和善形像、魅力十足的前中共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私底下是個凶惡、虐待下屬的嚴苛官員,連應該關系良好的中共太子黨成員也怕他三分。

  「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今天大篇幅揭露薄熙來凶殘本性。報導指出,專門揭露社會弊病的中央電視台熱門節目「新聞1+1」,在2009年12月間曾報導成都大規模治安掃蕩行動中的暴虐和違法行為,但因為踩到薄熙來的痛腳,薄熙來一通電話打給當時中央電視台台長焦利,節目主持人因此消失在電視螢光幕前一段時間,制作人也遭到撤換。

  從這件事就可以看出薄熙來的本性。報導指出,熟識薄熙來的人都會被他的魅力、聰明折服,但私底下的他,是個野心勃勃、不惜一切剷除異己的人。

  布魯金斯研究所(Brookings Institution)研究員李成表示,沒有人真正相信薄熙來,很多人都對他感到畏懼,這其中還有不少是中共太子黨成員,這就是他的個性,從地方到政治局,他是個什麼都得照他意思行事的人。

  報導也引述薄熙來下屬的話指出,薄熙來是個苛刻、無情的上司,會在半夜開會,對於無法達成要求的下屬會丟東西開罵。當薄熙來在2004年從遼寧省調回中央時,遼寧省委書記聞世震據傳還開慶祝會歡慶他的離開。

  因為報導大連貪污腐敗而聲名大噪的香港文彙報記者姜維平回憶說,在2000年時在自家停車場被一群人強行帶至公安局軍事拘留中心,當時的公安局長車克民對他表示,他做過頭了,「你難道不知道薄熙來馬上就會接任遼寧省長嗎?他還會進入最高領導層嗎?」姜維平之後被以顛覆罪並盜取國家機密為由,在關押6年之後,前往加拿大。

  曾經是中國最大汽車制造商的華晨汽車董事長仰融,在2002年時,發現公司約7億美元股權遭到薄熙來無理由充公,原因只因為仰融沒有選擇在遼寧,而是在上海開設新廠。目前居住在美國的仰融,仍試圖跨海控告薄熙來與遼寧省政府。

  報導指出,薄熙來雖然大幅營造自己親民、開放的形像,但私底下的他,卻是個令人恐懼的殘暴官員。

TOP

英媒深挖谷開來經濟實力 牽出法國商人(圖)


來源:明鏡



關傑

   英媒繼續深挖殺害英商的嫌犯、薄熙來的妻子谷開來龐大的經濟實力,英國《每日電訊報》周日版的報道指出,谷開來和法國商人以及價值4千萬英鎊巨額歐洲房產投資公司緊密關聯。

  這名法國商人就是代表谷開來,在英國居中代表和英國商家購買熱氣球的法國建築師派特裡克.亨利.大衛裡爾斯。

  根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周日版在上周的報道,這個熱氣球交易共60萬英鎊,不過交易期間谷開來建議要多支付20萬英鎊,目的是轉移去支付出他兒子薄瓜瓜在哈羅上學的學費。 1990年代看過谷開來和法國建築師大衛利爾斯的不少英國人,都不懷疑這兩人關系密切。目前沒有人知道這名法國人大衛裡爾斯的下落。

  包括大衛利爾斯的前妻,名古箏演奏家關傑,也在報道中表示雙方沒有聯絡已經很久,關傑說2003年離婚之後,就獨自撫養兩人的兒子。

  目前在大學教音樂的關傑教授,有一個聲名顯赫的叔公關向應,是滿族也是共黨早期的軍事領導人。

  在英國《每日電訊報》周日版的報道中,認為1992年隨妻子關傑返回大連的法國建築師大衛裡爾斯,應該是因為妻子的家世,而有機會結識當時擔任大連市長的薄熙來和其妻子谷開來。

  關傑教授不願重提往事,也否認離婚是因為谷開來和前夫關系密切影響。

  對於英國商人伍德之死,關傑不願置評之前是否認識伍德,而是說很多人都聽說了伍德的遭遇,非常令人同情。

  傳言中,英商伍德多年來也協助薄家轉移資產到海外,不過在多塞特郡的英國商家和谷開來交涉生意過程中,法國建築師大衛裡爾斯顯然是主要的谷開來代表,並且代表谷開來在商業文書上簽字。

  《每日電訊報》在周日版披露,過去的五年,法國人大衛裡爾斯在谷開來北京的私人辦公室經營著一個利潤豐厚的地產投資企業,主要投資都在法國。

  這家企業D2注冊在盧森堡,企業下有一系列房地產公司。2009年盧森堡當局將這家企業列在“灰色名單”,意思是銀行往來有疑問。

  法國人大衛利爾斯的住處登記,是北京一個可以俯瞰鳥巢體育場的公寓單位。

  他在2006年向盧森堡注冊公司時,所有官方文件都填上這個地址為住家,最近一次的賬冊申報是去年的10月,也就是伍德死亡前的一個月,法國建築師還是使用這個地址。而這個地址也和谷開來的法律事務所“昂道”的注冊地址一樣,谷開來也在名片上使用這個地址。

  在 盧森堡的賬務資料看來,這家D2地產投資有著豐厚的利潤,賬冊顯示去年營業額超過63萬英鎊,過去兩年都有13萬5千英鎊的淨利。賬冊顯示獲利來自通過投 資10家法國地產公司的股份獲利,而這10家房產公司總共控制至少3500萬價值的租賃房產,以及房屋中介和其它法國地產開發項目。

  法國人在北京谷開來的私人辦公室經營的地產公司,法國人和登記為其父親的法國公司都擁有主要股份,總共價值在4千萬英鎊。

  《每日電訊報》也嘗試和昂道法律事務所的人聯系,但是上周已經沒有人應門,上個月還有一個自稱姓李是法國人朋友的負責人對英國媒體表示,法國人以前常常會來,但是現在已經很久沒有看到他。而裡頭還有職員說三年沒有看到法國人大衛裡爾斯。

  近日根據同一個商辦大樓內的一名律師對《每日電訊報》表示,這間事務所的經理已經被抓,法律事務所已經關閉,很多曾經跟這家事務所處理過事務的律師都很害怕,因為很多跟他們有關的人都被抓。

  代表D2的盧森堡律師史提夫.比為拒絕回答任何與客戶有關的生意問題,也不回答牽連中國的事情。(在《每日電訊報》的報道中注明,盧森堡被認為是秘密的避稅天堂)。

  目前中國當局還未公布英商伍德命案的調查結果,在中國官方公布的指控中表示,前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的妻子谷開來因為財務糾紛,涉嫌殺害英國商人伍德而被移送法辦。

TOP

发新话题
最近访问的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