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想了解移动硬盘盒的朋友请進!
[打印本页]
作者:
auto365169
时间:
2006-12-12 07:58
标题:
想了解移动硬盘盒的朋友请進!
如果想买一个价格便宜,质量好的移动硬盘盒,这个任务看似简单,到科技城里一逛,硬盘盒的品牌多得眼花缭乱。硬
盘盒市场十分混乱,产品良莠不齐,杂牌产品众多,报价也很混乱。更有很多打着IBM、日立商标的假货。然而在预算之内
,具备优秀做工和知名品牌的硬盘盒却寥寥无几。
市场上移动硬盘盒的种类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支持本记笔硬盘的2.5寸移动硬盘硬,一种是支持台式机的普通3.5 寸硬
盘的硬盘盒,至于支持1.8寸笔记本硬盘的硬盘盒目前还比较罕见。目前市场上比较常见的是2.5寸笔记本硬盘盒,比较常见
的是USB接口和IEEE1394 接口,USB接口有两种,一种是USB1.1接口,其理论传输速度最高只有 12Mbps,一种是USB2.0接口
,其理论传输速度最高达480Mbps,兼容USB1.1,目前USB1.1接口移动硬盘盒已经被市场淘汰,USB2.0接口现在在移动硬盘
盒中比较普及。1394接口也有两种标准:一种是1394a接口一种是1394b接口,1394a的数据传输速率理论上可达到400Mbps
(50MB/s ),1394b接口传输速度比较快,传输速度理论上最少可达到800Mbps(100MB/s),2.5寸1394接口移动硬盘盒基
本上是1394a接口。
移动硬盘盒中USB2.0接口现在是主流,这主要由于USB2.0接口的移动硬盒比较便宜,产品由几十元至两百多元不等,
1394接口虽然比USB2.0接口的移动硬盘盒传输速度快但价格贵,市场上最便宜的1394接口的移动移动硬盘盒至少要在200元
以上,另外如果你的电脑没有1394接口你不要选择1394接口的移动硬盘盒,以免数据传输时不必要的麻烦。
USB是英文Universal Serial Bus的缩写,中文含义是“通用串行总线”,是一种应用在PC领域的接口技术。这种技术
最早出现在1995年,但由于当时外接产品及配套软件的缺乏,USB接口大多处于闲置状态,随着近年来USB设备的增多,微软
也自Windows 98开始内置了对USB接口的支持模块后,USB接口的应用逐渐火了起来。
USB接口之所以会被大量运用,是因为USB设备具有可以热拔插、接口标准统一、通过级联可以连接多个设备、携带方便
等优点。常用的标准有USB1.1和USB2.0两种,主要区别是USB 2.0将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速度增加到了480Mbps,而USB1.1的
数据传输速度仅为12Mbps。
硬盘盒简介:
图美的硬盘盒芯片是Genesys GL811E,参考价60-80元。
科
硕的硬盘盒早期产品芯片是Genesys GL811,第四代硬盘盒芯片是Genesys GL811E,参考报价60-80元。
易鸟的TB-250B2N 防滑、抗震均不错,芯片采用了CY7C68300A,属于中高端控制芯片。参考价--260元。
Zynet HD D4-U2 2.5' Polar 系列硬盘盒,多种彩色铝质盒设计,Zynet的中文名是奈雷特,是一家出品MP3,硬盘盒等
产品的台湾公司。Color Polar 2.5寸USB2.0移动硬盘盒接缝处理平整,装入硬盘后固定牢靠紧密。大板设计,USB 2.0桥接
控制芯片采用(赛普拉斯cypress)CY7C68300A,属于中高端控制芯片,与ISD300A相似,(ISD被CY收购)比GL811之类好了不少。
双供电设计。
附带一张奈雷特标志的光盘(丰富的硬盘工具软件)。
优点:芯片性能强,低电压运作,适合笔记本用户;
缺点:抗震性能欠佳;表面容易划伤。
参考价格:120元。
元谷科技PD2500采用了铝合金外壳,带有散热片设计。
另外在保护硬盘方面,PD2500内部提供了金属支架。芯片采用了CY7C68300A,性能方面无庸置疑。另外值得称道的是
PD2500原配的数据线为HI Speed(高速线),比较少见。
参考售价为165元。
无螺丝+一键备份 移动之星硬盘盒 参考价格75元
电路板上集成了一颗台湾旺玖的PL2506主控芯片,支持高速USB 2.0的传输标准并向下兼容USB 1.1。相对比目前低端硬
盘盒普遍使用的GL811芯片,PL2506芯片的特点是更省电、传输速度更快、兼容性更好,同时芯片成本也不高。
如果您动手能力较强,比较了解2.5寸硬盘,对功能要求不多,那么组装型的硬盘更加适合,我们推荐奈雷特、元谷两
款,他们无论在做工
还是稳定性上都比较出色。另外,如果您资金充裕的话,原装IBM也是不错的选择。
USB 2.0桥接控制芯片的品牌、型号及市场划分
移动硬盘盒所采用的USB 2.0桥接控制芯片(USB 2.0-to-ATA/ATAPI bridge chip)产商主要是来自台湾,其次是美国
、日本。台湾主要的USB2.0桥接芯片产商呈三国鼎立之势:世纪民生(Myson),创惟科技(Genesys Logic),扬智科技
(ALi)。美国的USB2.0桥接芯片产商有In-System Design公司(ISD),ISD公司后被Cypress半导体公司收购。日本的
USB2.0桥接芯片产商主要是NEC。
各种芯片的市场划分还是比较清晰的。属于中高端的有ISD300A1、CY7C68300A 、CY7C6830310、ALi M5621、ALi M5642
、 NECμPD720130、μPD720133 、Myson CS8818G、GenesysGL811E。这些中高端芯片大多是2003年发布的。其中
CY7C6830310是 2004 年7月年发布,NECμPD720133是2004年6月发布,高性能低功耗,目前大陆市场上不多见。
ISD300A1是ISD300的改進型,2001年7月发布,在高档的硬盘盒上较常见,性能好功耗高,2004年以来已逐渐停产。NEC
μPD720130则是以价格高速度快而闻名。
大部分中档的移动硬盘盒采用的是ALi M5621芯片,M5621可以连接不同的IDE设备到USB,可支持USB版本包括 V2.0 和
V1.1。支持USB V2.0。口碑不错,表现稳定。但2004年下半年以来越来越多的中档盒乃至高档盒开始纷纷采用Myson
CS8818G,大有成为主流之势。
而低端芯片基本是在2001——2002年间发布。其中被广泛采用的是Genesys GL811,价格低廉发热低。
虽然Genesys GL811芯片在2002年1月获得USB-IF的认证,但是问题不少,尤其GL811-24以前的版本问题尤其明显。一是
由于它兼容性差:在nForce芯片组和via芯片组的主板上会有不兼容问题;二是在大数据流写入的情况下,经常会报“写入
延缓出错”,硬盘在写入过程中和主机断开,主机找不到原来的盘符;三是性能低下,速度逊于其他芯片。面对这种情况创
惟科技在2003年推出了改進版GL811E,与GL811相比性能品质大有改观。其实判断控制芯片好坏有个最直观的方法:看芯片
大小,往往越大越好,越小越次。
移动硬盘常见问题的解决
Source:复旦大学 日月光华BBS Hardware版 Author:Slayer 移动硬盘是一个非标准的usb设备,使用中远不如鼠标这
样可靠,问题多多,这里就很多常见情况总结一下(有关基础知识参阅我写的移动硬盘FAQ,pcmarket和hardwre都有):
1、如果你的硬盘盒子是50元以下的,尤其是标着IBM字样的,请赶快换掉这个盒子。这种盒子早期还可以,自从03年起
生产的质量就不可忍受了,很多的故障都发生在这种盒子上,如果您还爱惜你的硬盘,请换掉它。
2、移动硬盘分区不要超过2个。
3、使用200元以下盒子的移动硬盘最好都不要插在机器上长期工作,移动硬盘是用来临时交换数据的,不是一个本地硬
盘。相比于笔记本内置的,移动硬盘里面的笔记本硬盘时刻都工作在恶劣的环境下,应该尽量缩短工作时间。正确的使用方
法是使用本地硬盘下载资料等,然后copy到移动硬盘上,而不是挂在机器上整夜下载。这个说法等于给在usb1.1接口copy海
量数据宣判死刑,如果要大量copy数据赶紧加个usb2.0卡吧。
4、不要给移动硬盘整理磁盘碎片,整理的方法就是把整个分区里面的数据都copy出来,再copy回去。
5、移动硬盘认不出或者copy会断线如何解决?
(1)不使用usb加长线,这种线的质量一般不太好,会使usb数据同步出错,使移动硬盘不能正常工作。不使用机箱上的
前置usb接口,原因同前。尽量把移动硬盘插在原本的usb口上。
(2)淘汰你的劣质usb硬盘盒,更换劣质的数据线为带屏蔽层的优质usb线(就是比较好的盒子带的线)。
(3) usb接口兼容性不佳,非intel芯片组的主板有时候有usb兼容性差的问题,但是现在正在销售的主流芯片组里几乎
只有nforce2了,传说新的 bios和usb驱动改善了nforce2的usb兼容性,但是实践证明改善很有限。彻底解决这问题的方法
只有购买一个pci的usb2.0卡,其他参见6。
6、如何解决供电不足的问题?(供电不足是5的一大原因)
(1)购买比较好的usb移动硬盘盒。
(2)购买4200转的笔记本硬盘做移动硬盘。不要买5400转的。不要相信硬盘上面标的电流值,那没有参考价值。实践证
明 hitachi 的4200转诸型号比如 4k80 4k40 80GN等都是不错的选择。一般不买富士通或者东芝的,因为在大陆没有正式的
渠道商。一般也不买st的,因为ST的硬盘一般都是5400的,尽管电流值标的是0.47A。
(3)购买笔记本电脑时,考虑一下一下usb口的供电能力。已经证明usb接口供电能力太弱的是:三星Q20/ dell
300m/X300 ; sony V505 ;IBM R40之前的几乎所有R;toshiba P2000/2010 ....usb供电能力差,多见于日韩系轻薄机。我
最赞赏的就是IBM X31的usb口,不管移动硬盘(哪怕是5400转的);外置combo一律通吃,其供电能力不亚于一般台机。 如
果购买pci的usb2.0卡,要挑有4针辅助供电口的;如果购买笔记本用的pc卡usb2.0转接卡,要挑带一个变压器辅助供电的,
好歹也要有带一个 ps2辅助供电线的。
(4)移动硬盘盒子自身也有辅助供电线的,好盒子直接给一个变压器,差的盒子也有ps2或者usb的供电线,供电不足时
当然要插上,即使usb口足够带动硬盘,如果不是短时间工作,建议也插上,usb接口的供电总是很勉强的。
7、千万不要混用供电线!!
某个盒子的线就只给某个盒子用,某张pc卡的供电线只能给那个型号的卡用。供电线的接口电压定义各有不同,乱插轻
则烧盒子,重则烧硬盘。
8、如何让移动硬盘跑得更快?
copy大的文件肯定比细碎的小文件有效率,下面的的数据都是针对大文件copy的。
(1)usb1.1 必须升级为usb2.0。 台机有pci的usb2.0卡, 笔记本有pc卡的usb2.0卡。买卡时不能贪便宜,100元以下的
笔记本卡,50元以下的台机卡都不要买。
(2)硬盘的型号要新一点,一般02年起生产的盘都有跑到15M/s+的能力。
(3)usb接口:首先供电要足。控制芯片以NEC或者INTEL ICH4/5南桥带的为佳,其次ALI,最次VIA。不过这些芯片其实
都有15M/S的能力,还要看pcb板的设计和做工。
(4) 盒子要好。芯片的选择 ISD300 > ALI 5621> meson?(忘了型号)> GL811 =ALI (猥琐版,型号忘了,很小),NEC
的桥接芯片很少用在硬盘盒子上,一般都是在光驱盒子里使用,NEC的也很不错,可以和ISD300相比。实际上GL811也有跑到
18M/s的水平,和转接卡一个道理,速度更看pcb的设计与做工。卡和盒子,拣贵的买肯定没错的。
(5)本地硬盘也要足够快。
(6) usb1.1的速度是1M/s ,usb2.0的及格水平是10M/s, 如果不足10M/s, 那么在 笔记本硬盘, 盒子, 接口,本地硬
盘之中至少有一个瓶颈。 我用ASUS intel 845PE主板,元古双接口盒子(ISD300),hitachi 80GN的硬盘,本地硬盘
ST7200.7, 速度可以达到 22M/s, 同样平台用罄城GL811的盒子也达到了18M/s。 22M/s已经几乎是硬盘传输速度的极限了,
似乎这个时候usb2.0的带宽还没有喂饱。 劣质usb卡甚至只能跑到4M/s足见差距。
(7)太多细碎的小文件也可以用winrar打包后再copy。
9、1394移动硬盘的专述:
(1)供电:机器自带的6针1394口额定电流为1A,已经足够带动所有移动移动硬盘,甚至台机硬盘。 4针口不供电,必须
给移动硬盘另外供电。 pc卡接出来的1394也不能供电,必须给pc卡或者移动硬盘工供电。
(2)1394接口: 以TI双芯片为最佳;ricoh的也很不错,不过很少出现在零售的卡里, IBM X系列板载的常常是ricoh的
,ALI的还可以,VIA的最差(一般台机主板板载都是这个),不过还是那句话,做工比芯片重要。
(3)盒子:一般的移动硬盘的1394都是用oxford911 桥接的,没看到缩水的芯片。oxford922是一个更加优秀的IC,单芯
片搞定usb2.0/1394双接口,现在已经有一些高档3.5寸硬盘盒使用, 2.5寸的盒子还没有看到。 PL-3507是台湾一家ic设计
公司的产品,同样是单芯片双接口,性能待测,我刚看到产品。
(4)实测:我的平台用了一个TI双芯片的PCI1394卡, 元古双接口盒子(oxfd911),80GN,速度也是22M/S。曾经测试
过的顶峰速度也有24M/s。 而同样的盒子和硬盘在compaq X1000(板载VIA1394IC),速度是17-18M/s 。
(5)1394的最大优点是CPU占有率低。
10、妥善保护你的移动硬盘。
切忌摔打,轻拿轻放;
注意温度,太热就停;
干燥防水,先删再拔。
欢迎光临 ::电驴基地:: (https://cmule.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