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从《修罗雪姬》到《杀死比尔》

从《修罗雪姬》到《杀死比尔》

女人一发狠,男人坐不稳
  ———从《修罗雪姬》到《杀死比尔》
  
  内陆飞鱼
  
  《杀死比尔》2004初就看过的了,喜出望外的是我看的第一集是全彩版。
当时《看电影》等一些电影杂志,从头到尾深刻解读了这部电影,昆汀导演创作这部电影时的创意引擎,以及其中很多细节的拼贴来源。记得,其中该电影的故事来源之一,就是1973年日本电影《修罗雪姬》,这是昆汀在录象租赁伙计时看的众多日本片当中的一部,昨天刚好在碟店发现了简装D5,双碟装,就忙不迭地找回来看了。封套很日本,比较吸引人,印有“日本版的杀死比尔”几个蝇头小字。
  
  看之前我翻开《日本电影100年》的相关章节,对照参阅,但没有该片的有关叙述,不过关于《修罗雪姬》导演藤田敏八,关于在1960-1970年代日本剑戟片,书里面是这样概述的,由于受电视的冲击,1960年代末传统田园牧歌、游侠式的剑戟片市场式微,东宝映画的藤田敏八一批人应时而动,对剑戟片进行了一些改良,加入了诸多现代视觉元素,呈现出阴森、暴烈、惊悚的风格。成为一个不小的流派。
  
  题外话,也许潮流势不可挡,还是相互呼应,互为竞争,反观咱们香港的电影,电影大鳄“邵氏”旗下也正流行,以张彻导演为代表的常常有“盘肠大战”具有鲜明视觉风格,凌厉刚烈的古装武侠片,而 “邵氏”的死对头“嘉禾”电影公司,也因为有李小龙,开创了风格独特的现代功夫片,此风波及东南亚各地,乃至遍布世界。
  
  《修罗雪姬》改编自七十年代小池一夫及上村一夫风靡一时同名漫画。讲述的是明治初年(相当于我们晚清、民国初年),西风渐进,变法维新势在必行,此时官僚、军阀、恶霸横行各地,他们互相勾结,苛捐杂税严重,民不聊生。雪的“父亲”是一个乡村教师,在带着母亲、哥哥去任职的路上,被一伙三男一女为首的恶霸误认为是其的敌对势力,“父亲”和哥哥当场被残忍杀害,柔弱的母亲被他们蹂躏三天三夜后,最后被其中一恶霸强占为妻,前往京都开店,她忍辱负重强颜欢笑,终于杀掉这个仇人,身陷囹圄,判为死缓。
  
  为了给自己留下后代报仇,她在狱中放荡不羁四处勾引狱警和官府人员,终于怀孕,在一个大雪纷纷产下雪后安然死去,狱友出狱后把雪托付一老僧学习武艺。经过严格残酷的训练,20年后雪姬下山开始复仇之旅,武艺高超的“修罗雪姬”(修罗,梵名Asura 。略称修罗。为六道之一,八部众之一,十界之一。又作阿须罗、阿索罗、阿苏罗、阿素罗、阿素洛、阿须伦、阿须轮。意译为非天、非同类、不端正。阿修罗为印度最古诸神之一,系属于战斗一类之鬼神,经常被视为恶神,而与帝释天‘因陀罗神’争斗不休,以致出现了修罗场、修罗战等名词)的名声传开。
  
  藤田敏八在这部电影中,依然继承了日本电影一贯的唯美风格,同时赋予了人物日本民族特有偏执性格,这些特质集中在一部以女性为主角的复仇电影里时,血雨腥风显得冷艳而哀伤。影片人物众多,性格分明,打斗场景无论室内室外,布置巧妙,剑法残忍利索,直取要害,镜头流转很有新意,故事节奏紧张,一波三折,精彩流畅。而雪姬,形象纯洁美丽,一袭白色和服一尘不染,象雪一样干净,但是一心复仇,面色无情,目光冷峻,手持一把油纸伞(伞柄就是利刃的柄)独行高山大海,村镇城市,总是步履匆匆。不过,她对仇人女儿的手下留情,和另一仇敌之子的短暂爱恋,使人物没流于脸谱化,也更有东方味道。演员梶芽衣子姣好的容颜,乍一看有些像朱茵。应该说,《修罗雪姬》算是一部比较成功的商业片
  
  那么,昆汀在《杀死比尔》里都借用了《修罗雪姬》的那些桥段呢?我粗浅地看下来认为是:首先,是人物设置和故事结构,《修罗雪姬》按照剧情分为四个段落,每个均以章回体似的字幕说明,而且两部电影女主角都是复仇女神,用的都是日本刀,不过一个是贵重武士刀,一个普通的平口短刀,复仇意志一往无前,刀锋过处寸草不留,《杀》中实拍和漫画相结合,《修》中也有漫画说明;其次,镜头运用和打斗场面,单打独斗和一人敌百的场面,砍肢断臂,鲜血狂喷,从功夫套路,到镜头大同小异,比如180 度凌空旋转,从敌人身后飞到眼前,比如屡见不鲜的血如喷泉般喷射,比如《杀》中新娘一直记得自己躺倒恶人脚下时,仇人们得意地围观俯视尸体,《修》中也一直强调雪姬父母死后四大恶人得意地围观,镜头朝上,是四个恶人的面部特写;再者,音乐,杀死比尔里新娘杀掉仇人后总有一段凄婉的日本女子唱的歌曲,歌曲叫《The Flowerof Carnage Lady》(杀戮之花),曲子唯美空灵,歌词凄凉悲伤,衬托人物的孤独无助,很多搏杀场景,紧张急促的日本音乐,也被昆汀学到家了,比如石井阿莲气势汹汹地带着手下一干人马,前往青叶屋决斗,和《修罗雪姬》中一般穿洋服的杀手穿过街道、天桥,去追捕报社记者的镜头、音乐,简直如出一辙。
  
  最后要说的是,《修罗雪姬》还有下集,也就是这张DVD的第二面,第二集名称叫《修罗雪姬怨恨之恋》,讲述雪获死刑,被怪人所救,指派去监视刚刚萌芽的日本共产主义分子,原来这些怪人是政客和秘密警察。结果被共产主义者的言行感染,雪还开始有了一些爱国意识,倒戈相向。不过故事拖沓,雪的性格削弱下来,中间有60、70分钟完全和武侠无关,后面完全是为打而打,加入了意识形态的东西,虽然有今后成为导演的著名电影人伊丹十三客串赤色分子,但还是不好看。把影片分为两集,难道这也是昆汀借鉴的方式之一?而且相同的是,下集都如此拖沓难看!


 


杀死比尔一个完整的故事


 


 新娘(乌玛·瑟曼饰)曾经是致命毒蛇暗杀小组(D.I.V.A.S)的一员,企图通过结婚脱离血腥的生活。但是她的前同僚(汉纳、刘玉玲、薇薇卡·A·福克斯、迈克尔·马德森等人扮演)以及所有人的老板比尔(大卫·卡拉丁饰)的到来破坏了这一切。“比尔,”新娘请求说,“我怀孕了,是你的孩子。”但是回答她的是“砰”的一声枪响!5年后她在一家医院醒来,就立刻开始着手一次从得克萨斯到冲绳、北京以及墨西哥的复仇之旅,为了一个目标她要大开杀戒。“当我到达目的地之后,我将杀死比尔。”
精彩评论
  ·In the year 2003, Uma Thurman will kill Bill
  ·The Fourth Film by Quentin Tarantino
  ·Here comes the bride
  ·On October 10th, speak softly and carry a big sword
  ·On October 10th...a Quest for Revenge begins
  ·Go for the kill
  ·Will she kill Bill?
  ·This October, Go For The Kill
  一部最耀眼的B级片。   ——《芝加哥论坛报》
  极端暴力和血腥,塔伦蒂诺犀利的对白和老练的剪辑会让你喘不过气来。
  这是当年将娱乐性推向极致的美国片。   ——《多伦多之星》
  不管影片存在任何局限,影片的风格都是无拘无束的。   ——《今日美国》
幕后制作
  昆汀·塔伦蒂诺要用《杀死比尔》向自己酷爱的类型片致以敬意,其中包括意大利西部片(Spaghetti Westerns)、中国功夫片、日本武士电影和动画片。在《杀死比尔》当中,塔伦蒂诺不仅让每一章节呈现出不同的风格,而且在不少细节之处将这些类型片的标志视觉化。
  意大利西部片(Spaghetti Westerns)是与美国西部片杂交变异而来的产物。在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意大利人对美国西部片非常热衷,但到了60年代,美国西部片由于市场及发行因素淡出意大利市场,于是意大利人决定拍自己的西部片。和美式西部片相比,意式西部片中角色更粗野、没有英雄的正义感,更多的是对金钱等本能欲求的追求。不过,意式西部片也更风趣,不仅言语诙谐,而且行动上无论生死都透着些黑色幽默。其中的代表人物首推赛尔乔·莱翁,他的“金钱三部曲”(《荒野大镖客》、《黄昏双镖客》、《独行侠决斗地狱门》)和《西部往事》堪称一代经典,塔伦蒂诺就深受其影响。在《杀死比尔Ⅰ》中,虽然经典意大利西部片式的场景并不太多,但至少在台词上借用了不少“套话”,角色们由此被增添了不少酷酷的感觉。
  塔伦蒂诺是香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功夫片的死忠粉丝,他尤其喜爱邵氏旗下张彻执导的电影,硬桥硬马的功夫结合鲜血四溅的惨烈场景,很符合塔伦蒂诺一向拿手的暴力风格。虽然由于本片前后两部动作风格的分工不同,港式功夫在这第一卷中表现还不是很充分,但观众至少能从乌玛·瑟曼那身黑纹黄色劲装上,看出塔伦蒂诺对功夫巨星李小龙的敬意。其实在采访中塔伦蒂诺就曾直言不讳的交代,那身服装设计就是李小龙在《死亡游戏》中形象的翻版,不过换成了皮装而已。而“疯狂88人组”的“黑超面具装”,也和青蜂侠的造型颇有渊源。至于选角方面就更不用说了,从看到邵氏70年代功夫经典《少林三十六房》起,塔伦蒂诺就很想和刘家辉合作,如今终偿所愿。而比尔的扮演者大卫·卡拉丁也是塔伦蒂诺在美国的功夫偶像,卡拉丁在美国与查克·诺里斯(Chuck Norris,李小龙之徒,连续6届世界空手道冠军,西方世界第一个跆拳道黑带八段)齐名,他主演的电视电影和电视剧《功夫》在70年代风靡美国,后来居然还写了一本《少林精神》来探讨功夫哲学。
  塔伦蒂诺对武士电影的痴迷甚至多于香港功夫片,不过在谈到武士电影时,很难从小他嘴里听到黑泽明这样的大师,因为他感兴趣的是那些纯粹表现武士刀法的血腥电影。就这样,千叶真一这位非大牌演员因为常年奋斗在日本武士电影第一线而被塔伦蒂诺所推崇。塔伦蒂诺请千叶真一来甚至不让老人家亲自动刀,而是作为一个剑道之神的形象出现,连他在电影中的名字都是源于千叶真一的《影子武士》(Hattori Hanz:Kage no Gundan)电视系列剧。日本武士的剑道与刀法,正如同日本人的性格一样,是优雅与残酷的统一体,塔伦蒂诺在片中除了向武士刀之美顶礼膜拜之外,还用直观的暴力镜头来表现武士刀的嗜血本性。
  最终,将多重元素糅合在一起,塔伦蒂诺不仅呈现出绚丽而迷人的类型片盛宴,还凸现一种反叛精神。其实追根溯源,拍摄《杀死比尔》的想法源于塔伦蒂诺在洛杉矶南湾地区度过的少年时期,当地有很多名为“Grind House”的二轮影院,Grind House都不是什么上档次的地方,专门上映投资小、周期短和情节简单的B级片,其中的功夫片在塔伦蒂诺的脑海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他回忆说:“功夫片在70年代早期风靡一时,当时我还是小孩子,在这些电影院里,所有功夫片上映了大约两年,即使功夫片的热潮消退之时,在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的南湾地区仍能找到,我认为那是最伟大的电影类型之一。”
  另外,在电视中,塔伦蒂诺看到了李小龙的《青蜂侠》,后来在美国广播公司的电视系列剧《功夫》中,扮演功夫大师的大卫·卡拉丁又让他大开眼界。几年后,塔伦蒂诺开始热衷于亚洲动作片,对日语电视台播放的千叶真一主演的《影子武士》偏爱有加。到了80年代中期,香港动作片的新浪潮开始涌现,当时的塔伦蒂诺已经成了曼哈顿海滩录影带商店的店员,对这些影片当然如获至宝。
  塔伦蒂诺自己坦言,千叶真一的暴力作品影响了他后来完成的《致命浪漫》剧本,而香港动作片《龙虎风云》则为1992年的《落水狗》赋予了灵感。他说:“我已经说过很多次了,我的电影发生在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一个是《低俗小说》和《危险关系》式的‘昆汀世界’,一个是‘电影世界’。《杀死比尔》是我拍摄的第一部发生在‘电影世界’的电影。影片的故事不是在我们生活的世界发生的,女性不再是软弱的性别,她们同男人一样弱肉强食,一样可以去杀人和被杀。”   其实最初,塔伦蒂诺并没想把《杀死比尔》分成两部分,后来哈维·韦恩斯坦提议分成两个电影来上映,塔伦蒂诺认为这个想法很有趣,不到一小时他就想好了该怎么做。2003年夏天,塔伦蒂诺向韦恩斯坦展示了第一部分的剪辑样片,后者毫不含糊的评价结尾很出彩,这就应该是两部电影。不过,虽然是系出同门,但这两部电影都具有着各自的基调,叙事策略也各有不同,第一部以日本文化为主,第二部则主打中国文化。
精彩花絮
  ·昆汀·塔兰蒂诺因为乌玛·瑟曼怀孕而推迟了影片开拍日期。
  ·本片剧本和“新娘”这个角色是导演昆汀·塔兰蒂诺送给乌玛·瑟曼的30岁生日礼物。
  ·乌玛·瑟曼在片中穿的那黄衣服明显是对李小龙在1978年电影《死亡游戏》(Game Of Death)所穿那件的致敬。事实上本片中很多道具都是对李小龙的致敬。   ·影片的大多数亚洲场景都在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影棚完成的,其中包括了大量日本内景戏。
  ·特效师Christopher Allen Nelson说制作2部《杀死比尔》电影一共用掉了450加仑假的血。
  ·影片中“***”这个词只出现了17次,这是昆汀·塔兰蒂诺第一部“***”出现次数少于100的电影。
  ·昆汀·塔兰蒂诺在一个访谈中说影片中的所有音乐都是其它电影的,它们来自于他收集的电影原声带。
  ·冲绳被认为是最不可能吃到好吃寿司的地点之一,所以那的寿司店也是很好的藏身之地。
  ·在餐馆一场戏中,“新娘”一共杀死了57个人。
  ·电影的预算中大概有6万美元用于制造刀剑及其附件。
  ·剧本的编写和调整耗时1年,塔兰蒂诺每当遇到困惑时都会停下来去看功夫片,一般每天一部香港片,有时一天两、三部,还有日本武士电影和动画片,这些电影的影像充斥着塔兰蒂诺的脑海,以至对当时的好莱坞电影都一无所知。
  ·制片方曾希望由沃伦·比蒂扮演比尔,沃伦·比蒂回绝了邀请,推荐大卫·卡拉丁来出演。
  ·为了让影片呈现出70年代中国武侠片的感觉,昆汀·塔兰蒂诺为摄影指导罗伯特·理查德森(Robert Richardson)列了一张片单,希望他尽快掌握这种视觉风格。另外,塔兰蒂诺还不许使用数字特效和爆竹,并坚持使用中国避孕套装满假血来营造鲜血飞溅的效果,这曾是张彻惯用的方法。
  ·凯文·科斯特纳因要自导自演《大地无限》而拒绝扮演片中的比尔。
  ·片中著名的长镜头排练了6小时,一气呵成拍完之后,有传闻称操作摄影机稳定器的工作人员因筋疲力尽而晕倒。
  ·本片是在加拿大新的电影分级制度实施后第一部被定为R级的电影。
  ·栗山千明在拍摄期间曾意外击中站在摄影机边的塔兰蒂诺。
  ·为了让罗伯特·理查德森能够担纲本片的摄影指导,塔兰蒂诺在2002年的情人节将剧本连同一束玫瑰送到了理查德森的家中。
  ·塔兰蒂诺最初希望由日本演员来扮演片中的O-Ren Ishii,后来看过了《西域威龙》之后,决定请刘玉玲来扮演。
  ·塔兰蒂诺和乌玛·瑟曼在拍摄《低俗小说》期间就开始酝酿本片,两人谈论起各自最想拍摄的影片类型,塔兰蒂诺说最想拍摄一部70年代风格的功夫片,瑟曼则提出了身着婚纱的片头。
  ·据乌玛·瑟曼说,塔兰蒂诺曾让她观看《喋血双雄》、《科菲》和《荒野大镖客》。
  ·剧本初稿长达220页。
 
 ·当新娘抵达东京机场时,她从红苹果香烟的广告前走过,红苹果是塔兰蒂诺创造的品牌,《低俗小说》中就曾出现红苹果香烟。


   梶芽衣子


 


    1947年出生的梶,自小便显露出艺术天分,20岁时已完全新人的身份出演银幕处女作就广受赞誉,1972年开始,她出演了著名的CULT经典,被誉为日本“粉色暴力”代表作的《女囚701》系列,其塑造的女囚701さそり深入人心。然而,就当全日本观众都陶醉在她复仇女囚的形象中时,她又出演了日本动作片史上的经典佳作《修罗雪姬》和《无仁义的战争》。这些作品如有主题曲也多半是由她演唱,一时之间,梶芽冷艳的面容成为票房和唱片销量的双重保证,《长恨歌》《修罗花》和《银蝶飞鸟》也成了日本久唱不衰的电影主题曲。   1979年是梶在表演艺术上的顶峰见证时期,在传统文艺大导增村保造的代表作《情死曾根崎》中出演女一号,一夜之间树立自己的不朽地位,拿下除日本学院奖之外,日本国内所有四个顶级电影奖的最佳女主角奖。此外她在配角领域的表现也同样令人称道,并且凭借   《坏东西》一片入围学院奖最佳女配角提名。自此梶芽衣子在银幕形象上彻底跳出了暴力女性的束缚,晋升为日本最为人熟知,也最为人敬重的女艺人之一。   1982年以后,梶淡出影坛和歌坛,主要在电视剧领域发展,其一贯严谨务实的作风广为同行钦佩。但与此同时,老东家门也没有忘了把她早年的辉煌再度挖出以狂捞一笔,这也进一步打响了她在国际的知名度。西方很多观众也都记住了这位“修罗雪姬”。2004年昆汀塔伦蒂诺的《杀死比尔》,其故事构思就是以《修罗雪姬》为起点,随后《修罗雪姬》和《女囚701系列》在西方发行了影音制品,70年代的日本暴力电影也随之被西方所品味。   2004年底日本テイチク出版的《全曲集》收录梶70-80年代黄金时期所有排行名曲,对于入行已经近40年的她来说着实是很好的纪念回顾,而考虑到梶海外知名度的增长,这张专辑在海外也得到了发行。



 


 


 

TOP

台湾电影《破戒》也是根据《修罗雪姬》改编的。

TOP

发新话题
最近访问的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