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安安。。这个让人心疼的女孩子分享到:
[打印本页]
作者:
QINGFENGJIAN
时间:
2011-6-17 03:34
标题:
安安。。这个让人心疼的女孩子分享到:
安安,金钗之年的她遭遇了最残忍的伤害,遭遇不幸的她仍然顽强地从死神手上挣扎着逃了出来。从她入院的那天起,安安就牵动着千千万万爱心人士的心。6月6日,本报记者抵达桑植,用镜头记录下了孩子和这个不幸家庭的种种遭遇。现在,安安已顺利转院到株洲接受治疗
桑植县打鼓泉乡黄家湾村,安安一家是这里最贫穷的家庭,没有了妈妈,这个不完整的家庭又连连遭遇不幸,可慈祥的老人带着孩子并没有放弃对生活的希望。
这就是安安每天生活的家,爷爷,奶奶坐在堂屋里,家徒四壁,老人想招待记者,也只有搬出所有的凳子椅子喊记者坐。家里并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很多时候老人都不穿鞋子,即使是天冷的时
4楼
犯罪嫌疑人周高升的父亲拿着儿子的照片,直到现在他也不相信是自己儿子干的。周高升患有智障,又是聋哑人,从小在村子里面备受白眼。案发之后,警方在犯罪嫌疑人家中将其抓获。
这个桥洞就是奶奶发现安安的地方,安安被歹徒用碎石埋藏在这里后逃离。带着记者再回现场,安安的妹妹举着衣服说:这个衣服上都是姐姐的血。
收到了很多汇款,安安又可以放心治疗了。由于病情稳定了一些,安安在本报的帮助下决定转院到株洲以便更好地治疗。劳作空隙的安安爷爷坐在小村公路旁,望着远山,不能陪着一起去的爷爷又开始担心安安了。
桑植县打鼓泉乡黄家湾村的乡村公路上,安安的二个妹妹一路奔跑着。安安出事后,妹妹就背上了篓子,代替姐姐做事情。初夏的深山,一片翠绿,除开偏僻和贫穷,这里真是个美丽的地方,看着孩子的小小身影,真希望她们永远这样开心的奔跑,就这样奔向前方的幸福。
6月14日,送安安的车达到株洲。在株洲市331医院爱尔眼科的病房里,来看安安的8岁的陈璟妍给安安写了一张小卡片,希望安安早日康复。真希望,这个坚强得让人心疼的孩子能早点康复,能和大家一样唱歌、跳舞,还能拥有属于自己的五颜六色的花园。
6月6日,张家界桑植县中医院,浑身是伤的安安(化名)躺在病床上。这是记者第一次见到安安,那么懂事,瘦小的她安静地呆着,虽然伤口很痛,还是强忍着,她不想让爷爷伤心。5月24日下午,安安独自上山去采摘野蒿时,遭歹徒性侵害,并用树枝刺进下体,全身多处受伤,一只眼睛失明。
歹徒在行完凶后,拖拽着奄奄一息的安安从乱石沟里沿沟而下40多米。现在安安的手上,指甲里都残留着大量的血诟和泥巴。
只有两个字讲,那是“心痛”。。。。在安安的生活环境里,给她们讲解女孩子应该怎样保护自己显然是不实际的。。。但我们身边还有好多好多的女孩子。。。希望做妈妈的我们。。从小慢慢给孩子灌输一些“性保护”的知识非常必要。。请不要谈起这个话题来羞答答。。保护好我们的下一代不受外界的侵害与创伤。。这是我们做父母的责任,也是义务。。
以下是摘录:
由于深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以及整个社会普遍心态的制约,很多家长都无法正确坦然地面对和处理青少年的“性教育”问题。
面对成长中的孩子,几乎所有的家长都有不同程度的困惑:我该不该和孩子谈“性”?什么时候谈?怎么和他(她)谈?谈到什么程度?
●从小就应该告诉孩子性器官的保护知识,而且越早越好。
●随时关注孩子身体和心理的变化,并用孩子能够理解的方式及时和孩子交流、沟通,告诉孩子在他们的阶段所应该知道的最客观、最正确的性知识。
●性教育是一个过程,孩子需要学习,成人也需要。家长应多听专家的意见,化解自身“迷惑”,树立对“性”的正确认识,帮助孩子快乐健康地成长。
家长要改变对“性”的定位
把“性”放在一个神圣、圣洁的位置,谈起来就不会羞于启齿,同时要注意与孩子交流的技巧
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里,性是一个难登大雅之堂的话题,因此家长大多对孩子也“羞于启齿”。对此,广州心桥教育机构的培训导师、广东省药学院一附院心理科副主任医师皇甫丽认为:“我们应该摒弃这种错误的认识,要把‘性’放在一个神圣、圣洁的位置,这样,谈起来就不会羞于启齿了。另外,由于很多父母没有从上一代人那里得到正确客观的性知识,他们自己对‘性’都没有能够形成一个正确客观的认识,所以很容易就会回避这个问题。”
人民大学社会学教授,青少年性问题、性教育专家潘绥铭教授建议,家长自己没有把握的时候要敢于承认自己知识有限,并表示愿意请教有关专家或查询有关资料,然后再告诉孩子。
“不知道如何表达”也是家长避谈“性”的一个重要因素。皇甫丽认为,对孩子进行性教育,表达的方式与技巧非常重要,“如果不能让孩子得到一个正确的认识,就可能隐藏着一些后果”。她建议,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应采取不同的方法。“当孩子提出关于性的问题时,父母就应该抓住机会,把相关的知识客观正确地告诉孩子,消除孩子的疑惑,并给予正确的引导。”
“保护”意识应从小灌输
很多孩子出事了,还懵懵懂懂,弄不清怎么回事,因为没有相关的知识,不知道问题的严重性
在性教育过程中,性保护意识是最重要,最值得强调,并且是最应该引起家长关注的一个内容。
皇甫丽讲了一个案例:一个8岁的小男孩与一个5岁的小女孩一起玩,其中涉及到“性游戏”。晚上,小女孩的妈妈在给她洗澡的时候,发现女儿身体出现了异常,询问之下,得知是与小男孩一起玩耍的时候,小男孩用性器官接触了小女孩的**。小女孩的父母非常气愤,一气之下将对方告上法庭。小男孩的父母也非常尴尬,几番道歉。“其实,孩子完全只是好奇。只要两个孩子中的一个有自我保护的意识,这种事情就不会发生。”皇甫丽导师说,“上幼儿园的孩子应该知道自己身体的某些部位是不能让别人碰的,并且也不可以触碰别的孩子这些部位。这就是一种保护的意识。”
此外,在孩子身体发育阶段也要注意保护。女孩子出现初潮,男孩第一次遗精,甚至在此之前,家长就应该给予正确的指导,“首先应该告诉孩子这是他长大的一个表现,以消除孩子心理上的恐慌与不安。其次,要告诉孩子应该小心保护性器官,尤其是上体育课或者玩耍的时候,不要让其受到损伤。同时应该趁机灌输一些性知识。”
在少女人流率不断上升的今天,从小给孩子灌输“性保护”的知识显得尤为重要,“很多孩子出事了,还懵懵懂懂,弄不清怎么回事,因为没有相关的知识,不知道问题的严重性,所以才会缺乏保护意识。”皇甫丽说。
亲密的亲子关系很重要
性教育最好的方式是家长一对一地进行,把“性”当做正常的知识去讲解
“由于每个个体的不同情况,所以想要在性教育问题上做一个阶段性的划分,非常困难,而且不实用。”潘绥铭教授认为,对孩子进行性教育不能一刀切,家长一对一是最好的方式。
2011-6-16 23:15 回复
吃苹果的蜥蜴
89位粉丝
14楼
“良好的亲子关系有利于家长及时发现孩子成长中身体和心理上的变化,未雨绸缪,在某个特征出现之前告诉孩子。”皇甫丽表示,提前是最好的方式。潘绥铭教授强调应该把性教育当做一种义务教育,“超前”进行。
虽然无法对性教育进行阶段性划分,但是一些基本的技巧和原则却是非常有用的。对幼儿来说,性教育应该是简单明了的形象化的语言。比如,对于每个孩子都会问的出生来源问题,“家长可以用‘种子’和‘房子’这种孩子可以想象到的语言来描述,不仅满足幼儿阶段孩子的好奇心,而且可以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想象空间。如果辅以一些科普录像或是图解,就更好。”皇甫丽说,“孩子对性的疑问是性好奇,并没有加入更多性的色彩,家长对此的过分担忧,反而会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身体发育逐渐完善,对性的好奇度逐渐加深,这时性教育就要更详细。潘教授表示,现在信息社会资讯这么发达,孩子不从这里知道,也会从那里知道,既然拦不住,那么就用一种疏导的方式进行性知识的教育,不要遮遮掩掩。应该把“性”当做正常的知识去讲解,包括生理常识、避孕知识、性保护知识、与性相关的疾病知识等。
教你几招
亲密行为被孩子看见?
家长之间的亲密行为,电视节目上的热辣镜头常常会让孩子产生不同程度的好奇感,对于这些“儿童不宜”的行为,家长又应该怎样去解释呢?皇甫丽老师认为,如果让孩子看到了,不必大惊小怪,过于惊慌。应该告诉孩子这是正常的情感表达方式,是爱的表现,是非常美好的行为。但是,同时要清晰地告诉孩子,什么样的人之间可以有这样的行为,什么时候才可以有这样的行为。
孩子对异性产生兴趣?
当孩子告诉你喜欢某个小朋友的时候,千万不要大惊小怪,小孩子的“喜欢”都是非常简单的,并没有上升到“谈恋爱”的阶段。家长可以加以引导,询问“为什么”,这时孩子一般都能说出一些理由。家长可以加以分析,从中还可以了解到孩子更多的想法。家长可以说也很喜欢那个孩子,给孩子灌输一种广义的“爱”,让孩子觉得很正常,“原来爸爸妈妈也喜欢啊”。
孩子“出事”了怎么办?
如果孩子不小心出了问题,家长要牢记:保护孩子是第一原则。虽然家长会气愤、不解、心疼、难堪,百感交集,一时可能慌了手脚,但是务必保持冷静,最先为孩子考虑,一切事情都要围绕“保护孩子”的原则来进行。要安抚孩子的情绪,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爱,而不是责备;树立孩子的信心;告诉孩子正确的相关知识。只要做得好,由于孩子年龄小,很多后果和影响都是可以减到最小的。
欢迎光临 ::电驴基地:: (https://cmule.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