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司法的应对《中国式看守所》 <点击复制本贴地址,推荐给朋友>
刑事司法的应对
《中国式看守所》
作者:达晋雅
引子:
该书定位于让读者能够事先了解,有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时如何应对,讲述了中国现行法律下,从立案、刑拘、逮捕到审判各阶段的手法及目的,以及原、被告在每一阶段所拥有的权利。
知晓这一切,就能最大限度的保护自己并以法律的名义伸张正义。
因为只有看守所是体现司法程序中,侦察、起诉、审判全过程的唯一场所,书中通过对看守所实际状况的描写,反映了从小贼到江洋大盗、从官员“双规”到被冤枉的嫌疑人,在这一历程中的各种表现。它只是客观地讲述了现在看守所的实际作用,正面地告诉大家一种现实情景,让那些有兴趣或可能与之交互的人们有机会了解到这些。
现实中的司法过程是否像一般影视作品中的描写呢?不论读者是关心、好奇想了解这一切,还是为自己“出事”做些准备,哪怕是职业犯罪分子为了对抗审讯、审判,本书都想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给他们以帮助。
书中人物及故事,涉及从16岁未成年到70岁的嫌疑人及他们的家属,有农民、工人、公务员、商人、官员、职业犯罪分子等,都是对来源于真实事件的纪实整理,其中提及到一些司法原理,想让人们知晓司法过程的同时,了解法官在审判时的作用以及法律的初衷,做到知己知彼。讲述了一点哲学观点让读者思考,增加一点读书的兴趣。借用了几句宗教偈语,让我们把心胸放的更广阔一些。
如果读后能加强读者的法律意识,从而在处理刑事司法事件时能理性地面对,并有效地运用这些知识,对自己和周围的朋友一定会有益的。
该书的读者定位有以下人群:
一、官员。他们有可能遭人陷害;
二、公务员。也许会被纪检部门误解;
三、商人。需要面对复杂的经济过程及江湖暗算;
四、普通人。我什么都不是可以吧,也不行,因为你遇见了倒霉事。
五、职业犯罪公子。更需要学会如何维权。
六、律师、法官、警察等专业人士,需要了解对手的心态。
本书想让读者了解到,在一起刑事事件中他们能走多远!为了自己,为了帮助朋友,为了我们的家人,跟随本书来体验一次,这不仅仅是一次实习,也是对我们身边体系的一个模拟考验。
我们一生中花费了太多的时间学习那些可能一辈子也用不到的各种知识(某种科学或语言),但却不愿去关注一点,保障我们每日生活秩序的法律。这,一方面是因为那些法律条文的晦涩难懂,另一方面是因为司法过程的复杂和教条,从而导致现实刑事司法过程中,有一半左右的刑期是自己给自己加上的。
每一起刑事案件中,在公安局、检察院、法院有三次机会自救。当然最好是开始时就能科学的面对。
按国家规定,坐过牢的人是没有资格从事法官、律师、警察等职业的,所以这些整天与犯罪嫌疑人打交道的人其实并不了解看守所的内幕,即使知道一些,他们也不会冒着砸了自己饭碗的风险,告诉你。还是让我们自己学习吧。
http://blog.163.com/dajinya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