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弗雷•诺贝尔是位杰出的化学家,一生中有许多发明,
其中最为主要的是安全炸药。这项发明使他获得了“炸药大王”的称号。
他希望他的这项发明能够为促进人类生活的繁荣作出贡献,但事与愿违。
这使他在人们心目中成了“贩卖死亡的商人”,为此他深感痛苦。
诺贝尔在逝世前立下遗嘱,把遗产的一部分--920万美元作为基金,
以每年约20万美元利息作奖金,奖励为人类幸福和进步作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和学者。
瑞典于1900年6月29日专门成立了诺贝尔基金会,并由其董事会管理和发放奖金。
诺贝尔奖金现在共有6种,其中自然科学方面的有3种:
物理学、化学、医学或生理学。
另外3种为文学、和平事业、经济学。
诺贝尔奖金由瑞典政府的一个委员会管理,物理、化学和经济奖由瑞典皇家科学院评定,
生理或医学奖由斯德哥尔摩加罗林医学外科学研究院评定,文学奖由瑞典文学院评定,
和平奖由挪威议会所选出的五人委员会评定。
2010诺贝尔和平奖颁奖辞
The Norwegian Nobel Committee has decided to award the Nobel Peace Prize for 2010 to Liu Xiaobo for his long and non-violent struggle for fundamental human rights in China. The Norwegian Nobel Committee has long believed that there is a close connection between human rights and peace. Such rights are a prerequisite for the "fraternity between nations" of which Alfred Nobel wrote in his will.
挪威诺贝尔奖委员会决定将2010年度诺贝尔和平奖授予刘晓波,以表彰他为争取中国人民基本人权所做出的长期不懈的非暴力行动。诺委会一直坚信在人权与和平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这些权利是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先生遗嘱中所述“促进民族团结友好”的必要前提。
Article 35 of China's constitution lays down that "Citizen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enjoy freedom of speech, of the press, of assembly, of association, of procession and of demonstration". In practice, these freedoms have proved to be distinctly curtailed for China's citizens.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事实却证明这些自由受到了明显的限制。
For over two decades, Liu Xiaobo has been a strong spokesman for the application of fundamental human rights also in China. He took part in the Tiananmen protests in 1989; he was a leading author behind Charter 08, the manifesto of such rights in China which was published on the 60th anniversary of the United Nations' 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Human Rights, the 10th of December 2008. The following year, Liu was sentenced to eleven years in prison and two years' deprivation of political rights for “inciting subversion of state power". Liu has consistently maintained that the sentence violates both China's own constitution and fundamental human rights.
二十多年来,刘晓波一直是为中国人民争取基本人权的一位强有力的发言人。他曾参加1989年的天安门事件;并带头起草了《零八宪章》,这是一份关于中国政治权利的宣言,发表于2008年十月十日的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六十周年纪念日。接下来一年,刘晓波因“煽动颠覆国家政权”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剥夺政治权利两年。刘晓波一直坚持此项判决违反了中国自己的宪法和《世界人权宣言》。
====================================================
《苏报》案发 章炳麟被捕
====================================================
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6月29日,著名的反清政治案件苏报案发生。
《苏报》于1896年创刊于上海。聘章士钊为主笔,章炳麟、蔡元培为撰稿人,
宣传革命,发表政见和论文,公开批评清政府,朝野震动。
清廷下旨:“似此猖狂悖谬,形同叛逆,将为风俗人心之害。
著沿海沿江革省督抚,务将此等败类严密查拿,随时惩办。”
6月29日,租界当局开始捕人。
侦探、巡捕多人闯进三马路《苏报》馆,出示查禁“爱国会社”和《苏报》,
章炳麟仍住社内。馆人劝章等“留此身以有待”,他人纷纷散去,章独岿然不动。
巡捕拿着拘票查问。章道:“余人都不在,要拿章炳麟,我就是!”遂被铐走。
《苏报》被封,会审斗争成为轰动国内外的政治事件。后来章、邹被判监禁。
邹容病死在狱中,章炳麟被关押三年。
====================================================
1906年6月29日早晨,上海革命党人、进步人士纷纷齐集西牢门口,以迎接章炳麟出狱。
====================================================
1916年6月29日,北京政府国务院决定恢复旧约法,废止新约法。
黎元洪以大总统名义公布命令:
“共和国体,首重民意,民意所寄,厥惟宪法,宪法之成,专待国会。
我中华民国国会自三年一月十日停会以后,时越两载,迄未召复,
以致开国五年,宪法未定,大本不立,庶政无由进行,
亟应召集国会,速定宪法,以协民志而固国本。
宪法未定以前,仍遵行中华民国元年三月十一日公布之临时约法,至宪法成立为止。
其二年十月五日公布之大总统选举法,系宪法之一部,应仍有效。”
=====================================================
省港工人大罢工
=====================================================
1925年省港罢工委员会成立。
为支援上海“五卅”反帝斗争,在中华全国总工会领导下,
1925年6月,香港10余万工人举行大罢工,
提出香港市民有政治自由、法律平等、普遍选举、劳动立法等6项要求。
港英当局实行紧急戒严和封锁对付罢工,引起罢工群众的愤怒,纷纷离港到广州。
香港工人与广州各界群众约10万人举行示威游行。
队伍经沙面租界对岸的沙基,遭英、法水兵射击和军舰炮轰,造成沙基惨案。
6月29日,香港25万工人罢工,13万人回广州,爆发了震惊中外的省港大罢工。
省港大罢工持续16个月,是世界工人运动史上时间最长的一次罢工。
为了支援北伐战争,1926年10月初,罢工工人代表大会决定停止罢工。
10日,罢工委员会召集群众大会,宣告罢工胜利结束,并宣布停止对香港封锁。
====================================================
1965年6月29日 美军首次在越南作战
====================================================
1967年6月29日 长篇小说《百年孤独》发表
====================================================
1982年6月29日 以色列入侵黎巴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