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有關囗囗囗的消息(04/7 有更新,自行判斷真假)

雲南巧家官員:農民的地是共產黨給的


來源:瞭望東方周刊



巧家縣城街道上隨處可見的小廣告
   
    “我們村這裡已經是第四次征地了”
   
    62歲的鄧國英本來很不情願去簽《征地拆遷補償協議》,但是2012年5月10日以前不簽字的話,“房子一樣要拆,劃撥的安置地塊也沒你的份了。”她抱著1歲零兩個月的小外孫,紅著眼對《瞭望東方周刊》記者說。
   
    5月7日開了動員會,8日宣布開始簽拆遷協議書,10日是簽約的最後一天。按原計劃,當月15日就要開始宅基地的拆遷。
   
    雲南省巧家縣白鶴灘鎮迤博村的拆遷沒有安置房,每個人都得拿著補償的錢,自己去劃撥的安置地上重新蓋房子,而鄧國英所在的村民小組6組具體會安置在哪裡,還沒個具體的說法。這就意味著,她可能也得像前一個拆遷批次---5組的許多人一樣,在廢墟裡或者半山腰的臨時安置地搭個簡易棚子“過渡”。
   
    5月10日,還只是上午9點,金沙江干熱河谷的太陽已經開始烤人。
   
    鄧國英背著外孫,陪家人一起在白鶴灘鎮花橋社區便民服務中心排隊。她家負責簽字的是25歲的女婿唐天榮,排在她後面的是她弟媳婦,30歲的冉。
   
    冉玩了一點小心思,說:“姐,你看咱都是一家人,你讓我先簽吧?”
   
    排名在前面先簽的,根據縣政府的規定,按照一定的比例會有所“獎勵”。
   
    鄧國英沒有計較,就讓她走到3個工作人員面前的桌子旁邊先簽了,女婿唐天榮緊隨其後。彼時的鄧國英心情沮喪,根本無心計較,迷迷糊糊地完全不知道也無法預料,在那一刻之後,她和她的家庭將迎來什麼樣的命運??
   
    第四次征地
   
    雖然才簽協議,早在2011年9月,鄧國英就已經成為了實質性的“失地農民”。
   
    那時候,她家的4分耕地上,已經結起了黃豆,眼看著就要成熟。她的大孫子也開學上高一了,大孫子的父親早亡,母親多年前已經改嫁,十幾年來全靠鄧國英種田、給人帶小孩賺點錢來養活。大孫子第一學期的學費是1400元,還差300塊沒湊夠,鄧國英巴望著地裡的黃豆快些熟了,賣了錢給孫子交學費。
   
    2011年9月22日,幾百名鄧國英口中的“警察”,帶著5台挖掘機,一鼓作氣把她家的地,連同其他村民的大約幾百畝地,全給挖掉了。
   
    這個國家級貧困縣,原本僻靜的山裡小縣城,多年來從未出現過如此大陣仗。
   
    相對而言,鄧國英比7組的鄭永江要幸運一點。
   
    9月23日,挖掘機開到了7組的農地上,衝動的鄭永江裝了一礦泉水瓶的汽油,潑在自己身上,並且衝進挖掘機的駕駛室,叫嚷著要跟駕駛員同歸於盡。
   
    結果,他家的兩畝多地沒保住,自己也被行政拘留5日,緊接著因“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被判三緩四,在看守所裡呆了近7個月才被取保出來。
   
    根據巧家縣公安局的《行政處罰決定書》所述,當日鄭永江試圖阻止的,是巧家縣城區規劃征地補償指揮部的“現場施工”。
   
    “我當然不服,我還要上訴。”鄭永江對本刊記者說,“我從來就沒有簽過任何協議,我家的地甚至都沒有丈量,就直接被挖了,我種的芒果也直接被挖了。”
   
    鄭永江告訴《瞭望東方周刊》,迤博村7組和8組的地,是為了瑞鑫地產公司的白鶴花園房地產項目而征。
   
    實際上,瑞鑫為了這個項目,早就已經進入巧家,幾年前就建好了售樓中心,但是地一直沒有征下來。
   
    “我們村這裡已經是第四次征地了,”鄭永江說,“90年代修過境公路(雲南303省道),征過一次,因為是公共建設,大家都支持了;第二次是說修客運站,結果征來荒了7年沒修,最後建了堂琅鑫苑小區;第三次是說修人民醫院,又荒了四五年才動工。”
   
    “這一次,我們都不同意了,我們都知道是商業性的房地產開發,但是政府官員後來卻解釋說這個征地是為了城市的重新規劃,為了白鶴灘水電站的移民安置。”
   
    迤博村的多位村民都向本刊記者表示,他們不相信“征地是為了移民安置”的說法。那些按捺不住的房地產商們,早都已經在各自的“勢力範圍”架起了廣告牌,甚至建起了售樓中心。
   
    更為關鍵的是,如果征地是和白鶴灘水電站工程的移民安置相關,這個舊城規劃和改建的項目就應該由三峽集團公司來埋單,顯然不能再讓地產商來經營。
   
    被政府征去的地,除了用於白鶴花園等樓盤,其他還有些規劃地塊可以再買回來,只不過,以6.5萬~8.5萬/畝價格征出去的地,再買回來就得80多萬一畝。迤博村7組和8組的村民告訴本刊,這是想繼續在規劃區內經營汽車修理店的村民詢問所得的回復。
   
    “開發商就要死了”
   
    “這一輪征地,迤博村涉及7個村民小組,共被征了2200畝土地,其中1600多畝是農田。”迤博村4組的前任生產隊長,70歲的鄧崇林對本刊記者說,“7組8組是為了瑞鑫的白鶴花園,1組4組是為了江源地產的城市花園小區,還有幾個地產公司分了其他幾個組的地??”
   
    面對本刊記者,巧家縣國土局數位官員回答不出來巧家縣一年究竟有多少征地指標,也說不清楚迤博村到底被征多少畝地,只是否認村民說法的“客觀性”,並特別強調巧家縣的征地補償標准已經是全昭通市最高。據稱清楚具體情況的分管副局長陳澤榮,婉拒了本刊記者的采訪。
   
    巧家縣城鄉規劃與建設局規劃所長楊力宏向本刊表示:迤博村的征地,跟白鶴灘水電站的移民安置沒有關系。巧家縣委宣傳部副部長潘勇亦證實了這一說法。
   
    楊力宏說:“全國早就搞得轟轟烈烈,但是實際上巧家成規模的房地產開發才剛剛起步。白鶴花園這些項目,開發商已經來了七八年了,土地征不下來,縣委縣政府可以說是傷盡了腦筋,為這些征地拆遷的事情。”
   
    “土地本來應該是公有的嘛,應該是人人都有一份,為啥現在掌握在農民手頭?並且他這個土地是共產黨拿給他的,不是像舊社會那樣一點點積累下來的。”楊力宏對征地拆遷政策的寬松度持保留意見。
   
    他認為,城市規劃區內的農民,比較起沒有土地的城鎮居民而言,算是“貴族階層”,城市裡面的人什麼都沒有,還不是靠自己的勞動來維持生計。失地農民能獲得一大筆錢,卻為什麼得“包抬包埋”,什麼都要政府來做,這樣豈不是“養懶漢”?總有一些漫天要價“敲詐勒索”的人,他們的工作是不可能做得通的,在這種情況下,政府哪裡有那麼多錢來處理這些事情?比如在某些地方,修一條路,釘子戶就在路中間堅決不搬,政府竟然就沒辦法把他搬走,那這種情況下,“政府的形像在哪裡?”
   
    楊力宏告訴本刊記者:“縣委政府被逼得沒辦法了。再不推進,巧家來的房地產開發商就只有死掉了。城市化進程也沒辦法推進了。”
   
    城市化“大躍進”
   
    多位巧家的官員向本刊記者表示,他們對白鶴灘水電站充滿期望,因為這個國家級的大型工程將前所未有地拉動地方的發展。
   
    巧家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亦無支柱產業,長期以來以農業為主。如果不是建白鶴灘,難以有更多更好的發展機遇。而現在,不僅公路通暢了,白鶴灘一旦蓄水,巧家就成了一座湖光山色的水岸城市,正好打造“西部三亞”。
   
    按照巧家縣2010年制定的總體規劃,巧家將打造“湖濱生態旅游城市”。規劃區範圍是62.2平方公裡。原來2平方公裡的縣城,到規劃期末也就是2030年,要達到11.1平方公裡,現在5萬左右的人口要增加到12.5萬。
   
    白鶴灘水電站開建之後,海拔825米以下的淹沒區涉及移民人口約5.5萬人,其中百分之七八十要安置在縣城規劃區範圍內。
   
    而按照昭通市給巧家下達的“城鎮化”任務,在“十二五”期間之內,巧家的城市化水平要由目前的14%達到30%。
   
    在這樣的壓力下,巧家縣一位官員告訴《瞭望東方周刊》記者,該縣的戰略是每年以0.5平方公裡(即750畝)的速度推進城市化進程。在他看來,這“大躍進”一樣不切合實際。他認為,一個城市要發展,要有基本人口,也要有產業支撐,現在巧家沒有什麼產業,無非就是等著一個白鶴灘水電站今後帶來的一些水產和旅游業。
   
    房地產項目的大舉進入,基於這樣一個判斷---幾大水電站淹沒區以下的人,偏好到巧家來置業。因為巧家的基礎建設、居住環境相對而言更好些。
   
    巧家縣本身是一個生存空間有限的山地縣城,再發展和擴展,就是不斷地往山上開發。
   
    因此,面對幾大水電站未來數十萬移民,以及城市化進程中的人口增長,生存空間成了競爭性資源。同時,水電移民、城鎮拆遷等新矛盾,也成為擺在地方政府面前一個巨大的課題。
   
    2012年3月底,當本刊記者第一次路經巧家時,白鶴灘水電站的移民實物指標調查剛剛展開。在白鶴灘壩址附近的山坡上,巧家縣委宣傳部副部長潘勇告訴本刊記者,在與三峽公司會談時,地方黨委政府提出,“希望企業能最大限度照顧老百姓的利益。”
   
    潘勇說:“當地縣委政府,這個觀點很明確,不能犧牲老百姓利益。我們的口號是要全力以赴支持國家建設,千方百計維護移民的利益,縣委政府一直都是這麼強調的,並且也一直是這麼做的。”
   
    多重世界
   
    當下,不僅迤博村的村民面臨著顛覆性的改變,七裡村等淹沒區的准移民亦聞訊而來,向本刊記者講述在過去幾年來,他們的土地大量被征或者以租代征的故事。
   
    在如今的巧家縣城裡,工程車揚起的塵土隨時拂面而來,整片整片的荒地和新小區、低矮的土牆老房屋交相雜陳。街頭巷尾,各種“槍支、炸藥、迷藥、手機竊聽、辦證、K粉、黑車、貸款”的“牛皮癬”廣告隨處可見。
   
    本刊記者與一位國土局官員笑談:國土局的大門口竟然噴著“槍支、炸藥”的廣告,這位官員嘿嘿笑著說:“這算什麼,你去看公安局、派出所的牆上都噴著呢!??”
   
    在最繁華的303省道上,路的一邊有新評級的星級賓館,另一邊是正待拆遷的古早民居。俯臨大路,不通水不通電的半山坡上,李登珍的“家”是另一個世界的建築物。
   
    穿著重疊補丁的上衣,褲子破了一個洞,草鞋連同腳滿是灰土,今年74歲的李登珍是迤博村5組的村民。2012年4月22日,她家和同村的六七十戶人家一樣,摧枯拉朽的,房子被拆掉了。當然,他們都簽了“同意”。
   
    此後,她和老伴在半山坡的“臨時安置點”搭起了簡易棚,四面透光又透風,沒有門,甚至連門簾都沒有。同村的楊順芳等人,則就地在被拆掉的廢墟上搭了棚子住著,離他們很遠。
   
    4月23日晚上,一只流浪的小白狗悄悄來到他們的窩棚裡,挨著李登珍和她老伴兒一起睡,大家從此相依為命。春天的荒山上還不算太熱,到了五月中下旬,氣溫逐漸升到40攝氏度左右,晚上蚊子更是黑壓壓的攻擊人。
   
    “頭這邊,腳那邊,點兩排蚊香都不頂事。”李登珍對本刊記者說,“這裡大概還能再讓住一個月,但是一個月後再去哪兒,還不知道。兩爺子才四分地,也賠不了幾萬塊錢,修不起房子嘛。”
   
    “巧家這些年來已經變得不一樣。”迤博村的老生產隊長鄧崇林說,“最好的年代就是農田包產到戶以後。那時候,我們打通的山泉還沒有變成自來水廠和礦泉水公司,千畝良田都是最好的水田。那都是基本農田。種‘算優’稻,畝產大約1300多斤。後來水沒有了,變成旱地,種麥子、花生、苞谷、甘蔗、四季豆、紅苕,還有各種蔬菜,也是產量很高,因為這裡的土質相當好,挖下去七八米才見硬土。”
   
    猛然間,失去了土地或者即將失去土地,農民面臨著生活環境的變遷和生活方式的改變,縣城的色調在城鎮化的進程中變得多彩而具體。

TOP

中共將黑手伸到香港干涉出版自由


來源:維權網
作者:沈良慶

今年元月中下旬,中共當局在通過非法監控獲悉根據本人與維權網合作研究項目《雙規問題民間調研報告》擴編、增訂的《雙規:一位中共前檢察官的調查報告》即將在香港出版發行,在多次對本人威逼利誘無效情況下,將黑手伸到香港,成功阻止了該書進入銷售市場。
   
    2011年12月28日,維權網提供小型項目資助、本人歷時一年半才寫出的《雙規問題民間調研報告》由該網站發表後,我很快通過Facebook站內信獲悉報告終於發表。我並不認識的一位來信人施為鑒,他聲稱“我出版社有意在香港出版”該報告,希望能通過Gmail電子郵箱聯系。打開Gmail郵箱才知道,施先生供職香港聯合作家出版社,曾出版過盛雪、楊建利、嚴正學等人著作。這份報告不僅耗費了不少時間和精力,還導致我不斷受到警方的威逼利誘和騷擾。直到報告發表前幾天,合肥市公安局國保支隊負責人還登門警告:這件事高層已經知道,報告一旦發表將會引起中央高層領導關注,後果嚴重。要求不要發表該報告,可以通過他們跟社科院聯系申請條件更優惠的官方研究項目,保證不會提出任何附加要求干擾獨立研究,包括不會預設立場、觀點和結論。但是遭到本人謝絕並表示願意對報告負責。為確保作者安全,維權網也建議慎重考慮是否發表該報告。我堅持發表不僅是為了捍衛言論出版自由,也是為了信守項目協議。否則,搜集資料、調查訪談過程中的困難就會讓我半途而廢。現在有出版商願意出版,當然求之不得,能否獲得版稅倒在其次。征詢資助方意見後,我同意了施維鑒先生提出的出版邀約。初步聯系過程中,施先生在通過Skype跟我語聊時,再次強調曾經幫助過盛雪、楊建利、嚴正學等人,並告訴我:“我能讓你出名,這本書可以為你提供進入西方國家的敲門磚。”這句話讓我感到有點意外。
   
    由於受到警方嚴密監控,我的所有通訊工具都無密可保,出版、增訂內容(包括當事人照片)聯系難免被警方掌控。12月31日,合肥警方再次率員登門談話。當晚,我向施先生通報此事:“今天下午國保支隊長又奉省委主要負責人之命登門談話,說省委領導已經看到報告發表,感到很擔心,希望盡量減少‘負面影響’,不要在媒體炒作,不要接受境外敵對出版社出版要求(這等於承認他們對我實行及時監控並控制全部通訊渠道),再次遭到拒絕,但也答應不會主動炒作,事實上一份嚴肅的學術調研報告也沒什麼好炒作的。官方如此重視,倒讓我覺得這份報告還有價值。”
   
    此後,警方不斷施壓,試圖阻止圖書出版。我一邊虛與委蛇,一邊按照出版商要求抓緊搜集補充資料、圖片和修改、增訂工作。在阻止無效情況下,警方要求我盡可能推遲出版,理由是不要把弦繃得太緊,讓他們對上邊不好交代,不得不對我采取(強制)行動。這讓我意識到中共當局在對作者施壓無效情況下,可能想爭取時間,以便向出版商施壓,阻止圖書出版發行。我曾將這種擔心告知維權網專家,認為香港與內地雖然形格勢異,官方不能直接進行打壓,但是他們不缺錢,可能會采取收買手段。對方安慰我即便發生這種事,也是無可奈何的事,只能聽天由命。
   
    1月12日,施維鑒先生通過Skype告知:全書制作已經完成,送發行商提供最後意見;預計明天開印,17日上市;全書352頁,彩色折頁,定價116港幣。要求告知地址,以便托人把樣書帶進大陸再寄給我。考慮到官方對圖書出版事宜了如指掌,我就在G+和Facebook塗鴉牆發布了圖書出版預告,施先生迅即要求取消小廣告,我尊囑刪除了相關信息。但這種保密要求也讓我感到疑慮。加上托人帶進圖書並寄給我具有不確定性,訪談案例當事人急於見到圖書,我就通知他們:如果春節期間有熟人或者自己有機會去香港,可以自購幾本帶回。
   
    農歷腊月二十三,警方以過小年名義請我吃飯,仍然試圖阻止或者推遲報告出版。臨回老家前夕,我將此事告知施先生並希望他頂住壓力:“16日晚合肥警方以過小年名義請我吃飯,席間關注的還是能否不出版或者延遲出版。他們披露,中紀委書記賀國強十分關注此事,擔心報告發表和圖書出版造成嚴重政治影響;警方希望能盡可能淡化處理,但如果上邊壓力太大,屆時對我有所行動,希望不要怪罪他們。我說:能理解,文責自負吧。考慮到官方對具體出版時間很關注,我擔心可能因為對我施壓無效,會否爭取時間以便對出版社施壓,他們現在有這個能力。果然如此,請您務必頂住。這份報告來之不易,不僅耗費作者很多精力,那些中介人和當事人都是鼓起勇氣才敢於提供線索、接受采訪的。即便到現在,有些當事人還是心有余悸。”
   
    春節期間,我急於知道圖書出版發行情況,施先生一直不在線,我感到情況有點不妙。2月10日,一位當事人打電話告知香港市面上根本沒有這本書。我當即通過Skype和Gmail郵件與施先生聯系。直到12日,他才回復:“未出版先宣傳,這是大忌。大作出版一事引起特別關注,我們這方(出版和發行公司)也承受很大壓力。此書春節後已經出版,但是零售商訂購不理想,也許也是接到指示了。這也是香港市面的書店裡見不到書的原因。發行商建議等一段時間再看訂購情況。也希望你不要在網上再發相關內容的東西,否則我們白頂了壓力,也會損失所有制作費用。樣書要等適當機會寄給你。此郵件估計也不安全。閱後刪除。”由於信息不對稱,我對此將信將疑:中共施壓極為可能,但是施壓手段很可能是收買;無論威脅、打壓,抑或收買,都不大可能針對人數眾多且不大確定的零售商。假如出版商和/或發行商被收買,建議等待就是緩兵計。但在真相不明情況下,我也不能不相信施先生並給他帶來損失,只能耐心等待。
   
    此後一直未收到樣書,也沒有重新發行消息或者時間表,施先生Skype頭像的本尊照片變成了一道風景,個性化簽名從淡泊明志變成了“哥只是一個拎著皮包的傳說”。4月7日,我通過Skype詢問圖書是否還有可能發行,如果不能,“既然中共的流氓行為給我們雙方都造成損失,我們應該盡快表明自己的態度,共同譴責這種侵犯言論、出版自由的霸道行徑。”遺憾的是,直到現在也沒有任何回應。
   
    經谷歌搜索,施維鑒先生僅有信息是《陳良宇傳奇》(多維博客)作者,“施維鑒”是化名,以史為鑒的意思。這位主動提出願意預付調查、寫作經費雇我寫候任首輔李克強弟弟但被婉拒的施維鑒先生神龍見首不見尾,他到底是什麼人?
   
    既然出版方拒絕再聯系並給予任何說明,本人不得不單方面決定將此事公開化,以揭露中共當局將黑手伸到香港干涉出版自由的野蠻行徑。

TOP

洪博培言語犀利:北京已成謠言工廠


來源:世界日報



  美國前駐中國大使洪博培(Jon M Huntsman, Jr)23日在紐約指出,明年接班的中國新領導人可能會發現他們在力圖維持國家經濟成長之際,被迫開放國家經濟和政治生命。他說,「他們對全球其他地區的開放,必須將做生意的方式作某種程度的標准化。…不能再躲在帷幕後作決策」。

  美中關系全國委員會23日邀請洪博培與主席歐倫斯(Stephen A. Orlins)兩人以答問方式對談。

  被問及近來的薄熙來和陳光誠事件,洪博培認為,「如今北京已變成謠言的工廠,政府有意將更多的信息傳遞出去」;洪博培表示,預定接任中國國家主席的習近平可能必須開放網路,以鼓勵經濟成長,向強硬派力陳大陸如要維持競爭力,需具備自身的硅谷,硅谷的必要條件是想法自由流動。

  洪博培表示,執政的共產黨的「罩門是可信度和合法性,我不認為他們除了間歇性,一點點地釋放壓力外,還有其他的選擇」。

  他認為,中美雙方在陳光誠事件的處理上找到了「優雅的解決方法」(an elegant solution)。洪博培強調,「中美關系需要展開人性化(humanized)的發展,中美兩國的關系已經從過去的雙邊關系走向全球關系」。

  歐倫斯在一開始就問洪博培如何看待外界傳聞的薄瓜瓜曾開著法拉利到美國駐中國大使館門口接她女兒約會,洪博培笑著回應,「我當時不在」,並指出目前多種謠言的流傳在中國,是前所未有的,也反映中國人民對信息透明化的渴望,促使政府趨向透明化。

  說起陳光誠事件,洪博培認為美國駐中國大使館的工作人員都已盡力,兩國政府也很努力尋找解決途徑,這事也顯示在關鍵時刻,美中雙方關系如何起到重要作用。

  當有來賓問他美國該如何和中國去談人權問題時,洪博培認為中國政府最關心的是經濟和貿易,單去談人權是不行,但是如果換作去談企業的勞工權利,相信中國政府會非常願意談。

  洪博培一再強調,美中關系需要向「人性化」的方向發展,發展起人和人之間的關系,也才能真正引起從國會成員到地方政府人民的關注。雙方在各項議題上,除了展開真誠和直接的協商沒有其他的辦法,並需要意識到大家總會有分歧。

TOP

新加坡撞車身亡富豪系紅色後代 短期爆富(圖)


來源:新京報



     2011年1月18日,新加坡,馬馳(中)參加新加坡宗鄉會館聯合總會25周年慶典暨籌款晚會。

  “生命只有一次,嘗盡世間絢爛。”這是馬馳的QQ簽名檔,頭像是一個法拉利的車標。

  《新京報》報道,在前同事鐘伊看來,馬馳的人生就像一部紅色法拉利跑車,驚艷、狂飆,“馬馳死了,他印證了他這個簽名。”

  5月15日,鐘伊得知,馬馳3天前出車禍死亡,因為超速。

  “他是我這輩子見過的最優秀的人才。”2003年,時任移動公司瀘州分公司市場部副經理的鐘伊,向省公司領導舉薦馬馳:“他是個奇人,能力相當之強。”

  “網絡相當於他家的後院。”鐘伊說。他印像中的馬馳,1米7多,很帥。

  中國移動瀘州分公司的員工證實,馬馳除了正常上班,主要精力投在股票市場、對衝基金等金融業務。

  “他那時自己投資金融市場賺的錢,保守估計應不下幾百萬。”一名移動公司高層管理人員說。

  礦區的“名門望族”

  家庭條件在礦區也算最好之列,但也沒好到“顯山露水”的程度

  四川石油管理局川南礦區,位於瀘州市長江南岸,這是一個封閉的小社會,幾天內,馬馳在新加坡出事的消息傳遍了整個礦區。

  瀘州石油醫院內科醫師周為群,曾是馬馳母親同事。

  周為群說,馬馳的父親姓肖,退休前是礦區子弟一校的計算機老師;馬馳的母親馬某,曾是川南礦區醫院的一名內科醫師,與周同在一部門工作,後來,改名為瀘州石油醫院。

  在馬馳升初中前,父母因感情不和離婚。馬某現常住新加坡。

  周為群說:“在馬某與肖某離婚前,馬馳叫‘肖京京’(音),是個靦腆內向的孩子。”

  “在班裡不是特別的突出,他是那種不會引起老師太多關注的學生。”一位曾在初中時教過馬馳的老師說。

  不過,馬家在川南礦區算是當地的“名門望族”。

  據退休的老人們介紹,馬馳的外公、外婆是當年陝北紅軍劉志丹的部下,被稱為“馬老紅軍”。

  川南礦區老干部處組織統計室干事陶非說,在馬老紅軍和夫人生前,只要逢年過節,市領導都去看望他們。

  馬家在礦區有一定威望,家庭條件在礦區也算最好之列,但也沒好到“顯山露水”的程度,“至少在礦區住那段時間,馬家是沒有買車的。”周為群說。

  記者從四川德陽獲得的信息顯示,馬馳的妻子何婷婷曾為德陽電視台主播,目前在新加坡且身懷六甲。馬馳的岳父母身份為普通職工,無政界、商界背景。

  可能靠股市起家

  挖他是因為他超強的市場營銷能力,當時他把競爭對手搞垮了

  同學們回憶,高中時期,馬馳開始在網絡上炒股。

  同班同學劉麗(化名)說:“馬馳的‘第一桶金’可能來自於股市。上學時,馬馳就在家裡安路由器,連好幾台計算機看股市信息,還投入了幾十萬元炒股。錢可能是他媽媽給的。”

  5月21日,負責川南礦區互聯網維護的一名工作人員說,當時,川南礦區剛建互聯網絡,用電話線撥號模式,常掉線,馬馳打電話找人修。

  有一次,公司員工到馬馳家維修,他抱怨說:“我幾百萬的股票,網絡卡一下,損失好多錢,這算誰的?”

  2003年7月底,鐘伊從四川移動遂寧分公司調入瀘州,馬馳當時在移動瀘州市江陽區分公司上班。

  後來,鐘伊了解到,馬馳是從瀘州市電腦市場被挖來的,當時他擔任一家電腦網絡公司老總,“他搞的是計算機網絡,還有局域網建設等”。

  “挖他是因為他超強的市場營銷能力,他當時把競爭對手搞垮了。”鐘伊說。

  在江陽區移動公司,馬馳的職位是營銷中心的綜合管理員,負責處理經營數據分析、整理市場信息、撰寫營銷材料,“相當於市場營銷的參謀助手。”鐘伊說。

  瀘州市移動公司的一高管回憶,當時,馬馳實際擔任總經理助理。那時,馬馳在網上炒股,做對衝基金賺了很多錢,當時瀘州移動公司內部幾乎人盡皆知。

  移動公司每年僅幾個轉正的名額。2003年底,鐘伊向四川省公司最高層推薦了馬馳,理由有三:超強的網絡技術能力、超強的市場營銷能力、超強的金融預判能力。

  馬馳進入面試程序。鐘伊回憶,但主考官不相信他這麼年輕擔任過總經理助理。

  最終,馬馳沒能轉正。

  鐘伊說,沒有轉正,意味著在移動公司沒可能擔任中層以上的管理職位。他推測,正是這次轉正失敗,導致馬馳心灰意冷離開移動公司。

  該公司一位高管說,大約2005年前後,馬馳離開瀘州到成都發展。

  鐘伊回憶,離開瀘州移動後,有一次,馬馳曾對全公司的員工群發電子郵件,大意是股市現在馬上要度過低迷期,號召大家“砸鍋賣鐵進股市”,可當時沒人聽,隨後股市果然大漲。ww

  飆車命喪獅城

  馬馳喜歡半夜開車,是因為這時候路上車少

  馬馳喜歡車。

  在瀘州的好友證實,在瀘期間,馬馳開的是一輛價值數十萬元的英菲尼迪。

  據媒體報道,在事故中撞毀的法拉利599GTO的價值約合人民幣900萬元,全球僅有599輛,是馬馳買給自己的30歲生日禮物。

  此外,馬馳還有一輛價值約合人民幣200萬元的寶馬房車。

  據新加坡媒體報道,馬馳是新移民團體天府同鄉會的活躍成員,妻子何婷婷是天府會理事。

  天府同鄉會會長杜志強說,馬馳積極參與該會的慈善活動,在頒發獎學金、幫助福利團體等活動上,每次捐款至少有千元。

  對於是否醉駕,與馬馳同齡的朋友理查德·張表示,馬馳喝一杯酒都會“臉紅”,沒有喝酒的習慣。

  馬馳母親曾對馬馳的朋友介紹,馬馳喜歡半夜開車,因為這時路上車少。

  5月12日凌晨3時,馬馳對妻子何婷婷說,他想跟朋友外出駕車“兜風”。隨後,他開著法拉利出發。

  車禍現場視頻畫面顯示,凌晨4時左右,路面亮著紅燈,馬馳的法拉利跑車以超過100公裡的時速撞向一輛的士,巨大的衝力又將的士撞向另一輛摩托車。

  馬馳當場身亡,他車上搭載的一名年輕女子頭部受傷被送入院;新加坡籍出租車司機和車內的一名日本女乘客在送院後不治身亡。

  據車禍現場拍攝的視頻,馬馳要為車禍負不可推卸的責任。

  鐘伊最後一次見馬馳是在2009年。當時,馬馳回瀘州請老同事吃飯,曾抱怨,不想在新加坡待一輩子,“獅城太小,沒有可飆車的路段”。

  鐘伊對此感到痛心。2003年12月12日,鐘伊說,他因超速也曾在四川遂寧發生車禍,腦震蕩失憶達一個月之久,隨後,因並發症帶來身體不便使他失去了職位,“我很後悔,沒有和馬馳交流車禍的教訓。”

  ■ 人物簡介

  馬馳四川瀘州市人,1981年出生於一普通單位職工家庭。中學時,開始接觸互聯網與金融股市。後來,選擇創業。

  2008年,他攜妻到新加坡從事金融和投資活動。

  今年5月12日凌晨4時,馬馳駕駛一輛價值140萬美元的紅色限量版法拉利599GTO跑車,在新加坡市區一交叉路口超速闖紅燈,與一輛出租車相撞。

  馬馳當場死亡,新加坡籍出租車司機和一名日本乘客在送醫院後不治身亡。

  事發後,31歲富翁馬馳的身世備受矚目。

  【馬馳資產】

  ●馬馳家境富裕,在獅城東部有一座價值約合人民幣1500萬元的豪宅。

  ●馬馳駕駛的法拉利599GTO價格約合人民幣900萬元,是馬馳去年買來送給自己的30歲生日禮物。

  ●除了此次事故中撞毀的一輛法拉利,馬馳還有一輛價值約合人民幣200萬元的寶馬房車。

TOP

白求恩在中國怎樣解決性需求?


來源:秦全耀的博客

  2006 年,又一秘密曝光,曝光者是一位在延安工作過的老革命沈容的作品《紅色記憶》。她在書中披露了,令人難以理解的“臨時夫人”現像。有兩位在延安工作的蘇聯 人,要求組織給他們找兩位“臨時夫人”,只限他們在延安期間有效。他們竟然如願以償的辦到了!每人得到了一位夫人。他們回國時,就給每位夫人發了“復員 費”。而這“復員費”竟然成了沈容同伴們打秋風的對像。弗拉基米洛夫的《延安日記》就寫到毛澤東曾經問他是否需要一個“伴侶”。連日本共產黨鼎鼎大名的野 板參三先生在延安時也找了一位“臨時夫人”。對這些“臨時夫人”來說,這也許可以算是她們為革命作出的犧牲吧。

  曾為中共軍事顧問的李德在支援中國革命期間,先與組織安排的蕭月華做了臨時夫妻,後來又結識了第二位妻子來自上海的漂亮女明星李麗蓮,李德在 1939年返回 蘇聯時請求將李麗蓮帶走,但因沒有護照簽證未得到批准,李麗蓮當場暈倒。毛澤東祝李德一路平安。李德含淚吻別李麗蓮後,依依不舍地登上飛機。從此他們天各 一方,再也沒有見過面。

  日共領袖野阪參三來延安時,他的妻子留在了莫斯科。但是他一直也沒閑著,與一位很有活力的中國女子莊濤一起生活,這名女子會說流利的日語。

  當美女莊濤出現時,野阪參三自然贊成“衣不如新”;而當與老妻重逢時,野阪又信奉“人不如故”了。野阪參三後來對莊濤的“薄情寡義”並非沒有前兆,他早已將話向莊濤挑明:我們的戀情是沒有結果的,你不過是紅色延安為我找來的“臨時夫人”、“性伴侶”。

  唯獨個色的白求恩是個例外,領導讓他當毛主席的保健醫,他不干。領導幫他找個中國妻,他也不干。理由很簡單,語言不通,習慣不同,在一起也不會幸福,所以,堅決不娶。讓人沒有料到的是,在等船渡黃河的時候,他跑掉了。

  白求恩真的跑掉了,但不是開小差。源於兩項“中國特產”的吸引:一是高粱米酒,二是鄉村娼寮。大家苦苦尋找,沒有結果,便求助於一位正在農村行醫的加拿大牧師,他的名字叫羅明遠。羅明遠不負重托,很快就從一家娼寮中把白大醫生架了回來。原來白求恩已經喝了好幾天酒,醉倒女人身邊。此時情景,恰如唐代詩仙李白的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也是,李白有個白,白求恩也有個白,一筆寫不出兩個白呀!

  白求恩是世界著名的胸外科專家,身為中日友好醫院首任院長的辛育齡是當年白求恩的助手,遺傳唄,開個胸,換個肺,至今都是這家醫院的拿手好戲。北京醫學會胸外科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劉德若這樣說,盡管已經八十好幾,可辛老動不動就是白求恩親自給傷員洗澡洗腳刷牙,領導給的馬自己不騎給服侍他的小戰士騎的白求恩教育。何止是醫學領域呀,在中國,紅色的東西特別有遺傳,領導愛評彈,就振興曲藝,領導哼“西皮二黃”,就唱響京劇。同樣,臨時夫妻也傳承,看今朝包二奶不就是陪睡的繼續。

  同樣是解決性問題,白求恩下娼寮,李德和野阪選擇了性伴侶。

TOP

英國外交部因伍德被害事件更正內部通報程序


來源:RFA

    因英商伍德在重慶被毒害事件英國外交高層直到2月份才獲知死因有異,英國外交部已更正內部通報領事作業程序,外交大臣黑格星期四寫信向英國議會告知更正之後的新內容。
   
    重慶的英國領事人員去年11月接到重慶公安部門通知英商伍德(海伍德)飲酒過量死亡,當時英國的外交人員按照例行的領事作業方式處置。而不幸正在重慶訪問的英國外交部國務部長(外交次長)傑裡米.布朗並未獲得通報也按照行程安排,和前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會晤握手和拍照。薄熙來的妻子谷開來後被指控涉嫌因財務糾紛,投毒殺害英商伍德,同案被告還包括薄熙來家的勤務兵張曉軍。
   
    星期四英國外交大臣黑格寫信給英國議會,通知當局已經更正英國公民在海外死亡的領事通報作業內部流程指南,黑格表示領事人員必須考量7個要點來決定通報的流程。黑格表示他相信如果在伍德死亡之時有這些考慮,英國外交部負責的部長們應該會比2月7日還要早的時刻獲知伍德死亡的相關訊息。
   
    伍德的死亡事件,華裔神探李昌鈺星期三也被報道,向美聯社透露有關重慶一名公安表示要他驗證一名死亡商人的血液來確認死因是毒物或是藥物致死,英國《每日電訊報》以及《衛報》也追蹤報道,但是李昌鈺還沒有回應英國媒體的追問。對於中國公安部門對伍德死因的調查結果,英國當局雖然沒有評論,但是相信中國高層對英國保證追查到底的承諾。
   
    上個星期五在中國北京訪問的英國外交部國務部長(外交次長)傑裡米.布朗,就英國《獨立新聞》駐京記者沃克爾有關中國公安掌握伍德是被毒害死亡的證據詢問時表示,他相信中國當局如果認為是時機要公布有關證據,中國當局就會在恰當的時機這麼做,而他不適合在調查的時刻作評論。根據英國外交部門表示,傑裡米.布朗上周在北京的訪問,包括揭幕“藝術英國文化界”活動,也和在北京的英國企業界人士會面,參訪提供同性戀人士協助的北京同志中心等。

TOP

六四前夕異議人士遭嚴控 進入敏感期新疆廣招協警(圖)


來源:RFA

    浙江杭州的異議人士呂耿松及陳樹慶和山東的孫文廣,分別被公安傳喚、警告及軟禁。此外,烏魯木齊市民星期四對告訴本台,新疆已進入敏感期,為應付七五事件周年、亞歐博覽會、“十一”國慶及古爾邦節等,當地正在擴充安保人員。
   


    圖片:烏魯木齊街頭的治安巡邏員,日薪五十元。(市民提供)

    六四前夕異議人士遭嚴控 進入敏感期新疆廣招協警

    距離“六四事件”二十三周年還有十天,當局正在部署一年一度的監控措施。浙江民主黨人士呂耿松星期四被當地翠園派出所傳喚。他的黨友陳樹慶當天告訴本台:“早上十點半左右,汪雪娥(呂耿松妻子)給我打電話說,呂耿松被他們叫走了,汪雪娥到派出所去,派出所的公安、所長都很嚴肅,說呂耿松起碼要關今天一整天,現在到底什麼事情,我們也不知道”。
   
    呂耿松的妻子汪雪娥對記者說,分局的多名國保都在派出所:“十點鐘被片警叫到派出所裡,派出所上面來了五六個人,我到派出所去他們把呂叫到審犯人的地方, 很嚴肅的,後來我電話也打不通,他關機”。
   
    陳樹慶說,他自己也已被提前告知,六四期間公安會派人看守他,時間比以往長:“國保已經來打招呼過來,他說,六四前後對你要有所限制,會派人來看牢你的,希望你不要讓看管人員為難,我說幾天,他說就前後三四天,但是派出所下面的協警說,上面國保安排他們十天,這麼早打招呼的話,比往年更神經過敏”。
   
    記者:去年六四呢?
    回答:去年六四也就是6月3號,6月4號,6月5號,或者前後的星期六,星期天。
   
    貴州異議人士近期也遭到當局嚴控,包括李仁科,糜崇標等人均在一定程度上,被限制自由。
   
    而在濟南,山東大學退休教授孫文廣自本月中旬,已被24小時看管,不得隨意出門,他說:“現在被看管著,從15號,估計要到六四”。
   
    記者:去年有這麼久嗎?
    回答:去年就是三四天吧,今年時間長。
   
    記者:如果要出門,怎麼辦?
    回答:有一個車,有兩個人跟著,要我坐他的車,是公安處的車。
   
    今年2月以來,連續發生王立軍、薄熙來事件以及陳光誠等國際關注的事件。孫文廣分析,當局的嚴控可能與此有關:“可能是形勢比較干嘛吧(敏感),怕沒有辦法控制,六四,十八大,又出了陳光誠的事,還有重慶的王立軍,薄熙來等,加在一起,他們覺得緊張”。
   
    去年7月至今年3月,新疆發生多起因民族矛盾導致的襲擊事件,造成數十人傷亡。從現在開始,新疆也進入敏感期。烏魯木齊市民張先生星期四告訴記者,當地新建了許多治安崗亭,招聘保安員,防範“六四”後的“七五事件”三周年及民族衝突事件:“這段時間又開始准備亞博會了,安保措施現在又加強,新修了很多治安崗亭,又招來很多協警和巡邏隊員”。
   
    張先生說,當局不惜巨資在各區招聘所謂的維穩工作人員:“維穩人員一天五十元,協警是在派出所干,一個月一千元,然後出勤一天,補助三十元,包午餐和社保,今年要招很多”。
   
    有評論認為,進入下半年,新疆的局勢依然嚴峻,民族矛盾將繼續惡化。張先生說,敏感日也越來越近:“七五算一個,亞歐博覽會(9月開幕)、國慶、古爾邦節,這些都算是敏感時期”。
   
    自2009年“七五事件”以來,新疆一直在擴充警察人數。官方媒體今年一月曾報道,新疆自治區黨委決定,新招8000多名民警,實現村級警務室“一村一警”,帶領3名以上協警及6名以上民兵、聯防隊員,共同做好社區巡邏防控、流動人口管理、查處非法宗教活動、重點人員管控等維護穩定工作。

TOP

孔子學院”神速發展後的尷尬


來源:RFI

    為推廣漢語教學和傳播中國文化,增強中國的“軟實力”,提高在世界上的“話語權”,中國大陸政府機構“中國國家漢語國際推廣領導小組辦公室”從2004年來,在全世界廣泛開辦“孔子學院”。在經歷七八年的神速發展後,“孔子學院”在一些國家和地區遇到了尷尬局面,甚至受到懷疑和排斥。
   
    美國國務院上周發布公告,要求全美的孔子學院必須得到美國認證,並指在學院教授中文的中國教師和志願者違反了簽證規定。美國國務院說,孔子學院內教授中文以及文化的教師是以J-1簽證入境。J-1簽證是一種非移民簽證,供外國籍人士申請在美國作為交換學生、學者教書、工作和學習,以取得所謂的文化交流經驗。孔子學院的中國教師以教授、教師以及研究學者的身份到美國,但是他們教授的對像卻不僅是大學生,而是有不少小學和初中的學生。這違反了J-1簽證持有者不得在公私立高中、初中以及小學教書的規定。另外,美國國務院的通告還明確指出,如果以教授中文為由申請J-1簽證的話,贊助大學必須設立中文教學課程,而國務院並不認為孔子學院是贊助大學認可正式學分課程的一部分。
   
    表面上看,中美之間爭執的是孔子學院中國教師申請何種簽證的問題。實際上,這體現了美國民間和官方對中國孔子學院的一種懷疑和抵制情緒。孔子學院在世界各國的推廣十分迅速,比如在美國,從2004年起,到目前為止就在美國的48個州設立了81所孔子學院和299個孔子課堂。盡管大多數美國人一開始認為這給他們學習漢語提供了良好機會,但隨時間推移,也有不少美國人表示擔憂。盡管孔子學院通過教授漢語讓外國更加了解中國,但孔子學院的官方性質,被懷疑是中國通過孔子學院向外展現軟實力,甚至成為中國政府外交宣傳工具。今年3月28日,美國國會外交事務監督與調查專門委員會就“中國公共外交代價”舉行聽證會時,國會眾議員達納•羅爾巴克爾就指責中國通過私營媒體和公共教育“進行宣傳”。
   
    對於美國政府要求孔子學院進行資格認證,中國《環球時報》表示這令人不解,理由是:同樣在美國,也有德國的“歌德學院”、法國的法語學院等文化交流機構,它們並未被要求獲得美方認證。對此質疑,有專家回答說:美國的大學雖然一向都設有不同的文化中心,例如德國的歌德中心、法國的法語聯盟等等,但這些文化機構和中國孔子學院不同,都不是由政府出資管理。
   
    美聯社曾經撰文報道,中國“國家漢辦“開設孔子課堂的建議在南加州一些地區遭到抵制。當地居民給報紙投稿質問說,中國的資本已經改變了當地的商業,難道中國還要改變美國的孩子?孔子在世界上的知名度很高,打著孔子的招牌辦學,確實有效,但孔子是不是孔教?還僅僅是一位哲學家和教育家?一般外國人對此並不明確。一些美國人對不斷湧入的中國文化強勢表示排斥,他們認為開設孔子文化課堂是一種“宗教入侵”和“文化入侵”。
   
    中國作為世界強國日益崛起,中文受到歡迎,中國政府利用這個實際需求來擴大中國語言和文化的影響。但從意識形態上來看,中國又是共產黨一黨專政的國家,傳播某一獨裁體制的語言文化,就會使民主體制下的一些外國人感到威脅。面對這種不安,主張“和為貴”的孔子也幫不上“孔子學院”的忙了。這說明,語言文化不是純粹的科學,包含代表著種種不同的政治理念和歷史傳承。
   
    如果拋開意識形態,僅僅談漢語教學的話,孔子學院到底教給外國人什麼呢?中國官方重視孔子學院而大把給錢,在國外開了好多分院,推出的課程已經可以涵蓋發達國家從幼兒園到大學的所有年齡層。但知情者說:外國人在這裡,似乎只能認識幾千個漢字、包包餃子、打打太極、穿上戲服演演京劇,無非是模仿一點中國文化的皮毛。因此,在很多人眼中,孔子學院距離其創立時的初衷還有相當的距離,目前大多數等同於一所“漢語培訓學校”。而在教學方法模式上,孔子學院也遇到了瓶頸。
   
    中國的孔子學院目前已經在全球106個國家的350多個教育機構落戶,在國外中小學設置的孔子課堂發展更快,現已達到500多個。但在數量上神速發展的同時,也到了對其本身尷尬局面有所檢點的時候了。

TOP

張德江要為7.23動車事故翻案


來源:參與
作者:洪深

(參與2012年5月26日訊)《重慶晨報》昨日(2012年5月25日)一消息顯示:張德江要為7•23動車事故翻案,借此掃清“入常”障礙。鳳凰衛視昨日對這一新聞進行了評述。
   
    題為《院士:惡意炒作7•23動車事故造成很大負面影響》消息稱:24日上午,由廣州市科技和信息化局主辦的“2012年百名院士專家廣州行”正式啟動,活動時間將一直持續到2013年3月。在昨天的啟動儀式上,鐵道電氣化自動化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錢清泉作了“軌道交通安全的保障”主題講座,他強調。雖然目前中國的軌道交通建設存在有點“急”,人才培養不力等問題,但中國高速鐵路的發展已經到了世界先進水平,甚至在某些方面引領世界。可是由於媒體對7•23事故惡意炒作,造成了很大的負面影響,導致中國高鐵出口可能性為零,國內鐵路建設遭受停工等重大損失。他質問:公路交通每年傷亡人數達30萬,軌道交通少得多,為何媒體只糾纏7•23動車事故?“故意炒作造成這麼大的負面效應,本來我國在去年可以做到8000公裡的軌道,結果因為這一炒作,正在開工的全部停工了,國外有十幾個國家要引進中國的高速鐵路技術,結果合同全部停止了。”
   
    網民指出,這一新聞令人費解:“2012年百名院士專家廣州行”本是廣東地域的新聞,為何卻是《重慶晨報》首發此消息?今日《重慶晨報》是重慶新主公張德江,而副總理張德江正是去年代表國務院處理7•23動車事故的主要負責人,媒體一直認為張德江當時應對適當,導致了埋車頭毀證據延遲救人等重大錯誤。而今《重慶晨報》借鐵道院士錢清泉之口為為7•23動車事故翻案,分明是替張德江翻案。分析張翻案的主要目的,是如今其雖以整頓重慶之功成十八大“入常”候選人,但並不穩固,特別是去年處理7•23動車事故的錯誤成為競爭對手的把柄,所以急欲洗清。而最徹底的清洗,就是全面否定7•23動車事故的媒體報道。
   
    專家認為,這一動態顯示中共高層對十八大“入常”人選仍未統一思想,眼下鬥爭更趨激烈。
   
    2012年5月26日

TOP

美國人權報告提到128位中國維權人士名字


來源:參與
作者:紫荊



(參與2012年5月25日訊)美國政府於昨天(5月24日)發布的“2011年度人權國別報告”,其中涉及到中國的部分(http://www.state.gov/j/drl/rls/hrrpt/2011/eap/186268.htm)共提到128位中國維權人士的名字。其名單如下:
   
    冉建新(Ran Jianxin)、薛錦波(Xue Jinbo)、李林東(Li Lindong)、哈達(Hada)、高智晟(Gao Zhisheng)、郭飛雄(Guo Feixiong)又名楊茂東(Yang Maodong)、江天勇(Jiang Tianyong)、趙克鳳(Zhao Kefeng)、胡東聖(Hu Dongsheng)、羅勇泉(Luo Yongquan)
   
    艾未未(Ai Weiwei)、Huang Bingzhang、王榮文(Wang Rongwen)、陳西(Chen Xi)、廖雙元(Liao Shuangyuan)、吳玉(Wu Yuqin)、盧勇強(Lu Yongxiang)、李任科(Li Renke)、黃燕明(Huang Yanming)、莫建剛(Mo Jiangang)、
   
    Tian Zuxiang、王荔蕻(Wang Lihong)、張鑒康(Zhang Jiankang)、陳雲飛(Chen Yunfei)、Dang Guan、查建國(Zha Jianguo)、陳光誠(Chen Guangcheng)、劉曉波(Liu Xiaobo)、劉霞(Liu Xia)、楊在新(Yang Zaixin)、
   
    許坤(Xu Kun)、吳鎮琦(Wu Zhenqi)、於雲峰(Yu Yunfeng)、李二平(Li Erping)、陳瑞武(Chen Ruiwu)、尚志紅(Shang Zhihong)、楊洪義(Yang Hongyi)、劉曉原(Liu Xiaoyuan)、楊玉奎(Yang Yukui)、劉賢斌(Liu Xianbin)、
   
    冉雲飛(Ran Yunfei)、王炳章(Wang Bingzhang)、Alim、Ablikim Abdureyim、師濤(Shi Tao)、王小寧(Wang Xiaoning)、周勇軍(Zhou Yongjun)、楊春林(Yang Chunlin)、胡明軍(Hu Mingjun)、Huang Xiangwei、
   
    孔佑平(Kong Youping)、Ning Xianhua、Li Jianfeng、Li Xintao、Lin Shun’an、李旺陽(Li Wangyang)、She Wanbao、Liu Xiaoyuan(Sichuan rights activist)、Su Zhimin、Zhang Rongliang、
   
    Dilkex Tilivaldi、Tenzin Deleg、梁海怡(Liang Haiyi)、陳忠(Chen Zhong)、呂耿松(Lu Gengsong)、陸建華(Lu Jianhua)、Dilshat Perhat、Nureli Azat、Nijat Azat、Memetjan Abdulla、
   
    陳宏(Chen Hong)、陳永剛(Chen Yonggang)、朱虞夫(Zhu Yufu)、魏強(Wei Qiang)、程建萍(Cheng Jianping,網名王譯(Wang Yi)))、袁新亭(Yuan Xinting)、唐荊陵(Tang Jingling)、劉士輝(Liu Shihui)、孫德勝(Sun Desheng)、廖亦武(Liao Yiwu)、
   
    艾曉明(Ai Xiaoming)、劉萍(Liu Ping)、梁樹新(Liang Shuxin)、舒可心(Shu Kexin)、吳青(Wu Qing)、喬木(Qiao Mu)、吳立紅(Wu Lihong)、謝長發(Xie Changfa)、郭泉(Guo Quan)、陳樹慶(Chen Shuqing)、
   
    桑堅成(Sang Jiancheng)、楊天水(Yang Tianshui)、姜力均(Jiang Lijun)、Abdulla Jamal、Adduhelil Zunun、Nurmuhemmet Yasin、Chen Yuqian、Feng Xinchun、Gonpo Lhundrub、Gonpo Thar、
   
    Jalo、Tselo、Huang Yunmin、Huang Zhuyu、Jiang Cunde、Jiang Shiye、Li Xiulian、Zhang Chengxiang、Li Jianfeng、Lin Shunan、
   
    Li Shanwen、Li Wuyi、Liu Jian、劉建軍(Liu Jianjun)、Luo Xi、Memet Turghun Abdulla、Miao Wanli、Ning Xianhua、Wang Jun、Wang Miaogen、
   
    Wang Suhua、Xu Haiyan、Xu Zexin、薛明凱(Xue Mingkai)、袁顯臣(Yuan Xianchen)、Zhao Dongmin、Zhu Fangming、左小環(Zuo Xiaohuan)。
   
    對此,著名網絡人士北風表示:“比較美國關於中國和朝鮮2011年度的人權報告,有個非常顯著的區別就是關於中國的報告裡全是具體的人、事及統計數字。而北韓只有些模糊的材料和寬泛的敘述。這也說明中國當局已經很難實現有效的信息封鎖。”而著名學者楊恆均也表示:“這兩年的美國人權報告,還有一個微妙的變化:以前報告中的舉例往往是以“民主大佬”的遭遇為主,結果北京只要把這些人封鎖,民眾就搞不懂了。今年列舉的人名中多了一些普通的維權者。當然,希望今後能夠關注更廣泛的人權,例如世界上最悲摧的群體農民工。”
   
    下面是中國維權人士對此的留言:
   
    @irrenhaeusler: 為什麼許多祖國人民對美國政府發佈人權報告說「中國是個專制獨裁國家」這麼不滿?胖妹心裡也承認自己胖,但別人公開說她胖,聽起來總覺得很傷感情。「我胖關妳屁事」、「說我胖,妳身材又好到哪裡去」,憤青情緒反應的邏輯一模一樣。
   
    @wxhch64 核心提示:5月24日,美國國務院發表了2011年度人權國別報告。。。人權報告在論及中國人權狀況時,開頭便指中國為“專制國家”。http://t.co/az2L0CUd。預測,一周內兲朝會出個《美國人權報告》,將會以翔實的資料揭露美帝國主義的“真實嘴臉”!
   
    @wxhch64 我被勞教一年半都沒上啊。2010年倒不知怎麼上了。RT @mozhixu: 中國人權真心退步啊,2009年俺軟禁個10來天就上了人權報告,現在動輒軟禁上個把月,都上不了人權報告了,呵呵
   
    @wenyunchao 美國關於中國2011人權報告中提及的名字:萬延海、一長串勞工維權系獄人士。(完) 唉,看下來就是觸目驚心,所有的案例幾乎都有公開報道,期待盡快有中文版放出。
   
    @wxhch64 關於王譯@wangyi09那段也有錯誤。 RT @mozhixu: @wenyunchao 09年寫我的名字還寫成zhao hun 呢,好在筆名 mozhixu 沒錯。
   
    @zhyang89 看到名單裡再一次沒有我的名字,心中五味雜陳。很憋氣,我都沒上名單,卻受著和名單上的人一樣的麻煩。但也開心,這樣我的壓力會小了。當然我確實不給他們找麻煩。希望六一就不面對面不談話了,電話談完就得了,就怕他的領導非要面談,嗚呼哉。
   
    @1984to1776: 其實美國人權狀況也不是沒有問題。關鍵是支那那些矬逼黑美國都黑不到點上,看著讓人捉急,希望支共可以雇我寫《美國人權報告》,價格從優。
   
    @yueyexiake: 長長的名單,長長的鎖鏈。
   
    @lvkaiwen: 在美國人權報告稱中國為“獨裁國家”之際,人民日報指責西方民主人權輸出,是讓世界不得安寧的禍根,嚴重危害人類和平。人民日報稱:“國權比人權重要得多,以‘人權高於主權’為借口,以世界警察自居,侵犯別國主權,是對人權的最大破壞”。
   
    @wenyunchao 比較美國關於中國和朝鮮2011年度的人權報告,有個非常顯著的區別就是關於中國的報告裡全是具體的人、事及統計數字。而北韓只有些模糊的材料和寬泛的敘述。這也說明中國當局已經很難實現有效的信息封鎖。
   
    @yanghengjun 這兩年的美國人權報告,還有一個微妙的變化:以前報告中的舉例往往是以“民主大佬”的遭遇為主,結果北京只要把這些人封鎖,民眾就搞不懂了。今年列舉的人名中多了一些普通的維權者。當然,希望今後能夠關注更廣泛的人權,例如世界上最悲摧的群體農民工。http://t.co/wTnk7xlL
   
    @gaoming: 美國發表2011年度人權國別報告稱中國為“獨裁國家”,我是堅決不同意的。中國哪裡是什麼獨裁國家,分明就是一個“人民公僕”們排排坐分果果的國家嘛。
   
    @try2feel: 人權到底好不好?看看胖子的頭、瞎子的腳、女訪民的褲子,新華社的稿。
   
    @lianyueBot: 美國國務院發表涉華人權報告,指中國為“專制國家”,人權狀況“極為糟糕”。——真無知啊,多年以來,中國在《人民日報》、《北京日報》和《環球時報》的努力下,人權早就比美國好了五倍。
   
    @zicaoyuan: 美帝大膽!人權報告竟然稱中國為獨裁國家!為了表示強烈抗議,強烈建議中央下令在美的中國留學生,游客,二奶,官二代,富二代、、、立即回國,拒絕支持美帝的經濟建設!撤回孔子學院,不讓美帝享受古老的中國文化!是中國人就轉發!不轉發的下輩子還是中國人!
   
    @pauldeng: 看了一下新鮮出爐的2011中國人權報告原文 http://t.co/HL12bVxy 第一句話就是中國是專制國家,在這個國家共產黨最大。國內報紙只敢批判前半句話,後半句都不敢提。
   
    @mozhixu:China continues to be an authoritarian one-party state that imposes sharp curbs on freedom 果然用詞很溫和嘛,都沒有用autocrati
   
    @liu_xiaoyuan: 搜狐騰訊網易門戶網站,今天頭條新聞是“美國發表人權國別報告抹黑中國人權狀況”。作為一個在去年被失蹤過,即將被剝奪律師權利的中國公民,我認為美國攻擊中國人權狀況很糟糕,這完全是“拙劣表演”我始終相信官員的說法,中國人權狀況要比美國好五倍。
   
    @wanghaoxuan 美國的年度人權報告覆蓋的是聯合國所有成員國,並沒有特意針對某一個國家。中國所謂“針鋒相對”地單獨發一份美國人權報告是自取其辱。美國政府之所以發這份報告是因為國會要求它報告過去一年裡為推動世界人權事業做了什麼貢獻。中國政府也可以每年報告一下去年為了維護世界各國獨裁勢力做了些什麼。
   
    @yanghengjun:美國人權報告羅列了一百多位中國人的名字,他們的人權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侵犯。事無巨細羅列具體人名是頭一次,說明他們更深入介入。也可能是針對每年中國也相應搞一個《美國人權白皮書》的新策略。今年,如果北京要批評美國的人權,也必須得有一些名字。還好,孔子學院的老師可以列出來哦。
   
    @wenyunchao: 其實我們都可以仿照美國發布的中國人權報告樣式做一份中國民間版的中國2011年度人權報告,多幾個人用谷歌文檔協作應該挺輕松就可以完成。2011來不及也可以動手寫2012的。

TOP

陳光誠接受CNN采訪 披露郭玉閃率團營救


來源:博訊

(編者按:此報道中文版出處不詳)中國人權活動家陳光誠在不可思議地逃出被軟禁的家中之後,首次接受了深入的電視采訪,他告訴CNN他離開中國的經過和他一直為其在中國的家人與朋友們擔心。
   
       陳光誠談到了近日他正在“品嘗”自由。
   
      “我已經很久沒能感受到(大自然)了,”身為盲人的陳光誠說。“我(在過去幾天)能有時間沐浴在陽光之中,感受著微風拂面。我感到我已經很久沒能這樣了。錯過這些已太久了。”
   
      在被問到他在公開與中國政府叫板時,陳光誠說,“這對我來說很自然,非常自然。我覺得懲惡揚善是人的本性。”
   
       陳光誠說他在中國被軟禁在家中的經歷給他帶來很多痛苦。
   
      “在這裡,我想糾正一點,”陳光誠說,以後“讓我們不要用‘軟禁’這個詞,而應該用‘非法拘禁’。要描述那段時間發生的事對我來說很難。但是,我可以說我承受的是超出想像的。”
   
      陳光誠逃離了在山東的非法拘禁後,於上周六抵達美國,結束了這場北京與華府間的外交風暴。
   
      陳光誠告訴CNN他和他的妻子在山東被非法拘禁期間經常被毆打。
   
      “是的,這超出任何人的想像,”陳光誠說。“但是我現在不想說此事。”
   
      來到美國已經五天了,關於這次逃出的經過,陳光誠說他還在整理他的思緒。
   
      “在避開了那些危險與障礙後,我能夠從(家鄉)東師古村逃出來,然後給我在北京的好友郭玉閃打電話。”
   
      “他很快帶了一個團隊來找我,並將我帶到北京。在路上我們聊了很多,並得知在外面的世界正在發生著什麼。所以,郭玉閃在這次行動中扮演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陳光誠說。
   
      陳光誠說,盡管當時呆在北京一個安全的地方,他還是開始擔心自身的安全。他的腳傷當時正在接受一些治療。他想到了一個更安全的地方。
   
      “我想說一件事,可能會讓很多人吃驚,”陳光誠說。“當一群人一起完成某件事時,他們通常會爭是誰的功勞。而在營救我的這件事上,所有去山東並找到我的人,當消息曝光後,他們都爭著承擔風險而不是功勞。他們都在試著將責任擔到自己身上而讓別人更安全。”
   
      陳光誠擔心中國政府會報復那些曾幫助過他的人。
   
      “我當然很擔心。我們能看到,自從我逃走後,他們針對我家人的報復還在繼續並更加激烈,”陳光誠說。
   
      在陳光誠逃出村子後不久,他的侄子陳克貴被抓捕並以殺人罪被指控。陳克貴的律師周四表示,陳克貴的父親、也就是陳光誠的大哥陳光福已經逃出了東師古村,去北京尋求法律援助。
   
      “當十幾名男子拿著武器,半夜闖入你的家中,將你的父母扣上頭罩帶走,並且這種拘捕沒有任何的法律依據,然後回來攻擊我的侄子,他的反抗是在他被打得忍無可忍的情況下發生的,根據中國的法律他的行為是正當防衛,”陳光誠對CNN說。
   
      “那些人打傷了我侄子的頭,令他流血流了三個小時,他的衣服都碎了,他們用來打他的那些棍子都打彎了,如果在這種情況下的行動還不叫自衛,那在中國的法律中,‘正當防衛’一詞還有何意義?”陳光誠補充道。
   
      陳光誠稱中國政府在試圖通過一種不公平的法律程序來判他的侄子有罪。
   
      “他們目前正在做的與他們在2006年對我所做的沒有什麼區別,”陳光誠說。“他們告訴我的侄子‘沒有律師願意為你辯護’。然後他們對外面的律師說 ‘陳克貴已經找到了律師’。我在2006年經歷過同樣的事。在那時我很清楚地對他們說,我要有我自己的律師。我不需要你們來給我指定律師。但是他們就強來……一個政府在我的抗議下仍(強行)給我指定律師。”
   
      2006年,陳光誠被地方法院以損害公物罪和聚眾阻礙交通罪宣布判刑四年零三個月。該判決在陳光誠的支持者們看來非常荒謬。
   
      2010年陳光誠被從監獄釋放後,他與他的妻子、母親和女兒被限制居住在家中。
   
      “陳克貴的案子應該被轉移到其他的地方審理,這樣他能有一個公正的審判,他才能找回自己的清白與自由,”陳光誠說。“中國的刑事訴訟法意味著山東當局不能插手陳克貴的案子。”
   
      這個案子“將是一個測試中國法治的基准,將是一塊試金石,”陳光誠繼續說道,“因為在這個案子中,所發生的並不難核對。事實的真相很清楚。關鍵在於他們是否會依據事實,按照法律程序。
   
      上周六,陳光誠通過翻譯對外界說,美國政府已經使他享有了部分的公民權。他希望人們能與他一起努力在中國實行“公平與正義”。陳光誠說他希望在身體與精神上都能快點恢復。

TOP

中美在港諜戰 國安部淪陷


來源:東方日報
   
    中美兩國在香港爆發諜戰,來自北京的消息指,中國國家安全部一名副部長秘書,早前在本港落入美國情報機關設下的美人計陷阱,與女諜幽會時遭拍照勒索,變節後為美方提供大量重要國家機密,於年初落網。由於其接近高層,掌握國家領導人才能看到的核心機密,因此成為內地近年來最大間諜案,牽涉到三百五十多名官員。有指該案令中共最高層震怒,下令徹查,涉案副部長被停職。
     

    豪宅幽會女子遭拍照勒索
   
    昨日出版的本港雜志《新維月刊》引述消息指,該名秘書早年在美國留學時,被美國中央情報局(CIA)策反並招募成為間諜。美方為爭取他,特別制訂了周密的方案,並對其進行培訓。之後該名間諜在CIA精心策劃安排下回國,成功打入國安部,並通過一系列審核,升任國安部副部長秘書,可以接觸到黨和國家領導人才能看到的核心機密。報道指,該案件目前已牽涉三百五十多人,案件所牽涉副部長已經停職,而事件更令中共最高層震怒,下令全面徹查。
   
    不過,北京消息人士昨向本報透露不同版本,指該名秘書是在本港中美人計變節。消息人士更透露,該秘書年約三十八歲。他於上世紀九十年代,在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畢業後分配國安部工作,由於工作出色,六年前被選派為副部長秘書,屬於正處級官員。三年前,因工作關系經常來本港,結果被色誘落入美人計陷阱,在本港一處豪宅內與一女子相會時,被有關國家情報人員拍照勒索,之後變節成為外國間諜,並多次在本港與外國情報人員會面。
   
    消息指,由於其接近高層,多次跟隨中央高層出訪,掌握大量中央核心機密,並不斷提供給外國情報機構,其中包括中國在境外的部分情報網及外交談判機密等。國安部反諜機構去年初發現內部可能隱藏有內鬼,經過一年多追蹤,終於鎖定目標。為引蛇出洞,反諜人員故意在極小範圍內,放出「中央重大機密」消息,結果發現國外情報機構很快就掌握,於是在今年一月采取行動,將該秘書拘捕。
   
    或以叛國罪處決
   
    據稱,這是自一九八六年,國安部北美處長俞強聲叛逃美國事件以來,國安部內部最嚴重的間諜案。因此震驚所有中央高層,該間諜料將會遭到最嚴厲懲處,以叛國罪處決。

TOP

18“大”偽政治局常委減為7人主要有兩個原因


來源:博訊

    日前報道了下一屆政治局常委由九人減為七人,七人中目前只確認了習、李,另外五人要從20人名單中選出。對減為七人媒體已經有各種說法。根據近期的各種信息分析認為,常委變七人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薄熙來事件:事發後傳出政治局開會出現8:1的處理意見(8人同意1人反對),人多分歧多,重大事情上難以處理。薄熙來這樣重大、顯而易見的事情都有分歧,如果不是媒體曝光帶來的壓力,政治局的投票可能是5:4 或4:5,後果嚴重。按這個邏輯,政治局常委減為七人會更有效率和容易統一意見。

    2、平衡問題:減少兩個名額,排隊進常委的候選人數大大減少,在選擇下任人選上,比9人結構相對容易平衡。也就是說,7人之後的2人,有更多的人介於可進可不進,更多的人覬覦,挑選過程變得更為復雜。
   

TOP

中國網絡觀察:孔子、數字與P民


來源:VOA

記者: 齊之風 | 華盛頓

   

時任中國教育部副部長吳啟迪2006年在堪薩斯大學孔子學院講話
   
    美國政府日前叫停中國政府在美國辦的“孔子學院”。中國外交部以及官方報紙對美國政府的舉措提出異議。與此同時,中國網民則普遍為美國叫好,為中國當局喝倒彩,並趁機對“孔子學院”所暴露出來的中國貪污腐敗的政治制度提出強烈抨擊。
   
    *“孔子學院”或將夭折於美國*
   
    近年來北京當局投入巨資在美國和世界各國興辦所謂的“孔子學院”,作為擴展中國“軟實力”和進行對外宣傳計劃的一部分。美國國務院日前發布公告,要求在美國的孔子學院中國教師在本學年結束時,也就是今年6月底必須回國。
   
    美國國務院5月17日發布的公告說,目前在美國持有J-1簽證的孔子學院中國教師將必須在今年6月本學年結束前停止教學活動。有關教師將必須回國。國務院的公告說,根據相關法規,持J-1簽證的教師不允許在公立和私立小學、中學進行教學;只有在得到認證的中學以上機構的有關院系內才能教授中文學習課程。
   
    美國是中國擴展“軟實力”和進行對外宣傳的重點對像。據美國的《今日美國報》今年1月報道,中國政府出資在全世界90多個國家的300多所大學興辦了名義上是進行中國語言和文化教育和研究的孔子學院,美國占了其中的大約70所。
   
    美國國務院的通告假如付諸徹底全部實施,那麼,在美國的孔子學院即使不是就此徹底夭折,也將只能是奄奄一息。
   
    *官方表示異議,民眾表示贊成*
   
    中國官方對美國方面的舉措提出異議。中國網民則大都表示支持。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星期四表示,“中方主管部門正與美方進行溝通。我們希望此事能夠得到妥善解決,不影響有關項目正常開展。”
   
    中國執政黨共產黨機關報《人民日報》海外版25日則發表評論表示:“‘喊停’孔子學院是不負責任的單方謬舉。”
   
    與此同時,從中國微博用戶最多的新浪微博來看,中國官方所表示的異議招致網民針鋒相對的反駁、嘲弄、駁斥、譴責。許多網民為美國的舉措叫好。例如:
   
    “裸奔在春天裡:外交部說孔子學院是應美方要求成立的,意思是說美國人不能自已取締自己要求的機構?人家覺得你髒,把你轟出來,你這當小姐的還挺有理。”
   
    “四海漫游的驢:每個孔子學院中方要出5萬-10萬美金,而且公司網站維護服務費是別人的好幾倍,也不是招標得到的。 我們就想知道,這筆錢憑什麼我們老百姓要出,出了又花到誰的頭上? 原來什麼都不提,現在被人家審查了,就開始煽動民族情緒。”
   
    *孔子學院牽出腐敗數字*
   
    中國政府在世界各地興辦孔子學院,目的是打造所謂的中國軟實力,也就是提升中國對其他國家人民的吸引力。然而,中國政府的所作所為,讓中國公眾不滿甚至憤恨,導致中國的“軟實力”宣傳成為宣傳中國政府腐敗貪污,讓中國人和外國人倒胃。
   
    中國公眾的不滿,由以下這則在中國互聯網上廣為流傳、原作者已不可考的微博可見一斑:
   
    “以‘漢語國際推廣’為招牌的孔子學院,一年耗費多少稅款? 2008年預算高達16億。此後更是一年更比一年多。希望工程歷經20多年,也才募集50來億。這麼大把撒錢到國外去搞教育,怎麼就舍不得花點錢在自己祖國的花朵上?”
   
    上面這則微博所提到的“希望工程”指的是中國官方發動和經營的支援教育的慈善項目。由於其捐款管理長期不透明,被公眾普遍懷疑貪污嚴重。20多年募集的50來億元人民幣,到底有多少用於教育,有多少被貪污浪費,目前只有天知道。
   
    *孔子與貪污腐敗的數字*
   
    出生在2600年前的孔夫子做夢也沒有想到,他有一天如此揚名四海,他的名字會如此跟貪污腐敗的數字緊密相連:
   
    “憤怒的飛鳥撲啦啦:一般說來,維護像孔子學院那樣門可羅雀的網站,年服務費最多不過十幾萬元,但國家漢辦(孔子學院總部)卻支付了3520萬元。”
   
    “托瑪斯洋:孔子學院就是一幫貪官污吏們洗錢的機器和方便提人民血汗錢的提款機。”
   
    “天天好運氣:哈哈太對了,這次要謝謝美國人。每年所謂的孔子學院要花16億!這麼些年來希望工程才募集到50億啊。現在這所謂的學院成了某些官員的提款機了。我們的錢就花這了! ”
   
    對於中國公眾提出的這些質疑,中國政府沒有做出任何解釋和說明。
   
    *中國網民的政治譴責*
   
    假如說中國當局大力興辦孔子學院的目的在於對外宣傳展示中國的軟實力,對內增強民眾對政府和執政黨的向心力,那麼,至少就目前來看,中國當局取得的是適得其反的效果;或者,是免費宣傳了美國的軟實力:
   
    “習兒巴喬夫:實際上就是個漢語學校,相當於國內的培訓機構!而這些老師都是紅二代及親屬,打著教國學的名義騙取教育部的經費。為他們能長期留在美國從而獲得綠卡。美國人不是傻子!”
   
    “那些年我_們一起蹉跎的歲月:孔子學院?不說也罷,你還好意思跟美國較勁?你那什麼破學院?哪些二流子在裡面當老師?都教些什麼亂七八糟的內容?每年不聲不響地花掉幾十億,光維護一個網站一年就是三千萬,你真敢理直氣壯地嚷嚷全世界都知道?就你這種價值觀這種不入流文化,也想搞文化輸出、搞意識形態占領?我一個P民都知道臉紅”
   
    *P民的痴心妄想*
   
    中國許多網民用“P民”來諧謔自稱,以諷刺聲稱讓人民當家作主的中國共產黨當局不把人民放在眼裡,甚至認為人民狗P不如。
   
    動用不知道多少億員的中國納稅人的錢在世界各地大力興辦在中國公眾看來是莫名其妙的孔子學院,中共當局的這種做法招致中國公眾普遍的抱怨。
   
    於是,美國叫停在美國的孔子學院,順理成章地受到許多中國人的歡迎。然而,假如有P民以為關閉在美國的孔子學院節省下來的經費可以多少讓中國公眾受益,那麼,從目前各種跡像來看,這種想法只能是痴心妄想。
   
    就在美國叫停孔子學院、中國公眾對孔子學院所暴露的政府貪污浪費議論紛紛之際,中國互聯網上再傳出一條讓孔子驚心、讓中國當局不快的新聞:
   
    “(中國)國務院研究室和社科院聯合調查報告指:截止2011年6月,中國共產黨員已然突破8990萬人,同年的公車消費為9865億,公款吃喝為8963億,公費出國旅游為8800億,舉辦各類活動招待貴客為8900億。另,從2000年至2011年,中國已向38個國家無償援助了總共3千億美元。”

      中共以及中國政府對這一新聞沒有做出評論。

TOP

薄瓜瓜畢業後將繼續留美讀法律


來源:VOA

記者: 丁力 | 香港



薄瓜瓜在哈佛大學畢業照
   
    薄熙來之子薄瓜瓜在哈佛大學畢業,有一位同他交談過的哈佛學者近日在亞洲說,薄瓜瓜將留在美國學習法律。
   
    *薄瓜瓜碩士*
   
    5月24日,24歲的薄瓜瓜在美國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Harvard University's Kennedy School of Government)參加畢業典禮,獲得公共政策學碩士學位。
   
    中共前高官薄熙來正由於“嚴重違紀”問題接受調查。而薄瓜瓜在畢業典禮上面帶笑容,看似輕松自如。在他接到畢業證書時,有些同班同學為他歡呼。在典禮之後,薄瓜瓜不肯對媒體談論他的父母或者他今後的計劃。
   
    *何去何從*
   
    美國哈佛大學的中國問題專家傅高義(Ezra Vogel)近日在香港和新加坡透露,薄瓜瓜近期主動與他談起家人的事情。傅高義稱“他非常害怕”。在這次長談中,薄瓜瓜非常關切父母的遭遇,也認為他現在的公開言行會招致更多問題,所以最好保持沉默。傅高義教授還說,薄瓜瓜原計劃畢業後回國,但現在打算留在美國讀法律。
   
    文學城網站有跟帖評論說,薄瓜瓜和陳光誠殊途同歸,都要在美國讀法律了,他們可以互相切磋。讀者馬馳勝寫道:“好好學法律!會有那麼一天,回去競選總統。”
   
    今年4月10日,中共中央在宣布谷開來涉嫌英國人伍德命案時提到薄瓜瓜。當局說:“薄谷開來(薄熙來同志妻子)及其子同尼爾•伍德過去關系良好,後因經濟利益問題產生矛盾並不斷激化” 。
   
    *薄送愛子赴西洋 卻在中華“傳毛教”*
   
    過去薄熙來在重慶大搞唱紅的時候,人們就注意到薄熙來的紅色言論和薄瓜瓜的英美生活之間的對比。有網友寫道,唱紅?瓜瓜唱不唱?“把瓜瓜叫回來一塊兒唱。”也有人回應說,高官的紅二代紅三代會喜歡唱紅的,因為這對他們有利,紅色政權本來就是他們的,沒老百姓什麼事兒。
   
    不少中文網站近年來流傳著薄瓜瓜和外國女孩在一起的“夜店照”、“派對照”,顯示了花花公子形像。其中有些帖子的標題是《爹在國內傳毛教,孩在國外嗑迷藥》。在2009年的這樣一個帖子後面有人寫道:“薄熙來在中國還怎麼好意思說教別人的孩子學共產XX主義?”
   
    不過薄瓜瓜後來解釋說:“化妝舞會的特點就是要求師生都以表演者的身份參與其中,大家都故意做出滑稽、搞笑的動作,這種方式能讓同學關系和師生關系更融洽”。
   
    人們也懷疑薄熙來夫婦的工資何以支付薄瓜瓜昂貴的費用。薄瓜瓜4月24日在哈佛大學的學生報紙《哈佛紅》(The Harvard Crimson,又譯《哈佛深紅報》)上發表聲明說,他在英國哈羅公學、牛津大學和哈佛大學的學費和生活費來自他獨立掙到的獎學金,以及她母親作為成功的律師和作家的積蓄。
   
    這個聲明得到1992個跟帖。有讀者們追問,是哪些獎學金?誰給的?公布出來。不少人懷疑另有金主資助薄瓜瓜,這幕後有政商勾結。
   
    中國高級官員的後代,有不少留學美國或者定居美國。

TOP

美議員指中國需求刺激非洲大像慘遭獵殺


來源:RFI
   
     美國一批參議員日前指出,受中國人喜好像牙、尤其不少中國爆發戶拼命搜尋像牙的刺激,導致一些極端團伙不顧一切射殺大批非洲大像。在非洲旅居的部分中國人也參與了非法像牙買賣。
   
    近幾年在非洲和中國抓獲的非法販賣的像牙數量之多令人驚訝。美國參議員指出,這種需求升高與一批中國人迅速暴富密切有關。這一結果導致非洲非法偷獵大像迅速增加,直接威脅大像的生存。
   
    根據一些自然保護區負責人提供的數字,在喀麥隆,從4月份以來,就有480只大像遭到屠殺。
   
    前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參議員約翰•克裡表示,中國政府已經查禁了大批像牙,但還需要做更多的工作,才能禁絕非法買賣像牙。另外一位美國參議員表示,在肯尼亞機場搜獲的90%以上的像牙涉及到中國。
   
    現在還有一個新的現像,就是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在非洲定居下來,私下收購像牙,然後出口到中國。
   
    據統計,在2011年,共有23噸像牙被海關搜獲,這等於著2500只大像慘遭殺害。

TOP

美國指港人政治參與權受制 難以和平改變政府


來源:RFI
作者:香港特約記者 麥燕庭
   
    美國國務院發表人權年報指出,港人政治參與權和改變政府的能力有限、警方濫捕以致影響集會自由,以及權力不足而又影響力不平均的立法會,是香港三大人權問題,而學術界的自我審查亦惹起美國的關注。
   
    24日公布的人權年報明確指出,作為香港小憲法的《基本法》限制了市民和平改變政府的權利,因為立法會半數議席由代表性不及地區直選議席的功能組別議員出任,亦令市民擁有不平等的投票權,港府雖然認同這不符普選原則,但卻無意削減功能組別議席,甚至延遲取消區議會委任議席的年限。
   
    此外,《基本法》亦限制立法會提出影響政府支出、政治結構或政策的議案,又設下極高的修改《基本法》門坎,實質效果是令中國全國人大擁有修改基本法的惟一權力。凡此種種,泛民主黨派認為,都足以令他們無法在議會取得多數議席或成為領導香港的行政長官,因為議會的投票制度會確保親商界和親北京人士取得多數議席。另一方面,這些親北京和商界的人士又會慷慨支持在港的親北京活動和議程,確保自己可以繼續占據主要位置。
   
    年報又指出,過去一年,公眾認為警方濫權情況明顯增加,尤其是中國副總理去年8月訪港期間的安排,妨礙集會自由,而對警方不滿的程度亦升至20%的創紀錄高位。
   
    新聞自由受壓和業界繼續自我審查亦惹起美國關注,更令人關注的,是學術界亦出現自我審查。年報明言,為獲取開展研究及授課的機會,一些香港學者進行跟中國有關的工作時,有自我審查,以期與內地維持良好關系。
   
    另外,美國亦關注到港府的出入境政策是否獨立自主。國務院的年報指出,港府雖然大體尊重遷徙自由(freedom of movement),但因政治理由而拒發簽證的個案卻有所增加,評論指,被拒入境人士多為狠批中國政策者,包括流亡海外的民運人士王丹、吾爾開希和王超華去年初想入境香港吊唁已故支聯會主席司徒華被拒;民運人士楊健利去年十月亦禁止入境香港。
   
    事實上,入境處這些限制入境的決定並非沒有問題,該處前年拒絕神韻樂團這個附屬於中國受制但在香港仍屬自由的法輪功的團員入境,去年三月,便被高等法院推翻。
   
    另外,年報亦關注選舉舞弊的指控、人口走私及少數族裔受歧視等問題。

TOP

中共高層欲淡化薄熙來事件


來源:DW

    據路透社報道,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近日要求高層干部在薄熙來事件上維護大局,在即將進行的十八大換屆前保持團結。
   
    據知情人士透露,在5月初的一次會議上,胡錦濤強調,薄熙來事件只是"個別現像"。該知情人士也確證,胡錦濤已經出手防止黨內出現更大的裂痕,同時也拒絕進一步追究薄熙來的支持者。
   
    自從今年4月其妻子谷開來被曝涉嫌殺害英國商人海伍德(Neil Heywood)後,薄熙來便被解除了重慶市委書記的職務。而在此之前,薄熙來一度被認為有望進入下一屆中共政治局常委。
   
    據一名中共退休干部透露,薄熙來事件將不是作為政治事件,而是作為刑事案件接受調查;中央領導層力爭在18大前確保一個穩定的政治環境,因此目前的方針就是結束一切紛爭和謠言。
   
    按計劃,中共18大將在今年秋天召開,胡錦濤、溫家寶將於2013年初退休,國家主席的繼任者最有可能是現任副主席習近平。
   
    據悉,近期高層會議頻頻,旨在確立18大前的黨內團結。一名退休干部透露,前國家主席江澤民也對胡錦濤表態,稱如果有明確證據證實谷開來確實謀殺了海伍德、以及薄熙來確實犯了重大錯誤,應該將其作為孤立的刑事案件處理。這名退休干部還透露,近期不穩定因素過多,而18大換屆必須萬無一失。
   
    意識形態之爭
   
    據悉,胡錦濤要求與會官員停止意識形態之爭,中止謠言。而公安部長周永康則據信挺過了這場危機,5月18日,他和胡錦濤一起公開露面。據內部消息稱,黨內高層鼓勵周永康經常露面,以顯示互信。
   
    溫家寶的表態似乎顯示,他曾傾向於更廣泛地清算薄熙來勢力。溫家寶在薄熙來被解除職務前一天曾對媒體表示,重慶當局必須反思;並強調政改如果不能成功,將可能重現文革悲劇。但溫家寶的表態在近期的高層會議上受到指責。
   
    然而,中共同樣還面對來自民間的壓力。薄熙來長期以來培育了一群狂熱的民間政治左派,他們繼續視薄熙來為政治鬥爭犧牲品。而自由派改革人士則要求政府徹查案件,其中包括重慶打黑過程中的刑訊逼供現像。
   
    但獨立政治研究人士陳子明則指出,中共高層不會將此事轉化為路線之爭。陳子明指出,目前事件主要聚焦在薄熙來、谷開來、王立軍三人身上,就已經足夠復雜了;如果有更多的人牽扯進來,局勢就會變得過於復雜而不可收拾。
   
    在18大召開之前,中共黨內將會有一系列的暗箱鬥爭。就在上周,中共黨內已經開始就中共中央委員會、政治局委員可能的候選人征求意見,並進行調查。相關結果將成為高層今年夏天的北戴河會議討論的內容。消息人士透露,北戴河會議上可能會進一步確認下屆領導層的人選。

TOP

《一虎八奶圖》女主角遭襲擊 裸女被斬稱政府迫害(圖)


來源:蘋果日報



《 一虎八奶圖》,右為流氓燕



艾未未「一虎八奶圖」女主角之一,致力於維護妓權、愛滋防治的民間活動者葉海燕(流氓燕),前日在廣西博白的工作室裡遭數名手持西瓜刀者襲擊,她指控這是政府迫害的行為。

  公安要求刪除照片

  前晚9時許,葉海燕創辦的廣西博白浮萍健康工作室,突然闖進八名男子,其間有人還手持長40釐米的西瓜刀,進門不發一言就開始破壞,推倒櫃子等物品。她上前阻止時腳被刀劃傷,一名義工手也被劃破。其後暴徒揚長而去,她隨即報警,當地公安接報到來時,第一件事卻是要求她刪除現場照片。

  葉海燕以維護妓權為己任,今年初調研博白的賣春「十元店」,更一度用免費性服務民工的行為藝術來抗議警方對性工作者的高額罰款。她的工作室已是屢被騷擾,今年3月的全國兩會前後,曾收到恐嚇電話要求她關門,招牌也被砸。本周三(23日),工作室已經遭受打砸一次,並報了案,不料次日她更遭人襲擊。

TOP

陳光誠反問記者:我剛來美國,你就盼我走嗎?



來源:BBC

 中國盲人維權人士陳光誠在美國接受路透社采訪,呼吁中央迅速調查處理違法官員。

  陳光誠在談到這個問題時說:“中央政府如果對這些違背中國法律的不法官員盡快調查處理的話,中國可能會很快走上一個法治的軌道。”

  “如果繼續任意由地方官員這樣胡作非為的話,短時間內,我家人的情況可能不好,但是,如果那樣的話,我們中央幾十年的法律建設可能就會被這些官員徹底搞壞了。”

  陳光誠說:“我當時說的非常清楚,山東(地方官員)這些年來對我和家人的這種迫害,不管它涉及到官員的職位有多高,哪怕就是中央的政法委系統,也應該徹底查處。不管涉及的人員有多少,他只要違反中國的法律,就應該為此承擔責任。”

  他說:“我當著中央派來的官員的面,就是這樣要求的。他也是這麼承諾的。我們現在要求他們兌現這個承諾。”

  陳光誠說:“現在(我)大哥逃離了他們的這種軟禁,走進北京,為我的侄子去聘請律師,我覺得這是完全正常的。這是公民的最基本的權利。”

  他說:“如果連這個都不能保障的話,說明中國這幾十年的司法建設被這些不法官員踐踏粉碎了。”

  繼續學習

  談到他的未來,陳光誠說:“我對未來充滿信心。現在和過去比已經不能同日而語了。我以前‘一切都會好起來’的信念現在已經驗證了。”

  陳光誠坦言,最近發生的一切都太快了,“我還沒有准備好。包括電腦、手機等等,這些七年沒有接觸的東西,我都需要去熟練,去認識。當然還有很多生活方面的問題。”

  談到他計劃在美國呆多久的問題,陳光誠說:“我想,我現在在學習英語,做一些准備。我的研究課程可能不久就會開始。”

  他說:“至於我在這邊(停留)的時間,我想根據學習和課程的需要決定,現在還沒有明確的時間表。”

  他開玩笑反問記者說:“我剛來這裡,這麼短的時間,你就盼著我走嗎?”

TOP

薄熙來封面觸動敏感神經 時代雜志統統被收繳




       據《時代》雜志5月23日(周三)報道,發往北京《時代》雜志社的一箱《時代》雜志,到達時是一個空箱,裡面只有一個海關留下的紙條。所有5月14日這期的以“中國醜聞”為封面的《時代》雜志都已經被“海關和諧了”。顯然,有海關官員負責計數了每一本被沒收的雜志,收據顯示,他們沒收了這62本雜志。在海關文件的底部,有五個選項(可以勾選),這些選項描述了這些被沒收雜志的可能命運:1.返回發件人 2.要征稅 3.待檢查4.待聲明 5.待處理。62本雜志落在了最後一項。他們正在被“處理”。

  5月14日這期的《時代》雜志,封面是薄熙來,這期被禁止在酒店和其他地方發放。而下一期的雜志有一篇文章是關於維權律師陳光誠的,這一篇文章被從每一本雜志上撕下去,才得以入關。這樣的審查在最近幾個月發生的越來越多,看來是(當局)對在中國的外媒加強控制,甚至是恐嚇的新舉措。本月稍早,一位備受尊重的半島電視台英語台的記者被驅逐,原因是違反了不知名的法規。最近,十幾位駐北京的記者被地方安全官員召見,被警告如果他們試圖去訪問陳光誠被軟禁的醫院,將被吊銷簽證。

  回到62本失蹤的《時代》雜志,他們被誰“處理了”?海關收據上說我們可以聯系首都海關辦公室,取回雜志,或許我們可以拿回來?

  《時代》雜志社的Jessie Jiang開始打電話。她首先打了收據上的北京海關辦公室的電話。很多次不通之後,終於有人接受了《時代》雜志的問詢,一名海關官員解釋說,雜志被沒收很可能是因為那一期的“敏感性”。該名海關官員告訴Jessie:“你知道,對意識形態的問題,中國一貫很嚴格。”

  北京海關表示,他們無權允許這期雜志發行,除非北京市新聞出版局發函。但北京市新聞出版局的幾名工作人員說,他們那裡沒有員工處理這樣的事項,他們也從未就被海關沒收的決定寫過信。一名官員告訴Jessie:“這裡是中國。我們不允許外國雜志發行。”(北京高檔報攤上外國出版物隨處可見,他們的說法顯然是不實的)

  於是,Jessie試圖給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打電話。有幾天時間,電話無人接聽。直到5月17日,終於有人接了她的電話。一名婦女說她無權處理,那位有權處理的同事“正在開會”。該名女士告訴Jessie,她的同事會回電話。不用說,Jessie從未接到回話。

  幾天後,Jessie最後一次試圖給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打電話,另一位官員接了電話。這名官員用教訓的口吻厲聲說,如果海關沒收了62本雜志,“他們有他們的理由。”如果《時代》真的想要拿回雜志,需要聯系國有進口公司與他們聯系。但是,正如《時代》雜志所知,沒有國企敢為了外國媒體的敏感雜志而冒險。所以《時代》雜志到此無路可走。

  《時代》雜志失蹤事件就像是中國如何運作的一個縮影。事件凸顯了當局的緊張。模糊的法規條例被拋出來作為鎮壓的合法性。發出的一張薄紙,上面蓋著紅印,但卻沒人願意承擔責任。電話沒人接聽。誰知道下一期《時代》雜志的命運會如何?

TOP

王立軍的幕後推手 他交待薄熙來的問題最多


來源:明鏡

     據《薄熙來事件謎局》援引知情人士透露,薄熙來的死黨共有三人,一個是徐明,第二個是於俊世,第三個是馬彪。於俊世出身軍情系統,馬彪是華彙人壽董事局主席。

 

薄熙來當政時,身邊不乏馬仔。

  知情人士介紹說,於俊世在總參二部時,涉及到幾起案件,最後,薄熙來通過關系,將其保了下來,免遭牢獄之災。此後,於俊世便成為薄熙來的重要馬仔之一,也被外界稱為薄的死黨。

  有傳聞稱,早在王立軍外逃美領館之前,薄熙來的三個死黨曾前往重慶勸說薄熙來與王立軍和好,三人在說和失敗後,倉皇乘徐明私人飛機出境,二月底中共兩會前才返回,並於3月14日溫家寶記者會後,同時被抓。

  據《財經》記者楊海鵬透露,於俊世是薄案中非常重要的人物。於俊世出身中共總參二部,是薄熙來夫婦的密友,也是王立軍與薄熙來相識的牽線人。他在大連經商,因事入獄,是谷開來從牢獄中“撈”出來的,故成為薄家的死黨。

  王立軍在擔任鐵嶺市公安局局長時,經於俊世介紹,跟時任遼寧省長薄熙來套上了關系。《薄熙來事件迷局》一書引述消息人士說:“於俊世在王立軍出任重慶市公安局長上,扮演了幕後推手角色。如果沒有於俊世向薄熙來強烈推薦王立軍,王可能也不會有今天這樣的下場。”

  值得注意的是,於俊世在薄熙來調任重慶上任前,就已搬家到重慶,住在重慶渝北區奧林匹克花園一個神秘的高檔別墅裡。他在重慶頗為低調,唯一一次接受媒體采訪,是因為其別墅裡的獵犬咬傷社區住戶而引發的糾紛。

  重慶當地知情者曾向外電透露說,2月3日晚,於俊世開車接到抵達重慶的馬彪和徐明。三人直接到重慶霧都賓館見薄熙來,談了一個多小時。後來,到重慶公安局王立軍辦公室(當時王已被免去公安局長職務,只擔任副市長,但仍堅持在公安局辦公),談了一夜,天亮才出來。

  於俊世、徐明、馬彪三人,試圖勸說薄熙來和王立軍言歸於好,但三人的努力最終失敗。2月5日,三人搭乘徐明私人飛機出境,直到2月20日,三人才回國。2月6日中午,重慶市副市長王立軍,突然闖進成都的美國領事館,要求政治庇護。

  知情人士向《薄熙來事件謎局》證實,有總參情報背景的於俊世在被抓後,交待了很多薄熙來的貪污問題,“可以說,於俊世是目前薄案被抓者中交待問題最多的一個。”

TOP

胡錦濤江澤民定調:薄熙來事件要這樣處理


來源:明報



  中央已將薄熙來事件定性為「孤立事件」。路透社引述消息說,中共總書記胡錦濤本月在北京京西賓館,召集約200名黨政高層開會,稱薄熙來事件是「孤立案件」,呼吁高官停止意識形態爭拗及散播謠言,維護黨的團結。而未出席會議的前總書記江澤民,亦就薄熙來、谷開來夫婦的案件作出類似指示。

  路透社引述3個消息來源證實,胡錦濤親自介入,以避免黨內更大範圍分裂,並抵制要求清除薄熙來政策與支持者的壓力。

  報道引述一名退休官員稱,「(薄熙來)這件事已經擺平,會以刑事案件而非政治事件來處理」,他說,「中央領導層希望集中確保十八大的穩定環境,以此為指導方針停止一切謠言和爭論。」他說:「已有太多的不穩定,現在的首要目標是確保十八大成功舉行」。

  路透:停止爭拗避分裂

  消息稱,這次會議是當局近期為穩定局勢采取的連串舉措之一,另一舉措就是傳達前總書記江澤民對薄谷案的指示。

  消息指出,85歲的江澤民並未出席京西賓館的會議,他在最近的指示中,也支持胡錦濤的立場。他說,如果谷開來涉嫌謀殺及薄熙來有重大錯誤的證據確鑿,就應以單一刑事案件來處理。而有望接替胡錦濤的習近平對薄案的立場,亦同高層保持一致。

  較早前有美國中文網站和日本傳媒曾經報道,本月各地高層官員曾在北京開會,投票從10人名單中選舉5名中央政治局常委,顯示十八大政治局常委人數可能由9人變為7人。

TOP

紐約時報好奇:薄瓜瓜難道又賣掉了保時捷?


來源:明報

 薄熙來之子薄瓜瓜昨在哈佛大學出席碩士畢業典禮時,神情輕松,與同學有講有笑。有記者稱看到薄瓜瓜乘搭加長豪華房車(limousine)到場。

  盼與同學「享受這天」

  路透社報道,薄瓜瓜昨日出席了哈佛甘迺迪學院的碩士畢業典禮,他身穿黑色與暗紅相間的碩士袍上台,領取了公共政策學碩士學位畢業證書。薄瓜瓜看上去神情輕松,面露微笑,接過證書後向觀眾席的朋友揮手。他拒絕向傳媒談及未來計劃,說只是想與同學一起「享受這一天」。

  此前有傳聞指,薄瓜瓜已經回國,也有消息指他尋求美國情報部門保護。他上月在哈佛大學學報發表聲明,否認自己生活奢侈,並聲稱留學費用及生活開支都來自獎學金和母親的作為律師和作家的收入。

  《紐約時報》專欄作家紀思道(Nicholas Krisdof)在twitter上留言指,薄瓜瓜乘搭一輛加長型豪華轎車出席畢業活動,並說這是全場唯一一輛加長轎車,「有點誇張」。他又寫道,「難道薄瓜瓜賣掉了他的保時捷?」

  美國學者傅高義(Ezra Vogel)日前透露,薄瓜瓜原本計劃畢業後回國,但現在打算留在美國繼續修讀法律。

TOP

美國媒體追逐太子黨後人在美行蹤


來源:RFI

中國在美國媒體越來越占重要報道位置,加上一段時間以來,政治事件不斷,從王立軍薄熙來事件,到陳光誠進入美國駐北京大使館,又最終被允許前往美國,美國各大報紙競相報道,負面曝光占多數,幾乎每天都是《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的頭條新聞。中國時報一篇署名報道說,美國媒體也由此追逐報道中國太子黨在美國的行蹤。

由於薄熙來的兒子薄瓜瓜在英、美兩國生活奢華,行為堪比花花公子,連帶的官二代太子黨們也紛紛曝光,登上美國媒體版面。五月十八日那天的《紐約時報》在頭版顯著報導太子黨利用父輩的關系大事斂財,成為暴富,上榜的有胡錦濤的兒子胡海峰、溫家寶的太太張培莉、兒子溫雲松、江澤民的兒子江綿恆、孫子江志成(英文名Alvin Jiang),李鵬的兒子李小鵬、女兒李小琳、吳邦國的女婿馮紹東等,這些太子黨無不靠他們老子的余蔭主持國營企業或經商而利市百倍。

《華盛頓郵報》也不甘示弱,立即跟進,第二天也在頭版刊出一篇中共領導人子女在美國名校如哈佛等就讀圖文並茂的特寫。這篇特寫鎖定了即將繼任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女兒習明澤。習女目前化名就讀於哈佛。前些天哈佛的費正清中心召開了一次關於薄熙來事件的研討會,習明澤坐在聽眾席上,薄瓜瓜避之唯恐不及,自是沒有在會上露面,但就讀哈佛肯尼迪學院的小薄,現在的日子實在不好過,不得已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向哈佛的傅高義教授求救,傅高義頗為同情他,對外宣稱有關小薄是花花公子的說法,未免太誇大其詞了,替他緩頰。

華盛頓郵報指出,盡管中國當局強調一律平等,可是他們選擇子女就讀美國大學的標准,卻和他們的教條大相逕庭,連著名的州立大學都不在他們的眼中,非進名牌的私立大學不可,最好是像哈佛的長春藤盟校,所以江澤民的孫子江志成畢業於哈佛經濟系、被罷黜的趙紫陽的孫女趙可可是哈佛的MBA,其他像陳雲的孫女陳曉丹、前外長黃華和李肇星的兒子也都念過哈佛。現任外長楊潔篪的女兒楊家樂去年進入耶魯。

美國名校一年的費用最少五萬美金,像薄瓜瓜念的肯尼迪學院,一年的費用是七萬五千元,中共高官的正常年薪,以薄熙來為例,不過二萬美元而已,怎麼能負擔得起這樣昂貴的學費,薄瓜瓜聲稱他有獎學金,加上他媽媽當律師賺的錢,支付學費不是問題,是耶,非耶?外間恐怕永遠難以得知真相,因為哈佛當局拒絕回答這類問題。

報道猜測不能排除美國大學知道這些太子黨的出身背景,給予獎學金作為政治投資,以期將來有所回收,所以外間傳言美國大學入學要求的考試如SAT,GRE等,中國的太子和公主多數並不合格,但美國學府還是破格錄取,這就是政治考慮了。

美國官方政策則是鼓勵中國學生來美留學,尤其是太子黨,有朝一日,他們如果能進入權力階層,甚至掌權,美國的如意算盤是他們受美國教育的影響,總是比較容易交往,如對美國具有好感,美國對他們在教育上的付出,就有了收獲,當然這是長程目標,不可能立竿見影的,正所謂放長線釣大魚也。

報道回顧說,中國改革開放和美國建交及派遣留學生是同步進行的,如今已有三十多年的歷史了。回憶中國早期外派人員是不准攜帶家屬的,有人千方百計把子女弄出來,結果釀成悲劇。新華社首任駐華盛頓分社主任彭迪有個女兒錢紅,彭迪費盡力氣把女兒弄了出來,在一家社區學院念書,可是此女好玩愛慕虛榮,書沒念成竟和一中餐館的廚師同居,後來發生金錢糾紛,鬧得滿城風雨。最大的悲劇莫過於九十年代英年有為的新華社華盛頓分社主任魏國強,因私自把女兒弄到華府美利堅大學讀書,引起社內一些人的忌妒,居然告魏思想動搖,有意叛逃,以致被押回北京,不久即上吊身亡。這些都是今日在美逍遙自在、養尊處優的太子黨所無法想像的。

TOP

发新话题
最近访问的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