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三民主义与孙中山的遗憾

三民主义与孙中山的遗憾

傅国涌 简介
  自由撰稿人,1967年1月生,现居杭州。近年来曾在《读书》、《书屋》、《博览群书》、《社会科学论坛》等报刊发表文章(笔名骆驼刺、付阳等)。
傅国涌  

三民主义与孙中山的遗憾


  近代中国面临着内忧外患,试图为中国的一切错综复杂的问题制定一个解决方案的,孙中山是第一个人。这个伟大的中国人,他一生的眼神都是那么忧郁,是因为他的目光穿过各种各样的现象看到了中国的症结所在。他早年在香港接受教育,在清朝垮台前的十六年里,他流亡海外,在日本、欧洲、美国等地居留,对西方近代文明,和他们的政治制度运作有深刻的了解。他对中国的爱,他流亡过的西方各国的先例,最后都被他概括在三民主义中。三民主义是一个富有创造性的学说,它的形成曾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


  1894年秋冬之际,孙中山创立兴中会,入会誓词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会长名为"伯理玺天德",即英文President,就是民主国家的大总统。这是他对民族、民权主义最早的表述,也可以说是"二民主义"。1

  1904年孙中山替美洲致公堂重订新章,第二条就是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宗旨。2 在此之前,《苏报》案发生后几个月,孙中山在日本创设革命军事学校,招收有志于学军事的留学青年,开学时就以这十六字作为誓词。1905年春天,他在欧洲与愿意参加革命的中国留学生订立盟书,其中也有这四句话,而且成为后来同盟会的十六字纲领。早在朱元璋北伐元王朝的檄文里就有"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民族主义口号3 ,"创立民国"的响亮口号则是孙中山率先提出的,与兴中会誓词相比,多了"平均地权"一项,这是他民生思想的滥觞。同盟会成立后五个月,他在《民报》发刊词中首次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但还没有"三民主义"简称。同年12月,香港的《中国日报》发表代售《民报》的广告,因为广告上登载"提倡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一语太冗长不便,就简称"三民主义"代替,4 这是"三民主义"最初的由来。后来孙中山认为这一简称适当而采用,这一名辞也就成了普通名辞,被广泛采用。

  1906年12月,在《民报》创刊一周年的庆祝大会上,孙中山进一步阐述了三民主义,同时首次提出了五权分立。但对三民主义的系统论述直到他去世前的一年,才由他在广州以演讲的形式加以完成,但由于发生商团叛乱而中断,民生主义最后还没有讲完。1924年12月首次出版了根据演讲记录整理的《三民主义》一书,这本书的孕育时间前后达三十年,虽然作为一个名词它早已流传于世了,而且在漫长的几十年里前后有些变化,如他创建中华革命党时认为民族主义已经实现,所以只有"务达民权民生两主义",晚年学习苏联以党治国,又加进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内容。但大体上,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一个学说,是孙中山针对中国的实际问题提出的全面解决方案。

  三民主义几乎能够为全国的人所接受,1949年前毛·Z·D也不止一次地说过为三民主义奋斗的话。全部接受这个主义的人不多,即使在国民党的骨干中对民生主义有不同意见的也大有人在。辛亥革命前,焦达峰等同盟会员另外成立共进会,誓词中就把"平均地权"改成了"平均人权"。但这个主义中间的确包含了一些能够让所有有思想的中国人都感动的东西。因此在袁世凯死后的中国,不少军阀都试图以孙中山和他的三民主义来装饰他们的野心,为自己的割据和专 zhi寻找动听的门面,当然差不多每次都出卖了他。孙中山的伟大在于他能够在接连不断的失败中始终屹立不倒,为自己的理想奋斗到死。

  诚然,辛亥革命只是将满清皇帝赶下了台,终其一生孙中山先生都未能实现他三民主义的宏大理想。他死时列强依旧在中国的土地上横行,满目疮痍,民生维艰,民族主义、民生主义的目标都未达成,民权主义的目标更是遥遥无期!透过他忧郁的眼神,我们看到的是他理想未酬的深刻伤痛。

  今天孙中山是海峡两岸都立正的人,在台湾他是中华民国的国父,在大陆他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每年的重大节日(如"五一"、"十一"等)他的巨幅画像都要树立在天安门广场。甚至不少远离政治、厌恶政治的人也认为在政治家中只有孙中山是高尚的。孙中山诚然也不是完美无缺的人,但没有任何一个人象他那样提出了如此富有概括力、如此有远见的学说。他顺应世界潮流,从中国自身的实际出发,从民族、政治、社会各个层面提出他的三民主义,不知激荡了多少青年的热血。

  尽管孙中山的"天下为公"和"平均地权"中仍然包含了中国传统的大同理想成分,和历代农民起义所提出的"均贫富"口号也不无一脉相承之处,他自己晚年还把三民主义解释成是继承了中国古老的传统。但他的三民主义和《建国方略》已提出了建设一个现代化中国的基本方案。然而,在孙中山四十余年跌荡起伏的政治生涯中也不是没有遗憾,本文仅指出这位伟大人物的四个历史性遗憾。

  遗憾一枪杆子里出政权

  1920年1月,北大学生张国焘、康白情、许德珩及一位天津女学生到上海拜访孙中山先生。孙中山说:"你们反抗北京政府的行动是很好的;你们的革命精神也是可佩服的。但你们无非写文章、开大会、游xing请愿、奔走呼号。你们最大的成绩也不过是集合几万人示威游xing,罢课、罢gong、罢市几天而已。如果我现在给你们五百支枪,你们能找到五百个真正不怕死的学生托将起来,去打北京的那些败类,才算是真正革命。"

  许德珩等回答:"孙先生也掌握过几万人的部队,何以革命还是失败了呢?新文化运动反对旧思想、旧势力,在那里艰苦奋斗,学生们赤手空拳不顾生死的与北京政府抗争,只因为没有拿起枪来,就不算革命吗?"5

  中国历史上的改朝换代(无论上层的宫廷政变,还是下层的农民起义)都是暴力造成的,近代以来的历史也反复地表明,暴力,只有暴力才是决定中国政治的最后声音。

  辛亥革命正是因为袁世凯凭借了手中掌握的暴力工具--北洋军,既迫使清帝退位,又迫使革命军妥协让步的。袁氏称帝则不但面临着西南的武力反抗,而且他嫡系的北洋大将段虎、冯狗等也纷纷投了反对票,因此他才不得不脱下皇袍,在一片叫骂声中死去的。

  此后中国舞台上上演的一出出都是武戏,督军团也好,张勋复辟也好,马厂誓师也好......,所谓直系、皖系、奉系都只不过是暴力的代名词。

  追求民主共和,缔造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的孙中山先生也不例外,在他一生的革命生涯中,他始终关注暴力问题。辛亥革命之前,他自述有十次武装起义的失败。辛亥革命以后,从二次革命、肇和军舰起义到北伐,他所重视的也是暴力。所以他才会对"五四"学生说出这番话,暴力革命的传统已经渗入他的骨髓里,所以在他看来,"五四"运动只是赤手空拳地与北洋政府抗争而已。

  的确在中国历史上,没有任何一次权力的更迭是和平的,整个中国史就是一部弥漫着血腥味、火药味,充满了刀光剑影的历史。孙中山在黄埔建军以前并没有自己亲手建立的军队,所以在和袁世凯、和形形色色的军阀打交道的过程中,总是屡屡受挫,发出了"南与北如一丘之貉"的感叹!国民党也只有在掌握了一支强大可靠的军队以后,才能到南京建立起一个全国性的政权来。这是孙中山晚年留给他缔造的国民党、蒋介石的遗产。孙中山去世前并没有选择蒋介石为接班人,他当时的安排是由胡汉民负责民政,汪精卫负责党务,廖仲恺负责财政,蒋介石则是掌握军事的人选。但在一个枪杆子决定一切的时代,注定了蒋介石这个黄埔军校校长将成为国民党的头号强人,这是中国式的必然逻辑。孙中山对此无可奈何。

  同样,CCP如果不紧紧依靠枪杆子,就根本谈不上1949年赶跑蒋介石。1927年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当时还年轻的毛·Z·D在"四一二"的血泊中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名言,走上井冈山,开创了一条武装割据、以农村包围城市、暴力夺取政权的道路。但20世纪对枪杆子如此的重视并不是从他开始的,小站练兵起家的袁世凯懂得其中的奥秘,黄埔建军起家的蒋介石也懂个中三味,连深受西方近代文明影响的孙中山也认为只有拿起枪杆子才算"真正革命"!

  "五四"的重大意义之一就在于它给中国提供了另一种有别于暴力革命传统的先例。它并不诉诸武力,它的力量是思想的力量、思潮的力量,立足于文化启蒙,唤醒青年、号召民众。它反对旧思想、旧文化、旧势力,倡导新思想、新文化。并不是从政治入手,以夺取权力为目标。这一些是一辈子从事暴力革命、政治革命的孙中山所不能理解的。他虽然在"五四"运动后也领悟到思想的重要性,但在他这里思想永远是服务于政治的,是第二位的,不具有自身独立的价值。他的"心理建设"--"知难行易"也仅仅是为了政治的需要提出来的。在近代社会激烈的政治斗争中,以孙中山锐利的现代眼光也没有发现西方近代文明的进步首先是建立在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的基础上的。这不能不让我们感到遗憾!

  当然,同样令人遗憾的是"五四"开创的启蒙事业只是昙花一现,很快就夭折了。"五四"提出的问题至今还是一个未完成的题目。

  遗憾二向日本借款的条件

  1913年,孙中山在二次革命失败后,在他自己缔造的共和国成了通缉犯,被迫再度亡命日本。他重组中华革命党,再举革命义旗。为此他曾多次与日本人会谈筹款之事。1914年5月11日,孙中山致函日本首相大隈重信,请日本助中国革新,中国将给予的报酬是"开放全国市场,以惠日本工商"。6 8月24日,他与犬养毅说自己正在准备起兵举事,"此时若在中国内地发生动乱,必给日本外交带来极大好处,为此日本政府务必支援中国革命,此点请阁下予以关照。"谈及军费筹集情况,孙中山说:"如若此次仍不能筹足所需资金,即便附加任何条件,也靠阁下在日筹款。"犬养毅回答筹款的事要与头山满商议后答复。7 头山满虽然表示支持孙中山第三次革命,但他不能违反日本政府及军部而支持孙。孙中山通过他争取日本政府的支持,但日本拒绝给予他贷款。孙中山8月21日(也就是这次谈话前三天)曾走访过头山满,对此他心中是清楚的,所以他竟然说筹款"即便附加任何条件"也可以。

  1915年底(或1916年初)孙中山秘密会见了日本陆军参谋总长上原勇作,他在和上原勇作的谈话中要求日本支援中国革命,承诺"中国新政府可以东北三省满洲的特殊权益全部让予日本。"他说:

  "日本人口年年增多,东北三省的辽阔原野适于开拓。日本本来资源贫乏,而满洲,则毋庸违言,富于重要的资源,日本瞩目斯土,乃当然之国策。对此,我等中华革命党员能予充分谅解,故可以满洲作为日本的特殊地区,承认日本移民和开拓的优先权。"

  "不仅满洲,中国本土的开发亦唯日本的工业、技术、金融力量是赖。"

  甚至说:"倘日本真能以互助的精神,诚心实意地援助中国的革命统一,相互提携,为亚洲的独立与复兴通力协作,则中日两国的国界难道不也可以废除吗?"8

  当然,孙中山也声明"东三省是中国领土,主权仍属于中国"。但这些文献表明为了寻求日本的支持,孙中山先生曾不惜以东北三省的特殊权益作为条件。还有"不惜任何条件"的许诺。

  即使在袁世凯死后,他在广州举起护法旗帜的1917年9月15日,在和日本社会活动家河上清的谈话中,"孙中山表示,希望日本方面给予'武器、军火和大量贷款'"。"孙中山特别说明,一旦他掌握了权力,将愉快地将满洲交给日本管理"。9

  1918年11月16日,孙中山和日本松永安左卫门的谈话中再次提到以"领有满蒙"为条件寻求日本的援助。

  他说:"目前中国南北对立是日本助长起来的,日本如果改变援助北方派的政策,北方派就会不攻自灭。

  日本如果援助南方派的话,可以承认日本对'满蒙'的领有。"10

  孙中山虽然是明确反对《二十一条》的,但他愿意给予日本在满蒙的特殊权益、"承认日本对'满蒙'的领有",和1915年日本向袁世凯提出的《二十一条》第二部分有关满蒙的要求相比又有多大的差别呢?只不过《二十一条》更加具体而已--

  (一)两订约国互相约定,将旅顺、大连租借期限,并南满洲及安奉两铁路期限,均扩展至九十九年为期。

  (二)日本国臣民,在南满洲东内蒙古,盖造商工业应用之厂房,或为耕作,可得其需要土地之租借权,或所有权。

  (三)日本国臣民,得在南满洲东内蒙古,任便居住往来,并经营商工业等各项生意。

  (四)中国政府,允将在南满洲及东内蒙古各矿开采权。......11

  《二十一条》所提出的有关在满蒙的权利和孙中山的许诺大同小异,不知道为什么日本政府始终不接受他的条件,支持其革命事业。这恐怕还是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这也是长期以来被我们所忽略的问题。孙中山是伟大的政治家,但对于他漫长的政治生涯中许多史实的研究是远远不够的。

  遗憾三中华革命党

  辛亥革命前三年,同盟会内部发生多次严重纠纷,矛头都指向领袖孙中山。孙中山也因此先是在旧金山组织同盟分会时把同盟会改名为"中华革命党",把誓词改为"废灭鞑虏清朝,创立中华民国,实行民生主义"。12 后来又在南洋通告将盟书里的同盟会员字样改为中华革命党党员。但中华革命党并未正式成立过。

  1913年二次革命的失败给了孙中山惨痛的教训,这位民国的国父竟然在自己的国度里成了通缉犯,被迫再次流亡海外。他在那些痛苦的时光里思考着失败的原因,思考着革命的出路,准备第三次革命。最后得出的结论是由于组织涣散,不服从他的号令,他的想法得不到贯彻,"党员皆独断独行,各为其是,无复统一"才导致失败,他自称南京政府时期,"忝为总统,乃同木偶",一切都由不得他主张。后来他写《建国方略》时进一步提到"是以予为民国总统时之主张,反不若革命领袖时之有效而见之施行矣"。13

  正因为如此,孙中山要重建一个秘密的革命党,而不是一个公开的政党。这次立党"首以服从命令为唯一之要件。凡入党各员,必自问甘愿服从文一人,毫无疑虑而后可"。14 要全体党员服从党魁命令,各具誓约,誓愿牺牲生命、自由权利,服从命令,尽忠职守,誓共生死。《中华革命党总章》第七条即明确规定"凡进本党者必须以牺牲一己之身命、自由、权利而图革命之成功为条件,立约宣誓,永久遵守。"15 在孙中山手订的入党誓约中有"愿牺牲一己之生命自由权利,附从孙先生再举革命","永守此约,至死不渝。如有二心,甘受极刑"这样的誓词,16 还要在上面加印右手中指指摸。第十条规定"凡党员有叛党行为,除处罚本人之外,介绍人应负过失之责"。17

  党章第十一至十四条按照入党时间先后进一步把党员分为首义党员、协助党员、普通党员,在革命成功以后分别为元勋公民、有功公民、先进公民,元勋公民得一切参政、执政的优先权利,有功公民有选举、被选举的权利,先进公民则仅有选举权利。"凡非党员在革命时期之内,不得有公民资格"。18 就这样这个伟大的民主主义者以"革命"的名义剥夺了大部分人的公民资格,他试图通过对党员的严格约束,划分等级,论功行赏来实现他的理想,实际上和他追求的民主、共和理想背道而驰、越走越远。据他当时的主要助手居正回忆,他还发表了这样的谈话:

  "一、革命必须有唯一(崇高伟大)之领袖,然后才能提挈得起,如身使臂,臂使指,成为强有力之团体人格。

  二、革命党不能群龙无首,或互争雄长,必须在唯一领袖之下,绝对服从。

  三、孙先生代表是我,我是推翻专 zhi、建立共和、首倡而实行之者。如离开我而讲共和,讲民主,则是南辕而北其辙。忠心革命同志,不应作'服从个人'看法,一有此想,便有错误。我为贯彻革命目的,必须要求同志服从我,老实说一句,你们许多不懂得,见识亦有限,应该盲从我。我绝对对同志负责任,决不会领导同志向专 zhi失败路上走。我是要以一身结束数千年专 zhi人治之陈迹,而开亿万年民主法治之宏基。

  四、再举革命,非我不行,同时要再举革命,非服从我不行。......我敢说除我外,无革命导师。"19

  作为当事人和孙中山的忠实追随者,他的回忆是真实可信的。从这里"一个党、一个主义、一个领袖"、打江山、坐江山的中国式逻辑都已经呼之欲出。

  所以中华革命党成立之初就遭到革命党人内部的强烈反对,黄兴坚决不加入,并远走美国。二次革命的风云人物李烈钧、柏文蔚等都拒绝参加,连老同盟会员谭人凤等也远离了孙中山。黄兴批评服从一人是违背了孙中山自己倡导的自由平等主义,加盖指摸"迹近污辱"。对此孙中山解释说:

  "第三次革命之后,决不如第一次之糊涂,将全国人民名之曰国民;必其有心赞成共和,而宣誓注册者,乃得名之曰国民。然至成功之日,其宣誓注册之人,自然争先恐后,举国若狂,亦恐根底不固,易为巧诈,借名取利,容易把真心原始之革命党推翻,如袁氏近日之所为。故定事前首义党人有优先权利,选举执政当在首义党人,民国乃能巩固。然到时冒称为首义党人,欲得元勋公民权者必纷纷也。如第一次之官僚劣绅,向来反对革命,杀戮党人;及一旦革命成功,此辈则争先自号为老革命党,把持一方权利。而向日真心革命志士,且多被此辈杀戮,真伪莫分,热诚志士,成败俱遭惨祸,实可痛也!故第三次成功之后,欲防假伪,当以指摸为证据。盖指摸人人不同,终身不改,无论如何巧诈,终不能作伪也,此本党用指摸之意也。......况今日之法,乃欲行之于全国国民者也。吾党为首义尚不肯为,他日全国更何能望其一律遵行也。......总之,指摸一道,迟早要盖,今日为党人不盖,他日为国民亦必要盖。倘以外国待犯人为言,则外国待犯人,往日单独以照相行之,岂吾人则永不照相乎?"20

  孙中山先生在辛亥革命血的教训中得出了这些沉痛的结论,但他忽略了他所追求的是自由、平等、人权,国民性的整体缺陷不可能通过对革命者授予优先的特权就能加以解决。没有人权概念的广泛普及,没有形成公民社会,当然不可能建立真正的民主制度。孙中山先生试图赋予革命党人以参政、执政的特权来确保革命理想的实行也是空洞、不可靠的。他在中华革命党时期最得力的助手陈其美当初在上海主政,一样是滥杀无辜,光复会领袖陶成章并不是死在"官僚劣绅"的手里,而是陈其美这个响当当的老革命党人指使另一个革命党人蒋介石干的。这样的例子在民国之初也不是孤立的。阎锡山、唐继尧、陈炯明等也都是老革命党,他们的所作所为我们都很清楚,和北洋军阀又有什么区别?!

  人权没有保障,即使是"真心原始之革命党"当政,也同样没有真正的共和可言。孙中山先生没有看到问题的要害所在,只能以指摸、誓约(所谓"甘受极刑")来推动革命,这不能不说是他的一大败笔。所以孙中山的中华革命党在反对袁世凯帝制的护国运动中发挥的作用相当有限,已经不是站在历史的浪尖上。

  十几年后,在蒋介石的南京政权身上我们就能看到当年中华革命党的影子,所谓革命只是给了少数人分赃的机会,这是孙中山始料不及的。如果他本人活着,他的人格、威望、无可比拟的号召力,革命成功之后建立的新政府不至于马上堕落为一个腐败、专 zhi、黑暗的政权。一个没有了孙中山的国民党一旦取得政权,他们能够做的当然首先就是按等级分封职位,而孙中山理想中的宪政目标则可以被无限期地拖延。

  遗憾四党在国上的苏俄模式

  辛亥革命前十六年的流亡生涯,二次革命后三年亡命日本,一次次的失败,一次次的教训,特别是1922年他一手扶植起来、倚为长城的陈炯明叛弃了他,孙中山称之为"祸患生于肘腋,干戈起于肺腑","文率同志为民国而奋斗垂三十年,中间出生入死,失败之数不可偻指,顾失败之惨酷未有甚于此役者。盖历次失败虽原因不一,而其究竟则为失败于敌人。此役则敌人已为我屈,所代敌人而兴者,乃为十余年卵翼之陈炯明"。21

  孙中山回首漫长的革命征程,是一连串的失败、流血和牺牲,亲密战友陆皓东死了,郑士良被朋友、叛徒毒死,黄兴英年早逝,宋教仁、陈其美被袁世凯刺杀,朱执信、程壁光死于桂系军阀之手......辛亥革命失败了,二次革命失败了,护法运动失败了,中华民国依然只有一块空洞的招牌,他曾经争取日本的支持,也寻求过西方列强的帮助,但都没有得到回应。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1921年底,孙中山在桂林会见了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开始联俄外交,向新生的苏联寻求帮助,逐步走上一条"联俄联共"的道路,并以苏俄模式改组中国国民党。在1924年1月20日召开的中国革命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他首次提出"以党建国"、"以党治国"、"党在国上"。也正是在这次大会上孙中山提出要将大元帅府变为国民党政府,"现尚有一事可为我们模范,即俄国完全以党治国,比英、美、法之政党,握权更进一步;我们现在并无国可治,只可说以党建国。待国建好,再去治他"。22 明确提出"应该先由党造出一个国来","以党建国","把党放在国上"。23

  这就是后来蒋介石的党国的由来,蒋介石正是利用了孙中山的理论和他《国民政府建国大纲》中的三时期说,以国民党训政的名义实行一党专政,把民国变成了党国。这是孙中山晚年学习苏联的结果。

  1924年1月25日,孙中山在关于列宁逝世的演说中说得很明白,二次革命后"在日本虽想改组,未能成功,就是因为没有办法。现在有俄国的方法以为模范,虽不能完全仿效其办法,也应仿效其精神,才能学得其成功。"24 他的建军思想也是要"按照苏联式样建立一支军队",25 蒋介石曾到莫斯科学习过军事。所以孙中山留下的国民党是仿效苏联党的模式重建起来的,军队最初也是搬用了苏联的一套。

  1924年改组的国民党引入了苏联"一党专政"模式,仅仅一年后孙中山先生就黯然去世,在蒋介石所代表的国民党领导集团中再也没有人能深切理解"民权主义"的意义。虽然孙中山在国事遗嘱中要求他的同志们依照他的《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等继续努力,但他的后继者在继承孙中山的遗产方面除了把他的"以党建国"、"以党治国"、"党在国上"思想发挥得淋漓尽致以外,其他的大部分都被置之脑后了,所以我们在大陆看到的只是一个一党专政的国民党政权,最终导致了败退孤岛的结局。

  这恐怕不是孙中山的原意,但孙中山晚年源自苏俄的"党在国上"思想无疑为蒋介石将民国变成党国铺平了道路。在这块有着深厚帝王传统的土壤上,由"家天下"到"党天下"仿佛顺水推舟。对于身后出现的一党专政局面,虽然是孙中山先生始料未及的,但却是他留下的最大遗憾。

  

  注释:

  1 冯自由《革命逸史》第三集,198页,中华书局,1981年版。
  2 同1 ,200页。
  3 《明太祖实录》,转引自王学泰《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379页,学苑出版社1999年版。
  4 同1 ,208页。
  5 《孙中山集外集》244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6 《孙中山全集》第三卷,84页,中华书局1984年版。
  7 同5 ,224页。
  8 同5 ,225-226页。
  9 同5 ,228页。
  10 同5 ,236页。
  11 转引自蔡东藩《民国演义》第二册12页,参考《剑桥中华民国史》第二部110-112页。
  12 同1 ,204页。
  13 《孙中山全集》第六卷,158页。
  14 同6 ,92页。
  15 同6 ,98页。
  16 同6 ,97页。
  17 同15 。
  18 同15 。
  19 居正《中华革命党时代的回忆》,《居正文集》上册207页,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20 同6 ,141-142页。
  21 《致海外同志书》,《孙中山全集》第六卷,549页、555页。
  22 《关于组织国民政府案之说明》,《孙中山全集》第九卷103页。
  23 同22 ,104页
  24 同22 ,137页。
  25 1924年1月,孙中山与鲍罗廷等的谈话,同22 182页。
吃不到葡萄可以吃葡萄干,但是一定要说葡萄酸~

TOP

不错不错...老发的好历史..让偶对历史公众人物有公正的看法
俺金家媳妇也不是好惹滴....我丢....

TOP

可惜孙中山早死得早了点,又没立个像样的“太子”,造成百年的惨剧.
会思考的人会说:We need change
不会思考的“愚民”会说:坚持改革开放!

TOP

这个坛子真是很有问题啦。五毛太多。毛文太多。
联俄容共,从来就没有联共。那个时候共还很小。

TOP

读《三民主义与孙中山的遗憾》一文的粗浅见解

引用:
原帖由 huresult 于 2009-10-28 12:15 发表 这个坛子真是很有问题啦。五毛太多。毛文太多。联俄容共,从来就没有联共。那个时候共还很小。


   傅先生的简介中提到的《社会科学论坛》,主要刊登学术评论卷发表学术、思想和文化评论之文章的半月刊。主办单位是河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简称河北省社科联亦是中共河北省委领导下的全省多家社科学会、协会等等的联合组织。fficeffice" />


   写历史性的评论文章,如果只是将自己力所能及掌握的,像大事年表一样的列举出来,诸如,某年某月某日,某某做了或者讲了某某事等等,还远远不够。


   因为就近现代的历史还有诸多迷雾让人困惑,那么流传数千年的历史‘有多少是真实的情况呢?丁肇中先生接受央视采访时说,“中国一经改朝换代,首要做的事情就是修改历史….”。我们力求有完整的真实的历史记录来还原当时。面多如牛毛、纷乱如麻的记忆,有秉笔直书的,更多的是有蓄意隐瞒、断章取义和蓄意的篡改的。。


   但是我们循着历史发展的脉络,继承前人的研究且基于现实仍能推断出清晰的因缘。是因为我们就是置身于奔涌着的历史长河中,是无法隔断前因和后果的。


  如果只凭借着历史的碎片,挑选出需要的,脱离了历史发展的合理进程来解释的话,免不了盲人摸象的结论。


   读完此文,我一直认为这是傅国涌先生的遗憾而非孙中山先的、因为有了太多的牵强附会、主观臆断的内容:


所以,先从傅国涌先生的第一个遗憾说起:


一开始便从一段对话来引出“非暴力学生”而遗憾“枪杆子里出政权”。


先谈"孙先生也掌握过几万人的部队,何以革命还是失败了呢?”这貌似有道理的学生意气,其实有些武断和故意模糊概念。话中所指的是中山先生历次的武装斗争吧,这恰恰证明了中山先生革命的艰辛和先生直意革命的坚定品格,不能说是中山先生的革命事业失败了,直到现如今中山先生未竟的革命事业一直就在继承者的奋斗中,何言失败?况且就在这些学生质问时,中山先生从未有真正意义上的“掌握过几万人的部队”。这也是先生面对着残酷、痛苦的现实,终于决心建立党军的重要原因之一。令人意外的是,许得珩、张国焘等学生领袖在以后也是操起了枪去革命了。放弃了“赤手空拳”的“非暴力”。


 中山先生只是认为这样群情激奋的宣泄,并不能从根本上上解决积重难返的现状。这个倒是成了傅先生认定 “暴力革命的传统已经渗入他的骨髓里。。。”的证据,很是令人费解,看不出里面有什么必然的因果联系。难道又是“文革”的二元论---非此即彼?“向来就不大赞成学生请愿”的鲁迅,莫非也是骨子里的崇尚暴利?要革除弊端丛生的现状,非要“托起500条枪”不可,这是历史的、现实的事实决定的,傅先生的文中也做了详细阐述,并非是孙先生“骨子里崇尚暴力”。但如此、孙先生也不会将权力和平过度给袁世凯。


因为“五四运动”是左倾激进的学生来在前台组织领导的,其中的就有后来在中共做了高官,所以官方给“五四”的评价拔得相当的高度---就如傅先生认定的那样,并且还作为节日来纪念。但是对“5.4”运动的意义到如今也是有着不同的看法。无论怎样也未见有论述成“革命壮举”的。另外,从“五四”的起因、口号以后来的影响来看并非“不是从政治入手”,它有着明确政治诉求的。不是非得一有“运动”,就意味着“夺权”,这样的思维应该是文革遗留下来的残余。如真要作为“有别于暴力革命传统的先例”来理解,那么“火烧赵家楼”之举实难定义成和平之举。到是开了和平请愿行动中,诉诸暴力的先河


根据颇有争议的“五四意义”断然说中山先生“这一些是一辈子从事暴力革命、政治革命的孙中山所不能理解的。”如若是这样,何至于也是“一辈子从事暴力革命、政治革命的毛泽东就能理解,还给了如此高的历史评价呢?并且这评价还作了傅先生论证的材料呢?简直是匪夷所思。


“他虽然在"五四"运动后也领悟到思想的重要性,但在他这里思想永远是服务于政治的,是第二位的,不具有自身独立的价值。”先不说中山先生是否领悟到“三民主义”的重要性,或者是否领悟到处于第几位,就说“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也可以说成是“服务于政治的,是第二位的,不具有自身独立的价值。”?这样的论断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要说“以孙中山锐利的现代眼光也没有发现西方近代文明的进步首先是建立在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的基础上的。”我很难接受这样的结论,不知道傅先生是怎么得来的,只是因为孙先生对“学生运动”的看法?毕竟中山先生在海外生活学习过10多年之久。


于西方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是经历了300多年对世界与人类的探索”,至今也是历史学家们就对它的解释有很多不同意见。让傅先生感慨万千的“西方近代文明”的重大社会变革,也是无不充斥的铁与血的碰撞。


从傅先生的遗憾来看,我先也臆断一下傅先生更像倾心于“温和改良”。是的,这个善良的意愿,历经“知识分子”追求和实践过,但是无不淹没于斑驳的血迹中。


最后澄清,近代最早的启蒙事业应该是发端于魏源,成形于严复。就是指新新思想的启蒙---新文化运动也是由陈独秀主編的《新青年所发起的,并非由“五四运动”开创的。


关于第一遗憾中的中山先生与学生的对话,傅先生没有摘录中山先生是怎么回答的,我想,这也是读者关心的吧。我会随后转载。


这次就傅先生的第一遗憾,写了点自己的看法,孰是孰非,大家看吧。对于“第二遗憾”以后有时间再写吧。


 

TOP

1981.10.06《人民日报》)刊载的许德珩先生的《我的回忆——纪念辛亥革命70周年》,文中未见提及:"孙先生也掌握过几万人的部队,何以革命还是失败了呢?新文化运动反对旧思想、旧势力,在那里艰苦奋斗,学生们赤手空拳不顾生死的与北京政府抗争,只因为没有拿起枪来,就不算革命吗?"这句话。
文中是这样记录的:中山先生出来见面之后,廖仲恺先生见我们因被阻门外面有不愉之色,连忙说:“你们几位不是有问题要谈吗?我们现在就开始谈吧!”中山先生接着说:“我愿意听听你们的意见”。于是我们分别讲了个人的见解。有的陈述学生运动和一般民众运动的情况,有的指出南北政局都是一团糟,问中山先生有何方针和计划,等等。

    中山先生的回答是:你们学生反抗北京政府的行动是很好的,你们的革命精神也是可佩服的。现在,我想给你们500支枪,去打北京的那些败类,如何?

    我们就中山先生所谈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谈了很长时间之后,我们当中有人说:“现在时间不早了,我们应该告辞了吧!”一直坐在旁边的廖仲恺先生接上去说:“多坐一会,正谈到紧要的关头!”于是中山先生从容而缓慢地回答了我们提出的问题。

    中山先生谈话的大意是:一、他要学生们托起枪来,不过是希望学生们的革命精神再提高一步。他并不轻视学生开会、示威等动员民众起来反抗北京政府的行动,并且相信那些行动都有重要的作用。二、他个人很注意宣传,素来主张宣传与军事并重,不过事实上宣传的工作做得不够,所以不能使一般青年和民众了解他的意见和主张。

    当我们告辞时,中山先生高兴地说:“我很喜欢这次痛快的谈话”。归途中,大家边走边谈,觉得这位具有倔强性格的革命家颇能倾听我们的意见。同时也感到,经过护法运动的失败,中山先生已经意识到革命武装的重要,所以他提出要给我们500支枪,是绝非偶然的…….
      许德珩先生的文中亦称:中山先生对于五四运动则倍加赞扬的。引用中山先生的话:试观这次学生运动,在很短的期间,收此绝伦的效果,由此可知结合起来的力量就会强大。并称,中山先生的讲演,对学生运动是个很大的鼓舞。
   许德珩先生似乎在弱化当时作为学生的他们与中山先生的争执。说的更多的是景仰先生对学生的指导、支持。或者是不想当时学生气的幼稚和苍白吧。
   但是许德珩先生对中山先生的大意总结的出人意料的不完整:
实际是-----孙中山谈了下列各点:一、他要学生们托起枪来,不过是希望学生们的革命精神再提高一步。他并不看轻学生开会、示威等等动员民众起来反抗北京政府的行动,并相信那些行动都有重要的作用。二、他承认同学们指责他没有充分重视学生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不是完全没有理由的。他声称他很注重宣传,素来主张宣传与军事并重;不过事实上宣传的工作做得不够。所以不能使一般青年和民众了解他的主义和主张。三、他叙述他的三民主义和根本推翻北京政府的立场,要求同学们信仰他的三民主义;一致合作,共策进行。
    许德珩先生的一个精准的大意,就省去了中山先生谈话的三分之一多。竟畅谈《我的回忆——纪念辛亥革命70周年》,真是令人嘘唏不已。真是不知道是许先生的大意,还是人民日报的大意。其实连同许先生一同责问的还有张国焘先生。真是造化弄人?还是历史弄人?

TOP

与日本政府借款之浅析

       自兴中会成立之日起,孙中山先生及诸多同志是往来奔走于国内及欧美列强、日本、南洋等地,发展组织、宣传革命、筹集资金,


为革命做好思想和物质的准备费尽心机,期间先生更是历经拒绝和驱逐,其备尝艰辛是难以名状的。因此就不得不提起华侨、留学生的倾囊相助,


为革命事业逐步壮大,至燎原之势,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有记载云,一留学生为捐款不惜去借高利贷,直到辛亥革命几年后他自己才还清债务。
由此华侨和留学生对先生的支持可见一斑。因仁人志士前赴后继、慷慨赴难的起义十次之多,及至武昌首义成功。
       1912年元月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在财政的窘困已累及这个新生政权生存的情况下,先生亦极力谋求与欧美列强及日本借款以渡难关,除以民间代政府借贷方式向日本大仓洋行进行的“苏路借款”获得三百万元外(面对庞大的财政开支,这只是杯水车薪),其他均无果而终。在众所周知的情势下,2月13日中山先生提出辞呈。2月15日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第二任临时大总统,并于3月10日在北京就任,孙中山4月1日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耐人寻味的是,也在同时借款的袁世凯则顺利和幸运得多,以至辛亥革命之成果终为精于权诈的袁世凯所攫取。
       此后的近十年中,为了真正实现共和,中山先生历经与列强的接洽筹款未果。不曾想,与趁火打劫的日本政府商谈的借款之事,竟为历来为学者们所考据和纷争的。


       想要说理清这些争议,还要从当时的局势说起:
       清末民初是怎样的形式呢?陈天华的“猛回头”描述的的真是一针见血:
“俄罗斯.自北方,包我三面;英吉利,假通商,毒计中藏。法兰西,占广州,窥伺黔桂;德意志,胶州领,虎视东方。
  新日本,取台湾,再图福建;美利坚,也想要,割土分疆。这中国,那一点,我还有分?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
         正是由于各列强的瓜分,才有了维持形式上的独立,但政治、经济、军事等均受制于他国的半殖民地的境地。
         即是如此,列强亦密切关注中国的局势,以期扶持的代理人扩张其在华利益的最大化。他们并不希望一个强大的中国出现来影响到自身的利益。
  这就是“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慈禧一直能主政的重要原因。及至清廷覆灭,新的代理人人选自然就是从清廷专制体制里走出来的


  权欲熏心的袁世凯及其后的各路军阀。
         这种背景下,孙中山想要向列强借款用于“推翻专制,以建共和,振兴中华”,其艰难可想而知了,无异于与虎谋皮。
         在中山先生“主要瞩目于西方国家”屡屡碰壁后,更把“寻求援助的眼光转向主要集注于日本”。这也造成了日后的“满洲租借”问题的争论。
   这些争论多为洽谈中的口舌之争,没有形成说服力的文献资料来说明。
          然而,1915年的“中日盟约”,成了至今都是最大的争议,因为不仅是其“11条”的内容与“二十一条”类似,而且上面有了“孙文”的签名。
  对于文献的真伪,目前海内外学术界有“绝对肯定说”、“绝对否定说”和“暂时存疑说”三种观点。也就形成了,对“借款”评价的分歧:
   1.革命策略。2.损害主权。3.为达排满目的。其中第三个意见过于牵强,革命之初是为了号召民众提出的暂时性口号,清帝退位后,即有“五族共和”之提出。
  另外,“爱国”与否不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关键还得看你做了什么,还有引起的后果。


          总之,孙中山是为了中国革命的成功,在“满蒙”问题上对日本采取 妥协的立场,也为众多学者所认可的。
          那么日本政府为什么没有接受这些条件而给予贷款呢?
          这得从甲午战争后的“马关条约”说起,日本这个新崛起的帝国的贪婪,引起其他列强的不满,尤其是将辽东半岛割与日本, 遭到了沙俄的强烈反对,


沙俄为获得不冻港大连、旅顺,控制我国东北地区,就牵头有了“俄、德、法”的“三国干涉还辽”,迫使日本宣布放弃对辽东半岛的永久占领。


俄国以“还辽”有功,同清廷签署了“中俄密约”,“密约”泄露后,其他列强争相迫使清廷画出势力范围。开各列強瓜分中國之先河,直至“八国联军侵华”后完全沦为半殖民地。
          沙俄的独占中国东北的殖民利益,日本一直怀恨在心,处心积虑的夺回“满洲利益”。经过10年的备战实力明显增强。因此进行的日俄瓜分东北和朝鲜的谈判以破裂告终。至于1904年爆发了“日俄战争”。这场于中国国土上的争夺殖民利益的战争,持续了1年7个月,在双方都付出惨重代价,而无力再战的情况下,美国出面调停签订了《朴次茅斯和约》,无视清廷存在,擅自在中国东北划分“势力范围”。根据条约,俄国将过去所霸占我国的库页岛南半部及其附近一切岛屿割让给日本,将旅顺、大连及附近领土领海的租借权让给日本,俄国还承认朝鲜为日本的“保护国”。条约签订后,日、俄两国立刻逼迫清朝政府给与承认。结果使日本稳固了对朝鲜的统治,并将南满(中国东北南部)及东清铁路长春以南段(后来的南满铁路)纳入势力范围。从此“关东军”在中国东北开始驻扎。
         让人费解的是,这场不仅是对中国领土和主权的粗暴践踏,而且让中国东北人民在战争中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和人身伤亡的战争,却使中国一些报章纷纷称颂开黄种人战胜白种人先例(其实,还忘记了成吉思汗和阿提拉)。这是题外话了。
         纵观自“鸦片战争”起,签署的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中山先生提出的不过就是重复其中的几条罢了,也就是说已经是列强的既得利益了。即如孙中山最初与日本政府谈及“满洲租借”条件时,日本军部就云:“满洲是日本人为之抛洒珍贵的鲜血的地方,理应享有一切权益,而无须以金钱收买”,而不同意借款。日本内阁和元老山县有朋也反对。山县说:满洲是日本的势力范围,没有必要用金钱收买。与军部意见大致相同。即便如此,在洽谈的过程中,孙中山坚持日方先提供贷款,然后再谈“满洲问题”。而日方坚持先签下租让满洲的条约,然后再提供贷款,谈判争执不下,最后日本没有给孙中山贷款。
        其后的“二次革命”至“护法运动”的借款谈判,也都是殊途同归,借款谈判均以失败而告终。因为,列强及日本政府真正想扶持的是能给他们带来最大利益的军阀。不是以强国为目的的孙中山。在列强及日本政府操控下的中国军阀不过是一些只为一己私利,漠视国家民族利益、有枪便是草头王的势力之徒。即使出了向张作霖那样“不大听话”的“代理人”也可轻易的除掉。孙中山先生则创立了以振兴中华为目标的、有着明确的政治纲领的现代意义的政党,而且凝聚了大多数的为国家利益甘愿抛投洒热血的仁人志士,这样的的团体一旦发展壮大起来, 终究不会听命于列强及日本当局驱使的。这些都是列强及日本政府不得不考虑的,支持谁能使其得到更大的利益,支持谁能为其所控制。答案是显而易见的,绝非是孙中山!
          综上所述,孙中山先生想尽办法借款的空手而归,也是意料之中。所以,只有从他所处的历史环境中去探究,才能理解留下不少令人难以理解的事情。

TOP

回复 7# chengshilaji 的帖子

孙文先生当然爱中国,但是他爱的是自由民主平等均富的中华民国,是他国民革命理想的中国。因此,在专制政权的统治下,他宁可暂时牺牲一下国家的主权来换取帝国主义对革命的支持。待革命胜利,国家富强之后,完全可以再收回主权,这在国际上也是有先例的。因此我们不能就说孙文先生不爱国甚至是卖国,这是一个革命的策略问题。
吃不到葡萄可以吃葡萄干,但是一定要说葡萄酸~

TOP

回复 8# 白衣卿相 的帖子

这也总是在谈判,没有签约的重要原因。日本人也不傻,给你借钱,就得有回报。
    至于那个“中日盟约”也是草案,原件在日本,争议最大,不管怎样,大多数是倾向于理解中山先生的。中山先生首要的是荡除军阀,统一中国,实现共和。而且从中期目标来说,中山先生也是想利用“日本势力”,将侵华最贪婪最残酷的俄国从中国领土上驱逐出去,这从历次的谈判条件可以看得出。即便签了约,如要实现,就需将俄国的势力范围“北满”收入囊中。难免又要刀兵相见,日本也是不得不慎重考虑的。一场“日俄战争”几乎将日本拖垮,如若不是俄国政局动荡,结果很难预料。当时,凭日本的国力根本拖不起。
    日本政府也清楚这些,更不会甘为中国做嫁衣,必然讨价还价。签约只是第一步,为日后的占据东北有了“合法”的依据。俄国也不会坐等你来拿,毕竟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才占了“北满”。日本要实现初步的战略意图,还要看国际的局势。“三国干涉还辽”应该还历历在目。
    即是如此,中山先生绝不会像“清廷”那样将东北割让出去,只能是“租借”。这也是问题所在,
对日本政府来说,以往是“清廷”割地还要赔款,现在倒是“租借”还要花钱,谈判之艰难可想而知了。

TOP

关于“中华革命党”

说到“中华革命党”,就不得不提起同盟会的纷争了,而且也不仅仅存在于“辛亥革命的前三年”。这些纷争也正是促使孙中山成立“中华革命党”的关键所在,只可惜傅先生是一笔带过。
   在这里我能简单地将“中华革命党”成立以前的“纷争”,大致分为三时期:同盟会有关“辛亥革命”时期的内部纷争、“革命初造成功(临时政府成立)”时期的纷争,还有“二次革命”时期的纷争。其间牵涉众多的人物和事件,不仅是风云变幻而且交织错节。没有将错综复杂的时代背景清晰的解读出来,是很难理解事情缘由的。所以并不是一句偏颇的“辛亥革命前三年,同盟会内部发生多次严重纠纷,矛头都指向领袖孙中山。”所能涵盖的。(会议中的各抒己见或者争执不下的情况很是常见的事情,何以出了“矛头指向”的判断呢?难道“万马齐喑”的“人代会”倒是人心所向了?不让畅意的表达就是“家长制”,允许“据理力争”又是“矛头指向了”?这是什么道理嘛。就算是“矛头所指”也得问问“指”的对不对嘛。)
      那好,我们就将怎样的“矛头指向”用事实概述一下。
      同盟会成立初,章太炎因区区1万余元致与先生翻脸并进行口诛笔伐,而且对此一直耿耿于怀,完全不顾革命大局,竟将中山先生秘密筹集武器之事公诸于报。这种“矛头指向”与“通敌”能有多少区别呢?使得本来就组织松散的同盟会产生了分裂、弱化了反清力量。
      在临时政府成立初,中山先生也是一面筹措经费进行“北伐”,一面进行“和谈”,虽然先生倾向于“北伐”,但是一方面是因“筹款无果”,另一方面还有大多数人的反对。又综合其他诸多原因,先生放弃了“临时大总统”。期间力主和谈的就有宋教仁,在争执中让人打肿了眼。“矛头指向的”遇到了“拳头指向的”了,这只是一个小插曲而已。其后,袁世凯的倒行逆施充分证明了中山先生判断的正确,而且先生对于轻易的放弃“南京临时政府”也是痛悔不已。
   “二次革命”的起因即是“宋教仁被刺案”(虽然多数认定是袁氏集团所为,但是亦有不同的声音在)。当孙中山得知时,悲愤不已当即决定起兵讨袁,因黄兴、李烈钧等人认为应该寻求司法,走和平路线,而暂时作罢。待到袁世凯部署完毕,宣布免除江西都督李烈钧、广东都督胡汉民、安徽都督柏文蔚三人的都督职务时,挥兵北上的最佳时期已错过。但是仍然招集旧部进行“二次革命”。可叹为时已晚,之后战事失利,孙中山、黄兴等相继避往日本,“二次革命”以失败而告终。想当初黄兴、李烈钧等人在“矛头指向”时,却不想袁氏在背后的“枪口所指”。
    1913年的“二次革命的”失败,在国民党人中造成严重创伤。当时是党人星散,军队溃灭,地盘沦丧,在国内已无立足之地,悲观失望情绪严重滋长。亡命日本的革命党人也是意见纷歧,心灰意冷,“几于一蹶不振”。面对这样的情形,先生痛定思痛,深刻总结了二次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认为它的失败,“非战之罪”,“亦非袁氏(指袁世凯)兵力之强”,而是同党人心之涣散,党员有如一盘散沙,不肯服从领袖的命令,号令不能统一所致。深切感受到织严重不纯,已不能领导革命继续前进。于是,他决心从整顿党务入手,重组新的有战斗精神的革命党,以便恢复同盟会时期的革命精神,再度举起民主革命的旗帜,拯救共和。随成成立了“中华革命党”。其宗旨是,建立民主政府,反对专制。
好像并非如傅先生所认为的“....忽略了他所追求的是自由、平等、人权....”。另外,以中山先生的声望,并在北洋政府的敌视中,如此众目睽睽之下,如何能建立“秘密政党”呢?
     对一些的疑虑和分歧,中山先生也解释道,“那时我没有法子,只得我一个人肩起这革命的担子,从新组织一个中华革命党。凡入党的人须完全服从我一个人。其理由既是鉴于前次失败,也是因为当时国内的新思想尚未发达,非由我一人督率起来,不易为力。”所以说是用来保证党纪、政令之彻底实施,最终建立民主政府,而不是建立专制政权为目的。
    至于“国民性的整体缺陷不可能通过对革命者授予优先的特权就能加以解决。没有人权概念的广泛普及,没有形成公民社会,当然不可能建立真正的民主制度。孙中山先生试图赋予革命党人以参政、执政的特权来确保革命理想的实行也是空洞、不可靠的。”
    然而,孙先生在“中华革命党总章”里明确说:“本党进行秩序,分为三时期:一、军政时期:此期以武力扫除一切建立民国的障碍,奠定民国基础;二、训政时期:此期以文明法理,督率国民,建立地方自治;三、宪政时期:此期俟地方自治完备之后,乃由国民选举代表、组织宪法委员会,创制宪法。宪法颁布之日起,即为革命成功之时。”已给出了解决方案。傅先生在挑章摘句的时候不会没有看到吧。傅先生所认为的“缺陷”和“空洞”,就是“军政”和“训政”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详见中山先生著述的“三时期论”)。如果“军政、训政”空洞了、不可考了,何来“宪政”呢?又如何解释现如今的台湾呢?
     当时的中国是名义上的共和,实际上的北洋军阀专制。中山先生组建“中华革命党”就是要打到专制,实现共和。毛先生也有名言“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亦如我们享用“生日蛋糕”,也并不是一定要求蛋糕的制作,也必须是“点蜡烛”、“拍巴掌唱歌”吧?在非常时期,当然就应该有非常的办法,否则二战中的罗斯福岂不是违宪了?
     所以,我们不得不承认,在局势动荡,内忧外辱的情况下,“中华革命党”的出现是必然的,因为没有组织严密、有凝聚力的、战斗力强大的革命党来领导革命,我们无法想象如何使得革命成功。
    1916年袁世凯死后,该党党部由日本东京迁到上海。1919年10月,仍改组为中国国民党。

TOP

期待三民主义统一中国
原来台风君你这么萌...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