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mogan-mountain.com
『 相识莫干 』
莫干山,为天目山之余脉,位于浙江省北部德清县境内,美丽富饶的沪、宁、杭金三角的中心,系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因春秋末年,吴王阖闾派干将、莫邪在此铸成举世无双的雌雄双剑而得名,是我
国著名的度假休闲旅游及避暑胜地。
莫干山山峦连绵起伏,风景秀丽多姿,景区面积达43平方公里,它虽不及泰岱之雄伟、华山之险
峻,却以绿荫如海的修竹、清澈不竭的山泉、星罗棋布的别墅、四季各异的迷人风光称秀于江南,享有
“江南第一山”之美誉。
莫干山素以竹、云、泉“三胜”和清、静、绿、凉“四优”而驰名中外。
“竹”,是莫干山“三胜”之冠,以其品种之多、品位之高、覆盖面积之大列于全国之首、世界之
最。走近莫干山,只见修竹满山、绿荫环径,风吹影舞、芳馨清逸,宛如置身绿幕之中。景区及外围区
有连片竹林127平方公里,有诗云:“竹径数十里,供我半月看。”莫干山所独有的“黄金嵌碧玉”、
“碧玉嵌黄金”两类珍贵竹种则以其独特的花纹倾倒无数游客。“云”也极具特色,因时而异、变幻万
千,动若浮波、静若堆絮,站在云海上餐雾饮露、枕云席絮,令人有“遗世而独立”之感。“泉”也是
一胜,飞瀑流泉多达百余道,可谓峰峰有水、步步皆泉。
“绿”是“四优”之一,树绿、竹绿、草绿、山绿,如绿色的海洋,满目皆翠。全山绿化覆盖率高
达92%。“清”也是一大优点。若漫步于竹林或憩息于林荫,或眺望于亭台,或夜坐于别墅,处处清新
悦人、神舒肤爽。“凉”是避暑的主要条件,因莫干山地处一定高度,绿化覆盖率高,且多流泉及储水
量大的修竹,因此夏季气温较低,七、八两月平均温度仅24.1度,早晚尤为凉爽,最宜避暑。“静”,
谷幽境绝,宛如世外桃源。走出久被噪音围困的圈子,莫干山能给你一个静谧的天地。
莫干山虽以“清凉世界”而著称于世,但实际其四季风景各有特色。春季和风阵阵,云雾变幻,其
时春笋破土而出,各类山花争奇斗艳,到处是生机勃勃,一派繁荣景象。入秋,则天宇澄朗,山明水
佳,无处不桂香浓郁、枫林胜火、万篁碧绿、秋意盎然。而冬季,则又是林寒涧肃,清静无比,漫山琼
花飞舞,银妆素裹,更是一番动人景象。
莫干山风光妩媚,景点众多,有风景秀丽的芦花荡公园,清幽雅静的武陵村,荡气回肠的剑池飞
瀑,史料翔实的白云山馆,雄气逼人的怪石角,野味浓郁的塔山公园,以及天池寺踪迹、莫干湖、旭光
台、名家碑林、滴翠潭等百余处,引人入胜,令人流连忘返。
一千多年的开发史,使莫干山形成了丰富的人文景观。众多的历史名人,既为莫干山赢得了巨大的
名人效应,更为莫干山留下了难以计数的诗文、石刻、事迹以及二百多幢式样各异、形状美观的名人别
墅。这些别墅遍布于风景区每个山头,掩映于茂林修竹之中,建筑美与自然美融为一体,美不胜收。更
妙的是,二百多幢别墅,竟无一相同,因此莫干山又有“世界近代建筑博物馆”之称,极富观赏价值。
无限美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将使您尽情享受无穷乐趣,带您回到真正的美丽的大自然。
莫干山管理局局长

『 剑 池 』
莫干山由干将、莫邪铸剑而得名,而剑池据说就是莫邪
干将磨剑的地方,藏于荫山修篁幽谷中。相传,莫邪、干将
在此铸雌雄宝剑,磨以山之石,淬以池之水,则铦利倍常。
此处景点颇多,主要有四叠飞瀑,干将、莫邪雕塑,磨剑
石、试剑石、观瀑亭、摩崖石刻等。
◇ 四叠飞瀑

上有阜溪桥(又曰“飞虹桥”),桥柱上刻有陈毅“夹
道万竿成绿海,百寻涧底望高楼”“飞瀑剑池涤俗虑,塔山
远景足高歌”诗联。阜溪上游50米处,有两股溪水汇合,一
股源于中华山,一股出自芦花荡。合流后,水势增大,顺涧
而下,直奔阜溪桥,此乃第一叠飞瀑。溪水出桥后,猛跌二
三丈,注入剑池,成为第二叠瀑布。剑池约五米见方,周有
铁栏,靠峭壁处有亭,瀑布注池,稍一停蓄,水势益壮。于
是飞瀑凌空,直泻剑潭,飞流竟高10余太气势磅礴,触石有
声,颇为壮观,为第三叠。飞充剑潭而下,束水入溪,形成
短瀑,此为第四叠。嗣后逶迤远去,淹没于竹林绿海,行踪
难寻。
◇ 干将、莫邪雕塑

在阜溪桥上方,距“试剑石”十余米的地方,有一座作
干将莫邪练剑状的雕塑。美丽端庄的莫邪持剑在前,身后体
魄雄健的干将抡锤欲击,两人在严肃而紧张的神情中透露出
成功的喜悦。这座雕塑耸立在剑池之旁,引起了游人的深
思:它的塑造固然依据于莫邪干将铸剑的传说,但它的含意
却远远超出雕塑本身,它是一曲热情洋溢的颂歌,颂扬我国
古代众多的能工巧匠在建设伟大的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光辉业
绩。莫干山的秀丽风景同样也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
◇ 磨剑石、试剑石

磨剑石在阜溪桥下方,为一黑褐色巨石,呈侧卧状,有
周庆云镌“周吴干将莫邪夫妇磨剑处”篆文。试剑石在观瀑
亭上方,为一半裂巨石,裂口平直、光滑,似剑削而成。
◇ 观瀑亭
在荫山山脊,六角、绿顶、红柱,额题“海天浴日”,
联书“野人坐待东方白,云海推开大地红”。登亭,剑瀑全
景,一览无余。
◇ 摩崖石刻
计三四十处,集中在剑池、灵鹊桥周围,以近人手迹为
多。左图为剑池飞瀑第二叠峭壁,有周庆云“剑池”,字体
端正,笔势雄浑。
『 芦花荡公园 』
[ 秋染芦花荡 ]
◇ 莫元雕塑
芦花荡位于中华山东北,原有金钟寺,因法
事多敲锣鼓,遂呼“锣鼓堂”。寺后毁,芦苇丛
生,改称“芦花荡”。设圆形大门,内有椭圆形
水池,塑红顶白鹤,神态悠悠。池中喷泉,水质
清冽。拾级而上迎面为湘人李铎题“清凉世界”
四个大字。往上有一平台,昔为露天舞池。平台
左侧为芦花荡、芦雪亭、鹤啄泉、生肖园;右侧
为陈毅诗碑亭、莫干山碑林。平台前有一草坪,
昔为网球场,今有开山老祖莫元塑像。芦花荡为
莫干山著名景点,园内树林葱茏,流水淙淙,芦
苇荡为莫干山著名景点,园内树林葱茏,流水淙
淙,芦苇景遐想,或花丛留影,各得其趣。
相传春秋末年,太湖人莫元中年娶妻,老年得女。
妻故后携女莫邪来山隐居,闲时学医采药,为乡人治
病.山上百草俱全,唯缺芦苇,莫元从太湖移来芦根,
植于门前水洼.寒来暑往,芦苇成荡.忽一日,天空
一声鹤唳,昆仑山西王母派往东海瀛洲的仙鹤信使,
正被秃鹰追逐,坠入芦荡。莫元赶走恶鹰,救下仙鹤,
后莫元成仙跨鹤而去。1991年,管理局于此建莫元雕
塑。莫元慈祥、善良、笑容可掬,仙鹤亲昵地依偎在
莫氏父女旁,表达人们热爱生活的愿望。
[ 鲜花丛中的开山老祖雕塑 ]
『 怪 石 角 』
[ 光怪陆离的怪石角 ]
怪石角位于怪石角、碧坞景区,该景区主要景点有:怪
石角、塔山、石门卡、仙人洞、碧坞瀑布、碧坞龙潭。该景
区以景色奇特诡异著称。
◇ 怪石角
由火山岩断裂错动堆积而成。怪石林立,丛石嶙峋,似
鬼削神剜,竞相争雄。其状如堆云、如巨卵,如狮象、如龙
蛇;其势或立或跪,或坐或卧。其间有一重岩高四五丈,上
下三叠,势如累卵。石巅平坦,可观落日或坐卧憩息。中层
有窟穴,侧身可入,能容七八人。在石脚仰观,犹如一头纵
身腾跃之猛兽,但被“神”力拉住,悬于半空。
◇ 塔山
由荫山街,经岗头路向西行,山回路转,不久便至塔山。塔山海拔
七百一十八米,是莫干山的主峰。上面原来有一座古塔,建于五代晋朝
天福二年(公元九三七年),约倾圮于明朝中叶。塔山之名,即由此而
来。登上塔山,可见四面的峰峦如拱如揖,如儿孙绕膝,偎依在它的脚
下。北眺太湖,就象一面椭圆形的镜子,湖中小岛,则是镜中漫漶之处
东望运河如带,西边巍巍天目山。极度目东南,钱塘江似乎也可以看到
一线,但水天一色,浑然难辨。
塔山一带常云雾弥漫。有时雾气在山腰浮动,山顶便好好象是海浪
翻腾中的岛屿,重得象山,远山淡得象云,是云是山,分辨不清。有时
风吹云散,满山满岭的毛竹、松杉、婆娑起舞,近山吞没在碧波之中,
再也分不出这山与那山的界线。
[ 塔山雪松 ]

[ 塔山云海 ]

[ 幽谷飞瀑 ]

[ 碧坞龙潭 ]
『 毛泽东下榻处 -皇后饭店 』
[ 掩映在莫干山密林深处的皇后饭店 ]
毛主席下榻处——皇后饭店建于1934年,位
于上横景区,由将军楼、梦坡楼、随园、怡心阁
栖凤楼、潇湘馆、冷庐等十几幢风位格迥异的别
墅组成。1954年3月,毛泽东主席在杭州主持制定
第一部宪法期间,由省公安厅王芳等陪同上山,
在此下榻。此后,皇后饭店声名大振,慕名来参
观者络绎不绝。 相关景点有:
◇ 云逸亭
1952年,为原新四军副军长张云逸将军住山
休养时捐款兴建,亭呈四角形,红柱、单檐、翘
角。左侧石壁有“将军岩”、“石屏云逸”等石
刻,笔力遒劲。
◇ 将军楼
50年代初,此处成为莫干山华东疗养院第二
疗养区一部分。解放军高级将领张云逸及众多高
级干部和著名科学家等亦先后在此修养。张将军
修养期间,陈毅元帅曾多次上莫干山来皇后饭店
探望。
◇ 中共浙西特委旧址
在上横路140号,原系东方汇理银行产业,法
国商人建造,民国际法29年(1940)为中共浙西
特别工作委员会驻地。次年“皖南事变”后,特
委交通员用秘密联络站人员4人先后被铺,特委书
记顾玉良等转移至长兴和平镇一带。今特委旧址
设陈列室,有历史照片、文件、遗物等,1985年
列为湖洲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留宿皇后饭店,可远眺碧波荡漾的莫干湖,晚
观落日余晖,漫步曲折绵延的竹径,领略“小西
湖”“云逸亭”的独特姿色,全新的感受令人流连忘返。
『 武陵村 』
[ 蒋介石、宋美龄伉俪住过的松月庐 ]
[ 令人神往的武陵村 ]
[ 武陵村古木参天、名松荟萃 ]
武陵村座落于莫干山屋脊头岗顶上,
旷地势高景观壮美,
附近有问津亭、滴翠潭、旭光台、古天池等景点。
据民国《莫干山志》载:
屋脊头在金家山东北,
地势轩爽、登眺最佳。
与莫干山其他景点相距较远,
环境幽静自成天地,
犹如陶渊明笔下之“世外桃源”,
故名“武陵村”。
此处绿荫蔽天,
景色秀丽,
掩映于绿树芳趣之中的武陵村宾馆别墅群,
海曾接待过诸多中外名流,
如松月庐就因蒋介石、
宋美龄伉俪住过、
山楼因蒋经国住过、
觉音楼系陈叔同旧居而为游人所瞩目。
武陵村东临陡崖,
视线开凿,
最宜远眺、其东北山口,
有问津亭,
可俯视山景,观日出、月落。
『 华 厅 』
华厅,原名花厅,是一座精致小巧的二层楼,
重檐建筑,飞檐雕薨,琉璃屋顶,四周走廊上围绕
着朱红色栏杆,四面落地长窗,屋梁、门窗上绘有
各色花卉图案。
华厅前是一个不大的院子 ,院子前方尽处砌着
一道矮矮的围墙。墙外是一落数十丈的深谷,谷中
和两侧绵延不尽的山坡是茫茫竹海。华厅四周,栽
种了不少桂树。每周仲秋时节,桂树飘香,秋菊吐
蕊,阵阵浓香袭人,使人留连忘返。
1986年,竹类陈列馆选址于此,华厅成为具有竹类博
物馆性质的科普基地。馆内通过文字、图表和实物标本,
介绍竹子种类,分布和培育技术;展出竹编、竹雕、翻簧
和竹丝帘画等工艺精品300余种,揭示竹子与人类生活的关
系和民间艺人创作的独具匠心。
华厅前是一个不大的院子,院子前方尽处砌着一道矮
矮的围墙。墙外是一落数十丈的深谷,谷中和两侧绵延不
尽的山坡是茫茫竹海。华厅四周,栽种了不少桂树每周仲
秋时节,桂树飘香,秋菊吐蕊,阵阵浓香袭人,使人留连
忘返。
莫干名竹:黄金嵌碧玉
1981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在此接见在山上休养的部分老干部及休养人员。现华厅内有茶
室,并设有书亭和照相馆。游人或山或下,多在此啜茗稍息,品一品香清味醇的莫干山黄芽。
[ 白云山馆主楼 ]
[ 掩映在茂林中的民代瞭望楼 ]
[ 露天舞池与宋美龄栽的美人茶 ]
白云山馆位于莫干山芦花荡公园上端,
由13幢别墅等组成,
绿茵环抱白云缭绕,称白云山庄,
其中最引人之处是白云山馆,
那是蒋介石的结拜兄弟黄郛的别墅,
共三幢,
蒋介石曾两次驾临。
这里曾发生多起重要历史事件:
1937年,
周恩来总理在此与蒋介石进行国共合作谈判;
1928年,
蒋介石与宋美龄在此度蜜月
别墅“白云山馆”,
建于1915年,
现门牌是509号,现今保存完好。
靠南的一边是两间小屋子,
一间会客厅、另一间是餐厅。
餐厅放着一张圆台面,
会客厅更像办公室,
主人办 公桌对面是三张客人的椅子。
二楼中间是东西走向笔直宽敞的过道厅,
直通阳台,
南北各两间屋子,
朝北的分别是主人卧 室和起居室,
朝南的分别是两间客房。
走到阳台俯瞰下面便是
一直径约10米的圆形露天舞池,
颇为独特。
『 寺庙道观 』
莫干山寺院,肇始于南朝梁,发展于唐、五代,至清康熙乾隆进期鼎盛。鸦片战争前,有佛教寺
教宫观400余座,可谓“缁流云集”,梵宫琳宇遍布。相传,天池寺有位寺僧,从信地出发,日防一寺
院,期年后才返。清代后期,灾祸频仍,不少寺庙或毁于兵,或焚于火或困于布施,致使寺宇衰人败
僧离散一蹶不振。至20世纪20年代公存70余座,且大多破败不堪。50-70年代,僧人还俗,寺庙陆续倒
坍、拆除。80年代后,或修复,或重建。今存云岫寺、圆圣古寺、黄庙、法华寺、静心庵等多处,另
有天池寺踪迹。
黄 庙
在瀑布路旁,掩映于茂林修竹丛中。民国25年夏,由
黄郛及张静江、张啸林发起并集资建造。初名“莫干山讲
经堂”,后改“莲社”、“黄庙”,为上山避暑者定期参
禅、诵经之所。有堂屋五楹,金黄色琉璃瓦屋顶,朱红屋
檐,门窗雕八仙彩图,外墙饰半圆玻璃,结构宏敞,为一
宫殿式建筑。今为娱乐场所。
云岫寺
在二都境内,宋淳熙八年建,元至正五年(1345)僧文
粹重修,明嘉靖间毁。万历间宗伯顾端屏捐资重建,“佛
像辉煌”,寺庙改观。清乾隆初遭战火,寺院再度衰颓。
光绪十三年复兴,住持广严禅师奉旨进京,赐大藏经12部
銮驾1副,慈禧亲书“藏经阁”,光绪帝“清净圆通”时
僧徒七八十人,殿宇九十九间半,后几经战火,香火渐衰
1955年政府拨款重修。1989年12月,列为省级重点文护单
位。寺不远处有石门洞,两侧壁立如屏,上覆巨石。
天池寺踪迹
天池寺位于天池山,元至顺年间(1330-1333)建,
翁信禅师开山。至正间间毁,明嘉靖间玉芝禅师整修、扩
建殿宇。玉芝号月泉,幼通经籍,去氏从释,“防阳明于
稽山”,“参梦居禅师于金陵碧峰寺”。回归天池寺后,
常与师共“契良知之学,倡儒释大同之旨”,并数次上山
讲学。玉芝既通经籍,又谙诗文。为点缀寺园景色,列天
池寺周围为瀑布泉、丛竹径、望月台、半云亭、石屋岩、
寂照池、寸壁峰、仙人洞、仙锯板、卧仙石、伏狮岗、洗
剑池十二景。
『 莫 干 湖 』
莫干湖位于莫干山南麓,余英溪中游。据
载,公元960-1949年沿溪一带平均每四年遭涝
旱灾害一次:遇涝灾,常“河岸不分,田禾淹
没”;逢干旱,则“溪干田裂,禾稻干枯”。
1964年,德清县人民政论建成对河口水库,大
坝高58米,长293米。正常水位时面积3.7平方
公里,最高水位时面积5.48平方公里,因其紧
临莫干山,故称“莫干湖”。此处,湖光山色,
美不胜收。登临大坝,观赏湖景,时而烟波浩渺,一望
无垠;时而青山倒影,平展如镜;时而波光粼粼,遥接
天色。眺望莫干山云烟缭绕,崇楼华屋,时隐时现,犹
如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画。逍舟湖上,游哉修哉,时有
鲜鱼跃山水面,激起层层涟漪;群群野鸭,回旋飞翔…
为垂钓、划船和天然歇息、日光浴理想场所,又是风灯
高悬,营帐夜突最佳境地。
湖北岸美女山伸向湖心,形如半岛。《梁山故事》云:梁文宣阮太
后出阁前,曾在此浣沙。太后原姓石,父石灵宝,会稽人,寓武康,生
女有殊色,选为略乘采女,赐姓阮。故后人以“美女”名山称浣纱处为
“美女石”。湖心一岛,面积亩余,岛随湖水涨落出没,每年冬季有天
鹅栖息,故名“天鹅岛”。
环湖诸山,竹木葱郁,栽有杨梅、桃、李等果树。春天,山花烂
漫,群芳争艳;夏秋,果实染色,万紫千红。竹木深处有杜鹃、画眉、
雉鸟、竹鸡、八哥、白头翁、啄木鸟、猫头鹰、黄鼠狼、野猪、豪猎、
野兔、松鼠等兽类栖息。
『 亭台牌坊 』
亭
亭为富有中国特色的园林建筑之一,自古为风景名胜
区所青睐,莫干山拥有各类亭建筑数十处,各有特色,其
中尤以位于芦花荡的陈毅诗碑亭为佳,该亭建于60年代,
亭中立碑,镌陈毅《莫干山纪游词》七首手迹。原国防部
长张爱萍将军题“陈帅诗碑亭”名。
左上图为:陈帅诗碑亭
台
台作为一种建筑物多为观望时所用,莫干山景区有台
多处,其中建于1986年的旭光台久负盛名,抵清凉亭过小
径有一山。山多石无竹,中央高拱,形若馒头山顶宽约半
亩,上筑四方高台,四周置栏杆、石椅、茶几等,中间为
飞檐小方亭,四周无蔽挡,游人至此此小憩台阁,可近览
远眺。晨观日出、朝霞,幕赏落日、云海。
左中图为:旭光台
牌坊
莫干山有牌坊两处,分别为西山门和南山门。
西山门牌坊建于1988年,正面横额“莫干山”,系沙
孟海翰墨。中立柱楹联,由卢前撰名,谭建丞楷书:“竹
海连山,经四百旋高路,轧轧轮声,直上清凉世界;莫干
遗迹,历三千载流光,堂堂剑气,凭看吴越春秋。”
南山门牌坊建于1989年,正面横额“莫干山”,系茅
盾手迹.中立柱楹联卢前撰句,钱君匋隶书:"肇名从吴
越春秋,有神工铸剑山中,长留古迹三千载;避暑称清凉
世界,望杰阁流丹云表,此上回峰十八盘。”
左下图为:西山门牌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