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曉微
崔永元近日和湖南教育廳鬧了點矛盾,據悉崔永元發起的鄉村教師培訓第六期將培訓100名湖南鄉村教師,但湖南教育廳卻不予支持,為此崔永元6月11日在微博中怒斥湖南省教育廳。他在微博中寫道:“崔永元公益基金培訓100名湖南鄉村教師。為此,湖南省教育廳回復:不反對、不支持、不參與。我們非常憤怒,正式評價湖南省教育廳:不努力、不作為、不要臉!”湖南省教育廳隨後回應,此事是按規章辦理。對於這一回應,6月12日晚崔永元連發四條微博反擊。他這樣寫道:“你們的‘三不’回應就是對公益和公眾愛心的侮辱。懇請貴廳不要再拿“政府機構”說事兒,政府機構不應該醬紫。”
6月11日,崔永元參加以“鄉村教師培訓公益活動”為主題的微博訪談,訪談開始前,他在微博中寫道:“崔永元公益基金第六期鄉村教師培訓八月培訓100名湖南鄉村教師。為此,湖南省教育廳回復:不反對、不支持、不參與。我們非常憤怒,在此正式評價湖南省教育廳:不努力、不作為、不要臉!”隨後,湖南省教育廳對崔永元炮轟一事作出了回應:對於民間公益組織開展的公益活動,應由該組織依法依規進行組織,省教育廳作為政府機構,依照自身的職能職責不宜代替民間組織直接發文和參與組織。
6月12日晚,崔永元連發四條微博再度對湖南教育廳的回應作出回擊,他表示湖南教育廳就“三不”作出的回復依然充滿“三不”色彩,“不知道是湖南100名鄉村教師要進京培訓,不提我們向他們提供了他們非要的所有證明資料,不提為此我們的志願者給他們打了上百次電話。”他還這樣寫道:你們的‘三不’回應就是對公益和公眾愛心的侮辱。懇請貴廳不要再拿“政府機構”說事兒,政府機構不應該醬紫。”四條微博發出之後,引起網友熱議,網友轉播近2萬條。
據媒體報道,2007年9月,崔永元和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共同發起成立崔永元公益基金,“鄉村教師培訓”是該基金的重要項目,自2007年12月14日第一期開始,截至2011年8月,共舉辦了五期,“甘肅、貴州、四川、湖南、黑龍江等省共約700名鄉村教師已接受這個培訓”。
湖南省教育廳相關負責人表示不理解
對於崔永元在個人微博發表的言論,湖南省教育廳相關負責人表示不理解。昨日,相關負責人詳述了事情的來龍去脈:今年5月初,有人打電話給湖南省教育廳,自稱是崔永元公益基金志願者董峰,稱崔永元公益基金第六期鄉村教師培訓想在湖南培訓100名鄉村教師。
湖南省教育廳接電話的工作人員當即表示:崔永元公益基金為湖南培訓鄉村教師,我們表示歡迎,但請對方來一個公函,將有關情況說清楚,以便我們研究處理。後經多次電話溝通,5月18日,湖南省教育廳收到對方發來的電子郵件,落款是“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署名聯系人為“董峰Dong Feng,愛飛翔鄉村教師培訓志願者”。
湖南省教育廳經研究認為,對於民間公益組織開展的公益活動,應由該組織依法依規進行組織,省教育廳作為政府機構,依照自身的職能職責不宜代替民間組織直接發文和參與組織。該負責人還表示,已推薦湖南省專門從事中小學教師培訓和研究的湖南省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研究會與該基金會聯系,對他們在湖南的活動給予必要的協助。
湖南教育廳被斥“三不”不冤枉
6月11日,崔永元在微博中稱:“崔永元公益基金第六期鄉村教師培訓8月培訓100名湖南鄉村教師。為此,湖南省教育廳回復:不反對、不支持、不參與。我們非常憤怒,在此正式評價湖南省教育廳:不努力、不作為、不要臉!”
這一直指公權力的罕見炮轟行為當然引起廣泛關注。顯性的看點是湖南省教育廳做何反應,深度的看點則涉及鄉村教師培訓公益活動遇到的波折及政府與民間組織的關系、民間組織在發展中的惆悵與期盼。
先看事件進展——湖南省教育廳隨後回應崔永元微博怒斥事件時透露:崔永元公益基金方面曾發電子郵件“對湖南省教育廳提出了六點要求”。第一個“要求”是“出一個文件或者通知,把選拔教師的事情通知給相關市的十三個區縣的教育局”。湖南省教育廳認為,對於民間公益組織開展的公益活動,應由該組織依法依規進行組織,省教育廳作為政府機構,依照自身的職能職責不宜代替民間組織直接發文和參與組織。對於崔永元在個人微博發表的言論,湖南省教育廳相關負責人表示不理解,並強調,已推薦湖南省專門從事中小學教師培訓和研究的湖南省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研究會與該基金會聯系,對他們在湖南的活動給予必要的協助。
這番回應頗有“四兩撥千斤”的技巧。從表面看來,湖南省教育廳不僅無過,反而有功。你崔永元提出非分要求,還一下子提出六條,這不是以“上級”自居,對政府部門吆三喝四嗎?既然這樣,教育廳非但沒拒絕,反而交由“身份適合”的教研會來配合,不是做了一回依法行政、有禮有節的榜樣嗎?
但細細辯來,這樣的回應漏洞不少。首先,這番回應並未正面否認教育廳說過“不反對、不支持、不參與”。漢語博大精深,很多詞彙的確話裡有話,但是常識不能顛覆,不反對,那就是支持;不支持,那就是反對,絕無“不反對”與“不支持”同時成立之理。其次,話說是“不參與”,然而,眾所周知,此前“鄉村教師培訓”已進入湖南,已有鄉村教師接受過培訓。教育廳突然表態“不參與”令人詫異,這只有兩個可能,一是湖南省教育廳政令多變;二是“鄉村教師培訓”在湖南步履艱難。如果不是受到天大的刺激,小崔也不會如此反常地怒斥堂堂教育廳“不要臉”。幕後故事,耐人尋味。
再分析崔永元方面提出的其他要求,關鍵詞不外乎委托湖南教育廳“公告消息”、“公示教師名單”等。這樣要求,無非是為了做到公開透明,以示公正。去年,崔永元曾曝黑龍江有8名官員冒充鄉村教師進京培訓參觀。對湖南省提出這樣的請托,也屬於正常反應,在情理之中。
基於以上分析,湖南省教育廳的回應可謂一派官腔,強詞奪理。拿“發文”這樣的程序性規則來說事更是缺乏誠意,政府並非不可就公益活動發文,關鍵是不得越俎代庖。2009年,河南滎陽越俎代庖辦慈善,以紅頭文件推動慈善活動引質疑,但不少地方政府下發專門文件力促慈善事業發展卻獲得好評。
推動鄉村教師培訓,本是政府之責任。教育部、財政部於2010年開始實施“中小學教師國家級培訓計劃”即國培計劃,受培訓的農村中小學教師超過9成。此計劃,在湖南也已鋪開。民間組織找上門來,主動要求培訓100名湖南鄉村教師,這是對國培計劃的鼎力支持,湖南省教育廳沒有任何理由嘴上“歡迎”實際卻拒人千裡之外。
必須看到,相關培訓,涉及面之廣、操作層面之復雜難以想像,監督到位也有困難。憑民間組織一己之力,實在不容易。相關培訓計劃要想鋪陳有序,沒有政府提供的行政資源是萬萬不行的。一句“不宜代替”推脫干淨,不是“不作為”是什麼?
行政資源核心的用途是服務人民,接受民間組織求助是政府分內之事。國培計劃也好,“小崔計劃”也好,目標都是一致的,何以厚此薄彼?想來,無非是錯誤的政績觀作祟:前者是行政事務,推動起來有政績有面子;後者是民間公益,忙了半天是為他人做嫁衣。這種意識,暴露了相關政府部門在行政理念上的錯位。說到底,一些政府部門根本沒有把民間組織放在眼裡,顯示了公權力狹隘的“正統意識”。對名人崔永元還算是客氣,換成其他組織,還不知頭昂到哪去了。
在現代社會,社會事業的很大一部分應該交由民間機構在內的社團組織去完成,政府需要做的是購買服務、提供支持、保障秩序。同時也應幫助尚沒有發育成熟的民間組織成長。這是服務型政府的天然職責,甚至是無條件的。
現在,湖南省教育廳最該做的不是強詞奪理,高高在上,而是要擺正心態和位置,學會“政府與民間組織平等合作”這一課。
網友評論:
@ljg_56:現在的百姓誰是誰非看的清清楚楚。
@拒絕謊言:說到底就是教育廳沒得到實惠,還不如賣教輔書呢,可以弄點回扣。
@櫻桃小丸子:支持崔永元,中國就得多些這樣的人,讓那些只知道往自己腰包裡揣好處的人都到太陽底下曬曬,讓中國官場別再繼續霉下去了,辦點事實吧,教育廳的領導們以及各位在職的領導們!!
@咪子:湖南教育廳臭不要臉,只會官僚:什麼不反對,不支持,不參與??這樣老師會自願參加培訓麼?通通讓他們下崗!!
@傻猴子:“三不”教育廳。
@gkyt:司空見慣渾閑事,斷盡江南刺史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