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楼主的解读,可以说楼主接受的完全是教科书史观,所以对另一类事实完全不能接受。
中国近现代史研究虽然在禁区边缘小心翼翼地在进行着,但这些年来突破已经不少,楼主最好了解一点再说吧。比如,九一八时是张学良在东北主政,蒋的手根本伸不过来,您说是蒋不抵抗,责怪错了人吧?张去世前,已不止一次说过不抵抗的责任在他自己。国民党在推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时,也没让日本“横扫”华北,而是“一面交涉、一面抵抗”;如果南京大屠杀的责任真是“消极抵抗”,那日本人看到这个说法真是乐死了,原来屠杀的责任在国民党而不是日本人!窃以为,日本人在南京屠城不是什么“消极抵抗”,恰恰是遇到积极抵抗后穷凶极恶地报复,这在《南京大屠杀资料集》的材料中屡有反应。楼主这样说,叫在淞沪战场上牺牲的中国军队的将士们情何以堪?
……………………………………………………………………
作者: jzy286
看了楼主的解读,可以说楼主接受的完全是教科书史观,所以对另一类事实完全不能接受。 中国近现代史研究虽 ... 秋月春风 发表于 2010-2-12 12:25 
现代史的突破确实在进行,所以笔者在文中强调一九四九的历史不是大陆、不是台湾,而是两岸四地的所有参与者和经历着。龙应台的错误在于利用一批“被俘者”抑或“战败者”的叙述来构成历史,就像把多方参与的事件只拉其中一方来叙述事件一样,这样的偏颇势在必然,同样不能代表历史本身。 目前大陆和台湾的近现代史都有问题,公允的历史书于经历了的人民,只有所有参与者的发言方可以去粗取精、辨明真假而后成为历史本身,这种片面的叙述一如今日的教科书,都不可以代表历史本身。 所以笔者最后说:“这个群体应该是一九四九的所有经历者,而不应该是曾经战争的“失败者”,那段历史两岸四地都有人参与,都有人面对死亡,所以《大江大海一九四九》是作者力求“宏观”描述下的个人“抒情”,作者放弃了对民族的历史对中华国民的责任和担当,仅仅为一小部分人呐喊,这让《大江大海一九四九》原理本真,走进“荒诞”。” 笔者这样的结尾是因为希望历史的叙述让所有的参与群体都能进来,至少力求于这样作,但是龙应台可以的避免了这样做,这本来没错,错就错在龙应台试图将站在一小群体里的叙述看成是历史的复原,这很荒谬,立足于此之上的历史也就是一叶障目,远离了真实,既然远离了真实,所以后面作者所说的什么“道歉”之流自可沦为荒诞。 |
……………………………………………………………………
对龙应台的《大江大海1949》的叙述确实有很多的不习惯。这里面固然有多年教科书史观的影响,但另一个方面,是觉得龙应台的字里行间体现出来的那种对大陆民众的民主意识的优越感。她似乎以为至今大陆的人民都是被完完全全洗过脑的。有些地方简直幼稚的可笑,比如说,她叙述母亲回乡时谈到梦见祖家,周围的乡亲都是一副不可思议的样子,好像大陆经过GCD的教育,人民都已与封建迷信彻底决裂。这根本不像是她实地看到的,可能完全是她内心想象出来的图景。大陆人民的形象在她的笔下过于浅薄和简单了。至于对历史的叙述,可以理解她的立场,其实,从来不可能有那一本哪怕是历史专著,能够全面客观的反映出历史的真相,龙应台写出的这些片段是可贵的,她提供了一个与众不同的视角。但我想,她本人也绝没有以此来建立一种史观的雄心,这本书不过就是一个身份独特的文化人的历史感伤和抒发,一个启发人思考的引子。
……………………………………………………………………
作者: jzy286
对龙应台的《大江大海1949》的叙述确实有很多的不习惯。这里面固然有多年教科书史观的影响,但另一个方面, ... yhsr-1415 发表于 2010-2-12 13:39 
先生所言甚是,特别是先生所说对大陆的描述龙应台确实是自以为的高高在上,但是鄙人还以为龙应台有通过此书所谓的历史记述试图修正历史的企图,窃以为这一点在他最后的描写中反映得很透彻 |
……………………………………………………………………
感觉楼主有点像“五毛党”,按你的水平,完全可以去编写历史教材,而不是去读历史,感受历史。
……………………………………………………………………
作者: jzy286
回复 7# newchwang
先生言辞很激烈,我想大抵是修身养性的问题,儒家的三纲八目先生大可以有所关注,我想先生先前对此似乎有所忽视的
鄙人之文只说历史本身,无意于政治挂帅,只是大众立场下的一次闲扯而已,不需要太多的诠释
另外,如若发言就应该有所调查才是,我想先生对此书的了解定然非同一般
临末,笔者粘贴原文一句话,回应先生所谓的“五毛党”抑或教科书
“目前大陆和台湾的近现代史都有问题,公允的历史书于经历了的人民,只有所有参与者的发言方可以去粗取精、辨明真假而后成为历史本身,这种片面的叙述一如今日的教科书,都不可以代表历史本身。”
……………………………………………………………………
虽然楼主说自己
, 但是给我的感觉是楼主受政治影响很深,有“一言堂”之嫌。这本书我还没看过,不过就算作者“只是记录了一小群人的历史”也没什么不妥,毕竟她关注的这群人鲜为人注意,或者说少有人从这一角度看问题。还有
楼主亲见了吗?请问证据出自哪里?总之,文章给我的印象是:对某些问题楼主已经形成了一套自己观点,就不能容许别人的异议。以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眼光来看待台湾问题。
……………………………………………………………………
上世纪八十年代龙应台和柏杨一起在国内都很有吸引力,但是这本大江大海我不喜欢。其实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历史观,受传统教育也好,受西化也好,无可厚非,但真要著书写历史,至少应该把视野看得开一点,不应该把自己个人的东西放在一个大时代里面来当成就是真正的历史。如果说否定龙应台的这本书就是五毛党的话,那我就当五毛党又何妨呢?
……………………………………………………………………
当共军进入上海的时候,上海人民是怎样的欢迎,怎样的期待
37年日本人进入南京市也有老百姓欢迎的,楼主知道吗
……………………………………………………………………
我也不太喜欢龙先生的角度,太小了。倒霉的,受难的不仅仅是他们啊,全中国在受难啊。不过大家都反内战,大概是一样的吧。还有一点,我不太认同她似乎无原则的把一部分台湾参加日本军队还到处害人的人叫受害者(我比较狭隘,实在讨厌日本人)。
大家可以反对他,但是不应该列为禁书,我觉得天下除了宣扬极端变态的书之外,无禁书,这也是我对某些人不认同的原因。
在今天,就是有一批中国人有和你不一样的想法,他们也要说话,怎么办?
……………………………………………………………………
我看了不到一半吧,觉得写得还是很有感情的,即使只是反映了一小部分人的情感,但是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为文为说,最根本的不就是人的感情么?
……………………………………………………………………
不以成败论英雄,那的确是“岂不谬哉”,英雄二字,也要看配得上配不上的
我也不认为蒋就是什么好人,但是不管怎么说蒋统治比较宽容,所以台湾形成了一些比较成气候的反对党,这是事实,也是为什么国民党一放开竞选后就出现了有竞争力对手!这是我们这里所没有的。历史我学得比较粗糙,但看看20世纪初的小说(对各种地下组织的活动的描写)就能从侧面感到,当时国统区的管制比当今还宽松些!国民党有放弃专政的肚量,就让我很佩服,这也不是谁都能做到的。
……………………………………………………………………
关于成王败寇什么什么的替楼主说句: 如果一个政党一个集团都失败成那样了,50年后还有人哀叹什么近乎“天 ... loslovic 发表于 2010-2-13 01:44  所谓成王败寇恰恰在近现代史领域不适用,因为我们“有幸”看到了胜利者是如何做的,也看到了失败者的咸鱼翻身。我们躬逢其盛,看到胜利者千方百计地在掩饰他执政前30年的历史,经常说什么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如何如何,好像那前30年就蒸发了;看到它从来不敢全面地开放档案,看到它昨是而今非,有人将40年代党报的社论辑在一起编了本书,旋成禁书,真是古今奇观! |
……………………………………………………………………
所谓成王败寇恰恰在近现代史领域不适用,因为我们“有幸”看到了胜利者是如何做的,也看到了失败者的咸鱼 ...
秋月春风 发表于 2010-2-13 19:45 
无论是所谓的成王败寇还是败者的推卸也好,我是认同黑格尔青年一系(您知道我是在说啥)的看法的:脱离了历史条件的看法是无意义的,当条件转移改变的时候原本现实的存在、其合理性也会变成不合理丧失存在性的。肯定辛亥、抗日、第二次国内革命的现实意义,并不意味着无条件赞颂今日一切政策,而对今日政策和现实不满,并不能作为否定过去历史事件的历史意义的理由。胜利者今日如何,并不能否定当日它的正确,失败者今日如何,也不能开脱它当日的罪恶。一句老话说的好:“事物是在起着变化的”。把历史视为形而上的生硬不变化,没有进程的做法,因过去肯定现在,因现在肯定过去,这是不可取的。
龙先生和一些人的做法,就是因着现在而否认过去,实际照着龙先生上类似做法我们还可以做其他一些极端的,比如因为现在美国相对更民主更平等,所以屠杀印第安人就是可以原谅的,比如因为现在德国和日本民主化,二战罪行中就可以如何如何。况且龙先生有意选取了一些煽情的资料,而对更多人不利的说辞视而不见:就比如打虎行动。
……………………………………………………………………
感觉楼主有点像“五毛党”,按你的水平,完全可以去编写历史教材,而不是去读历史,感受历史。 ...
newchwang 发表于 2010-2-12 14:57 
感觉你有点像五美分党,按你的水平,大概还不够编历史教材,但你绝对可以做到按自己的好恶解读历史,而不必管真实的历史是什么样的。
……………………………………………………………………
无论是所谓的成王败寇还是败者的推卸也好,我是认同黑格尔青年一系(您知道我是在说啥)的看法的:脱离 ...
loslovic 发表于 2010-2-13 20:03 
所说的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今非并不一定有个“是”的昨天,实际上“昨”也并不一定是“是”,今天的“非”就是从昨天的“非”发展而来的吧。“左”难道是凭空而降的?“颟顸”难道是后天的痴呆?根子不就在“昨”?对今天的不满其实并不是在否定昨天,而是在寻找一个真实的昨天,而不是一味地接受一个虚幻的昨天。请不要把什么第二次国内革命与抗日战争并列。洋理论也无法为这个尴尬的历史做辩护。
……………………………………………………………………
楼主缺乏新观点,新认识,所讲的仍然完全是教科书那一套陈词烂调,希望楼主早日接受一些新思想,另外代表大家感谢楼主提供下载链接 |
……………………………………………………………………
作者: jzy286
回复 26# 满江碧
鉴于各位先生的批评,笔者再补充一些东西,首先说明一点,笔者并不苟同现在的所谓教科书历史观,但是也不沟通龙应台先生试图将一小部分的人群的记忆作为历史的记忆。好多的真实需要的是真正立足于中华大众的历史。多年前,一位名叫林昭的江南才女在所谓的运动之中迫害致死她时刻保持清醒,并时刻自省,这种自省甚至比右派分子对自己的审判还要深刻,并以此透过五千年的过去看中华的将来,她就是——林昭。近年来,林昭在监狱中的血书陆续呈现,其中所呈现出的是一幅幅令人沉思的图画,而这也带来了极大的思考,给与个别的所谓现代人。林昭的意义就在于在历史的特定时刻,如何在自我的反省中,不弥于世间,保持独立自由之思想而探索国家、民族之将来。
今日,笔者企图立足于《大江大海一九四九》的反思而思考这是怎样的一个时代?这是个快餐的时代,又恰恰又在这样一个全民动员、举国体制、共唱复兴、金牌奥运的时代里有愈发显得不合时宜。与此同时,人们又在探求民主,而探求的结果是将孔老抬出来,摆在上面,全民膜拜。在儒家思想的框架中求复兴,求发展。殊不知,这种一统式的模式在中国早已经试验过了,并且凭借着年轻人的热情推到了独裁的地步,闹到了革命——见谁革谁。这种群体性的盲目在彻底否定了三十年之后,现在看来又有星火燎原之势。看来一尊独大的思想还没有被消灭干净。大抵是当时的革命不彻底,教育不深刻,也有可能是个别人善于应变,善于审时度势,善于从利,而错过了教育。
从上山下乡到红卫兵,当时的年轻人一路狂歌,旋律把的很高,到头来继而过如何呢。我们的个别学者不去反思,就把孔老抬出来要孔教一统中华,鄙人看其革命的意志很大,不可言说的大,高谈阔论不说,还指东骂西。我们的学者狂呼孔教不如研究农民工、研究城市角落里的“小姐”,这是真实存在的,而这种存在对当今中国社会的发展影响巨大。或者可以研究老庄,研究墨翟韩非,即使综合起来也未尝不可。万事立则易,废则难,中国三千年之奴性可见一斑,毕竟从五四至今算是将近百年,这百年之中废除的功效何如,大家心知肚明。
归根到底,国学复兴的旗帜下作为组成部分的各个机体的自我放纵和横行无忌代表着今日中国走进伟大的复兴时代的尴尬和苍白,道德的普遍沦丧验证者国民道德底线的忍受度,佐证着中国开放三十年以来的文化消弭和人文丧失,国民对贪官的容忍度的升高、对七十码的见怪不怪背后折射的共和国六十年以来的公信力的跌宕起伏。而大师缺失之下的媒体、艺人、学者、政客、商人的集体道德沦丧代表着中国今日的国学复兴的完败。
而立足于所谓的“特色‘体制而谋求立身于人民之上的正当性也毫不质疑地出现了诧异!
为此,笔者一直在不懈的批判和反思,也感谢所有同仁的批评,这所有的批评和认同都将汇聚成为大海,成为真正的大江大海!这里面,不再是一言堂,不再是豪言壮语、不再是所谓的盛世欢歌,只有人民的,才是本真的。所以任何片面的用部分人的叙述而试图勾画历史,都将成为笑柄。
盼望继续批评!
……………………………………………………………………
回复 30# jzy286
她如果不是站在台湾的立场上,她就对不起她的出身和她的位子。可惜,即使她用煽情的恶俗的笔调烂漫化那段历史,历史还是历史。社会的绝大多数做出了选择。
……………………………………………………………………
我不喜欢龙的这本书,但我赞成开禁,在国内发行。真理总是会越辩越明,现在两岸学界在看待20世纪的中国历史时都有些偏颇,尤其是龙这样对大陆已有某些偏见的学者。我觉得综合两岸三地学者的看法,互为补充,或许这样我们能更接近历史的真实。
……………………………………………………………………
三个月前读龙氏这部“颇有影响”的纪实文学作品,因不合口味,读到三分之一即放置一边了。
龙氏作品大多读过,其人品、教养已跃然纸上。因置身于台湾,而看低大陆;因跻身于洋人之列,而得意忘形。为文虽然有针砭时弊之激烈痛快篇章,亦有自吹自擂之嫌。
作为一介纪实性的文学作品,大可不必用历史的眼光去品评。对此搞书禁,就流于白痴之类了。岂不是抬高了龙氏的身价,这正中了她作秀的下怀?!
……………………………………………………………………
什么是历史?历史就是曾经发生的大事情。那一年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大事情,在这大事情中,各种人有各自的感受。龙先生写的是一部分人的感受,是一部分人对这个历史事件的真实感受。凭什么说那不是历史呢?有没有人能写出所有的人的全部感受呢?我想是不可能的。你要觉得龙先生有片面性,那你可以写你的全面性,也可以写你的另外的片面性。只要都是真实的,那就是历史。如果不是真实的,那只是伪历史。有些人说上海解放的时候,上海的人是怎样的欢迎。我当时就在上海。我属于当时愿意解放的那一部分人。但是我可以负责任的说,当时不可能有欢迎。上海解放是打下来的。你们看过《战上海》那部电影吧。有不少是真实的。进城的时候还有冷枪,有谁会在冷枪声中去 欢迎?部队进城是在晚上,居民是第二天天亮才发现部队进了城。除了地下党组织的“上海人民纠察队”,没有人去迎接解放。所以欢迎一说不是历史。当时我问过上海的普通居民,他们对解放是冷漠的。一位居民说:“没什么,我想不会更坏。国民党腐败已经到了这部田地,共产党不会比他更坏。”又问:“那你说共产党会不会好一点?”答道:“难说,国民党当初进上海(指1927年)时,也那样。后来变了。还是看一看好。”我想这代表了当时留在上海,没有逃亡的那部分人的普遍心态。历史教科书里的东西太多是标签,把标签当历史是会上当的。我欢迎龙先生写出她了解的那一部分人的心态,别的先生也写各自了解的那一部分人的心态,这样就会全面一点。
……………………………………………………………………
所以说,每个人的脑袋都不可能完全摆脱自己的屁股。龙是站在台湾的立场上,站在其出身的立场上解读历史,由她去。你还能不让她在那个小园囿里表演?呵呵。
但如果我们这些人也接受这个立场,站在这个立场上看问题,就太愚蠢了。
……………………………………………………………………
本帖最后由 我是笨笨猪 于 2010-2-16 13:03 编辑
如果我们这些人也接受这个立场,站在这个立场上看问题,就太愚蠢了。林泉 发表于 2010-2-15 14:38 
在下不敢苟同。任何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立场,但应当尊重他人的立场。有人说,立场、观点、方法,立场最重要,立场错了一切皆错。立场问题成了决定敌我的关键。站在我一边就是人民,否则就是敌人,既然是敌人,当然不能乱说乱动。这个逻辑一直发展到文革。我本以为文革的教训可以使这种逻辑寿终正寝。可惜现在看来还有很大的市场。我们的学校还是这样来教导学生。看问题要用多元的眼光看,不要只是两分,不是我,就是敌。我赞同没有敌人的观点。把别人当敌人,也就是不把他当人,要灭此朝食嘛,都要把人家当早饭吃了(这个成语可以有两种解释,我用了其中一种,用另一种也好不到哪里去:杀了他,再吃早饭),还把人家当人吗?你死我活嘛,都要开除他人籍了,还把他当人吗?你不把别人当人,也就是不把自己当人,这是同一个道理。我们不是生活在丛林里的生物,不要把丛林法则当成圭臬。人类社会是由各种人组成的。消灭了其中一种,就会生态失衡。所以各种人之间必须是互相协商,协商就要充分了解各方面人的立场。如果不尊重他人的立场,你就不知道他人的诉求,你就不能用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利益。尊重他人的立场,也会使他人尊重你自己的立场。协商才能有成果。我看龙先生在这一点上是把握得住的。她只要求你听取她的感受,没有说如果你不认同她的感受就是愚蠢的。就这一点而言,她比你大度。如果连这一点都不能接受,又怎么谈得到尊重他人呢?
……………………………………………………………………
尊重和认同是两个意思。我丝毫没有不尊重龙应台女士的意思。她站在她的立场上,如此解读历史,我没有认为她谎话连篇。如果她站在大陆的立场上看待问题,那才是让人怀疑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她比我大度?呵呵,这也是你的屁股决定的吧。大概龙应台的优越感也感染了你。我从没说不认同我的观点就是愚蠢,我说的是,如果我们这些屁股在大陆板凳上的人,用屁股在台湾板凳上的人的观点看问题,不是愚蠢是什么?一个屁股和脑袋分离的人,不是愚蠢难道是包藏祸心?或者说,这些人屁股也早不在这里了?那我就无话可说了。我接受不同,但绝不会因此转而接受对手的观点。丛林法则就是这个世界上最有效的法则,否则,也不会有社会更迭,资本也不会成为这个世界上唯一支配的力量。我们不是生活在丛林里,但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事情的演进,都是这个规则在起作用。协商的前提是力量被制衡在协商是各方利益最大化的唯一途径的情况下。当力量差距超过这个层面的时候,强者不会与弱者协商。有机会看看辛普森家庭,看看美国人怎么理解美国的成功。
尊重他人,不等于连带接受他人的观点。否则,这个世界就太和谐了。 |
……………………………………………………………………
回复 cyq08
这个应该是目前最关键的事情,沟通能够消弭或者是消化彼此的误读程度,但是这非吾辈所能盼望,时势使然,无奈中jzy286 发表于 2010-2-17 02:29 
又不懂了。我们连盼望沟通都不能够,还能盼望什么呢?只能坐等自己变回野兽?就像林先生那样,认为丛林法则是天底下最有效的?去抓,去咬?人与野兽不同处在于人有一点理智,所以进化到如今。而野兽在现在的地球上越来越难于生存了。华南虎要在动物园里才能找到。这样的丛林之王岂不悲哀。
……………………………………………………………………
本帖最后由 林泉 于 2010-2-17 14:37 编辑
呵呵,无论你承认与否,丛林法则决定了社会中大多数的事情。理智和丛林法则并不冲突,没有理智,也谈不到丛林法则。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没有智慧和理性,能算是适者?您把丛林法则理解为动物法则,不知道人类社会的丛林法则是什么么?
生活在童话里是美好的,可惜,这只是人类不可实现的梦想,也许笨笨猪先生生活的世界里有这样的理想国也说不定。
……………………………………………………………………
回复 43# 林泉
事在人为。人不是可以为所欲为。但是可以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我可以去想法同别人沟通,就像同先生沟通。我可以不去抓人咬人。有些事情是可以规避的。同样,我也认为他们——指上位者,虽然看来强大无比,但同样也不是可以为所欲为的。因此,总是有我们生存的空间。这不是童话,也不是乌托邦。我们必须生存。这是实实在在的现实。 |
……………………………………………………………………
呵呵,阁下继续按你的方式换位思考吧,风险低。有的人不喜欢用自己的屁股决定自己的脑袋,但毫不犹豫地用别人的屁股当做自己的脑袋,乐此不疲。如果有人认为拿别人的屁股当做自己的脑袋就是高明,那么只好恭喜他了,但愿这只聪明的猪,能从别的笨猪的悲剧了看到了自己的喜剧。 |
……………………………………………………………………
回复 51# 林泉
经林先生一指点,笨笨猪茅塞顿开。原来世上有一种聪明的动物是只会用下半身思维的,不仅如此,这种动物还以为所有的动物都只会用下半身思维的,所以,如果谁不用屁股指挥脑袋,那么必定是用别人的屁股指挥脑袋。这么高明的逻辑,笨笨猪居然没有明白。请林先生继续阁下的思维方式。这是阁下的权利。不过笨笨猪因为过于愚蠢,没有学会也不想学会用下半身思维。所以只好无言。请林先生走好。免得什么时候把屁股压在了自己的脑袋之上。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