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骗局? [打印本页]

作者: lzg2022    时间: 2012-3-28 17:54     标题: 骗局?

骗局:韩寒只是“排版获奖”? (2012-03-28 10:11:38)转载▼标签: 韩寒《萌芽》杯中窥人方舟子李其纲杂谈 分类: 时事点击  
骗局:韩寒只是“排版获奖”?
——对《萌芽》杂志文本的解读及质疑



作者:倍魄




  2012年3月27日,在《萌芽》第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评奖13周年之际,@倍魄在唐山图书馆办理了借刊证和借书证,然后查阅了1999年《萌芽》合订本,进一步发现了诸多疑点。根据《萌芽》自己的内容,正如方舟子所言,韩寒“获奖”应当是后来添加进去的,所谓的补考也可能并不存在!




  刊登在1999年第1期的征文启事上,明确说明分到C组的参赛者是“除中学生以外 30岁以下的青年人”,但韩寒的“一等奖”却出在了C组。奖项设定,本没有一等奖和二等奖的设置,只有优胜奖10至15名,入围奖30至45名,数量上远小于最后颁布的一等奖20名,二等奖120名,入围奖192名的总数。




  刊登在第2期的组委评委名单里,《萌芽》杂志只有主编赵长天和副主编桂未明分别是复赛评委和工作委员会委员。李其纲不在公布的名单中,并且,也没有提“初赛评委”。




  《第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评奖揭晓》的文章是发表在第5期(不是第4期)。根据此文,复赛是3月27日下午1时30分在上海南洋模范中学举行的。获奖作品选登都是选的A组:吉林省吉化一中宋静茹的《孩子》和上海市市东中学刘嘉俊的《物理班》。点评《孩子》的是韩仁均的中文系同届同学陈丹燕。




  C组获一等奖的有两人,一个是淮阴市人民广播电台的陈武,另一个是上海市松江二中的韩寒。新概念大赛的征文启事中已经写明白,C组的参赛者是“除中学生以外 30岁以下的青年人”,韩寒出现在最后一个,而且是不合其高中学生身份C组,只能说明是后来他挤占了一个C组的名额,甚至,可能是《萌芽》杂志为了炒作韩寒,临时在杂志排版上让韩寒获了一等奖。也就是说,在3月27日评委连夜评出的获奖人中,根本没有韩寒,在3月28日的颁奖大会上,也没有宣布韩寒获奖。韩寒的补考既无效,同时也很可能并不存在。至少,除了《萌芽》自己的人,没有人见证过韩寒的补考。




  第5期刊登的一等奖名单上面的照片显示,“新概念作文大赛颁奖大会”的合影当中,有12个学生模样的人手捧证书。在此照片中,没有韩寒的身影。颁奖大会是28日下午3点在青松城大酒店举行的。如果韩寒是颁奖大会前两个小时补考完成的,他有时间参加颁奖大会并且应当出现在照片中。




  在《第一届新概论作文大赛评奖揭晓》一文中,提到公证处监督了评定出三道复赛命题的过程。没有提到评委的评奖过程中有公证处的监督。整篇文章中,也没有提到后来被传奇为神话般(又各执一词,相互矛盾)的韩寒补考“七步成诗”。文中提到“上海地区有三名考生无故缺考被取消评奖资格”,这三人中如果包括韩寒,那么韩寒不可能获得一等奖,如果不包括韩寒,那么,韩寒补考既不合规,考试的公正性也完全没有外人参与监督保证。




  迟至1999年的第8期,韩寒的文章才被选登,登出来的文章不是广为流传的《杯中窥人》,而是《求医》。这印证了叶兆言的说法,获奖作品是看征文,复赛只是为了甄别捉刀作弊的现象。然而,《萌芽》杂志显然是利用了这一点,通过绕过公开的复赛,在莫须有的“七步成诗”的《杯中窥人》的谎言之下,把他们谋划“反应试教育的模板典型”的韩寒暗渡陈仓了。请注意,这时《三重门》的出版早已经在运作当中了。




  1999年的第9期,第二届作文大赛的征文启事登出。





  至此,我们梳理一下从《萌芽》杂志自己发布的文章中发现疑点和矛盾:
  1、在《第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评奖揭晓》一文(发表于1999年第5期)中,说评委是3月27日连夜开会评出获奖名单。而后来出自《萌芽》工作人员的说法,却成了3月28日上午开会评奖。李其纲《对新概念作文赛的N个问号及N个回答》文章中也持28日开会的说法。所以,至少在评奖时间上,萌芽在自打嘴巴。
  2、《第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评奖揭晓》一文中提到“上海地区有三名考生无故缺考被取消评奖资格”,那么,这三人都是谁?包括韩赛缺考吗?组委会有没有给三人都打电话核实缺赛原因?评委们是独爱韩寒吗?他们知道上海有三人缺席复赛吗?叶兆言在《也算多余的话》里说他对韩寒的初赛文章印象并不深刻,他提议韩寒补考是附和大七嘴八舌的结果,那么为什么没有七嘴八舌三个人,而只议论韩寒一个人?要知道,三个人都有资格进入复赛,也就是他们的初赛文章水平足够进入复赛。难道是除了韩寒,其他人都拒绝补考吗?
  3、韩寒“通过补考”获得了一等奖,为什么他没有出现在颁奖的合影中?他的初赛文章不是令所有评委击节赞叹吗?他复赛“七步成诗”不是在后来被演绎成天才传奇吗?评委们都知道韩寒的得一等奖吗?当天颁奖,有把韩寒的一等奖证书颁给他吗?韩寒的名字出现在名单最后,并且,是诡异地出现在C组中,为什么?莫非,韩寒只是被《萌芽》杂志“排版获奖”的吗?
  4、刊登于《首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作品选·B卷》第407页的《<杯中窥人>点评》,点评人是李其纲。而刊登于《萌芽》杂志的获奖文章选登的都是初赛作品,而且,点评人都是非萌芽的工作人员。为什么有这样的差异?李其纲在《对新概念作文赛的N个问号及N个回答》一文中,承认“复赛作品仅仅起一个鉴别真伪的作用,即考量初赛作品是不是出自参赛者本人之手”,为什么在《首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作品选·B卷》中收录《杯中窥人》?为什么在之后对韩寒的宣传中都称《杯中窥人》是获奖文章?有没有编造和炒作在里面?



  【结语】事实已经越来越清楚,韩寒不仅初赛作弊,他的补赛和获奖都是彻头彻尾的骗局。尽管韩寒父亲韩仁均与《萌芽》杂志相关人员至今否认相互认识,但事实证据已经足够清楚,他们联手策划了韩寒的“高一入学,扮演叛逆应试教育的文学天才——通过作弊颁一等奖给韩寒——以韩寒的名义出版《三重门》——《三重门》与《萌芽》新概念大赛互动炒作”的路线图。在被商业包装和政治期许的“工具韩寒”之前,我们发现的竟然是一个“骗局韩寒”。它超越了“骗子韩寒”,因为这是多个无耻文人联手操作的中国文化史上最大的骗局。中国文人的道德沦丧竟然在13年前就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
  至此,“人造”和“代笔”都显得非常“良知尚存”了,因为人们最初的判断的想象力,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达到如此的无耻和疯狂。
  《萌芽》属上海作协,这样一场影响巨大的文化骗局严重伤害了上海作家的形象,甚至,这场骗局也将伤害中国的国家形象。在此,正式吁请上海作家协会给予回应,也吁请上海市政府相关部门注意公众的强烈质疑,对《萌芽》第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进行调查,查清事实,对公众关切一个负责任的满意答复!

               倍魄
              2012/3/28
作者: benfenren1    时间: 2012-3-28 18:49

有意思吗?
作者: wc20000    时间: 2012-3-28 19:16

我操你妈的 要不你也组个团写几本像样的书出来。。。。 倒逼叨叨逼到的
作者: sk_chan    时间: 2012-3-28 20:49

上面这两个韩粉要去跳楼了。速来围观
作者: wxj885    时间: 2012-3-28 21:25

佩服这位倍魄的精力,但用错地方了
作者: badbadbad    时间: 2012-3-28 22:05

按照方舟子的逻辑,现在已经有几百个“铁证”了,可谓“铁证如山”,但就是不去告韩寒。


有意思么?
作者: laoduan6608    时间: 2012-3-28 22:26

读者要的是作品还是作者,团队写的又怎样?我们受到的欺骗还少么,再受点无伤害的骗又能怎样?方就是政府派出的打手,一些猪头居然被人卖了还帮数钱!
作者: nkpoper    时间: 2012-3-28 23:05

引用:
原帖由 badbadbad 于 2012-3-28 22:05 发表
按照方舟子的逻辑,现在已经有几百个“铁证”了,可谓“铁证如山”,但就是不去告韩寒。


有意思么?
哪能什么事都上法院?汗。
我要是说你这几句话说错了,我还得去法院告你才行,不告你,就是我不对?
倒是说方舟子诽谤的人,需要上法庭告方舟子。毕竟诽谤是个罪名,正好打官司。可是,见得他们告了么?
作者: tiercel-2008    时间: 2012-3-29 13:33

必须支持方,

打倒H2,必须地。。
作者: fagj    时间: 2012-3-29 15:54

支持,骗的了一时,骗不了一世。
作者: badbadbad    时间: 2012-3-29 16:03

引用:
原帖由 nkpoper 于 2012-3-28 23:05 发表

哪能什么事都上法院?汗。
我要是说你这几句话说错了,我还得去法院告你才行,不告你,就是我不对?
倒是说方舟子诽谤的人,需要上法庭告方舟子。毕竟诽谤是个罪名,正好打官司。可是,见得他们告了么?
那就在网上吵架呗,谁还没个缺点了,找茬谁不会呢,在中国,唯物辩证法学得好的人远比形式逻辑学得好的人多得多,那就开吵,相互揭短,拉人助阵,短打结合长篇,看谁最后一个留言谁“获胜”——问题是:这样有意思么。

早说了,谁举报,谁举证。没证据,就算有怀疑也不要去中伤一个人,偷偷研究会不会?有把握才说话会不会?

学善,别作恶。

作者: badbadbad    时间: 2012-3-29 16:06

大家去方舟子的围脖看看,自己判断一下,有没有恶意,存在多少恶意,那个人现在是不是已经疯了?
作者: victoruss80    时间: 2012-3-29 17:04

“第5期刊登的一等奖名单上面的照片显示,“新概念作文大赛颁奖大会”的合影当中,有12个学生模样的人手捧证书。在此照片中,没有韩寒的身影。颁奖大会是28日下午3点在青松城大酒店举行的。如果韩寒是颁奖大会前两个小时补考完成的,他有时间参加颁奖大会并且应当出现在照片中。”
-   要是参加了,你又会说:刚刚补考完就得奖?骗局!

“难道是除了韩寒,其他人都拒绝补考吗?” -  所以请先访问一下另外两个人。

“ 刊登在1999年第1期的征文启事上,明确说明分到C组的参赛者是“除中学生以外 30岁以下的青年人”,” -  韩寒补考得奖时,正考的奖已经评出来了,放c组是正好呀。也可能c组评不出另外的获奖文章,烦请详细调查先。

“李其纲在《对新概念作文赛的N个问号及N个回答》一文中,承认“复赛作品仅仅起一个鉴别真伪的作用,即考量初赛作品是不是出自参赛者本人之手”,为什么在《首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作品选·B卷》中收录《杯中窥人》?为什么在之后对韩寒的宣传中都称《杯中窥人》是获奖文章?有没有编造和炒作在里面?”B卷也是卷,B比A更好,就评论B啦。有疑点请调查,没人拦着你吧?

结论:被迫这个网名起得好,收了方舟子的基金的钱,发一篇吧。还专门到唐山办借书证,原来以前不看书,只在网上打假来着。
作者: lonely516    时间: 2012-3-29 23:16

很搞笑,感觉跟文革清算一样,不管你以前有没有这事,只要你拿不出证据证明你没这事,那你就是有。太可乐了!

文革中有多少人被这么给清算打倒了,呵呵,天朝V5,大招百试不爽,一个雷锋都快用了几十年了,都教育几代人了,中国这么大,这么多年竟然出不了一个盖过雷锋了,不觉得可耻么?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这么多古人,竟然没有一个盖得过雷锋的,不可悲么?唉......天朝这是拿雷锋丢人呢还是拿雷锋愚人呢?
作者: nkpoper    时间: 2012-3-30 14:30     标题: 回复 12# badbadbad 的帖子

有两条你没想明白:
第一、证据是分层次的。
第二、有争议也不一定要“举报”。

第一、最简单说,刑事法庭的证据要求绝对可靠(99%以上),民事法庭讲证据的较量(51%以上)。不能一概而论。如果没有打官司,只是行使言论自由,就更无须严格的证据。很多人显然是拿民事法庭都不曾要求的证据的严格程度,来要求一般言论的可信程度。这怎么行?
第二、这个不用解释吧。无论哪国哪朝哪代,也没有说有争议就一定要举报的道理。
作者: 黄色潜水艇    时间: 2012-3-30 14:46

一篇烂文章这么多人关注,那就像韩寒的一泡屎,韩寒自己看见都恶心,还有这么多人质疑那不是他拉的。
作者: nannv    时间: 2012-3-30 18:17

真的是好扯淡啊!!!




欢迎光临 ::电驴基地:: (https://cmule.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