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茶馆话题之我见
每年春节,燃放炮仗造成人身伤害的事例屡见不鲜,对于噪声扰民的抗议或不满不绝于耳,可是每回关于这个“小问题”的讨论或争议却不着边际,隔靴搔痒,说不到问题的关键之处。我认为争论这个问题,着眼点不应该是“该不该禁放”或“如何限制”,着眼点应该是如何认识公共空间的人权界定问题。节庆放炮,说简单点就是:你放炮,强迫我听,我放炮,强迫你听,但这已经不是一个能用你情我愿来处理的人身权益关系问题。因为你放炮的时候根本无法确定听到噪声的人都是情愿被滋扰的。这种思维素质在公民社会中,已经是绝大多数公民如影随形的下意识了。
在中国,在这个民主文化氛围较浓的基地茶馆中,很多基地同仁尚未认识到自己的在人权意识方面与文明国家的公民之间的差距,这是中国文化中缺乏人权理念的原因所造成,也是中国社会土壤目前无法产生出民主自由自发渐变动力的根本原因之一。中国不可能产生自发的颜色革命,就是因为无视他人人身权利、权益的专制毒素深入国民骨髓。
中国为什么不像东欧?中国为什么不是突尼斯?中国人为什么不及埃及人?基地同仁们你们深入思考过么?差距根子其实就可能在“燃放炮仗令人听”这种小问题的细节之中。
大多数赞同燃放炮仗的人,明明知道这种声音要强行钻入别人的耳膜,可能会令到他人产生不快、烦躁甚至惊吓,但是总是想找出比人权更为重要或高级一点的“理由”,比如说这是传统啦,是民俗啦,是中国文化啦,是年味要素啦,是喜庆欢乐的需要啦等等等等不一而足。其实,罔顾他人的人身合法权益,已经触犯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警戒底线,无论拿出什么“理由”都是低级的,除非是出于专政、强权的需要。
有基地同仁用了投票这种似乎是“民主”的方式,试图来影响对这个问题的讨论结果或走向,这比用民族主义作旗帜来抵挡网民中维权意识流的做法相比要文明一些,但是我不得不较真地说,用投票方式来决定或处理他人的人身合法权益,是典型的中国特色的民粹思维方式,这与用投票方式来决定地主老财的妻妾应该分给谁,没有本质的区别,因为在一个确定的范围内,你就是有百分之九十九的人赞同随意燃放炮仗,剩下百分之一的人,也是人身合法权益受到侵扰或侵害。
抛弃贴给自己的金色“传统、民俗”的正义性标签,认真思考一下在现代化社会里,在公共空间中,人与人相处的底线基本法则,才能在“炮仗该放不该放”的问题上有合理的思考基点以及讨论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