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人在大陸網站揭露,三峽水壩「並非由國家投資」,而是透過電費徵收建設基金集資興建的,留言引起民間頗大回響,有待官方澄清。
騰訊微博網友「吳志和」昨天留言說:「三峽工程不是國家投資的,而是由自1993年起即向民眾徵收『三峽工程建設基金』特別稅支持的。」
留言說:「該項特別稅暗藏在電費中,每度電7釐至1.5分,其徵收期限是三峽工程完工。」
留言並指出,三峽工程於2006年全線完工,這項特別稅並未停止徵收。
「吳志和」說:「發一個文件就能夠讓全國老百姓為三峽工程買單,三峽發電賺了錢沒有老百姓的份罷了,還要繼續收費,還要繼續漲電價,有這樣黑良心的嗎?」
他要求大陸財政部公開10年來這項基金的總收入。
據「吳志和」張貼的相關文件證據,這項徵稅的項目名稱為「三峽工程建設基金」,文件為「國發辦(1993)34號」、「財企(2002)651號」,以及「財企(2003)155號」。
文件註明資金的管理方式為「繳入中央國庫」,徵收期限為「待三峽工程完工取消」。
這則留言在騰訊微博引起頗大熱議,部分網友要求政府相關部門予以澄清或證實。
網友「張剛勝」留言說:「我們的錢到哪裡去了?去為他們建了三峽,替他們賺錢,回頭讓我們為三峽後遺症埋單。」
網友「馮淘女」說:「三峽工程當年就有良知水利專家堅決反對,依然頂風而上,為此專家受責難。時至今日依然知錯不改,惡性循環!」
不少網友也趁機發難,批評三峽水壩不該興建。
網友「大好好」留言說:「三峽工程就是一個禍國殃民的工程,就好比一個人的腿上扎著一個很緊的橡皮筋,血液不流通就要出大問題,水是生態環境的血液,如果水不流通,生態環境勢必會惡化,出現大旱大澇也不足為奇了!早晚會炸掉的!」
薄熙來被拿下前,顯然不知自己已成甕中之鱉,在中共“兩會”中仍然憑藉自己“人大代表”的身份,拿出最後一個關於三峽工程的提案來要脅和敲詐中央。
薄熙來的最後一個提案是《關於三峽水庫水位優化調度的建議》。這個提案是今年3月4日“兩會”期間作為重慶市的全團建議提交給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的提交的。
著名水利專家王維洛最近在香港《爭鳴》雜志發表文章表示,薄熙來最後一個提案的內容是要求提高三峽水庫的汛期防洪限制水位15米,從海拔145米提高到海拔160米。雖然說這是一個“正面”的提案,但是提案的背後是要挾,如果不更多給錢,如果不更多給政策的話,就把三峽工程問題公開。
三峽工程諸多問題 薄熙來藉此敲詐
王維洛在文章中表示,長江三峽工程出現諸多問題後,比如洪水淹沒重慶合川區,滑坡岩崩、消落帶生態危機,重慶港和航道淤積,水質變壞,移民安置等等問題,重慶市政府不在公開場合談,而是背後不斷地向中央政府伸手要錢,獅子大開口。中央政府當然不希望把問題公布於眾,對於重慶市則給予特別照顧。
文章說,當然出錢的不是中央政府,而是十四億中國人。從三峽工程開工到現在,每個中國人都在為三峽基金繳納特種稅(盡管現在基金名稱已改),現在每年一百多億流入重慶財政中,支持重慶模式的發展。但是這個數目遠遠不能滿足重慶填補財政窟窿的要求,這就有了薄熙來的最後一個提案。
三峽防洪能力有限
王維洛還介紹,建設三峽工程的目標是防洪、發電、航運和南水北調,其中防洪是第一位的。據說三峽工程能夠防洪是靠水庫的二百二十一億立方米的防洪庫容,就是海拔一百四十五米和正常蓄水位海拔一百七十五米間的水庫庫容。抬高汛期防洪限制水位15米,三峽水庫防洪庫容減少100億立方米,最終只剩121億立方米。
這個容量小於建設三峽大壩之前長江三峽河道的自然容納洪水容量。所謂優化三峽水庫水位調度,就是非直接地指出:三峽工程的防洪能力十分有限,甚至是可以忽略不計的。
三峽工程隱瞞最重要數據
文章說,重慶市代表團在議案中提到:三峽水庫的設計容量是按照海拔一百八十五米水位計算的。
文章介紹,國外的水庫大壩工程,移民是按照水庫最高蓄水位來確定的,也就是說按照海拔一百八十五米計算,而三峽工程卻是按照海拔一百七十五米的正常蓄水位來確定移民人數的。
三峽工程可行性研究結論是三峽工程移民淹沒線海拔一百七十五米,移民一百一十三萬。如按照國際常規海拔一百八十五米計算,三峽工程移民又要增加許多。
重慶破產 薄熙來挾三峽要脅中央
文章說,薄熙來到重慶後,唱紅打黑搞得熱熱鬧鬧,經濟上又推出一個“重慶模式”。然而目前重慶市政府的債務總額已高達五千億元,是一千五百零八億元財政收入的三倍多,債務率遠遠超過希腊政府。從這點上來說重慶市政府的財政已經破產。
文章介紹,三峽工程可行性研究結論顯示三峽工程移民一百一十三萬,小部分在湖北,大部分在重慶。三峽工程移民經費一共四百億,湖北和重慶兩家包干分,不增加投資。中央政府說一共搬遷了一百二十萬移民,重慶市政府也不揭穿這個謊言。
三峽工程總投資兩千億,大壩和發電機一共花了一千兩百億,剩下的八百億就是支付給重慶和湖北的移民費,是計劃移民費的兩倍。重慶市政府是瞎子吃餃子,心中有數。移民人數遠超過計劃,重慶不說,只要中央政府多給錢就行。反過來,這八百億移民費是否用到移民身上,中央政府也不管。根據移民的投訴,他們每人獲得的移民費在五千到八千元。目前三峽工程的移民的狀態是無工作,無地種,無出路。
文章說,三峽工程“完工”後,重慶向中央政府要求解決三峽工程移民的生活問題,還有移民的再搬遷問題。三峽水庫的設計容量是按照海拔一百八十五米水位計算,而移民是按照海拔一百七十五米計算,就地後靠,從海拔一百七十五米以下搬到海拔一百七十五米以上,絕大部分還是在海拔一百八十五米水位以下,這些人都需要重新搬遷。根據汪洋制定的重慶市規劃,三峽移民的最終規模在四百萬到五百萬之間。
文章透露,為此中央政府搞了一個後三峽工作規劃,第一期的時間為十年。重慶和湖北上報要求的資金為三千四百億元。決策時一位中央領導人說,三峽工程才花兩千億,後三峽工作花的比三峽工程還多,說不過去,減到了一千三億元。中央領導一拍腦袋,一下減去了投資的一大半。這一點薄熙來不接受。
王維洛認為,薄熙來的最後一個提案,不是要公開向全國人民指出三峽工程的嚴重問題,而是挾三峽工程敲打中央政府,三峽工程的問題還沒有解決,不多給政策,不多給錢,重慶市代表團就會把問題的真相公布於眾。
電表貓膩太大
據媒體報道,針對人們極為關注的供電計量上的“缺斤短兩”問題,國家技術監督局組織力量對全國17個省的企業生產的34種電表進行了抽檢,結果發現,75%的電表都出現了正誤差,即人們所說的“走的快”.對家庭正在使用的電表檢測的結果更令人感到吃驚:偏差最大的要快28%,大多數快10%左右,也就是說居民要無端地多掏10%-28%的電費。
國家明文規定,電表誤差在正負2%以內均屬合格產品,因為技術原因造成計量器具出現偏差是可以理解的;可實際情況卻遠非如此。隨著調查的深入,一些電表生產企業最終道出了實情:目前企業生產的電表大都是由電力公司統一購買後安裝給用戶的,一些電力公司為了獲取不正當的利益,私下要求企業在生產電表過程中將電表調快,而且是越快越好,否則,就會以你的產品“不合格”而拒絕收購,企業為了經營和效益只好從命。
@我們都是冤大頭:三峽工程是國家投資的麼?否!國家向老百姓征收了的一種特別稅“三峽基金”,它暗藏在電費中(每度電7釐至1.5分),一般老百姓不知道。國家許諾到三峽工程完工時停收,但是今天依然在電費中收取。目前三峽庫區出現滑坡災難,急需天文數字移民資金,國家又想漲電價讓老百姓來買單。
@飄飄俠:#75%的電表走得快#不是有人提出建立道德檔案嗎。為什麼不建立企業道德檔案。無恥到讓人無語?
@光陰故事:#75%的電表走得快#這與強盜搶劫有何區別?真是竊鉤者為盜賊,……
@靳海光:漲價是明搶,電表不合格是暗盜。這就是所謂的社會責任,尼瑪國有企業還有什麼道德、良心?強盜+土匪而已!
@唐伯虎0531:【媒體揭驚天黑幕:中國75%電表都被蓄意加速】電力公司為獲取不正當利益,私下要求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將電表調快,否則就不合格。國家技術監督局對17個省生產的34種電表進行了抽檢發現,75%的電表都“走的快”.偏差最大的要快28%,大多數快10%左右,也就是說居民要無端地多掏10%-28%的電費。
@快樂鍛煉:電表的安裝是壟斷的,連買個電表箱也要指定電力系統的廠家!一個破塑料表箱成本最多50元,竟然要賣到200元!
@花仙子小裴:在北京,不僅電表,水表都被改動了,水已經關了,表還在轉,十多年了,早就眾人皆知了,可沒辦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