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国家主席胡锦涛以中共总书记的身份,向新当选国民党主席的马英九拍发贺电,马英九也回电致谢,但双方电文都避开了马英九的台湾“总统”身份。由于马英九的党主席职务要到9月才正式上任,胡锦涛在这份致国民党中央委员会的贺电中,以“先生”作为对马英九的称呼。胡锦涛简短的贺电除了祝贺马英九当选国民党主席,还说期望国共两党继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不断为两岸同胞谋福祉,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马英九在回复的电文中则感谢胡锦涛祝贺,并说4年来经过国共两党共同努力,当前两岸关系已在“九二共识”基础上,走上和平发展,稳定共荣的大道。马英九还说,今后双方须顺应民意,继续在“正视现实,建立互信,搁置争议,共创双赢”原则下不断努力,以巩固海峡和平,重建区域稳定,促进两岸持续发展与繁荣。
中共对国民党主席当选人祝贺始自于80年代,当时总书记赵紫阳也曾对李登辉当选国民党主席拍发贺电。马英九4年前在台北市长任内首度当选国民党主席也受到中共的祝贺。
北京拍发这样的贺电一直都仅在党对党的层次上,避开祝贺者与被祝贺者同时也具有的国家主席与“总统”身份。虽然国民党称“九二共识”的精神是台北与北京地位平等,但北京从未承认台湾的“总统”职务,仅同意在党对党的平台上给予平等地位。
以刚刚结束的高雄世界运动会来说,北京虽然在两岸关系迅速发展的当下也派队参赛,但中国代表队却抵制了马英九以“总统”身份出席的开幕仪式。在国共两党都表示将继续通过政党平台推动两岸关系的同时,此前执政8年的民进党则担心北京将通过此一方式进一步弱化台湾“主权”。
马英九当选国民党党主席,结果不令人意外,但该如何面临未来的挑战,才是马英九的重要课题。美国多维社为此采访了纽约和平统一促进会副会长朱立创。朱立创指出,马英九兼党主席出现的疑虑,和以前陈水扁兼党主席时一样,但台湾的社会发展至今,有民主开放的基础,同时兼任“总统”和党主席不代表就会独裁,因此较大的问题该是两岸如何发展。
“连战、吴伯雄前阵子与大陆的来往比较密切,两岸有许多突破性的事务,可说好戏连连。”只是,现在马英九应该再更大胆出手。“举个例子,国共内战照字眼来讲还没终止,两岸的和平协议,就大陆来讲是签定终止两岸战争状态的协议,这是大陆方面默认的协议,但到了马英九那里,却说时机还不成熟、被搁在一旁。”
马英九的想法是在两岸关系上有节有奏,对大陆关系方面,是以促进台湾经济繁荣、维持台海和平稳定为主,至于签署两岸和平协议的目的,马英九较觉得是保证台湾安全或彰显台湾的主体性。朱立创表示,“这是我所理解他想做党主席的原因,他不希望台湾整个政局脱轨,或超出他的计划”;“马英九包括他起用赖幸媛,考虑的还是,跟大陆在经济方面互用资源,但政治方面最多是从以前相互否认到现在相互不否认,此外,他时时刻刻都在留意,台湾有没有被矮化。”朱立创说,不管马英九有没有兼任党主席,他仍是一个缺乏魄力的领袖;“有小朝廷偏安的框框架架,动不动就是台湾最高利益、台湾的永续发展、台湾主体性。但一个有魄力、有格局的领导者,眼光应该更大,尤其陈水扁过去8年,政治经济慢了好多拍,现在经济、文化互动越来越多,但政治上的活动也要比较破格、要超越过去的格局,探讨两岸的前途,不要做个扯后腿的领导人,才是两岸之福。”
先经济、后政治当然是对的,但若条件成熟、该出手的时候就该出手。现在是大陆频频放出善意、出招,但在政治问题上马英九好像就是躲、含糊。大陆的政策,从叶九条、邓六点、江八点直至胡六点,越来越务实、柔软;但台湾的对大陆政策,以前民进党束手无策,现在也说不出所以然。所以,台湾的政治人物该有更宽阔的眼光,不单在台湾的舞台,应在两岸政治舞台上展现才华。
朱立创认为,马英九接手党主席后,国共论坛的进展可能会稍微煞车,不会像经济文化方面趁热打铁,至于马英九和胡锦涛会不会出席国共论坛,都是比较遥远的事了。
但长期主张“大胆西进”的前民进党主席许信良表示,没能力处理两岸问题的政党是无法执政的,民进党现在的困境在于它背上了国民党昔日的两岸包袱;他并表示,他不看好马政府的政治能力与抗压性,现在唯有组成“大联合政府”,才能解决这项台湾的根本问题。
虽然外界有认为马政府过度倾中,但许信良反而担心两岸的开放速度太慢。他说,目前国民党在做的,都是民进党执政后期想做的,只是当时大陆不理会而已。他指出,明年就要面临“东协加一(中国)”、大后年要面临“东协加三(日、韩也纳入)”,台湾却被排除在外,关税冲击下,将严重冲击台湾经济。
重回民进党,还成为蔡英文的顾问,许信良依旧不改他昔日“大胆西进”与“大联合政府」的主张。他表示民进党是个新的政党,处理两岸问题,不像国民党有国共内战的历史包袱,但现在民进党却背上国民党的包袱,如敌视中国、戒急用忍,甚至还编列高达3千亿元国防预算,让他深感不以为然。
许信良还指出,国民党政府的开放政策也有根本问题,因为站在共产党立场,不可能“你要的我都给,我要的你都不给。”共产党要什么?它要的是今年元旦胡锦涛提出的“两岸结束敌对状态”,要和平协议,但这就会碰触到两岸的政治架构问题。
许信良说,“这时候国民党的包袱就来了”;国民党坚持“中华民国”体制,共产党不可能接受。可这是国民党的根本价值与体制,国民党不敢讲、不敢面对;但民进党敢讲、不敢面对,这是民进党的优势。许信良解释,中共可以接受的名分为“台湾政府”,但民进党不用担心被矮化,因为目前两岸最大的公约数就是「维持现状」。他强调,主权只会被力量改变,不会被论述改变;和平协议是要让和平契约化,援引世界力量来维持台湾现状,正是民进党发挥的利基与机会。
无论阐述蓝、绿应走向结盟合作,还是民进党要勇敢参与ECFA,其实都是许信良在90年代就提出的“大联合政府”、“大胆西进”理念。尽管时空环境早已物换星移,但许信良依然是那个勇于挑战主流路线、坚持政治信仰的乐观主义者。
许信良在担任两次党主席期间,陆续提出大胆西进、台湾党及联合政府等主张,但因为在当时冲击党内主流论点,引来派系围剿,最终都以黯然落幕收场。去年重返民进党的许信良,尽管历经台湾政局二次轮替,泛绿势力也从兴盛到衰弱,但许信良终究还是许信良,他甚至要与国民党并肩合作。对照起当前民进党四大天王各怀鬼胎,陈水扁的机关算尽,在许信良身上,不仅看到一个政治老兵对自身信念不计毁誉的坚持,也展现他对未来有跳脱利害计算的思考。过去的民进党,因为有这些大开大阖性格的前辈,造就出言论大鸣大放的时代;而目下的民进党,却陷入扁案泥淖而不可自拔。
但无论怎样,目前民进党对马英九的不同声音正在弱化。民进党也认知到,像过去陈水扁对着干的策略不妥,民进党内已越来越多人认识到,台独这块招牌已无法扳回执政的希望,反亲中的道路不合时宜,甚至有些民进党开始想在民共之间搭起一个桥梁。但民进党在与大陆的关系上,会总是比国民党慢,国共互动10、20年前就开始,民共互动最近才似乎开始。但两岸互动没什么好顾忌的,不应把统战当成妖魔,“中华民国”之上还有中华民族。
因此,马英九身兼双职后,应该跳脱小朝廷的框架、以不扯后腿、破格超前的气魄来处理两岸事务,不要小脚女人一般左顾右盼,畏缩不前。特别是政治议题,应及早拿出方案,并公之于两岸民众,任人议论评说,集思广益,以利国利民。这样,才能给全世界中国人以信心,从而也打消所有人的疑虑,乃至打破岛内外某些人企图挑唆台湾独立的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