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每日一贴二九:“为国以礼”是被自由主义发扬光大的糟粕

每日一贴二九:“为国以礼”是被自由主义发扬光大的糟粕

  在礼崩乐坏的今天,声讨“为国以礼”似乎没有现实意义,而且,人们较少意识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也是“为国以礼”的典型体现之一。

一、作为硬约束的礼
  表面上看,封建礼节无关权力,有时候也确实能够脱离权力而独立存在。例如周朝天子和日本天皇都长期居于“礼”的顶峰,但也长期无权。
  不过,礼一旦成为硬约束,它就很容易用来治罪。而且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因为儒家的礼非常繁复,人们难免出纰漏。
  尽管当今世界,从儒礼的本意上看,早已礼崩乐坏,但这一点仍有现实意义。理论上,法律可以规定“允许批评政府,但不得辱骂政府”。而实际上,允许辱骂政府的国家,才能成为自由国家;不许辱骂政府的国家,人们都会失去批评政府的权力。

二、作为软约束的礼
  “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是一种软约束。虽然事发当时,孔子并不掌权,但他也有的是比“嘲笑一下”更严厉的应对手法,例如,“批评一顿”乃至断绝师生关系。孔子的表现,是典型的软约束。这种软约束有几个问题:

  1、贵族气质太浓,不适合平民社会、民主政治
  贵族气质太浓本身无所谓不好,而在封建等级制度之下,这还很有利于其人的做官和升迁。但在平民社会、民主政治背景下,这就等于自我隔绝、自废武功了。
  这一点体现在几乎所有古典自由主义者和相当一部分保守派(包括美国保守派)身上。在左派绝不讲“礼”的情况下,右派保持“礼”,只能使自己与民众隔绝;右派没有早就翻车,仅仅因为长期以来,保守势力有绝对优势。现在保守派没多少优势了,只有像川普那样针锋相对的骂人,不讲“礼”,才有可能夺回主动权。

  2、在自由派的推动下,软约束随时可能变成硬约束
  例如,不能贬低穷人,也是“礼”。人家都那么惨了,你还好意思在人家身上挑刺儿?(虽然一挑一大把。)
  结果,无产阶级就被神圣化了,在毛泽东时期,你敢对无产阶级不敬,就绝不是被“哂”那么简单的事了。
  再如,不能贬低黑人......
  再如,不能贬低穆斯林......

  3、公众人物狼狈为奸的依据
  其实,自由派很清楚在民主国家,公众人物很少有实质上的名誉权和隐私权。“可以谩骂公众人物”与“可以谩骂政府”一样,是平民社会的标志,也是人类自由的保障。
  但当他们自己是公众人物时,他们就会无视这一规律,对涉及自己或同类公众人物的案例,予以口诛笔伐。注意,他们不是对谩骂所涉及的实质性内容进行辩护,而是往往会绕开“事实如何”,直接以“礼”之类的名目,谴责别人践踏名誉权和隐私权。
  当然,也许有人说了:谴责也是言论自由吧?
  谴责当然是言论自由,也是上面所讲的软约束,这里姑且不论软约束也可能会被他们搞成硬约束。(他们在谴责时,有时候就是在呼吁硬约束。)我们只讨论软约束本身。
  在软约束之下,自由派也在搞双重标准。例如,黑人、穆斯林辱骂亚裔、汉人,甚至煽动抢劫和暴力活动,他们会认为是言论自由,予以辩护;汉人辱骂黑人、穆斯林,他们就认为是种族歧视,大力谴责。他们自己辱骂汉人、白人,当然更是言论自由;他们自己被辱骂......不是妥妥的活该吗?
  他们为了防止报应不爽,有时候,甚至明显不是自由派的公众人物被辱骂,他们也要跳出来予以捍卫。

TOP

博士强帖,逢贴必顶!
光复香港,时代革命!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