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南都周刊:Google梦工厂

南都周刊:Google梦工厂

全球每天都有数亿人在使用Google,但大部分人恐怕连其十分之一的功能都没有用过甚至听过。这些稀奇古怪的应用都诞生于一个叫做Google Labs的“梦工厂”。


正是在Google轻松惬意的工作环境之下,工程师们才创造出了如此众多新奇的应
用。

文_旺旺
 
  Google是什么?估计大多数网民的回答都是一个:“搜索引擎啊”,事实上搜索并不是Google的全部。这并不奇怪,全球每天都有数亿 人在使用Google,但大部分人连其十分之一的功能都没有用过。
 
  原因是有20000个网络工程师聚集在这家公司,而这些人又得到允许,每周可用一个工作日自由研究自己喜欢的项目(Google著名的“百 分之二十时间”),所以设计出了庞大而又不为人知的应用。如果你想对这些新应用有个大致了解,估计需要一个专业的导游花上几天的时间方能如愿。
 
  搜索新玩法
 
  比如在今年初,海地和智利的大地震就让人看到了搜索巨头的另一面:如果灾区的某区域发生了新变故,Google Maps就会出现闪烁的红点并会发布相关信息,使得外界可以很好地获知灾区的哪个区域又发生了什么或者还缺少什么。它远比当地政府和世界媒体还可靠。
 
  不过,Google对地图的狂热,除了可以在灾情发生时,充当网络信息发布平台以及当做一个GPS导航仪来用,你可能不知道,它还可以用来 “登录”月球和火星——不必身家亿万,借着Google Maps,你也可以进行自己的太空漫游之旅。不同的是,你看到的多半是图片。
 
  如果你拥有一部Android手机,并且安装了Google Sky的话,你还可以在夜晚对着星空打开你的手机,来查看你头顶上的星星到底是什么星座。在太空观赏之外,Google的另外两项新技术——街景视图和海 洋视图,同样也可以为人们带来视觉冲击力,你可以查找故乡街区的历史卫星图片,也许那就是你爷爷和奶奶生活过的场景。
 
  如果你觉得自己不是个天文爱好者,也不是社交网络发烧友,这些新技术跟自己似乎没多大关系,那就大错特错了,Google在自己的看家领域 搜索上,也有许多不为人知的特异功能。
 
  如果你想向朋友推荐一段视频,但一时又想不起它的具体名字。没关系,只要还记得视频中的某句话,Google Audio Indexing(声音索引)就能帮助你找到它!虽然由于版权问题,目前搜索结果还仅限于Google 旗下的YouTube,但将来,搜索结果范围一定会扩大。
 
  如果你喜欢孤身环游世界,也没什么可担忧的,只需在Google City Tour上输入你的出发地点和目的地,你就找到最佳路线,当然还有沿途的景点和成本开销。
 
  在网上看新闻,如今已是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但通常人们发现,网上的新闻实在太多了点,多半都是分散的或者按时间展示的,所以Google 联手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媒体,做出了Google Living Stories(Google生活故事),将这些媒体针对某一事件或者问题的报道以专题的方式呈现。
 
  互联网之门
 
  在全世界,估计你也找不出第二家企业,像Google这样不务正业,成天都在琢磨歪主意。或许Google的工程师也不认为自己是在工作, 因为在上班时间,他们也可以大方地在老板眼皮底下打游戏。
 
  在这些工程师看来,Google更像是家“大学”,他们办公的地方不过是间“实验室”。事实上,Google真的有自己的Google Labs(实验室),专门用来测试这些五花八门的歪主意。
 
  Google Labs的目的很简单,作为一个尚在开发完善中的新应用试验场,这里是新产品在最终定型前收集用户意见的途径。上文所说的种种新应用,大都还在实验室内 “实习”,如果它们不能让用户觉得很新鲜,那么最终的结果就是无法毕业,逐渐消失。
 
  今年2月,Google就关闭Gmail的5种使用较少的功能,并将另外6种使用广泛的功能升格为正式毕业生。那么除了开放的企业文 化,Google实验室是怎么帮助工程师想出这些概念的呢?答案还是开放。
 
  Google只有一个代码库,每个刚进公司的人,学到的第一条开发原则就是搜!从代码库里面尽量搜索功能相似的代码,然后给原作者发 Email。只有整个公司的代码共享,才会达到那么高的编码效率,而且Google的代码、注释和技术说明文档都是一体的,对每位工程师都公开。据说就连 Google的实习生,都可以访问99%以上的代码。
 
  你可以称Google Labs实验室为“梦工厂”,它会源源不断地制造出充满新奇和方便用户的新技术。而且这家梦工厂创造的产品一直都围绕着Google的资源信息整合的核 心。不管是Google地图,还是Google图书,都离不开一个终极目的——让用户以最简单的方式,找到自己想搜索的东西。
 
  Google的员工也都相信这一点,相比于赚钱,他们更愿意改变世界。Google的欲望是网罗全球最好的网络程序开发工程师,将其打造成 全球最大的信息资源处理器。简单说Google就是通往网络世界的一扇门,打开这扇门,里面是多如星辰的各种信息和内容,而这些新技术就是Google打 造的通往这些信息的渠道。
 
  Google实验室出产的新玩艺
 
  Google Calendar(日历)
 
  如果你总在线,而且是个大忙人, Google Calendar可以用一用,借助它你可以安排每天的事务、活动和约会,而且它还是免费的,在任何一台联网的设备上都可以查看。
 
  Google Buzz (噗嗤)
 
  这是一款sns交流工具,你可以通过它与朋友实现文字、照片、视频、链接等交流或共享。移动版的Buzz还结合了Google Maps,让你轻松知道有哪些好友住在你的周围。
 
  Google Sky(星空)
 
  这是一款有意思的“科普”工具。如果你的手机安装有Google Sky软件,打开手机对着星空,你就能轻松知道进入你手机中的是什么星座了。目前,还可以通过一个浏览器版本来实现这一功能。
 
  Google books(图书馆)
 
  Google图书馆工程的最终目标是创建人类最大的免费阅读在线知识库,也就是免费的网上图书馆。不过,它现在面临着涉嫌侵犯版权和垄断问 题的困扰。
 
  Google Trends(趋势)
 
  这是一款能分析搜索日志的工具。当用户输入某一搜索关键词后,可以通过图形化来显示,并给出被搜索的频率和相关统计数据。如果你的工作与统 计和调查有关,那它可以成为你的最爱。
 
  Google News Timeline(新闻时间线)
 
  这是一款专门针对新闻的搜索技术。用户可以根据时间查看某年某月某周某日的大小新闻,只需滑动时间框,就能像看报一样查看过往新闻。
 
  Google Similar Images(相似图片)
 
  它是一种利用图片相似度来进行搜索筛选的工具。Similar Images不依赖于图片的标题或周围的注解来筛选目标,它使用的是与Picasa网络相册相似的面部识别技术。
 
  Google Code Search(代码搜索)
 
  发布于2006年,是一款能搜索代码的技术。Google代码搜索结果来自Google的索引,里面存储着无数个优秀的项目源代码,这是代 码用户的最爱。
 
  Google Moon/ Mars(月球与火星)
 
  它们都是Google Earth5.0版本后的新增功能。只需将工具栏上的模式改为“月球”或“火星”,你就可以登陆到它们那坑坑洼洼的地形图和卫星图中,实现探险之旅。
 
  Google Sets(集合)
 
  这是一个简洁有趣的应用,它能根据你所提供的项目联想出相关内容。比如你想知道更多水果的英语名,你只需输入苹果、 桔子、 香蕉等少数几个单词,马上就能得到一个很大的水果英文名大集合了。
 
  Google Timeline(时光隧道)
 
  它可以将Google搜索到的内容,按照时间重新排序。例如输入“全聚德”,你可以搜索到全聚德自1840年创立,经历辛亥革命和两次世界 大战洗礼,历尽风波存立至今的全部历史。
 
  Google wonder wheel(神奇罗盘)
 
  这也是一款会联想的搜索工具,通过联想功能,从一个关键词拓展到更丰富的信息。比如搜索“利率”不仅能看到“存款/贷款利率”,还能延伸到 “招行利率计算器”等。

TOP

南都周刊:后Google时代的搜索战场

除了死敌微软、百度之外,网易、腾讯、搜狐这些二线梯队都或明或暗地采取着行动,伏在其后的“国家队”却早已蓄势待发。



Google撤出留下30%市场空白。插画_刘志泉


在张朝阳看来,Google的出走为众多搜索引擎提供了发力的新战场,这场新游戏的
主角不仅有Google的国际对手微软bing,中国死敌百度,包括搜狗在内的中国二线搜索梯队同样有发力的空间。


2009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核心媒体市场份额(左)2009年中国搜索引擎运营商市
场份额(右)


谷歌在中国的市场份额












































































Google撤出,犹如一粒石子,让原本百度独大的中国搜索市场再起波澜,面对Google留下的30%市场空白,除了死敌微软、百度之外,网易、腾讯、搜狐这些二线梯队都或明或暗地采取着行动。但正如所谓“震耳欲聋的寂静”, 在前捕蝉的螳螂们心神不宁,伏在其后的黄雀“国家队”却早已蓄势待发。

南都周刊记者_王宏宇

3月23日,Google突然宣布退出中国,留下价值3亿美元以上的搜索广告市场真空。整个中国的搜索行业都为此沸腾,除了老大百度之外,网易、腾讯、搜狐这些二线梯队都或明或暗地采取了行动,而在他们之后,中移动这类的“国家队”,也开始蠢蠢欲动。

3 月23日上午,很多通宵守候谷歌消息的记者还没有睡醒,就接到了搜狐公关经理的电话:“charles(张朝阳英文名)要对谷歌退出中国发表看法,请参加。”

几个小时后,戴着黑框眼镜的搜狐CEO,46岁的张朝阳出现在挤满记者的会议室里,施施然地坐下,翘起一只脚,脚上的croc鞋有节奏地点着地:“对于谷歌退出中国这件事情我也不做太多的评论,以及过去我掌握的内幕也不做任何说法。我们今天要聊的是,谷歌退出中国这个事情已经成为现实,往下走怎么走?”

2005年,约翰·巴特尔在研究Google的专著《搜》中,谈到Google创始人在面对中国问题时,最困扰的问题是“没有人能在中国市场我行我素”,而对于理想的“完美搜索”而言,搜索引擎还有许多地方需要改进。

现在,我行我素的Google走了,对于后Google时代的中国搜索市场而言,可以腾挪的空间似乎突然变大了很多。

这为张朝阳的搜狗创造了机会。几个月前,张曾在公开场合“放炮”,抱怨“不完全的市场经济在无时无刻地妨碍竞争”,要求“对政府权力的限制和对公平性的追根问底”,对“权贵资本主义”说不。但现在他认为“放一次炮就够了”,搜狐旗下的搜索引擎搜狗,将同政府愉快合作,成为后谷歌时代的搜索业界领导者之一。

“腾讯搜搜正在用高出市价的待遇争夺人才”。在张朝阳看来,搜索大战已经打响。尽管在技术、市场等策略方面的考虑仍未成熟,但搜狗输入法 5.0仍然必须高调上线,同时宣布“搜狗搜索将在2010年全面发力”。

“搜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土地上,当然要接受审查。”张说,“谷歌的市场萎缩将会很快。但是逐鹿中原到底是百度独大,还是说有几家能够分噬百度的市场,这是好几年的战争——一场恶战。”

“搜索就像核武, 必须有一个”

仿佛在一夜之间,所有搜索引擎都意识到,战争开始了。一则消息开始流传,称微软必应(Bing)已挖走谷歌业务部门三名员工,某 Google代理商则透露,必应将全力开拓中国搜索市场。又过了几天,百度低调与奇虎的360浏览器合作,将访问Google搜索失败的用户直接导入百度。

4月2日,腾讯搜搜正式启用“搜搜更懂你”品牌口号,并首次对外公布发展战略,宣布将打造具有腾讯特色的“个性化”、 “社区化”、“智能化”和“移动化”搜索服务。同搜狗如出一辙,发布会上腾讯联席CTO熊明华也称“2010年是搜搜的发力年”。

同一天,网易有道正式拿到《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有道文档上线,紧接着网易有道驻京数百名员工正式搬进了装修一新的新办公室。

而与谷歌搜索合作的新浪也在悄悄发生转变。一度被放弃的自主研发搜索引擎“爱问”又悄然露面,成为谷歌退出期间新浪搜索的备选。新浪公关经理陈金国向记者表示,新浪与谷歌解约后并未公开招标,并不排除在过渡期后使用“爱问”(i ask)的可能。

4月8日,搜狐再次高调召开发布会,搜狗浏览器新版上线,同时强调搜狗的“创新”和“差异化”。

从媒体的接连报道可以感受到,这俨然已是一场战争。 Google退出后,与其解约的人才及代理商成为争夺焦点,诸多细节被挖掘出来,放在放大镜下供人观赏。最知名的段子是,腾讯搜搜和网易有道的业务经理,悄悄去上海争夺同一家谷歌代理商,但却在同一个航班上不期而遇。

口水大战也毫无意外地爆发。搜狐首席技术官王小川说,搜狗是抄袭成风的中国搜索市场里的“鲶鱼”,专注为用户带来创新体验,搜狗输入法装机量已经超过2亿,搜狗浏览器则“不卡不死”, 引领了浏览器市场的变革。腾讯联席CTO熊明华强调搜搜的“搜索第二”身份,指出搜搜投入已接近5亿,拥有庞大的QQ用户,搜搜团队目前有500人,但两三年内将会超过1000人,届时广告主则将达到“10万级别”。

网易有道则以“最像Google的搜索”自居。网易邮箱有 3亿账号,从邮箱右侧文字广告,到有道在统计翻译领域与Google、微软的齐头并进,再到有道在线文档、OCR功能,即将上线的微博搜索,乃至于代理商策略,以及不张扬的宣传策略,人们都可以发现Google价值观的影子。

“张朝阳的表现太戏剧化了,我们不喜欢这样的风格。”有道公关总监胡琛说,“我们的策略是平稳的,但并不回避竞争。毕竟经过这几年,门户们都明白了,搜索就像核武,尽管投入巨大,但无论如何,都必须要有自己的一个。”

“逗你玩”之战

有人打比方说,Google宣布退出中国,就好比第一只靴子落地,正式退出才是第二只靴子落地。但吊诡的是,一向嗅觉灵敏的中国互联网业者,居然肯等到第二只靴子落地之后,才匆匆忙忙出手。

不过蹊跷的是,在如此火爆的争抢之下,业界并未见到Google数百名中国员工的“跳槽潮”,甚至连其代理商都异口同声地说“影响不大”。

《南都周刊》记者连线Google代理商上海火速,总经理助理唐先生称,火速作为互联网公司,将从客户出发,遵守合同约定,不会因为环境变化而改变态度。作为非专业代理商,火速除了搜索引擎代理之外,还有一些自主研发的业务,从目前情况看,Google退出对火速的代理没有任何影响。

“从目前的情况看来,Google的用户体验改变不大。有人认为Google并非退出,至于将来是不是会有变化,还很难说。”作为 Google专业代理的北京代理商紫博蓝,则对《南都周刊》记者说,并未出现传说中的其他搜索引擎争抢挤破门的情况。

这不是战争。这更像是“逗你玩”。

“Google应该会保留在中国的研发中心。所以,短期内它的人才应该会留下来。事实上,它的工程师流失到目前为止并不多。不过,也确实有工程师到了我们这边。” Google中国前技术总监、浪淘金CEO周杰说。

在此之前,Google和百度的代理政策都是排他的,Google代理商的大客户资源早已通过其他渠道成为百度客户,因此,Google代理投靠百度的可能性并不大。

周认为,Google去香港后,代理商协议应该是继续有效的。不过,Google中国的流量未来前景很不乐观。所以,代理商在寻找其他产品来抵抗风险。他们正在找各种替代产品,以便在后Google时代能够继续生存。一个例子是,曾经代理Google广告的紫博蓝、火速、得搜现在均已成为浪淘金的代理商。

而Google退出对于搜索市场的影响,也并非想象中那么大。“如果没有政府干预的话,百度应该会蚕食Google放弃的主要份额,成为中国搜索的垄断者。”周杰说。

万瑞数据CEO兼总裁秦雯也质疑 “搜索大战”的出发点,即“留白说”。万瑞数据显示,去年10月至今年1月,Google为中国重要网站(含新浪、搜狐、网易、CCTV、和讯)搜索流量总体贡献度并不高,而1月12日谷歌宣布考虑退出中国后,各搜索引擎对各大重要网站流量贡献占比仍保持稳定态势,并没有出现明显变动。

“从宏观上来看,Google在中国一直是竞争者和挑战者的角色。中国搜索市场成熟以来一直是‘百度时代’,而不存在‘Google时代’。谷歌退出,更多是为竞争者这个身份留下想象空间。”秦说。

秦雯希望搜索引擎的后来者们能抓住这个机会。“Google采取退到香港这种退出方式,表明其不甘心放弃中国市场。或许几年后他还会找个合适的时机和借口卷土重来。留给其他竞争者抢占或瓜分的时间,甚至从百度那里攫取更多市场份额的时间,也许并不多。”

移动的变数

事实上,中移动也注意到了这个机会,而且远在Google有意退出中国之前。

一份网上流传的《中国移动战略部长工作报告(20090206定稿)》指出,电信重组后,中移动的外部环境进入了“逆境”,包括反垄断、 TD-SCDMA、增长乏力、竞争恶化、管制不对称等不利因素,提出要借web2.0和三网融合的趋势,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多样化服务,做 Google、苹果、淘宝那样的“聚合者”。文中还特别提到,公司已在“聚合服务市场”进行了一些“有益尝试”,这其中就包括12580。

一年过去,中移动对互联网的理解似乎又深了一层。记者拿到的一份近期中国移动内部《关于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战略报告》显示,“中国移动具有进入互联网的基础能力,所需要的是合适的方向和合理的方式。”

《报告》称,“手机上网只是完整互联网的一部分……目前基于娱乐为主导的移动增值服务,只是全部可能业务形态的冰山一角”,并指出中移动有资金、用户等14条优势,需要提防的风险有9条,包括语音话务下降、竞争风险、创新力不足等。

接近中国移动决策层的消息人士向记者透露,中移动一直有从“移动通讯专家”向“移动信息专家”转型的长期战略考量,此次谷歌退出,加上今年早些时候中移动的高层人事震荡,或将进一步推进这一战略转型的步伐。而首当其冲的动作,将是将中移动旗下的12580语音搜索范围从“语音”扩大到“全搜索”。

对 12580将进军全搜索的传闻,运营12580的无限讯奇公司不予置评。无限讯奇公司市场部刘中华表示,新的CEO李一男3月才就任,且刚从百度出来,如果现在出来谈搜索规划的话,有些敏感。“移动的战略,实话说我还不是很清楚,但我们只是移动众多产品中的一个,搜索市场暂时不是我们的服务定位。”

刘表示,12580的定位“不会与以前有多大变化”,不过“每个领导都有自己的思路,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成型的资料可以提供”,“ 我想这些可能只能慢慢体会吧”。

事实上,这一传闻在1月初就已经在小范围内传播。当时任百度CTO的李一男突然辞职,转投中移动旗下运营12580的无限讯奇公司任 CEO,引发业内“中移动重回电话Google路线”的诸多猜测。

“不变化” 显然并不现实。2010年是无限讯奇能否与中移动续签独家合同的关键年份,而从各方面的反馈看,移动并不是完全满意。

2010 年04期《创业家》杂志在《异种12580》一文中,这样描述它的中国特色:“几个长袖善舞的创业者,小心游走于特殊权力、垄断央企、实力民企的利益结合部,不断嫁接各方资源,加以市场化的手段,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

但无限讯奇并非高枕无忧。《异种》一文称,在语音搜索领域,移动、电信、联通已经齐聚于此,竞争正在进入白热化。既不能在海外上市,又不想在国内上市,李一男的下一手棋,至为关键。

全搜索,也许是一个不错的机会。但遗憾的是,移动并不是唯一一个想进入搜索领域的垄断国企。

“扎堆”的国家队

对 “国家队”的进场,搜索巨头们的态度似乎很超然。搜狐CEO张朝阳3月23日就此对记者评论说,“互联网行业不是资源垄断型行业,国家队成功的希望很渺茫。”

3月28日,2010中国IT领袖峰会上,百度CEO李彦宏也表示了类似的观点:“没觉得来自国家队的威胁”。腾讯 CEO马化腾在表示对视频 “国家队”的担忧后,认为“还是自由竞争比较好”。

事实上,早在Google欲走还留之际, “国家队”即已染指搜索引擎。1月中,在“三网合一”呼之欲出的背景下,央视搜索测试版打着“更绿色更安全”的旗号上线,一度曾引发诸多关注。

但电信系的竞争力和资本,都并非广电系可比。中移动一旦进场,将成为任何搜索引擎玩家不可忽视的存在。作为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的排头兵,中国移动市值已超过 1500亿美元,连续4年在全球移动运营商中排名第一。而去年占据中国搜索流量七成的百度,在Google撤出后,市值也仍仅有200亿美元。

“想进入搜索的不只是移动,也不只是联通、电信,接下来我们将看到更多基于国家级垄断资本的搜索引擎出台。”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主任胡延平说。

 

曾任《互联网周刊》总编的胡是业内消息人士,2004年起至今,他一直主持中国互联网发展领域规模最大的年度调查及报告——中国互联网调查及年度报告。

“移动做搜索的呼声已经很久了,今年内推出不是没有可能。”胡延平不同意“国家队”无竞争力的看法,“不管是在移动增值、支付、电子商务,还是搜索、即时通讯,移动都很有竞争力。运营商做什么东西,都很可怕。”

“转型中的电信运营商,将是互联网下阶段的最大变数。他们将对市场格局产生最大影响。如果他们不按市场规律出牌,将产生市场通吃的巨无霸公司,对市场产生恶劣的、灾难性的影响。”胡延平说,“政府允许运营商什么都做,没有任何政策制约运营商的垄断式发展。垄断的将更垄断,通吃的将更通吃,巨无霸的将更巨无霸,更糟糕的是,这不是猜想,而是我们正在朝这个方向走。”

“据我所知,国家队进入互联网,这只是个开始。他们已经对视频完成了合围,接下来,未来一两年,两三年,搜索、电子商务、即时通讯,都将看到巨无霸量级国家垄断资本的身影。每家都将动用所有市场、体制的力量,所有非市场的资源,来完成拓展。互联网的国进民退,才刚刚开始。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进程,过程会比较可怕。无论从立法和市场层面,我们都没有任何办法,只能看着它进行。”胡延平说。

各方反应

合作伙伴

Tom网:谷歌退出中国内地市场之后,第1个与谷歌中国解除合作关系的公司。

天涯社区:合作仍在继续。天涯CEO刑明对本刊记者表示:“对于谷歌撤离至香港后相关的商务实施细节,双方将会友好协商,妥善处理,前提是保障用户体验不受影响。”而据外媒报道,天涯已计划终止与谷歌在网上视频业务上的合作,并决定由自己来运营社交服务“天涯来吧”和问答服务“天涯问答”。

中国移动:此前谷歌是其默认搜索引擎,后换为移动自己的梦网搜索。有消息人士称,移动将在今年晚些时候进军搜索。在谷歌出走之后,中移动董事长王建宙曾表示,中移动与谷歌的合作本就不具有排他性,公司还与必应及其他搜索引擎合作。

中国联通:谷歌退出中国内地市场之后,第2个与其解除合作关系的公司。联通已放弃了在其智能手机阵容中的Android手机上使用谷歌搜索服务。有消息称,联通也在评估进军搜索的可能。

新浪网:新浪目前的搜索合作伙伴仍是谷歌,但新浪公关人士向本刊表示,不排除在过渡期后使用新浪自主搜索引擎“爱问”的可能。

金山软件:合作仍在继续。金山官方声明是“金山软件没有接受到关于合作伙伴的任何官方声明要终止合作,谷歌和金山作为对用户负责的商业公司,双方都会履行签订的合作协议内容”。

竞争对手

百度:谷歌走后,百度CEO李彦宏在贴吧发帖“百度是否该进军香港?”此后百度低调与360浏览器合作,将一部分谷歌搜索失败的用户导向了百度。

网易有道:以“最像google的搜索”自居。谷歌退出后立即推出“有道在线文档”。

搜狗:以搜索市场“鲶鱼”自居。谷歌走后接连推出“搜狗输入法5.0云计算版”和“搜狗浏览器新版”,是争抢市场最积极的一个。

搜搜:以“市场第二”自居。谷歌走后推出新品牌口号“搜搜更懂你”。

Bing:“负责人出差,谢绝采访。”从谷歌挖走了一些人。有消息称必应也将参与竞争,并有国家某办支持。分析人士多认为,必应将是后谷歌时代最没有竞争优势的一个。

追随者

GoDaddy:世界最大域名注册商,谷歌走后,其在美国国会听证会上对外宣布,将不再提供CN域名注册业务。并炒作自己是“继谷歌之后第 2家从中国撤离的大型互联网公司”。

Network Solutions:GoDaddy 效仿者。“继谷歌之后第3家从中国撤离的大型互联网公司”。

监管者

工信部:“中国政府不会限制中国电信运营商使用Android手机操作系统。”这是谷歌撤离之后,中国就Android操作系统的未来首次作出官方表述。


[ 本帖最后由 big_jackass 于 2010-4-13 05:22 编辑 ]

TOP

我宁愿用Bing也不会用国内网站的
虽然微软的必应就算海外版搜索效果也比google差好多

TOP

Google還不止上面那些產品呢,我最近才算是玩熟了Google Reader,蠻好用的,可以不翻墻看新聞,Twitter等等.

有報道谷歌操作系統要對抗微軟的Windows系統了,我最近期待的就是這個了,Windows太不好用了。

TOP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TOP

还是柏杨说的,得不到的永远都是最好的。

TOP

一直都是用GOOGLE搜索的,百度,国产搜索,兼职是一个词语:垃圾啊

TOP

一直都用GOOGLE

TOP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TOP

发新话题
最近访问的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