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
6月29日,胡佳和李和平等维权律师原计划在北京举行“关注光诚”记者会,但当天他们被各自软禁在家,记者会被迫取消。[34]
7月7日,杜光发表《救救陈光诚》,文中写到“面对陈光诚的不避险阻、不惜牺牲的的维权精神,我感到十分惭愧。我有责任向社会宣传他的崇高精神,同时为他伸冤呐喊,大声呼吁:救救陈光诚!”[35]
7月15日,冯兰瑞、应松年、姜明安、张思之、茅于轼、吴思联署《就陈光诚被捕事件致胡锦涛总书记及中共中央常委的信》,希望其能“关注和过问陈光诚问题,使陈光诚问题能在人权和法治的原则上得以妥善解决,为中国人权和法治事业的进步奠定一块重要的基石。”[36]
9月29日,五十多位学者发表致国家主席胡锦涛的公开信《Letter to President Hu Jintao to Stop Harrassment of Advocates for Social Justice》,信中多次提到陈光诚案。[37]
11月2日,英国外相玛格丽特·贝克特女士表示,对陈光诚获准上诉,表示欢迎,并希望陈光诚的二审得到公正处理。 [38]
2007年10月,以美国众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汤姆·兰托斯为首的34位美国国会议员,联名致函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要求中国政府释放陈光诚。 [39]
2010年11月,“自由光诚”网站开通,该网站建议:
通过网络速递一个小玩具、一本儿童绘本,送给光诚也被软禁的5岁小女儿克斯,带去温情;
邮寄一张美丽的明信片,向光诚全家及看守者问好;
邮寄一张邀请卡,邀请光诚全家到你所在的城市游玩;
圣诞节、元旦、春节、元宵节……邮寄一张节日卡给陈光诚及看守者;
采访一位有公共影响力的人(学者、官员、影视明星、活跃分子……),访问其对陈光诚现状的看法,将录音、照片、视频等资料发送给我们。[40]
2011年1月14日,在胡锦涛访美前夕,美国国务卿希拉蕊·克林顿发表题为“宏观展望21世纪美中关系”的演讲,其中提到“只要中国还在对博客作者进行审查,监禁维权人士;只要宗教信仰者——特别是未获登记的团体的成员——不能充分自由地从事礼拜活动;只要律师和维护法律尊严的人士仅仅因为替质疑政府立场的客户辩护而被投入监狱;只要像陈光诚这样的人士在获释后依然遭受迫害,美国就会继续直言不讳,对中国施加压力。”[41]
2011年7月21日,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一项特别的法案“支持陈光诚修正案”,敦促中国政府停止对陈光诚一家的骚扰和软禁。[13]
进入2011年10月,中国网民关注陈光诚遭遇的行动达到高潮。一批一批网友或组队或单独行动,冒险闯关,试图接近盲人维权律师陈光诚在山东沂南县东师古村的住所。[42]
2011年10月5日,中国网友计划实施的关注盲人维权律师陈光诚的行动因中国国保的打压而没有达到预期目的。[43][44]
美国女权无疆界组织要求相对论传媒停止在软禁陈光诚的临沂拍摄影片《21岁派对》[45]。临沂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说,这部电影为助推临沂走向世界[46]。
2011年11月1日,美国国会就陈光诚被软禁召开听证会,CECC主席Chris Smith要求北京政府允许他探视陈光诚。[47]
[编辑]获奖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