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上海世博会有楼会倒? 中国建筑工程灾难拉开序幕

上海世博会有楼会倒? 中国建筑工程灾难拉开序幕

作者:枋溪漪


离上海世博会开幕不足三百天,“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美国终于决定参加,尽管其场馆建设尚未动工。毕竟中美关系是全球最重要的双边关系,若没有美国参加世博会,上海的形象会因此在全球大跌分数。不过,即便美国承诺参加,场馆亦能在短期内迅速建成,但是闵行整栋未入住居民楼轰然倒地的特大丑闻,仍使人们对上海建筑质量忧心忡忡。世博会期间会不会有某座或几座大楼因不堪承受展品与如洪人流的压力而“前仆后继”?


中国内地居民不少人相信会发生,甚至有的地下赌场已经设立“上海倒楼竞猜”赌项。“是否有楼倒?”在武汉地下赌场的单笔赌注是四千元人民币,赔付率为二十倍;“哪一座楼倒塌?”在北京地下赌场的单笔赌注是三万元,赔付率三十倍。由此可见,建筑腐败又成了中共政治的一道风景线。


美国公司早预测中国会倒楼

其实,首先猜测中国将会发生倒楼灾难的机构不是中国的地下赌场,而是大名鼎鼎的美国麦肯锡谘询公司。麦肯锡公司在二○○八年曾做出过预测,称:北京朝阳区中央商务区(CDB)的某座大楼将会倒塌。当上海在建居民楼轰然倒地后,中国大陆资深媒体人士才忽然想起麦肯锡上海分公司董事戈登·奥尔发表于二○○八年十月三十日《麦肯锡季刊》上的文章《中国二○○九年可能震惊我们的七种方式》。

奥尔的文章尖锐地指出:汶川大地震实际上拯救了许多建筑行业老板与管理当局的腐败分子,不达标建筑的责任无从追究,推给大自然好了。促使奥尔将中国大楼倒塌当作二○○九年重大预测事件的原因绝不是一时兴起,对他最有刺激的事件是二○○七年八月湖南凤凰县堤溪在建大桥倒塌。该事故致使二十九人死亡,数十人被埋在废墟中。凤凰桥事件不仅震惊了温家宝等北京高层人士,而且成为世界桥梁史上最耻辱的一页。

无论湖南凤凰桥还是上海闵行居民楼,都无法抹掉另一项历史记忆:九八年南方大洪水时许多堤坝轻易地被洪水冲垮,媒体称之为“豆腐渣工程”,时任总理的朱镕基大骂此为“王八蛋工程”。十年过去了,“王八蛋工程”越来越多。据官方内部高级参考资料表明:凤凰桥倒塌之前,二○○○年之后,中国已有九起此类严重事件,只是由于官方严密封锁消息,媒体未能全面曝光而已。

 

上海已如此,其他城市可想像

不管人们怎样议论上海闵行未入住居民楼的倒塌,无论如何上海的邻居们早有先例可寻:○六年一月,安徽合肥四里河路一座在建桥墩突然坍塌,八名工人从施工平台上掉下来,另有数名工人被埋在混凝土中;○八年八月,浙江台州黄岩区一在建铁路桥垮掉,造成两人死亡多人重伤。如此比较,上海闵行的倒楼确实被媒体炒作了,此中公众不满上海帮荼毒中国的情绪因素起了主导作用。

据建筑行业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指出:按行业标准,高层建筑中每平方米的钢材使用量应在八十到九十公斤之间,但是中标者为了将贿赂官员的投入冲回,就会大量减少钢材的使用,最严重的已经降到三十公斤。他说:“凭良心说,上海的情况还算好一些,大体上保持在五十公斤的水平。闵行那里算作一个特例,估计仅够二十公斤的水平。”

按这位专家的说法,闵行特例确实败坏了上海的形象。而另外一些业内资深人士则说:“世博会建筑每平方米钢材用量不到三十公斤的比比皆是。地下赌博业主肯定通过内部关系拿到真实数据,才敢开此赌项。”专家们还说,现在的工程检验也是走过场,开发商花些钱应付了事。上海闵行未入住居民楼的基桩承受力试验根本没有记录,相应地,“较为合规格的地方也不过十个抽一而已。”一位女专家十分气愤地揭露了业内的腐败,她说:“草草验下一栋楼来,主管人员弄辆奔驰是小菜一碟啦!”

 

土地财政不变,建筑腐败难止

上海闵行倒楼事件已经被数家媒体所追踪,各家媒体一致的调查结果表明:闵行区行政官员数人是开发公司的股东,而这些官方股东又都有从事官方土地管理的背景。其中一位是该公司的第二大股东,官方现任职务是镇长助理兼征地服务所所长。据广州的《南都周刊》披露:上述镇长助理曾于二○○七年九月二十一日凌晨两点,指挥百名政府工作人员及临时雇员对一“拆迁钉子户”进行突袭,“用铁锤铁棍把门窗砸破,从窗子跳进来”,“两个大汉提一个人,把他们从被子里拉了出来,男女都不准穿长裤,用被子裹起来,叫他们下去。稍有反抗就打。”如此流氓行为何以得不到惩治?上海知情人说:“哪个敢?缺德(名字谐音)所长是见过韩市长与吴局长的人?!”另一位闵行本地人则说:在“缺德所长”因倒楼事件被双规后,上海市委一位吴姓高官写来条子,要求办案人员“谨慎处理,不得搞扩大化”云云。

分析人士指出:中国的建筑腐败实际上是政府土地财政的一个衍生品,因为地方要从卖地皮交易中获取大量直接财政收入及间接税费,肯定会想法保护开发商。开发商贿赂官员的开支要么是摊进建筑成本,要么以偷工减料的方式顶抵。今年上半年的一份内部调查表明: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中有百分之四十五以上的部分来自土地出让收益;同时,从土地出让费中开支的公车支出、公费出国、公款吃喝费用接近五千亿,超过了中央预算全年赤字计划的一半。

土地财政继续支撑着地方的经济增长,如辽宁省力欲成为温家宝打造的以天津为中心的“新北洋经济圈”的一员,其房地产同比增长在二○○九年一季度超过了百分之六十。换言之,土地出让速度已经占据全国第一。如沈阳市一次划出二十万平方米的土地给一家开发公司,辽宁省长与沈阳市长亲自到工地视察,外界称之为“拜财神”。

 

不敢公开的调查结果

在上海闵行倒楼事件发生后,北京高层紧急指令:住建部、统计局、监察部三家组成联合调查组,从七月五日至十五日进行为期十天的重点城市建筑质量抽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七个省会城市自二○○三年以来的建筑综合合格率仅为百分之四十五,其中石家庄与武汉两市最低,分别为百分之二十一点二与百分之二十九点四;三个一线城市上海、天津、深圳,以深圳的合格率为最高,达到百分之七十。

综合来看,公共建筑中以学校、车站、中级(三星)以下宾馆的建筑质量最次,平均合格率只有百分之十七。在北京,公共体育设施中,亚运会场馆建筑质量最差,应当在五年内全部拆除。北京不是本次调查的对象,民间的相应调查是自亚运会场馆建设质量开始的。另有消息表明:国家大剧院亦为不合格建筑,使用安全期不会超过十年。但是,该条消息未得到证实。建筑业内人士说:“从朱镕基痛骂之音落地起到湖南凤凰大桥倒塌,可谓是中国建筑业的十年浩劫!”究竟今后中国还会发生多少倒楼事件,没人能说得准。

接连不断的建筑工程灾难使整个社会的安全感更加匮乏——七月十五日凌晨一点,天津至太原的高速公路上地处天津郊外的一座收费站匝桥突然坍塌,致使五辆货车随桥坠地、六人死亡。此时,中央派出的重点城市建筑质量调查组已经离开天津两天,在北京汇总有关数据。估计该事件并未列入调查数据系列。

──转自《争鸣》09年8月号

TOP

楼高只怕倒下来 ─ 上海十三层住宅楼房倒塌事件分析

作者:王维洛

 

上海的形成和上海的地基

要分析此次楼房倒塌的原因,就要先分析一下上海地区的地基。简单地说,上海地区的地基有两个大问题,一是流沙,二是地面沉降。上海地区的形成和长江的泥沙是分不开的,是长江携带的大量泥沙在长江口和东海汇合的地方淤积起来,形成了陆地,后来发展成为今天的上海。上海形成的历史并不长,上海西部地区成陆的历史大约有六千年,老市区成陆的历史不过一千年,东部地区成陆的历史更只有几百年。所以上海的地基是形成年代不久的淤积泥沙,地基条件并不好。

文化大革命后,中国准备在上海建设一个大型钢铁基地,地址选择上海的宝山,因为那里曾经是日本人准备建设飞机场的地方。宝山钢铁基地计划引进日本资金和技术,这就需要向日本方面提供详尽的地理地质资料,包括大比例尺的地形地质图。但是这些工程资料都属于国家机密,不能给外国人。所以,中国工程技术人员按照自己脑袋中的最理想化的数据,重新绘制了一套大比例尺的地形地质图,提供给日本。

日本方面根据中国提供的基本数据进行工程设计。但是当工程开始建设时,日本工程师发现,中国方面提供的数据都是错误的,宝山钢铁基地下面是一大片流沙。其实这也是日本人当初放弃机场建设的主要原因。作为补救措施,中国方面只好在地基中补打密密麻麻的基础桩,因此工程的投资是一加再加。可见流沙是上海地区建设地基中的一个大问题。

上海地基的第二个大问题就是地面沉降问题。早年的地面沉降问题主要来自地下水的过量开采,近年的地面沉降问题主要来自过多的高层建筑和地下建筑物的建设。


高楼倒塌的原因

关于“莲花河畔景苑”七号楼发生整体倒塌的具体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根据倒塌楼房的照片来分析,地基中的桩柱分布相当密,该地区应该存在流沙问题,否则桩柱不必安排这么密集。

第二,基础桩并没有打到基岩上,而是采用了摩擦桩的技术,可能是基岩的位置比较深,采用摩擦桩的技术比较省钱。

第三,基础桩打得并不深,而是依靠众多密集的基础桩来增加总体的承载能力。

第四,根据倒塌楼房的照片来判断,断面非常平整,断面处并没有钢筋,这是一个致命的问题。

第五,地下车库的开挖,本来应该是楼房建设施工的前期所进行的,而不应该在楼房基本建设完毕之后进行,可能是原来设计并没有地下车库,后来要求补做的。

第六,根据报道,楼房倒塌之前曾经下过暴雨。


房倒塌的情景还原

根据情景理论(scenariotheory)和上述原因分析,可以还原七号楼楼房倒塌的过程。

“莲花河畔景苑”的地基存在流沙问题,在设计中,采用密集桩摩擦桩技术来处理地基问题。但是基础桩打得并不深,同时基础桩中没有钢筋或者部份段没有钢筋。楼房基本建造完毕之后,发现需要再建造地下车库,于是在楼房一侧开挖四点六米的深坑,但在楼房和地下车库之间却没有做护墙。当暴雨来临时,楼房地基中靠近地下车库一侧的泥沙开始随水流动,流入开挖的深坑中。由于泥沙流失,楼房靠近地下车库一侧的基础桩的摩擦力减小,桩柱的承载力也相应减小。楼房开始倾斜。由于基础桩中没有钢筋或者部份段没有钢筋,基础桩发生折断,于是楼房倒塌。

由于楼房周围也是松软的地基,所以楼房在倒塌后依然能够保持整体完整,甚至有的窗户玻璃也未破损。

如果楼房的基础桩是打到基岩上,即使发生流沙,楼房也不会倒塌。如果基础桩打得比较深,那么流沙造成的桩柱承载力减小的问题也不会很严重。如果基础桩中设有钢筋,那么在楼房开始倾斜时,基础桩也不会发生折断,造成楼房倒塌。

可见“莲花河畔景苑”的七号楼房是一个典型的豆腐渣工程。


高楼倒塌损害上海市形象

上海市政府在楼房倒塌六天之后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莲花河畔景苑”在建楼房倒覆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楼房北侧在短期内堆土高达十米,南侧正在开挖四点六米深的地下车库基坑,两侧压力差导致过大的水平力,超过了桩基的抗侧能力。专家调查结果表明,原勘测报告经现场补充勘测和复核,符合规范要求;原结构设计复核符合规范要求。大楼所用PHC管柱经检测质量也符合规范要求。照政府这么说,似乎七号楼房的倒塌只是由于施工中的堆土和开挖地下车库基坑所造成的,而非豆腐渣工程。

其实,上海市政府这么快就召开新闻发布会,政治目的是十分明显的。

第一,住宅高楼倒塌,已经给上海市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特别是上海市将在明年举办世博会,会议的主题又是直接关系人类居住建筑,这次十三层住宅楼房倒塌,可以说是伤到了举办城市的要害处了。

第二,出让土地使用权是上海市财政的主要来源,房地产所创造的GDP占上海市GDP的很大一块。虽然上海市房屋空置率依然很高,但是通过政府出面救房市,房地产的价格出现上升。上海市政府担心楼房倒塌事件会负面影响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势态,使政府出面救房市的效果化为乌有。

第三,如果民众利用工程质量问题进行追查,可能将上海市房地产业中的严重质量问题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这样也就扯出了房地产业中的官商勾结、贪污腐败和谋取暴利的罪行。

此外,七号楼的倒塌,对于“莲花河畔景苑”其他楼房的业主来说,他们的命运还在不确定之中。“莲花河畔景苑”的其他楼房,和七号楼有同样的设计,同样的地基,同样的地基处理,同样的基础桩,同样的抗“压力差”的能力,在台风、地震的条件下,也可能发生倒塌。


什么是“基本”符合规定?

专家认为大楼所用PHC管柱经检测质量符合规范要求,但基础桩中没有钢筋,这个错误是致命的,虽然这样的基础桩有较大的抗压能力,但是没有一点韧性,在遇到水平方向的压力时,很容易发生折断。如果这样的基础桩也是符合规范要求的话,那么中国的规范就有大问题了。而规范有问题,就会涉及更多的楼房的质量问题。

据《南方周末》报导:经过“多方调查”得知,专家组称钢筋“基本”符合规定。这是技术鉴定中常用的术语,这里的“基本”到底是什么意思?是正面还是负面评价?别以为“基本”符合规定,就是没有问题,这正是理解错误。“基本”符合规定,是指存在例外,存在不符合规定的东西。也许这些例外只占很小的比例,但是这些例外往往是致命的。所以“基本”符合规定,在工程技术鉴定中,是提醒人们注意:这里存在问题!

──转自《争鸣》09年8月号

TOP

这种质量的楼还能卖得这么好?不知道是谁疯了

TOP

比起这些建筑商,我可是平衡多了。别的不敢说,我盖得楼保证50年不倒!!!有合作意向的可以跟我联系!!!!
“细雨即将来临,大地的气息,
    闪烁出声响,伴着雨燕翱翔;
    池中的青蛙,将在夜晚鸣唱,
    野柏树,瑟缩在白光中,
    知更鸟披着轻盈的火,
    在低篱上倾诉它的愿望;
    当战争成为现实,
    没有人知道,没有人忧伤。
    如果人类悲哀地死去,
    没有人在意,甚至鸟和树也是这样。
    春天她自己,却在黎明苏醒,
    她并不知道我们已灭亡。”

TOP

如果真的倒了
真太热闹了

TOP

不太可能吧!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