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明報》,1989-7-23,7-24)>
6月4日的北京大屠殺是中國歷史上最黑暗的一頁。這一天,鄧小平、李鵬、楊尚昆撕開了“共和國”的面紗。全中國和全世界人民都已看清,一個號稱“人民共和國”的國家,既不是人民的,也不是“共和國”。
真正的“共和國”是任何人顛覆不了的
共 和國不容許任何人成為名義上的或實際上的皇帝或國王,不容許國家的最高權力終身由一人掌握。鄧小平身為實際上的中國的“末代君王”,卻指責學運和民運顛覆 人民共和國。真正的“共和國”是任何人顛覆不了的。今年春天北京發生的空前規模的學運和民運,極大地動搖了一個披著“社會主義”和“共和國”外衣的帝國的 大廈,敲響了鄧小平、李鵬、楊尚昆專制政權的喪鐘。
專制政體的第一個特征
與“共 和國”相反,在鄧小平的統治下,當代中國大陸建立了一個典型的專制政體。對很多國家來說,專制政體早已成為歷史上的東西了。人們總認為,只要推翻了皇帝或 國王,專制制度也就不再存在。當代中國的歷史表明,一個國家即使沒有名義上的皇帝或國王,即使號稱“共和國”,即使以“社會主義”的羽毛裝飾起來,專制制 度仍可能存在。
專 制制度在體制上有三個明顯的特征。第一是國家的最高權力最後集中于一人之手,不容許任何人、任何機構分割。鄧小平在六月九日講話時說,中國不能實行“三權 鼎立的制度”,而應“堅持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最近召開的全國人大常委會又一次表明,這個名義上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的常設機關”實際上不得不听命于 獨裁者鄧小平。在平時,人大常委會看來能自己決定召開會議或會議議程,事實是,只要獨裁者干預,全國人大常委會就不能自行召開會議。如果召開會議,會議的 議程也必須經獨裁者認可或批準。鄧小平說,中國不能實行“三權鼎立”,就是說,最高國家權力機關,最高國家行政機關的權力,都不得高于獨裁者的權力。6月 4日,最高人民法院直接致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按鄧小平的旨意,把學運、民運定為“嚴重反革命暴亂”。在這種情況下,是完全談不上“司法獨立”的。
專制政體的第二個特征
專 制政體的第二個特征是集中在個人手中的最高權力不容轉讓。毛澤東終身任職,給中國帶來了巨大災難,使人們看清了“廢止最高領導職務終身制”的必要性。毛澤 東以後,鄧小平一次又一次拒絕擔任中國共產黨和國家的最高領導職務,多年來,人們形成了一個鄧小平要求主動放棄權力的良好形象。鄧小平多次表示,他要退 休,並說,現在沒有退休,是因為人民不同意,只要人民同意,他就退休。六四大屠殺充分暴露了鄧小平多年的精心掩蓋著的面目,面對全中國的憤怒聲討,他不僅 絕不放棄最高權力,而且,正因為人民要他退休和下台,鄧小平下令用坦克、裝甲車、機關槍鎮壓手無寸鐵的學生和市民。一個八十五歲瀕臨死亡的老人,面對全中 國人民的反對,在六四大屠殺後,還不惜一切代價搜捕一切對他不滿和懷疑的人們。6月24日,鄧小平在談話中明確表示,如果“第三代領袖的形象和威望”樹立 不起來,也就是說,如果中國大陸不能產生一個既完全听命于他本人,又能完全掌握權力的領導人,鄧小平仍絕不放棄最高權力。
專制政體的第三個特征
專 制政體的第三個特征是最高權力繼承的非程序性。在歷史上,那些國王、皇帝、元首們,曾一次又一次定下皇位的繼承人,一旦繼承人的權力稍為擴張,改變繼承人 就成了一件無法避免的事。爭奪皇位繼承權的斗爭,也使最高權力的繼承無法有預定的程序。在當代中國,毛澤東、鄧小平終身大權在握,對他們來說,權力繼承是 一件無與倫比的大事。
毛 澤東把劉少奇定為“接班人”後,當毛澤東認為劉少奇、鄧小平、彭真、陸定一、羅瑞卿、楊尚昆形成了一個威脅毛澤東最高權力的“小圈子”後,毛澤東不惜發動 “文化大革命”鏟除劉少奇的勢力。當毛澤東的“最最親密的戰友和接班人”林彪和黃永勝、吳法憲、葉群、李作鵬、邱會作、陳伯達形成一個“小圈子”後,林彪 的滅亡也是難以避免的了。在林彪後,王洪文又被選為“接班人”,1976年的“天安門廣場事件”,毛澤東看到了人民對王洪文、張春橋等人的抗議,最後選擇 了華國鋒當“接班人”。
在鄧小平取得獨裁權力後,胡耀邦、趙紫陽先後成了他的“接班人”,然而,鄧小平也無法回避人類史上一切獨裁者面臨的困境,一旦繼承人和他的意志稍有沖突,他將不惜一切代價,拋開一切程序改變最高權力的繼承。
在當代中國,鄧小平是一位沒有皇帝頭餃的皇帝,是一位名副其實的獨裁者。鄧小平的權力既不容分割,又不容轉讓,最高權力的繼承無程序可言,人民的共和國只徒有其名。
李楊集團權勢的暫時強化
李 鵬、楊尚昆集團和鄧小平既有共同的厲害關系,又有某些區別,在維護專制政體和他們個人的權力問題上,他們沒有什分歧。六四大屠殺把他們緊緊地聯系在一起 了。但是,在鄧小平所說的“改革開放“問題上,李楊集團,特別是李鵬、姚依林等人卻和鄧小平不完全一致。自從李鵬擔任國務院總理以來,李鵬的政策趨向是 “回到文化大革命前去”。李鵬和趙紫陽在“改革開放”問題上的分歧和沖突,實質上是李鵬對鄧小平推行“改革開放”政策的一種抵制。不久前,鄧小平說,趙紫 陽代表中央在“十三大”所作的報告,強調了改革開放的持續性。今天,這個“十三大”報告仍然是一個字也不能改。鄧小平說,這次喊出了很多口號,“打倒鄧小 平”的口號也有,但是就是沒有听說過“打倒改革開放”的口號。這說明改革開放是人民滿意的。十分明顯,鄧小平這些話是針對李楊集團說的,他絕不容許任何人 包括李鵬,來否認他十年來一直主張的“改革開放”。
六 四大屠殺是當代中國的一次血腥的反動的軍事政變。這次大屠殺的命令雖然是鄧小平下的,但是,大屠殺及其以後的大搜捕,是由李楊集團直接實施的。大屠殺、大 搜捕使中國大陸統治層中的反對勢力無法抬頭,大屠殺、大搜捕用超越法西斯主義的滅絕政策和恐怖統治,大大地強化了李楊集團暫時在中國統治層中的勢力。
專制政治的兩種形式
專制政治有兩種常見形式。一種形式是獨裁者十分強有力,在“最高權力圈”內,任何人都不能形成“小圈子”,每一位分掌大權的人都直接效忠于獨裁者本人。
另一種形式是當獨裁者聲望低落、不夠強有力時,“最高權力圈”中就會形成兩個或若干個“小圈子”。獨裁者為了維持自己的最高權力地位,就不得不借助于“政治平衡術”,在不同勢力之間玩弄“政治平衡”。
鄧小平的“政治平衡術”
由 于鄧小平近幾年來一再作出錯誤決策,如記得胡耀邦下台,不顧條件“闖關”改革物價、四·二四關于動亂的講話,鄧小平的實際威望日漸低落,他不得不靠手中掌 握的軍權和“政治平衡”來維持自己的權力。中共十三屆四中全會建立的新政治局常委,實際上就是鄧小平玩弄“政治平衡術”的產物。鄧小平為了抑制李楊集團勢 力的擴張,采取了兩項重大措施,一是把江澤民、李瑞環、宋平塞到政治局常委中,二是讓李楊集團以外的江澤民擔任總書記。
鄧 小平找李鵬、姚依林談話時,強調領導班子以江澤民為核心,不能因為不服氣而搞“小圈子”,並說搞“小圈子”是沒有好下場的。鄧小平說,新班子不能是無能 的,這完全是針對李鵬的無能來說的。四中全會確立了中國大陸統治層的新格局,鄧小平用江澤民、李瑞環、喬石、宋平等人來和日益擴張權勢的李鵬、楊尚昆、姚 依林集團來抗衡。
對江澤民來說,他的權力既不來源于人民的授權,又不來源于黨內的民主選舉,江澤民擔任總書記,有不少人是“不服氣”的。他遲早會發現,他在行使總書記權力時,將面臨他的兩位前任胡耀邦、趙紫陽同樣的問題。
未來的三種可能
中共十三屆四中全會的召開和鄧小平最近的談話表明,在大屠殺大搜捕後,為了使建築在軍事鎮壓基礎上的權力取得道義上的力量,鄧小平不僅要接過學運民運中提出的種種口號,而且遲早要尋找“替罪羊”,遲早要對笨拙無能的李鵬開刀(後來被鄧小平、江澤民“開刀”的不是李鵬,而是陳希同、楊白冰——注)。
在“最高權力圈”內部的相互關系上,未來中國大陸存在著三種可能︰
第一種可能是,面對學生和人民的新的大規模的反抗,以江澤民為代表的勢力和李楊集團結合在一起,彌補各種分歧,共同對付中國的民主運動。
第二種可能是,李楊集團為了進一步擴張自己的權力,對鄧小平安排的四中全會的格局,進行堅決的反抗,通過種種手段來削弱江澤民、李瑞環等人的權力和影響。
第 三種可能是,在適當時機,李鵬以致楊尚昆作為“替罪羊”而下台,以緩和人民對大屠殺、大搜捕的仇恨。鄧小平承認,學生運動是由“腐敗滋生的”,並表示“殺 人要有一個限度”。江澤民也說,“必須嚴格區分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嚴格執行政策,嚴格依法辦事”。在濫殺濫捕後,鄧小平說這些話是為了向人民表明,鄧小 平本人並不主張濫殺濫捕,這種責任並不在他身上。
在這三種可能中,由于極其殘酷的屠殺和鎮壓,在近期內,學生和人民的新的大規模的反抗難以發生。
專制政治的鐵律
圍 繞著最高權力繼承權進行斗爭,將成為六四大屠殺後中國政治的一個重要特征。這是一種在“停止爭吵”、“加強團結”掩飾下的爭權斗爭。中國大陸“最高權力 圈”中的每一個人,必須每時每刻小心翼翼地做事、談話,惟恐怕對方抓住自己的問題。“最高權力的終身制”已充分暴露了它的致命弊端,專制政治在今天的中國 已到了窮途末路。時至今日,不僅11億中國人民已深感專制政治造成的深重苦難,而且,往日的胡耀邦、趙紫陽和今日的江澤民,以及其他政治局委員,也將深為 這種政治上的不可預測的危險而焦慮不已。
專制政治的鐵的規律是,權力並不以貢獻來分配。在大屠殺中立有“卓著功勛”的李錫銘、陳希同並沒有得到更多權力。
“共和國”必須再建
六四大屠殺以千萬人的鮮血和生命為代價,使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在推到鄧李楊反動集團後,中國一定要進行一次認真的政治改革。現在,無論是“社會主義”,還是“人民共和國”的名稱,都已無法掩蓋有幾千年傳統的、並帶有新特點的、現代專制制度的實質了。
為了不再發生“六四”大屠殺,
為了不再發生“文化大革命”,
為了“民主、自由、法治、人權”,
為了中國政治的長期穩定,
為了使政治斗爭的勝敗都無須付出鮮血、生命和自由,
中 國面臨的最迫切的任務是,第一,充分揭露中國大陸政治上專制獨裁的面目,把虛假的“人民共和國”的面紗徹底撕毀,讓更多的人清楚看到,一個號稱“人民共和 國”的中國,並不是“共和國”;第二,堅定不移地推倒鄧李楊集團的反動統治,為再建偉大的、人民的、民主的共和國而斗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