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有關囗囗囗的消息(04/7 有更新,自行判斷真假)

放飛六四風箏 祝願維權人士自由


來源:蘋果日報

【本報訊】西貢清水灣郊野公園上空,昨日一只又一只的「毋忘六四」、「薪火相傳」的「民主風箏」在飛揚,舉辦活動的支聯會希望,民主風箏終有一天飄到神州大地。今年的六四燭光集會,擬播放剛抵紐約的失明維權人士陳光誠的錄像片段,由他親述自由的可貴。 
   
    八九民運期間,在天安門廣場靜坐的學生以風箏干擾盤旋半空的直升機,頑抗中共的威嚇。支聯會自93年開始舉辦「民主風箏行動」,仿效當年學生,藉放風箏表達對民主的向往。

六四集會擬播陳光誠講話
   
    支聯會主席李卓人昨與常委和義工齊集西貢清水灣郊野公園,為六四死難者默哀後,隨即放送民主風箏,「毋忘六四」與「薪火相傳」的風箏越飛越高,參與者將風箏線剪斷,借此祝願在內地受迫害的維權人士,可自由自在生活。
   
    李卓人昨稱,陳光誠被迫離開中國是一種悲哀,擔心仍在內地的陳光誠家人會受到政治迫害。李狠批中共近年對維權人士的打壓手段,已由要他們「坐監」變成「軟禁」。今年的六四23周年燭光集會,支聯會計劃邀請陳光誠「隔空」參與,稍後邀請陳光誠錄像片段,講述對自由及平反六四的看法,在集會當晚播放。
   
    六四集會之前,支聯會下周日(本月27日)將舉辦「愛國民主大游行」,呼吁市民踊躍參與,促請中國停止打壓維權人士。
   
    支聯會創會主席司徒華的遺願之一,是在昨天風箏場的涼亭附近豎立紀念碑,並刻上支聯會五大綱領,讓放風箏的市民順道拜祭六四亡魂。雖然支聯會仍未能在那裡豎立紀念碑,但昨天帶同印有民主紀念碑的巨型紙牌到場,掛上司徒華歷年放風箏照片,像征華叔同行。

TOP

陳光誠安逸紐約 其實正是消沉的開始?


來源:聯合報

 歷經艱苦周折,陳光誠終被送來美國。華府、北京都松了一口氣。當外交熱點不再、媒體熱潮褪去後,陳光誠將面對與山東家鄉截然不同的考驗。

  美方將陳光誠一家妥善安頓在紐約大學學人宿舍。陳有獎學金念書,紐約大學對失明學生有特殊教育;陳的二個孩子可就近讀曼哈頓小學,學校有專門老師教中英雙語,讓孩子盡快適應新環境;陳全家不再有安全威脅,不再有公安侵擾,可充分體會紐約的新鮮與自由。

  美國對陳光誠這種待遇,是過去廿多年陸續逃來或被送來美國的大陸學運領袖或異議人士,所難企及。這反映美方對失明人權律師寬厚的人道關懷,但可能成為另一種負擔。

  這種「負擔」,或許就如同刀的二面:陳在浸浴美方的關懷與優遇後,更警醒自己維護中國人權的崇高使命,矢志不渝;也可能因離開故土,如失根蘭花,不再能競寒吐香,而漸漸在安全穩妥的紐約「失聲」。

  後者也正是北京當局希望看到的。過去廿多年的經驗顯示,許多離開故鄉的中國人權鬥士,到了美國,有如陷入另一種無形的「魔障」,掙脫不去,終至在異鄉逐漸消沉。

  陳光誠第一天踏上美國國土,感受到美國人的熱情。但媒體的熱潮必會消散,當聚焦不再,來自華府的政治等實質奧援也將相對減少。陳光誠最終走回中國?或消失在紐約熙攘人潮?他的「紐約之路」,才開始。

TOP

傳薄熙來下台後60人被拘 3大家臣扮演關鍵角色


來源:旺報

  薄熙來下台,連帶牽動他的家臣和當初友好人士的命運,傳目前已有60名與薄相關人士被拘留調查,北京當局希望藉由他們了解薄熙來政商間盤根錯節的利益糾葛。《紐約時報》21日更詳細披露3名薄熙來死忠家臣,在王立軍案爆發前後扮演相當關鍵的角色。海伍德事件引發薄、王反目,3人充當和事老不成,怕遭連累,倉卒出逃卻又返國被拘,充滿戲劇性。

  報導指出,徐明、於俊世和馬彪都是薄熙來身邊重要家臣。徐明最富有,是大連實德集團董事長,2005年富比士中國富豪榜排行第八,於俊世出身軍情系統,馬彪是華彙人壽董事局主席。

  現身海伍德陳屍酒店

  掀開這3人與薄的幕後關系,最早出現的是於俊世,負責幫薄搜集情報建立關系。他1990年曾經被派往曼谷,在離開情報系統後,來到薄當市長的大連。「薄熙來很容易被間諜吸引,因此喜歡和情報員交朋友。」上海記者楊海鵬分析。楊還透露,正是於俊世介紹薄王兩人認識。

  於俊世在薄熙來調任重慶尚未上任前,就已搬到重慶,他頗為低調,唯一接受媒體采訪是因為獵犬咬傷住戶。報導指出,想要接近薄熙來的人會從於開始,因此2009年薄開始掃黑,便有老板設宴邀於。而徐明公司業務廣泛,從家居用品到建築材料都有,當薄擔任市長,他從許多地方官員那裡獲得高利潤合同,還向許多銀行貸款,包括馬彪當時任職的廣發銀行。

  馬彪離開銀行後轉而開設保險公司,徐和馬成立多家公司來開展重慶房地產投資事業,根據官方資料顯示,自2009年起,他們至少與三家公司有關,其中包含知名重慶盛和建設。

  報導透露,去年夏天徐明和於俊世被目擊走入重慶南山麗景度假酒店,吊詭的是,這也是海伍德陳屍的地方。

  報導說,1月28日薄和王談判破裂後,於俊世立刻從北京飛到重慶,1月31日與王在公安局總部中密談整晚,而後接了馬彪一起去與薄熙來見面。

  怕被牽連乘專機飛澳

  馬彪和薄見面,於在大廳等待,「當馬彪走出來時,面如死灰」,於俊世朋友形容。

  報導還稱,1月28日王立軍以谷開來殺害英國商人海伍德的證據和薄熙來談判,薄當場往王的臉上打去,徐、馬、於三人和薄及王分別談了多次,希望他們言歸於好,但裂痕已無法彌補。

  當2月2日王立軍被解職,於俊世立刻衝回家拿了120萬人民幣後和馬彪去銀行,這3個人幾天內乘徐明私人專機飛往澳洲,深怕被薄案牽連。

  知情人士透露,「我們以為他們不會回來了」,但是10天後他們又戲劇性的回來大陸,3月14日於知道自己和同黨都難逃被拘留的命運,還特地在傍晚時要他的妻兒出外散步,以免妻兒親眼目睹,但是公安在深夜稍晚才抵達,他的家人還是親眼目睹於被帶走。


TOP

13億人上不了的破網站竟敢上市 網友諷有病四國


來源:中央社

      臉書在美股上市,大陸網友借機嘲諷說,敘利亞(Syria)、伊朗(Iran)、中國(China)及北韓(Korea, North)民眾都上不了臉書,是「有病四國」(SICK)。

  「有病四國」的說法,在臉書(Facebook)2月間印發提交上市申請書之後,於全球網友間廣為流傳。這份申請書的第22頁提到,臉書在中國大陸、伊朗、北韓及敘利亞,目前仍被完全或部份禁止登入。

  臉書18日在美股上市,加上執行長祖克柏(Mark Zuckerberg)隨後宣布與華裔女友結婚,使臉書的議題受到大陸網友關注。

  今天下午,有大陸網友在微博上發難,找出臉書的電子版公開說明書為證,再度嘲諷中國大陸是「有病四國」中的一員。

  由於引起回響,這篇貼文不到2小時,轉發次數就突破1萬次。但因大陸各微博近來刪除貼文現像轉趨頻繁,不少網友在解釋「有病四國SICK」時,特地寫成「敘利亞、伊朗、『某國』、朝鮮」。

  有網友說,中國除了名列「金磚四國BRIC」,還名列「有病四國SICK」;另有網友說,想知道某個國家是什麼樣的國家,看它與什麼國家為伍就知道了:還有網友反諷說,一個13億人上不了的「破網站」竟然敢上市,他們的股票能買嗎?

TOP

外媒看走眼 周永康和胡溫同陣線仍是要員


來源:旺報

  在中共中央處理薄熙來及王立軍案之際,70歲的政治局常委周永康在新疆當選中共十八大黨代表的政治意義,在於他對十八大有話語權,並未受薄、王案牽連。如果再觀察近日其公開活動,周仍是中共政法界老大,其權力沒有如外傳所謂「被削減」。

  今年70歲的周永康將在十八大退出政治局常委。如果按5年前十七大政治局成員的年紀限制是1940年出生,十八大以1945年畫線,9常委中有7人要退。周在十八大後退出政治局就和胡、溫一樣,為正常人事交替。

  周永康當選黨代表的現實政治意義,是十八大前中共將公布薄、谷、王案調查結果,在即將定罪之際。雖然外傳周因挺薄受牽連,但近來中共中央高層態度及黨媒報導顯示,周仍大權在握。他當選十八大黨代表,意味他和政治局其它8常委一樣都有話語權,並未失勢。

  和胡溫同陣線

  北京消息人士透露,和海外媒體報導截然相反的是,從薄案爆發至今,中共中央負責調查全案的要員,「有賀國強、周永康,而且兩人都是接受胡錦濤命令查案的。」

  近來,中共黨媒幾項公開報導可以證實周確實是和胡、溫站在同一戰線。除黨媒公開周18日當選黨代表外,當天周和胡錦濤、溫家寶及第5代接班人習近平,一同現身大陸全國公安系統英雄模範立功集體表彰大會上。

  這是在英媒傳出周政法大權遭剝奪後,中共中央的辟謠行動。加上稍早他在新疆視察時曾探視當地一座後備軍人訓練中心,顯示周並未失去政法力量。

  黨代表逾2千人

  周永康當選黨代表受到關注,是因為當前其個人現況及北京政局都處於高度敏感之際。但當選黨代表和能否成為高干或是否享有實權沒有必然關系。

  中共黨章並未規定中央委員只能從黨代表中產生,沒能當上黨代表也未必代表仕途受挫。例如,1997年十五大選黨代表,薄熙來曾在遼寧落選,當時幾個「太子黨」全落馬,除薄外還有陳雲之子陳元、王震之子王軍。

  薄當時在大連沒當上遼寧黨代表團代表,後來運用父親薄一波山西關系,搓掉一人讓出一個位子給薄熙來。十五大薄雖進入中委候選人名單,但仍在差額選舉中被搓掉。薄後來在十六、十七大成為中委, 2007年當選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重慶市委書記。

  可以看出,中委的政治含金量比黨代表高多了,中共十七大選出2 04名中委,黨代表則有2千多名。

  因此,周永康沒按慣例在河北當選黨代表,而是在新疆,屬黨內安排,有其特殊政治意義。對多數普通黨員而言,當選黨代表只是取得政治大戲的入場門票。

TOP

李克強是又一個溫家寶 很多人不想讓他上台


來源:明鏡



  有香港評論人士認為,習近平和李克強8月中旬分別有亮相活動,前者陪同美國副總統拜登,似乎一帆風順;後者訪港卻搞出“大頭佛”。在中共十八大前的敏感時刻,這一切也難免被解讀為高層權鬥的“陰謀論”。

  其實,習近平是在中國接見拜登,和李克強訪港有很大不同。首先,習近平有在地優勢,所有行程以及安排都盡在掌握,在加上大陸媒體的一貫作風,很難會有負面的新聞爆出。李克強則不同,香港的媒體自由度本來就很高,在加上民眾一貫對於中央的民主訴求,和對港府的不滿,借李克強訪港的機會抗議發泄實屬正常。之前王 光亞訪台也遭到抗議,拿習近平接待拜登和李克強訪港對比有失公允。但這也再次反映出,香港是本難讀的書。

  也有西方媒體指出,習近平與到訪的拜登進行了幾次會談,兩人相談甚歡,格外引人關注。習近平已被非正式地指定為中國下一屆中共中央總書記和國家主席。習近平和拜登21日在中國西部城市成都的一家餐館喝了茶,還用了一頓便餐。

  與此同時,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高調訪問香港,期間他展示了自己的能力,首次在演講中秀出了自己的英語技能。李克強最有希望接任國務院總理一職。

  在這兩個經過了精心設計的插曲中,習近平和李克強都堅持中共的路線方針。分析人士和外交人士都認為,這兩次事件的目的是在十年一次的領導層換屆之前,提高他們的知名度。

  雖然如此,但一些外國官員、學術人士和投資者認為,習近平與李克強的表現暗示了他們的領導風格將更開放、更老於世故。眾多這類人士一直嚴密注視他們兩人的舉動,希望能找到他們可能為中國領導層帶來何種變化的最微小信號。

  習近平的表現尤其為美國官員關注,一是因為他從來沒有像陪拜登這樣,和一位美國高官待過這麼長時間,二是因為他明年將對美國進行首次正式訪問。

  美國官員說,他們相信習近平有志於維持良好的中美關系。但他們仍然擔心,他和其他文職領導人在制定對外政策時發揮的作用,可能不及其他強大的利益集團、特別是軍方的作用。

  分析人士說,考慮到這些利益集團在領導人換屆前夕的明爭暗鬥正在加強,李克強訪問香港被認為是在習近平受到更多關注的同時也增加他的曝光度。

  56歲的李克強在香港大學演講臨近結束時突然改說英語,吸引了很大關注,特別是在中國的網民當中。現任領導人很少嘗試在公開場合說英語。

  自2007年被提拔進入中共最高決策機構、由九人組成的政治局常務委員會以來,李克強一直被視為最有可能在2013年接替溫家寶擔任國務院總理。外界認為李克強與溫家寶關系緊密。

  但最近有強大的聲音--特別是金融界--提出,分管金融的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會是一位更強硬、更有能力的總理。一位曾在最近與黨內高級官員們討論過此事的人士說,很多人不想讓又一個溫家寶上台。

TOP

薄事未完財產卻促公開 中共真的好煩


來源:VOA

   幾名中共老黨員敦促黨內高級干部在秋季十八大召開前公布其個人和家庭財產,以期把可能的腐敗分子阻擋在十八大之外。馬曉力等三位退休官員,今年二月就此事寫信給中共中央,由於得不到回音,日前在互聯網上公布了這封信。

  這三位上書者是:曾任中央統戰部機關黨委副書記的馬曉力,曾任中央組織部青年干部局常務副局長的任小彬和曾任中央組織部處長的崔武年。

  財產公開是起碼要求

  他們在信中要求十八大代表、十八大中委和候補中委候選人、十八大中紀委候選人以及在十八大上當選的官員,公布個人和家庭的財產狀況。他們說,這個要求是起碼的和必要的。

  但是信發出三個月後如石沉大海,毫無回音。上星期,這些受過中共黨內紀律嚴格訓練的老黨員,不得不訴諸當今最便捷的信息平台——網絡,將此信公開,期盼廣大黨員和群眾助一臂之力,推動實現這個建議。

  上網時,他們在信後加了五條附記,希望十八大產生的新的中央對黨內高官的腐敗問題采取零容忍態度。

  他們說,“王立軍事件”升級為“薄熙來事件”,再演化成“薄熙來和薄谷開來事件”,尤其刺激了廣大普通黨員。“我們這個黨的高層居然連這種遠超於‘天方夜譚’的惡案都能出,那這個黨都成什麼樣子了!”

  要把住十八大入門門檻

  上書者表示,徹底鏟除腐敗,從中共領導機構開始扼殺腐敗,已經成了時不我待的當務之舉!他們要求中央“死死把住十八大的入門門檻”。

  他們建議,對於十八大的新進人選,連自己和家庭財產都不敢公布的,堅決不要提名。他們說,如果連這個“關”都把不了的話,那還真不如回家賣紅薯去吧!

  推動高官公布財產的呼聲早已有之。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的上書者不僅來自中共黨內,而且為首者馬曉力還屬於所謂“太子黨”。馬曉力的父親是原中共陝西省委第一書記、全國政協副主席馬文瑞。

  北京歷史學者章立凡認為,這封信很有代表性。他說:“它代表了中共紅二代中間希望進行政治體制改革的這部分人。從他們提出的要求來看,我認為也是個最低要求。要求公布財產嘛!”

  公布財產條件不具備?

  可是這個最低要求遭到拒絕。有中共官員稱,公布財產的條件尚不具備,至少要等到10年之後。目前,中國大部分省區已經在官員不公布財產的情況下召開了黨代會,產生了出席十八大的代表。

  分析人士認為,薄熙來事件已經給十八大的准備工作帶來麻煩,此時再公布財產只能使中共更加頭疼。

  章立凡說:“現在貪腐是比較普遍的。如果按他們要求的標准,可能就有很多人參加不了黨代會或者是已經列入名單的人,可能就會從名單上給拿下來。這就有可能導致這個會開不成。”

  但是中共面臨巨大壓力。最近,《北京日報》在微博上要求美國駐華大使駱家輝公布財產,遭到網民嘲諷。事實證明,此舉給中共高層幫了一個倒忙。

  美國駐華使館很快就在網上把駱家輝早已公布的財產又“曬”了出來。章立凡對此評論說:“我個人認為這也對中共官方造成了很大的壓力。特別是我感到,現在民間的輿論在這個問題上有了很強烈的要求。我想,這個問題可能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問題,要看未來(中共)核心有沒有決心來打破這個。”

  “紅二代”是個多元群體

  北京獨立學者周舵認為,這封信一方面顯示體制內還有眾多有良知、有理想的共產黨員,一方面也反映出他們的無奈。

  他說:“這20多年來,這個體制越來越僵化,缺乏這種跟社會上的不同意見溝通的渠道,就連自己本身是黨員都發生了嚴重的溝通困難。比如,陶斯亮幾次當我的面抱怨說,現在的統戰部,統什麼戰啊!不如解散算了。統戰嘛!你統的都是跟你立場觀點不同的人嘛!現在你找的都是給你吹喇叭,抬轎子的。那發展他們入黨不就完了嗎!”

  周舵說,“太子黨”是個很含糊的字眼,不能把“紅二代”看成一個一成不變的統一整體,他們其實是個多元群體。

  “紅二代”中的改革派公開表示,不能眼看父輩打下的江山葬送在貪官污吏手裡。他們為此憂心忡忡,薄熙來事件的發生加劇了他們的擔憂。

TOP

加藤嘉一:我眼中的薄熙來


薄熙來的命運向中國政治提出的只是挑戰,而不是機遇。底線的保住不相等於藍圖的誕生。中國依然有著一批沒有“價值觀”的百姓,中國依然是沒有“共識”的社會,這依然是一場沒有“藍圖”的改革。肯定的是,最近一段時間以來的N個鬥爭使得中國的政治更不好走,迷失的則是方向。

“人挺帥的,個兒挺高,思維很開放,思辨能力很強。我原來只在電視上看過他,一直以為他是感性的人,懂得和媒體打交道,很能創造關注度。這次在重慶和他面對面的感覺不太一樣。他的一些話很有意思,比如說他對重慶的改革措施很有信心。”

我在拙著《致困惑中的年輕人》(鳳凰出版社,2012年3月)裡(第195頁)這樣形容薄熙來。

2010年8月初,我著陸到炎熱的重慶。它是盆地,周圍都是山,市內幾乎沒有平路,到處都是破路,使我忽然間想起祖國的家鄉熱海——山口百惠主演的《伊豆的舞女》的場地。

一次小範圍的交流,我早就到了會議室,黃奇帆市長也在了,就是中間的位置是空著的。看著離我大約5米的那個位置,聯想著的則是中國歷史上的皇帝。

我之前從不同的日本商界人士聽說過他們眼裡的薄熙來,他們感嘆說,“薄熙來先生很重視對外交往,很認真地傾聽我們外國企業想在他管轄的地方做什麼,當然,他也會直率地對我們提出要求。”

在會議室內,重慶市政府的工作人員們似乎有些緊張。我靠近一名男官員,詢問“書記在重慶的地位這麼高啊?你們都緊張成這個樣子。有這麼嚴重嗎?”這位先生很小心,看著周圍,確認沒有一個同事“監視”後,悄悄回應說,“我們開會都是這樣的。書記的要求很高,他是一名很重視形像和成果的人,我們不能有任何失誤,否則麻煩了。”

自從2012年4月10日,“鑒於薄熙來同志涉嫌嚴重違紀,中央決定停止其擔任的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委員職務”後,我與曾在遼寧省、商務部、重慶市與薄熙來一起工作過的那些官員們交流,聽聽他們對薄的印像:

“他喜歡做新的事情。”

“他的政治野心大。”

“他做事不像其他領導,不太重視部下的意見,常常自上而下地做出決定。”

“執行力超強,但在中國政治舞台上,其做法必然帶來一定的風險。”

前些天,我與了解中共十八大召開前夕有關情況的一名“太子”聊天,他說:“薄熙來一直以來想要的,不僅是進常委,還想要得到更重要的位置。但他的作風與手腕不是能夠令其他中央領導人接受的,他會得罪太多人,破壞既有的政治秩序。”

或許,這是圍繞“薄熙來事件”最具有信服力的解釋。

東亞國家的政治發展有一條相對固定的發展規律,呈現出四個階段:一是極權政治;二是威權政治;三是精英政治;四是市民政治。劃分的標准是這四個具有不同風格的體制的統治者具有多大權力,抑或哪些群體或階級在統治社會。就中國大陸而言,毛澤東時代屬於第一階段;鄧小平時代屬於第二階段;從江澤民到胡錦濤時代,據我理解,屬於從第二階段走向第三階段的過程中,但迄今為止已經在較大程度上靠近第三階段。

從這一東亞政治發展的規律角度出發,當前中國政治舞台能夠容納的已經不是像過去一樣具有純粹極權或威權的“政治家”,而是在基於中國特色的“黨內民主”的集體領導體制下能夠“讀懂氣候”的“優秀官員”。

時間在走,令人沉思。

過了一陣子,薄熙來帶著幾名保鏢和部下,高調地進到屋子裡,走路速度是在我見過的官員裡是最快的。身高1.90米左右的他顯得既匆忙,又憔悴。我回頭問了一些官員,他們介紹說,“書記身體不是特別好”。

我與薄熙來握了下手,他的右手很干,從來沒握過如此沒有溫度的手。“是與他身體不適有關還是有其他人為的原因?”我在腦子裡胡思亂想。

他坐下來,開始講話。聲調波動得很清晰,觀點表達得很生動。他動不動就展示自己對重慶的喜愛。

“重慶是個好地方,重慶人很好客,你一定會喜歡上這個地方”,他高調地對我說。

他緊接著闡述“5個重慶”——宜居重慶、暢通重慶、森林重慶、平安重慶和健康重慶。他強調高度重視重慶市民的生活水准與幸福指數,“為了使我們的人民開心、快樂地過日子,我們政府做了很多事情。你可以在重慶好好觀察下,能感受到我們政策成果的。”

我每天從住宿的解放碑附近出去跑步,如薄熙來說的,到處能看到“5個重慶”的口號橫幅。馬路邊上的警察比我去過的任何城市還多,在我眼裡,站在十字路口中間大膽執行任務的強悍女警察,似乎展示著重慶發展的方向。

凌晨的街頭、廣場,我去與那些唱紅歌的中年太太、先生們交流,“你們唱得好開心啊,你們這些年快樂嗎?”她們明顯享受著快樂,紛紛回答說,“快樂!開心啊!”

我也去問在重慶讀書的大學生,“你們如何看待現任政府的政策?”有人回答說,“要經常唱紅歌,麻煩呢”;“沒什麼,挺好的,經濟發展快嘛”;“重慶受關注,還是令人自豪的”。

至少從看得見,摸得著的表像看,當時,重慶市內是平安的,穩定的,快樂的。

對於近年以來城市GDP增長15%以上、農村GDP增長20%以上之成就,薄熙來很自豪說,“這就是坐在我旁邊的黃奇帆市長的功勞”,並拍拍黃市長的肩膀。

黃市長沒有反應,顯得有些不好意思,或有些過意不去。書記與市長之間展開的小插曲使我感到很別扭,給人一種“兩者不配”的幻覺。

迄今為止,薄熙來已離開重慶,黃奇帆則繼續施政。

著力談論重慶改革的薄熙來,顯得有些疲憊,記性卻不差,不看稿子,隨時拿出數據來支撐改革成果。不可否認,他是我見過的中國官員當中最有個性的,況且,也是唯一可稱得上的政治家。

違背他心願的恐怕是這個時代。

我幾年前赴香港,跟曾若干次到重慶做過調研的《亞洲周刊》記者紀碩鳴交流,他在鳳凰衛視的化妝室裡對我說,“重慶模式注重的是民生”。後來,我親自到重慶考察的過程中“體驗”到,對“重慶模式”來說,“唱紅打黑”才是支撐“注重民生”的強大後盾。

薄熙來是拿著前者的果實,鞏固權力,迎合民意,自上而下地把納稅人的錢投入到最能體現出改革成果,尤其直接促進GDP增長的戰略領域,包括公租房建設。我在與薄熙來的面對面交流中一直等著他大膽談論“唱紅打黑”的偉大,卻始終沒有談,直到座談結束,他離我而去,表示,“我還有事情要處理”。

我不知道那是因為他忘記了涉及這個話題,還是時間不夠;是因為有什麼因素使他有意避開談到那個話題,還是與王立軍不在現場有關……

今天,重慶迎來了全新的面貌,該走的走了,該來的來了,該拋棄的拋棄了,該恢復的恢復了。聽重慶當地的年輕朋友說,“沒什麼人討論打黑唱紅了,也沒什麼人議論薄熙來了”。

有一名曾在重慶,目前在北京工作的媒體人對我表示說,“我原來離開重慶媒體就是實在受不了那個‘紅色模式',徹底摧毀了我們作為媒體人的良心,根本無法去做媒體該做的正常報道,包括批判性報道,而只好服從領導人唱紅的政治需求。”

我問他,“現在情況變了,還回重慶嗎?”

他說,“現在,已經晚了。”

時光已過,仍有余香。

現在回過頭來評估,“重慶模式”的問題點有三個:一,它把意識形態與經濟發展混淆在一起,靠高壓式的政治手段盲目追求GDP主義,並強調自己的制度優越性與政治合法性,這一做法本早已過時;二,它“打黑唱紅”與“注重民生”過程中的透明度極低,決策過於自上而下,徹底強調“政府”與“人民“之間的關系,忽略“社會”的維度,從而缺乏體系內的彈性與耐性;三,“重慶模式”的提法本身從當前中國政治游戲規則角度看恐怕成問題。在中央一把手都沒談論“中國模式”的形勢下,地方一把手大大談論,或贊揚“重慶模式”,只能說,沒有讀懂氣候。

造成這三點問題的責任或原因不僅在於薄熙來本人,也不局限於重慶當局,更不限於中國執政黨,問題反映的是關心中國現狀與未來的所有人之公共意識(public mind)。對此,“我們”需要作出必要的反思。

中國政治的“去官僚化”趨勢使得薄熙來陷入孤立、孤高、孤獨,他表現出的政治手腕早就不適應當前的中共官場,這與他是否是信仰文化大革命無關,也與他在十八大上要站在什麼位置無關,更與他對鄧小平路線的忠誠度無關。

薄熙來的命運向中國政治提出的只是挑戰,而不是機遇。底線的保住不相等於藍圖的誕生。中國依然有著一批沒有“價值觀”的百姓,中國依然是沒有“共識”的社會,這依然是一場沒有“藍圖”的改革。肯定的是,最近一段時間以來的N個鬥爭使得中國的政治更不好走,迷失的則是方向。

既不是開始,也不是終結。

TOP

执政十载,风雨飘摇。天灾不断,人祸横行。官不修德,民不聊生。打黑唱红,为民争利。触动黑金,不厚书记,死有余辜。

[ 本帖最后由 风云133 于 2012-5-22 11:19 编辑 ]

TOP

北京每年計劃引進黃河3億立方米水


來源:世紀網

     核心提示:“如果要解決北京的供水緊張問題,辦法有很多種,是否一定要啟動黃河引水工程呢?”清華大學環境學院黨委書記、教授杜鵬飛表示疑慮。

     作為世界上重度缺水城市之一,北京將引黃河水作為城市供水水源。

     5月13日, 在“2012年飲用水衛生宣傳周”上,北京市自來水集團相關負責人透露,北京市將首次啟動“引黃濟京”工程,年引3億立方米入官廳水庫,未來北京市民將喝上黃河水。

     “‘引黃濟京’已經寫入去年年底發布的《北京市‘十二五’時期水資源保護及利用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北京市水務局水資源處處長戴育華對本報記者表示。

     不過具體從黃河什麼位置引水,戴育華透露,目前“還在研究之中”,且本報記者獲得的最新消息則稱,該工程年內可能無法啟動。

     對於這一做法,多位水資源方面的專家對此表示出自己的疑慮,盡管未來北京的水供應緊張,但解決這一問題,是否一定要從水資源同樣緊張的黃河引水?調水成本有多大?如何說服同樣缺水的水資源調出區?如何對調出區予以補償?這些都或需要通盤考慮。 “引黃濟京”存爭議

     “如果要解決北京的供水緊張問題,辦法有很多種,是否一定要啟動黃河引水工程呢?”杜鵬飛對本報記者表示疑慮。

     王浩亦認為從科學上講,北京能否從黃河引水也不無疑問,“近年來,北方降雨量普遍偏少,北京和黃河都屬於枯水區,那麼從一個枯水區調水到另一個枯水區,這是不符合邏輯的。”王浩說。

     “黃河中下游地區都是嚴重缺水區,入海水量都無法保證,如果啟動引黃濟京工程,水從哪裡引?是干流還是支流?我不知道。”杜鵬飛表示。

     “盡管北京市每年會從河北、山西兩省調水,但這兩省也屬於嚴重缺水省份,調水量不大,因此北京未來仍需超采地下水維持本市供水規模。”杜鵬飛說。

     杜鵬飛進一步指出,考慮到南水北調中線工程2014年汛期之後就會竣工通水,年供水量預計可達10億立方米,北京的供水缺口基本上可以彌補,在這種背景之下,再增加引黃工程的建設可能沒有必要。

     “北京不在黃河流域,從黃河引水濟京,必然投入大量的工程建設,成本很高,因此盡管調水工程本身是從北京區域水資源安全的角度考慮的,但仍然不可避免會給人留下水利部門從自身的利益出發,希望多搞水利項目的印像。”一位公共政策專家指出。即便是尋找其它水源,北京也有其他選擇,比如岩溶水和淡化海水。根據北京市政府去年5月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水務改革發展的意見》,北京計劃開采岩溶水作為應急水源。

     “岩溶水是戰略水,我們正在做岩溶水的摸底調研。”北京市地勘局局長呂曉儉對本報記者透露。

     對淡化海水,《規劃》提出,將加快研究海水淡化,做好項目前期工作,擇機實施。本報獲悉,從海水淡化產業發展的經驗來看,海水淡化的持續供水能力不會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是理想的戰備保障性水源。

     此外,7月1日,北京市將實施新的《北京市節約用水辦法》。“新辦法,擬對包括高爾夫等在內的高耗水行業實行定額用水政策,並對超標用水部分收取累進加價費用,這意味著節水空間很大。”北京水務局法制處副調研員寧滿江對本報記者透露。

     不過,戴育華則向本報記者表示,“引黃濟京”工程“年內估計難以啟動”。

TOP

中菲黃岩島對峙 中國官方講主權網民要人權


來源:RFI
作者:北京特約記者 周西

5月17號,《青島都市報》官方微博發出一個帖子,“說實話,我真不知道黃岩島(是)屬於誰的,屬於菲律賓和屬於中國有(什麼)區別嗎?特別是,對於一個屁民來說,當年香港回歸時,我也很激動,(但)這麼多年過去了,我發現香港和我沒有半毛錢的關系。黃岩島也是同理,別和我講(什麼)主權,要談(就)先談人權”。我們今天的話題就從這裡說起。這條微博引發網民的廣泛關注並熱轉,但很快便被刪除了。據新世紀新聞網的報道,隨後,青島都市報則在微博上對此回應說:“其實,你刪了我的微博,黃岩島下面埋的還是石油,不是茅台,這個仗依然打不起來;你刪了我的微博,金三胖子那廝還是不把你放在眼裡,我炎黃子孫兼屁民的利益,你們依然保護不好”。

據悉,此帖隨後又被濟南網官方微博轉載,該官網也因此而被關閉。面對濟南網官方微博的上述遭遇,青島都市報的微博則公開聲援說:“向不幸犧牲的濟南網官方微博表示哀悼!要堅信,沒有到不了的明天”。對此,有網友點評說,從來沒有一次中外領土糾紛像這次黃岩島一樣,讓人感到有喜有憂,喜的是,我們看到了中國的進步,也看到了菲律賓的進步。新浪網上作者王思想的博客文章說,中國的進步是,言論自由比較充分地體現在了網上的相關討論中。在微博上,兩派的觀點吵成一團,左派網民說,黃岩島是我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右派網友則反問道:你憑什麼說那是中國的領土呢?

其實,釣魚島和黃岩島究竟屬於哪國領土,原本就是一筆糊塗賬,不過,從《國際法》和國際輿論來看,基本上還是支持這兩個島分別屬於日本和菲律賓。這是因為,國際海洋法規定的專屬經濟區範圍是200海裡,而黃岩島距離菲律賓只有120海裡。與此同時,菲律賓的進步則更明顯一些。馬尼拉《標准今日報》4月28號發表的文章《它屬於中國》,公開宣稱斯卡伯勒礁也就是中方所說的黃岩島,屬於中國。我相信,這篇文章是中國官媒選擇性轉載的,因為《參考消息》和《環球時報》一直都在干這種事情。盡管菲律賓的多數媒體應該都是支持菲政府的,但是,畢竟在菲律賓還是有這樣一家媒體,敢於公開站出來說,那領土不屬於菲律賓,這樣的媒體讓人尊重,這樣的菲律賓也讓人尊重。

說到有喜有憂,令人擔憂的則是,隨著中菲南海對峙的緊張局面不斷升溫,網絡上的狹隘民族主義情緒再次高漲起來。先是前兩年因唐峻假學歷風波而被曝光,與唐同為美國“野雞”大學校友,去年又因炫耀大 “吃飛禽走獸”而引來網友嘲諷的中國世代投資集團董事局主席禹晉永,於5月9號發微博說:“晚上,我把家裡的兩個菲佣叫到跟前,對她們說,你們收拾收拾,明早就走人吧。她們說,簽的合同還沒有執行完,我說會足額給你們補償金;她們又問,為什麼不要她們了,我說,你們回國找你們的總統要工作吧”!《南方都市報》上作者狂飛的網議文章說,禹晉永此舉引來網上一片憤怒指責之聲,網友“連鵬”表示,你可以指責菲律賓政府,但不能把仇恨發泄到兩個無辜者身上,還刻意高調宣揚,實在是太卑劣了。

對此,王思想的文章則點評說,有人說禹晉永想以此來炫耀自己是個有錢人,我覺得他有錢沒錢跟我沒有絲毫關系,但是,用報復兩個菲律賓普通公民來向外展示自己的所謂“愛國”情懷,的確太讓人惡心了。其實,這種報復行徑,與一些東南亞國家的“排華”做法完全是同一性質,既然你能排人家,人家自然也能排斥當地華人。總之,歷史上中國人總是遭受“排華”,固然是我們民族的不幸,但也要反思自己,尤其是那些遠在國外的華裔同胞。有人說,不用擔心,那些人已經是菲律賓人了,不要再扯什麼華裔。呵呵,看到某個海外華人奪個諾貝爾獎什麼的,就趕緊滿世界地嚷嚷,說這是炎黃子孫的驕傲;如今,看到某國華裔遭遇危險了,又趕緊找個借口說:他們已經加入當地國籍了。

在歷史上眾多的排華事件中,我想舉一個比較極端的例子:1998年夏天,印度尼西亞掀起排華熱潮,打砸搶燒當地華人的住宅和商店,強奸華人婦女,當時的情景,如同地獄一般……,當地華人向某國求救未果。後來,還是美國派出軍艦,搶救出了大批華人,那些獲救的華人同胞憤怒地打出了“寧作美國狗,不做中國人”的標語。文章最後強調說,中國政府不能與世界為敵,中國公民也不能與世界為敵,華人這個種族,要努力贏得世界的好感,民主、自由、平等和博愛是普世價值,不存在什麼“中國特色”。我相信,如果我們是一個民主、自由的國家,如果我們的政府和國民都懂得如何坦誠、博愛地面對世界,那麼,我們的公民以及海外華裔才會受到全世界的尊敬,和友好善意的回應。

此外,王思想的文章又說,關於領土界限,我一直認為:這就跟動物撒尿劃疆界一樣,勢力大的尿個大圈,勢力小的尿個小圈,每天尿的痕跡都不一樣,國界線也總在變化。因此,說“遵守國際法,尊重國際法庭裁決”,那叫當代政治;說“老子就是要搶過那島”,這叫叢林法則 ;說“因為它自古就是中國領土,所以現在還是我國領土”,那叫放P;說“那下面有油氣,所以要說成是咱的領土”,那就是泄密。那麼,中國政府應該做些什麼,才能夠在捍衛國家領土主權方面 ,贏得國民的廣泛支持呢?

文章認為,1,承諾一旦開采黃岩島周圍油氣,絕對不會交給中石油中石化這兩大壟斷集團,我被他們掠奪夠了,不希望他們再增加掠奪的資本,而是交給民營公司去開采,有助於降低國內油價;2,可以考慮像當年的釣魚島那樣,將黃岩島出售給中國公民(官二代、紅二代除外);有了這些承諾,中國政府必將獲得國內民眾的支持。相反,如果爭得了黃岩島後,房價還那麼貴,汽油還那麼貴,稅收還那麼高……那我們何必要爭那個島呢?不過,這還不是最好的,最高明的策略應該是:展示一個民主自由的中國新形像,這才是世界上最強大的武器。

在所有領土爭端中,人們內心都會支持那些爭端領土歸屬一個民主自由的國家,盡量讓每一寸土地沐浴在自由的陽光下,是人類永遠的追求。

TOP

孔傑榮:陳光誠也許年內返中國


      中國大陸失明維權人士陳光誠已與家人抵達美國紐約展開新生活,協助陳光誠赴美留學的紐約大學教授孔傑榮(Jerome Cohen)表示,他可能很快返回大陸,時間也許不到1年。

  陳光誠離境後,大陸官方喉舌「人民日報」旗下「環球時報」認為,陳光誠的事情「是一個彩色的大氣泡,破了之後什麼都沒有」。

  陳光誠抵達美國後幾小時,昨天和家人一起出外曬太陽,輕松一下以示慶祝。老友孔傑榮告訴路透社,陳光誠「說他好多年沒有坐在太陽下了。他想到花園裡走走」。

  被稱為「赤腳律師」的陳光誠曾坐牢數年,而後遭軟禁家中,上個月他逃離在山東省東部的老家,進入北京的美國大使館。

  孔傑榮是中國法律專家,他協助安排陳光誠與妻子袁偉靜到紐約大學法學院研究。

  他說,陳光誠夫婦將研習法律與英文,但不會攻讀學位。

  據英國「衛報」(Guardian)報導,孔傑榮表示:「如果情況看來不錯,也許他很快就會在年底返回中國。依初步計畫,他將認真研習一年,慢慢摸索。」

  陳光誠曾說,他希望有朝一日能返回大陸,只是有些維權人士和異議人士離開大陸後,就未再獲准回國。

  人權觀察組織(Human Rights Watch)資深亞洲研究員林偉(Nicholas Bequelin)警告:「中國政府長久以來一直不准出國的批評人士返鄉。介入此事協商的部分人士相當確信陳光誠能夠返國,但情況將如何演變仍未完全明朗。」

TOP

陳光誠家屬何辜遭此荼毒?港媒揭內情


來源:東方日報

內地失明維權律師陳光誠偕同妻兒順利抵達美國,中國政府的手法被陳稱為「克制與冷靜」,此間觀察家贊賞中央的人性化處理方式。然而,在陳光誠家鄉基層政權卻繼續上演「和尚打傘,無法無天」的一幕,對陳的家屬非法迫害:

  陳光誠的嫂子任宗舉,涉「包庇」罪取保候審,不准步出山東省東師古村,一舉一動受監視。真是豈有此理!因為連外交部發言人都承認,「陳光誠是正常的公民」,並非在逃囚犯,陳的嫂子何來「包庇」之罪?陳光誠的姪兒陳克貴被關押在山東沂南看守所,被控故意殺人罪,自委律師被無理拒絕,禁止和外界接觸。真相是:「正常的公民」陳光誠逃脫非法軟禁後,當地基層政權頭目惱羞成怒,非法率眾翻牆擅闖陳光誠哥哥家,陳克貴未辨來者是盜賊抑或竊匪,正當自衞,何來「故意殺人」?

  陳光誠的哥哥陳光福,即陳克貴的父親曾遭軟禁,陳光福的妻子「取保候審」。既然陳光誠已經通過正常途徑辦妥手續,獲准合法出境赴美,乃無罪之身,有甚麼理由「株連」兄長一家?

  綜上所述,山東省的「土皇帝」仍肆無忌憚地破壞法制,踐踏人權,損害國家形像。既然中央強調「以法治國」、「依法施政」,怎麼可容忍下面的「歪嘴和尚」胡作非為?應迅速加以查處煞止,保障陳光誠家屬及所有公民合法權益!

TOP

法界老大周永康在十八大 仍握有話語權


來源:旺報




       在中共中央處理薄熙來及王立軍案之際,70歲的政治局常委周永康在新疆當選中共十八大黨代表的政治意義,在於他對十八大有話語權,並未受薄、王案牽連。如果再觀察近日其公開活動,周仍是中共政法界老大,其權力沒有如外傳所謂「被削減」。

  今年70歲的周永康將在十八大退出政治局常委。如果按5年前十七大政治局成員的年紀限制是1940年出生,十八大以1945年畫線,9常委中有7人要退。周在十八大後退出政治局就和胡、溫一樣,為正常人事交替。

  周永康當選黨代表的現實政治意義,是十八大前中共將公布薄、谷、王案調查結果,在即將定罪之際。雖然外傳周因挺薄受牽連,但近來中共中央高層態度及黨媒報導顯示,周仍大權在握。他當選十八大黨代表,意味他和政治局其他8常委一樣都有話語權,並未失勢。

  和胡溫同陣線

  北京消息人士透露,和海外媒體報導截然相反的是,從薄案爆發至今,中共中央負責調查全案的要員,「有賀國強、周永康,而且兩人都是接受胡錦濤命令查案的。」

  近來,中共黨媒幾項公開報導可以證實周確實是和胡、溫站在同一戰線。除黨媒公開周18日當選黨代表外,當天周和胡錦濤、溫家寶及第5代接班人習近平,一同現身大陸全國公安系統英雄模範立功集體表彰大會上。

  這是在英媒傳出周政法大權遭剝奪後,中共中央的辟謠行動。加上稍早他在新疆視察時曾探視當地一座後備軍人訓練中心,顯示周並未失去政法力量。

  黨代表逾2千人

  周永康當選黨代表受到關注,是因為當前其個人現況及北京政局都處於高度敏感之際。但當選黨代表和能否成為高干或是否享有實權沒有必然關系。

  中共黨章並未規定中央委員只能從黨代表中產生,沒能當上黨代表也未必代表仕途受挫。例如,1997年十五大選黨代表,薄熙來曾在遼寧落選,當時幾個「太子黨」全落馬,除薄外還有陳雲之子陳元、王震之子王軍。

  薄當時在大連沒當上遼寧黨代表團代表,後來運用父親薄一波山西關系,搓掉一人讓出一個位子給薄熙來。十五大薄雖進入中委候選人名單,但仍在差額選舉中被搓掉。薄後來在十六、十七大成為中委,2007年當選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重慶市委書記。

  可以看出,中委的政治含金量比黨代表高多了,中共十七大選出204名中委,黨代表則有2千多名。

  因此,周永康沒按慣例在河北當選黨代表,而是在新疆,屬黨內安排,有其特殊政治意義。對多數普通黨員而言,當選黨代表只是取得政治大戲的入場門票。

TOP

德媒:"陳光誠案觸動中國政治制度的基石"


來源:DW

德媒認為,陳光誠得以赴美只是中美外交鬥爭的暫時結束,而中國的許多維權人士仍遭受無情打擊,強大的安全系統對此習以為常,令人擔心的是改革派能否戰勝強硬派。

《新聞報》5月20日認為,"陳光誠這位多年來被剝奪自由並受到虐待的活動家出境去美國,標志著美中兩國外交上的角力暫告結束。"

《明鏡周刊》(5月19日)也寫道:"圍繞這位盲人律師的戲劇性事件從而暫告一段落。中國政府遵守了對美國政府的承諾。"

該刊認為:陳光誠被軟禁多年,"遭受地方當局雇佣的打手威脅並毆打","這種打壓顯然是周永康下的令,作為負責警察和安全的政治局常委,他是這個國家九位最有權勢者之一。"

文章寫道:"這位戴墨鏡男子的案子觸動中國政治制度的基石。外國批評人士一再提出的疑問是,中共最高層的先生們為何如此無情對待陳光誠這樣從未反對過這個體制的人,他的唯一罪過無非是要求官員遵守這個國家的法律。"

作者指出:"陳光誠並非個案,中國司法當局的慣常行為就是不經法院審理將人軟禁。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的太太劉霞目前就不准離開北京的住所,不准與親友通電話或網上聯系。

"其他維權人士失蹤數月,不告知家屬其下落、被誰逮捕及原因何在。他們在光天化日之下被陌生人襲擊、蒙上頭套,然後弄進汽車帶到隨便什麼地方,少有不受威脅甚或刑訊的。遭受這樣對待的人,倘若還能回來,就會深深地惶恐不安。這一切與中國的憲法所保障的權利毫不相干。

"為什麼中國最高層那些顯得友善的先生們容許這一切?有些人如溫家寶甚至一再敦促政治改革,每當被問及刑訊和逮捕案例時,他們也表示痛悔。同時,他們在文章中和討論會上思考,何以中國在世界上的威望如此糟糕。他們花費數十億美元發動宣傳運動,旨在改善中國的國際形像。是什麼原因導致期望和現實之間的明顯差異?"

"令人擔心的是強硬派占上風"

作者認為,對此問題,常常聽到3種答案:其一是中共最高層不知道地方官員多麼惡劣,因其所得信息被過濾;其二是中共感到,以美國為首的外國勢力的"反華陰謀無處不在,要阻止中國增長、限制中國的影響力",而陳光誠之類人"有意無意充當其幫凶";其三是黨內改革派願意"溫和對待維權人士","然而,他們無法戰勝要用革命手段保住中共領導人及其家族權力地位的強硬派。"

"第三個答案可能最接近目前的狀況。令人擔心的是強硬派占上風,中國安全部門的預算之多前所未有,甚至超過國防預算。為了2008年奧運會購置了最現代的武器、竊聽和監督設備,以防恐怖襲擊。現在這個龐大的安全機構得表明自己有理由存在,並且是通過嚴酷對待煩人的批評者來證明這一點。"

文章以北京最近清查外國人和驅逐外國記者為例說明,"中共面臨幾個月後的18大領導人換屆,現在就像2008奧運之前那樣如同刺蝟一般卷縮起來。……

"於是就存在這種罕見的矛盾:中國將在世界上更加強大、更有影響力,若是沒有中國的經濟增長,世界早就陷入蕭條,中國公司的投資遍布五大洲。

"然而,除了強大而自信的中國這個現實外,像盲人陳光誠那樣的人的命運表明第二種現實:一個深感不安全和仇外的世界大國。"

摘譯:林泉

TOP

楼主辛苦,支持驴友们继续盖楼!

TOP

引用:
原帖由 無恥下流 于 2012-5-22 11:18 发表 來源:東方日報內地失明維權律師陳光誠偕同妻兒順利抵達美國,中國政府的手法被陳稱為「克制與冷靜」,此間觀察家贊賞中央的人性化處理方式。然而,在陳光誠家鄉基層政權卻繼續上演「和尚打傘,無法無天」的一幕,對 ...
5月17號,《青島都市報》官方微博發出一個帖子,“說實話,我真不知道黃岩島(是)屬於誰的,屬於菲律賓和屬於中國有(什麼)區別嗎?特別是,對於一個屁民來說,當年香港回歸時,我也很激動,(但)這麼多年過去了,我發現香港和我沒有半毛錢的關系。黃岩島也是同理,別和我講(什麼)主權,要談(就)先談人權”。我們今天的話題就從這裡說起。這條微博引發網民的廣泛關注並熱轉,但很快便被刪除了。據新世紀新聞網的報道,隨後,青島都市報則在微博上對此回應說:“其實,你刪了我的微博,黃岩島下面埋的還是石油,不是茅台,這個仗依然打不起來;你刪了我的微博,金三胖子那廝還是不把你放在眼裡,我炎黃子孫兼屁民的利益,你們依然保護不好”。-----好聪明的网民



[ 本帖最后由 bj88488848 于 2012-5-22 13:33 编辑 ]

TOP

西藏山南:千僧簽名承諾愛國愛教潛心修佛


來源:中新網

     中新社西藏山南5月21日電(白少波)西藏山南桑耶寺喇嘛平措多吉21日在該寺承諾,自覺遵守成律寺規,潛心修學,愛國愛教,並第一個在愛國愛教簽名活動上寫下自己的名字。

     西藏山南地區佛教協會此間倡議,各寺廟僧尼要愛國愛教,自覺遵規守法,潛心修佛、增進學識。該倡議得到山南地區各寺廟僧尼熱情響應。21日,桑耶寺、昌珠寺、巴烏桑旦林寺等寺廟僧尼們紛紛參加千名僧尼愛國愛教簽名活動,爭相簽名,以示承諾。

     倡議書說,愛國主義的傳統已成為藏傳佛教界人士以及廣大信教群眾的重要精神支柱。寺廟是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僧人要秉承愛國愛教、遵紀守法、維護祖國統一、加強民族團結的優良傳統。

     倡議書指出,佛教界人士歷來提倡解除一切惡緣、善結一切良緣。作為一名僧人,時刻不要忘記自己是一名佛陀的追隨者和實踐菩提行的出家人,應當把對佛教、人類、國家創造福祉作為自己的神聖職責。

     山南地區佛教協會會長達娃次仁說,佛教界人士要維護祖國統一、加強民族團結。弘揚佛法的關鍵在於我們信徒的素質,要愛國愛教,要使我們的寺廟像寺廟、僧人像僧人。

     桑耶寺喇嘛洛桑克珠在簽名後說,愛國愛教是桑耶寺歷代高僧大德的優良傳統,這次全寺僧人自願發起這次簽名承諾活動,就是要更好地把這一傳統發揚光大。

     昌珠寺喇嘛米瑪次仁也代表全體僧人表示,要像珍愛生命一樣愛國,像愛護眼睛一樣愛教,做到護國利民、潛心修佛。

TOP

《国际先驱论坛版》中国共产党高层的恐惧

中国两代领导人胡锦涛和江泽民

《国际先驱论坛版》周一(21日)刊登一篇评论,题为“中国共产党高层的恐惧”。

在前苏联鼎盛时期,南斯拉夫党内异见人士米洛凡·吉拉斯(Milovan Djilas)曾把共产党领导层称为“新阶级”,该阶级的权力并非基于拥有财富,而是对于国家所有财富的控制。

文章引述了一个关于勃列日涅夫的传说,说他带着出身贫寒的母亲参观他的住所,向她展示他收藏的大量外国豪华车、富丽堂皇的别墅以及精品美食,然后问他的母亲有什么感想,他母亲回答:“一切都非常好,但万一布尔什维克回来了怎么办?”

现在关于中国太子党的类似故事却已经不是传说,从毛泽东到胡锦涛的几代共产党领导人的子女,现在对于中国的国家财富已经不仅仅是控制,还加上拥有。

为什么拥有财富对于中共领导人来说那么重要?为什么那么多的中国领导人把子女送到国外读书?确定的回答只有一个,那就是他们对中国的未来没有信心。

文章说,虽然30多年改革开放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中国经济增长正在持续放缓,还有许多对于中国经济可能硬着陆的预测,但中国领导层对财富的拥有并不只是经济原因或贪婪,而是“政治对冲”。

把自己的财富转移到海外,让自己的子女到国外受教育,是中国统治阶层“新阶级”希望对冲政治危险的一种方法。根据中国自己的数据,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已有至少1200亿美元非法转移海外。

共产党中国的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当年很有自信,因为他们不仅打赢了内战,把国民党赶到台湾岛上,还在中国大陆建立了严密的共产党统治体制,党牢牢掌控了军队。

但在60年之后的今天,除了共军还基本掌握在共产党中央手中之外,共产党高层的自信心却日益减弱,尽管目前党员人数已达8千万,但大多数人入党都是为了仕途,却不是理想。

现在中国各地每天都有大约500起反贪官的抗议示威活动发生,大多数被警方镇压了下去,但对于官员贪污国家资源和老百姓血汗钱的事实,最终会使所有目前忠诚于党和国家的公民醒悟,腐败已经到了统治阶级的高层。

文章说,前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今年3月被免职,外界除了评论此案显示了中共高层权力斗争激烈之外,还因暴露出薄熙来家族的腐败,而引起公众对中国高层官员普遍贪腐的关注。

虽然北京当局尽最大努力消除因薄熙来事件引发的对中共的消极影响,但中国的“新阶级”成员仍然会担心,由于中共精英阶层贪腐现象的曝光,他们一定有“布尔什维克回来怎么办”的恐惧。

TOP

重慶公示18大候選人名單 34歲檢察院長竟在列(圖)


來源:重慶日報



年僅34歲的重慶市檢察院公訴二處處長 么寧

       重慶公示50名出席中共18大代表候選人名單,重慶市長黃奇帆和李莊案的公訴人、年僅34歲的重慶市檢察院公訴二處處長么寧,都在名單中。

  據重慶日報報導,這份名單不含中共中央直接提名的代表候選人。

  麼寧曾獲重慶市「百名榜樣女性」,2006年並獲大陸「全國十佳公訴人」稱號,也曾在重慶市「打黑除惡」表彰大會上被授予「重慶市人民衛士」稱號。

  麼寧曾經辦過的最著名案子是律師李莊案。李莊在薄熙來擔任重慶市委書記時,於「打黑」中替黑社會嫌犯辯護,被重慶檢察院提起公訴。此案在法治、司法獨立、程序正義、人身權利等方面都曾引發爭議。薄熙來現已被立案調查。

  根據這份名單的資料,麼寧生於1978年,黑龍江哈爾濱人,法學碩士,現任重慶市檢察院公訴二處處長。

  除了麼寧,重慶市長黃奇帆、副市長馬正其、劉學普,重慶市財政局長劉偉、重慶市委副書記張軒等人也在名單中。

  報導引述中共重慶市委組織部指出,50名初步人選中,各級領導干部27名、生產和工作第一線黨員23名,公示時間自21日至29日,若各級黨組織和黨員、群眾對人選有意見,可向該部反映。

  重慶市委組織部還表示,重慶是根據中共中央要求,按「自下而上、上下結合、反覆醞釀、逐級遴選、遞次差額」的要求,通過「三上三下」的過程,並經反復比較,決定這份出席中國共產黨第18次全國代表大會的代表候選人名單。

TOP

否定之否定,今天这个明天那个的。。。。。。

TOP

么宁曾经办过的最著名案子是律师李庄案

薄的 “唱红黑打” 和重庆经验得到相当的肯定,怎么看都不是路線和意识形态之争,

完全是利益集团狗咬狗一嘴毛,糊弄百姓,底气不足难以自圆其说。

TOP

陳光誠已成燙手山芋 學者對他回國不樂觀


來源:RFA

         對於美國紐約大學教授孔傑榮稱,中國失明維權人士陳光誠最終會返回中國,但北京有學者並不樂觀。

  「自由亞洲電台」周一引述一直關注陳光誠事件的北京憲政學者陳永苗,他認為,陳光誠已成為中國政府的燙手山芋,他一但離國,當局不會容許他再回國。陳光誠的影響力亦會隨時間減退。

  陳永苗說:「 放他在中國的話,他就不斷成為政府的燙手山芋,他已經是國際知名人物,碰不得,既然美國要他,政府就把他扔給美國。一旦中國不打壓他,他在美國政壇根本成不了棋子。」

  陳永苗又認為,對陳光誠的非法迫害不只是山東地方政府的行為,而是涉及來自更高層的指令。他相信調查山東當局的承諾會不了了之。

  他說:「從以前的例子看,中央從無懲處過下面辦事的人,如果這樣做,整個官僚系統會引起反彈。因為陳光誠在美國的保護下,中央才假意承諾要調查。」

  對於陳光誠與家人一同到美國留學,目前在洛杉磯的民運人士王丹表示高興和祝願。

  他接受「自由亞洲電台」訪問時說,陳光誠能到美國是好事,因為他和家人已在國內一起受了很多苦,若繼續留在中國,當局必定加大迫害和監控力度,因此認為「以人道角度講,我覺得還是出國的好」。

  對於陳光誠留學美國,網上掀起維權運動「要天空?還是要土地?」的爭論,甚至有網民點評這是海外學習起點,還是開始流亡歲月的前奏。

  不過,王丹認為,到美國的自由世界生活和體驗,肯定有不同於在當局監控和迫害之下生活的豐富收穫。

  王丹說:「要先看怎麼界定『天空』和『土地』?如果從政治角度來講(來美)當然會失去很多活動空間,但是,如果從人道角度來說,以及從家庭與親情方面而論,得到的就非常多,因為一家人來到國外,終於可以安穩度日,這是非常大的獲得,又怎能說是非常大的失去呢?我不主張從事民主運動就要六親不認,變得毫無親情觀念,甚或是所有思考都圍著政治轉,我覺得那樣的政治也不見得是多麼健康的政治。」

  此外,王丹也談到回國權問題,並聲援另一前「六四」學生領袖吾爾開希嘗試向中國駐美使館「自首」一事,呼吁北京當局正視及解決流亡人士回國權問題。

  王丹直指中國政府不願解決流亡人士「回國權」問題,反映統治階層執政消極心態。

  王丹表示,當局要解決回國權問題並非很困難的事,中國政府若願意跟他們談條件,技術上肯定不是難事,但「現在當局變得很懶,總是等到問題麻煩了才要處理」,若是這樣,他們將不斷『制造麻煩』。

TOP

谷開來新加坡居民 新媒證實:不實傳言


來源:聯合早報

       傳聞前大陸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的妻子谷開來是新加坡永久居民?新加坡媒體今天表示這是不實傳言,除非她以假身分瞞過移民局審查。

  谷開來因涉嫌謀殺英國商人海伍德已被中共移交司法機關,而薄熙來也因涉嫌嚴重違紀,遭中共中央立案調查。

  不過此一事件仍余波蕩漾,先前曾有傳言谷開來不僅有香港身分證,還有新加坡居民身分;並傳出她很早就把財富轉移到新加坡,有一段期間,谷開來全世界各地跑來跑去,但主要是在新加坡和英國。

  據「聯合早報」今天發自北京引述可靠消息來源的報導,「谷開來」、「薄谷開來」、「開來谷」等這幾個名字的組合都不曾出現在新加坡的移民名單中,因此外界傳聞谷開來是新加坡永久居民的說法應該是不實的。

  報導表示,谷開來會是新加坡永久居民的唯一可能,就是她以假姓名、假身分申請,並瞞過移民局的審查,但這種可能性很低。

  此外,觀察人士向星媒分析,薄案將愈拖愈不利,因此中共中央高層可能會在夏季北戴河會議前,即6、7月間就會確定對薄熙來的處理方式,及早解決以有利中共「十八大」在今年下半年順利召開。

TOP

若不出事, 十八大後重慶模式將全國推展


來源:明鏡

一位熟知重慶民間與官場情況的人士向《明鏡》透露,重慶模式,表面上是“唱紅打黑”,實際上,是江澤民勢力的一步棋;如果王立軍和薄熙來不出事,十八大後,重慶模式准備向全國鋪展開來。江澤民在2011年的一場大病,也是之後出現薄王事件的根本原因。



  薄熙來已離開重慶,但對重慶模式的探討聲音未減。對許多人來說,“唱紅打黑”,是談到重慶模式時的第一印像。於重慶出生,熟知重慶民間情況,同時在官場中有相當多同學、朋友的渝定江向《明鏡》解釋,目前一般老百姓看到的只是薄王事件,實際上,事件背後更大的背景是重慶模式。

  渝定江認為,現在觀察中國的時局,關鍵是瞭解什麼是重慶模式,表面上看來,重慶模式是“唱紅打黑”,先“打黑”,打到一定階段後開始“唱紅”,“唱紅打黑”,也是一般人所理解的重慶模式,但這只是瞎子摸像,不能瞭解重慶模式的全貌。

  由於過去的工作經歷,渝定江與中共高層人士也有許多往來,他向《明鏡》分析,實際上,重慶模式背後有相當深刻的政治背景,重慶模式不是薄熙來的個人行為,它代表的是中共內部的一股政治勢力,也就是以江澤民為核心的、影子中央的一股政治勢力,這股勢力在重慶所做的試驗,就產生了重慶模式。

  那麼,為什麼以江澤民為核心的勢力要做這樣的試驗?渝定江解釋,自從六四事件後,中共僅單方面搞經濟改革,而不搞政治改革,因此累積了許多問題,特別是2002年胡溫上台以後,中央高層發現,群體事件越來越多。

  渝定江對《明鏡》表示,周永康曾擔任公安部長,現在則作為政法委書記,他對老百姓不滿的情況非常清楚。文化大革命時有“三種人”,現在出現了“新三種人”,老百姓心中仇恨的就是這“新三種人”:官、警、富。

  “老百姓對官、警、富的仇恨,導致了對共產黨的極端不信任,為了鞏固自己的紅色江山,就必須解決這三種人的問題,解決方式就是在重慶做實驗,做出一個重慶模式,為中國未來的發展走出一條路。”渝定江說。

TOP

发新话题
最近访问的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