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网民热议的精神病“红色疗法”并不成立,不过是误传与误读
“红歌疗法”为何被有的人包装成对精神病“药到病除”的形象?在针对资阳精神病医院红歌比赛的报道中,有眼尖的网民认为“有市委领导莅临指导”红歌比赛才是奥妙所在,“才是本次精神病人唱红歌比赛的真正目的”。
资阳精神病院的精神病人参加红歌赛
最近几个月,四川资阳精神病院“用红歌治疗精神病”的报道被网民反复转载而不息。起因是《资阳日报》等报道称,四川资阳等地的精神病医院依靠唱红歌等方法调节病人情绪,有的还举办了红歌比赛,比赛的图片刊登在资阳日报上后广泛流传。
有网民联想到《人民日报》一篇近四十年前的报道《靠毛泽东思想治好精神病》,
该报道称:“精神的东西主要靠精神力量来战胜,治好精神病主要靠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网民把这一报道转载于论坛、博客、微博(http://t.sina.com.cn)客、SNS社区等网站,称这些精神病医院的做法“颇有渊源”。
资阳市精神病医院,和《靠毛泽东思想治好精神病》的主角----湖南省郴州市精神病医院,共同成了许多网民热议的对象。
然而,南方周末记者调查发现,无论是今日的四川资阳,还是四十年前的湖南郴州,精神病的“红色疗法”都存在误传、误读的现象。
精神病人的红歌比赛
资阳精神病医院是从2009年春天开始“唱红歌”的。
每周日下午三点,医院会召集所有病人开一次会,回溯这一周的组织纪律。这个时间,恰好是病人们午休后起床的时候。所以最初的想法,只是一块唱几首歌,“清醒下头脑”,给后面的会议热热场。也就是说,最初的红歌,和治疗无关,它是会议程序的一部分。
这所医院还挂着另外一块牌子:资阳退伍军人精神病医院。在这里,大部分病人的年龄都在40岁以上,其中有很多退伍军人。独特的人员构成,让红歌成了这里的“流行歌曲”。
一些喜欢其他音乐的人,在这里是没有歌友的。40岁的黄世发是病人中的“小字辈”,他喜欢刘德华,甚至会唱《冰雨》。他也曾建议大家唱刘德华的歌曲,但没人理他。
58岁的张胜安喜欢川剧,同样没有戏友。“红歌大家都会唱,教都不用教,”张胜安说,他的语气里有着一丝对于病友不懂川剧的轻视,“一块唱川剧?他们学都学不会。”
于是,红歌就唱开了。每周日下午三点,由三十岁的王笑起头,“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预备----唱。”每次唱五到七首,大约20分钟。医院条件简陋,凳子甚至都不够,有的人坐着,有的蹲着。
远远听去,歌声和正常的合唱并无区别:大多数时候、绝大部分病人的精神状况都是正常的。他们打麻将,打扑克,聊天,在医院前的树林纳凉。
尽管最初的动机并不是通过红歌治疗精神病,但资阳精神病院的医务人员称,唱红歌对于病人们精神状态的改变是客观存在的。57岁的病人蒋朝兴也说:“红歌一唱,整个下午人都觉得精神。”在来精神病院治疗之前,他已经四十几年没有唱过歌了。
医院在2009年11月26日组织了一次歌咏比赛,7个病区各选了10名选手参加比赛。获奖者得到了20元到70元数额不等的奖金。2009年11月28日,资阳日报对此作了正面报道。2009年12月25日,资阳网又转载了该报道,此后引起了网络的不断关注与演绎。
红色歌曲的歌词,也写上了医院的小黑板。
但在唱红歌“治病”的举动遭到外界质疑后,歌词被擦掉了,取而代之的,是失眠、抑郁等精神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知识。
“唱红歌只是治疗精神病人的辅助手段。”资阳精神病医院院长陈德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