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软件最大的乐趣,就是这个领域太刺激了,都是针尖对麦芒的战斗。原因也很简单,我站在桌面上我就可以影响你上桌面,影响你写BHO,影响你开机启动,都是红果果的利益。
本周,中国互联网软件史上影响力最大最具有观赏性和想象空间的战斗打响了。一个是市场覆盖率第一每天1.6亿上线同时在线人数峰值过亿的QQ,一个是市场覆盖率第二每天1.5亿上线同时在线人数峰值约等于上线数的360。
起因
QQ将QQ医生和QQ软件管理做了全体用户的强制升级,升级方式是静默安装,升级的时间是中秋节,与去年春节的操作手法如出一辙。此前,QQ2010SP2发布,将安全放在主界面显著位置,同时在安装结束后弹窗提示用户进行设置,并将QQ电脑管家作为其中关键一项。
毫无疑问,QQ认为电脑管家的产品成熟度已经到了可以大规模推广的时机了,这对360无疑是一个看起来生死攸关的信号。同时,QQ的操作方式虽在情理之中,却也有点意料之外。 跟360一贯作风一样,QQ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则要直抵最终效果。
从历史经验来看,一般竞争对手如此大规模的迅速覆盖,都会带来自身统计数据上的显著变化,尤其是开始一段时间,产品的升级带来大规模用户的使用,对于用你就不用我的功能,类似于漏洞修复、软件升级这种恐怕更容易带来直接的影响。
从360历来的做事风格上讲,这种影响应该是不能放任的,于是就有了360隐私保护器,战斗打响了。
直击命门
其实跟360系列产品直接竞争的是电脑管家,针对这个方面来打,恐怕经过金山一役QQ已早有防备,因此360这次就不再玩不兼容的游戏了,一出手就把准星对准了QQ客户端。
所谓要害,就是那个容易致死的地方,就是那个打上去就会充分发挥打击力的地方。头是人的要害,头发却不是,一棒子打在头上就能打死,一棒子扫过头发也就出一身冷汗。要打击对手,重要的就是要找准要害。
QQ产品矩阵纵横交错,但是阵中最核心的地方还是这个日覆盖量超过所有其他中文互联网产品的桌面软件,360决定这次就打它了。一旦这一点被动
摇,QQ在各条战线的作战力量一下子都会受到影响,各个业务线都很有可能陷入与不同领域强敌的苦战,成本会增加,盈收会减少,股价会下跌,军心会涣
散,QQ帝国的基业将有可能会受到重大影响。
不知道是早就想到了,还是临时想到的,反正360一出手就体现出有效地战略眼光。
出手仓促
对于360来说,这可能是一次遭遇战。因为我们可以观察到这样几个迹象:
第一,一个隐私保护器推出,只支持一款软件。这岂不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再Beta也不能这么Beta吧,可以想见这个产品还没有做好,或者说十分有可能是临时加班加点赶制出来的。
第二,也是一个重大失误,就是把notepad.exe改名成QQ.exe这件事。一下子让这个最有力的工具,变成了全国人民耻笑的对象,作为公检法你的公信力何在。显然,这个问题只要一款软件经过测试、论坛内测、灰度放量的过程就不会出现,但它是个战时产品,仓促难免。
第三,是一个细节。不知道哪个版本的隐私保护器,居然把“腾讯”写成了“腾迅”,产品经理还没来得及验收,就被拿出去PR了,看得出仓促,有点忙乱。
效果显著
在新浪微薄,现在搜索“360隐私保护器”能看到9705条微薄,在QQ微薄这个关键词被屏掉了,意料之中,但是搜“隐私保护器”还是能找到3317条结果,点到第二页往后就看不到了,可以想见即便是在QQ的平台上舆论对QQ也并不是很有利。
这个事件是从最早嗅出火药味道的业内从业者开始的,但是随着发截图送iphone4活动的展开,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普通用户参与到传播中来。
1万条微薄能够被多少人看到?
在传播的效果上,一张截图说明了全部的问题。你不用看几千字繁琐的评论,也不用看动脑筋思考谁是谁非。在我看来,对于“不明真相”的用户来说,效果远胜于腾讯科技的一个专题。
随着360安全卫士新版默认捆绑隐私保护,以及安装之后的默认弹出,只要360做全体用户的升级,很快整个中国网民就都知道这个截图的意义了。
QQ虽然在后来表现也很出色,但是每一场战役最后不是要看谁的阵势强大,谁的武器精良,而是要看歼敌多少虏敌多少。套用咱们的产品的一个核心词汇来
说,就是要看数据。虽然最终的效果,还要等到战役结束,还要观察各个层面的用户舆论数据,但是,请不要低估了这个半吊子产品的威力。
腾讯迎击
面对360这样一个策略出手,腾讯估计也是打遭遇战。你能料到他出手,你能料到他这样出手么。但是腾讯的应对还是让人感觉很有力量,不像金山那样一下子被掐死,没有反击之力。
360隐私保护器9月27日发布,QQ当天晚上就发表声明,声明提到QQ中的安全模块,这样在道理上就很简单地把截图中的问题给解释了。
28号,首先是发布了一个新版,具体解决了哪些潜在的把柄咱是不知道,不过在非常时期,最重要的就是这个了,360实际上没有真的抓到QQ把柄,你监控更多的软件就会发现其他软件也在干这种事儿,大不了是个行业自律,QQ只要不被抓到真的把柄,就没大事儿。
这一天,关于360和快播与色巴拉巴拉情网站之间的到关系被搞出来,这个就有点病急乱投医了。曾李青还是快播的投资人,既没有效果又伤了自己,这一招比较失败,或者说28号一天感觉QQ还是没有快速建立对策。
到了29号,腾讯终于缓过神来了。先是联合金山,接受CCTV采访,主要是澄清事实,证明360这个工具靠不住。继而QQ产品博客又动之以情的发布了一篇博文,争取民意。
最后腾讯科技的这个专题连夜上线,把360得罪过的厂商都拉来,整理了大量的档案资料,把360的历史兜了个底儿朝天。不得不感慨有个媒体平台真是好啊。
至此,QQ淡定的接受了360的一轮挑战。从民意上讲,360永远站在老百姓的形象更加坚定,QQ解释了截图的问题,还动用了央视这个最权威的媒
体,也没有受到什么实质性的影响。没有谁胜利了,也没有两败俱伤。如果说跟战前有什么不同,也就是老百姓可能会对QQ有点怀疑了,隐私问题被重视了,而
360恐怕要不好过了。
360的宿命
360的成功让人艳羡,在互联网客户端领域,安全软件当时几乎是最后一个具有先天良好基因又没有格局锁定的领域。安全的良好基因还在于他始终站在民
意这一边,他是互联网的公检法。同时,“互联网最后一个客户端”浏览器又恰好可以借助安全的概念迅速的建立霸主地位。基因如此之好,让人不知道咽了多少口
水。
凭借着丰富的产品经验,良好的产品感觉和设计能力,以及对用户体验的终极追求,再加上强悍的媒体能力以及强有力的产品推广,从360安全卫士,到360保险箱,从360浏览器,到360杀毒,过去的三年里360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在这个过程中,360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不管你是玉帝,还是阎王,360都具有亮剑精神,且战无不胜,逢坚必催。不但赢得了装机量,还赢得了民心,建立了强大的安全品牌。
不过在这个过程中, 360也累积太多仇恨的目光。腾讯科技的这个专题刚
好帮我们回顾了这一切:瑞星之战、金山之战、百度之战,门户之战,加上今天的腾讯之战,这是在台面之上轰轰烈烈的,还有敢怒不敢言的所有浏览器,所有开机
启动软件,所有“合作不积极”的软件,所有被屏蔽掉广告的网站。看起来,和很多生态环境一样,软件界也是弱肉强食,适者生存。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觉得互联网客户端软件应该是三足鼎力:QQ、360、金山联盟。QQ涉足各个领域是公敌,360是警察得罪所有人,剩下所有软件叫做被欺负的那一类,你不得不团结起来乞求活命。
我还注意到前阶段金山的确搞了个联盟,把几个日覆盖千万量级的软件都搞到一起开了个发布会。可惜这个联盟虽然是有心情,但是没有力量,不卸载有啥
用,就是个防御。后来软件金山把安全模块搞到傲游和搜狗浏览器里边,算是进一步的行动,可惜金山产品和品牌还都无法跟360竞争,友军借力甚少。
不过这次我们看到一些新动向。在打击360这一点上,QQ和其他厂商完完全全站在一起,不管QQ帝国将来如何,先联手干掉360再说,悲催啊,悲催。
在可以想见的未来,360接下来的每一次亮剑都可能会面对搜狗、傲游、金山、百度、腾讯的联合出手,或者是媒体层面的道义声援,或者是产品上的实际行动。360的上市之旅,也是群敌环顾,危机四伏。
这就是360的宿命,成也亮剑,败也亮剑,树敌太多,将很可能会成为360发展的重要羁绊。中国人历来习惯于隐忍,善于韬光养晦,很多人还喜欢暗中出手,像360这样高调的公司并不多。问题是将来要真的继续打下去,360真的有那么硬么?
拼创新拼体验
回头想一想这个事情,虽然仍然佩服360的亮剑精神和战斗能力,但是觉得360这么搞也不是办法。
第一,并没有抓到QQ切实的把柄。我相信QQ搞了这么多年,一定是发了不少用户机器数据回服务器,问题是到底是什么,还不知道,最好先弄清楚,掌握证据。扫描这个事儿不好使,找个借口轻松就给化解了。树了敌,还没有什么效果,就得不偿失了。
第二,电脑管家怎么样,最好看长期效果。刚一推量肯定很大,这时候用户往往是在试用,不是在使用。用户认不认,这需要一段时间。只要自信品牌用户认
可,产品体验服务做得好,就不怕用户转移,还可以在开机启动等环节进行控制。即便是QQ占领了蓝海市场,那也是在为360做用户教育。
第三,这个时间点应该是要逼自己进行新一轮创新的时候。360感觉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什么大的动作了,自从去年10月份杀毒推出以后,感觉一
直在常规发展,缺少令人惊艳的产品。牛B的厂商应该是领着对手走,不应该是跟着对手走。一个玩儿法被学走了,得有新的玩儿法出来,要不就被追上了。
第四,搞斗争容易耽误发展。不单是执行人员的投入,还有公司的主要精力的投入。
产品之间的竞争,最终的决定因素基本都是体验。体验做得好,就不怕捆绑,不怕强推,就能赢得用户,立于不败之地。
欢迎光临 ::电驴基地:: (https://cmule.com/) | Powered by Discuz!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