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一篇震撼我们心灵的“碑文”

一篇震撼我们心灵的“碑文”

作 者 : 韩振峰

   以前,我不止一次的读过这篇“碑文”,每次都感到它是对人间正义的呼唤。
       今天再次从报纸上看到这篇“碑文”,我立即想到把它辑录与此,希望能和大家再次共同感受一次精神的洗礼和心灵的震撼。
       这首“碑文”就是刻在美国波士顿犹太人大屠杀纪念碑上的那篇发人深省的“短诗”:

         他们先是来抓共产党,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党。

         他们接着来抓犹太人,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

         他们又来抓工会会员,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工会会员。

         他们再来抓天主教徒,我没有说话,因为我是新教教徒。

         他们最后来抓我,这时已经没有人替我说话了。

       这首“短诗”的作者是一位牧师,他的名字叫马丁·尼莫拉。这位牧师是二战前德国的宗教领袖,他曾为战后德国社会道德重建立下了不朽功勋。当年,尼莫拉因反对希特勒的犹太政策和对德国教会的控制,被希特勒亲自下令送进集中营,最后在各方正义力量的协助下才逃过纳粹的迫害。这首短诗是他在晚年忏悔自己当年的道德污点时写下的。后来人们把它当作“碑文”刻在美国波士顿犹太人大屠杀纪念碑上。

       这段“碑文”确实寓意深刻,它精辟地阐述了人世间正义与邪恶、自我与社会、助人与被助的辩证统一关系。在当今社会中,一个人、一个群体、一个政党乃至一个国家,如果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不为社会正义而付出哪怕一点点代价,那么最后吃亏和受到惩罚的还将是他自己。

       人世间交往的法则往往是这样:你对别人如何,别人就会对你如何;一个从来不愿为别人付出和牺牲的人,永远也不会有人对你做出牺牲。如果今天别人遇到了困难,我们不去帮助,明天我们自己一旦遇到了危难,别人也会坐视不管;如果今天那些与我们友好的国家遇到了经济困难、外敌入侵,我们躲躲闪闪,那么明天一旦我们遇到天灾人祸,别的国家同样会坐视不管。

        其实,每个人、每个政党、每个民族,在正义面前都不应当选择“沉默”,而必须选择“勇敢”;不应当选择“往后退”,而必须选择“向前站”。只有这样,人世间才有真理可讲;只有这样,世界上才有正义可言。你说对吗?

TOP

发新话题
最近访问的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