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到茅于轼的这个观点的时候,真的有点啼笑皆非,但后来想想,也就释然了。按茅于轼的年龄,恐怕大半辈子都是在没有洗手间的房子里居住吧?
这个坛子里的大都养尊处优,甚至很多是在海外漂,生下来就能拥有自己的厕所,自然会认为,房间里没厕所,是一个莫大的侮辱,这个也不奇怪,每个人站的位置不同,视角自然不一样啊,
其实就目前的中国,你告诉我到底有多少人在自己的房间里拥有茅厕?请您告诉我!!!
起码在我的记忆里,小时候晚上就是靠尿盆解决问题的,呵呵,除非。。。
我不用讽刺的手法,我是支持茅于轼的这个观点,没有厕所的廉租房未必不是一个好办法,当然它不应该成为唯一的办法,因为一种办法只能适合一类低收入者群体。而低收入群体本身也是可以细分的。
怕就怕中国的政策被拥有自己茅厕的文化精英们来拍脑袋制定。制定这些政策时候,你问过那些低收入群体的意愿吗?毕竟这些房子是要盖给他们住的!他们不是阿猫阿狗,也是人,有人问过他们的意见了吗?
这真是媒体的悲哀,网络的悲哀。
楼上楼下可以止骂否??