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慈善的含义

慈善的含义

本文主要根据上座部佛教的观点;是不是也是大乘佛教(汉地佛教)的观点,我不大清楚。

慈善首先是个人问题。行善最主要的好处,是对于行善者本人的。这就比方说:你去现场看球,或者去现场追星,等等,其主要的好处,当然是对你自己,虽然你也花了钱,赞助了球队和明星。
也许有人问了:为什么我行完善以后,不像看完球以后那么爽呢?
那是你自己的问题, 也许多行点善就好了。

你不可以明知道那个善是假的,还是去行善。比方说,放生的时候,你不可以把鱼放到养鱼户的水塘里,那个不叫放生,那个叫赞助养鱼户;同理,捐款的时候,你不可以把钱捐给官方红字会,那个不叫捐款,那个叫赞助贪官。

当然,本人在行善方面做得也不是很好,我也捐款,但是总的来说,没捐过多少。此外,当我知道马路上的乞丐大都是假的以后,有一段时间,我就不给他们钱了。不过,后来我决定用教派来分类,只要乞丐使用了明显的佛教标志(比方说放佛教音乐什么的),那我就给一点。他要是画个卍字,我也给;当然,画铁十字不行。 (这就完全是我的个人选择了,不是要向大家推荐。)

TOP

回复 2# Yhard 的帖子

慈善,就其本意而言,就是个人问题。
当然,也有人借着慈善办事业,那就是事业,就不是个人问题了,也可以认为是商业活动的高级形式。
但是,如果我们不去办这种事业,慈善对于我们而言,就是个人问题。

TOP

回复 6# 风尘梦 的帖子

“不可以”的意思是说:你不能自己做此选择。
纳税是被迫的,属于没办法,这是不必被谴责的。即便是僧侣,除了四项根本戒律(杀生、盗窃、邪淫、妄语)以外,其它戒律在确实有必要的时候,也可以开戒。更不用说俗人了。

TOP

回复 9# hardrock 的帖子

人类的社会本能也是基于个人本能来体现的。
例如:人们喜欢make love,这个事的目的,本来是为了群体的繁衍。
但是,现代人make love的话,十有九九不是为了繁衍,这就脱离了它本来的目的。
慈善也是如此。
人类终究是从实质转向形式,这就是上座部佛教所谓“一切皆空”的真谛。

TOP

回复 11# 风尘梦 的帖子

能抗就抗,不能抗就捐。这就比方说在马路上碰上劫道的,打不过就给钱呗。
佛教对戒律的看法,和基督教有一个根本区别。就是佛教对事情的轻重缓急分得很细。即便是僧侣,除了根本四戒以外,都是可以开的。比方说“过午不食”,如果僧侣有病,或者像大乘佛教那样进行了劳动(上座部佛教僧侣是不劳动的),那就可以吃晚饭(很可惜,现在大乘佛教的僧侣不劳动照吃不误),这并不算触犯戒律(这算合理的开戒)。
对于上座部佛教而言,它甚至不禁僧侣吃肉。这也就是说,也不可能禁止俗人杀生。(只不过僧侣不能去俗人家里,要求人家把动物杀了吃罢了)
基督教的戒律比佛教少得多,但是往往要求很严,而且直接要求到普通人头上。比方说:同性恋是犯罪。

TOP

回复 13# badbadbad 的帖子

这个简单:但凡唱红的,都是假佛教。所谓中国特色的民主,那就是假民主;所谓中国特色的佛教,自然也是假佛教。这跟他们(民主、佛教)本身的好坏是无关的。

TOP

发新话题
最近访问的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