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草色烟光祭林彪
[打印本页]
作者:
菜鸟搬家
时间:
2011-9-28 00:35
标题:
草色烟光祭林彪
北京观察 | 2011.09.25
1 / 2向前
Großansicht des Bildes mit der Bildunterschrift: 九一三遇难者之墓四十年前的“九一三事件”依然留下了太多的问号没有得到解答,而林彪的女婿张清林在苦难沉浮四十载后终于完成了一个心愿:前往林彪坠机地点祭拜。他的下一个愿望是:把林彪等人的遗骨带回中国安葬。
这是一块广阔而又平坦的盆地中央,草深一米,扎进土地一尺的繁茂根须抓牢了厚土,使地面变得非常坚硬,应该是飞机迫降的理想地带。环盆地四周皆山丘,只有东北面有一道缺口,四十年前的9.13之夜,中国副统帅林彪的座机从北掉头往南飞时,恰恰穿过了这个山口,飞机夜行看到的只是一片黑,着陆灯照不到山丘,没有撞山就是个奇迹。
因为发动机空中起火,三叉戟只能迫降。原空军副参谋长兼34师党委书记胡萍长子胡耀萍说,以他对驾驶员潘景寅的了解,如果是白天,技术不会有问题。但是晚上,姿势差一点都不行,迫降的成功率几乎没有,尤其三叉戟,油箱就在机翼上。林彪的座机正是一个机翼插进土里,碎成9大块。
今年9月12日正值中秋节,一行7个中国男人来到这里凭吊,他们中的5人都已经年过花甲,他们之间也简称"黄吴叶李邱",其中"叶",是林豆豆的丈夫张清林。
四十年,天天都想来
林豆豆至今未能取得护照。她对张清林说:"你自己定。"张清林就决定了。他说:"四十年,天天都想来。"
中蒙之间至今还没有旅游签证,为了万无一失,几个在蒙古做生意的空军子弟,竟然能够找到蒙古总统的顾问帮忙。这位蒙古高官非常理解和支持,认为是人之常情,他以私人身份向驻华使馆打了招呼,商务签证就顺利拿到了。9日,张清林四人先行飞到到乌兰巴托,10日第二批也赶到,在当地经商的中国军人后代负责全程安排。蒙古人并不知道来者身份,但是都愿意帮忙,原外交部部长的儿子自愿充当司机,另一位私人电视台的总编辑也充当他们的录像师。11日三辆车的车队,驱车东南行,3个多小时,行程300公里,到了令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小城温都尔汗,这是肯特省的首府。
第二天,前外交部长的儿子送他们去256三叉戟失事地点,蒙古的公路都不太好走,到了才知道这里不属于温都尔汗,也没有黄沙,与中国人听了四十年的情况并不一样。此地名叫贝尔赫,在温都尔汗东北80公里,至今荒芜人烟,地下埋藏着萤石矿。因为地域辽阔,一般人若没有经纬度定位,很难找到。没想到至今草棵里还能找到中国瓷器的小碎片,证明此地曾经是三叉戟食品柜的散落地,失事地点准确无误,由此可见一斑。
外交部长的儿子对此地地形熟悉,因为多次带中国人来过。他又带领"黄吴叶李邱"等去了两公里之外的墓地。墓地地处向阳坡面,是当年中国使馆人员选择的,是一座九人合葬的椭圆形坟包,宽三米,长五米,用拳头大的石块垒成,贝尔赫盆地只有土壤,找不到石块,取这些石头要驱车一个小时才能找到石山,据悉当年是用汽车专门拉来的。
面南还立着一块高一米,宽半米的青色石碑,上刻"九一三遇难者之墓--二00八年九月十三日缅怀者敬立"。
张清林原来准备也要立一块石碑,但是听说这里要开矿,陵墓要迁移,就暂时放弃。
蒙古天高风劲,墓地周围到处可见刮倒的祭瓶,和干枯的花篮。张清林还捡到一条被风刮断的挽带,上写"林彪元帅"。
"人不见,草连空。"随同林彪一起遇难者的孤坟掩映在黄草碧天之间,寄托着多少四野老战士和后代们的哀思。
私人领主想见林豆豆
苏联解体之后,蒙古也迅速实现私有化。12日上午,张清林还会见了贝尔赫的私人领主。张清林十分关心迁坟和坟墓的保护问题。而领主表示想修一座《林彪元帅纪念馆》或博物馆,还想修一座全景式的电影院,放映林彪的生平电影。他恳切地提出,想见林豆豆,希望她提供林彪元帅的文物资料。
张清林对蒙古领主的个人愿望表示尊重,但是对领主的要求却难以回答。因为9.13之后,林豆豆和他实际是穿着一身军装从毛家湾一号被扫地出门,不要说林家诸多的私人物品,就是张清林留在广州军区124师罗浮山野战医院的私人物品和存折,至今也没有归还。林豆豆至今连父亲和全家人的一张私人照片都拿不出来,遑论文物!
林豆豆和张清林1971年10月4日被8341部队从北戴河押到玉泉山,接受毛泽东机要秘书谢静宜单人独线审查,到72年8月。8月26日晚上,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第一次与他们谈话,态度极为严厉,宣布林豆豆回空军报,张清林回总后卫生部接触群众,并交给总政治部主任李德生管理,李推脱要出国,周恩来说:"那我来管。"林豆豆实际是回到空军报接受批斗。张清林在总后情况略好。因为豆豆到战士食堂吃饭经常被围观,当时还允许张清林花5元钱买了个旧煤油炉,用自行车轴承改装一下,给豆豆做饭。这个期间林豆豆对空军报的批斗有文必录。涉及到大量毛家湾的内情,有关毛泽东、林彪、江青、叶群的政治关系,私人恩怨,一五一十,驳斥污蔑,不做任何回避,记录了六七大本。张清林也写了20多万字。
1974年元旦前,专案组请他俩吃饭,席间灌酒,他们没醉,专案组到醉了,透露要将他们分开,批判要升级了。他们回到空军报驻地,立刻将所有文字、笔记付之一炬。元月2日,他们就被分开了。批林批孔运动就要开始了。此后林豆豆九死一生,自杀过,煤气中毒过,敌敌畏、农药多次引发全身和内脏过敏,若不是有张清林这个高明的军医苦难相随,几次都要追父母、弟弟而去了。
随着岁月的流逝,记忆的衰退,豆豆、清林记录的诸多史料也随风而扬,难以再找回来了,不能不说是文革史料的重大损失。
9月12日,中秋之夜,因为贝尔赫没有住宿之地,张清林一行又回到温都尔汗,在市内饭馆,要了煮面条,配着带来的饮料、面包就餐。同一家饭馆里,还有一行从北京开车来的人。其中有人认出李冰天,李不承认,对方称:"我们还一起吃过饭嘛。"他们原来是四野军人的后代,也是来祭奠林彪元帅的。他们因为不认识路,提出明天同行 。
温都尔汗的私人旅店,晚上八点才来电,无法洗澡,为了不影响同屋休息,张清林躲在卫生间为明天的正式祭奠仪式写下祭文。
1 / 2向前
作者:
菜鸟搬家
时间:
2011-9-28 00:36
标题:
草色烟光祭林彪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9月13日,是祭奠之日。上午,他们在坟茔前安放好从乌兰巴托买的两个鲜花圈。右边一个用红、黄两圈盛开的玫瑰,环绕一大丛洁白的百合,挽联是"亲爱的爸爸妈妈永垂不朽!""女儿豆豆女婿清林敬挽!"左边一个是两圈白玫瑰围绕着一丛黄玫瑰,中心点缀着小红心的水仙花。挽联是"我们永远怀念林彪元帅夫妇!""黄春光、邱路光、吴新潮、李冰天、李xx、李xx敬挽!"后者是一对双胞胎空军子弟。花圈中间摆放着从北京带来的月饼、苹果、点心和花生四个供盘。张清林跪在坟前,泣泪而语:"爸爸,妈妈,我们来看你们了!"大家都明白,"我们"包括正北望关山的林豆豆。张清林连磕三个头,打开一瓶茅台,撒到坟前埋葬林彪的贝尔赫草原的土地上,余下半瓶祭在果品盘的中央。
张清林起身,开始读他的祭文:"林叶无技向北风,青天垂云吊英灵。狡兔余孽换面在,空嗟毛堂自藏弓。"他以四句诗开头,饱和着亲情,一吐淤积胸中四十年的块垒:
敬爱的爸爸、妈妈:今天,是你们蒙受震惊世界、惊醒人们顿悟的千古奇冤,而魂栖异国他乡的四十周年忌日,我们和因'文革'迫害摧残所致一身伤病而不能亲自前来祀孝的豆豆以及老一代军人的子弟,在你们墓前祭拜,以倾诉9.13 后生死两茫茫,无处话凄凉的思念与遗恨。
爸爸,您奉献一生,清正一生,一生无所欲。从50年代起,三翻五次地叩头求免任职,都未被允。早在1970年庐山会议前,您面谏毛泽东结束'文革',发展经济,抵制张春桥作为下一代接班人掌权,并提出先解放副总理、军级以上一批党和国家领导干部。为此,您不顾个人名利权位与安危,庐山会议后,坚持原则,不仅自已拒不作屡被要求的任何检讨,而且说反'文革'派者都不要检讨,叫大家都推到您身上;还说垮台就垮台!省得再辞职!由此招来阴谋陷害以至杀身之祸。
爸爸妈妈:我们一定铭记爸爸关于'要宽容,要和为贵,不要冤冤相报'语重心长的教诲。我们坚信,在祖国全面改革开放、民主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形势下,一定会使你们沉冤昭雪,魂归故里。
爸爸妈妈,你们安息吧,网上多清酒,杯杯祭到明;你们安息吧,网上多鲜花,从春夏祭到秋冬;你们安息吧,网上多诗词,从南北祭到西东。
你们安息吧!"
张清林边读边泣。心同此情,情同此理,一行七尺男儿,同声悲泣。李冰天竟然哭得蹲在地上嚎啕不已。
明年夏天我要奉护九具遗骨回家
"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贝尔赫距万里长城又何止千里之遥。一到温都尔汗,张清林一行就换上棉衣。临别的那天,听说天要下雪,但是没有等到。
四十年前的9.12之夜,张清林一脚踹倒一个8341的人,夺下手枪,向96号(林彪驻地)奔驰下山的红旗轿车连续开枪,阻止不成,就提着这把手枪,一直守在林豆豆身边,保护她的安全。他们在北戴河56号楼前亲眼看着三叉戟向南飞去,不到半个小时又折回,在山海关上空盘旋,因为机场关闭,不得不向北飞走。航迹线就像在北戴河上空划了一个大问号。
当时豆豆问清林:"你每次猜的都准,你这次猜会怎样飞?"清林:"没有明确目的。"豆豆:"飞机会怎样?"清林:"会掉下来。"豆豆:"要掉下来,就好了。他就解脱了,再也不痛苦了。"
后来听到飞机坠毁了,林豆豆立刻提出要黑匣子,她坚信:"只要林彪是清醒的,黑匣子哪怕只录下他的一句话,也会证明他不是叛逃。"
四十年后,接受我采访的张清林对我说:"明年夏天,我要把遗骨接回家,九具都接回来。"张清林现在还担任北京明正司法鉴定中心副主任,他有把握,根据DNA鉴定出每具遗骨。
"那头骨呢?"我问。
"我要给中央写信,要求俄罗斯归还林彪、叶群的头骨,这是我们家的私事。"
勇哉!张清林。
今年9月17日,张清林回到北京只有两天,给他们此行凭吊帮过忙的蒙古总统顾问,突发脑溢血去世,不过四十几岁,这是令张清林这个勇敢的男人又一感到颇为遗憾的事情。
作者:高瑜
责编:石涛
作者简介:高瑜,中国独立记者,专栏作家。原在中新社工作,后担任《经济学周报》副总编。因参加八九民主运动,两次系狱。作品广有影响。
作者:
菜鸟搬家
时间:
2011-9-28 00:48
标题:
“九一三”事件和我 高 瑜
“九一三”事件和我
高 瑜
四十年前的今天,一架中国军用飞机在蒙古坠毁,机上人员全部罹难。其中包括当时中国权力中心仅次于毛泽东的第二号人物林彪元帅及其家人。对于林彪事件,目前仍有许多谜团未被揭开。那么,记者高瑜所经历的“九·一三”又是怎样的呢?
1970年,我也进入了“氓之蚩蚩,抱布贸丝,非来贸丝,来即我谋。”的人生阶段。所幸“来即我谋”者,绝非轻薄如氓一样的小骗子,而是以忠诚为荣誉的共和国军人。
那天我家突然来了一屋子空军,除了我大学同学的一个亲戚,空军总院放射科副主任林金赫,其他人我都不认识。刚落座,老林就说:“小赵同志忠于毛主席,对革命战友有很深的阶级感情。”这个介绍用在满屋子的军人身上,大概都合适。他们都笑盈盈地盯着我,我逐一分辨,只见一个比一个老,终于辨出一个最年轻的,我想,就是他了。后来我才知道,来者中,还有一个老赵,是他的二哥,其他人都是空军总院的,从副院长,到高干科主任。这样做“良媒”,如同开来一架轰炸机,此举只应空军有吧。
直到41年之后,写这篇文章,我才问他:“空政派你到总院做什么?”“管理文化大革命,了解到问题,向院长提出建议。”从这里开头,你们想,九一三离我还远吗?
王府井打着灯笼去照共军
第二天,他竟然一个人来了,他和我妈妈坐在沙发上,我坐在对面,正像他后来说的,“一眨眼就没了。”我觉得没什么话说,起身就回我的房间了。但他还是继续来,一个星期来了九趟。给他不断帮忙的当然是老林他们,没想到还有我中学同学朱丽南。
丽南是陆军,从四医大毕业之后分配到北京军区,没进医院,被派到东城副食支左,一个女医生天天站在东单菜市场卖肉。她爸爸是首任民航局局长,空军中将,1964年就病逝了,文革一开始,也被打成“贺龙分子”,民航竟然把她妈妈抓进秦城,代替他爸爸坐牢。唯一的妹妹也到江西插队了,家里一扫一把老鼠屎,她就把我家当成他家,每星期都来过星期天。她评价小赵,是“打着灯笼也难找”,我不信。她说:“你去看看部队的人。”我们就约定下一个星期天到王府井去看共军。丽南家文革开始就搬进帅府园总参的“寡妇楼”,我俩就站在帅府园西口,在王府井川流不息的人群中挑着看共军,越看越没劲,尤其是让老婆抱着孩子的的小军官们。共军有严明军纪,不准穿着军装抱孩子。
我开始接纳他,他也提醒我:“你和丽南说话声音怎么那么高呀!”一个星期天晚上我们一起看新闻联播,吴法宪出来了,我和丽南被逗得哈哈大笑,他还是用他不高的声音说:“你看吴司令员多么亲切,群众看见他都不自觉地笑了。”他这样一说,我们俩笑得更厉害了,我真是领略空军是多么讲政治了。
婚礼日期也突出政治
我们的婚礼选择在1971年6月9日。四年前这一天,林彪。周恩来观看了共军大三军的文艺演出,这场演出,5月13日曾经被军内造反派冲垮过一次,他们因此得名“冲派”。他们要揪出三大总部、各大兵种的当权派,扬言不能让“臭老保”得逞。6月9 日就成为大三军的重要纪念日。
6月9日那天,空军总院的眼科主任李大姐,代表“婆家”来接我,我妈妈从来回避热闹场面,弟弟远在广空当兵,丽南我也没通知,因为和空军人多势众比起来,不成比例,我索性一个人上了车。
机关在空军学院给我们分配了一套两居室的单元房,我们就在大礼堂旁边的一个大会议室举行婚礼,几百人挤得满满的。除了空军总院的媒人们,还有空政、空司来了很多人,空军党办还来了两位副主任,周宇驰和于新野。第二天一早,于新野又单独到我们的新房来祝贺,送了两个哈密瓜,比北京买的甜得多。
很多年之后,小赵已经变成老赵了才告诉我,于新野原来是最忠于毛主席的,他7、8岁就是上海地下党的小交通员,填档案都没法写,只好写12岁参加革命。主要因为他在空政文工团的女朋友进了中南海,回来之后向他哭诉,他恨之入骨,才180度改变了对老毛的态度。
9.13之后才写情书
9.13之后,我在婚礼上见过的人,几乎全军覆没。他们都是第一批就被关押,很多人被投进秦城监狱。
1971 年的严冬,我收到一封没有地址的来信,打开后抬头竟然是“亲爱的妻子”,我一时茫然不知道这是写给谁的,是在称呼谁?再看下去,我恍然明白这是写给我的,是我日夜期盼的来信。我新婚的丈夫在空军大院被关了几个月之后,又被转移到别处,仍旧在接受审查。他告诉我如果有偶然的机会,他会把这封信扔到路上,不知道哪个好心人能捡到,或许能帮他寄出,或许能让我收到。1972年春天,我进北京妇产医院生产之前,我给他写了一封回信,也不知寄到哪里,就寄到空军政治部林彪事件审查组,告诉他我会一个人把孩子生下来,相信他会回到我身边。还为他写了四句诗,诗句已经忘了,只记得诗的意境是无论四季中的哪一天,我都在等着他,等待他此时此刻能回到家中。这竟然是我们唯一写过的两封情书。过去都是电话代劳。
经历了9.13的军人绝不会赞成六四
1972 年冬天的一个下午,我听见敲门声,抱着八个半月的儿子去开门,打开大门一看,他的目光和最初来我家时一样,充满着炽热和欣喜,他说:“解决完了,我回来了。”空军学习班给他做的结论是“党籍、工作一切恢复正常。”谁知道新一轮整肃又开始了,对立面要解决的事情还早着呢。新的空军司令是文革初期因为作风粗暴被打倒的副司令张廷发,此公院子里的苹果树上结几个苹果都要数,对涉及9.13事件的人,报复心极强。1978年,空政把我丈夫分配到陕西武功飞行师,临行前,对他的党籍又做了重新处理,白纸黑字荒诞无稽得匪夷所思:“因为1970年批准你入党的空军政治部直属机关党支部是黑党支部,因此批准无效,建议你重新申请入党。”他告诉我之后,我说:“那八年的党费怎么办?现在的红支部应该把黑党费退给你。”党费没要回来,他介绍入党的人依然是黑支部批准的合法党员。我告诉他:“武功绝不去,脱军装吧。”1978年,我6岁的儿子刚上小学一年级,他的班主任对我说:“我们学校的老师都说赵萌的妈妈真好,不和他爸爸离婚。”那年月,没有西服,也没有夹克衫,摘了领章、帽徽,穿身旧军装就像换了一个人。从 1971年结婚到1978年,正七年,现在流行“七年之痒”,有人问过我,你们的七年怎么过来的,我说:“打过来的,不过不是内战,一致对外了。”9.13之后,我立志绝不写入党申请书,谁动员也没用。9.13对他的影响当然比我大,六四开枪之后,人民日报和全国报纸点我的名,竟然无中生有说我是“鲍彤所控体改所成员。”他竟然敢在院子里读报纸,让邻居们抢走满院子传。89年6月30日,陈希同向人大汇报北京市平息动乱暴乱经过,报告中竟然把我1988年的一篇采访定为“动乱暴乱政治纲领”,他竟然不知道我写过这么一篇文章。回家找出来看完之后,又到院子里说:“我老婆说的有什么错?她说的都对!”以上都是我6月3日被绑架到平谷县,专案组不时向我透露的,并且评价:“你们老赵也挺敢讲话。”我心想,你们盯他有什么用?经历了9.13的军人,绝不会赞同六四屠杀。
(原载德国之声中文网《北京观察》栏目,网址:
http://www.dw-world.de/dw/0
,,30124,00.html)
作者:
lizhe5211
时间:
2011-9-28 12:54
一代名将,戎马一生,战功赫赫,生于乱世,死于乱世,最后落得这个下场,历史是有人民写的,相信所有加在林彪身上的罪名都会被证明是莫须有的
作者:
simonliu751
时间:
2011-9-28 13:00
标题:
回复 5# lizhe5211 的帖子
他也不过是毛腊肉的一条狗而已,把毛捧上天,林也是有一把力的。最后自己的下场也不冤。
作者:
gjggjg213
时间:
2011-9-28 13:02
此情此景,令人悲悯!林彪,一个响亮的名字,不会被历史湮没!
作者:
Yhard
时间:
2011-9-28 14:03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到底经历了什么才能让人到老也不肯做人呢?唉
作者:
爱慕屁三
时间:
2011-9-28 15:44
这是一个谜
作者:
niuguan
时间:
2011-9-29 07:06
三叉戟飞机起飞后, 为啥关闭国内所有机场?
作者:
ztzzc
时间:
2011-9-29 07:47
林彪啊 纯粹是被老毛给玩了
作者:
xp1999
时间:
2011-9-29 07:51
中共的将军元帅打内战都行。
作者:
w-o
时间:
2011-9-29 09:26
天才的军事家,中华名将
作者:
大米的宝宝
时间:
2011-9-29 16:50
好象没写完啊,真相到底是什么?
作者:
ouou8620
时间:
2011-9-29 20:16
其实林彪是反文革.反四人帮、反毛滴
欢迎光临 ::电驴基地:: (https://cmule.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