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屌事儿】当秀才遇到兵——在某网站上看到的一幕蛋疼对话!╮(╯▽╰)╭

汉字曾长期是日本的正式官方文字。受过正统教育的日本人是不屑于使用片假名和平假名的,因为那是给妇女和儿童看的拼音。
所以,倒幕之前,中日两国真正的书同文。
但以日清战争为分水岭,中文不再作为日本的官方文字。但汉字的影响对日文影响依然巨大,越是有文化的人认识的汉字越多,越是正式的文件,其中的汉字越多。

新名词由日本人用汉字书写,这其实是中国人的幸运。这使得中国学者可以直接借鉴日本学者对新概念新名词的认识。

对于新事物的认识,有个很大的屏障难以逾越。就是从未经历过的新概念。
新概念中具体的事物,如苹果,铁路,蒸汽机这些,只要多接触几次,自然就能理解。
但对抽象的事物,如逻辑,权利,救赎这些,对于某些人,可能一辈子也无法真正理解。
还有些看起来简单,其实抽象,含义不断变化的概念,如民主,自由这些,更难以把握其中的真正的含义。

用本国文字,将这些概念标记出来,不过是认识这些概念的第一步,也是最基础的一步。
这一步本身就极其困难,观察韩国,日本的日常词汇,就能发现,他们的常用词中就有大量的外语的音译。

中日两国差不多同时接触这些新概念。通过这些词汇我们就能明白,日本学者真正思考过这些概念,而中国学者其实根本没有受到任何程度的触动和启蒙。中国学者真正认真思考这些概念的时间比日本同行们晚了很多。
这些由日本转口的词汇其实是汉语的最大幸运。
如果不是当时汉字是日本的官方语言,如果不是日本学者专业素养,今天的汉语环境,完全是另外一个局面。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