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老子的生殖器崇拜

老子的生殖器崇拜

每文提要:东方虽然有最古老的女性崇拜文化,但对女性是不尊重的,汉字有“女又为奴”。引起无数人牺牲的美女海伦,敌对双方的人民都尊重她;而东方美女褒姒却被骂千古。原因:东方是多妻制,而西方是一夫一妻制,男女平等正是一夫一妻制的产物。所以,道家想回归到无所谓“夫妻”的最原始的无文字的母性文化时代,显然是不现实的,道家最终沦落为颓废的房中术文化。

一,“道”来源于产道

“道”具有生殖意象。有学者认为“道”字的原初字形在铭文形态展现的是一幅婴儿由母体分娩而出的场景图,格外生动逼真。“道”的繁体字其实就是一个婴儿的头从母亲的阴道出生。冯友兰等学者认为“老子哲学为女性化的生命哲学”,因“老子哲学脱胎于母系氏族的宗教崇拜,特别是女性生殖崇拜。所谓的‘道’,最初建立在对女性生殖力的认知上,然后将这种女性生殖作用扩而充之,用来观察整个宇宙的创生过程,于是形成了‘道’的概念。”

老子的思想源于女性生殖崇拜的原始宗教。原始社会的女性崇拜包括女阴崇拜和女始祖崇拜。传说中的女娲氏抟土造人,女娲实际上是上古时期主管生殖的大母神,产生于远古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社会。老子曰:“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无”乃无性生殖,当时的人们不知道两性关系在人类繁衍过程中的作用,所以把人的生育完全看成是女人的事,由此而产生了女性生殖崇拜。此期间存在着大量表现这种崇拜的彩陶图纹,比如:鱼纹、蛙纹和鱼蛙纹,以及大量的葫芦形器皿(象征着胎儿的子宫或子宫里胎儿)。

以陶环、石环等为女阴的象征物,是最早的生殖崇拜。远古的妇女分娩时是没有任何医疗手段帮助的,完全靠自然分娩,经常有妇女在产子的过程中,因难产而造成母子双亡。先民对此十分畏惧,认为是神灵在作怪,才造成了产道或通或堵。于是,巫师让工匠做成喇叭状的玉箍形器,来代表新生儿的产道。初民崇拜生殖,把妇女分娩看成一件大事,每当有妇女分娩时,巫师就领着族人举行仪式,祭拜玉箍形器,乞求神灵保佑产道的通畅,如果有的妇女难产而死,则像对待英雄那样进行安葬。正是对产道通畅的祈愿,导致了“道”哲学和《道德经》的产生。

在原始社会,初民们要与野兽搏斗,要与其他部落战争,再加上疾病的蔓延,部落就有灭亡的危机,只有靠多生才能挽救其部落灭亡的命运。在以高出生率应对高死亡率才能保持部落生存的严酷环境里,生殖能力就成了初民们崇拜对象。“德”与“道”皆为宇宙万物之本根,“德”就是“生”,为创造生命之机能。例如《老子·五十一章》:“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管子·心术》:“化育万物,谓之德。”而繁殖就是新生命创生过程。所以,原始社会,谁的性能力强,谁就是最有道德的。

《道德经》第55章说:“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翻译:道德涵养浑厚的人,就好比刚生的婴儿。毒虫不螫咬他,猛兽不伤害他,凶恶的鸟不搏击他。婴儿的筋骨柔弱,但拳头却握得很牢固。他虽然不知道男女的交合之事,但他的小鸡鸡却勃然举起,这是因为精气充沛的缘故。婴儿时常啼哭,但不会把嗓子哭哑,因为他的和气纯厚。“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反映了老子的生殖器崇拜思想。

古人认为万事万物有了“阴阳”,才能处于一种最佳的生存状态中。故《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和”即和谐,即协调平衡。老聃显然是从女阴的生育功能引伸出宇宙的起源,又从男女交合引伸出“无为”、“守静”。后来,追求长生不老的道教把“玄牝之门”的哲学发展为房中术。鼓吹黄帝一夜玩数百少女而不泄而长生不老,成了仙人,完全荒诞不经!房中术是地道的淫术,其手段是极其龌龊下流不堪入目的,什么同性恋、采阴补阳、攀弓踏弩、摩脐过气、烧茅打鼎、进红铅(服用女人月经)、炼秋石(将男人的尿熬成药)、服妇乳、食淫液、服妇尿液,等等。道教以献房中术而获皇帝青睐,成了中国人的灵魂,看看房中术就可以知道中国人的灵魂有多肮脏。

二,女性生殖器崇拜

老子认为:人是人妈生的,狗是狗妈生的,猫是猫妈生的,世界就是世界妈生的,这世界妈就是道,这道的样子就像“牝”,为区别普通的“牝”,加一“玄”字。其实“牝”就是产道的意思。可见,道是由“玄牝”即产道引申来的。

初民们把大地看成是一个产妇,土能生万物。所以《老子》第6章说:“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这句话大意是:神秘的虚空之道就像山涧泉水那样在永不停歇地流淌着、变化着,这就是奇妙的生殖之母。那玄奥母性的阴阜,是天地所由出的根源。它连绵不绝却隐而难见,但它的功用却是永远用而不竭的。

此处“谷”是象征着谷的空虚、接纳、被动、包容等特征,意指女性的性器。“谷”字的甲骨文、金文、篆文形状既像山涧泉水,又好像一个仰面而卧的“女体”,而在女体的中下部一个“口”字,正是老子所说的神奇的“玄牝之门”。“玄”为“黑”,描述的是生殖器官的外在特点,还有“大”“一”“初始的”意义。“牝”指的是一切动物的母性生殖器官,“玄牝”则是巨大深远的而不可见、却又神秘而可以生产万物的生殖器的象征,借以形容不需要雄性来交配,她自己就可以生万物,这就是玄牝和普通牝的区别。这符合“一元大一统”之含义。天地万物都是从这个“玄牝”中生出来的。“天地根”之“根”体现了生殖崇拜。在中国文化中,“根”亦指“根器”,男有“男根”,女亦有“女根”。《老子想尔注》就说:“阴孔为门,死生之官也,最要,故名根。”便是把“玄牝之门”同“天地根”联系起来考虑的。老子的“根”显然是指的女根即“牝”,它是天地之根本,万物所由之出的总根源。“叶落归根”之“根”是家乡,更是母亲的怀抱,这是生命之源,也是疲惫灵魂的栖息地、避风港。这种意识凝结在古老的中国文化中,(如划龙舟意味着回归母体),无意识地成为一种“恋(拜)母情结”回归生命的源头,成为中国文学永恒的主题,也是人们走向社会后无法割舍的心灵深处的“脐带”。 

婴儿在妈妈的怀抱里是最安全最舒适的,他不需要思考也不需要判断,他的一切需要都被妈妈满足,这是一个美好的阶段。但这个阶段必将过去,婴儿会长大成人。但汉语文化扼杀了这一自然的成长过程,长久的将人固化在婴儿阶段,所以华人普遍的还用“母子关系”来看世界,而不是一个独立的思考者和创造者。基于不懂逻辑,华人之间很难展开理性的思考和讨论,因为大家都将自己看成婴儿,每个人都有无数个“潜在的母亲”,比如文字、母语、家乡、母校等等,大家习惯于都是用一种婴儿般的情感来维护这些对象,而不是像西方人理性思考,这导致理性的反思和批判很难展开,没有批判就没有错误根源的发现,这样的社会就会沉醉在错误的酱缸里而无法进步。

“谷神”是形容这个“玄牝”的;既是“道”,又是生殖之神。女性生殖器是中空的,所以称为“谷”。玄牝又是长生不死的,所以又称为“神”。照这个说法,《老子》认为有一个中空的东西,万物都从那里边生出来。“玄牝”神奇的生殖力,就成为天地间万物之根本。由于原始人的思维是万物互渗的巫术思维,他们认为:形状相同的东西都有同样的魔力。所以,象山洞、水井、穴道、石头裂缝等与女阴相似的东西,也常被他们崇拜。“绵绵若存,用之不勤”,也是这个意思。都是认为有一个中间空虚的东西,可以生出无穷无尽的东西。

“牝”的第三次出现是在第61章中,原文是:“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老子在此言大国若能自谦如水而处下流,就可为“天下之牝”。与第6章一样,老子在此仍是以“牝”喻“道”,将之作为道生万物的形象化比喻。

老子接着进一步用牝牡交配为喻,揭示牝近于道,以此说明大国自谦居下的意义,即“牝常以静胜牡”。这里,《老子》将溪流汇入江河,水流交会的隐喻与雌性像江河一样总是居于低下位置的相关性的隐喻联系在一起。因为水性与柔弱,正是女性的特征。水滋润万物的生长(特别是胎儿活在羊水里),却并不争名、争利、争功,所以说“上善若水”;水总是流往低处,居于人们所厌恶的地方,“故几近于道”;水无形,所以它最弱,但没有什么坚强的东西能够战胜它,所以说“柔之胜刚”。水的这些美德,正是母性崇拜的体现。这样,老子的“道”就具有雌化的形象。在母系社会时期,虽然男性孔武有力,富有进攻性,但是在温柔的母(女)性面前,他们依然处于从属地位。可以说,水滴石穿,以柔克刚,水生养万物却从不以主宰者自居,这些话语都是对伟大母性的赞美。老子颠倒了传统雌雄力量对比的观念,认为雌性才是最后的强者。所以,圣王应学习雌性的艺术而不是积极主动的雄性。道家的“以柔克刚”、“以弱胜强”、“以静御动”、“以内乐外”等主张,都带有柔弱娴静的女性思维特征;儒家追求“文质彬彬”、“和顺好静”的人格理想,都由神圣而纯厚的“恋母情结”决定。

著名的汉学家史华兹先生对“牝常以静胜牡”有精彩的解释,他说:“从根本上讲,在生殖过程中正是女性起着主导性作用。在性行为和生殖活动中,她都是以‘不行动’而行动。因此,她代表着非断定性的、非计算性的、毋须深思熟虑的、无目的的生殖和生长过程——藉助于这一过程,‘虚空’之中产生出‘充满’,静止之中产生出活跃,‘一’之中产生出‘多’。女性就是无为的缩影。”

三,回归于最原始女性崇拜文化

中国先秦的哲学不同于古希腊的哲学,如果说古希腊的哲学是形而上学、纯粹抽象的理性思辨的话;中国先秦的哲学则是“安身立命”的生存学。诸子百家都是生殖崇拜文化的体现。《易传.系辞上》云:“生生之谓易。”《易传.系辞下》云:“天地之大德曰生。”

老子的《道德经》81章中就有14章出现“生”字,《道德经》五千言中“生”字的出现有35次之多,老子用以表达生命永恒的常见词语有“常”、“久”、“长”、“不死”、“不亡”、“不穷”、“不离”等,而这些词语所修饰的主语或主词不外乎是“道”、“母”、“天地”、“命”、“生”等。他对“万物之母”的“玄牝之门”提出了“天门开阖,能为雌乎”的疑问,“能为雌”的涵义就是“生”的意思。道就是长生不老的不断生殖的大母神,这母神不是西方的上帝用语言创造一切,而是用默默无语的身体生出万物。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第21章)。”可见:“道”有原始思维的神秘互渗——物、象、精、信的互渗,因而是一个难以名状和不可定义的模糊概念;创造不出一个抽象的字眼来命名,只好用一个物质性的“道”来称谓;第25章言“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道”是生生不息的含有“精灵”的物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样,一、二、三也就成了物质,物质的“三”才生万物,万物当然包括人,所以人也就是物质。人是物质而且是刍狗一般的物质,这就是道家的本意!

中国人看到的男女交媾生出孩子,叫二生三,(男女是二,孩子是三),古人首先从最切身的男女交媾总结出世界万物的原因,这只是一种经验现象式的归纳,很难知道事物的结构。我曾说过,“三生万物”的“三”是乌鸦的“最多”的意思。如果从生殖崇拜的层面看,“三”就是生殖器的意思,“三生万物”就是生殖器生出万物,这是原始人坚定不移的看法。华夏初民认为:太阳中有“三足乌”,三足乌(阴茎及其两个卵子)即鸟,郭沫若先生认为鸟便是男性生殖器的象征。倒三角形“▽”和正三角形“△”分别为女性生殖器部位和男性生殖器部位的抽象符号。新疆阿勒泰山旧石器时代晚期洞窟中的画有“女阴”的岩画上,旁边就有几个头戴三角帽的人面像,仰韶文化陶盆上的“鱼面人”头上也都戴着这么一个尖三角。也就是说:原始人相信生殖器生出万物,这和西方上帝创造万物,是两码事!

老子这里的“—”是仿作母腹的形而下的概念,即是《易经》中那个充满生命元气的“阴阳鱼”,亦即道家宇宙未开前的“混沌”即母体里的胎盘。阴阳鱼又叫太极图。据说最早见于东汉魏伯阳《周易参同契》(作者有争议),比乌克兰等地的阴阳鱼晚了3千年。阴阳鱼被认为是对老子“道生一,一生二”的最形象的图解。这一黑一白两条鱼在中国是妇孺皆知,深入人心。图象的黑白二色,代表阴阳两方,天地两部。黑白两方的的界限就是划分天地阴阳界线,白者即轻者上升为天,黑色即浊者下降为地。白中黑点表示阳中有阴,黑方白点表示阴中有阳。《老子》第28章:“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另外,老子直接用“母”与“子”来比喻道与万物的关系:“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道德经》第52章云:“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其殆。”老子以母子关系来阐述“道”与“万物”的自然关系,极力证明:道(母神)为万物之根,母为人类之源的观点。老子认为:“子”只有回归母亲怀抱,回归婴儿状态与心理,即回归原初的混沌状态(复归于婴儿或胎儿),才是最真实、最美好的,这就是道家著名的“返朴归真”的命题,也是“童心说”等文艺理论的思维来源。

老子在很大程度上是将女人哺育生养、勤劳质朴、坚韧吃苦、慈祥和亲、温柔多情等美德哲理化,将女人所特有的精神升华为一般性原则,如“柔弱胜刚强”、“三宝说”(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等。 要理解《老子》的母性崇拜思想,就要理解老子生活环境。老子出生在一个母系部落,遗存有母性生殖崇拜的文化DNA。老子“因母姓”,乃是出自母系氏族得姓的制度。《老子》书中,母是唯一,父是多,蕴含着母性氏族的群体潜意识。老子童年经验中的氏族群体的存在形态是“小国寡民”,信仰思维尤多原始风貌。因而老子“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融合着他的童年回忆,实质上是要复归社会生命之原始,复归母体安乐窝。老子出生地陈楚属太皞之虚,母性生殖崇拜的遗风至今犹存。从母性生殖崇拜到谷神信仰,老子所发掘的历史文化资源,在诸子中最称古老和原始。

请扫二维码予以点赞


[ 本帖最后由 自幼 于 2020-7-10 18:20 编辑 ]

TOP

胡说八道!

TOP

我在想你爹娘是用什么造的你?用牲口的生殖器那也是生殖器呀!
天天喷这喷那,涉华必喷粪。
MB的别再写中文呀,操。。。

TOP

以今之字义去解古文,缪矣。以己之观点去阐大意,荒也。

TOP

好东西要分享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