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新華社記者 周方
鏈接:http://zhoufang.blshe.com/post/10557/764069
據報道,薄熙來在“兩會”上提供了重慶2011年和2007年各項經濟數據來比較:
2007年的GDP是4670億,2011年翻一番,超過萬億,年均增幅15.7%(之前曾見當地媒體有16%和全國第一的提法),2011年是2007年的2.1倍。
農民人均純收入,2007年3500元,2011年是6480元,也近乎翻番,城鎮居民人均收入2007年1.2萬,2011年是2萬。
2007年實際到位外資11億美元,2011年106億美元,增長9.6倍。走出去這一塊,2007年是0.5億,去年是50億元,增長98倍。
薄的目的是顯示“重慶模式”的優越性。所以本人想探討一下“重慶模式”的真實性問題。真相不辨不明,裝聾作啞也罷,拒絕或打壓批評也罷,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薄提供的2011年數字都是虛假的,憑空捏造的。隨便問問當地負責這種統計工作的人,他們都會告訴你各級政府是如何層層被要求報假數字的。將薄的數字直接攔腰一刀也不會比實際數字低。
這幾年重慶的經濟究竟是正增長還是負增長,看看當地人如何搞生產就行了。“唱紅”占據了重慶人民日常生活和生產的主要部分,不工作可以,不唱紅就拿不到工資。“打黑”打掉了當地最具活力的民營經濟,用從“黑社會”民營經濟那裡巧取豪奪來的資金給效率地下的當地國有企業輸血,其經濟效益可想而知。“唱紅打黑”也罷,“打黑唱紅”也好,靠二者促進經濟增長純屬“烏有之鄉”。也只有“烏有之鄉”的人才會相信並跟著唱頌歌。任何人自己去重慶訪問,不必提問,當地人都會主動向你抱怨這幾年的重慶版“苦難行軍”是怎麼過來的。
再看看薄最得意的這組數字:農民人均純收入,2007年3500元,2011年是6480元,也近乎翻番,城鎮居民人均收入2007年1.2萬,2011年是2萬。
大家注意到,薄在此只給出“農民人均純收入”和“城鎮居民人均收入”。一個是“純收入”,一個是“收入”。此外,他還沒有提供大家更關心的兩者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而且他給出的也不是真實的數據。這些真實數據不是薄沒有,而是他不想給,也不敢給。因為他不能給,假如他敢給出真數字來,“重慶模式”立即就會真相大白。
薄在此偷梁換柱地搞了個重復計算。先講講這種重復計算的背景和前提。
眾所周知,薄通過“打黑”把敢於不服從的當地人壓制了,通過“唱紅”把當地弱勢群體“仇官”、“仇富”心理調動了起來,進一步支持他在剝奪民營經濟的同時,把公務人員也搞得“官不聊生”。他又通過打壓、剝奪民營經濟和公務人員來討好弱勢群體,制造虛假的“共富”,以達到其穩定社會、欺騙當地百姓、輿論和中央的目的。
以“打黑”為名剝奪民營經濟的過程大家都已經看到了,無需本人在此贅述。
看到單單剝奪民營經濟來“共富”是不夠的、不可持續的,因為民營經濟的活力一旦被打壓,恢復起來艱難無比。但靠財政供養的公務人員卻是個源源不斷的供水池。於是,薄設計了一個強制公務人員“扶貧”、“結窮親”的機制。要求每個公務員根據自己的職務來“扶貧”,而且主城區與下屬區縣的“扶貧”力度有很大不同。主城區處級干部只需扶一戶農村貧困人口,以上層層追加為市級(省部級)領導干部每人扶四戶。但是,這項規定到了下屬區縣時,直接拔高到區縣級(廳級)領導每人結四戶“窮親”,指標逐級下調。
薄的這種“領導干部扶貧制度”可謂一大發明,它要求按照各級領導和普通干部每月給每戶“窮親”1000元現金,與此同時,還要想方設法幫助“窮親”發家致富,並且要熱情接待“窮親們”前來家中“探親”,甚至長住不走。
通過“打黑”、“唱紅”和“結窮親”,薄真正達到了“官不聊生”的目的。本人見到的重慶官員個個被折騰的痛不欲生,不僅沒有膽量反抗,也沒有時間和精力來琢磨這些事。單單是接待那些不時上門“探親”的“窮親們”,這些干部已經苦不堪言了。於是,這些干部被迫使出渾身解數來幫扶“窮親”,盼望他們早日發家致富。果真到了那一天,這些干部們自己成了窮人,只怕“富農”們沒興趣接待他們了。
薄的這種制度設計可謂一石多鳥。顯示了自己關心弱勢群體,重視民生,打壓了反對者
壓制了反對的聲音。他通過打擊、剝奪民營企業家和官員,利用人們的“仇富”和“仇官”來收買民心,贏得了弱勢群體暫時的支持,企圖迷惑不明真相的人,為自己在政治上加分。
但是,凡是有理智的人都可以輕易看穿“重慶模式”的虛偽性。這種輸血式“扶貧”只會養懶人,不會幫助貧困農民發家致富。可以穩定一時,卻無法穩定一世。到頭來,重慶的官與民只會等來“共貧”,絕對不可能有共富。
最後談談那個“重復計算”問題。薄的“農民人均純收入”當中包括了薄幫助他們當中的貧困人口從“官商”那裡“奪”來的數字,而“城鎮居民收入中”(注意沒有了“純”),卻沒有減去“官商”們被“奪”的數字。且不說所有數字的真偽,單單這麼一加一減,重慶版的“共富”泡沫就這麼產生了。
至於那個外資實際到位的數字根本不值一提。“唱紅打黑”打得外資哪裡敢來。因此除了血汗工廠和污染企業,他也引不來什麼像樣的外企。我不知道這個數字當中是否有巴斯夫。如果有的話那就滑天下之大稽了。去年當地政府單方面搞了個重慶巴斯夫開工儀式,巴斯夫不敢參與,因為環保部根本沒批准。長江中下游是中國工業的命根,上游上放個超級化學炸彈,出了問題比當年松花江的要嚴重百倍。除非將環保部劃撥給重慶“直轄”。
建議重慶還是干脆直接另立中央吧,那樣大家就不必啰嗦了。那時“重慶模式”的紅旗就可以插遍全國,全國人民只剩山呼“萬歲”的份兒了。
[
本帖最后由 無恥下流 于 2012-3-13 08:52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