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关于吉首民间融资事件的详细解读

关于吉首民间融资事件的详细解读

吉首民间融资的一些情况
北风 2008-9-14

去吉首凤凰晃了几天,发呆时也看看民间融资的事。接触到大量个案,与《亚洲周刊》的报道相似。看到了几份投资协议,大多是以预售违约金的方式付息,个人比较同意《亚洲周刊》文章中的意见,大家可以参阅本文后该周刊报道。

堵路堵火车事件经过不重复,这里写下的,只是听到的一些闲言碎语,或许有助于弄清一些事。有些房产公司及受访者的名字就不具体提了。

见诸报端的吉首民间融资是从2002年开始,但在回广州的火车上,刚好遇到一位陈姓房地产的承建商。他说吉首的民间融资从10年前就开始了。他认为,有些人是让银行的工作人员给忽悠了。98年,有个信用社的头跟一个企业家说可花3000万到铜仁建学校,该企业家有资金1500万,不足部分从民间融资,建成后一年内就可以通过信用社贷3000千给学校,以信用社的低息来置换高息的民间资金,来维持学校经营。但学校建好后,贷款不见影子,该企业不得不继续从民间融资渠道来填补资金窟窿,一直滚到了今天。在他看来,不少房地产开发企业都是让想捞点好处的银行工作人员给忽悠了。民间融资企业如果不能在短时间能从银行贷来资金置换高息民间资金,黑洞就会越滚越大。

但高息确是从吉首内外源源不断地吸引来了资金,那些搞民间融资的,都过上奢侈的生活,座车不断换,到处买别墅。一些人开始克隆此一模式,成立不建房子的房地产开发公司,不开采矿的矿业公司,不生产化肥的化肥厂,制造虚假景象吸引民间融资。

对于些生存经年的民间融资企业,投资人(受害者)普遍认为有政府的手在后面推动。中远公司一个售楼小姐接受一家海外媒体采访时称,有政府工作人员是拿两毛利的;有受访者称凤凰一个税务部门及吉首一个建行都给职工贷款10万元投入融资企业吃利息等,亦有人指三馆公司以300万注册资金接了逾十亿工程。但未有任何媒体掌握到实质的证据来坐实这些说法,记者甚至连这些房地产企业的注册资金都非常困难。

陈姓承包商的看法是,有些融资公司租上几间房子,成立个皮包公司,就敢公开向社会融资,政府不可能不知情。他认为,最大的一个可能是,政府的一些头头盯着房地产大开发带来的GDP提升,一些政府工作人员有着具体利益,融资企业巨大资金需求,投资者丰厚利息回报下的虚假繁荣生活,使四者得到某种程度的结合,驱动民间融资步步走向深渊。政府这次在公告中提到13家民间融资企业,但有个当事人说,整个吉首挂牌融资的,至少过百家。

吉首大学有个人做了一份吉首民间融资的报告,报告中称吉首房地产利润率高达八成,这成为一些房地产企业可以以高达五分七分利息吸引融资提供了“科学依据”。但陈姓承建商说,以他对这个行业的了解,利润率最高不超过两成。即使以三分息引资,一年能完成拿地开发销售,也注定要亏损。他自己的测算是,去年来,投一个亿的资金用于吉首房地产开发,就要亏掉两个亿。他在给房地产公司承建楼宇时,都要求对方先行付款。

对于将注定断裂的资金链,有的开发商寄希望于尽快将开发项目完成后回收资金。受访者毫不例外地认为那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陈姓承包商说吉首有六成家庭热拥有两套或以上的房子,需求已经大幅降低,吉首在两三年内不会有什么人买房子。一个眼前的例子是,三馆商业中心二期的销售未不理想,三期却在继续建设。很有意思的一个说法是,政府不让停工,谁停办谁。

把子女送到国外、转移资金、到外地购置房产,不少融资者此前都在为资金链断裂作着准备。政府也作了必要的防范,对一些数额比较大的融资企业主,一年前就开始禁他们出国,后来是禁止出省,最近事情发生后,出吉首也要跟工作组报告了。

吉首疯狂的民间融资导致了当地消费水准的提高,8月之前,洗脚的最低价是60元。目前有些店子挂了50元,但也远比其他城市高。当地的茶馆数量非常多,以前很多人过着每天只泡茶馆的生活。当地的居民称,有几类人在事发前赚到了钱:帮融资公司跑业务的、开餐馆歌厅桑拿等娱乐场所的、卖车的。现在吉首街头,仍随处可见来不及上牌的新车。

事件引发的后果是显而易见,相关的情况可见《吉首融资链破裂,当地居民消费骤然冷却》。据说在车行订了好车的都退订了。目前传闻已经有多人自杀,包括有银行工作人员等。有媒体记者到过死者的灵堂,但家属均否认是自杀。一位受访者说,最大的危机应该在两三个月后。吉首存在大量倾其家产投入融资且无其他收入来源的家庭,一家大型企业买断工龄,九亿多资金让设在门口的三个融资企业拿走七个亿。通过透支信用卡、借高利贷或房屋抵押贷款获取资金再投入融资的也不在少数,这些人都即将面临巨大的还贷压力。该受访者说,这次事件,至少要死上50人。

受访者普遍认为国家不可能替吉首填上这个上百亿窟窿,也不认为当地政府想追回已付高息的想法可能实现。有何好办法?一个受访者说,那些头头以后在监狱里想破头,可能都想不出什么好办法。

在我看来,吉首可能只是一个信号,或只是一个开始。

目前仍有个别媒体记者在当地,看看他们能拿回什么东西。

《亚洲周刊》专题报道:
湖南吉首集资风暴惊动中央
张洁平、邱晨

湖南吉首民间融资因支付困难引发群体抗议,群众拦截火车,当局从
各地紧急调派大批武警应变。由于当地政府应对失措,又导致银行挤
兑;更严控媒体报道,记者被迫撤回。湘西民间融资涉及面广,风暴
远未平息。
-------------------------------------------------- -----------

二零零八年九月,「秋老虎」的尾巴像鞭子一样扫过吉首,而这个中
国湖南省西部的小山城,正在被另一种焦灼炙烤。

九月三日,吉首市福大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下称「福大」)因未能
按承诺兑现付息,集资户在福大公司门口聚集抗议,随后到不远处的
湘西自治州政府上访,引发多家公司集资者参与,次日甚至拦截了开
往北京的火车,直到从各地调来大批武警才驱散群众,但这场金融风
暴远未平息。

「非法集资」——中国民营企业聚集地常见的幽灵,再次现身湘西,
牵连了数万家庭以及至少人民币七十亿元地下资金(约十点三亿美
元)。在《财经》杂志和《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简略报道之后,
国媒体已被下令严禁报道,并被要求撤回派往当地的记者。


在吉首,人们为政府通告中频频出现的「非法集资」这个词坐立不
安。 「我投资的都是政府支持的大公司,怎么就成了非法集资了?」
三十五岁的吴让显拿着与湘西吉首三馆房地产联合开发有限公司(下
称「三馆」)签订的融资合同,神色很困惑。

他身后巨大的建筑工地,是位于市中心的吉首商贸大世界二期工程,
这个市政府重点扶持的旧城改造项目,也是三馆最具声誉的地产开发
项目。吴让显每天都要过来这里看看,「我存了十几万在三馆,看他
们项目在施工,放心。 」他今年六月存入,月息百分之六(年息约百
分之七十二)。

在吉首市的众多融资企业中,这并不是最高的利息。以高息回报向民
间融资,曾是吉首市乃至湘西州民营企业最常见的发展模式。根据中
国人民银行湘西州支行二零零八年的调查报告,湘西州参与民间融资
的企业有上百家,地下融资规模超过七十亿元,融资企业派发的月
息,更从一九九五年的百分之一点五一路上涨到百分之三、百分之
五,直至零八年八月的百分之八,最高的甚至到了百分之十二。

高利息吸引了几乎百分之八十的吉首家庭从银行里取出积蓄,交给融
资公司。这里面,有下岗工人买断工龄的钱、老人的养老金、生意人
的「第一桶金」,甚至有人卖房卖车、贷款借的钱,也不乏政府公务
员的公饷。越垒越高的资金链,终于不堪重负。

「一家不还钱了,大家都担心。」从事鞋帽生意的田小姐原本是湘西
荣昌集团的融资客户,但听说朋友「投资」的「福大」出事了,她也
有些心慌地跟过来看。 「生怕自己的钱出问题,就想闹到政府那里,
让政府来监督企业还钱。 」

据田小姐描述,九月四日上午九点左右,集资者在州政府与福大公司
之间的武陵西路天桥聚集,堵住来往车辆。随后他们步行至吉首火车
站,十点左右闯入火车站台,并拦下了从怀化开往北京的列车。 「去
北京的火车延误了,北京就知道这边出事了」。人们还在火车车头上
悬挂了红色布幅,黑字写着「欠债还钱」。聚集人数最多时达到数千

半小时后,吉首本地武警和警察进入火车站维持秩序。约下午四点,
从张家界、怀化、长沙抽调的大批武警与特警到达,开始用盾牌和防
护围栏强行驱散聚集者。五点二十分,人群散去,怀化往北京的列车
终于开出。湘西州政府网站称,整个过程没有人员伤亡,州政府「平
息了一次因非法集资而产生的群访事件」。群访事件得以平息,「非
法集资」点燃的风暴却刚刚开始。


九月四日,吴让显从吉首火车站看热闹回来,原本忐忑的心情放松
了:「事情闹大了,政府应该会给我们一个说法。」次日,他在三馆
公司四楼的办公室参加了「股东大会」。

在吉首,融资户常自称「股东」,并未上市的融资公司也更愿意称他
们是投资关系而非借贷关系。这给融资者的权益埋下了风险。

「股东大会」上,总裁曾成杰再三向融资者强调,吉首的房地产行业
「遭遇了风波」,但「请大家相信三馆,相信曾成杰」。吴让显开完
会后放心了:「毕竟项目在这里,曾老板上下熟人又多。」

但事态发展显然出乎他的意料。九月五日,政府公布《关于依法处置
非法集资的通告》,通告不仅将融资活动定性为非法集资,还要求参
与集资者在三个月内到指定地点登记。其后,分管金融的国务院副总
理王岐山就「吉首集资案」作出批示,要求当地政府介入并妥善处理
相关事宜。湖南省、湘西州、吉首市三级政府开始连夜商讨,并圈定
十二家规模最大的房地产融资企业清查。

九月七日,政府工作组正式进驻集资企业,同时出台《关于对非法集
资活动依法进行清理整治的通告》,宣布停止一切融资相关活动,本
息全部停止发放。在清理整治期间,涉案公司法定代表人、财务负责
人等未经工作组及处置非法集资领导小组批准,不得外出。九月八
日,政府进一步宣布要回收已经发放的高额利息,纳入集资企业的现
有资产一并核算清偿。

停止支付本息和要收回原先利息的消息一传出,吉首市立刻乱了。

荣昌、三馆、伟业、福大等被清查的企业门口挤满了融资客户。市内
所有银行网点、邮政储蓄八日当天也出现挤兑,ATM里的现金取光,窗
口等待取钱的长龙一直排到街上。警察、武警在各网点维持秩序,银
行第二天不得已暂停营业,并贴出公告,强调政府不会从市民的银行
帐户里违法扣钱。


吴让显此时才慌了,更频繁地跑三馆公司了解情况。三馆公司外小广
场上,印有「三馆的困难只是暂时的」、「三馆不会损害大家的利
益」等字样的大红色横幅占据了整个天空。三馆公司的企业宣传板,
却被人用利器划开两道触目惊心的裂痕,贴在板上的政府公告也被撕
得残破不堪。有人以五毛钱一份的价格出售复印的《致州人民政府、
市人民政府领导的公开信》,上面赫然写着「湖南如果没有讲理的地
方,千万投资者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会自觉的团结在一起,待
机上京找评理人」。有些人手中的信已因反覆传阅而被揉皱。

公司办公室大部分关了门,开门的也不再接待任何融资客户。原本用
来派息的办公室,一名中年妇女情绪激动地拍着前台的桌子喊:「你
们算哪门子的警察! 」一名穿有警察制服的保安歪坐在桌后,嚼着槟
榔,将光着的脚交叉架在桌面上,目光避开这名愤怒的女人,以及这
个女人身后更多的愤怒的民众。

走廊上,五十五岁的杨光富用力拍打三楼一间办公室的门。足足两分
钟后,一名面色黝黑的工作人员才将门打开一条缝。杨光富与其他民
众将工作人员团团围住,「给个说法!」、「什么时候才能取钱」、
「曾总在哪里?」的声音此起彼伏。无奈之下,工作人员大喊着:
「曾总被政府软禁了!这是政治斗争,我什么都不知道!」甩手离
开。据消息人士透露,十二家房地产公司的老总确实已在政府控制范
围内。

但杨光富不满足于「政治斗争」的说法,干瘦的他几天来牵着两岁半
的孙儿穿梭于涉嫌融资的三馆、荣昌、建安、福大公司之间,二零零
七年十二月至今,他共向这几家公司「投资」近五十万元人民币。其
中向他人借款十五万,帮亲戚存二十四万,自己存款十万。

杨光富一家八口人,他和太太、两个儿子儿媳、两个孙子,家庭月收
入才三千元。原先靠融资,最多的时候一个月光纯利息就能拿五千
元,正因如此,八月十二日时,杨光富听说几个公司的月息已经涨到
百分之八,便又把此前已经取出的本金全部追加进去,没想到不足半
个月,就血本无归。

「我家里全部的存款都在里面,现在只剩下六百元,连买菜钱都没有
了! 」杨光富现在每天在街上转,四处听消息。他还有些恍惚,不明
白曾让他过上了好日子的大公司怎么突然变成这样。

任何危机都不会在一夜之间爆发,福大的流动性难关只是导火索。据
消息人士透露,在七月底到八月初,实际上「灵敏」的融资客户已经
收到风声,知道政府准备开刀整治民间融资。 「这一段时间,开发商
的资金被大量抽走,估计总额有七个亿以上。 」这位消息人士说,大
量取走本金和利息的融资户,主要来自州市政府部门及相关单位。

今年上半年,州市政府已经多次开会,讨论民间融资的风险问题,准
备采取措施进行控制。二零零八年七月,吉首地区房地产行业商会组
织了「防范处置非法集资法制学习班」,三馆、福大、荣昌、福诞等
十三家当地最有影响力的房地产企业签字达成协议,称自七月十二日
起,「各企业必须将融资月息降至百分之三以下,取消任何形式的返
回和奖励」,「严防融资性质蜕变」。这一份协议,吉首地区民间融
资问题专家、吉首大学会计系副教授鲁明勇解读为政府「软着陆」式
的全面整治信号。

可惜,软着陆尚未成功,大批资金集中撤出,让多数融资企业财务状
况迅速恶化。八月十五日至二十三日,几大房地产公司宣布降息至百
分之三,本金延期三个月支付。
八月二十日至二十七日,三馆公司声
明「财务部大盘底」,负责支付利息的财务部不营业。熟知三馆业务
的人透露,此时三馆的老板曾成杰已在四处运作,希望获得贷款缓解
流通困难,但鲜有成效。

直至九月七日,政府工作组正式进驻三馆公司清查,公司也终未能兑
现如宣传横幅所言的「一定确保投资者利益」。

吴让显和杨光富们拿着与公司签的融资合同,四处打听,希望这份承
诺了金钱关系的文书,能保护他们最后的利益。而在法律专家眼里,
这一份漏洞百出的所谓「合同」本身就是违法的。

吴让显提供给记者的合同,实际名字叫作「房屋认购承诺书」。承诺
书上写明,吴让显预交五万元「优先认购」商贸大世界二期尚未建成
的商店铺面,并说如果三个月内不交房,就给予每月百分之六的「违
约金」,并到期退还全额认购金。由于商贸大世界二期工程根本不可
能三个月建好,合同的另一种说法,就等于:存五万元,三个月,每
月五千元利息,到期还本。

广州南方福瑞德律师事务所的汤哨峰律师鉴定过承诺书后,对亚洲周
刊记者说,由于中国政府早就禁止了楼花预售的行为,该合同不具有
任何法律效力。汤还指出,该合同虽然标明是「预售」,但根本没有
明确写出预售的内容与价格,其所有的权利义务都指向一笔债款,显
然是变相集资行为。


根据国家最高法院相关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
率,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按照目前的贷款基准
年利率百分之七点四七计算,法律保护的上限年利率为百分之二十九
点八八。
而根据《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下
称《办法》)第四条,凡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擅自吸收公众存款
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以任何名义向社会不特定对象进行的集资都
是非法的。

从任何角度来看,吉首的民间融资都是非法。而根据《办法》第十八
条,因参与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受到的损失,由参与者自行承担。


吉首市政府在九月七日的电视公告中,也表明了类似立场:此次风波
的解决将奉行「谁集资,谁负责;谁参与,谁负责」的原则,并「依
照国际惯例,政府一律不买单」。然而,这一态度引起了当地百姓的
不满。在街头派发的市民致政府《公开信》中写:「吉首的民间借贷
已经七、八年了,地盘是你们卖的,开放商是你们定和控制的,高利
息是高官及你们的亲朋好友拿的,湘西电视台和广告台,天天都在播
走近福大、荣昌维生素,这难道不是政府行为吗?你们为什么早不管
管,出了事就往老百姓身上推,能推得了吗? 」


公认的事实是,在融资危机爆发前,政府的态度一直是默许。融资规
模最大的几家房地产企业,接纳融资与派发利息的办公室都是公开
的,每天人来人往,从未被要求阻止。公司反而在各种公开场合,不
断获颁「优秀企业」、「优秀企业家」、「信得过企业」、「重点保
护单位」等赞誉。


在融资规模最大的荣昌集团(近二十亿),融资客户二零零四年起还
持有一本盖有「湘西自治州民政局民间组织管理处」和「荣昌公司投
资协会」两个印章的「投资协会会员证」,会员证还需年检方可续
签。 「这个小本子有民政局的盖章,融资怎么会是非法的?」
融资户
不解。类似的证件到底是否合法?三馆公司的法律顾问、共盛律师事
务所的彭苏华律师对记者的问题不置可否:「合法不合法,我们说了
不算,政府说了才算。 」

夹在百姓控诉、政府默许与严苛法律之间的,是民营企业的难言之
隐。

二零零八年七月,中国人民银行湘西州中心作出的《二零零八年上半
年湘西州经济金融形势分析》提到,资金供给不足、宏观调控使部分
企业资金进一步趋紧,居民投资渠道狭窄是刺激湘西民间融资盛行的
原因。湘西吉凤(吉首-凤凰)经济开发区总经济师郭怀初也指出: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制约湘西自治州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瓶颈,民间
融资给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一定活力。 」

非法集资的边界在哪里法律上本就难界定,尽管有最高法院以及《办
法》的规定,中央财经大学二零零三年的全国性调查就已显示,中国
民间融资的规模有至少八千亿元。其中,个人资金占了民间融资资金
来源的半壁江山。 「给八千亿一个通向阳光的渠道」,是这几年经济
学家及社会着力呼吁的。

财经作家吴晓波曾说过,各大银行对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的贷款额从
来没有超过百分之二十,所以民营资本在金融市场上一直遇到困难,
它拿不到二成的贷款,但创造了八成的利益。


八月中旬,央行发布报告首次承认民间借贷作为正规金融有益和必要
的补充,并表示应适时推出《放贷人条例》,给民间借贷合法定位,
引导其「阳光化」、规范化发展。

可惜的是,吉首的融资企业还没熬到黎明。
没错,俺就是传说中的网络特工——五毛党!彻头彻尾的“五毛党”,连ID都是!
也就是网上的国家罗汉,专门监视在基地有诬蔑党和国家言论的反动派,上级安排我们一天二十四小时盯着,一定要抓几个“涉嫌颠覆国家政权”的人以儆效尤。

TOP

为自己的明天哭!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