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复旦创始人马相伯

复旦创始人马相伯

马相伯(1840年4月7日-1939年11月4日),原名建常,后改名良,字相伯。他是近代中国著名教育家、政治活动家,曾是天主教耶稣会神父,后来成为震旦学院、复旦公学、辅仁社的创始人。

马相伯生于江苏镇江府丹阳县北乡的天主教村——马家村的天主教家庭。1851年冬,马相伯瞒过父母,独身前往上海,就学于徐家汇天主教的圣依纳爵公学(后徐汇公学。这所教会学校对法文和拉丁文很重视,马相伯既天资聪慧,又勤奋刻苦,到18岁时,法文和拉丁文都已精通。法国驻上海领事馆得知,请他去领事馆当翻译。这是被许多人羡慕的美差,可是马相伯说:“我学法语,是为中国人用的。”

1862年5月,耶稣会在徐家汇设“立初学院”,相伯为首批见习修士之一。在见习期间,他被派往苏州、太仓救护难民,感染严重的伤寒。1864年6月,相伯完成见习,升入大修院,研习神学、哲学、数学及天文等。20年的寒窗苦读,马相伯精通拉丁、希腊、英、法、意、日、印度七国文字,学富五车。1869年底在接受神学博士学衔和神父职位时,相伯表示:科学知识,是世界人类所共有,不应分为中外。

1870年,30岁的马相伯奉耶稣会长命,去安徽宣城、江苏徐州等地传教。当时,在太平天国失败以后,“闾阎困穷,流亡载道”。他请求父亲出家产数百金,救济贫民,为教会当局所阻。马相伯在徐州传教期间,未经教会同意,用其兄长马建勋的捐款救济灾民,违反耶稣会会规,被要求回到上海反省。马建勋率兵至耶稣会交涉,要求放人。

1872年马相伯任徐汇公学校长兼任耶稣会编撰。相伯要求学生同等注重中西学问的学习,不少学生参加科举考上了秀才,这与耶稣会的培养目标冲突。1876年马相伯被耶稣会调往南京,任编撰,翻译外国著作,他因以往翻译的《数理大全》未能出版,对耶稣会长高若天不满,于8月15日退出耶稣会还俗。

1876年,退出耶稣会的马相伯由长兄马建勋荐于山东藩司余紫垣,担任幕僚,投身洋务运动,调查矿务,并娶妻王氏。随后,马相伯敲开了直隶总督李鸿章的大门。

凭借熟练7国语言,马相伯追随李鸿章,担任助手和翻译。1881年马相伯任驻日使馆参赞,次年改派至朝鲜任职。1892年他赴日本先后任长崎、横滨等地领事及驻日使馆参赞。1893年,马妻王氏和儿子回山东探亲,因轮船失事遇难。马相伯跟着李鸿章签订一个个“丧权辱国”的协约。回国之后,他获得是铺天盖地的“卖国贼”讨伐声,所到之处,全部冷眼。就连自己的母亲,也不能理解儿子,常对外人说:“我不曾生过马相伯这样的儿子。”在临终之前,马相伯想陪在母亲病榻旁,多尽孝道,可母亲拒绝见他。直到去世,也不肯和儿子说一句话,而母亲葬礼上,马相伯大哭不止。

1897年,马相伯通过补赎,获耶稣会的赦免。马相伯重返教会后,热心于教育事业。1900年,将他名下的财产包括松江等地3000亩田地和大量银两,捐给耶稣会,要求用作兴办大学的学生助学金。并立下字据,“自献之后,永无反悔”。捐完之后,他身无分文,转身走进上海土山湾孤儿院。

1901年秋,33岁的蔡元培到上海担任南洋公学(今上海交通大学)总教习,他来找马相伯学习拉丁语,马相伯没拒绝,随蔡元培而来学习的学生越来越多。1902年冬,徐家汇南洋公学学生反对当局的封建压迫,200余人集体离校退学。退学学生请求蔡元培协助组织“共和学校”。蔡元培介绍了一些学生到马相伯处学习拉丁文,马相伯欣然允诺。来的学生越多,马相伯的生命重新被点燃。“何不办一所学校,让中国的孩子们有书读?”在耶稣会的支持下,马相伯办了震旦学院(“震旦”一词出自梵文,意即中国,在英语中,亦有黎明、曙光的含义。马相伯将震旦学院喻作旭日东升,必将唤醒国人)。

1903年3月1日马相伯于上海徐家汇老天文台(今徐汇区第二中心小学)创办震旦学院。这是我国第一所私立大学,投资方为法国教会。在震旦学院的开学典礼上,马相伯发表演说,反对科举制度,反对我国自秦汉以来的“奴隶”之学、“为人”之学,提倡“格物穷理”之学,“自主”之学。他虽是天主教徒,借用教会力量办学,却宣布办学三条宗旨:一、崇尚科学;二、注重文艺;三、不讲宗教。他以60余岁高龄,亲自教授拉丁文、数学、哲学,编写《拉丁文通》《致知浅说》为教材,视学生如家人子弟,共食同游,亲切恳谈,循循善诱。他还规定:校政由学生自治,财政公开,藉以养成共和之精神。

马相伯对学生非常爱护,只要是有才能的、愿意学的人,马相伯一律收入门下。1904年,于右任还是一个文学小青年,中了秀才,在家写嘲讽清政府的“反诗”《半哭半笑楼诗草》,讽刺慈禧太后卖国,遭到通缉、逃亡上海,走投无路时,他拜见马相伯老人,老人爱才,一见于右任,对他说:“今天你就可以入学震旦,我免收你的学费、膳费和宿费。”只这一句,于右任就热泪盈眶。他从未想过,自己一个朝廷通缉犯,马校长也敢收!为安全起见,马相伯让于右任化名“刘学裕”,并对他说:“不以空言抒愤、救国必先科学”。几个月后,马相伯又把于右任叫到办公室,郑重地对他说:“我知道你过去教过几年书,现在你的学识足以做我的教学助手。从明天开始,你就是震旦的教师了!”

1905年,法国天主教会不满马相伯的“一切宗教教义的宣传应退出学校的领域”等主张,取消马相伯的主管权,让马相伯无病而入院休养,并派法国籍耶稣会士南从周任震旦学院总教习,废除学生自治,使学校性质变成一所完全由耶稣会控制的法国化的大学。

“震旦”改制之举引起学生极大愤慨,决议全体退学。于右任、邵力子带着同学们找到马相伯,在医院,大家一见到老人,就齐齐全部跪下了:“校长,我们没书可读了。”当时,马相伯眼泪就掉了下来,一方面为震旦的解散而伤心,一方面为学生的前途命运而担忧。为了让孩子们有书可读,上海街头,常常能看到一个65岁的老人,一个人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东奔西走,到处游说筹集款项。

马相伯与张謇、严复、熊希龄等人筹备复校。在筹备复校期间,天主教会盗用震旦学院名称登广告,招收学生。为正视听,马相伯与严复、熊希龄、袁希涛商议,决定联合发表声明,澄清真相。两份声明于1905年5月27日(此日为复旦校庆日)同时见报:“前震旦学院全体干事中国教员全体学生公白:震旦解散后,除添建之校舍,移赠教会作为酬谢外,凡公备一应器具,暨书籍标本,早经迁出,毫无轇轕,定于七月下旬开学,更名复旦公学。旧时院名,久已消灭。此后倘有就旧基重行建设者,无论袭用旧名与否,与旧时震旦丝毫无关。特此敬告。”

马相伯27日还宣布,复校后的校名改为“复旦公学”。“复旦”二字,取自《尚书大传》所载《卿云歌》中的“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寓含“复我震旦”和“复兴中华”之义。各省官绅捐资,两江总督周馥也拨出官银2万两,并出借吴淞提督衙门作为复旦的临时校舍。1905年9月13日,复旦公学开学那天,300多名学生从各地赶来,甚至有学生坐火车从苏州赶来,又走了一夜的路才来到学校。马相伯担任复旦公学第一任校长,就是这样简陋的教学环境,却培养出了:中国著名的气象学家竺可桢,民国艺术大师李叔同,国学大师陈寅恪,著名数学家胡敦复,社会活动家黄炎培,政治家、教育家邵力子……

复旦初创,举步维艰,为节省开支,年迈的马相伯亲自讲授法文班各课程,终日口讲指画,不以为苦,其诲人不倦、献身教育之精神,无不令学子们感动。在马相伯率领下,全校师生筚路蓝缕,自力更生,终于闯出了一条由中国人独立自主创办新型大学之路。

此后,耶稣会重新开办震旦,并于1908年迁入卢家湾吕班路(数年后划入上海法租界),马相伯仍以办学为重,不计前嫌,捐现银4万元,捐公共租界和法租界地基8处(当时价值10万多元),以购置吕班路(今重庆南路)土地100亩,建造新校舍(后改为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即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1905年,马相伯任命李登辉为复旦公学总教习。1913年马相伯辞去校长后,李登辉继任校长。1913年3月,复旦大学从吴淞迁入徐家汇的李公祠。1917年复旦公学改为复旦大学,李登辉继续任校长,复旦大学不断扩大。1922年,复旦大学最终迁址江湾五角场。

马相伯还创建了北京天主教辅仁大学,1910年他向教宗提出申请,终于获得批准。尽管马相伯并没有参与建立辅仁的具体事务,但是在试图取得教皇批准这一关键步骤中,他起了重要作用。此外,马相伯还以一己之力创办了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培根女校,启明女子中学,等等。1914年马相伯子君远病故,学生们鉴于马公毁家兴学,家无余资,遂筹集万元为其寡媳、幼孙作教养费,马相伯却托人将该款移作启明女子中学(今第四中学)教育经费。

袁世凯称帝后,他痛加抨击,认为“天下之大盗,莫大于君主”。1917年,马相伯退出公职,离开北京,退隐上海土山湾徐家汇孤儿院的三楼(今蒲汇塘路55号),翻译圣经(《新史合编直讲》,《福音经》),译著天主教书籍。

1936年11月23日当局逮捕了救国会领导人沈钧儒、章乃器、邹韬奋、李公朴、沙千里、史良、王造时等“七君子”。马相伯立即写信给冯玉祥,表示愿以“首领”担保。12月12日,马相伯在于右任陪同下到达南京,竭力设法营救“七君子”。1937年7月31日,“七君子”终于在苏州出狱。

1937年3月为南京国民政府委员。上海沦陷后,马相伯应李宗仁之请移居桂林。1938年又应于右任之请移居昆明,道经越南谅山一病不起。1939年是他百岁诞辰,4月6日全国各地和有关团体都举行遥祝百龄典礼。国民政府对他颁发褒奖令,他给上海复旦同学会的亲笔信有“国无宁日,民不聊生,老朽何为,流离异域。正愧无德无功,每嫌多寿多辱”语。他以前方将士浴血抗战劳苦为念,把各方赠与的寿仪移作犒慰伤兵之用。还被任命为国民党政府委员。他病重时说:“我是一只狗,只会叫,叫了一百年,还没有把中国叫醒。我有罪!”博爱忏悔之心,令人感慨。1939年11月4日,马相伯逝世。弟子于右任敬挽:“生我者父母,育我者先生!”“光荣归上帝,生死护中华”。1952年,上海市市长陈毅将其灵柩从越南运回上海,安葬于虹桥天主教息焉公墓。1966年其墓被红卫兵砸毁,1984年迁葬于宋庆龄陵园。

请扫二维码予以点赞

《马氏文通》是关于汉语语法的第一部系统性著作,作者是李鸿章的英文秘书马建忠,精通多种外语。写书过程得到了其兄马相伯的协助。

马相伯是拉丁语专家,著有《拉丁文通》。这部书1903年曾有铅印本,可惜已亡佚了,如今只能读到一篇叙言。马相伯在那里面说,要“借拉丁文以沟通泰西学术之源流”。他之所以重视拉丁文,不但因为它是西方中世纪和近代的科学语言,而且也因为它是神圣的宗教语言,是他本人在教会学校中所学的最重要的一种外国语言。另外,他又看到,各种印欧语言的语法书都出自拉丁语法传统,所以觉得为学习、掌握现代欧语语法的目的,从拉丁语法入手也是蛮合适的。1902年马相伯制订的《震旦学院章程》里,其中“功课”第一条规定:“拉丁为读任何国文(按指现代欧语)之阶梯,议定急就办法,限二年毕业,首先读拉丁文,次年读何国文,以能译拉丁及任一国之种种文学书为度。”

马建忠对拉丁文的看法,跟他的兄长完全一样。在《拟设翻译书院议》中,他说:“盖辣丁乃欧洲语言文字之祖,不知辣丁文字,犹汉文之昧于小学,而字义未能尽通。”出于这样的共同认识,《马氏文通》把拉丁语法当作仿借的范式,就是很自然的选择了。拉丁文是西方古时的一种死语言,而《文通》所描述的汉语文言,实际上也是一种古代死语言。因为已经死亡,拉丁文的语法规则就不会再起变化;与此类似,文言也有“一成不变之例”。拉丁文是一种经典语言,要说它的用法的楷模,那是非“季宰六”(西塞罗)莫属;而文言也是一种经典语言,它的范例大抵不出周秦两汉作品的范围,这些作品是所谓“文章不祧之祖,故可以取证为法”。用拉丁文写作,后人哪能写得过西塞罗呢?文言也是这样,马建忠说,“为文之道,古人远胜今人”。就连韩愈,在他眼里也已经失去了古文的“神”和“气”。只不过由于韩愈还算懂得“文理”,马建忠才瞧得上他,让他入围《文通》的选材。
  
马建忠又进一步提出,各种语言的语法规律具有共性,“其大纲盖无不同”。而马相伯后来在他的那本逻辑学著作《致知浅说》里,也提到人类语言的共性。马建忠写《马氏文通》是要借西洋语法的范式阐明古汉语的语法条理,而在20年后,马相伯写《原言》篇,则是想要再深入一步,从语法研究上升到逻辑分析,以求探明“言语之机缄”。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