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转贴 抗美援朝战争的起因(苏联解密资料)

转贴 抗美援朝战争的起因(苏联解密资料)

新军事网讯 一、本文内“前苏联解密档案部分”中的某些朝鲜的“地名”没有中文译名,只保留了原英译拼法。原因如下:1,这些电文是从英文转译的,英文本中的地名是按原俄文文本中的俄文写法以音译的方式转译的,这给地名还原为朝鲜语增加了难度;2,如果不还原为朝鲜语,直接从经过二度转译的英文翻译成中文,则可能与标准的中译朝鲜地名相去甚远;3,有些地名所代表的地方太小,经过朝鲜语、俄语、英语和中文的对照以及相应的上述几种地图的对照比较,虽然能够准确地还原为朝鲜语,但是仍然无法从中国大陆官方出版的“外国地名手册”中找到标准化的中译名。  

    二、本文内“前苏联解密档案部分”中的个别“人名”,由於在英文译本中保留的是俄文译法,亦无法准确还原为朝鲜语,并按中文标准译法译成中文。故文内个别中译朝鲜人名不能保证合乎韩战期间中国官方译法。

  

    三、由於上述原因,无论是否提供了中文翻译,本文内所有密电翻译中的人名、地名均保留英译本上的拼法,以便读者自己核实对照。

  

    四、篇幅所限,本文所有参考资料来源略去。一、朝鲜战争爆发之谜

  

    一九五零年六月二十五日凌晨,朝鲜战争爆发。五个小时後,上午九时,平壤向全世界发布消息说:南韩的伪政府国防军於当日凌晨,从三八线地区全线向北朝鲜发动了出其不意的军事进攻。北部的朝鲜政府已经命令共和国内务省警备部队阻击入侵的敌人。北朝鲜军队目前正在展开激烈的防御性战斗,抵抗敌人。南韩的说法更令人寻味:南韩国家广播电台在韩战爆发後向自己的人民报告说,南朝鲜政府军正在节节胜利地向平壤推进,不久就将解放北朝鲜。

  

    然而朝鲜战争结束近五十年之后的今天,一位当年的南韩人李均烈,在接受我的采访时告诉我了全然不同的说法。他说,韩战爆发时他只有十三岁。他“所受到的教育是,北韩发动了对南韩的进攻从而引发了韩战。”但是他又补充说,“对於许多人来说,是谁首先武力攻击对方,仍然是一个问题。我自己也不大清楚。”与当事国南北两韩不同的是,世界上其他几乎所有的共产党国家都同时针对性地刊登了一副美国一位大官员在南韩三八线上向北眺望的照片。眺望的时间是韩战爆发前七天。这张照片被共产党国家认定是美国挑动朝鲜战争,侵略朝鲜的罪证。

  

    美国第七舰队在朝鲜战争爆发後,立即进驻台湾海峡。中国因此认为,美国发动朝鲜战争是针对中国的:美国将要以北朝鲜为跳板进犯中国,并将从南北两面包抄中国。二、历史资料的记载

  

    围绕着这场战争的爆发,现在让我们顺着时序,来看看一些相关的史料记载。

  

    一八九六年俄国和日本,曾经利用横贯半岛的北纬三十八度线这一地理分界,瓜分朝鲜半岛。一九四五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占据朝鲜半岛三十五年之久的日本投降,被迫讲日文,尊从日本法律的朝鲜人民迎来了二战反法西斯盟军:美军和苏军的解放,并根据盟军的意图建立了以金日成为首的社会主义北朝鲜政府和以李承晚为首的资本主义南韩政府。这两个不同制度、社会与领土的分界,再次沿用了北纬三十八度线这一地理分界线在朝鲜半岛内历史上的政治作用。

  

    虽然苏美双方根据雅尔塔协定,分别与四八年底和四九年六月从朝鲜撤军,北朝鲜被世界公认为是苏联在远东社会主义阵营的伙伴;南韩则属於美国的势力范围。就如同当年东西德国分别属於欧洲民主体制阵营和共产主义阵营一样。当时的南、北韩政府都梦想把对方统一在自己的政治体制内,但真正开始卓有成效地一步步朝向这个目标迈进的是北朝鲜的金日成政府。

  

    据美国军事部门提供的资料,早在二战结束後,北朝鲜就在苏联的支配下建立起了庞大的北朝鲜政治与军事机构。一九四五年十月,北朝鲜建立了区域性的五省行政管理部门,一九四六年二月,这个部门从属於北朝鲜临时人民委员会。一九四六年六月,北朝鲜通过联合所有左派组织而扩大和加强了北朝鲜劳动党的势力。在军事方面,从一九四六年到一九四九年,至少一万北朝鲜青年奔赴苏联接受军事训练。一九四九年,在中国参加国共战争并接受训练的四万名前朝鲜志愿军,两个师的兵力,从中国战场回到北朝鲜。到了一九五零年,北朝鲜已经拥有十个步兵师,十五到二十万的兵力和一个坦克师,一个空军师。而苏联的军事装备和各式自动化装备也在一九五零年初抵达北朝鲜。此外金日成政权在南韩还发展起了地下党组织,密切监视着南韩的政治军事动态。

  

    相对与北朝鲜的军事力量,朝鲜战争爆发前,南韩仅有不到十万匆忙招募的新兵,不仅没有作战经验,而且军力相当薄弱:没有地面作战的重型武器,没有可以在空中作战的空军。

  

    一九四八年十二月,苏联按照雅尔塔协定从北朝鲜撤军。金日成不失时机地向苏联提出与苏联缔结军事同盟性质的“朝苏友好条约”,并要求苏联扩大对北朝鲜的武器援助。一九四九年一月,金日成再次对斯大林提出同样的要求。一九四九年三月,金日成抵达莫斯科,为入侵南韩寻求斯大林的支持。斯大林始终没有同意金日成的南进计划。也没有答应与北朝鲜缔约,他只是批准了苏联远东军区向北朝鲜实施军事援助计划。

  

    金日成没有放弃努力,他利用各种机会向苏联首脑斯大林表示他解放南朝鲜的决心。一直到了一九五零年一月底,斯大林突然表态同意金日成的武装南进计划。两个月之後,金日成访问苏联。世界媒体得到的消息是,金日成此次访问的目的是加强苏联与北朝鲜的友好关系。但事实上,金日成是带了一个庞大的军事代表团去的。那次访问实际时间相当长,将近两个月,是朝鲜战争爆发的关键一环。发动朝鲜战争的决定,在那一次访问中变成了具体可行的作战计划。苏联红军统帅部的将军们,运用他们在二战中得来的丰富作战经验,帮助北朝鲜的军事将领们,审核他们拟订的大举南侵的作战方案,详细研究并提供了发动进功的战术,混合作战的方式,军火的配置以及後勤运输补给等。

  

    斯大林不再犹豫。金日成不虚此行。莫斯科全力参与了发动朝鲜战争,武装进攻并同意南朝鲜的军事行动方案。金日成一九五零年四月二十五号回到平壤,两个月以後,一九五零年六月二十五日朝鲜战争爆发。三、解密的前苏联档案中关於朝鲜战争酝酿初期的记录

  

    苏联解体后。当年的秘密档案开始陆续解密。人们便有机会了解那些正在丧失轰动效应的历史真相。在这些档案中,有朝鲜战争前和战争期间苏联驻北朝鲜大使馆与苏联外交部和苏联政府最高官员之间的全部密码电报。在四九年至五三年前后和期间,这些电报绝大部分与韩战直接有关,是当今学者专家研究朝鲜战争前後北朝鲜和苏联之间关系,以及朝鲜战争爆发真相的第一手珍贵史料,是朝鲜战争源起的直接的关键的证据。这些资料来源是现今的俄罗斯联邦外交政策档案处(Archive of the ForeignPolicy of Russian Federation)或俄罗斯联邦政府总统档案处(Archive of the president of theRassian Federation)。相信目前在中国大陆至少尚没有公开的译本。在披露这些至关重要的文献时,本文不对它们进行任何删节。由於材料太多,在这里不可能全部将它们披露出来。所以我从众多的电报中选出我认为关键的三封,全文翻译

TOP

想想那些志愿军,怀着“打倒美帝,保家卫国”的壮志豪情,去保卫金家父子的独裁政权,充当了不名一文的炮灰,真是悲哀!

TOP

苏联解密档案----"公有化"资产阶级妇女

该资料被苏联作为"国家机密"保护了几十年,直到苏联覆亡后,才被"解密"。

据资料介绍,1917年11月7日,波罗的海舰队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炮击冬宫的一声炮响
,迎来了十月革命的胜利曙光,也迎来了苏联布尔什维克的男人们"共产共妻"的黄金时
代。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布尔什维克在各大城市里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权,并实施"共产
共妻"制度。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辉煌一时的前苏联瞬间解体,大量苏联布尔什维克的
领袖们的私生活秘密以及革命历史上确实存在的共妻现象相继曝光。据十月革命史料显
示,在当时,15至25岁的妇女必须接受"性公有化",革命者可行使此权利,即可向革命
机关申请许可证。布尔什维克凭证可以"公有化"10个姑娘。

俄罗斯《祖国》杂志曾对俄共初期的共妻现象曾有全面揭露:在布尔什维克控制的地区
,有"公有化"资产阶级妇女的行为。当地布尔什维克组织在苏维埃消息报公布命令并在
大街上张贴:"16至25岁的妇女必须接受公有化。革命者如果需要行使这个命令给予的权
利,可向相应的革命机关说明。"深入研究布尔什维克革命史的史学家指出:在共产理论
中,不仅财产公有,而且写明了家庭必将消亡、一夫一妻制是私有制的产物。共产制度
,就是要消灭建筑在私有制上的婚姻和家庭。因此布尔什维克革命不仅仅限于抢掠财产和
屠杀,这个革命还要全面破坏人类道德价值的所有准则,俄国十月革命时期践踏性道德
的行为比比皆是,两性关系的基本规范荡然无存。社会性关系的混乱是布尔什维克造成
的。

布尔什维克革命成功后,伴随着财产公有化的,还有性资源"公有化"。革命者的性的全
面解放具有两方面:一方面是革命者倡导并且实践性革命;另一方面是非革命者的性资
源被强行"公有化",即被强奸。1990年第10期的俄国《祖国》杂志,曾对俄共初期的共
妻现象曾有全面揭露。该杂志指出,在布尔什维克控制的地区,有"公有化"资产阶级妇
女的行为,到处都有集体参与的强奸事件。布尔什维克性道德的沦丧源于党的这个思想


1902年,女革命家克朗黛在她发表的《家庭与共产主义国家》中写道:"出于工人阶级利
益要求的性道德,是工人阶级社会斗争的工具,并为这个斗争服务。"社会主义的思想家
们,只倡导和完全满足革命阶级的性需求,把恋爱当作小资产阶级的浪漫玩意儿,为无
产阶级所排斥。1918年3月,叶卡捷琳娜堡公有化妇女的行为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当时
布尔什维克组织在苏维埃消息报公布一个命令,该命令也在大街上张贴:"16至25岁的妇
女必须接受公有化。革命者如果需要行使这个命令给予的权利,可向相应的革命机关说
明。"该城市布尔什维克组织给"公有化"女人的寻求者(即要求强奸妇女的革命者)签署
许可证,以下是这类许可证之一的内容:

"持有这分文件的卡马谢夫同志,有权在叶卡捷林琳娜堡公有化十个十六至二十岁的姑娘
。卡马谢夫同志可任意挑选看中的姑娘,被选中者不得违抗。

北高加索苏维埃共和国革命军总司令部(加盖公章)

许可证签署人:总司令伊华谢夫。"

按照党组织的决定,红军士兵"公有化"了60多个姑娘,她们全都年轻漂亮,大多数是资
产阶级出身和在学女生。在城市公园的一次围猎行动中,好多姑娘被抓走,有25个被送
往司令部供首长们"革命",另有一些被送往布尔什维克占据的旅店,悉数被强奸,无一
幸免。一个五年级小学的女生连续12个昼夜被红军轮奸,然后被绑在树上,用火折磨她
。她最终被枪杀。

有许多资料表明,当时苏联中学生卖淫现象严重,世界著名社会学家沙乐金研究了这个
问题。他写道:共青团在少年的卖淫事业中起了极大的作用,在俱乐部招牌下,每一个
学校都设立了卖淫场所。少女参与色情商业交易,介入了有权势革命者的私生活。沙乐
金强调说:我认识的一位大夫告诉我他的见闻。一个男生让这位大夫看病,把三百卢布
放在桌上作为看病费用。大夫问哪来的钱,男生很平静地回答:每个男生都有自己的女
孩,每个女孩又都另有情人,这样的情人都是"委员",这是当时人们对布尔什维克革命
者的称呼。圣彼得堡一个"分配中心",体检后出现一个数据:86.7%的女孩已不是处女,
她们都小于16岁。

其实,在苏联历史上,性革命的典型表现是布尔什维克领袖们的私生活,如托洛茨基、
布哈林、安东诺夫、克朗黛。他们的私生活,像狗的交配一样随便。中、低层的革命者,
在这方面也不甘落在他们领袖的后头,曾有历史学家这样评说,普通革命者也有好多个
情人,革命者随意强奸没有护卫力量的妇女。

TOP

TOP

记者: 白桦
  莫斯科
  2007年6月17日
  
  
  
  俄罗斯国防部把苏联红军在二次大战中的绝大多数档案资料解密。历史学家希望从中能找到一些珍贵的历史史料,这将使人们知道苏联在战争中付出的真实代价。但历史学家们警告说,随着历史真相的恢复,苏联过去有关二次大战的一些官方宣传将会被改变。
  
  根据俄罗斯国防部长谢尔久科夫在5月份签署的一项命令,俄罗斯国防部把苏联红军在二次大战中的绝大多数档案资料解密。6月15日,俄国国防部长谢尔久科夫的命令正式生效。这意味着苏联红军在二次大战中的绝大多数档案资料对所有人正式开放。
  
  俄罗斯国防部军事档案局局长伊里因科夫说,解密的苏军档案的时间从1941年到1945年,总共分成三个部分。它们涉及存放在莫斯科郊外波多里斯克市俄国国防部中心档案馆的资料,和存放在列宁格勒州俄国海军中心档案馆的有关苏联海军的档案资料,以及存放在圣彼得堡市有关苏军军医方面的档案资料。
  
  *1%尚未解密*
  
  解密的档案资料超过4百万份。平均每一份档案资料有250页。 伊里因科夫说,现在还剩下大约1%的苏联红军在二次大战中的档案资料还没有解密。没有解密的档案资料主要涉及军事法庭。他透露,这部分档案资料归俄国军事检察院管理,期望在不久的将来也将被解密。
  
  *枪决军官 伪造英雄?*
  
  历史学家库德里亚舍夫说,档案资料解密能使一些历史真相恢复本来面目。这将使几十年来苏联和俄罗斯有关二次大战的官方宣传蒙上一层阴影。库德里亚舍夫说:
  
  “这些解密的档案资料能从精神和心理上损害俄国社会中长期形成的苏联在二次大战的形象。当然这些形象在斯大林的官方宣传中早就已经形成了。最简单的例子是,斯大林允许苏联红军不经过审判和调查枪决他们认为在战场上作战无能的苏军军官。苏联红军是当时参战军队中唯一这样作的军队。”
  
  库德里亚舍夫说,另一个例子是,1941年在莫斯科郊外阻击德国人进攻的苏军番菲洛夫师士兵英勇殉难的故事曾被广泛宣传,这个故事几乎家喻户晓。但如果在解密的档案资料中找到文件证明,根本就没有番菲洛夫师士兵抵抗德国法西斯的战斗发生,如果证明这个故事是苏联记者在几十年前有意编造出来的,这将使人们完全怀疑官方的宣传。
  
  俄罗斯媒体说,俄罗斯解密苏联红军在二次大战中的档案资料,还能帮助人们对一些有争议的历史问题找到答案。比如通过对解密档案资料的研究,或许能推翻最近十多年在俄罗斯广为流传的苏沃洛夫理论。历史学家苏沃洛夫通过几十年的研究认为,当时苏联领导人斯大林曾计划首先进攻德国,但希特勒德国却抢先一步攻打苏联,从而使斯大林没法实施攻打德国的计划。
  
  *多少人死于战争?*
  
  解密苏联红军在二次大战中的档案资料还能使人们知道苏联在二次大战中付出的真实代价。俄罗斯媒体说,苏联斯大林时代公布的苏联在二次大战中的死亡人数是1千万人,但到了戈尔巴乔夫时代,这个数字已经改为2千7百万人。现在一些历史学家认为,苏联当时的死亡人数可能达到4千万到4千2百万人。
  
  *出兵东北和对国共关系*
  
  研究历史问题的俄国记者日尔诺夫说,解密的档案资料还能帮人了解苏联当时出兵中国东北,以及苏联当时同中国共产党和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政府之间的微妙关系等历史真相。
  
  他说:“当然,共产党在中国大陆获胜,出现了一个实力强大的中国。但是对苏联来说却遇到了问题和麻烦。”
  
  但历史学家库德里亚舍夫认为, 非常重要的苏联情报机构和苏共的档案资料至今仍然没有被解密。而在被解密的档案资料中,历史学家们也怀疑是否能找到真正需要的有价值的历史资料。他说,众多的苏联档案资料被解密还需要等很长时间。
  
  他说:“档案资料解密时都根据俄罗斯的有关法律。有专门委员会来决定哪些档案资料能解密。需要这个专门委员会作出决定等待解密的档案资料是在是太多了。有的档案资料已经排队等待了好几年时间。”

TOP

看看苏联KGB为中国做了什么?

研究苏联的特务机关,人们就会想到“克格勃(KGB)”。但据《20世纪20年代苏联情报机关在中国》一书介绍,除“克格勃”外,苏联的特务机关还有“工农红军情报总局”。出人意外的是,曾令许多中国人,包括作者在内,非常“崇拜”的、形像高大而光辉的“共产国际”,竟也是个特务机关,是苏联三大特务机关中在国外影响最大的一个!此书是俄罗斯的中国问题专家维·乌索夫,根据前苏联的解密档案和各种资料写成的,应该有较高的可靠性。

这里介绍几点,供读者了解和批判。

一, 遍布中国的间谍机关和间谍

谈到在中国的间谍,中国人立马想到日本的特高课,想到土肥原和荒岛川子。土肥原不过是个大佐,相当于大校。在中国的日本专职特务中,他可能是最大的官了。但是,苏联在中国的间谍机关和间谍,其级别、数量,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远不是日本可比!苏联在中国的大使馆、在重大城市的领事馆、对外贸易局、银行、通讯社、研究所等等,等等,民间的、官方的,几乎全是间谍机关。“这些机构‘只是开展地下活动和情报工作的晃子而已’”(《20世纪20年代苏联情报机关在中国》 2007年7月 共军出版社 第111页——请注意!以后,出于同一书的资料,只注明页码。)

早在中、苏没有建交的时候,从1919年起,苏联就在北京和哈尔滨建立了间谍网,最高负责人是达夫强。 1921年苏联派A、越飞为驻中国特命全权大使,由他和北洋政府谈判。因为北洋政府的外交总长顾维钧出,谈判要以苏联从外蒙撤兵为条件,双方谈不拢。越飞转而谋求和孙中山谈判,1923年1月25日,两人发表《孙越宣言》。后来,“越飞经上海赴日本治病,被达夫强留任作他的副手。”(85页)据资料,越飞是俄共政治局委员级别的人物!(《百年中俄关系》世界知识出版社第87页)后来,达夫强和越飞回国,他们的特务工作由加拉罕接替。1924年两国建交后,加拉罕成为第一任驻华大使。“自1925年春季起,苏联在北京组建了一个协调并领导在华全部工作(显然也包括情报工作)的‘中心’。中国委员会还决定‘运送部分武器归加拉罕同志支配,无赏援助将军们。’温施利希特通知,业已运出的武器数量是日本造步枪和德国造步枪各2000支,以及相应数量的子弹。……价值估计为771万卢布 ”(86页)这个“中心”就设在大使馆内,实际就是大使馆的秘密升级,原大使加拉罕成为“中心”的最高指挥。他们利用国家的财力,出手大方。令人深思的是,送来的武器竟有一半是日本货。 “苏联驻中国的谍报机关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天津、奉天、哈尔滨、长春等市。”(81页)其它城市也不少。

二, 张作霖对苏联间谍活动的打击

张作霖,胡子出身的军阀,东北的土皇帝。他的基本倾向是亲日,反苏、反共。苏联想侵吞东北,自然和张作霖是生死对头。1926年,张作霖打败了冯玉祥,成为中国势力最大的军阀,被推为北洋军阀的“盟主”——安国军总司令,坐镇北京。他的如意算盘是,先当这个总司令,然后扩充力量,再做陆海军大元帅。

1926年,国民党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支持下北伐,目标指向北洋政府。张作霖和国民党处在敌对的位置上。这时,北京城里贴满了告示:“宣传赤化,主张共产,不分首从,一律死刑。”由于得到情报,张作霖对苏联大使馆进行了突然的武装抄查:“1927年4月5日夜间,在使馆区警卫协助下及美国、英国、日本、法国、荷兰、西班牙和葡萄牙大使知悉的情况下,由张作霖的士兵和警察组成的匪帮洗劫了苏联驻北京大使馆。”

据巴拉克申回忆,此前不久,苏联武官助理试图潜入英国大使馆时被捕。看来中国警方掌握一些中共党员躲在苏联大使馆的情报,这些共产党员卷入了反对国民政府和张作霖元帅的多次起义。苏联大使馆遭袭击时,大使馆人员未及烧毁的463个卷宗总共3000多份文件被劫掠一空。警察逮捕了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北京大学教授李大钊和20名住在大使馆内的中国人,以及武官处的工作人员通基赫和利亚科。……

苏联政府立即表示最严厉而坚决的抗议,认为对苏联大使馆的袭击‘是对最基本的国际准则前所未有的践踏’,而那些被抢掠的文件是张作霖的警察精心伪造的东西。作为对这一声明的回答,张作霖命令报刊登载所获文件的一些照片。”(95页)张作霖还指责驻华大使“加掠罕‘一到中国就出钱收买大学生闹事,又加紧豢养冯(玉祥)军,从而使国内混乱下去’。……这就超出了‘大使的正常权利和国际公法准则了。”(199页)注意“一到中国就出钱收买大学生闹事”这句话,不知是诬陷,还是事实?

在很长时期里,我国的一些研究者, 追随苏联政府,论证张作霖在报纸上公布的材料是伪造的。但是,俄罗斯出的这本书,在不同的段落,或直接地,或婉转地承认,几乎全部材料都是真实的。这次抄查苏联大使馆导致了严重后果:在中国掀起了一场反苏浪潮,苏联在中国的谍报工作有了一些收敛。同时,国民党受到苏联军事支持的事实,得到了实物的证据。据台湾学者的研究,蒋介石为了表示和苏联划清界线,阻止美、英支持北洋政府反对北伐。最终在4月12日,也就是武力抄查大使馆后的第六天,下最后的决心,反俄分共,屠杀共产党人。这就是史称的“412政变”。

而且,张作霖开了这个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在中国和国外,“阶级异己”的反动派,就经常抄查苏联的大使馆、领事馆和苏联的其他机构。纠纷不断,苏联的外交机构近于瘫痪,真正的外交工作无法展开。这样,苏联的外交部长“李维若夫坚决要求政治局立即禁止共产国际在各大使馆的谍报机关继续开展工作。”(232页)他只达到了部分目的。

6月18日,张作霖就任中华民国海陆军大元帅。不久,搬进了中南海的丰泽园——后来的毛泽东住所。这是张作霖的最后辉煌,因为,他的生命进入了倒计时,他不知道,死神在向他招手。

三,失败:分裂中国

苏联的间谍工作很有成效,尽管也有许多失败。失败的原因很多,如中国的反抗,日本、英、美等国的捣蛋,等等,并不能说明他们的间谍工作的水平低、质量差。最大的失败,是分裂中国。

举两个例子:第一个是,十月革命后,他们很快在哈尔滨市秘密建立了苏维埃。“哈尔滨苏维埃1917年12月尝试照列宁亲自下达的关于夺取中东铁路(在中国的)区域权力的指示,在中东铁路征用地带建立苏维埃政权,但未获成功。”(98页)

第二个例子是:几年后,苏联企图分裂整个东北。“采取的第一个步骤,是将杨卓将军提升到中东铁路监察委员会主席的岗位。杨卓还是孩子时,被著名的斯拉维扬斯卡亚带到俄国。杨卓在俄国受到良好的教育,精通俄语,十月革命后开始和情报机关合作。后来苏维埃情报机关招募了张作霖元帅的参谋长杨武经将军。杨武经受命举行奉天起义,夺取政权,逮捕政府官员,控制军队。拟订的计划安排杨卓担任满洲人民共和国首脑。但是,这些计划被张作霖的人揭露,杨卓和杨武经这两个密谋者都被处死。”(107页)

上世纪30—40年代,苏联还利用盛世才和所谓“东土耳其斯坦”分裂新疆。最后当然失败,但“东土耳其斯坦”,尾大不掉,直到今天还危害中国。

TOP

四,成功:祸水南引

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和特权的取得,主要在前清时期。辛亥革命以后,大多数日本人认为,中国的民主化符合日本的利益,而一个强大的中国,对亚洲从西方统治下解放出来是必要的。中、日关系虽有磨擦、有走火,中国也有利益的损失,但总的还算平稳。在很长的时间里,日本一直是中国的最大贸易伙伴。当然,一小撮日本的军国主义者,一直对中国存在侵略野心,也有行动,但他们在日本高层并没有取得主导权。而且,日本和苏联的矛盾和仇恨,比中、日更深。1917年11月 7日俄国共产党(布)革命成功,1918年8 月12日,天皇亲自点兵,任命大谷大将为西伯利亚派遣军司令官,出兵西伯利亚,对刚成立的苏维埃进行武装干涉。

日本的干涉很快失败。1922年7月15日,列宁通过共产国际在日本组建共产党。同年11月,日共成为共产国际的支部。日共在党的纲领草案中,明确提出“废除天皇制度”的口号。日共在遭到镇压后,于1924年3月解散。两年多后重建。1932年 5月,共产国际发表《关于日本的形势和日本共产党的任务的提纲》(又称《三二年纲领》),指出打倒天皇制是日本革命的战略目标。所以,日本皇室和上层统治者恨死苏联,在国策上把苏联定为第一假想敌,是日本用兵的首要目标。 1924—1927年,苏联在哈尔滨的情报站,从源源不断的情报中,知道日本的基本国策,是对苏联和外蒙古发动战争,时间迫在眉睫。(125—130页)对此,他们不是把情报在报纸上大加宣传,号召苏联青年仇恨日本,举行抗日的游行示威,而是秘而不宣,不动声色,积极地做防止战争的准备——把战争的祸水引向中国。

一方面,他们向日本提供中国倒向美、英,反对日本的情报;同时,讨好日本政府,多次派代表去东京,要求和日本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就像苏联和德国法西斯在 1926年4月签订的、共同侵略别国的条约一样。但遭到日本政府的拒绝。在中国的爱国者眼中,这很可能被认作是软弱的买国行为。因为他们喜欢响当当、硬梆梆的抗日英雄。和敌人谈判,不管是公开的还是秘密的,统统是汉奸行为!另一方面,通过间谍机关,向中国政府、向张作霖、甚至直接向中国的新闻媒体,提供日本要侵略中国的“情报”,大造舆论,制造两国民间仇恨,为已有的矛盾雪上加霜。

这里有两个大行动: A:谋杀张作霖,嫁祸日本

应该指出,过去一直认为,是日本人炸死张作霖的。但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几位俄罗斯历史学家在调查托洛茨基死因时,无意中发现了张作霖被苏军情报局暗杀的历史线索。《20世纪20年代苏联情报机关在中国》一书,作者采用了综合说法:“1928年6月4日,张作霖的专列启程开往奉天。早晨6点钟发生爆炸,专列被炸毁,车上的元帅和所有乘客全部遇难。为了引开怀疑的视线,日本当局在事发现场抢毙了两位偶然被抓到的国民党军队的军官。但是,日军驻中国北方的司令部仍然受到怀疑(尽管有传言,其它国家,包括苏联的情报机关可能与此案有关)。”(201页)

当然,作为历史,这个问题还可以进行研究。不过作者认为,苏联谋害张作霖的可能性非常大:因为张作霖是反苏亲日的,做的一些事让苏联人恨入骨髓:不但武装抄查苏联大使馆,差不多同时还抄了苏联在哈尔滨的领事馆和商务代表处;关闭了在哈尔滨的苏联 “运输”股份公司代表处。又搜查了中东铁路局苏联工作人员的机构;张作霖军队在南京扣留了一艘苏联船只,逮捕了3名苏联外交信使以及在武汉政府任职的苏联总顾问的夫人博罗金娜,强迫博罗金娜说服丈夫签订南北停战协定。张作霖拖欠苏联中东铁路管理局的债款达1400万卢布,不但不还钱,还以要收回中东铁路威胁苏联。东北军甚至阻拦列车,抢夺货物。在苏联人看来,张作霖罪行累累。暗杀张作霖不但能出口恶气,而且,嫁祸日本,还能挑拨张作霖的东北军对日本的仇恨,能起到转移矛盾,避免战争的效果。

B,制造“田中奏折”的假情报,挑起中国民间反日高潮

苏联既向日本提供中国反对日本的情报,又向中国提供日本要侵略中国的情报。其中真假难辩。最有影响的是所谓“田中奏折”。据说,当年的日本首相田中义一,为了确定外交政策,秘密召开了一次“东方会议”。会后,田中根据会议的意见,写了一份给天皇看的“奏折”,说:“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明确提出消灭中国的计划和步骤。苏联的间谍宣称,他们搞到了这份高度机密的“奏折”: “哈尔滨谍报机关工作的最大成就是获得《田中奏折》。……

但是,还存在另一种说法:《田中奏折》是明显的伪造,这从《奏折》的语言本身和公布它的刊物即可看出。 ……,1929年,正值中国国内反苏运动猖獗之际,中国杂志《中国评论家》在俄罗斯特工机关的帮助下,登载了《田中奏折》。这一奏折的公布在外交界引起了最广泛的反响,对那个时期以及以后多年亚洲和世界其它地区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20页)

《田中奏折》的伪造迹象明显:第一,二战后盟军收缴了日本皇家的全部档案,但是,没有发现田中奏折,也没有发现任何与田中奏折有关的旁证。第二,在当时,与《田中奏折》有关的人,都否定有“奏折”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政治形势改变,他们也说坚持,确实不知道有奏折的事。日本对中国友好的学者,“左派”,他们的研究结果也认为,《田中奏折》是伪造的。第三,《田中奏折》中有大量可笑的、低级的错误,说明这是个伪造的文件。如奏折说,田中在欧美旅行的归途中,在上海遭到刺客袭击,但是,历史的事实是,田中遭刺是去马尼拉的归途中。田中作为文件的作者,对于这种受过皮肉之苦的事件,写错是不可能的。

按理,《田中奏折》是重要的、高级的战略情报,任何情机关得到它,只能通过秘密途径,在高层的少数人中传布。但它的制造,是以宣传、动员中国的群众为目的,所以出笼后,在中国廉价抛售,在大众媒体上广为宣传。这年,中国民间的反苏浪潮,很快就被反日高潮淹没。这样,苏联取得了最终的战略性胜利,并导致了 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这时(指1931年)日军的头号假想敌是苏联。万宝山事件其间,日军参谋本部派遣军官中村震太郎上尉进入西部满洲测量地形,为对苏战争作准备。张学良部下狂热反日的士兵抓住了中村,并枪杀了他。被指控的凶手最后于1931年9月18日被带到沈阳,而且日本领事得到了通知。但是太晚了。因为9月18日是沈阳事变之夜。一小撮关东军军官炸毁了一段南满铁路;并以此为借口,向中国军队发动了进攻。不到半年,全满洲落入日军手中,并被从中国分离出去。”([ 美]费正清等《剑桥中华民国史》(下)第138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应有的“苏日之战”被“中日之战”代替。从此,中日关系在一团乱麻上,打上了一个死结。

苏联在中、苏、日的关系上,继续左右逢源。于是,1937年7月7日,发生了中国的全面抗日战争。1939年,苏联和日本签订《苏日协定》,双方结束军事行动;1941年,又和日本签订《苏日中立条约》,变相承认满州国。此后,苏联和日本的政府和国民,基本恪守条约,和平相处:苏联也收回了抗战初期对中国的一切“支援”,直到日本投降前几天。

五,永恒的秘密我们的“爱国”抗日学者

为了解释为什么日本的皇家档案中没有《田中奏折》,说奏折原件在美国轰炸东京时,被火烧掉了。而且,很凑巧,一切旁证刚好也烧掉了!但是,火烧是随机的,很难解释为什么会把原件和有关的旁证全部烧掉。难道美国投的是智能炸弹,会作选择性的破坏。不过,《20世纪20年代苏联情报机关在中国》却用过硬的材料证明,苏联的间谍却真正有选择地烧毁档案。


当年,张作霖公布了苏联的间谍材料以后,苏联政府向张作霖提出了严重抗议,声称材料是张作霖的警察伪造的。听口气,简直气壮如牛,但内心非常恐慌: “1927年5月12日苏共(布)中央政治局召开特别会议,听取伏罗希洛夫和加拉罕所作的中国问题报告。会议通过决议,其中一些专项内容是: …… (十一)由国家政治保安总局发出密码电报,要求在工作中和消毁损害名誉的文件时,采取紧急保密措施。 ……

20世纪20年代曾在波斯、土耳其、和阿富汗工作的苏联情报员A、阿加别科夫回忆: ‘通电命令检查这些机构的档案文件,销毁那些可能损害苏联国外政权机构声誉的文件。全权代表处和商务代表处立即着手清理档案。挑出了一堆堆该烧的文件。这些文件在全权代表处的院子里烧了整整一个星期。以至市政府以为苏联全权代表处发生了火灾,打算派消防队去救火。我们收到了更加严厉的命令。莫斯科命令销毁所有档案文件,今后只保留最近一个月的来往信件,保留的条件是:要使大使馆一旦遭受袭击时,能够立即销毁一切损害苏联政府名誉的材料。从如此匆忙的举动可以看出,莫斯科的惊慌失措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231—232页)

这个措施产生了“很好的”效果。1927年12月13日,张发奎抄查广州的苏联领事馆,同年12月26日,汪精卫抄查汉口的苏联领事馆,都一无所获,因为苏联人拖延开门时间,文件被全部销毁。(239页)从此以后,人们能得到的,全是苏联政府“伟、光、正”的材料,因为,那些说明苏联“丑、暗、邪”,即所谓“损害苏联政府名誉”的文件,都被销毁。它们的内容,在历史上成了永久的秘密。我认为,这就是人们在苏联解密档案中,找不到如制造“田中奏折”,这类损害苏联政府形象的文件的原因。

六,列宁为共产国际制定“推翻邻国有理论”

共产国际又称为第三国际,是列宁在1919年建立的。从一开始,列宁就重视它的理论建设。“俄共(布)和共产国际的领导从共产国际作为‘世界革命司令部’这种角色出发,开始积极利用‘革命合理’的推断,将那些法律规范和其他规范视为‘资产阶级的’、‘阶级异己的’、甚至是敌对的规范,一概予以排斥。”(第22页)这大概就是司马南所要的“普世价值的命名权”了,有了它,就能否定世界的“普世价值”,即各国都得遵守的国与国间的国际准则,“列宁的党”想推翻哪个国家,就能“合法”地推翻它,甚至解释成,这是他们的神圣权利。他们制定了“‘革命的权利’、‘革命的合理性’、‘革命的良知’等至高无上的观念,对于他们毫不客气地对待国界和民族关系有着重大影响。这也影响到如何为正在建立的各国共产党(共产国际在别国的支部)所展开的革命宣传等活动提供经费的问题。”……(22页) “共产国际的目标:运用一切手段,甚至拿起武器,开展推翻国际资产阶级的斗争。”(22页)聪明的苏联政府,有了“正确的”理论和漂亮的口号,在实践上又把那些“损害苏联政府名誉”的文件,统统烧光,来个死不认账。所以,人家说话的架势,和西方资产阶级不一样,总是站在道德的顶峰上,义愤填膺, 振振有词,谴责国际“反动派”,当然,包括中国的反动派。

怪不得克里姆林宫上空的红星,能成为世界革命的灯塔,红光闪耀了七十多年。

TOP

一九二八年六月四日,奉系军阀张作霖退出北京,率部返回东北,乘火车途经皇姑屯车站铁桥时,被日本关东军预埋的炸药炸死。中共与国民党都认同此说,张学良等东北军深信不疑,连日本当年关东军上校参谋河本大作也向东京远东军事法庭招供,承担炸死张作霖的罪责。


  但是,中国历史学家脱启明近年根据前苏联军情局的档案资料,证实震惊世界的「皇姑屯事件」是史太林下令暗杀亲日军阀张作霖。正因是,一九二七年十月,张作霖与日本秘密订立《满蒙新五路协约》,日本有权在中国东北承建五条战略铁路。修成后将使朝鲜与满蒙联成一气,让关东军对远东苏军拥有战略机动的优势,损害了苏联在远东的战略利益,以及一九二八年春,张作霖与日本密谋东北独立,称「满洲独立密约」,日方支持的条件是「独立满洲共和国」有义务反苏、反共。


  反苏反共正是张作霖求之不得。一九二七年,北伐军得苏联提供大量军援,并派军事顾问指导,张作霖武力扣押「纪念列宁号」轮船。一九二七年四月六日,张作霖派数百军警闯入苏联驻华大使馆,拘捕外交官及中共领袖李大钊等数十人,把苏联在华从事颠覆北洋政府的秘密文件拿到中外报刊上发表,在国际上掀起反苏反共浪潮。


  史太林暴怒之下,决定尽快清除张作霖,派出肃反委员会「契卡」副局长埃廷贡出马,率军情局爆破专家维纳里夫把一百二十公斤黄色烈性炸药埋在皇姑屯老道口之洞桥,准确炸碎张作霖那节花车厢。

TOP

同上

我們從教科書中知道北洋軍閥的頭子張作霖死於日本人的暗害。然而,在俄羅斯歷史學家普羅霍羅夫最近撰寫的《張作霖元帥之死檔案》一文中卻說,張作霖之死與日本無關–––

張作霖(1875–1928年)奉天海城人(今屬遼寧)。1916年,開始擔任奉天督軍,東三省巡閱使等職。1928年7月4日夜間,當他乘火車經過皇姑屯(今屬瀋陽)車站時,被預埋炸彈炸死。隨後,日本關東軍公開承認對此事件負責。其暗殺動機是,擔心張作霖與美國暗中勾結,從而使日本失去對東北的控制。

然而,最近俄羅斯歷史學家普羅霍羅夫撰寫的《張作霖元帥之死檔案》一文中稱,張作霖之死與日本無關,而是蘇軍情報局所為,從而使張作霖之死有了新說。

“中東鐵路”糾紛激怒了蘇聯政府

1924年9月20日,張作霖與蘇聯政府簽訂了“中東鐵路條約”,做出與蘇聯友好的姿態。根據條約規定,中東鐵路將由蘇中雙方共同管轄。但是,隨著事態的發展,蘇聯政府開始改變了對張作霖的態度。1926年1月,張作霖軍隊在交納使用中東鐵路費用問題上與蘇方發生糾紛。截止1925年12月,張作霖軍隊拖欠中東鐵路管理局的債款達1400萬盧布。為此,中東鐵路管理局局長伊萬諾夫決定禁止張作霖軍隊使用該鐵路運輸部隊和軍用物資。對於伊萬諾夫的決定,張作霖軍隊不僅不予理睬,而且變本加厲地使用鐵路,甚至開槍對攔截過往軍列的鐵路工作人員加以威脅。

1926年1月,張作霖命令軍隊逮捕了伊萬諾夫,以便控制對中東鐵路的管理。蘇聯政府將其稱為“東部鐵路糾紛”,試圖對張作霖施加壓力,並暗示張,日本一些有影響的團體正在物色新的人選取代他,希望張不要在這種時候與蘇聯把關繫搞僵,以免失去可靠的支持者。但是,蘇聯政府的努力化成了泡影。同年7月,張作霖在北京會見了吳佩孚,與其討論了共同對付左派運動問題。同時,張作霖還向吳佩孚提出了將中東鐵路管理權交給他來管理的要求。盡管蘇聯對此提出了嚴正抗議,但中東鐵路的管理權,實際上還是落入了張作霖之手。

首次暗殺行動被識破

鋻於張作霖在中國東部鐵路問題上所采取的強硬政策,1926年8月蘇聯政府命令蘇軍情報局對張作霖采取暗殺行動。當時,蘇軍情報局將暗殺張作霖的任務交給了特工薩爾嫩和布拉科夫。

根據暗殺計劃,他們將在張作霖官邸大宅內埋設地雷,炸死暗殺對像。具體分工是,薩爾嫩主要負責在張作霖官邸大宅埋設地雷。有消息說,9月底,在張作霖官邸將舉辦一次音樂會。屆時,薩爾嫩應安排樂隊人員將地雷偷偷帶來,將其埋設在張作霖居住的大宅院,並將地雷定時。布拉科夫主要負責護送地雷過境。9月24日,布拉科夫化名舒金在邊境火車站與薩爾嫩派來的梅德維傑夫和弗拉先科接頭,準備移交地雷。但是,他們的行蹤早已處在張作霖特工人員的監視之下。車站巡警立即對布拉科夫攜帶的行李進行了搜查,並發現了地雷。於是,布拉科夫、梅德維傑夫和弗拉先科被巡警逮捕。隨後,蘇聯政府立即聲明,布拉科夫是白匪,暗殺張作霖完全是由移居中國的蘇聯僑民策劃的。

在蘇軍情報局暗殺張作霖的第一次行動失敗後,張作霖開始與莫斯科疏遠,並采取了許多敵視蘇聯的行動。

1926年12月1日,張作霖自任北洋軍閥總指揮和安國軍總司令,並發表了“反共宣言”。隨後,張作霖在東北三省散發的傳單中稱:“蘇聯布爾什維克(共產黨)是毒蛇和猛獸,隻有安國軍纔能拯救東北三省人民。”同時,張作霖積極支持蔣介石清除在北閥軍中的共產黨員,並斷絕了與蘇聯的外交關繫。

1927年1月,鋻於北閥軍北上作戰行動十分順利,張作霖開始對駐東北三省的蘇聯機構進行搔擾,以防在東北三省發生武裝起義。3月11日,張派人搜查了蘇聯在哈爾濱的商務代表處;3月16日,關閉了在哈爾濱的蘇聯“運輸”股份公司代表處。3月31日,搜查了東部鐵路局蘇聯工作人員的機構;4月6日,襲擊了蘇聯駐北京領事館,逮捕了大批中共黨員,其中包括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李大釗,並於4月28日將其殺害。同一天,張作霖軍隊在南京扣留了一艘蘇聯船隻,逮捕了3名蘇聯外交信使以及在武漢政府任職的蘇聯總顧問的夫人博羅金娜,並企圖強迫博羅金娜說服丈夫簽訂南北停戰協定。同時,張作霖軍隊參與了鎮壓上海的共產黨武裝起義,並在南京組建了以胡漢民為首的新臨時政府。隨後,蘇聯顧問團被迫撤離了中國。6月25日,張作霖致電蔣介石,希望與其簽訂一份“共同反對共產黨”的協定。

在國內制造反共高潮的同時,張作霖還煽動盤踞在中國北部邊境地區的白匪和當地土匪對蘇軍邊防部隊實施挑釁。據蘇聯國家保安總局統計,1927–1928年在蘇中邊境共發生90多起入侵蘇聯領土事件。同時,張作霖的政權也難以維繫。1927年12月–1928年初,他被迫與北閥軍作戰,隨後,又與蔣介石軍隊作戰,部隊傷亡慘重。於是,他派員與日本談判,企圖依靠日本政府的支持在東北建立反共、反蘇“獨立的滿洲共和國”。

第二次暗殺終於得手

此時,蘇聯國家政治保安總局外事局住哈爾濱特工人員埃廷貢刺探到了張作霖與日本談判的情報,並向總部做了彙報。蘇聯政府認為,張作霖的所作所為已經威脅到了蘇聯在遠東地區的利益,命令蘇軍情報局與國家保安總局聯手暗殺張作霖。負責暗殺任務的,是埃廷貢和曾參加過第一次暗殺行動的薩爾嫩。為了把暗殺視線轉向日本政府,蘇聯政府命令薩爾嫩領導的東北三省特工小組做好這項工作。

1928年7月4日夜間,張作霖乘坐專列由北京返回瀋陽。當行駛到瀋陽郊區的皇姑屯車站時,張作霖乘坐的專列車廂突然發生劇烈爆炸,張胸部負重傷,送到瀋陽醫院不久便斷了氣。當時,專列中還有17人死亡。為了將這次暗殺行動嫁禍於日本政府,蘇聯特工小組特意把炸彈埋在了由日本關東軍警戒的鐵路架橋上。使蘇聯政府大惑不解地是,在張作霖被暗殺後,日本政府主動承擔了責任,聲稱暗殺張作霖是因為他暗中與美國勾結,出賣東北三省。

然而,暗殺張作霖並沒有給蘇聯政府帶來任何預期的結果。1929年1月,張學良上任,與蔣介石合作,並承認南京政府。8月,張學良軍隊開始為即將在當年11–12月爆發的中東鐵路武裝衝突做準備。在張作霖死後和失去對中國北部地區控制之後,日本政府於1931年占領了東北三省,建立了偽滿洲國,並將關東軍部署在中蘇邊境,從而使蘇聯在東北三省失去立腳之地。

長期以來,張作霖被日本關東軍暗殺已是被廣泛認可的事實。1946–1948年,國際軍事法院在東京對日本戰犯審訊過程中,侵華日軍將領對日本關東軍受政府之命策劃暗殺張作霖行動供認不諱。但是,上世紀四十年代末,日本政府矢口否認參與了暗殺張作霖行動,並稱日本政府沒有任何理由指使關東軍暗殺張作霖。上世紀九十年代初,俄羅斯歷史學家沃爾科戈諾夫在調查托洛茨基死因時,無意中發現了張作霖被蘇軍情報局暗殺的史實材料,從而使這樁既成的歷史鐵案在70年後又有了新的說法。

TOP

以上来自-----------
俄罗斯中国问题专家维•乌索夫近来根据前苏联的解密档案和各种资料写成《20世纪20年代苏联情报机关在中国》

TOP

可笑的是我们的教科书上面从来不提是日本和俄罗斯造成了南北朝鲜的分离,而总是说美国和联合国军造成了朝鲜半岛分裂的局面!

TOP

朝鲜战争59周年后总结真相    6月25日,是朝鲜战争爆发59周年。快一个甲子了。真相越来越清晰了。



1,联合国如何定义朝鲜战争?

    战争的一方,是朝鲜和中国。朝鲜肯定说是韩国侵犯朝鲜。中国的教科书中,说法比较含糊,定性为韩国发动侵略,但是并没有具体说明,而是把描述重点放在后来具体的战役、后方的支援中。

    战争的另一方,是联合国派出的16国联军(多国部队?这词儿听着耳熟,想起来了,是伊拉克战争嘛。应该抗美援伊)。参加朝鲜战争的国家,如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建有战争纪念馆。这些国家都说是朝鲜发动的侵略。

    别的国家咱回避。单说朝鲜和韩国。对于这两个国家截然相反的叙述,大家相信哪个?……

    然后我们来看联合国开放式的资料馆里的记载(来自http://bjbsbjbs.blog.sohu.com/76640276.html):

    “1950年6月25日(星期天)朝鲜共产党领导人金日成在没有发出任何警告、也没有宣战的情形下,乘机越过三八线进犯毫无准备的南韩。南韩军队虽然英勇抵抗,但是事实证明12万韩军不是配备各种苏式重型武器和俄制t-3型坦克的20万北朝军队的对手。金日成偷袭成功了,到8月初就攻占了90%的韩国领土,并长驱直入一直打到大邱附近的洛东江才被暂时控制住。大韩民国向联合国发出呼吁。

    “联合国通过三项决议,谴责朝鲜共产党的侵略行为,要求北朝军队撤回三八线,并呼吁联合国所有会员国给大韩民国以军事支援。美国军队首先抵达,随后共有21个国家组成的联合国军参战,其中派战斗部队的有16个国家,支援医疗及设备的有5个国家。联合国军在麦克阿瑟将军指挥下,在仁川出其不意成功登陆,形成大包围一直把朝共军队赶出了南韩,拿下平壤,并把朝鲜军队打得溃不成军,退到中国边境。”

    此后,中国进入抗美援朝。



2,苏联人耍了什么花招?

    我曾经写过博文《抗日战争:掉进了“苏联陷阱”》。该文章有3句核心:1,前提:我们可以勇敢地去牺牲,但绝不能愚蠢地被利用。 2,过程:无耻的苏联人,把中国当枪使,把中国人民推向了战争的深渊。 3, 结果:中国人成了挡箭牌,学雷锋充当“国际黄继光”去了。 我认为,这3个核心是分析整个抗日战争所要明白的第一要务。

    卷入朝鲜战争,中国人是不是又一次掉进“苏联陷阱”?可以这样说。但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服从苏联命令。

    在历史造假方面,苏联人是中国人的老师。幸运的是,苏联解体了,一些历史资料随之解密,我们终于可以看到一点历史真相:

    以下资料来自:http://bjbsbjbs.blog.sohu.com/76640276.html#comment ,资料溯源来自英籍华人学者张戎与英国历史学家乔"哈利戴伉俪所著的新书《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他们根据新解密的前苏联国家档案,也揭示了朝鲜战争的内幕与真相。

    1950年1月19日,苏联驻平壤大使什特科夫就电告斯大林,“金日成请求斯大林允许他发动进攻,解放南韩”。30日斯大林回电答应“可以帮助他,但必须依靠毛/泽/东,有北京支持”。当时斯大林最希望中国与朝鲜能消灭并牵制大量美国军队,使世界权力平衡倒向对苏联有利一边。那时斯大林的全球梦包括在德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存在共产党的国家。

    甚至在联合国安理会表决派联合国军队支持南韩时,苏联驻联合国代表马利克本可以行使否决权,否定这一决议。但是斯大林指示他“缺席不要去”,让决议通过。

    苏联拒绝行使否决权的举动,曾让世界大惑不解,都说苏联错过了阻止西方出兵的机会。实际上斯大林是有自己的如意算盘,故意让联合国决议通过,好让毛/泽/东与金日成去拼死拖牢美国,他可以坐山观虎斗,并腾出手来解决西欧问题。



3,中国为什么参战?

    “国际主义情怀”之说,太幼稚了,都不好意思去驳他。

    “屏障”说,比较流行。难道,一条区区的鸭绿江能成为缓冲区?如果爆发战争,人家可以在中国漫长的海岸线上随便选个地方登陆,难道非要绕道朝鲜吗?

    真正的原因,是苏联的压力。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仁川登陆,打得朝鲜军一败涂地。10月,斯大林一再催促中国出兵。当时中共高层普遍反对出兵。当时反对呼声最高的是林彪,他在反对无效的情况下,装病拒绝出任中国赴朝志愿军司令一职。他认为新中国刚解放,军队应整休恢复,而且当时美军具有完全的制空权,大炮优势是40比1,如参战志愿军会有大量伤亡,并且美国可能轰炸中国大城市及工业基地,甚至可能朝中国扔原子弹和不利于解放台湾等等。事后,毛泽东说:“抗美援朝出兵在中央最高层最初表决结果只有‘一人半’(半人指周恩来)支持出兵”。但在斯大林一再的压力下,10月10日周恩来率领中国政府代表团在斯大林的黑海畔别墅谈判出兵事项,斯大林承诺大批援助中国军事工业建设计划,及马上提供飞机、大炮、坦克等先进苏联武器装备,并派空军协防东北等,而且斯大林还把中国军队定名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在这样条件下,毛泽东最后决定“出兵”,并在中国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动员和战时准备,投入巨大兵力物力。当时中国人不知道是与联合国开战,以为出兵只是抗击“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是为了“保家卫国”。

    中国出兵,苏联出武器装备。这些装备不是无偿的,而是要中国人用多少火车的粮食换来的。

    中朝军队是谁指挥的?朝鲜方面说是金日成,中国方面说是彭德怀。现在有学者认为其实一直是苏联人在指挥。就像1946年以后的国共决战,苏联提供了武器并负责指挥(当然,那一次,苏联也出了数十万军队),这也是服从苏联命令的重要原因。



4,中国到底死了多少人在朝鲜?

    朝鲜战争历时3年,导致数百万人死亡,不计其数的人伤残。据今天中国官方透露,赴朝参战人数达300万,死亡40万;苏联官方文件认为中国死亡人数为100万。国际统计,美国死亡人数3万7千人,英联邦各国1263人、其它国家1800人。在这场战争中,南韩估计包括平民在内的死亡人数大约有100万,而朝鲜高达250万人,导致战后北朝鲜男女比例为1比4。



5,中国和朝鲜胜利了吗?

    似乎每一场战争我们都取得了胜利。中日、中苏、中印、中越。朝鲜战争也不例外。

    自己说自己胜利,有点不好意思。于是就引用美国人的话,这样显得真实(为什么美国人说的就是真实的呢?我感到奇怪)。教科书中写道:关于朝鲜战争,美国将军承认是“在一个错误地点、错误时间,选择一个错误对手,进行的一场错误战争。”

    等一下,美国将军原话是这样说的吗?现在我们知道了,美国人说的是如果把朝鲜战争继续下去,一直打到中国境内,那才是“在一个错误地点、错误时间,选择一个错误对手,进行的一场错误战争。”

    朝鲜战争的起因,是金日成越过三八线。朝鲜战争的结果,是金日成退回到三八线。如果我们把朝鲜和中国付出惨重伤亡看成是胜利,那真的是胜利了。

   

6,韩国人如何评价中美参战?

    韩国人对于美国人把他们从金日成铁蹄下拯救出来,非常感激。

    对于中国人……

    韩国人对于如今的民族的割裂、同胞的沦陷,非常痛心。

    2008年2月29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说:“根据我的观点,这个世界需要美国的领袖地位……对于联合国来说,美国是最好的朋友,没有比美国更好的朋友了。”“我虽然生长在韩国,但被美国和它高尚的思想深深鼓舞着。当年,美国士兵们来到我的祖国,并挽救了它。那些美国士兵是那样善良,对我们又是那样慷慨。直到现在我仍然深深地感激美国人民对我们民族作出的牺牲。”




7,朝鲜人如何评价朝鲜战争中的中国军队?

    我没有去过朝鲜的有关纪念观,在这里,摘录一位朋友去了之后所见(http://bjbsbjbs.blog.sohu.com/76640276.html#comment):

    导游又带我们参观了“朝鲜志愿军纪念馆”,讲解员指着着二本精致的名册说:“这里有中国志愿军在朝牺牲的几万人全部名册。”我发觉这个女解讲员说谎竟一点不脸红?——中国官方统计志愿军就死了40万。像册里面醒目处有毛泽东的长子毛岸英的画像,讲解员又讲了毛岸英的故事,把毛岸英在指挥部被轰炸机炸死编造成英勇救同事牺牲,张市长连声应说:“可惜!可惜!”我听了忍不住问:“老张,难道你也不知道毛岸英怎样死的吗?”老韩马上插上一句:“如果毛/岸/英活到今天,中国会怎样?”张市长支吾了一下说:“可能像朝鲜。”金医生马上说:“怎么可能?!百分之百是朝鲜!”我心想真是老天有眼,给中国人一条活路,否则中国就像朝鲜人一样,继续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太阳里”。
    参观朝鲜战争纪念馆,听朝鲜讲解员的话就知道这是一个充满谎言的纪念馆。我曾去过不少当时参加朝鲜战争的国家,如英国、澳大利亚等等,从这些参战国家的战争纪念馆里多少了解了一些事实,一些真相,更不用说主要参战的美、韩纪念馆,但唯有在这里充满夸大和谎言。最主要的是捏造事实:说自己是进行了一场反美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又说朝鲜人民军与中国志愿军消灭了美韩160多万侵略者,直接打死美国强盗40多万,击落飞机12000多架,打沉军舰560艘、击毁坦克3300辆等等一长串数字。我问讲解员:中国志愿军死伤多少?她说几万人,我们听了都笑起来。我又问,朝鲜人民军死多少?她不回答了。连参加过抗美援朝的张市长都忍不住说“一派胡言”……

    在朝鲜为中小学课本里,充满对于金日成、金正日的歌颂。其中有一篇《伟大领袖金日成将军举起了枪》,描写了金日成用步枪打下美国飞机的神话。以下是课文的全文:

    明朗的朝阳从帘隙映入了洞口,李警卫小心翼翼地拉开了帘子。金日成将军放下了笔,吹灭了汽灯。他看着洞外,笑了笑:“又是一夜过去了。时间过的这么快,不抓紧怎么行啊!”李警卫:“将军,你不要太累了……。”金日成将军笑了笑:“出去走走吧!”

    从洞里出去,就看到了山上山下。山上山下都覆盖着白雪,但白雪间,夹杂着烧焦的树木,炸弹的残骸,控诉着美帝国主义的罪恶。山下,英雄的人(和)民军战士们,纷纷从掩体内走出,正在准备又一天的战斗。金日成将军快步向山下走去。战士们看到金日成将军,连忙上来向伟大的领袖问候。金日成将军亲切地慰问战士:“夜里冷不冷?”“不冷!”“大家有信心坚持到取得胜利吗?”“在将军的领导下,我们有万分信心!”

    这时,一个通信兵来了:“报告将军,中国同志的志愿军司令彭德怀来了!”金日成将军说:“还不请中国同志过来?”

    山洞内,警卫员倒上了茶水。金日成将军亲切地招呼彭德怀司令:“请喝茶。我们现在在战争年代,条件不太好,只能这样款待你了。”

    彭德怀司令敬慕地看着金日成将军:“你们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还能坚持和美帝国主义战斗,我们很佩服。”

    金日成将军:“为了祖国的解放,我们是不惜一切代价和努力的。”

    彭德怀司令:“也只有在你的领导下,才有这样强大的力量。”

    金日成将军:“别这么说,还有你们的帮助嘛。打击美帝国主义,有什么困难吗?”

    彭德怀司令:“困难很多,如果没有先前你们对美军的战斗,我们是没有经验的,也会更加困难。”

    金日成将军:“我们的战士都有和美军作战的经验,他们可以直接帮助你们指导。”

    正当两人欢声笑语时,洞外,突然响起了警报声。一个战士跑进来:“美军飞机要来了!”周围的人,马上紧张起来。金日成将军把手一挥:“来了就打击他!”

    不过一会儿,飞机的呼啸声,炸弹的爆炸声,枪声,就在山岭间回荡交错了。金日成将军拿过一支38式步枪:“我们出去看看吧!”李警卫:“将军,这样太危险了!”彭德怀司令也连忙劝阻。金日成将军笑了,举了举手中的枪:“这支枪就是我从日本人手里缴来的,当时面对面的战斗,总比现在危险吧!”

    金日成将军持枪来到洞口,只见数架美帝国主义的飞机,不停地来回投弹,每次飞过,都有爆炸在地上响起。英勇的人民军战士们,不停的射击着美国飞机。

    金日成将军愤怒地拧起眉头,他看到又一架美国飞机准备从阵地上飞过,他举起了枪,瞄准了敌人的飞机。当敌人对准了我们的阵地,正在往下飞来时,将军开枪了。瞬间,一团巨大的火团,在空中爆发燃烧了,残骸纷纷落下。战士们欢呼起来。剩下的美国飞机惊呆了,他们再也没有勇气继续,纷纷向南方逃跑了。

    战士们在阵地上,向着金日成将军欢呼:

    伟大领袖金日成万岁! 伟大将军金日成万岁!



    尤其看到朝鲜人那样评价中国人的牺牲,看到金日成居高临下接见彭德怀、然后用步枪打下美国飞机这段故事,我觉得:中国人在朝鲜战争中果然是“最可爱的人”。

TOP

回复 14# leapriri 的帖子

是的,分析得很有道理啊

TOP

发新话题
最近访问的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