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一台电视机的价格

一台电视机的价格

     父母家的第一台彩电是天津产的北京牌,JVC技术,14寸,时间是1982年的3月,当时那个激动,终于能在家里看彩色电影了。这个宝贝耗资1100元,乖乖,这是什么概念,爸爸妈妈都是技术人员,工资是五六十元,这是他们两人一年的收入。那一年,上初中的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凌晨5点爬起来看了西班牙82世界杯决赛,意大利漂亮的以3:1击败德国夺冠。


    整三十年,那台电视早报销了,去年入手了一台LG42寸LCD液晶电视,花了4950元,是我一个多月的收入,买的时候,我原来的29寸显像管平面彩色电视被回收了,还有点可惜,东芝的,效果不错。为此我专门找了找,还真发现了平板天下的几台显像管电视,29寸,售价7百多。


    近几年流行找通胀时代哪些产品木有涨价,有什么火柴,公共汽车票等等,不能包括许多最主要的家电产品和数码产品,因为它们不涨反降,拖了CPI的后腿,电视的对比很有历史感了,贯穿改革的年月。


    复述一下,82年,14寸彩电,国产,1100元,当时工资,五六十元算较高的,去年,29寸显像管彩电,7百多,要是还有14寸,瞎猜一下,大概在5百以内,工资,三千多。


    科技进步都能体会到,一方面产品更新,甚至革命性的更新,还有生产技术的更新实现成本大大降低,如果核算通胀,三十年,14寸显像管彩电贬值了多少?做一个假设(不恰当),科技三十年前止步了,通胀依旧,现在依然没出现15寸彩电,14寸独霸天下,生产成本随通胀上涨,和工资对比,现在买,恐怕三万,一般居民近一年的收入。


    科技止步不前,也许通胀就不存在了?如果是这样,科技进步是通胀的原因?还是通胀可以接受的原因?


    假设汽车,手机,电脑,冰箱,洗衣机都维持刚上市的价格并随着通胀齐步,大家设想一下,当今如此之大的收入差距,底层百姓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大概和朝鲜人接近了,中国社会充满了朝鲜人和一部分欧美人,恐怕稳定维持不到现在。


    这些产品虽然国产,但技术是引入,新产品只有等,生产线也要引入,开放是决定性的。


    从小受的教育,科学进步是必然的,带来的好处是大大的(除了原子弹这一类武器略微考量科技与道德),但科技进步是不是也会加大了对社会不公的容忍度,加大了对人为通胀进行财富掠夺的容忍度。
   记得,关于北朝鲜的一部纪录片,记述联合国医生进入朝鲜做了千例白内障手术,复明的时刻,民众嚎啕扑倒在金氏父子像前高呼万岁,声嘶力竭的宣誓效忠,把大夫晾在一边。那种封闭恐怖社会这种做法可以理解,在这里,享受着廉价的电脑数码产品网络大骂欧美日的不去管他,认为科技进步来自于政府的这些年作为大有人在,但是精明的利用引进的科学技术而做到了基尼系数破顶而依然维持稳定的社会管理,却是前无古人。


    生活好了吗?不要攀比周围,比比过去---一位电力掌门的政协委员的劝导。就像朝鲜人,科学技术的来源晾在了一边,幸亏我主改革开放,一年我可以买一台大彩电。

TOP

发新话题
最近访问的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