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资深铁路工程师说,“工程建设的模式无非两种,市场和计划。从政府角度看,资本主义式讲究监督,所有的公司在市场里公平竞争,政府制定游戏规则,明确质量标准并加以监督;社会主义式讲究的是制衡,因为事情都让政府干了,只能靠部门间官僚制衡来调整。拿铁路建设为例,铁道部属于总体建设的单位,但铁道部内部并非铁板一块,90年代之前,铁道路内部涵盖了规划部门、设计部门、施工部门、监理部门等,大家都是的拿国家工资,谁都不甩谁,规划者总喜欢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做大做强,具体干活的则宁愿安安稳稳的挣个平安钱,规划部门想搞京沪,设计部门就会告诉这个有哪些技术难题,存在哪里风险,施工部门要发牢骚这事不好干,监理部门则天天在工地上给你找麻烦,这种体制下,相当大比例的非理想建设需求都会在内部争斗中消耗掉,当然,更高层次的非理性是谁都无法避免的(比如大炼钢),但是,只要领导没有丧失理性,工程建设的普遍质量还是过得去的。”
“但是改革开放之后,尤其是部委改革之后,中国的工程建设方式却慢慢变成了世界上最烂的制度。首先是部委和所谓共和国的长子们(即号称公司的各大央企)仍然是中国各大工程建设的主体,但是原先制衡规划建设的其他部门却以减负的名义逐渐市场化。”
“工程设计、工程建设、工程监理的公司越来越多。以铁道为例,各大设计院、施工公司以及监理公司都需要去铁道部竞标拿钱,铁道部就此一家,铁道部说什么就是什么,你觉得有问题你可以不干,自然有其他人来干,大家吃饭心切,工程质量上未免也就不再那么小心求证了。”
“虽然铁道部现在正在风头浪尖,但这种事情绝不仅只存在于铁路建设。再拿通信行业为例,前不久某运营商的统一结算系统刚上线就弄丢了80万话单。出事之后开会总结,事先大家没有看到风险吗?都看到了,但是甲方领导出于自身的种种其他目的(政绩也好,捞钱也好),坚决的不尊重自然科学规律,一定要快上硬上,设计方、施工方都唯运营商马首是瞻,千方百计的顺着甲方的意思来干事情,没有讨论没有争锋相对。至于监理,什么是监理?这样干工程怎么会不出问题呢。铁路者,千疮百孔的中国工程建设的冰山一角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