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共匪上海SB会杂感

共匪上海SB会杂感

本届SB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


但“城市”这个命题落共匪手里,给人的感觉比奥运还能引起浑身的不舒坦


且经过前后实地待了数日,最大的感受,是令本人不住的想起此雄文: https://cmule6.info/viewthread.php?tid=198642


这里不想评论上海这个城市,只是发表一点感想,既然是杂感,就想到哪写到哪,乱七糟八 反正这是茶馆也、、


废话少说,先请诸君看一段影片-------------------



[ 本帖最后由 驯马驴 于 2010-5-4 16:46 编辑 ]
马驴主义从来到人间的那一天起,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 = =

TOP

一、关于号称美国‘三峡工程’的波士顿大隧道工程(The Big Dig)

本人多年前就有看南方周末的习惯,且本人一直比较完整地保留了相当部分。 下面 先摘录一些 2006年 11月23日 D25版“大隧道:美国的三峡工程?”的部分文字----

耗时29年耗费150亿美圆 / 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公共工程 / 其中37.5亿被用于‘公共参与’项目 ....

1950年代,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实现全国快速交通体系,‘高速公路总体规划’在全国铺开....各种高速项目在全美‘高速’展开,因而漏洞叠出。

在波士顿,糟糕的高速公路带来的可怕影响,集中体现在‘中央干线’上。这是一条从南到北纵贯东波士顿的高架高速公路;没有紧急停车带,出入口和急转弯过多,交通事故频发,设计日流量75000辆车的路面,日后要担负20万两的通行。噪音、尾气、烦躁的司机、缓慢蠕动的机动车,每天要在这条双向6车道的高架桥上共存10个小时以上。100英尺宽的路面从40英尺高的地方投下巨大的阴影,阴影里是停车场、地下通道和流浪汉聚居的地方。人们轻易不愿从这条外表被漆成绿色的高速公路下穿过,他们叫它‘绿色怪物’,又管它叫‘波士顿的柏林墙’,因为它把拥有往昔光辉岁月的滨海社区圈在一隅,割裂了它与城市中心的联系。

塞尔沃斯是出生在海滨社区的第三代意大利移民,他爸爸是瓦匠,奶奶不会说英语。为了修‘绿色怪物’,塞尔沃斯的奶奶被限期10天内搬离,她的房子是为修‘绿色怪物’夷为平地的2万座民宅中的一座,铲土机摧枯拉朽班推倒民宅的画面一直清晰地印在塞尔沃斯的脑子里。

1961年,塞尔沃斯从麻省理工学院毕业,拿到了市政工程学的硕士学位....那个时代青年人普遍认为,穿越而过的高速公路割裂了城市和社区,带来噪音和污染,是制造贫困和社会偏见的工具。1970年代,95号州际高速公路和城市环线开建的消息传来后,受社区牧师之邀,塞尔沃斯等几位律师、经济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一起担任了社区反高速公路组织的‘智囊团’。他们联合社区内各个阶层的居民,成功把拟建的95号州际公路移到波士顿城西8公里处。在高失业率1960年代,这么做有相当的政治风险,之所以能够成功,与波士顿市及麻省的行政长官都反对高速公路的进一步扩张密不可分。但‘绿色怪物’作为一个没有办法改变的错误依旧存在,沃尔塞斯对其的厌恶逸于言表,称其‘丑陋并导致社区衰败’。

瑞赫德理解校友的心情和处境。但他仍希望在波士顿寻找新的商业机会。他在餐巾纸的背面涂鸦并开玩笑的说,依你们波士顿人对高速公路的厌恶程度,你们应该把‘中央干线’埋进地下


.... 打得累,待续

[ 本帖最后由 驯马驴 于 2010-5-4 18:12 编辑 ]
马驴主义从来到人间的那一天起,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 = =

TOP

一、I 插一段文字

“许多中国人在物质上比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前好多了,他们不再挨饿、也有更多设计自己生活的可能性,但这只是真相的一半。而另一半真相是,为了实施教义般的’发展’,无数中国人每天都在付出极高的代价。每年有数千名矿工死于矿难,仅去年一年就有一万五千名工人被诊断为矽肺,有的地区三分之一的孩子血铅含量超标。

“此外,新的财富不公。西部地震后,人们再次意识到这一状况,他们在电视中看到藏民极端贫苦。而对东部沿海富裕省份来说,’发展中国家’的称呼早已不适用。两者在中国同时兼在:它进步于前列,但又落后于进步。它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超过了任何地方,但它也数十年如一日地破坏环境、污染空气,而且这一切都是为了’发展’。

“用世博迷惑人的和谐是虚假的,中国到处都发生冲突,其中大多因非法豪夺土地和财富引起,环境问题、腐败和当局为所欲为也是原因之一。当局怕’乱’和坚守’稳定’往往加剧了争论,它们除了使用武力扼杀争论外,几乎没有其它办法。”

为了举办世博这样的大型活动,批评的声音受到压制。表面的河蟹不能受到任何干扰,民族自豪感压住了明智的看法。”

《南德意志报》的评论也认为,”中国的领导无条件地拥抱世博、以千万亿元人民币装修上海,因为他们认为这是政治上自我表现的机会”:
“在中国,共产主义早已失去了指导思想的力量。现在,中国的红色老爷们试图通过能够煽起爱国主义的大型活动来巩固自己的合法地位,先是浮华的奥运开幕式,现在是’史无前例最大规模的世博’。

“经受多年殖民主义羞辱和毛-时代的饥荒之后,中国现在展现自己的崛起,我们完全为之高兴。但就象奥运时一样,这种做给人看的巨无霸主义显露了内心的极其不安,是为了转移人们对一些问题的注意力,诸如一些地区的普遍贫困、耗尽资源的经济模式、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以及令人厌恶的警察国家行为,是为了制造假象。”

—— 原载: 德国之声
马驴主义从来到人间的那一天起,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 = =

TOP

一、续 2# 的帖子

.......当时,........议题之一是如何解决‘绿色怪物’带来的各种棘手问题。对此,小组成员提出改建‘绿色怪物’入口出口、设立公交专用车道等若干建议,但这些建议都是小修小补,无法根本解决问题。在一次小组会议上,塞尔沃斯提出把‘绿色怪物’埋入地下,并修一条穿越波士顿湾的海底隧道以缓解通往洛根国际机场的交通压力的设想。

............塞尔沃斯回到社区去游说民众。在反对95号州际公路的日子和在东波士顿当市长的时候,他在社区里积累了大量的盟友和人脉。

在成功获得民意基础之后,塞尔沃斯又成功说服了代表波士顿选民的参议员托马斯。他的支持是‘绿色怪物’改造工程获得联邦财政支持的关键。

与此同时,困扰改造工程的一大技术难题也有了答案。1982年,在意大利发展成熟的‘灰浆墙’技术被介绍到了美国。这是一项把预制件推入地下而避免在地表大规模开膛破肚的技术。

然而,在技术链条向前推进的时候,政治链条却出了问题。联邦高速公路管理局和总统罗纳德.里根都反对改造工程,理由是费用过高。然而,麻省和波士顿的政治家们最终利用选票杠杆,获得了国会的支持,从而扳倒了总统的否决。

1987年,‘中央干线隧道工程(CentralAteryTunnelProject)’获得联邦政府的财政支持。按照规划,工程人员要用10年的时间,花费26亿美圆,把7.8英里长的‘绿色怪物’变成一条双向8车道的地下高速公路。因为巴拿马运河叫‘大沟(BigDitch),人们管这条即将兴建的地下高速公路叫‘大隧道(TheBigDig)’。
----------最后这个工程用了26年的时间,耗资150亿美圆。

.............待续
马驴主义从来到人间的那一天起,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 = =

TOP

一、续 6# 的帖子

“1950年修建绿色怪物的时候,我们没有反抗,因为我们觉得无法改变政府的决定。到了修‘大隧道’的时候,他们鼓吹工程将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而我们更想知道的是:为此我们将忍受什么。”挖掘在距离南希.卡茹索架50码远的地下100码处进行。为了减轻施工带来震动,施工方在她家的床垫上装上了特制的弹簧。

卡茹索是社区组织“北部海滨社区中央干线委员会”的创始人。委员会要求施工方设立专职的环境监测员,并开通一条24小时热线,处理施工给居民带来的麻烦。

“我们是通情达理的人,不提不可能实现的条件”卡茹索通情达理的条件,是要求接受1969年颁布的联邦环境法的保护。这项法令规定,任何获得联邦财政支持的公共工程在开工之前必须提交一份“环境影响评估报告(EIS)”:从交通、空气质量、噪音和震动、能源、经济影响、视觉、历史遗迹、水质、湿地和水路、植物和野生生物等十方面,分析一项工程可能给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减少负面影响的应对措施。从1983年1991年,‘大隧道’工程的监理方和建设方提交了三个版本的‘环境影响评估报告”。

每个版本的报告都被打印成册,放在公共图书馆、超市、邮局、供公众取阅并提供反馈意见。之后 是为期一月的公众再评议。

1990年,‘大隧道’公布长达500页的《环境影响最终评估报告增补本》,共吸引了175条口头评议和99条书面评议。参与评议的团体五花八门,‘麻省之友’、‘美国机动车联合会’、‘中央干线地区商务委员会’、‘火腿山公民俱乐部’、‘波士顿建筑师协会’、‘自行车不自燃骑行俱乐部’。资金充裕的团体雇佣建筑师,就他们不满意的出入口和通风建筑提出替代性方案。财力不雄厚的团体则到公共图书馆翻阅几十年间的市政档案,为自己的主张寻找依据。

.........‘论证这样一项工程可能性就象论证一场战争的可能性’波士顿一位地方官员说,这样的公众参与‘无异把一块大象肉投进了弱肉强食的丛林’。

然而塞尔沃斯认为,公众参与是公共工程的本质。为了防止公众参与的结果因州、市行政长官的换届而泡汤,塞尔沃斯把最有建设性的几条建议写进工程规划里,因为规划书是受法律保护的。

...........待续
马驴主义从来到人间的那一天起,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 = =

TOP

回复 9# matthuas 的帖子

要不怎么叫杂感 ?
马驴主义从来到人间的那一天起,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 = =

TOP

但是每一小结的意义基本是可以独立、明确的
马驴主义从来到人间的那一天起,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 = =

TOP

笑了, 你逗老油条特务玩 ?

++ 您的ip:[65.49.14.228] 来自: 美国 ++
马驴主义从来到人间的那一天起,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 = =

TOP

一、续 8# 的帖子

塞尔沃斯始料未及的是,日后他会栽在公共参与的项目上。

查尔斯河上的桥,作为城市北大门,南岸是波士顿城,北岸是哈佛和麻省理工学院所在的剑桥镇,要满足交通流量的要求、河岸社区的美学标准、联邦环境法案对于环境指标的要求,这座桥的设计方案迟迟无法确定。

当塞尔沃斯提出第26个方案---Z方案(之所以取名为Z,是因为规划方希望这是最后一个方案)的时候,如果想让这座桥按时及预算的完工,公众参与的环节就不得不大大的压缩。如若不然。已经对高额投资不满的联邦政府有可能缩减对“大隧道”的财政支持。

.......一年以后,工程即将动工,三维模型被公布了出来。那是一座分为6层的桥梁,每一层都有出入口,为了跟这些错综复杂的出入口配套,河两岸需要堆起巨大的慢坡。

《波士顿环球报》对Z方案进行了长篇的系列报道。反对者说Z方案是建立在‘左一个右一个斜坡上的’、‘巨大的’、‘毫无生气的’、‘高速公路组成的乱线头’,一旦Z方案成为现实,查尔斯河上就多了一座长城,而新英格兰则添了一座史上最丑陋的建筑。

塞尔沃斯表示,Z方案是预定工程和预算下最好的方案。但放对的声音仍如潮水般的涌来。

《波士顿环球报》记者彼得.豪采访了查尔斯河两岸的若干居民。丹. 金说,Z方案将是矗立在他们社区背后的丑陋碑影。停车场老板瑞迟得.高得博尔则抱怨说,Z方案将征用他的一块地产。

公众对Z方案的放对,逐渐扩大为对“大隧道”的反对。‘区域交通委员会’主席邓.基丰尔得在《波士顿环球报》上撰文,称‘大隧道’好比用电钻钻开波士顿的肠胃,并把动脉、血管、肌肉和内脏一起取出,而在这个过程中,波士顿将陷入昏迷。

Z方案因为反对派的意见沉入水底,其代价是工期延迟和预算攀升。直到1994年,人们终于找到了各方均能满意的方案时,因工程延误工期带来的损失已达2300万美圆。

与此同时,随着与自己政见相同的民主党州长迈克尔.卡斯离任,塞尔沃斯也离开了麻省交通顾问的职位-----1978年到1982年,因为迈克尔.度尔斯的离任,塞尔沃斯也曾告别过‘大隧道’和他的顾问职位。只不过,这次离任后塞尔沃斯没有能再回来。

面对投资如此巨大的公共工程,政治人物的耐心远远不及规划师的。几乎每一届波士顿或麻省的的行政长官换届都会带来对‘大隧道’的质疑、审视,从而造成工程的停顿,当然,也有使工程修改缺陷的机会。

“如果你想‘公众参与’这个环节,就肯定要花时间花钱。对查尔斯河上的这座桥来说,花费是值得的。因为我们得到的是一座美丽的地标式的桥梁,而不是一个几十年的遗憾。”11月8日,麻省公路管理局最近一位主席马修.阿莫瑞乐在接受采访时,对本报记者说。

.............待续
马驴主义从来到人间的那一天起,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 = =

TOP

一、续 15# 的帖子

‘大隧道’是一个过于庞大的工程。从1985年起,整个工程的设计时间持续了12年。在这12年里,没有专业背景的普通人要想象这一工程的全貌,无异于盲人摸象。

........按照《环境影响评估报告》,‘大隧道’建成以后,地表的75%将作为开放的绿地和社区活动场所,以实现把割裂的城市重新缝合起来的初衷。阿莫瑞乐任职的2002年,‘大隧道’的地下工程已经接近竣工。而在地表工程中再度加强公众参与的比重,将是化解公共信任危机的最好办法。

在规划图上,7.8英里的工程沿线被分为23个小块。每一块在规划中留作何用,都在波士顿的门户网站www.boston.com上公之于众。

为了拓宽大家的眼界,麻省理工学院城市规划系和波士顿电视台第五频道组成的报道小组,到巴塞罗那、旧金山、曼彻斯特等滨水城市采集成功的城市规划案例,把它们介绍给公众。对于每一块地具体该如何使用,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主张。

‘波士顿绿色联盟’主张尽可能多的绿地;建筑师则更希望用建筑真正地把‘中央干线’两边的城市缝合起来,他们认为保留一条带状绿地等于在不断提示人们分割的存在;由‘中央干线’沿线业主组成的‘干线商业委员会’则希望在该地区引入博物馆、图书馆之类的文化机构;社区园艺协会想建一个玻璃温室,但他们没有足够的钱。

‘当时有很多争论,这块地该不该给一个没有足够资金的组织去经营,还是应该把它变成能赚钱的经营用地?最后我们绝对把这块地给园艺协会,因为我们确实有一个建‘冬季花园’的计划,并希望把这个花园交给农业或植物组织管理。..........’

阿莫瑞乐曾数度参加在波士顿英语学校等组织的‘社区创意对话’,听取社区居民的建议。

‘在东波士顿有一座废弃的火车机车修理厂,有些地产商想把它改建为画廊,但居民更希望其成为社区活动中心。我们听从了居民们的意见。’阿莫瑞乐说,这样的建议他们共采纳了几百条,其中不乏部分路段增加通向‘大隧道’的出入口这样以百万美圆为单位,提高工程造价的建议。

事实上,‘公众参与’环节的花费占整个工程造价的四分之一---37.5亿美圆。其中因听取公众意见、缓解工程带来的多种不良影响而新增项目的费用,是30亿美圆。其他公正参与花费还包括:举办听证会、开展调查等。

在大家争论不休的时候,2004年7月26日,麻省和参议员爱德华.肯尼迪及其家族签署了一项秘密协定,将‘大隧道’之上的绿地命名为‘罗丝.肯尼迪花园路’........

这让《波士顿环球报》的记者罗波特.坎贝尔担心,为绿植覆盖而又缺乏与周遍社区必要联系的‘罗丝.肯尼迪花园路’会作为无家可归者和瘾君子出没的新的‘绿色怪物’。但毕竟,那里已经不是以前的那道阴影了。 (—完—)
马驴主义从来到人间的那一天起,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 = =

TOP

二、感言:无‘公民’, 无‘城市’

公民(citizen)正是由词根city变化而来,同偏向于地理属性的‘civilian’相比,更应该属于历史、社会内涵的范畴。

希腊(雅典)的公民
古希腊是众多城市的一个集合体,每一个城市自行管理各自的事务。希腊首都雅典的民主观念作为代表,雅典即有“人民统治”的民主观念,
虽然这些权利不包括妇女、穷人、奴隶以及居住在雅典的外国人,
但其公民社会以及公民秩序的理念的核心已经确立。

现当代世界各国法律通常会订定公民及政治权利规定国家与个人之间的关系,指定国家不应干涉及侵害某些个人行为。

此二点揭示了‘公民’与‘城市’的概念在历史和社会范畴的内在联系,从而以鉴别共匪统治下的‘城市’的内涵----------

1、共匪统治下,城市并不是公民社会和公民秩序主导的集合。
2、共匪的城市是没有公民权利的城市。

.............待续

[ 本帖最后由 驯马驴 于 2010-5-12 19:24 编辑 ]
马驴主义从来到人间的那一天起,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 = =

TOP

国家地理频道:伟大工程巡礼 BOSTON BIG DIG

1


2
马驴主义从来到人间的那一天起,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 = =

TOP

发新话题
最近访问的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