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好书下载

好书下载

**
傅国涌:1949年:中国知识分子的私人记录

1949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它注定要承载历史变革中的兴衰荣辱,在这些历史的背后,每个人却生存在自己的际遇里,它游离于我们今天熟悉的视线之外,却真实无疑地发生着。《1949年:中国知识分子的私人记录》就是宏大叙事背后的个人写真,它栩栩如生地将张元济、柳亚子、胡适、梁漱溟、胡风、沈从文等人定格,交叉显示出知识分子群体中不同个人的复杂心态,为读者展示出一幅立体的图景。

下载地址:



==================================


友情提示:讯6网络硬盘必须先注册成为会员,才能下载文件。


 


*秦晖文选


下载地址:


 

*袁伟时:帝国落日:晚清大变局

历史呼唤巨人,上台的却是侏儒;时代要破浪前进,现实却踌躇不前。本书剖析了中国从鸦片战争起至辛亥革命为止的思潮与人物,是对晚清七十年历史的回望,是对中国现代化进程曲折艰难的原因的进一步反思。这是一部发人深思的书,是一位不媚时俗的有独立思想的知识分子的心声。历史无法割断,百年苦难应该带给中国人更多的新的思路。


下载地址:


http://www.xun6.com/file/5d97e2a11/%E8%A2%81%E4%BC%9F%E6%97%B6%EF%BC%9A%E5%B8%9D%E5%9B%BD%E8%90%BD%E6%97%A5%EF%BC%9A%E6%99%9A%E6%B8%85%E5%A4%A7%E5%8F%98%E5%B1%80.exe.html


 


*易中天:帝国的惆怅



本书是易中天先生以其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汉代人物风云”系列讲座为基础,解读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与人性之间的冲突,渗透,帝国体制的由来去向,改革派的命运沉浮,得失奥妙……历史总是让人惦记,历史也从来没有走远。


的确,历史总是让人惦记,也不能不让人惦记。思想和眼光局限于现在,恐怕就连现在也把握不了。国家如此,个人亦然。历史本身就是一部连台大戏,有人物,有故事,有情节,有动作,有悬念,有高潮,充满戏剧性,岂能不让人兴趣盎然?


下载地址:


http://www.xun6.com/file/ea1be1011/%E6%98%93%E4%B8%AD%E5%A4%A9%EF%BC%9A%E5%B8%9D%E5%9B%BD%E7%9A%84%E6%83%86%E6%80%85.pdf.html


 


*


余杰:天安门之子(禁书)


目录fficeffice" />


 


 


包遵信序


致“警察读者”的公开信(自序)


上卷  血脉的回响


肩住黑暗的闸门


——“万人杰文化新闻奖”答谢辞


记住历史,记住母亲


    ——在美国芝加哥纪念“六·四”十五周年纪念音乐会上的演讲


为了自由,我们愿意献身


    ——在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的演讲


谁在“移山”?


    ——在美国彼诺伊特大学“文学与艺术:说出真相”研讨会上的发言


丁子霖女士致法国总统希拉克的公开信(受丁子霖托,余杰代拟)


法国人民,请睁开你们的眼睛(余杰草拟)


    ——就法国政府致力于欧盟解除对华武器禁运的致法国人民的公开信


蒋彦永医生:中国的良知从你开始恢复


蒋彦永:我要不停地说真话


蒋彦永的自由,就是我的自由


为每一个被杀害的生命祈祷


——达赖喇嘛与“六·四”屠杀


吴祖光的铁骨柔肠


香港还有为“六·四”魂牵梦绕的勇敢者


    ——有感于新当选议员梁国雄自创的宣誓仪式


十年改革,一夜屠城


——邓小平的“再偶像化”及其政治遗产


杨子立的母亲,也是我们的母亲


刘军宁遭遇“警察大学”


莫把大学当监狱


赵紫阳不是你们的“同志”


师涛:一个失去自由的自由人


我们再也不能忍受这样的耻辱(余杰草拟)


    ——关于北大“一塌糊涂”网站被关闭的声明


自由中国,何以可能?


中卷  无边的邪


呼吁迁移毛泽东遗体的开放式征集签名信(余杰草拟)


独立中文作家笔会二零零四年度“自由写作奖”颁奖词(余杰草拟)


“船坚炮利”不会“富国强民”


——从中国近代化的歧路看江胡交班


屠夫崇拜:从张献忠到毛泽东


    ——为成都大屠杀三百六十周年而作


毛泽东是农民的救星,还是农民的灾星?


    ——与李昌平先生商榷


谁识老毛真面目?


——读《王申酉集》


沦为受虐狂的中国作家:著书惟剩颂毛魔


从电影《英雄》看“文化精英”的“宠物化”


中共有过“不独裁”的时代吗?


    ——与钱理群先生商榷


北大的沉沦与右派的风骨


    ——读姚仁杰自传《心路》


揭开“文革”的红盖头


    ——评柯云路《芙蓉国》


他让“劳改”进入了牛津词典


——读吴弘达《昨夜雨骤风狂》


向西藏忏悔


——读班旦加措《雪山下的火焰——一个西藏犯人的证词》


中国的“古拉格群岛”付出水面


    ——读杨显惠《夹边沟记事》


夹边沟的罪恶与死亡


    ——读和凤鸣《经历——我的一九五七》


林昭与弓琳:两个北大女生的对照


自由之魂:从雷震到林昭


连战在大陆最该说的一句话


为了女儿、妻子与母亲


——写给为李思怡而绝食的朋友们


妻子的绝食日记


孔泉的“同情心”与李思怡之死


不一样的葬礼,不一样的时代


    ——从孙中山和赵紫阳的葬礼谈起


第三卷  溃败的中国


邓小平的“亲民秀”


邓朴方的获奖与联合国的堕落


朱鎔基:清官神话的终结


中共官僚“信”什么?


中共是“唯物党”还是“谶纬党”?


末世贪官最后的疯狂


新版的“窃国者侯,窃钩者诛”


永不“引咎辞职”的中共官僚


让我们记住那些参与罪恶的人


那些参与“金盾工程”的“海龟”们


官逼民死


从“民不聊生”到“民不畏死”


“政治文明”时代的“党国逻辑”


捍卫每一个公民的信仰自由


    ——兼论我如何看待法轮功信仰


新左派们为何不对重庆的灾难发言?


共军原来是家奴


熊德明与李昌平的困惑


“太空秀”能够秀到几时?


世界人权日这天,特务掐断了我的电话


朱成虎是真正“危害国家安全”的罪犯


中国社会:最坏的社会主义与最坏的资本主义的结合


附录  余杰—萧然通信录


(一)、李敖·学术·常识


(二)、民粹主义·爱国·俄罗斯知识分子


(三)、传媒·忏悔·文人的虚妄


(四)、自由主义·萨伊德与奈保尔·“三农”问题


(五)、巴金·说真话·被妖魔化的美国


(六)、昆德拉与哈维尔·行动抉择·媚俗


下载地址:


http://www.xun6.com/file/828e0cc11/%E4%BD%99%E6%9D%B0%EF%BC%9A%E5%A4%A9%E5%AE%89%E9%97%A8%E4%B9%8B%E5%AD%90.pdf.html



*胡平:一面之词



胡平简介

胡平,独立中文笔会会员,一九四七年生于北京, 七岁随母入川,六六年高中毕业,适逢文革,参加文革两年半,下乡插队五年,七三年底返回成都,又当了五年临时工,七八年秋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研究生班,主修西方哲学史,获哲学硕士学位,七九年投入民主墙运动,于民间刊物《沃土》上发表《论言论自由》长文,八零年参加自由竞选,被选为北京大学海淀区人民代表,毕业后两年未分配工作,八三年分到北京出版社,八五年转至北京社科院,八七年一月赴美国哈佛大学攻读博士课程,八八年当选中国民主团结联盟主席(至九一年),先後在《中国之春》杂志和《北京之春》杂志主持笔政,现居纽约,任《北京之春》主编。


    胡平已出版著作:
   
    1.我国经济改革的哲学探讨 北京 中国经济出版社 1985

   
    2.哲思手札 台北 圆神出版社 1988
    3.给我一个支点 台北 联经出版社 1988
    4.在理想与现实之间 香港 田园书屋 1990
    5.中国民运反思 香港 牛津大学出版社 1992
    6.从自由出发 台北 风云时代出版公司 1994
    7.一面之词 香港 明镜出版社 1998
    8,人的驯化,躲避与反叛 香港 亚洲科学出版社 1999
    9、犬儒病 美国博大出版社 2005年。
    10、法轮功现象 香港新利东 2005年
    11、数人头胜过砍人头 香港晨钟书局 2006年
   
    另有数百篇文章发表在海外《北京之春》等刊物上


<一面之词>目录


       自序  


     古代与现代


     思考与行动


     感性与理性


     品性与德性


     人生与际遇


     艺术与写作


     压制与抗争


     权力与权利


     世态与心态


     反论与悖论


=========================


下载地址:


http://www.xun6.com/file/a1205d511/%E8%83%A1%E5%B9%B3%EF%BC%9A%E4%B8%80%E9%9D%A2%E4%B9%8B%E8%AF%8D.pdf.html


 


*余杰:拒绝谎言



目 录


 


上卷 动物庄园


 


七十年代人的觉醒和受难/3


    丧钟为我们而鸣/9


    面对中国的国难/13


    从北大的堕落看大陆知识分子的奴才化/27


    义和团,还是维新派?/32


——“五·八”事件的再思考


    启蒙:越来越遥远的声音/35


    为了在阳光下生活/40


——读北明《告别阳光》


    致中国作家协会的公开信/50


    但愿这样的闹剧不再重演/56


——致网友的公开信


    不能沉默/63


——我看高行健的获奖


    中国大地上的毛幽灵/74


    新左派的毛情结/80


    谁出卖了中国?/84


    无法告别的饥饿/92


    余华的奴性/98


    朱总理,请您尊重民主/101


    真话与饭碗/104


    薄熙来的“神光圈”/112


    你在吃人吗?/118


    我们为什么要申奥?/124


    末路的狂人和末路的主义/131


——评米洛舍维奇的垮台


    美国是魔鬼吗?/139


    俄罗斯悲剧与极权主义后遗症/151


    哈维尔的态度/154


    走出坚冰的金大中/158


    从身体囚禁到心灵控制/161


——“六·四”之后我所经历的军政训练


    黎明前的黑暗/178


  


下卷 优孟王国


 


中国足球:在愚昧中狂欢/185


    可悲的“幸福”/188


    被背叛的蔡元培/190


    谎言与羞耻/193


    长江《读书》奖与皮影戏/195


    辞职的勇气与生命的价值/197


    毛毛笔下的毛泽东/199


    丁石孙的风骨/201


“瀑布模式”的新闻/203


    从“小说反党”到“电影救党”/205


    大陆眼中“暧昧”的香港/207


    独裁者与军装/209


    守土有责与自我阉割/211


    李敖的堕落/213


    人命值几何?/216


    我们的尊严和血性在哪里?/218


    又一个“岳麓书院”?/220


    评邓家菜馆的倒掉/222


    从华国锋的退党谈起/224


    原来还是同胞杀同胞/227


    流沙河笑谈“一毛”/230


    爱游泳的独裁者/232


    谁在说谎?/234


    一句话里的良知/236


    从地方选举结果看台湾民众的选择/239


    姜恩柱的“个人意见”/241


    董建华的“自动当选”与香港的危机/243


    一百步笑五十步/245


    谭其骧与毛泽东/248


自由与阳光代跋250


==================


下载地址:


http://www.xun6.com/file/e8d66bf11/%E4%BD%99%E6%9D%B0%EF%BC%9A%E6%8B%92%E7%BB%9D%E8%B0%8E%E8%A8%80.pdf.html



*

TOP

*高华: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校对版)



高华的《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延安整风运动的来龙去脉》已在网上流传很久了。只是网上版本是从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的繁体版本扫描识别而来的,由于识别率、繁简转换的问题,产生了很多错误,例如“人”“入”不分、“着”“著”混淆,“着”错成“看”等等,其他有扫描辨认而来的错误不一而足,几乎每页都有,给阅读造成了很大的麻烦,很是对不起这部优秀的著作。本书进行了详细的校对,现在错误基本都已改正。重新作了版式,使原书由五百多页变为三百页,这样更利于打印装订。同时,作了WORD和PDF两种版本。现在公之同好,俾使精益求精。


本书内容简介fficeffice" />


   


延安整风运动是深刻影响二十世纪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这是由毛泽东亲自领导的中共党内第一次大规模政治运动,也是建国后历次政治运动的滥觞。毛泽东在延安整风中运用他所创造的思想改造和审干、肃反两种手段,全面清除了中共党内存留的五四自由民主思想的影响,彻底转换了中共的「俄化」气质,重建了以毛泽东为绝对主宰的上层结构,奠定了党的全盘毛泽东化的基础,其间所产生的一系列概念、范式在1949年后改变了亿万中国人的生活和命运。本书作者历时十余年,搜寻考辨大量历史资料,在此基础上,从实证研究的角度,详细剖析了延安整风的前因后果及运动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力图再现当年这场运动的历史真貌,是目前海内外唯一一本全面研究延安整风运动的历史著作。



 


 


 


前言1


重印自序2


 


上编 延安整风运动的起源


 


第一章 毛泽东与原中共中央历史上分歧的由来1


1、“农民党”、“军党”和毛泽东的“书记专政”问题1


2、毛泽东在“肃AB团”问题上的极端行为与中共中央的反应4


3、周恩来与毛泽东在苏区肃反问题上的异同点18


4、在土地政策方面的分歧25


5、在军事战略方针方面的分歧27


6、党权高涨,全盘俄化及毛泽东被冷遇32


 


第二章 遵义会议后毛泽东的权力扩张与来自莫斯科的政策干预34


1、毛泽东逐步掌控军权、党权34


2、从毛、张(闻天)联盟到毛、刘(少奇)联盟38


3、1931—1935年王明对毛泽东的认识43


4、在“反蒋抗日”问题上毛泽东与莫斯科的分歧48


 


第三章 王明返国前后中共核心层的争论与力量重组51


1、毛泽东和周恩来等在处理国共关系和八路军军事战略方针上的分歧51


2、毛泽东的理论攻势与刘少奇对毛的支持56


3、让步与等待:1937年12月政治局会议58


4、毛泽东与武汉“第二政治局”的对立63


 


第四章 毛泽东对王明的初步胜利66


1、毛泽东迂回反击王明66


2、关于季米特洛夫支持毛泽东为中共领袖的“口信”70


3、两面策略: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与毛泽东的《论新阶段》71


4、毛泽东的“新话”:“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75


 


第五章 夺取意识形态的“解释权”77


1、毛泽东从斯大林《联共党史》中学到了什么?77


2、“挖墙角、掺沙子”:陈伯达、胡乔木等的擢升80


3、“甩石头”:毛泽东编“党书”84


 


下编 毛泽东与延安整风运动


 


第六章 整风运动前夕中共的内外环境及毛泽东的强势地位87


1、四十年代初延安的社会生态构成87


2、与蒋介石、斯大林相周旋88


3、毛泽东最坚定的盟友:刘少奇及其班底92


4、毛泽东手中“出鞘的利剑”:康生94


5、毛泽东的“内管家”:任弼时、陈云、李富春96


6、扶植地方实力派:毛泽东与高岗102


7、重新调整与毛泽东的关系:处境尴尬的军方104


 


第七章 上层革命的开始:毛泽东与王明的首次公开交锋107


1、穷途末路的国际派107


2、进退失据的周恩来112


3、初战告捷:1941年9月政治局扩大会议115


 


第八章 革命转入中下层:全面整风的发韧123


1、动员“思想革命”:毛泽东究竟要做什么?123


2、冻结政治局,中央总学委的成立125


 


第九章 从“延安之春”到斗争王实味129


1、利用自由主义打击教条主义:毛泽东与延安“自由化”言论的出笼129


2、呼唤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王实味言论中的意义132


3、风向突转:毛泽东拿王实味开刀137


4、毛泽东为什么要给延安文化人套上“辔头”?140


5、延安文艺座谈会与毛泽东“党文化”观的形成145


 


第十章 革命在深入:宣传和干部教育系统的重建150


1、重建“党的喉舌”:延安《解放日报》的整风150


2、陆定一、胡乔木与毛氏“新闻学”原则的确立153


3、邓发被贬黜与中央党校的三次改组155


4、彭真与中央党校的彻底毛化158


 


第十一章 锻造“新人”:从整风到审干161


1、教化先行:听传达报告和精读文件161


2、排队摸底:命令写反省笔记162


3、审查在后:动员填“小广播调查表”167


4、为运动重心的转移作准备:毛泽东、康生的幕后活动168


5、向党交心:交代个人历史172


6、“脱裤子,割尾巴”:在双重压力下涤荡灵魂174


7、“得救”:“新人”的诞生176


 


第十二章 革命向最高阶段发展:审干、反奸与抢救运动180


1、康生机关与1937年后延安的“肃托”180


2、1940年的审干与干部档案制度的建立184


3、“整风必然转入审干,审干必然转入反奸(肃反)”190


4、毛泽东的“肃反”情结:从“肃AB团”、“肃托”到“抢救”192


5、毛泽东、中央总学委和中央社会部的关系194


6、在“试验田”里创造出的“张克勤案”198


7、“抢救”的全面发动与刘少奇进入“反奸”领导核心200


 


第十三章 “抢救”风暴下的延安和各根据地206


1、“抢救”的策略和手段206


2、中直机关的“抢救”208


3、军直机关的“抢救”212


4、西北局和边区系统的“抢救”215


5、中央党校的“抢救”218


6、延安自然科学院的“抢救”222


7、鲁艺(延安大学)的“抢救”223


8、晋察冀、晋绥、太行根据地的“抢救”225


9、华中根据地的“抢救”230


10、唯一未开展“抢救”的山东根据地232


 


第十四章 进两步,退一步:“抢救”的落潮238


1、“审干九条”再颁布后,“抢救”为什么愈演愈烈?238


2、中央主要领导干部对“抢救”的反应240


3、1943年12月22日季米特洛夫来电与“抢救”的中止243


4、甄别:在毛泽东“道歉”的背后246


 


第十五章 “毛主席万岁”——延安整风的完成249


1、“毛泽东主义”的提出与修正249


2、刘少奇等对毛泽东的颂扬251


3、摧毁“两个宗派”:对王明、博古、周恩来、彭德怀等人的清算253


4、修订《历史决议》:建构以毛泽东为中心的中共党史体系258


5、中共七大召开及博古、洛甫等人的公开检讨263


6、毛泽东的胜利与中共新的领导核心265


 


2002年重版后记267


初版后记272


 


参考文献277


 


附录一:“禁书”过关诉讼始末291


附录二:有关本书的书评294


1、拒绝残酷的美丽  萧功秦294


2、理想是怎样失去的  陈彦295


3、中央党史研究新话语系统的兴起——突破意识形态框架的民间话语系统  一言299


======================================


下载地址:


http://www.xun6.com/file/f4aa31511/%E9%AB%98%E5%8D%8E%EF%BC%9A%E7%BA%A2%E5%A4%AA%E9%98%B3%E6%98%AF%E6%80%8E%E6%A0%B7%E5%8D%87%E8%B5%B7%E7%9A%84%EF%BC%88%E6%A0%A1%E5%AF%B9%E7%89%88%EF%BC%89.pdf.html



*谢泳文集


从二十世纪中国文化界人士的命运中,读者自能读出很多东西……

谢泳,男,1961年出生,山西省榆次市人。独立中文笔会会员


1983年毕业于山西晋中师范专科学校英语专业,留校任学报编辑。


1986年调入山西省作家协会《批评家》杂志社任编辑。


1989年后在山西省作家协会理论研究室工作。


1995年起在黄河杂志社任编辑,现为黄河杂志副主编。


1989年前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学评论工作,这一时期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国当代报告文学。著有《禁锢下的呐喊——1978至1989年的中国报告文学》(1992年自费印刷 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藏)、《中国现代文学的微观研究》(论文集,1996年山西北岳文艺出版社)。


1989年后主要从事中国现代知识分子问题研究,主要方向是储安平与《观察》周刊。著有《〈观察〉研究》一书,未出版(《逝去的年代》中收有主要部分)。


1996年后主要从事西南联大和中国现代知识分子问题的研究,著有《西南联大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1998年湖南文艺出版社)。


<BIG>目前正在从事有关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的研究工作。撰写《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史——1951至1952年》
======================================


下载地址:


http://www.xun6.com/file/8d65a0b11/%E8%B0%A2%E6%B3%B3%E6%96%87%E9%9B%86.exe.html



*高文谦:晚年周恩来(禁书)



高文谦,一九五三年生于北京。周恩来研究最权威的专家之一,曾任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室务委员、周恩来生平研究小组组长,参与编写中国官方的《周恩来年谱》、《周恩来传》和《毛泽东传》等书。后来赴美国,先后在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研究所、华盛顿伍德·威尔逊研究中心和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所担任访问学者。



目录


 00作者简介
 0引子
 0100第01章 毛、周关系的历史回顾
 0101乞求毛高抬贵手
 0102不是冤家不聚头
 0103平息红四军内斗风波
 0104宁都会议的缘起
 0105反客为主与主动让贤
 0106抗战初期的毛、周分歧
 0107在延安整风中
 0200第02章 文革之初的“保持晚节”心态
 0201毛发动文革的心路历程
 0202周旋在毛、刘的分歧之间
 0203毛发动文革的谋划
 0204“保持晚节”的表白
 0205顺守哲学
 0300第03章 天下大乱中的双重角色
 0301执两用中的应乱之道
 0302“新文革与旧政府’的对垒
 0303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由来
 0304工交座谈会上的转向
 0305“全面夺权”
 0306在“大树参天护英华”的背后
 0400第04章 乱局中的隐忍顺守之道
 0401大闹怀仁堂
 0402"伍豪启事"的风波
 0403在大乱中苦撑待变
 0404收拾文革烂摊子
 0405在政治与良知之间的选择
 0500第05章 周旋在文革营垒的内斗之中
 0501九大政治报告的风波
 0502毛、林交恶的根由
 0503调解林、江两派争斗
 0504庐山会议的真相
 0600第06章 林彪之死的致命一击
 0601"批陈射林"的部署
 0602批陈整风的前台主角
 0603毛、林之间的摊牌恶斗
 0604"板荡识诚臣"
 0605把林彪逼上绝路
 0700第07章 试图扭转文革困局的挫败
 0701周为何嚎啕大哭
 0702毛对病中交权的反悔
 0703扭转文革困局的努力
 0704批左与反右的交锋
 0800第08章 中美和解与"周恩来外交"风波
 0801"联美整苏"构想的形成
 0802万事开头难
 0803中美和解的波折
 0804"乒乓外交"
 0805尼克松访华
 0806功高盖主
 0807政治局批周会议
 0808邓小平在会上的角色
 0809"他做脸,我们做屁股"
 0900第09章 评法批儒:毛、周关系的结束
 0901毛发动批林批孔运动的两大情结
 0902与政治险境缠斗
 0903"抬邓排周"的权力布局
 0904治病要服从大局
 0905补过还账
 0906组阁之斗
 1000第10章 周恩来之死与毛泽东时代的终结
 1001批"经验主义"
 1002在密云不雨的日子里
 1003形势逆转
 1004油尽灯枯
 1100尾声
 1200后记


=========================


下载地址:


http://www.xun6.com/file/62aca1711/%E9%AB%98%E6%96%87%E8%B0%A6%EF%BC%9A%E6%99%9A%E5%B9%B4%E5%91%A8%E6%81%A9%E6%9D%A5.pdf.html



*廖亦武:中国底层访谈录










中国底层言谈录 


廖亦武
















































































01胡风牢友张广天


02嫖客唐东升


03嫖客耿东风


04同案犯李齐


05食客迟福


06被收容者李明凯


07陈家桅杆见证人周开里


08书商万人敌


09户口受害者杨成舍


10抄家者廖亦武


11三陪王小姐


12百岁和尚灯宽


13写手茜茜


14三陪林小姐


15赌徒周忠陵


16影子杀手赵苗苗


17川西神医张松


18偷渡犯黎忆丰


19反革命分子刘德


20法轮功练习者曾氏


21江洋大盗崔志雄


22上书者蒋朝才


23朝圣者旺吉


24吹鼓手兼嚎丧者李长庚


25亡诗人海子邻居孙文


26蒋派遣特务于东山


27戍边女子刘思湘


28冤死者杨继年


29偏三轮胡小松


30碎尸犯卢人标


31狱霸田洪


32吃人案件


33八九反革命万宝成


34专访民刊主编罗吉


35街头瞎子“张无名”


36《扫荡报》记者羊定清


37被勒索者胡牛


38上访诗人老陆


39老右派冯中慈


40左翼鲁迅的伪自由书


41下岗工人“营门口”


42地下天主教徒刘圣诗


43命在旦夕的蒲勇


44严打幸存者左长钟


45乡村老教师


46村民谢明


47盲流艺人王六顺


48居委会主任米大喜


49酒鬼高马


50工作组长郑大军


51农民皇帝曾应龙


52新新人类喂小姐


53打工仔赵二


54人贩子钱贵宝


55死刑犯牟大路


56采购员霍海仲


57饿死的人与打死的人


 下载地址:


http://www.xun6.com/file/b67d75311/%E5%BB%96%E4%BA%A6%E6%AD%A6%EF%BC%9A%E4%B8%AD%E5%9B%BD%E5%BA%95%E5%B1%82%E8%AE%BF%E8%B0%88%E5%BD%95.exe.html



*


中共太子党(禁书)


目录


中共「太子党」的崛起及发展趋势
 官商父子兵──王震和他的儿子们
 「军转民」任体委主任伍云甫和他的儿子伍绍祖
 李家的故事免不了扯到邓家──李维汉家族
 林用三能三用──林伯渠之子林用三
 伺机东山再起 胡耀邦和他的子女们
 蒙古王──乌兰夫和他的儿女们
 沉潜内敛是遗风──陈云蒙族
 中南海的大管家──曾山之子曾庆红
 纵权一生,福及子孙──彭真和他的子女们
 虎门有虎子也有虎女──贺龙和他的子女们
 子承父业,仕途一波三折──乔冠华之子乔宗淮
 满朝文武扬家人也遭殃──杨尚昆和他的儿女们
 叶家红透半边天──叶剑英家族
 祖孙三代掌侨务──廖承志和他的子女们
 搅八荒浊浪,倾天河狂水──刘华清女婿潘岳
 兴衰荣辱「九千岁」──刘少奇家族
 一样文墨,两样山水──邓力群和他的子女们
 太子党新名单 2004版


下载地址:


http://www.xun6.com/file/b5f20f611/%E4%BD%9A%E5%90%8D%EF%BC%9A%E4%B8%AD%E5%85%B1%E5%A4%AA%E5%AD%90%E5%85%9A.pdf.html



*张戎: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全本)



目录


中文版自序


1 走出韶山


2 与共产党结缘


3 温热的信仰者


4 国民党内的大起大落


5 秋收暴动:拐走起义武装


6 制服朱德


7 杨开慧之死


8 “毛主席”:血染的顶子


9 第一个红色中国


10 从夺实权到丢实权


11 长征前夕:毛泽东差点被扔掉


12 长征之一:蒋介石放走共产党


13 长征之二:躲避张国焘


14 长征之三:独霸连接莫斯科之路


15 刘志丹的命运


16 西安事变之始:张学良欲取蒋而代之


17 西安事变之末:毛泽东杀蒋不成


18 陕北的新生活


19 红色代理人引发中日全面战争


20 打政敌,打蒋介石,不打日本


21 盼望苏日瓜分中国


22 皖南事变:毛泽东设陷阱


23 延安整风:靠恐怖建立权力基础


24 给王明下毒


25 当上中共的“斯大林”


26 “革命的鸦片战争”


27 苏联红军终於来了


28 美国人救了中共


29 蒋介石失去大陆


30 赢得内战


31 登基之初


32 与斯大林较劲


33 和大老板作交易


34 毛泽东斯大林为什么要打朝鲜战争


35 难发的战争“财”


36 军事工业化的起步


37 向农民开战


38 打掉赫鲁晓夫的权威


39 杀鸡儆猴的反右派运动


40 大跃進: “中国非死一半人不可”


41 国防部长彭德怀孤军奋战


42 西藏的灾难


43 “毛主义”登上世界舞台


44 国家主席刘少奇的“突然袭击”


45 有原子弹了!


46 不安的岁月,受挫的岁月


47 发动文革的一场讨价还价


48 浩劫降临


49 复仇


50 新当权者


51 玩火险些烧身


52 和林彪翻脸


53 树不起来的“毛主义”


54 尼克松上钩


55 周恩来的下场


56 江青在文革中


57 邓小平迫毛让步


58 最後的日子


谢辞.采访名单.文献书目.译名对照


原书名:Mao:The Unknown Story
著作者:张戎(JungChang)&乔·哈利戴(jonHalliday)
译 者:张戎


发行人:金钟
出 版:开放出版社
地址:香港轩尼诗道402号德兴大厦509室
电话:(852)2893 9147 (852)2893 9197;
传真:(852)2891 5591
E-mail:
pen@open">open@open.com.hk
网址:http://www.open.com.hk
通讯处:香港铜锣湾邮箱31429号
P.o.Box 31429CausewayBay,HongKong.


编 辑:金钟
校 订:蔡咏梅、张戎、张朴
排 版:AlanChan
总经销:田园书屋
电话:(852)2385 8031 传真:(852)27702484
印刷:远东设计印刷公司
电话:(852)22741314 传真:(852)22445929
出版日期:2006年9月初版第1次印刷
定价:148港元
国际书号:ISBN 962-7934-19-4


===============


下载地址:


http://www.xun6.com/file/7fdc05a11/%E5%BC%A0%E6%88%8E%EF%BC%9A%E6%AF%9B%E6%B3%BD%E4%B8%9C-%E9%B2%9C%E4%B8%BA%E4%BA%BA%E7%9F%A5%E7%9A%84%E6%95%85%E4%BA%8B%28%E5%85%A8%E6%9C%AC%29.chm.html



*



中国共产革命之认识


陈永发


资料来源:台湾中央研究院


 


从中国近现代史的角度看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当然会和中国共产党的角度所看到的不一样。在中国共产党看来,他们负有历史使命;按照庸俗化的马克思主义说法,人类历史殊途同归,但任何国家都必定会经过固定的进化阶段,先由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再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近代中国是一个半封建和半资本主义的社会,中共的历史使命便是如何把这个落后社会带到先进的社会主义阶段。如果我们不从中国应该走向何处为思考起点,而单纯就历史具体的发展过程来讨论中国近现代史的走向,则不难发现共产党和国民党之间异中有同:在实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两党均面临相同的历史挑战,内有地方军阀和土豪劣绅等离心力量,外有各种各样的帝国主义侵凌,两党都有使中国迎头赶上欧美的宏大志愿,只是双方由於基本的信仰不同,取径互异。如果对共产党的历史有进一步的了解,或许能使我们对更大的几个问题提出一些不同的看法:为什么国民党会在中国大陆失败,而被它视为邪说异端的共产党却能赢得中国大陆的民心而取得政权?为什么国民党在全盘失败以后,犹能在台湾另创局面,而共产党在享受四十多年相对的承平以后,却依然距离欧美先进国家的理想尚远?


=============================


下载地址:


http://www.xun6.com/file/c1565ed11/%E9%99%88%E6%B0%B8%E5%8F%91%EF%BC%9A%E4%B8%AD%E5%9B%BD%E5%85%B1%E4%BA%A7%E9%9D%A9%E5%91%BD%E4%B9%8B%E8%AE%A4%E8%AF%86.exe.html



*王若水文集



李慎之:呜呼王若水魂兮归来


「人之云亡,邦国殄瘁」。几天以来,从小在讣告、祭文和挽联上看熟了的这八个字就在我脑子里回荡。若水,你为甚么偏偏在这个中国最需要你的时候走了呢﹖


我认识若水并不早,是一九八五年夏天到福建武夷山出席一个学术会议时才初次见面,然而早三十年就久仰他的大名了。若水从五十年代起,就是一位「名人」。这在当时确实是异数。


他是极少数有幸姓氏上达天听,又蒙天语嘉奖,然后声名播于天下的人。他一九五零年调入《人民日报》理论部工作后,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写过批判胡适的文章,引起毛主席的注意。毛主席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口号并且号召大鸣大放后,他一九五七年四月给《人民日报》写过一篇社论,毛主席认为很好,因此在把邓拓(中共资深报人)叫去狠狠批评他执行鸣放不力的时候把王若水也叫了去,当面称赞,以反衬邓拓不搞大鸣大放是「死人办报」。其实邓拓是凭他的经验意识到鸣放的人将来决不会有好下场而存心保护干部。


二获毛泽东称赞


毛主席还说邓拓像汉元帝﹕「你要是当了皇帝,非亡国不可﹗」当时热烈拥护毛主席的王若水,虽然对此困惑不解,但是忠实地记录了这几句话,给后来了解一个多月后开始的反右运动和了解毛泽东思想,留下了珍贵的见证。


对王若水来说,这真是圣上特达之知,大名因此不胫而走,我当时在新华社工作,跟他属于同一个圈子,因此知道得特别早,也特别详细。


这是王若水见到毛主席的唯一的一次。但六年后,他又写过一篇《桌子的哲学》,据他说实际上是反右以后看了马克思的《1844年哲学手稿》,受到影响的结果,这本书被苏联(因此也被中国)哲学界认为是马克思早年不成熟的著作而不予承认。然而不知出于甚么原因,这篇文章又受到毛主席的表扬。那时在中国,已是经过反右派、反右倾两大运动而「万花纷谢一时稀」后,王若水也在《人民日报》被认为思想有问题而下放改造过一段时期了。二次蒙天语嘉奖,实是异数中的异数。


一九七二年,王若水被周恩来任命为《人民日报》的「看大样小组」(相当于当时其它单位的革命委员会或临时领导小组)的成员,一方面固然因为他的才具,一方面也与他曾蒙毛主席的赏识有关。但若水后来居然干了一件「荒唐事」。他是在林彪出事以后升官的。当时,周恩来指示《人民日报》要批林彪的极左,四人帮则要批林彪的「形左实右」。若水想不通也罢了,却竟然上书毛主席,告了张春桥、姚文元一状,天真到以为毛会支持总理而批评张姚。这下可捅了大漏子,他不知他反对的正是毛泽东的意见。毛泽东说了一句「《桌子的哲学》的作者,现在看来也不高明」,于是招来了一顿他还没经历过的大批判,而且又一次被下放劳动改造。


不过,这次打击可深深地教育了若水,使他进一步看清伟大领袖的真实面貌。好在一九七六年秋天,毛主席逝世,四人帮也倒了,若水倒反而多了一顶「勇于反左」的帽子,因此一九七七年就出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很可能是当时资历最浅、年纪最轻的「高干」。


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立国。自一九四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国人民,尤其是我们这些从事宣传工作的人,就没有一天不是处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地毯式轰炸之下。五十多年来,按理应该造就大批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但算来算去,似乎只有若水一个,顶多再加上其它几个极个别的人,是真正钻研、熟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家。


真正熟悉马克思理论


当然理论的最高权威是有的,因权力的中心必定要是真理的中心,他就是毛泽东本人。他尽管不难做到「一言而为天下法」,但要不了多久,甚至不到一年,他的话就会自动转向,使人无所适从,又得「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了。原来跟了毛一阵子的「理论权威」,不免纷纷落马,以致于现在谁也说不清到底甚么是真正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除「朕即国家」这一条。


我一直以为若水起码要比我年轻七八岁,现在才知道他不过比我小三岁,且我们的经历十分相似。青年时期都热心致力于鼓吹救亡民主的学生运动,后来又都全心全意拥护共产党,崇拜毛主席,以后由幻灭而开始新的觉悟与追求。


毛泽东逝世,四人帮被逮捕后,中国开始有了一种「百昌苏醒晓风前」的感觉,但历经三十年的高压,备受荼毒的中国人当时能想到、敢于想到的只是人道主义和人的异化的概念。这都是马克思主义的概念,又都是文革前曾有人提倡而又被批判的概念。当初主持批判的主将之一是曾有「中国文艺沙皇」之称的周扬,王若水则是积极追随的青年理论家。文革中历尽磨难的周扬对此有了反思和新觉悟。到一九八三年,中共中央决定为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而召开由总书记胡耀邦做报告的大会,另又召开一个大规模的学术讨论会,请周扬做主题报告。周扬决定主要讲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关系,同时邀请王若水作为他的报告的起草人之一。


三月七日,周扬做了《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几个理论的探讨》的大报告,获会场和社会上热烈欢迎,也得到意识形态部门的赞扬。不料没几天,就引起中央主管意识形态最高负责人胡乔木的异议以至反对。


意识形态与中央相左


以后的事是个长长的故事。它部分与胡乔木反复无常的性格有关,但主要是与中国政局的发展有关。周扬的报告终于还是违背胡乔木的意志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一九八三年三月十六日)。十个月后,胡乔木在中央党校大礼堂(即周扬发表演说的同一个地方)发表为周扬的文章「消毒」的演说﹕《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最后也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一九八四年一月二十七日)。人民出版社还出了三千万份单行本。


周扬的报告与胡乔木的反驳,直接引发了一九八三年十月中共中央八届二中全会发动的「清除精神污染」的运动。作为清污的一个结果,周扬在一九八三年十一月五日向新华社发表谈话,违心地作了检讨。一贯支持王若水的《人民日报》社长胡绩伟自请辞职。十月二十八日中央书记处同意了胡的请求,并且免去了王若水的副总编辑的职务,最后还在一九八七年八月二十八日把王从党内除名。


一九八四年秋,周扬因病住院。五年后郁郁而死,已是在「六四」风波之后了。王若水始终不接受批评,不断抗辩。事实上他在「马克思主义也包含人道主义」与「社会主义也会异化」此二问题在思想上本来就比周扬丰富得多、深刻得多,也活跃得多,他一九八六年还出版近二十万字的《为人道主义辩护》。


现在有人奢谈八十年代是思想解放的年代,但是不要忘了,所谓思想解放永远是充满了解放与反解放的斗争的。八十年代中国思想界的中心议题就是周扬和王若水提出的人道主义与异化,而顶压力、始终站在斗争最前列的就是王若水。后来的人不要以为这仅是一场理论斗争,它牵动到文学、艺术、电影和电视,牵动到整个社会以至中国的政局。


当时,像我这样的人心中也不是没倾向,不是没有分辨是非的能力,但被连续几十年的运动吓破了胆,树叶掉下来都怕打破脑袋,因此还是噤若寒蝉,只能在心底对若水的正确与勇敢叫好、赞叹与敬仰。


没有报刊敢刊登


在若水被中共除名以后,中国报刊和出版社就不敢再出他的文章和书了。但是这个一生不倦地追求智能、追求真理的人是不会搁下自己的笔的。他老当益壮,与时俱进,带问题学,想清一个问题就写出一篇文章。每年大概总要写篇万言长文,不能出版就自己打印出来,分赠友好。我就收到过一些,得益匪浅。好象把他的文章翻印流传的人也不少,我相信他的读者不会比当年他那《为人道主义辩护》一印就是三万册的时候为少。


若水青年的时候是在列、斯、毛的影响下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几十年的政治运动这个「反面教员」使他逐步脱出了列、斯、毛的极左教条主义,回到马克思《1844年哲学手稿》中所说的「人类的特性恰恰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的原点,和一八四八年《共产党宣言》中所讲的要建立「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的原初理想上来,重新学习、重新审视马克思主义。他在一九九五年底修改定稿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完成了这个任务。


他的思想越来越独立,也越来越全面、越来越深刻、越来越切合实际。他二零零零年年底完稿的《整风压倒启蒙》已推翻了他的老领导周扬说过的一九四二年的延安整风运动是「三大思想解放运动」之一的定论,论证那是毛泽东为排除异己、在党内确立个人绝对权威的一场运动,且是全国解放后历次政治运动的祖本和样板。


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的标题下,他引了亚里士多德的话﹕「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就表明这点。在我看来,他似乎越来越转向几百年来作为世界主流思潮的自由主义。一切主义,在其发展特别是实践的过程中都会发生偏差、矛盾,以至异化。自由主义也不例外,但几百年来世界历史的实践证明,自由主义是最少偏差、矛盾和异化的,它也预设随时纠正自己的机制。


《整风压倒启蒙》很可能是若水的「绝笔」了。他在文章的结尾说﹕「我们今天需要一个新的觉悟、新的启蒙运动。这是因五四运动的任务还没有完成,而我们今天又需要启「党文化」之蒙……首先知识分子应当进行反思,重新对我们在多年中受到的教育进行批判的审查,从左的精神桎梏下彻底解放出来,恢复自己的人格尊严和独立思考精神。不解决这个问题,国民素质得不到改造,人的现代化不能实现,中国也无法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在跨进新千年的门槛时,我们仍要举起启蒙的火炬,把本世纪未走完的路继续走下去﹗」


文字简洁了无渣滓


说到启蒙,若水真是一把好手。除了他的学力和识力而外,他的文字能力也是别人难能企及的。无论甚么艰深的题目,也无论甚么复杂的情况,由他写来,都是婉转自如、毫无滞碍,完全做到了从小老师教给我们的文章的极致——「simple」(简单)和「direct」(直接)。有人说他的文字正可以用他的名字来形容﹕一泓秋水,清澈见底,了无渣滓,沁人心脾。


一代思想大师,文章大家,为甚么就这样走了呢﹖若水,你提出的启蒙的任务远远没有完成,甚至还不能说已经开始。中国实在需要你啊﹗


若水,你是抱治好病的希望去美国的,不料却竟然死在了美国。我知道你是不能不感到遗憾的。你几次提到,只要一想到苦难深重的中国,你就会热泪盈眶,甚至夺眶而出。你爱中国,爱得那么深沉,正是因为如此,你才会以衰病之躯,还那么勤奋地写作,正是因为你深爱中国,你才那么关心中国的命运。


若水,中国现在正处于最需要你的时候。在长逾百年的转型期中,现在已快到最后阶段了,这是又一个极危险的阶段,随时有失序脱序的可能。中国最需要的就是思想家,只有思想家可以引导人们的行动,可以规范社会的思潮。若水,怎么偏偏就在这个时候撇下你命途多舛的祖国走了呢﹗


呜呼若水,生死别矣﹗西方之土,不可以久留﹗魂兮归来,返故居索﹗


于二零零二年一月十七日



 


目录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重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整风压倒启蒙:“五四精神”好“党文化”的碰撞
 辩证法和毛泽东的“斗争哲学”
 毛泽东为什么发动“文革”?
 唯物史观与历史的创造者问题
 从理性主义到马克思主义
 关于清除精神污染
 回到马克思,超越马克思——答高寒先生
 走出马克思的“牛顿时代”
 毛泽东的反人权思想和实践
 “异化”这个译名
 压制思想的思想运动
 冷静下来的思索
 没有结束的求索
 王道乎?霸道乎?
 哈佛的书世界
 从批“左”到反右的转折
 人道主义辩
 最大的祸害是“左”
 人的难产
 深刻剖析毛泽东思想
 不同视角的人口问题
 和王若水谈心
 集中营门上的“自由”说起
 与王若水谈周扬
 纪念王若水
 从日本投降说到原子弹


======================


下载地址:


http://www.xun6.com/file/4fa7aaf11/%E7%8E%8B%E8%8B%A5%E6%B0%B4%E6%96%87%E9%9B%86.exe.html



*从华国锋下台到胡耀邦下台



作为《人民日报》总编辑、社长,从华国锋时代到胡耀邦时代,胡绩伟是其间中共政权许多重大事件的亲历者。这部著作,正是他根据自己亲身经历的第一手材料撰写而成,也是至今为止第一位中共正部级高级官员勇敢地批露毛泽东去世之后十年间(一九七六~一九八六年)最高层斗争的情况。


与坊间相关的研究著作或报告文学相比,这部著作无疑具有更重要的史料价值、更可信的内幕性。


这部著作数易其稿,原名《借尸还魂》,来源于作者的同志兼老友胡耀邦的一句话:"四人帮要卷土重来是不可能的,但是要借尸还魂还是可能的".作者说,所谓"借尸还魂",简单地说,还的是专制主义的魂。


众所周知的原因,这部回忆录在大陆被禁止出版。


作者简介:


受大伯父、叔祖父的影响,胡绩伟少年时崇拜孙中山。两位胡家前辈均是国民党元老、老同盟会会员。


就读大学之后,胡绩伟却投身中共,一九三九年便前往延安,一九五二年即成为《人民日报》副总编辑。


文革中一度遭到批斗。


一九七五年参与《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编辑工作,次年被中共中央主席华国锋采用激将法调回《人民日报》。


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的最高负责人,《人民日报》的社长、总编辑,胡绩伟提出了"人民性高于党性"的观点,又与中共宣传系统霸主胡乔木、邓力群等人进行无畏抗争,使他成为胡耀邦麾下的改革大将。


胡耀邦与胡绩伟并非一般上下级关系,勘称"难兄难弟".胡耀邦评价胡绩伟"又可笑又可气";胡绩伟撰文纪念胡耀邦时,以《从可爱到可恨的胡耀邦》为题。


一九八九年胡耀邦去世引发学运,胡绩伟以全国人大常委身份率先签名支持召开全国人大常委紧急会议,后来因此遭到撤职和"留党察看"处分。


=================================


下载地址:


http://www.xun6.com/file/12f8f9711/%E8%83%A1%E7%BB%A9%E4%BC%9F%EF%BC%9A%E4%BB%8E%E5%8D%8E%E5%9B%BD%E9%94%8B%E4%B8%8B%E5%8F%B0%E5%88%B0%E8%83%A1%E8%80%80%E9%82%A6%E4%B8%8B%E5%8F%B0.pdf.html



*极端的年代



一本“当代人”写的当代史书——《极端的年代-1914-1991》。正如作者本人在书中所言,“这是一部由20世纪的当代作者,写给20世纪后期的当代读者阅读的著作”。它将为我们述说两次世界大战以及无数局部热战给人类带来的苦难,40年“冷战”造成的不安,科技进步的利和弊,社会、教育、文化变革的长和短,资本主义发展的荣与衰,社会主义进程的得和失,民族独立与民主运动的起和伏……以及即将跨入的21世纪前景的明和黯。还有,对整个20世纪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的地位和意义作出应有的评估。


     目 录


第一部  大灾难的年代


    第一章    全面战争的年代


    第二章    世界大革命


    第三章    经济大恐慌


    第四章    自由主义的衰落


    第五章    共御强敌


    第六章    1914-1945年的艺术


    第七章    帝国告终


第二部  黄金时代


    第八章    冷战年代


    第九章    黄金年代


    第十章    1945-1990年社会革命


    第十一章  文化革命


    第十二章  第三世界


    第十三章  “现实中的社会主义”


第三部  天崩地裂


    第十四章  危机二十年


    第十五章  第三世界与革命


    第十六章  社会主义的失势


    第十七章  前卫已死-1950年后的艺术


    第十八章  魔法师与徒弟:自然科学流派


    第十九章  迈向新的千年


======================


下载地址:


http://www.xun6.com/file/3f671bf11/%E9%9C%8D%E5%B8%83%E6%96%AF%E9%B2%8D%E5%A7%86%EF%BC%9A%E6%9E%81%E7%AB%AF%E7%9A%84%E5%B9%B4%E4%BB%A3.exe.html



 

TOP

TOP

谢谢楼主分享,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