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DW
6月4日,歐洲的的人權團體、民主人士、留學生等舉行了“法蘭克福六四紀念”活動。關於問責中共鎮壓“六四屠城”責任、寬容與和解等主題的討論也隨之展開。
(德國之聲中文網)“六四事件”23周年之際,德國民主中國陣線主席費良勇、歐洲漢藏協會負責人席海明及旅歐的民主人士潘永忠、彭曉明、錢躍君、達賴喇嘛駐歐洲辦公室洛桑尼瑪和洛桑旺堆、及多位留學生等參加了“法蘭克福六四紀念”活動。包括在中國駐法蘭克福領館前的抗議活動及在市中心的紀念活動。遠在瑞士及比利時的藏人代表也前來聲援該活動
活動現場,組織者打印了多幅“八九民運”時天安門廣場照片,包括“六四事件”中受傷學生及坦克開過廣場的史料圖片。照片無言,講述23年前血與火的一幕,也在提醒公眾:那是一段真實存在的歷史。
德國民主中國陣線主席費良勇向德國之聲表示,德國民陣每年都會發起“六四事件”的紀念活動,在中共當局對“六四”還未開禁的背景下,海外人士有責任去記憶、發聲和拒絕遺忘。他也表示今年的紀念活動在提出“追究屠殺責任”的同時,也提出敦促中共執政黨“政改”主題。
“六四是中國向前發展繞不過去的結”內蒙保衛人權同盟主席、歐洲漢藏協會的負責人席海明認為,透過中共當局對“六四事件”表述上的變化,從“暴亂”到“風波”並不代表中共當局意識到當年屠城之罪,而是要淡化和模糊事件,從而將這個事件從公眾的記憶中抹去:“六四是中國社會的悲劇,也是中國向前發展繞不過去的結,共產黨想讓人們忘記,但一到中國出現重大問題和變化之時,都會重提此事,包括民間,也包括執政黨內部的一些人,所以‘六四問題’的解決是中國向前邁進的關鍵一步。”
席海明也認為透過中共當局23年來對“六四”真相的封禁,未能看到中共當局解決此事的決心,亦未看到他們打開“六四”這個結點推動改革的可能:“我們希望中共進行良性的改革,但我認為這種希望是不大的,中共也會出現像葉利欽、戈爾巴喬夫這種可能性不大。”
“平反‘六四’不只是漢人的事情,還關系到各民族”洛桑尼瑪追溯胡錦濤1987年坐鎮西藏黨委書記時,既對西藏有殘酷鎮壓,在八九民運時在中央民族學院就讀的藏人意識到中共必將對學生實施鎮壓:“我認為他們對學生的屠殺和藏人的屠殺在性質上是一樣的,藏人在爭取的是民族文化的傳承的自由、從信仰的角度講,還有靈魂上的自由,而八九年的學生運動,在反腐敗的基礎上,追求的是一種政治上的民主和自由,從民主的本質來說,我們都有共同的目的,當時的學生有一種幻想,認為人民的軍隊不會向人民開槍,但他們用屠殺的方式結束了那場很偉大的運動。”
參加抗議的藏人代表洛桑尼瑪認為直至今日,“六四事件”一樣的屠殺仍在藏區上演,當藏人行政中央多次呼吁中共和平解決西藏問題,並歷經九次談判而未果,中共當局對藏區的鎮壓力度越來越大。藏人今日紀念六四英靈,也是為推動各民族共同所追求的民主自由的一種支持行動。
席海明也表示,“六四事件”作為中共執政過程中一個標志性鎮壓事件為世人所知,但在中共執政過程中這樣的“屠殺”事件屢有發生:“像‘六四屠殺’一樣的事件,在內蒙、在西藏都發生過,比如中共曾在內蒙挖‘內人黨’(德國之聲注‘內人黨事件’是中共1967年在內蒙發動的肅反運動),是一種整體性的種族滅絕性屠殺,當年殺了6萬人。中共自己也在《人民日報》上羞羞答答地承認殺了16622人,實際上真正的數字遠遠高於這些。所以‘平反六四’不只是漢人的事情,還是關系到各民族的事情,因為‘平反六四’就要平反‘內人黨屠殺’、平反‘西藏事件’等,中國要向好的方向發展,必須把這個疾病解決掉。”
“寬容的前提是什麼?”六四前夕,“天安門母親”群體中的一位失去兒子的父親軋偉林因不堪壓力和絕望而自殺,洛桑尼瑪表示,對於被槍殺的學生和今日藏族自焚者、被關進監獄者、被槍殺者的藏人母親們,他們的眼淚、他們的心痛是一樣的:“天安門母親一直到現在還在為犧牲的子女所做的一切被正言而努力,有些人說希望共產黨平反六四,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讓整個國人覺醒,一而再再而三的請求獨裁者平反,不是好的方式。”
六月四日,前“八九學運”領袖之一的柴玲表示要寬恕鄧小平和鎮壓軍人,引起軒然大波。參加紀念活動的人士也反復探討“寬容的前提是什麼?”,席海明認為寬容的前提是“中共當局承認犯下了罪惡。”
而在德國之聲追蹤采訪過程中,也遇到一位德國學生,她表示知道天安門事件,也為中共態度感到不解,直到2009年,德國還審理了一名88歲的納粹戰犯,她為德國長存反思和正視歷史的態度而驕傲,她也認為在今天德國民主和法制社會中,人與人有著相互的寬容和尊重,而這也源於對“歷史的正視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