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六千童开学日失学
在内地当局的宣传语中,二亿六千万名中小学生昨日“幸福”开学,惟对北京六千多名民工子女来说,迎来的却是“失学日”。由于当局在暑假期间大举勒令民工子弟学校停办、甚至粗暴强拆校舍,令大批民工子女至今仍找不到学校接收;部分获分流到其他学校的民工子女,亦面临学费昂贵、路途遥远等困境。随着多数民工子弟学校复办无望,愈来愈多学生踏上返乡读书路,一幕幕骨肉分离的场景,正在京城上演。
北京海淀、朝阳、大兴区廿余所民工子弟学校,早前被指证照不全遭强拆。事件引起全国关注后,北京当局曾承诺“不让一个孩子失学”。惟教育部门数字显示,截至前日,受影响的一万四千余名学生中,仅八千多名学生获安排到合资格的公办学校就读,其余的六千多人须自行联系新校,或返乡就读。
无奈返乡 逼骨肉分离
朝阳区民工子女苏琪,今日就要离开父母,返乡读书。苏父埋怨称,当局虽说会安排受拆校影响的学生到公办学校,但他们去报名时却均被以名额已满为由,拒诸门外。该区一间被关闭的民工子弟小学,则选择在被停水停电情况下坚持开学,校长称,太多家长致电哀求继续接收学生,于是他们就冒死开学,现已有四百多名民工子女报读。
部分找到学校的民工家庭亦面临各种困难。有民工子女被分流到距家十公里以外的学校,家人要冒着烈日骑三轮车送他们上、下学。民工陈兆菊亦称,新学校使费贵,儿子和三胞胎女儿,四人的月花费要用六千元,比在民工子弟学校贵一倍。
内地中小学生自○八年来,在开学首日均会被组织观看教育部与中央电视台联办的“开学第一课”节目,今年该节目的主题为“幸福”。有舆论指,对于孩子而言,最大幸福莫过于留在父母身边,当局应反思,无数民工子女被迫返乡读书,他们的幸福在哪里?
31幼儿园强迫关闭
虽然关闭民工子弟学校引起非议,但是北京大兴区西红门镇日前仍强硬要求卅一间民工子弟幼儿园,在昨日前关闭,否则就要强拆。涉及的儿童有二千多人,引起关注,该区教委回应称,该批幼儿园均为违章建筑,属非法办园,必须关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