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要了解澳洲精神,一定要至少做過一次兩千公里的road trip公路旅行。澳洲這個比台灣大兩百倍,和美國本土不含阿拉斯加差不多大的國度,若是蜻蜓點水看看雪梨歌劇院,看看墨爾本賽車或是網球賽,恐怕還無法體會在這樣艱困惡劣環境中打造出這樣新潮現代城市的澳洲精神中,拓荒冒險,甚至知足樂天的那一面。飛機雖然快速便捷地連接點到點,但是略過澳洲那百分之九十九廣大國土上的風光景色,總覺得少了那麼一點韻味。而我算是挺幸運的,在澳洲,我做了超過一萬公里的公路旅行。那些『在路上』的日子,醞釀成心中,最真實最直接,也最難以忘懷的澳式記憶。
西澳的粉紅湖
身為一個在小小島國成長的居民,馳騁在一望無際的澳洲公路上時,我常常被那種遼闊所震撼。在亞熱帶的台灣,路旁的景色不是屋瓦房舍,就是精心耕耘的作物農田,不然好歹也是綠油油的樹木或田野。台灣之美,美在山形陡峭,峰迴路轉時景色變換,高山河川平地大海,組合出豐富的視覺節奏。但澳洲,只要離開大城市,多半就少無人煙,鮮少人為痕跡。澳洲東部由北邊知名的大堡礁到南方的雪梨,有最多的交通商業往返,也是最著名的觀光路線,大部分時候有公路連結,四處也都有便利的設施和觀光資訊,也有青蔥蔥的田園風景可看,美則美矣,舒服則舒服矣,和台灣記憶差距反而不那麼大。若你有機會轉進內陸,或在西北中澳旅行,在公路上幾十分鐘才見一台對向來車,公路電影中那種孤寂和寫意自在揉合的特殊情懷,目的不是終點而是沿途風光的人事物和心境轉折,雖然我們不是什麼憂鬱才子,但也終能約略體會一些其中特殊情感。
朋友駕車的背影,享受旅途的自在
初時你光想像感受自己在綿延幾千公里的公路開車旅行,難掩興奮之情,同車友人也嘰嘰喳喳,天南地北的亂聊。一個小時過去了,兩三四五個小時過去了,景物仍然雷同,話題開始重覆。所見就是植被部甚茂密的大地。地形起伏不多,常是灌木或矮草,偶有樹木,實在無多變化。你開始無聊,甚至有點焦慮煩悶,空氣中飄盪著隨機的熱門音樂。但幾天過去了,我發現自己開始迷戀起這種單調,而正視自己能有機會做這樣的公路旅行,是多麼幸福的事情。你坐困鐵皮車中,百般聊賴望著三百六十度延伸到地平線的遼闊大地,那簡直可以說是一種空無。而一點一滴的,那種空無會進到你的身體,漲滿你的心靈,開闊你的心胸。你用身體移動的距離,寸量大地的尺度;飛速的車行,只不過在地圖畫下如蝸牛拖曳的細微痕跡,你深深體會自己的渺小,再怎麼努力抵抗也不過是滄海一粟,人也不過就是廣大自然的一部分。這時你才終於懂為什麼大部分的澳洲人普遍都有種泰然自若,樂天無所謂甚至有點瘋狂的影子。也才終於了解為什麼啤酒文化在澳洲如此盛行,遼闊無邊的內陸,最好的良伴就是啤酒和音樂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