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精品推荐】芦笛:论两类帝国主义——据说是写给太子党刘源的<(ˉ3ˉ)y-3

【精品推荐】芦笛:论两类帝国主义——据说是写给太子党刘源的<(ˉ3ˉ)y-3

 


说明:

本人刻下正在修改并续写《麦克马洪线是合法的中印边界线么》一文,写完后拟改题为《中印边界冲突史话》,不再在网上张贴了,准备投往纸质媒体。下面是背景知识介绍部分的一段,我觉得有点意思,摘出来与大家分享。
---------------------------------------


论两类帝国主义



  我在旧作中反复指出,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害得中国人(国共两党在内)统统成了白痴。鉴于这个问题对饱受俄国人洗脑的国人认识真实的历史非常重要,这里再解释一次。

  首先,不是所有的西方国家都是帝国主义国家,美国就从来不是,过去不是,现在不是,将来也不可能是。

其次,帝国主义不是什么“垄断的资本主义”,它不是一种社会制度,而是一种对外政策。所谓帝国主义政策,就是强国使用武力征服弱国,或是直接并入版图,或将其化为殖民地,或是迫使弱国订立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从而获得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特权的外交政策。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只要国力比别国强大,都可能采用这种政策而变成帝国主义国家。这与该国的生产力、生产关系乃至社会制度都毫不相干。亚历山大帝国、古罗马帝国、蒙古帝国、拿破仑帝国、俄罗斯帝国(含苏俄)都是帝国主义国家,但都不是资本主义国家,遑论“垄断、没落、腐朽、垂死的资本主义国家”。二战后,英国放弃了帝国主义政策,再不是帝国主义国家了,但它的社会制度并无改变。反过来,俄国十月革命后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改变,但苏联仍然是最凶恶最贪婪的帝国主义国家,其扩张主义、沙文主义的一贯政策毫无改变。因此,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完全是无视无数历史事实,牵强附会硬套马克思“阶级论”造出来的谬说。

第三,同为帝国主义国家,也有本质区别。英法属于“文明帝国主义国家”,其特点是有明确的产权意识、效益意识、契约精神、信义观念与荣誉感,其扩张政策与军队在海外的表现受民意约束,因此一般只会向“无主地带”亦即“产权”不明确的地域扩张,不会轻易侵占“产权”明确的领土。

  例如大英虽然到处攻城掠地,却是按照“尊重私有财产”的文明规矩来的。如上所述,在他们看来,所谓“国家”,就是居住于其上的人民的私有财产。因此,英国鬼子一般不入侵主权国家,但拼命占领“无主地带”。大英的殖民地一般都是从未建立过明确的国家的地区。非洲、美洲和中东就不必说了,即使是亚洲的印度,在英国人入侵时,莫卧儿帝国也早已土崩瓦解,再不是个统一的国家,末代皇帝的治权不出德里,甚至无法控制臣民叛乱,不得不向东印度公司寻求保护。而中国可不是这种状况,其“产权”比较明确,因此他们只求与中国建立平等关系,在中国实行自由贸易,并不打算鲸吞蚕食中国,不像俄国人与日本人那样包藏祸心。

即使是在印度次大陆,驱使英国人的开疆拓土的动机也与俄国人的有明显的不同。英国是世上最古老的比较成熟的资本主义国家,大概也是世上第一个建立了完备财经制度的国家(据说英国大学发放的会计师执照至今在国际上还很吃香),因此,他们更具备资本主义经济动物的特色,“利润vs成本”的意识十分强烈。驱使他们到处攻城掠地的动机主要是金钱,而他们在谋划侵略行动时的一个重要考虑就是,一旦得手之后,“维稳成本”是否大过了所得利润。

  当然,英国人同样有兽性。因此,帝国的决策人物总是分为两派:“推进派”与“稳健派”。前者的扩张本能更发达,而后者更具经济眼光。这儿的“派”不是“宗派”(faction),而是“观点派”(school),不是组织派系隶属不同而是观点分歧)。大英的对外政策就在这两派持续争吵中摇来摆去。

  推进派总是陷入一个正反馈的恶性循环之中:在夺取了一个新领地之后,他们总是要感到那地区的安全受到毗邻地区的威胁,于是便力主去征服那些地区,以确保新征服地区的安全。待到把它们夺下来之后,他们又感到了新的比邻地区的威胁……。如此循环下去,帝国便越来越大,人力财力的耗费也就越来越吃勿消。

  稳健派则更有经济眼光,他们认为,帝国疆域越大,则防线越宽,供给线也越长,投入的人力物力也就越多,而夺取的新地区也需要绥靖,就需要投入更多的兵力与金钱。尤其如果新征服地域为凶猛的部落民族居住,本国士兵或平民常会被那些“野蛮人”(“savages”)残暴杀害,此后就得派出惩罚部队去扫荡,以儆效尤。这样算下来,“维稳成本”只会远远高出所得利益。不如还是采取羁縻政策,“以夷治夷”算了。对那些没有重大战略价值或经济价值的地域,哪怕是毗邻也犯不上去直接占领,只要那些地区的统治者亲英即可。

大英在印度的帝国就是在这两派的争吵中建立起来的。在我看来,稳健政策还是占了主流。这就是大英在占领了阿富汗大部后还肯撤走,满足于只将该国变为“保护国”,而英属印度帝国内又有那么多土邦的原因。即使是对女王享有主权的英属印度,英国人搞的还是“以夷治夷”,以英国培养训练出来的土著文官和军队去管辖治理。在整个庞大的英属印度中,英国只投入了两千多名官员和军人,却不但能把它管理得井井有条,还建起了当时亚洲最长的铁路网,让希特勒佩服得五体投地,认定英国人就是他说的“主子种族”。

文明帝国主义国家的又一特点,是它们是资本主义相当发达的契约社会,遵守契约已成牢不可破的习惯。因此,它们很少或几乎不会干出撕毁国际条约的烂事来,签订了的条约一般都能信守,与烂污帝国主义国家形成了鲜明对照。

文明帝国主义的最后一个特点,是它们是民主国家,其政策受民意约束。稳健派之所以出现,不光是因为他们的“成本vs收益”的意识更强烈,也是因为他们对可能引发国会风暴顾虑重重——非经英国国会表决批准,印度帝国不得对外动武。即使国会批准了,若是金钱和人命成本太高,或是远征军干出议员绅士们无法容忍的兽行来,也可能引起政治风暴,严重者可致内阁垮台或总督换人。因此,越是后方的政客,就越比前线的军人谨慎。对民主国家来说,占据无主地带倒没关系,但要对另一个主权国家发动侵略则并不是那么容易作出的决定。此外,这些国家有深厚的人道主义传统,海外远征军干出来的兽行若是传回国内,有可能引起舆论的强烈抨击,这对军队的纪律也构成了一定的约束。

俄国、纳粹德国与日本都是烂污帝国主义国家,毫无上述特点。它们根本就没有什么尊重产权的观念,其扩张并不限于“无主地带”。只要是弱国的领土,不管是主权明确的行省,还是只有泛泛的宗主权的藩属,都能引动它们的贪欲,都会因此发动侵略战争,强迫对方割让。俄国人吞并了已由尼布楚条约明确规定的乌苏里江以东10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在拳乱后赖在东三省不走,企图吞并全东北,日本在甲午战争后强行割走台湾,都是这种丝毫不尊重他人产权的表现。

烂污帝国主义国家的扩张动机也与文明帝国主义不同。驱使俄国人疯狂扩张的,是狂热的沙文主义冲动,是一种疯狂的兽性。俄罗斯帝国的建立并不像大英帝国那样,是一种资本家推动的谋求新市场与原材料的资本主义逐利行为,而是类似成吉思汗那种扩张本能的体现。直到近代,俄国都是一个原始落后的农业国,根本没有资本扩张的必要。俄罗斯帝国的建立并不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而是蒙古帝国的转世投胎。俄国人在帝国建立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嗜血与残暴,就更令成吉思汗及其子孙瞠乎其后。我已经在《野蛮的俄罗斯》(明镜出版社出版)中介绍过了,把“建立帝国”与“种族灭绝”熔为一炉,是俄国人特色,并不见于英帝国主义,甚至不见于马其顿、古罗马的古典帝国主义。

烂污帝国主义国家的又一鲜明特点,是毫无信义观念,签订条约都是为了在未来撕毁之。苏俄尤其烂污,与所有邻国签订的“互不侵犯条约”都被斯大林撕毁了。纳粹德国其次,日本在这方面还算好,但其军队与苏俄的一样,毫无文明观念与人道情怀约束。

烂污帝国主义国家的最后一个特点,是它们都是专制国家,政策不受民意约束,国民没有深厚的人道主义传统。因此,这些国家的扩张冲动在本国内毫无制衡与约束,发动侵略战争常由独裁者“干纲独断”,常常表现出得寸进尺、贪得无厌的特点。若独裁者或独裁集团丧失理智,则哪怕战败,也未必会及时媾和,纳粹与日本军阀将国家送入毁灭的深渊就是例证。因为缺乏人道主义传统与荣誉感,这些国家的军队常常犯下严重的战争罪行。沙俄军队在吞并江东64屯时将当地居民赶进黑龙江活活淹死,苏联红军出兵满洲后大规模奸淫抢劫,日本在二战中在中国大陆以及南洋犯下的严重的战争罪行,都不是偶然的。

中国的不幸,乃是与俄国与日本这两大烂污帝国主义国家毗邻,给中国带来最大苦难、真正夺去中国领土的,也就只有这两家。敬请爱国者们看明白了,不要把所有的西方国家一马勺捞进去,更不要骂到中华民族的世代恩人山姆大叔头上去。


 


相关阅读:


 


 【史海钩沉】芦笛:野蛮的俄罗斯『反世界』——不看不知道,看了吓一跳╭(╯^╰)╮
地址
https://72.52.124.207/viewthread.php?tid=300795

☆ 不要去盼什么英明之主,而要去争一个可将权力关进笼子的制度
  不要跪什么青天官员,而要去争一个可监督问责官员的制度
  不要歌颂什么伟大领袖,而要去争一个可选举弹劾权者的制度
  不要说什么拥护感谢,而要去争一个可言论迁徙自由的制度
  不要等什么英雄勇士,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推墙的力量


★ 史上最强最热血“爱国者”手册——“五毛党”“美分党”禁入╭(╯^╰)╮
  地址 https://cmule.net/viewthread.php?tid=285861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