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令人质疑的歼敌战果 [打印本页]

作者: wusb168    时间: 2010-4-2 17:58     标题: 令人质疑的歼敌战果

转贴


 


最近偶尔观看了凤凰卫视的一档关于抗日英雄马本斋的纪录片,由于是偶然选频道路过观看,所以没头没尾地看了个片断,吸引我眼球的是屏幕下的一段字幕,大约如此:“回民支队从初始的七、八十人发展壮大,最多时有两千余人。从1937年至1944年,马本斋率领回民支队,不惧牺牲,浴血作战,奋勇杀敌,经历大小战斗870余次,歼灭日伪军3.6万余人。” 由于字幕一闪而过,只能记住大致内容,但是“两千余人、3.6万余人”这两组数字却叫我牢牢记住、过目不忘。之后还专门上网查资料,得到的结果大都如此,看来纪录片的编导是做过功课的,有据可依。


 


     本人近年亦接触不少抗战史料,也记得一些抗战时期主要战场、战役的歼敌数据统计,总的概念是几乎罕有我以少胜多的案例,多数是总结我伤亡代价远超过日军时,总会伴随着一两句诸如“日军武器精良远超我军,战力强大,训练有素”的解释,显得很是无奈,也有几分凄惨,但这叫人看过之后相信这是真实的战果。信手翻查,得到几个战役的战果统计。


 


    由国共部队共28万携手作战的太原会战(亦称为忻口抗战),日军投入约4个师团、两个炮兵联队又1个大队;战役历时23天,我歼灭日军2余人,这是有八路军(第十八集团军)正规部队参战的战役。


 


    第一次长沙会战,国军参战32个步兵师、3个挺进纵队,约24万人;日军参战4个师团、2个步兵中队、2个炮兵联队、1个工兵联队,共约10万人。双方伤亡统计:中方伤亡、失踪达40293人;日军伤亡约30000人。


 


    1941年 3月-4月的南昌会战(上高会战),国军投入38个师,历时两个月;日军(这次敌人中有伪军一部)使用部队约14万。战果为我歼灭日伪军 3万人 ,国军伤亡官兵5 万余人。


 


    1944年 5月-8月缅北密支那战役,历时100天。以中国驻印军为主力的中美联军击毙敌军2000余人,俘虏69人。中国驻印军伤亡达6,598人,美军阵亡272人,负伤955人。这是中国军队武器装备、战术、战力均达至颠峰状态时期的一场战役。


 


    我们的回民支队马支队创造了中国抗日战争中最辉煌的以少胜多的奇迹!


 


    仔细看来,原来被我马支队消灭的敌人,好在是个“日伪军”的组合,叫你无法琢磨这3.6万余人中究竟“日”占多少“伪”占多少,留下一个深如莫测的猜想。


 


   七年中所经历870余次的战斗也是“大小”的总和,暂且不分战斗的大小,每年124次的战斗,会让我们的支队非常不得闲!几乎每三天就有一天进行了战斗。还有,马支队的这个统计数字只字不提自己的伤亡数字,难道七年中2000人的游击队每三天进行一场战斗,战士们会刀枪不入、毫发无损吗?


 


   以上都是见诸于近年国内各种出版物中的资料摘录,本人纯属闲来无事用简单的算数加减法干着鸡蛋里面挑骨头的无厘头事情。


 


 


附:马本斋 河北献县人,回族。早年入东北军,由士兵升至团长。1935年弃职返乡。抗日战争爆发后,组织“回民义勇队”,抗击日本侵略军。1938年率部参加八路军,任冀中军区回民教导总队总队长,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夏任冀中军区回民支队司令,率部转战于冀中和冀鲁豫平原。1942年6月任八路军冀鲁豫军区三分区司令兼回民支队司令。

冀中回民支队在他的带领下,驰骋于冀中平原,转战于冀鲁边区和冀鲁豫边区,艰苦的斗争环境和长期的戎马生涯,使马本斋积劳成疾。1944年2月7日在山东莘县病逝



[ 本帖最后由 wusb168 于 2010-4-2 18:01 编辑 ]
作者: wusb168    时间: 2010-4-2 18:02

看来参加“八路军”、“共产党”就是马本斋神勇杀敌的秘诀




欢迎光临 ::电驴基地:: (https://cmule.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