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1949年後 原有社会体制饱受摧残

1949年後 原有社会体制饱受摧残

2012-01-30 13:20

作者: 麦辰

来源: 中国选举与治理网



中国明清以来地方社会由地方精英-乡绅们控制,奉行儒家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例如,广东原来地方豪强社会,随着宋以来移民扩散,被乡绅社会代替。

中国社会高层机构变化很多,王朝更迭率高,但是地方社会是连续发展的。到了明清时期,各地士绅组成地方精英管理地方社会,把社会儒家化。地方精英在地方起领导作用,地方精英文化素质和艺术品位很高,明清以来很多城市乡镇建筑精致漂亮。

英美学者认为地方自治社会与英美地方很接近,地方绅士热心慈善和公共活动,容易发展出民主社会。有的学者认为中国革命是反乡绅,反传统,反军阀,不利于民主形成。

在清末和北洋时代,现代学校、现代警察和消防等机构逐步在基层建立。从民国南京政府时期,现代政府和政党力量逐步向基层社会渗透加速。

在辛亥革命之后,地方选举,还是乡绅们保持了自己传统地位。在20世纪东亚乡绅社会被内外力量用土改瓦解,在大陆被革命摧毁,在日本、韩国和台湾主要被美国结束。美国认为地方乡绅是东亚现代化或者西方化的阻碍,儒家文化是法西斯主义温床。在中国乡绅们的儒家意识形态也被摧毁,例如父系制度,提高妇女地位;社会治理的祠堂和庙宇也被摧毁。

中国地方社会治理,由四层构成:

一、家族祠堂,协调家族关系。

二、大众信仰的多种多样的神庙,例如关帝庙,妈祖庙,其特点是巫术工具性,交易性和世俗性。各个神庙是协调各种社会关系场所,有严格的乡规民约。

协调宗族之间关系;负责水利、防火和社会治安。负责商业行业管理,例如唐明皇是戏曲之神,妈祖是海洋之神。庙会进行地方政治展示的活动,例如顺德菩萨行活动,核心是地方绅士,把本地人与新来的人分得很清楚。

中国历史上没有欧洲宗教机构核心作用,佛寺不是地方上活动中心。在日本,佛寺在地方上作用很大,在明治维新前,日本成人识字率有42%,主要是寺庙的普及文化作用。

这两层是地方乡绅领导的社会。

三、地方政府,是中央派出机构,靠法律,警察和军队管理地方事务,这是正式暴力机构。

四、还有一个非正规的社会关系,非法的暴力机构,也就是洪门之类的地下社会。

一般认为,不像英国乡绅积极参加生产活动,中国乡绅们是一个寄生阶层,控制着地方和挥霍着本来用于现代化农村剩余,取消他们有利于把农村剩余转入现代化投资,一个国家税收占国民生产总值15%,其中7.5%进行现代化投资,就可以突破现代化门槛。但是在商埠和经济发达地区,商人们是精英;地方治理由政府,商会和地下社会组成,这种结构应该不是现代化阻碍,在20-30年代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形成了出口导向外向形经济。这个结构与英国进入现代化结构很接近。

中央和地方关系是很重要的,通过科举考试和儒家文化,中央和地方精英紧密结合,18世纪,清朝把很多公共事务交给地方精英。

清末叛乱,也是中央和地方精英未能把外来人口融入正常轨道造成,太平天国起因是来自广东客家人与广西当地人的冲突。辛亥革命,一大因素是地方立宪派与中央矛盾,与革命者联合改朝换代。

近代以来,地方精英到城市居住,脱离了乡村,乡村阶级矛盾也逐渐扩大。进入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成为一个社会各个阶级比较弱的社会,传统精英阶级衰落,农民贫穷,现代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很弱小。总之,是旧的跟不上时代,新的地方力量也比较弱小。

同时现代政府,政党和现代专业技术机构不断扩大。清朝从建立武器工业洋务运动开始到清末新政,逐步建立起现代军队、新式外交司法等新政府职能、现代教育、武器工业、铁路通信等基础设施企业和金融体系。北洋政府期间是军阀派系控制,政党自由,期间现代教育发展迅速,市场相对自由,新兴资产阶级银行家通过公债对北洋政府有很大发言权。到国民党时代,政府逐步下沉,精英进入地方政府,建立四大银行,大企业重新收回国有。追求现代化过程中,中国逐渐形成现代政党及其军队、政府、现代金融、基础设施和大工业企业比较强大的社会。中国地方治理趋势是地方变弱,政府变强和逐步下沉,这也是世界趋势。现代政府是竞争性政府,面对国际竞争,提供全民公共福利。

1949年对地方建立了直接管理体制,对原有社会进行了摧毁,祠堂寺庙是当时旧地方社会治理重要部分,被认为是封建迷信,很大程度上被摧毁。

(摘自:“明清以来地方自治与民主化”一文)






文章关键字:
明清、地方自治、民主化
“军队国家化是新中国的基本国策,党卫军是法西斯和蒋介石才干的事情,是欺骗人民的卑鄙手段。”——《新华日报》1944年2月14日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