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79年《戴维营协议》签订后,埃及成为美国地缘政治战略版图的重要盟国,美国每年都向埃及提供近20亿美元的军事、经济援助。在美国政府的外援榜上,埃及仅次于以色列排名第二,也因此,美国可以在政治上直接对埃及施加影响。在小布什任内,政治学者赖斯成为国务卿。这位斯坦福大学政治学教授比较喜欢用理论来规范美国与世界其它国家的关系,“跨国关系-国内政治分析模式”一度走红。这一政治分析模式有两大主要特点:一是将国内结构分为“强国家-弱社会”的国家主导型和“弱国家-强社会”的社会主导型。在前一种结构中,西方势力会遇到抵抗,而在后一种结构中,公民社会比较容易发育。二是努力构建沟通行为体,意即:西方观念若要想在第三世界国家产生重大影响,就需要有作为中介的沟通行为体。西方国际关系学者将跨国公司、非政府组织,甚至移民都划入了可能的沟通行为体范畴,认为只要它们可以自由进入一国的内部政治经济体系,就可以使国内决策权威出现分散及被分享,从而产生重大影响。在这个理论构想下,美国希望通过各种NGO的活动,使埃及逐渐改变为弱国家-强社会模式。因此,民间组织有一定发展空间。 目前埃及共有各类非政府组织2万个左右,包括全国性非政府组织(NGOs registered at the Central Department)、地方性非政府组织(NGOs registered at the Governorates)、基金会(Foundations)、联合会(Federations),涉及经济、卫生、教育、文化、家庭、妇女、人道主义援助等多个领域。此外,一些重要组织,如全国人权委员会、全国妇女委员会等,虽然为半官方组织,但其活动范围广,影响大,与国际社会的对接比中国要好。各类行业工会较中国的官方色彩淡一些。尽管政府对外国NGO的注册管理非常严格,但并不像中国那样将外国NGO视之为西方势力的颠覆工具,其活动空间比在中国要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