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反右留了几条尾巴. 一些事情没处理干净,俗称留小尾巴. 但1957年反右留的几条尾巴, 可不是小尾巴,储安平是其中一条.
1957年被打成右派的人大都平反了,其人其事也大都有迹可寻. 但储安平后来是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蒸发了, 没了. 至今无人知晓这人哪去了.
虽然都是“反党”,当年的右派的身份是不一样的, 有右、中右、极右, 储安平位居极右之上.
何因? “向毛主席和周总理提意见 ”。
熟悉反右史的都知道, 储有三条大罪状: 一是“党天下”,二是“大和尚”之说, 三是“一党专政”。
何谓“党天下”?储安平是这样说的:
“解放以后,知识分子都热烈地拥护党,接受党的领导。但是这几年来党群关系不好,而且成为目前我国政治生活中急需调整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的关键究竟何在?据我看来,关键在‘党天下’的这个思想问题上。我认为党领导国家并不等于这个国家即为党所有;大家拥护党,但并没有忘记了自己也还是国家的主人。政党取得政权的重要目的是实现它的理想,推行它的政策。为了保证政策的贯彻,巩固已得的政权,党需要使自己经常保持强大,需要掌握国家机关中的某些枢纽,这一切都是很自然的。但是在全国范围内,不论大小单位,甚至一个科一个组,都要安排一个党员做头儿,事无巨细,都要看党员的颜色行事,都要党员点了头才算数。这样的做法,是不是太过分了一点?在国家大政上党外人士都心心愿愿跟党走,但跟党走,是因为党的理想伟大、政策正确,并不表示党外人士就没有自己的见解,就没有自尊心和对国家的责任感。这几年来,很多党员的才能和他们所担任的职务很不相称。既没有做好工作,而使国家受到损害,又不能使人心服,加剧了党群关系的紧张,但其过不在那些党员。而在党为什么要把不相称的党员安置在各种岗位上,党这样做,是不是‘莫非王土’那样的思想,从而形成了现在这样一个一家天下的清一色的局面。我认为,这个‘党天下’的思想问题是一切宗派主义现象的最终根源。是党和非党之间矛盾的基本所在。”
当年全国大批储安平, 他的这些原话老百姓是看不到的. 今天为了完整再现储安平的观点, 只好占些地方了.
一般右派反党, 仅仅是就本单位一些事或对头头提点意见,就被按住了。储安平反党, 一杆子捅到底, 不大右派吗?
不仅如此, 储安平还一杆子捅上天,捅向红太阳.
“今天宗派主义的突出,党群关系的不好,是一个全国性的现象。共产党是一个有高度组织纪律的党,对于这样一个全国性的缺点,和党中央的领导有没有关系?最近大家对小和尚提了不少意见。但对老和尚没有人提意见。我现在想举一个例子,向毛主席和周总理请教。解放以前,我们听到毛主席提倡能够和党外人士组织联合政府。1949年开国以后,那时中央人民政府六个副主席中有三个党外人士,四个副总理中有二个党外人士,也还像个联合政府的样子。可是后来政府改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副主席只有一个位,原来中央人民政府的几个非党副主席,他们的椅子都搬到人大常委会去了。这且不说,现在国务院的副总理有十二位之多,其中没有一个非党人士,是不是非党人士没有一个可以坐此交椅?或者没有一个可以被培养来担任这样的职务?从团结党外人士,团结全党的愿望出发,考虑到国内和国际上的观感,这样的安排是不是还可以研究?”
这里, 储安平的“老和尚”一说, 太骂人了! 人家李有源“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你在这什么“老和尚”。还不“反党”吗?
反右过去几十年了, 平心而论, 储安平的这些观点对不对? 提得有无道理? 即使他说的不对, 不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吗? 何况还是你让人提的. 储安平的批评再难听, 还比当年延安农妇的话难听吗? 当年那么难听的话, 你都忍了, 而且派人了解情况后, 改正了做法。时至1957,怎么一见批评火冒三丈了?
1957年反右, 即使不提“阳谋”一说, 毛泽东也是叶公好龙.
关于批评, 关于公民言论自由, 今天的中国人可以将自己的网上言论和昨天的储安平比较一下. 如果没有改革开放, 储安平是大右派, 我们是什么? 储安平无影无踪, 我们还会有吗?
关于储安平, 我一直在想: 文革时, 那么多被打倒的走资派都被平反了, 当年, 他们公开和私下里也确实反对过毛泽东, 但都平反了. 何以储安平等人至今不给平反? 留几条尾巴在历史里, 反右运动就不臭名眧著吗?
2008.11.20
仅以此文献给1957年所有被冤屈的灵魂
原帖由 32524967 于 2008-11-29 06:15 PM 发表
毛把批评和自我批评都放在别人身上,自己是越批评越错,一直到把自己的命也扔进去算完。
聂绀弩对毛的16字批价(见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身败名裂,家破人亡,众叛亲离,遗臭万年。
欢迎光临 ::电驴基地:: (https://cmule.com/) | Powered by Discuz!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