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林少华:大学精神即大学之“道”。—般认为大学精神包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两个方面,前者旨在“求真”,后者意在“求善”。而当今大学精神的危机也恰恰出现在这里。“真”的迷失,必然弄虚作假;“善”的缺席,必然导致道德感、正义感和崇高感的麻木。
2.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教师向媒体投诉,称当地教育局强迫每个教师向政府基金捐款约4000元,不捐款便领不到补发的绩效工资。教育局领导称,捐两个月的增补工资只是教育部门的建议,并没有强迫教师,2000多名教师自愿认捐率达98%,只有四、五十名教师没有捐。
3.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一座2008年9月刚刚全部完工、投资1500多万建设的校舍面临拆迁,因为政府要建中央商务区。有网友称,这所使用不到两年的祥坂小学是“史上最短命的学校”当地教育局局长称,这是“大手笔”。
4.2010年高校自主招生频现“雷人”试题,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五校联考的论述题是:“如果老子和孔子打架你会帮谁?”
5.2009年12月初,一项对全国30个省、市、区2952名公众的调查显示,56.5%的人认为当下教育“越来越不公平”,仅有11.2%的人认为教育越来越公平。其中75.8%的人认为择校费是公众心中最严重的教育不公平现象。
6.教育部规定,在校学生每日睡眠时间小学生10小时,初中生9小时,高中生8小时。但是,一项针对“90后”中小学生的调查显示:九成孩子睡眠不足,大部分“双休”变“单休”甚至不休。
7.在贵州长顺、雷山等县,有些村小学早上9点或10点上课,中午不休息,下午3点放学,为的是给那些路途远的孩子足够的安全步行时间(避免两头黑)。
8.有调查显示,在一些大中城市里,流动儿童已占儿童总数的30%-40%,每三个儿童中就有一个是流动儿童。如此高的比例,对于流入地的公共教育资源和承受能力都是极大的考验。
9.缅甸经济虽然落后,文盲率却相当低,全国识字率在94.83%以上。
10.为解决大学毕业率低的难题,美国17个州成立了非营利机构“美国大学毕业联盟”。该机构的目标是到2020年,确保60%的25岁—35岁的成年人拥有副学士或学士学位,而目前拥有这两类学历的成年人仅有38%。
11.金融危机使教育预算大幅缩减,全美范围内的公立学校都在纷纷关闭学校以应对这一问题。继堪萨斯城早前宣布关闭该市1/3的公立学校后,底特律日前也宣布,因入学率急剧滑坡、市政府高额财政赤字,政府将在今年6月关闭该市172所公立学校中的44所。
12.日本富达投资信托公司3月11日公布了一项网络调查结果显示:在2200名参与调查的大二至大四的学生中,有65%的大学生对日本的未来不抱希望。
13.据调查,我国高校学费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6%,而发达国家的大学学费标准不超过其国民人均收入的20%。
14.大阪府教育委员会对府立国小至高中教师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共有57.7%的教师忧虑自己的精神健康。因精神疾病长期请假的教师20年间增加了3倍。
15.根据美国研究生院委员会4月6日发布的最新调查报告显示,2009—2010学年,申请赴美读研究生学位的国际学生数量比上年增加7%,其中来自中国大陆的申请人数猛增19%,增幅名列第一。这已是中国大陆申请赴美研究生数量连续第五年呈现两位数增长。
16.今年江苏高考的一篇高分优秀作文。经媒体公布后,引得无数人拜读并推崇。但几天后,这篇高分作文在网上被指抄袭李汉荣作品。引起围观,阅卷专家称,是“仿作”不是“抄袭”;网友称,“即便天才,也从模仿开始”;李汉荣称,“孩子有发挥,请大家宽容”。
(信孚研究院整理)
PS:占农村可支配收入的多少,有敢说出来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