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时评] 纽约时报:沿海地区失业梦魇困扰中国

纽约时报:沿海地区失业梦魇困扰中国



  谭家村。谭田英(音译),一名民工,与她的祖父母在一起。她所在的广州制服厂内很多工人已经失业。
    
  
  
  By ANDREW JACOBS
  Published: February 22, 2009
  Sunshined/译
  
  
  谭田英看起来不像是个会闹事的人。但是她和几百万像她一样的工人正让政府为国家的稳定而担忧。
  
  
  
  这个害羞苗条的女裁缝在广州的一家工厂制作围裙和工作服。24岁的她是民工(涌入城市寻找工作且前景黯淡的1.3亿农民)大军中的一员。
  
  
  
  随着经济危机的蔓延,中国出口业愈加萧条。在珠江三角洲和曾经非常繁荣的东海岸,制造业工作正以惊人的速度消失。在过去的几个月内,两千万民工已经失业。这剥夺了赤贫的乡村家庭所急需的民工薪水。
  
  
  
  12月,谭所在的工厂内已开始裁员或降薪,因为来自美国的订单趋于枯竭。去年,广州及周边有2,400家企业倒闭。
  
  
  
  “希望我还有工作,”谭在本月踏上离家的火车时说。“我不想做一个贫穷的农民。”多年来,这辆火车将很多年轻人送上了远赴他乡之路。
  
  
  
  在这个风靡和谐的国家里,妥善安置民工已经成为政府优先考虑的问题。他们与8亿农民息息相关。毕竟,毛泽东革命的胜利仰仗的是受苦受难的农民,日益扩大的城乡差距也是不无人关心。
  
  
  
  虽然政府没有发布有关乡村局势动荡的信息,中国官员一直想方设法控制抗议和闹事的蔓延。
  
  
  
  本周,全国各地三千多名公安主管齐聚首都,商讨如何平息争斗,以防其转变成为所谓的群体事件。上个月的内阁会议上,温家宝警告政府官员要为艰难的前路做好准备。“国家就业形式非常严峻。”
  
  


谭家村。农民在施肥。中国政府通过发放农业补贴帮助那些返乡工人。


  
  为了改善待业民工的生活,中央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政策,包括职业培训,增加农村医疗保险和农作物补贴,以保证返乡人员可以过活,虽然农作物产品的价格一路下跌。11月,耗资585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方案开始实施,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工程,以期吸收一些新近失业的工人。
  
  
  
  但是,谭家村(湖南东北部)及其周围乡村的大多数人表示,他们并没有看到政府的馈赠。随着农历新年于两周前结束,很多回家度假的民工急于返回南方,期许保有以前的工作或者找到新工作。
  
  
  
  在这个城镇的2,000名居民当中,40%的人在外省工作。他们的汇款支撑着老人孩子的生活。大多数人的收入花费在摩托车,高中教育和新房子上(科斯林圆柱和陶瓷龙是这些新兴繁荣的象征)。
  
  
  
  与她的邻居一样,谭家的房子正在修建中。自2005年起,她的父母和哥哥(同样是民工)已经在这栋两层楼的房子上花了15, 000美元,他们仍需要9, 000美元以用于电器家具和装修用的白瓷砖。“我们没有任何积蓄,”她的父亲,52岁的谭亮生(音译)说。
  
  
  
  在他身后,是谭氏子孙生活了世世代代的泥砖瓦屋。
  
  
  
  在某些方面,谭家村的居民比大多数人幸运,不像遭遇旱灾的北方和长期荒凉的西部。湖南省风调雨顺,气候适宜,农民可以在一年的大多数时间内种植粮食。
  
  
  
  
  然而,六千四百万人拥挤在这块跟堪萨斯州同样面积的土地上。大多数人依靠所占据的弹丸之地勉强度日。在谭家村,人均面积才0.1英亩。“也许我们不会饿死,但是每个人都回来的话,生活将会十分困难。”29岁的龙峰(音译)说。他在深圳的一家修车厂工作,离香港边境不远。
  
  
  
  在株洲,政府官员对汹涌而入的无业民工倒是不怎么上心。
  
  
  
  陈树贤(音译),株洲就业中心的主管说,他比较担心生活在这个繁华城市的370万人,他们早已安于舒适的生活。“他们需要支付电话费和房租,”他说,“民工奢望不多,他们总可以返回家乡,依靠种地和家庭积蓄生活。”
  
  
  
  类似的观点在中国非常普遍,民工被认为是不值钱的苦力,可以忍受艰难困苦。贺雪峰(音译),一位研究乡村生活的专家说,很多工厂认为工人在40岁之前最具有生产效率。
  
  
  
  “随着工人年纪变大,他们就无法快速而准确地完成工作了。所以他们自然被淘汰了,”在华中科技大学任教的贺先生如是说。“经济危机将在未来两到三年内加速蔓延,迫使他们更早地返乡。”
  
  
  
  去年,在广州玻璃厂失业后,39岁的王利明(音译)回到了位于株洲郊区的家乡,希望能在附近找到新工作。春节前夕,他的妻子也下岗了,生活陷入了难言的窘境。
  
  
  
  他承认,在株洲可以找到一些工作,但是月薪不到100美元,相当于广州生产流水线上半熟练工的薪水。
  
  
  
  “靠那么点工资我根本无法支付女儿的高中学费,”他站在自己的家门口说。而他那没有窗户没有冰箱的房屋看起来更像是半成的盒子。
  
  
  
  作为一名酗烟的粗人,王说,在南方十年的工作经历让他无法安心种田。“我讨厌种地,”他说,邻居们也赞同这个观点。即使想要,他们也无法通过种地赚钱。良田已经被迅猛发展的株洲(包括他家对面那家发电厂)吞噬。
  
  
  
  问及他的计划,王摇了摇头,瞥了一眼他的手机说,一位在广州的朋友说会帮他找一份工作。“我只希望电话铃响。”
  
  原文链接:http://www.nytimes.com/2009/02/23/world/asia/23migrants.html?_r=1
  
  


中国珠三角地区

TOP

难啊!苦啊!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